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奥法美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白金11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01-5771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上海奥法美嘉 > 解决方案 > 纳米混悬剂粒径控制解决方案

纳米混悬剂粒径控制解决方案

2023/07/06 10:04

阅读:68

分享:
应用领域:
制药/生物制药
发布时间:
2023/07/06
检测样品:
其他
检测项目:
理化性质
浏览次数:
68
下载次数:
参考标准:
/

方案摘要:

纳米混悬剂作为一种制剂技术,在开发难溶性药物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微射流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用于展示纳米混悬剂粒径控制解决方案。

产品配置单:

前处理设备

意大利PSI-40高压微射流均质机

型号: PSI-40

产地: 意大利

品牌: PSI

¥90万 - 400万

参考报价

联系电话

分析仪器

美国PSS AccuSizer A9000 FXnano 高浓度颗粒计数器

型号: AccuSizer A9000 FXnano

产地: 美国

品牌: 美国PSS

¥130万 - 150万

参考报价

联系电话

LUMiFuge德国稳定性分析仪

型号: LUMiFuge

产地: 德国

品牌: LUM GmbH

¥40万 - 120万

参考报价

联系电话

PSS Nicomp N3000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

型号: NicompN3000 basic

产地: 美国

品牌: 美国PSS

¥30万 - 60万

参考报价

联系电话

方案详情:

1.  引言


纳米混悬剂(nanosuspension)是指用少量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为稳定剂将难溶性固体纯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胶体分散体系的液体制剂。其粒径分布在100-1000nm之间,纳米混悬剂作为一种制剂技术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不仅适用于水难溶性化合物,同时适用于油难溶的化合物,为解决难溶性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纳米混悬剂主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等。口服给药的药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载药量高,能增加药物吸收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对黏膜的黏附性较强,可延长胃肠道滞留时间。注射给药的药物载药量高,表面活性剂含量较少,安全性较高,粒径较小避免阻塞毛细血管,避免了首过代谢,且可靶位给药。吸入给药的药物粒径小,有较强的生物黏附性,对肺泡巨噬细胞靶向给药,增加呼吸道的药物吸收。


目前国内外用于制备水不溶性药物的纳米混悬剂主要采用“bottom-up”与 “top-down”的方法。“bottom-up”即自下而上,是指从药物分子水平组建纳米粒子,由分子聚集成长为纳米级颗粒的方法。“top-down”即自上而下,是将粒径较大的粒子通过机械力的作用破坏成小颗粒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压均质法(根据原理又分为微射流均质法和阀式均质法)和研磨法以及两种方法联用技术。


本文采用意大利PSI微射流均质机PSI-20制备纳米混悬剂,搭配美国PSS粒度仪公司的Nicomp Z3000和AccuSizer A7000AD分别对平均粒径和尾端大颗粒进行检测,并使用德国LUM公司的LumiSizer对稳定性进行分析,对纳米悬浮剂进行粒度控制及表征分析。




2.  制备及表征仪器参数


微射流均质机制备参数:

压力:1500bar、 Y型腔:75μm、 实时流速:18.2L/H(≈303mL/min);均质时间:1.5h


纳米粒度仪表征参数:

粒径:测试时间:3min、温度:23℃、折光率:1.333、粘度:0.933CP;


多功能自动计数粒度分析仪表征参数:

target:3000颗/mL 、 测量时间:120S、 测试下限:500nm;


稳定性分析仪表征参数:

转速:4000转、 扫描间隔:10s、扫描次数:1000次、温度:25℃;光源波长:近红外870nm



3.  结果分析


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检测结果

Sample Name样品品名

平均光强粒径MDD(nm)

D10(nm)

D50

(nm)

D90

(nm)

D99

(nm)

原液

2476.67

928.16

2042.56

4559.31

8776.18

均质10min

867.71

326.71

716.77

1594.10

3059.27

均质20min

737.26

328.16

642.21

1259.37

2180.10

均质30min

635.69

255.10

536.37

1135.90

2093.69

均质1h

534.49

231.44

461.78

924.05

1625.59

均质1.5h

470.94

220.59

416.27

786.24

1319.93



样品名称

MMD

平均光强粒径(INTENSITY-WT)Gaussian分布

原液2476.67nm
均质1.5h470.94nm
说明


谱图为高斯分布,展示了体系粒径分布情况,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光强权重。另外可查看PI值、卡方值、峰宽窄、累积分布及占比等数据。


粒径分布叠加图
说明


粒径分布叠加谱图分别是原液(青),均质10min(蓝),均质20min(绿),均质30min(紫),均质1h(黄),均质1.5h(黑)。可以看到随着均质粒径逐渐变小(向左迁移),同时分布越来越窄。




尾端大颗粒分布检测结果

Sample Name

样品品名

>0.5μm

(#/mL)

>1μm

(#/mL)

>3μm

(#/mL)

>5μm

(#/mL)

>10μm

(#/mL)

原液

9029681

4665957

269288

50780

861

均质10min

3697352

1027868

884

42

0

均质20min

6919242

1670055

592

0

0

均质1.5h

25108497

4212871

624

0

0



样品名称

CV

数量径分布谱图

原液

61.7%

均质1.5h

25.3%

说明


谱图纵坐标为浓度(颗/mL),横坐标为粒径(μm)。

通过SPOS技术一颗颗数出来>500nm以上的颗粒数量(自动稀释后换算浓度)。从而定量分析均质后大颗粒的变化趋势。


尾端大颗粒叠加图

说明


尾端颗粒分布叠加谱图则可以更清晰展示出随着均质,大颗粒逐渐消失的过程,尤其是均质了1.5h之后,基本不可见2μm以上的大颗粒存在。结合数据可知,3μm以上的颗粒去除率达到了99.7%。




LUM稳定性测试结果

样品名称

Instability Index

稳定性指纹图谱

原液

0.962

均质1.5h

0.940

说明


谱图横坐标为离心管距离中心的距离(mm),纵坐标为透光率(%)。

通过时间空间消光技术(STEP)得到的不同空间(装样位置),不同时间下的透光谱图。 通过谱图可以看出,红色为初始谱线,绿色为结束谱线;每间隔10s时间采集一条谱线。从谱图中看出,随着时间进行,左侧透光率增加(样品管顶部,距离离心中心距离近),右侧透光率降低(样品管底部,距离离心中心距离远)。从谱图变化看,这是典型的沉降过程,随着沉降的进行,样品管顶部颗粒浓度越来越低,则透光率越来越高;而样品管底部颗粒浓度越来越高,则透光率越低。

不稳定性指数越高,说明该样品在同样模拟条件下,稳定性越差。

相比原液,均质1.5h后样品稳定性指纹图谱,透光率变化更小,稳定性更好。




4.  总结


使用意大利PSI微射流均质机对混悬剂团聚体进行破碎,混悬剂的尾端大颗粒有明显的去除,并且获得了粒径更小、均一性更好的样品,同时也提高了混悬剂的稳定性。意大利PSI微射流均质搭配美国PSS粒度仪和德国LUM稳定性分析仪,可为混悬剂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下载本篇解决方案:

资料文件名:
资料大小
下载
纳米混悬剂粒径控制解决方案.pdf
802KB
相关仪器

更多

LUMiFuge德国稳定性分析仪

型号:LUMiFuge

¥40万 - 120万

意大利PSI-40高压微射流均质机

型号:PSI-40

¥90万 - 400万

PSS Nicomp N3000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

型号:NicompN3000 basic

¥30万 - 60万

美国PSS AccuSizer A9000 FXnano 高浓度颗粒计数器

型号:AccuSizer A9000 FXnano

¥130万 - 150万

相关方案

探索纳米世界-Pickering乳液与粒度分析技术

在现代材料科学领域,Pickering乳液以其独特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种乳液通过固相颗粒作为稳定剂,不仅在食品工业、化妆品、药物递送系统中有广泛应用,还在光催化、水净化等环保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今天,我们主要参考Danae 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 Mikhael Bechelany团队的《Current Trends in Pickering Emulsions: Particle Morphology and Applications》文章[1],带您走进Pickering乳液的世界,并介绍三款先进的粒度分析、稳定性分析设备,它们在乳液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制药/生物制药

2024/05/17

湿法珠磨制备米诺地尔纳米颗粒实现高效靶向毛囊

Oaku团队致力于通过纳米技术,特别是通过珠磨法制备了5%MXD纳米颗粒制剂(MXD-NPs)。该配方既具有MXD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又通过使用靶向毛囊的纳米颗粒来增强毛发生长效果,从而解决MXD治疗AGA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制药/生物制药

2024/04/15

用于 CMP 浆料的 AccuSizer系统

CMP浆料是纳米级磨粒和其他化学品的复杂混合物,包括表面活性剂、pH 调节剂、氧化剂、有机酸和络合剂。磨料的粒度分布是以多种方式影响整个过程的关键参数。磨料平均尺寸和分布宽度会影响材料去除率(MRR)。

机械设备

2024/03/01

粒径分布对Ti-6Al-4V合金粉末流动性和LPBF工艺的影响

加拿大École de technologie supérieure的Vladimir Brailovski团队通过两种不同雾化技术(即等离子体雾化和气体雾化)生产三批Ti-6Al-4V粉末,并对其进行粒度和流动性的表征,不同层厚度和构建方向的测试样本进行3D打印和后处理,从而建立粉末特性与最终产品在几何和机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这项研究表明,使用具有有限数量细颗粒的高度球形粉末可提高其流动性,并获得具有改善的机械和几何特性的LPBF组件。

其他

2024/03/01

上海奥法美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