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颗粒物检测

解决方案

标准解读

空气中PM2.5检测方案(红外光谱仪)

大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正成为全球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悬浮于大气中的颗粒物(PM),固体和液体小微粒。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空气中的微粒指定为1号致癌物质。由于微粒的吸入,它们有可能导致人类健康问题。微粒越小就越容易进入人的呼吸系统。根据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可以将它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PM10(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和PM2.5(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PM2.5是受人们特别关注的并且一直是许多健康研究的主题,这些健康研究一般与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的增长有关联。 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烧、道路运输(燃料排放物),化石燃料燃烧和小规模的垃圾焚烧。同时也有自然来源,比如火山爆发和海洋飞沫。 由于PM对健康的影响,各国政府已经创建了法规并对微粒的环境浓度设定了界限。不同区域的浓度界限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区域PM的浓度界限 PM10 PM2.5 中国 年平均 70μg/? 35μg/? 欧盟 年平均 40μg/? 25μg/? 日本 年平均 N/A 15μg/? 韩国 年平均 50μg/? 25μg/? 美国 年平均 N/A 15μg/? N/A – 每日界限值代替年平均值 大气中的颗粒物有能力从它的起源点漂浮数百英里,因此常常可以跨越领土的边界。 使用红外成像法对PM进行跨境研究 这篇应用文献将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系统证明所得信息的实用性和有用性。在韩国,中国和日本收集到的数据将会用于该项研究中。
检测样品: 空气
检测项: 颗粒物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 1 2 3 > 前往 GO

仪器信息网行业应用栏目为您提供74篇空气检测方案,可分别用于物理指标检测、营养盐检测、有机污染物检测、(类)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无机阴离子检测、生物检测、颗粒物检测、分子态无机污染物检测、放射性检测、酸沉降检测、综合检测、温室气体检测,参考标准主要有《HJ 653-2013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