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荸荠中VC对酶促褐变的影响检测方案(质构分析仪)

收藏
检测样品: 蔬菜
检测项目: 前处理
浏览次数: 100
发布时间: 2022-02-18
关联设备: 2种 查看全部
获取电话
留言咨询
方案下载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金牌18年

解决方案总数: 1121 方案总浏览次数:
方案详情
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VE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VE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30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PPO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4~6d,同时抑制了TSS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

方案详情

保鲜与加工Storage and Process2021,21(10):23-28保鲜研究 保鲜与加工Storage and Process联系邮箱:bxyjg@163.com2021年第10期 VE 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 肖永谦,叶海霞i,王诗韵',闻金敏',李煜林12.*,夏 险! (1.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2.贺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广西 贺州 542800) 摘 要: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 VE 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 VE 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 30 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C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 PPO 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制切荸荠酶促褐变4~6d,同时抑制了 TSS 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 关键词:鲜切荸荠;褐变指数;VE;贮藏;理化分析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VE on Enzymatic Browning of Fresh-Cut ChineseWater-Chestnut XIAO Yong-qian', YE Hai-xia', WANG Shi-yun, WEN Jin-min', LI Yu-lin2, XIA Xian (1.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Wild Plant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435002, China;2.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542800.China)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VE concentrations and processing time on the enzymatic browning offresh-cut Chinese water-chestnut (CWC)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browning index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WC treated with 0.04% VE absolute ethanol (1%) water solution for 30 min presented op-timal inhibitory effects on enzymatic browning. The samples treated with optimal technology and control sampleswere stored at 1 ℃, and then the browning indice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ctivities, 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s(TSSC), hardness, VC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VE inhibited the increase of PPO activi-ties of fresh-cut water chestnuts, thereby suppressing the enzymatic browning for 4~6 d. Meanwhile, VE could al-so restrain the increase of TSSC and the reduction of hardness and VC contents. Key words: fresh-cut Chinese water-chestnut; browning index; VE; storag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221.2021.10.004 荸荠俗称马蹄,皮紫黑色,果肉洁白,味道甜美,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重要 的食疗价值,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农副产品。荸荠因生长于地下,表皮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不宜带皮生 ( 基金 项 目: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WPL2 0 1903) ; 广西省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人才小高地开放课题 ) (2018GSXGD04);湖北师范大学农产品加工创新团队(T201907) ( 作者简 介 :肖永谦(1997一),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植物食品保鲜。 ) ( * 通 信作者:李煜林.博 士 ,硕导,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食品采后生理病害及调控。 ) ( (C)1994-2021 C h 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吃,一般要去皮切成片状食用.鲜切荸荠因其美味和食用方便更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未来果蔬食品食用的发展趋势。但是鲜切荸荠中的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很容易氧化生成邻-苯醌,醌类化合物进一步氧化和聚合形成黑色素,进而发生酶促褐变,导致食用品质下降。因而如何抑制鲜切荸荠的酶促褐变,保持其食用品质,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鲜切荸荠进行研究,如研究涂膜处理对鲜切荸荠的保鲜效果5-81,采用复合护色剂抑制鲜切荸荠褐变19-13,采用热处理对鲜切荸荠进行护色14-151,采用乙醛处理鲜切荸荠116-18及采用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等。这些研究有的产生了食品安全问题,有的在抑制酶促褐变时没有考察鲜切荸荠的食用品质,导致鲜切荸荠酶促褐变被抑制了,但食用品质却下降了。目前能有效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又不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还很少,亟需开发新的技术。 目前尚未见关于用VE 抑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报道。本试验拟研究VE 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及最佳VE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贮藏中鲜切荸荠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和 VC 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提供一项新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试剂 荸荠,购买于广西贺州。VE,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北辰方正试剂厂;草酸,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抗坏血酸、没食子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aOH,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酚酞,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NaCO,天津市东丽区泰兰德化学试剂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AR)。 1.1.2仪器与设备 AB204-N型分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FL-8F型O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深圳飞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TMS-Pro 型质构仪:美国FTC公司;UV6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5430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艾本德公司;RFM712-M 型数显折光仪:英国 Bellingham Stanley公司;C93T型料理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冷库:上海库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在室温下,挑选没有腐烂、破皮、损伤、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荸荠,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用削皮刀去皮,切成2mm厚的薄片2将荸荠片用蒸馏水浸泡,用FL-8F负离子0;空气净化器处理30 min, 将荸荠片取出沥水10 minl。用不同浓度 VE 无水乙醇水溶液(1%)处理不同时间(按照试验方案),沥水 10 min。每个保鲜盒装10g荸荠片,作为 VE 处理样品。以不用VE 无水乙醇水溶液(1%)处理的荸荠片作为对照(CK)样品。每个样品选取3个保鲜盒做特殊标记,用于评价褐变指数,其余保鲜盒用于评价其他指标。所有样品均在1℃下贮藏。 1.2.2褐变指数的测定 褐变指数由6名经验丰富的感官评价人员采用观察法评价和计算。褐变程度分为6个等级,分别以数字0、1、2、3、4、5来表示.0级:完全没有褐变;1级:有褐变点;2级:轻微褐变,褐变面积<1/5;3级:中等褐变,1/5≤褐变面积≤1/3;4级:严重褐变,1/3<褐变面积≤1/2;5级:完全褐变,褐变面积>1/22。每个保鲜盒中样品的褐变指数=(褐变级数x该级片数)/总片数。 每个评价人员测得的每个样品的褐变指数是平行试验中3个保鲜盒中样品褐变指数的平均值。每个样品的最终褐变指数是6个评价人员测得的褐变指数的平均值。褐变指数>2时表示不能食用,该样品终止贮藏。 1.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VE 用1%的乙醇水溶液溶解(1%的乙醇有助于VE 溶于水,而且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固定处理时间为 30 min,考察不同VE 浓度 (0.02%、0.04%、0.06%)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固定 VE 浓度为0.02%,考察不同处理时间(10、20、30、40、50、60min)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 1.2.4 全面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全面试验。 1.2.5 理化分析 将最佳工艺处理的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下贮藏,同时进行褐变指数和理化分析。 1.2.5.1 PPO活性的测定 将一个保鲜盒中的10g鲜切荸荠样品装入料理机中,然后加入20 mL 0.05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6.8)后进行匀浆,通过6层棉布过滤除去细胞碎片。在4℃下,滤液用19 000 r/min 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 作为 PPO 的提取物。PPO 活性采用4-甲基邻苯二酚氧化法测定图。以每分钟每克鲜切荸荠吸光度改变0.001 所需要的酶量作为一个活力单位U。 PPO活性每3d测定1次,每次任取3个保鲜盒做平行试验。 1.2.5.2 TSS 含量的测定 TSS 每3d测定1次,每次分析任取3个保鲜盒做平行试验。将每个保鲜盒的10g鲜切荸荠样品置于料理机中均质,分装于2mL的离心管中,然后在高速台式离心机中以15000 r/min 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用数显折光仪测定 TSS 含量,单位为 Brix4。 1.2.5.3 硬度的测定 硬度测定使用质构仪,采用TPA 分析法,每3 d测定1次,每次测定任取3个保鲜盒做平行试验。操作条件如下:力感应范围250N,探针停留时间1s,探头高度 10 mm,形态损伤 30%,测量速度60mm/s,初始力 0.4N125-26)。 1.2.5.4 VC 含量的测定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每3d测定1次,每次任取3个保鲜盒做平行试验,单位为 mg/100g7-28 1.2.6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Origin 8.5处理,结果以x±s标准偏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VE 浓度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 VE 在水溶液中的最大浓度为0.06%,所以分别取 0.02%、0.04%和0.06%间距相等的3个浓度梯度。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样品贮藏9d时,褐变指数已超过 2;0.02%和0.06%的 VE 处理样品贮藏12d时,褐变指数已超过 2;0.04%的 VE 处理样品贮藏12d时,褐变指数达到2。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0.04%的 VE 处理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最 图11VE 浓度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 Fig.11Effects of VE concentrations on browning indices offresh-eut CWC 好。这可能是因为当 VE 浓度太低时,有部分 PPO的活性没有被抑制;当 VE 浓度太高时,由于 VE 本身呈褐色,多余的 VE 使鲜切荸荠变成了褐色。 2.1.2 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处理时间为10、20、40、50、60 min 的样品均在贮藏9d时,褐变指数超过2;处理时间为 30 min 的样品在贮藏12d时,褐变指数超过2。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处理时间为30 min 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最好。这可能是因为当处理时间太短时,有部分 PPO的活性没有被抑制;当处理时间太长时,褐色的 VE 渗透到鲜切荸荠的表面使鲜切荸荠呈现了褐色。 图22VE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VE processing time on browning indices offresh-cut CWC 2.2 全面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全面试验(表1),全面试验结果见表 2。 表1全面试验的因素和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因素 水平 1 2 3 AVE浓度/% 0.02 0.04 0.06 B处理时间/min 20 30 40 表2全面试验结果 Table 2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序号 A B 贮藏时间/d 延长贮藏时间/d O(CK) 6 0 1 1 1 7 1 2 1 2 8 2 1 3 8 3 4 2 1 8 2 5 2 2 10 4 续表2全面试验结果 Continue table 2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序号 B 贮藏时间/d 延长贮藏时间/d 6 2 3 9 7 3 8 8 9 9 3 3 8 K 2.00 1.67 K, 2.33 2.33 K, 1.67 2.00 R 0.66 0.66 优水平 A、 B 因素次序 A=B 从全面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当VE 浓度为0.04%、处理时间为30 min 时,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延长贮藏时间4d,所以最佳工艺为AB从极差分析可知,处理时间和浓度对褐变指数的影响几乎相同。 2.3最佳工艺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指数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2.3.1 褐变指数分析 从图3可以看到,在贮藏的前3天,最佳工艺处理的鲜切荸荠样品和对照样品都没有发生褐变;第3~6天,对照样品褐变越来越严重,而最佳工艺处理样品仍然没有褐变;第6~9天,对照样品出现严重褐变,最佳工艺处理样品褐变也加快。对照样品贮藏9d时,褐变指数已超过2;最佳工艺处理样品贮藏15d时,褐变指数超过 2. 图3 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的褐变指数 Fig.3 Browning indices of samples treated with optimaltechnology and the control 2.3.2 PPO 活性、TSS含量、硬和和VC含量分析 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贮藏期间 PPO活性、TSS、硬度和VC含量分析如图4。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处理抑制了鲜切荸荠 PPO 活性及 TSS 含量的增加,延缓了硬度及VC 含量的下降。与对照样品相 比,可有效抑制鲜切荸荠的酶促褐变,延长鲜切荸荠货架期6d。 图4 最佳工艺处理对鲜切荸荠 PPO 活性、TSS含量、硬度和 VC 含量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optimal treatment on PPO activities, TSScontents,hardness and VC contents of fresh-cut CWC 3 讨论与结论 鲜切荸荠发生酶促褐变,是由于鲜切荸荠中的酚类物质在 PPO的催化作用下,与0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素所致,所以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是可以抑制 鲜切荸荠发生酶促褐变的。降低鲜切荸荠中酚类物质含量,或者降低鲜切荸荠中 PPO 的活性,或者将鲜切荸荠与0隔绝,都可以抑制鲜切荸荠发生酶促褐变。V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抑制氧化反应的能力,因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发生酶促氧化反应。本研究通过考察 VE 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VE 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工艺为:每330g鲜切荸荠(厚度2mm)用2L蒸馏水浸泡,用FL-8F负离子O.空气净化器处理30 min, 将荸荠片取出沥水10 min,然后用浓度为 0.04%的 VE无水乙醇(1%)水溶液浸泡 30 min,取出沥水 10 min,在1℃下贮藏,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延长贮藏时间4~6d. 获得最佳工艺后,为了进一步探究 VE 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机制,将VE 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最佳工艺处理的样品与未用 VE 处理的对照样品分别在1℃下贮藏,将贮藏中二者的 PPO活性、TSS含量、VC含量和硬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处理样品的 PPO 活性增加的趋势明显缓于对照样品,这说明鲜切荸荠 PPO 活性得到了抑制,而这最可能是由于使用了 VE 直接造成的。同时最佳工艺处理样品的 TSS 含量增加的趋势缓于对照样品,VC含量及硬度下降的趋势缓于对照样品,这可能是 VE 间接导致的。所以,VE之所以能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可能是因为 VE 直接抑制了鲜切荸荠贮藏中 PPO活性的升高,同时间接抑制了鲜切荸荠TSS含量的增加及 VC 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从而最终延长了鲜切荸荠的贮藏期。 ( 参考文 献 : ) ( [ 1 ] 赵广河,陈振林.鲜切荸荠研究进展[.食品研 究 与开发, 2 0 1 2, 33(1):1 9 7 - 2 00 . D O I:10 . 3 96 9/j .issn .10 0 5- 6 521 .201 2 .01 .0 55. ) ( [ 2 ] 刘进杰.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 ].安 徽农业 科学,20 0 7 . 3 5(16) : 49 3 1-4933.DOI :10 . 1 3989 /j .cnk i .051 7 - 6 61 1. 2 0 0 7 .1 6 .1 0 4. ) ( 3 ] 吴健锋.张立彦.离子对壳聚糖/果胶/阿拉伯胶 P E C 膜性 质的影响[]. 食品 工业科技,2017 , 38( 3) :270- 2 74. DOI :10 . 1 3 386 /i.is sn10 02-03 06 .20 17 .0 3 .043. ) ( [ 4 1 滕永欣,孔梦洁,陈旋,等.鲜切荸荠变色机理及控制方法 研究进展[.食品 工 业 科技, 2 0 19,40( 2) :3 2 1-32 5 . D O I :10. 13 3 86 / j.i s s n 1002-03 0 6.20 19. 02.0 5 6. ) ( [51 彭丽桃,蒋跃明,杨书珍,等.壳聚糖被膜对鲜切荸荠褐变 的抑制[J ].植 物 生 理学 通 讯 , 2002,38(6):5 5 4-556.DOI : 10. 1 35 9 2 / j . cnk i . ppj. 200 2 .06.005. ) ( [6] 邱松山 , 李 喜宏,胡云峰,等.壳聚糖/纳米T iO ,复合涂膜 (C)1994-202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 对鲜切荸荠保鲜作用研 究 [J].食 品 与发酵 工 业,2008,34(1): 1 4 9 - 1 51. ) ( 1 7 1 徐庭巧,罗自 生 ,解静.纳米S iO x/壳聚糖复合物对鲜切荸荠品质和生 理 的 影 响[J].中 国食 品学报,2011,11(4):12 3 - 1 28.D O1:10 .1 6 429/ j .10 0 9-7848 .2 011 . 04.0 3 3. ) ( [ 8 ] 彭勇,李云飞.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涂膜对鲜切荸荠褐变、腐烂和品质的影响食品工业 科 技,20 1 3, 34( 1 7):334- 3 37,341. D O I:10 . 1 3 3 86 /j. issn10 02 -0306 .20 13. 1 7. 0 46. ) ( 1 9 1 侯传伟,魏书信,王安建.鲜切荸荠复合保鲜剂的研制[ . 食品科技,2007(12):1 95- 1 9 7 . D O I:1 0.1 368 4 /j.c nk i . s p k j.2 0 07. 1 2 . 050 . ) ( [1 0 ]王媛.复合护色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抑制 J.食 品安全 导 刊,2013 (4): 76-78. DO I :10.1 6 0 4 3 /j. cnk i.ef s .20 1 3 .04 . 0 1 7 . ) ( [1 1]邓源喜,陈佳,武杰,等.鲜切荸荠无硫护色剂配方响应面 法优 化 [ .食品 工 业,2 0 18,3 9( 1): 1 26 - 1 3 1 . ) ( [12 ]王金鑫,杨福 馨 ,宛婉 芳 .复合保鲜液对鲜切荸荠的保鲜 效果 [.食品 与机械, 2018,34 ( 12 ) :1 2 9 - 134 . D O I : 10. 1 3 6 5 2 / i . i s s n.1 0 03 - 578 8. 2018.12.02 7 . ) ( [1 3]邓靖,王建辉,李文,等.碱式次氯酸镁对鲜切荸荠护色 保 鲜效果研究[J].包 装工 程,20 1 6,37 ( 5):20-23 , 49 . DOI :1 0 . 195 5 4 /i.cnki. 1001-3 563.20 1 6 .0 5.0 0 6. ) ( [1 4]曾凯 芳 ,田维娜,明建.响应曲面法研究热处理 对 鲜切荸 荠品质的影响.食 品工业 科技,2 0 10,31( 2): 7 0 -76 . DO I: 10.1 3386 / j . issn 1 0 0 2-030 6. 2 010 .02.0 4 0 . ) ( [1 5]肖立志.保鲜液结合热处理对鲜切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 J . 粮食与食品 工 业 201 7 ,24(1 ): 44-47,52.DOI : 1 0.3 9 6 9/j. i s s n . 1 67 2 -50 26 .2 01 7.0 1 .0 1 1. ) ( [16 ]邓丽莉,明建,田维娜,等.乙醛熏蒸处理对鲜切荸荠品质 变 化的 影 响[.食 品科学 ,2010,31 ( 2):233-236 . ) ( [1 7 ] 姜悦,何凤平,钟慧玲,等.乙醇处 理 对鲜切荸荠黄化及相 关 酶的影响[J] .食 品工业科技,2017.3 8 (10) : 3 2 6- 3 30.D OI : 10 . 1 3386/j. i s sn 1 0 0 2- 03 06 .2 0 1 7 .1 0 .054. ) ( [1 8]范传会,陈学 玲 , 王少华,等.乙醇泡泡对鲜切荸荠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现代 食 品科技,2018,34( 12 ):1 2 2-12 8 . D O I: 1 0 .1 39 82/j.mf s t. 1 673-9 0 78.201 8 .1 2 .01 9. ) ( [1 9]彭光 华 ,王璐瑶,涂轩轩.等.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 荸 荠 技 术研究 [ J].长江蔬菜, 2019(4):72 - 7 6 . DOI:1 0.38 65/ j . iss n . 1 001-3547.2 0 19.04.0 2 5. ) ( [ 2 0] LI Y L, X U M Y , LI Q. et a l . E x t ension o f C h inese w a t er c h est n ut [ J] . Jou rn al o f F ood P r oces s ing and P r e servation,2 0 1 7, 41(5 ) .D OI:1 0.1 11 1/ jf p p.1 31 0 9. ) ( [ 2 1] J IANG Y M, PE N L T , L I J R. U s e o f citric ac i d fo r sh e lf l if e a n d quali t y maint e nan c e o f f re sh- c ut Ch inese water chestnut[ J] . Jo u rna l o f F o od E ng i ne er ing. 2 004, 6 3(3):3 25 -32 8. D O I : 1 0 .1 0 16/j. jf ooden g . 2 00 3 .0 8 .004. ) ( [2 2]韩冬梅,何雨婷,梁嘉雯,等.蔬花果果和硒处理对龙眼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性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2020,4 7 (5): 1 02 - 11 1. DOI:1 0. 1 676 8 /j . issn. 1 00 4 - 87 4X .2 020 .05 . 0 1 4. ) ( [23] C HIABRAN D O V , P EA N O C, G I ACAL O NE G . I nf l uence of http://www.cnki.net ) ( ho t wa ter t re a t m ents on pos t h a rve s t phy s ic oc h e mic a l c h arac - t e ris t i e s o f Haywa r d and J intao k i w i fru it s l i c es [ J ] . J o urna l o f F ood Processi n g a nd P r eser v a t ion,2 0 18.42(3). D O I:1 0. 11 1 1 /j f pp. 135 63. ) ( [24 ] SONG M B , SH U AI L, HU ANG S Q . e t al . RN A-S e q a na l ysi s of gene exp r e s s i on d u ring the yellowing dev el o p me n tal p ro- c e s s of fresh- c ut C hi ne se w a t er che s tn u ts[ J ]. Sc i e n ti a Hor t ic-u l t u r a e, 2 0 19, 25 0 :4 21- 4 31. D O I : 10. 1 01 6 / j. scienta. 20 19. 02.081. ) ( [2 5] S A BE R I B, GOLDI N G J B , M A RQUES J R , e t a l. A p p l ic at ionof b iocom p o s it e edi bl e coatings b a sed o n p e a s t arc h a n d gu argum o n q u a l ity, sto r abili t y a n d shelf life o f 'V alencia’ o r a - n ges[J] . P ostharve s t B iology an d T ec h nology, 20 18, 137:9- 20 . ) ( D O I:1 0 . 10 1 6 / j.p o sth a r v bi o .2017.11 .0 03. ) ( [26] 洪伟 荣 ,王璇, 刘 馨岚.等. 1 - MC P预处理 对 采后猕猴桃机械损伤导致品质变化的影响[].保鲜 与 加工,2021.21 ( 2 ) : 7- 1 2 . DO I: 1 0. 3 969/j. i s s n.1 0 0 9 - 6221 . 2 0 21.02. 00 2. ) ( [27] S O NG M B , WU S J . SH U A I L , e t a l . E f f e c ts of exoge n ousascor b i e a cid and f e r u li c aci d o n t h e yellowing of f r esh- c u t C hin e se w ate r ches t nu t[ J]. Po stharv e s t B iolog y and Tech n o - lo gy, 20 1 9, 1 4 8: 1 5- 2 1 . DO I: 1 0 .1 0 1 6 / j. postha r v b io.2018. 1 0. 0 05 . ) ( 2 8 ] 赵迎丽,张微, 王 亮,等. 不 同0.和 C O,浓度梯度对酥梨采后生 理 及 果 实褐变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21, 21 (3): 1 6-2 1 .D OI:1 0 . 396 9/ j. i s sn . 1 0 09 -6221.20 21 .0 3. 0 03. ) ( 收 稿日期:20 2 1- 0 4 -02 ) 欢迎订阅2022年《粮食与油脂》杂志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粮食与油脂》是由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主办,有关粮食、油脂及相关食品等专业的科技综合性期刊。 本刊由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通过多家平台发布,做到高效传递、多元推广。 主要栏目:专题综述、谷物科学、油脂工程、贮藏与保鲜、食品工艺、功能与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等。 本刊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 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120.00元。公开发行,邮发代码:4-675。 国内刊号 CN31-1235/TS:国际统一刊号 ISSN1008-9578, 欢迎新老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府村路445号1号楼 邮编:200333 电话:021-62058191E-mail:SLYZHS@163.com 投稿系统:https://lsyy.cbpt.cnki.net/WKC2/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LSYY (C)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VE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保鲜与加工》肖永谦1,叶海霞1,王诗韵1,闻金敏1,李煜林1,2,*,夏险1(1.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2.贺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VE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VE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30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PPO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4~6d,同时抑制了TSS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关键词:鲜切荸荠;褐变指数;VE;贮藏;
确定

还剩4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不看了,直接下载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该文件无法预览

请直接下载查看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您提供《鲜切荸荠中VC对酶促褐变的影响检测方案(质构分析仪)》,该方案主要用于蔬菜中前处理检测,参考标准--,《鲜切荸荠中VC对酶促褐变的影响检测方案(质构分析仪)》用到的仪器有FTC 质构仪TMS-Touch 、美国FTC-质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