其他粮食加工品中营养成分检测

解决方案

标准解读

玉米中蛋白粉品质检测方案(近红外光谱仪)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产物,玉米经过去皮、脱 胚等工艺生产出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等各 种产品,其中玉米蛋白粉是饲料行业的重要高蛋白质 原料,与豆粕等高蛋白原料一样具有增加饲料蛋白含 量的功效。 玉米蛋白粉的含水量不仅决定干物质的含量,还对玉 米蛋白粉储存保质期影响很大;玉米蛋白粉蛋白质含 量高低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玉米蛋白粉中的灰分含 量决定其无机物含量的高低,以上三个指标是饲料生 产厂家采购原料必须分析的指标,而且玉米蛋白粉的 货值高,对饲料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其质量指标被 各个饲料厂所重视。传统分析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凯 氏定氮法,需要经过粉碎、称重、消化、蒸馏、滴定 等复杂地实验过程,时间长,不能满足配方师对时效 性要求,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实验室试剂;水分测 定的传统方法是使用烘箱失重法,同样需要2个小时 以上的分析时间,而且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灰分的 传统方法是马弗炉灰化发,需要大量电力能源,浪费 时间。 实验室常规分析还需要配备场地、人员和各种各样的 仪器,终年累月地重复这些复杂的“瓶瓶罐罐”的分 析,如果采用近红外技术,不仅可以将日常分析样品 收集采集近红外光谱,建立蛋白质、水分、灰分的近 红外模型,减少实验室常规仪器的购置和实验室空间 及人员配置,而且还具有速度快(分析一个样品可以 控制在1分钟内完成)、重复性好等优点。
检测样品: 其他粮食加工品
检测项: 营养成分

赛默飞世尔科技分子光谱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食品中品质评价检测方案(质构仪)

中国面制食品主要包括馒头、面包、面条、饺子、饼干等,面制食品的品质主要包括商品品质(如面条的色泽、表观状态、强度等) 和食用品质(如面条的咬劲、食感等) 。食用品质反映的多为食品的质构特性,如硬度、酥性、脆性、粘性、弹性和咀嚼性等。对于食品品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即感官评价,利用感官品尝鉴别的方法对食品进行评判分析,这也是国内外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方法。比如对于面条,国内评价项目主要有面条色泽、表观状态、适口性(软硬度) 、韧性(咬劲和弹性) 、粘性、爽口性、食口 味等。虽然评价项目因区域习惯而有所不同,但除外观特征外,都是以口感为实质性评价内容。而口感则是一个综合性状,其评价也多属于偏爱型感官分析,易受评价员的嗜好、品味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做出准确评价,导致主观 评价的人为误差较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差。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客观、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度高的鉴定食用品质的方法,以确保感官评价不受人员组成变化和嗜好的影响,最终以统一的测试方法,精确的量化测量仪器正 确地量化食品的质构指标来获得对物性概念的准确表述,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就是针对以上评价需求,利用物性测试仪亦即质构仪而作的一些初步探索。
检测样品: 其他粮食加工品
检测项: 营养成分

厦门超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湿面中乙醇处理过的湿面是否变质检测方案

摘要:为了利用质构仪快速准确的判断湿面在贮藏期间是否变质, 研究了乙醇处理湿面在常温( 2 3±1 ) ℃ 和冷藏 4℃ 条件下 T P A 质构特性的变化, 在微生物不超标条件下, 以 1 4d 为周期测试贮藏期间湿面的硬度、 粘附性、 内聚性、 弹性和胶粘性。试验结果表明, 湿面在常温条件下发生变质, 但在冷藏条件下都没有发生变质。硬度、 粘附性和弹性随贮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 内聚性和胶粘性呈上升趋势。以硬度值为例, 贮藏在常温条件下, 不添加乙醇的湿面在第4天发生变质, 硬度值下降4 8. 7 5% 。添加5%乙醇处理湿面在第7天发生变质, 硬度值下降 3 6. 5 6% 。添加 7% 乙醇处理湿面在第 9 天发生变质, 硬度值下降 4 3. 8 9% ; 冷藏条件下, 不添加乙醇、 添加 5% 乙醇、 添加 7% 乙醇处 理 的 湿 面 在 第 1 4 天时均未 发 生 变 质 现 象, 但硬度值分别下降了3 0. 0 7% 、 2 6. 8 9% 、 1 7. 7 5% 。从上述结果可以判断, 硬度值变化幅度超过 3 0. 0% 即可能变质, 所以, 通过测定质构变化能够初步判断湿面是否变质。
检测样品: 其他粮食加工品
检测项: 营养成分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粽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检测方案(液相色谱柱)

建立天然包装材料箬叶及粽米中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对香豆酸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一次蒸煮、二次蒸煮、不同保存条件等因素对箬叶及粽米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阐明了不同条件下箬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粽子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一次蒸煮后,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对香豆酸5种黄酮化合物从箬叶迁移到粽米的迁移率为7.41%~45.18%;二次蒸煮时,在120 min内箬叶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迁移率为18.07%~65.94%,特别是在前30 min中,箬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降低明显,分别占120 min总减少量的51.61%~72.48%,并且二次蒸煮的迁移率大于一次蒸煮。在30 d的保存时间内,箬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前15 d减少明显,占总减少量的68.60%~85.50%(除异牡荆苷为0外);第15天后迁出缓慢;30 d内总迁移率分别为25.90%~64.84%(除异牡荆苷为0外)。随着二次蒸煮时间与保存时间的变化,荭草苷与异荭草苷较迁移缓慢。新鲜保存的方式最有利于异牡荆苷在粽子中迁移,速冻保存最有利于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对香豆酸的迁移。异牡荆苷在真空保存和速冻保存时短时间内不发生迁移。
检测样品: 其他粮食加工品
检测项: 营养成分

北京豫维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 1 2 > 前往 GO

仪器信息网行业应用栏目为您提供39篇其他粮食加工品检测方案,可分别用于营养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理化分析检测、真菌毒素检测、重金属检测、环境污染物检测、转基因检测、其他检测、非法添加检测,参考标准主要有《GB/T 5512 粮油检验 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