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03-0711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厦门斯坦道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

品牌: 斯坦道
产地: 福建
型号: STD-XG
样本: 下载
报价: ¥3万 - 5万
留言咨询

核心参数

功能类型: 多功能(多种项目检测)

适用范围: 多种样品通用型

产地类别: 国产

波长范围: 340-900nm

检测时间: ≤3分钟

重复性: ≤0.2%

检测通道: 8通道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STD-XG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是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承担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经过多年升级完善,先后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食品安保设备,并提供给“北京市食安委”等国内超过20个省市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作为日常执法辅助仪器。

        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采用精密光电分析系统,创新性开发化学或生化分析方法,以对食品中各种常见安全和质量指标进行快速定量测定,智能化操作系统,人性化操作界面,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便于携带。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适合各级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测。



技术指标

注:可根据客户需求选配相应的检测项目。


性能特点

检测准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方法,直接测定常见监测指标成分,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满足检测要求。

操作简单:采用高清晰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人性化设计菜单,中文提示操作,随机配备详细的图文操作步骤及教学视频,非专业人员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轻松实验。

检测快速:单样测定时间只需10-30分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并行同时检测。

智能处理:内置智能操作系统,检测结果自动分析、计算,并可随时打印检测结果。

维护简单:采用美观、耐用的铝合金箱,箱内配件齐全,维护简单,可随时随地进行检测。


典型用户


◎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新疆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配置清单

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主机1台

配套定量检测试剂1套

前处理专用器具1套(含电子天平、超声波提取仪、移液器、移液器吸头、一次性吸管、一次性样品杯、比色皿等)




 

详细信息可登陆厦门斯坦道官方网站在线咨询了解

  

咨询热线:

QQ



典型用户

用户单位

采购时间

采购数量

福建省某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0/08/11

1

山东省某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07/18

1

云南省某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2/04/25

1

福建省某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02/15

1

河南省某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07/15

1

相关方案

更多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0756-200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可食动物肌肉、肝脏、鱼和虾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可食动物肌肉、肝脏、鱼和虾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的检出限:氯霉素为0.1 μg/kg,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为1.0 μg/kg。

食品/农产品

2012/05/30

电化学伏安溶出法在检测牛奶中重金属汞含量中的应用

1、牛奶重金属汞检测仪相对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有些项目检测精度可低至0.01mg/kg; 2、配备微波消解仪,更真实测定牛奶中有机汞含量,且极大降低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3、牛奶重金属汞检测仪内置多套测试参数,提高检测能力和降低用户操作难度; 4、采用无汞电极,检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更加环保; 5、牛奶重金属汞检测仪配制车载电源接口,实现流动快速检测; 6、独家采用内置磁力搅拌,实现软件控制,无需手动操作,提高富集效率,降低操作的复杂度。

食品/农产品

2012/06/18

相关资料

更多

SBT 10633-2011 豆浆类

SB/T 10633-2011 豆浆类 本标准规定了豆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检验方法,包装、标识和流通过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豆浆、调制豆浆及豆浆饮料。

995KB

2012/10/09

河北省部分地区肉_蛋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

为了解河北省肉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从河北省内不同地区集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了生活用肉、蛋类等105 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法和PCR 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从105 个样品中检测到大肠杆菌19 株,大肠杆菌总阳性率18. 1%。其中,生鸡肉、生猪肉、生鸡蛋的大肠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5. 3%, 23. 8%, 16. 7%; 生羊肉、生牛肉、生鸭蛋、生虾没有检出大肠杆菌。19 株大肠杆菌中从生鸡肉样品中检出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2 株。河北省肉类食品总体上大肠杆菌污染程度较轻,但生鸡肉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较高。

398KB

2014/12/19

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冻肉中沙门菌的评价

评价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VIDAS) 检测冻肉中沙门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使用VIDAS 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平行检测各种冻肉样品中沙门菌, 以常规细菌培养法作参照, 对VIDAS 技术进行评价。??结果?? ?? 155 份样品中VIDAS 检出沙门菌阳性10 例, 阴性145 例; 常规细菌培养法检测出VIDAS 法阳性样本中的9 例呈阳性, 其余146 例皆为阴性。VIDAS 法用于冻肉沙门菌检测的灵敏度为100%, 特异性为99%。??结论?? ??VIDAS 法检测冻肉中沙门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用于进出口冻肉的检测, 可大大缩短检验时间, 加快通关速度。

432KB

2014/12/19

基于多信息处理的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研究

为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科学的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方法, 分析了肉类新鲜度检测辨识机理,构建了一套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检测辨识系统. 通过对猪肉样本的测试与分析表明, 该系统可实时准确地识别肉类新鲜度. 此外, 该方法可应用到其他相关检测领域, 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31KB

2014/12/19

肉毒梭菌神经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肉毒神经毒素(BoNT)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以松弛性麻痹为主症的肉毒中毒,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生物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剂之一。研究和建立BoNT检测与鉴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和医学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BoNT检测与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13KB

2014/12/19

荧光定量PCR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

根据鸭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b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鸭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定性和定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表明,引物与探针对于鸭源性成分的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达到1.78pg/反应,该方法可对鸭肌肉组织DNA进行准确定量。使用该技术对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发现大量使用鸭肉假冒的牛羊肉制品。本研究建立的鸭源性成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837KB

2014/12/19

禽肉嫩度检测方法的探讨

嫩度是指在食用时口感的老嫩, 反映了肉的质地, 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的指标, 还是目前优质肉鸡选种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95KB

2014/12/19

肉品新鲜度检测方法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一般是从感官性状、腐败分解产物的特性和数量以及细菌的污染程度等3个方面来进行的。肉的腐败变质是一个渐进过程,变化非常复杂,同时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正确判定肉品的新鲜度,需要准确、快速、灵敏的方法。本文介绍几种灵敏、可靠、操作简便的肉品新鲜度理化检测方法。

119KB

2014/12/19

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特异性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内化素基因(ivlA),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在445bp处出现inlA基因的目的片断,只有单增李斯特菌的目的片段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到DNA的检测限。结论: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3418KB

2014/12/19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品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NIRS)作为新型光学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实现肉品在线、快速、无损检测, 是肉和肉制品品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行业中的重要 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及水分等影响肉类品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肉品感官品质如嫩度、保水性、肉色及新鲜度等指标的评价以及肉品的产地、品种等方面的鉴定。同时列举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几种常见肉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并针对目前发展趋势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肉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 通过与机器视觉技术等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融合以实现全面评价肉类品质的目标。

153KB

2014/12/19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官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但是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或耗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新鲜度的信息等局限,快速精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肉品新鲜度检测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综述了几种肉品新鲜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无损检测新方法。

2695KB

2014/12/19

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食物中肉毒的检测

用PCR 方法鉴定肉毒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 用1 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护增A、B、E、F 和G 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的一段264 bp 的DNA 片段, 并对2 个食物中毒样品的增菌产毒培养液及分离的菌株进行检测。结果 从食物中毒样品中检测出肉毒梭菌。结论 PCR 方法能快速、准确的鉴定肉毒食物中毒样品中的病原菌。

210KB

2014/12/19

青海东部地区杂种牛牛肉肉质检测报告

本文对西门塔尔( ♂) × 当地黄牛( ♀) 杂种牛的肉质品质成份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表明该杂种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优点。

263KB

2014/12/19

肉制品月饼的细菌及霉菌的检测研究

为了调查肉制品月饼的卫生情况,本实验选用肉松月饼与火腿月饼为研究对象,进行霉菌及细菌的生长规律研究。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4789.15 — 2003、GB4789.2 — 2003 对月饼中的微生物及水分进行测定。其中,霉菌的计数和鉴定培养是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进行的,并且分离纯化霉菌菌落,观察菌落形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肉制品月饼中的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均未超标。霉菌种类主要有灰绿曲霉、杂色曲霉和黄曲霉三种。

1669KB

2014/12/19

富营养预增菌液在肉制品沙门菌常规检测方法中替代效果研究

非选择性富营养肉汤( EB) 预增菌检测肉制品沙门菌的方法建立。方法 评估免疫磁珠分离( IMS) 作为常规流程分离食品沙门菌的内质控方法; 比较样品经乳糖肉汤( LB) 和EB 两种预增液分步增菌后常规平板分离与IMS 的分离效果; 最终实样比较以EB 为预增液的替代流程与IMS 的检测敏感性。结果 应用IMS 检测100 件用LB 和134 件EB 分 步增菌样品的阳性率没有差异( P > 01 05) ; 48 件肉制品用EB 预增的常规平板分离阳性率均高于LB, 56 件肉制品用EB 预增液作常规平板分离的检测敏感性接近IMS( P> 01 05) 。结论 以EB 为预增菌的肉制品沙门菌分步检测流程, 节省了增菌时间, 提高常规平板分离的检测敏感性。

180KB

2014/12/19

在线GPC_GC_MS高通量检测肉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采用在线GPC净化,以氦气为载气,Rtx-5 MS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建立一种在线GPC/GC/MS高通量检测肉制品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5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68%~99.29%,相对标准偏差为1.31%~3.32%。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是肉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检测的有效方法。

522KB

2014/12/19

肉毒毒素的中毒和检测方法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的一类强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甚至死亡。国内外均有肉毒毒素中毒及其相关检测方法的报道。本文简要论述了肉毒毒素的中毒情况和检测方法, 并介绍了近年来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126KB

2014/12/19

浅述肉类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动物被宰杀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肉的新鲜度会逐渐降低, 甚至腐败变质。

574KB

2014/12/19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生鸡肉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PCR方法以检测生鸡肉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方法:以肠炎沙门氏菌的sef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将样品增菌后用煮沸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结果:每克生鸡肉污染3.0×10° CFU肠炎沙门氏菌,经16 h增菌培养后可扩增出500 bp特异性性DNA带,对28份屠宰场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合。结论:PCR法适于生鸡肉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319KB

2014/12/19

深圳市熟肉制品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深圳市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酒店、超市和市场禽类熟肉制品随机采集360 份样品,依据国标方法、荧光PCR 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上述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360 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38株,检出率10. 56%,其中沙门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 株、单增李斯特菌2 株。酱卤类、烧烤类、白切类熟肉制品检出率分别为11. 66%、3. 33%、16. 67%。结论: 深圳市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严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李斯特菌污染为主; 白切类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最为严重为16. 67%; 其次是酱卤类为11.66%; 最后是烧烤类为3. 33%。说明酒店、超市熟肉制品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对熟肉制品监管力度,保证食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健康。

2546KB

2014/12/19

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检测酰基肉碱方法的应用

建立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的方法,以便用于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的检测和筛查。方法使用含13 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酰基肉碱内标准品的溶剂萃取滤纸干血片中的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串联质谱仪直接进样,检测游离肉碱( C0) 、乙酰基肉碱( C2) 、丙酰基肉碱( C3) 、丁酰基肉碱( C4) 、异戊酰基肉碱( C5) 、戊二酰基肉碱( C5DC) 、己酰基肉碱( C6) 、辛酰基肉碱( C8) 、葵酰基肉碱( C10) 、十二烷酰基肉碱( C12) 、十四烷酰基肉碱( C14) 、十六烷酰基肉碱( C16) 和十八烷酰基肉碱( C18) 的浓度。分析该方法的精确性、准确性及稀释回收率。结果低浓度酰基肉碱的批内变异系数( CV) 为6. 61% ~ 10. 97% 之间,批间CV 为13. 31% ~18. 98%; 高浓度酰基肉碱的批内CV 为5. 74% ~ 12. 13%,批间CV 为12. 70% ~ 18. 88%。除C5DC 外,其余酰基肉碱的偏倚为- 15% ~ 20%; 酰基肉碱不同稀释浓度的回收率在90% ~ 115%之间,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 r) 为0. 97 ~ 0. 99。结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有临床应用价值。此技术可以作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常规技术。

309KB

2014/12/19

酒店酱卤类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了解酱卤类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 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GB /T4789. 10- 2008进行检验, 药敏试验采用K - B法, 依据NCCLS(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判断结果。结果: 从115份样品中检出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出率为8. 68%, 经抽 查50%的酒店酱卤类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不合格。17种抗生素中以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为88. 89%, 未检出有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菌株, 对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完全敏感。结论: 酱卤类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重, 不同的加工制作方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存在一定关系。建议加强餐饮业卫生管理, 消除食物中毒隐患, 做好日常耐药性监测工作, 关注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

347KB

2014/12/19

食品中A型肉毒梭菌PCR_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建立食品中A 型肉毒梭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PCR 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技术,以A 型肉毒梭菌的A 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 扩增的产物经DHPLC 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非A 型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23 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实验; A 型肉毒梭菌DNA 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实验。结果: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可达到为111ng /tube。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检测A 型肉毒梭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3182KB

2014/12/19

海东地区羊肉肉质检测分析报告

本文对藏羊、小尾寒羊( ♂) × 陶赛特( ♀) 杂交羊一代的肉质品质成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藏羊肉质的主要营养成份,蛋白质、谷氨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 × 陶赛特( ♀) 杂交羊一代的肉质品质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780KB

2014/12/19

气味指纹技术在肉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气味指纹技术是借助色谱、质谱以及传感器等技术手段,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用以表征样品信息的技术。近年来在食品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活跃,本文简要介绍气味指纹技术(odor fingerprinttechnique),主要包括电子鼻技术、气质联用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综述其在肉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具体阐述其在肉品新鲜度、风味和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展望气味指纹技术在肉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为更好应用该技术对肉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223KB

2014/12/19

冰鲜鸡肉中致病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建立在鸡肉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性,并可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 方法。【方法】利用该3 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HlyA、rfbE 设计3 对引物,在确定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反应灵敏度进行测定,模拟并检测在鸡肉中常见腐败菌和鸡肉基质对检测方法的干扰影响作用下,在前增菌程序的辅助下该方法的实际样品检测灵敏度。【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3 种致病菌测序结果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99%和99%,反应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灵敏 度试验中3 种致病菌同时检出的检测线达到103 CFU/mL,单重的灵敏度达到101 CFU/g,模拟实际样品检测中,经 过20 h 的前增菌后,三者同时检出的灵敏度达到101 CFU/g,单重PCR 的灵敏度达到100 CFU/g;对60 份屠宰线上的鸡胴体样品和32 份超市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 的检出率分别为20%、3.3%、21.7%(屠宰线样品)和25%、21.9%、6.25%(超市样品)。【结论】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出鸡肉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 的三重PCR 方法,可为生产一线的致病菌检测提供参考。

1087KB

2014/12/19

肉和肉制品中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和计数

本文对七种阴性菌株和四种阳性菌株进行研究,建立了肉和肉制品中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和计数的方法,并对新鲜肉、冷冻肉、冷藏肉和肉制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冷藏、冷冻和新鲜肉的表层样品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量较高,都超过了110 MPN/g,而深层样品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量较少,大部分为<0.3 MPN/g,熟肉制品、香肠类、肉松、肉干类和腊制品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量都较少,预加工肉制品中有少数样品的肠杆菌科细菌超过了110 MPN/g。

303KB

2014/12/19

PCR技术检测肉中食源性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灵敏检测肉中食源性病原菌是保障肉类安全, 防止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重要手段。PCR 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因其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和简便快速等特点而成为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的重要手段。简要阐述了PCR技术的检测原理, 详细介绍了PCR技术在肉中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637KB

2014/12/19

榆中县物流集散领域畜禽肉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了解榆中县物流集散领域肉品微生物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物流集散领域肉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测试片快速检测法,对县内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三种肉品流通领域的猪、牛、羊、鸡肉采样进行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 检测4 类肉品共120 份,其中79 份检出指定的微生物,总检出率为65.83%。牛肉的大肠杆菌检出率为55.00%,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0.00%,污染较其他肉品严重;农贸市场经营肉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2.08%、20.83%、18.75%;污染较为较严重。结论 农贸市 售肉品严重受到微生物污染,存在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因素。应改善农贸市场肉品存放条件,强化物流环节管理,建立微生物预警报告与致病菌污染肉品追溯体系,将肉品微生物检测纳入肉品质量检验项目,加大对物流肉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

806KB

2014/12/19

肉中4种致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基因(ipaH)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内化素基因(inlA)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好的反应体系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结果: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4 种菌均能在相应位置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对污染4 种菌的猪肉进行检测,确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限是102CFU/mL,志贺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限是101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 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适用于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412KB

2014/12/19

降低油脂中过氧化值方法的研究

以SnCl2为还原剂,降低油品的过氧化值( POV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非绝氧体系中, SnCl2 用量为1% ~ 2% ,常温下,反应时间为1 h ,去过氧化值效果显著,过氧化值由50降为0. 1,方法简单。

135KB

2014/12/11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大豆油的过氧化值

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通过比较各种数据处理方法,以143 份样品建立大豆油过氧化值(0. 5~50 mmol/ kg) 的近红外定标模型,70 份样品作为验证样品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 明:以一阶导(DB1) 结合0~1 间归一化(N01) 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 建模效果最好,定标集预测标准差(SEC) 0. 516 ,相关系数(Rc) 0. 999 ,验证集预测标准差(SEP) 0. 523 ,相关系数(Rv) 0. 998 ,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快速测定大豆油的过氧化值。

0KB

2014/12/11

大豆油脂过氧化值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首先采用碘量法测定油脂样品的过氧化值作为校正值,再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油脂样品的光谱数据。在油脂过氧化值的定量分析中建立3 种校正模型,对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的性能,确定最优模型为PLS。使用PLS 测定油脂过氧化值的性能结果为:校正集的相关系数0.916,预测集的相关系数0.922。

0KB

2014/12/11

添加花椒油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在花生油中添加花椒油,考查了紫外光、温度、氧化剂和Cu2+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光照射5h,花生油溶液中添加花椒油的过氧化值比不加小13.31%;分别在90℃温度和0.1mol/L KClO3氧化5h,添加花椒油后,花生油溶液的过氧化值比不加低2.64%和2.16%。用0.1mol/LCu2+氧化5h,花生油加花椒油的ΔPOV/(POV)0 值比不加低2.1%。

258KB

2014/12/11

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为了研究采用索氏脂肪抽提脱溶和水浴加热脱溶这两种油脂提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就脱溶时温度及时间对测定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作了研究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与国标中的减压脱溶法作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脱溶温度对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不论何种脱溶法均呈正相关,其测得的酸价、过氧化值差异显著(P<0.05),且脱溶温度对过氧化值的影响明显高于酸价;而脱溶时间对酸价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过氧化值的影响则差异显著(P<0.05);由三种方法提取的油脂所测得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三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本文还对方法标准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

845KB

2014/12/11

酸价及过氧化值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酸价及过氧化值是油和脂肪测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G B 中的方法延用多年, 对于许多油脂的测定都较为适用和准确, 但对于一些特殊油脂滴定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应如何处理, 国标并未详细说明。

162KB

2014/12/11

深色油脂酸价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深色油脂酸价时存在难以判断滴定终点的问题。利用饱和食盐水的破乳作用及其对微过量碱的竞争优势, 在深色油脂中添加适量中性饱和食盐水, 然后按照国标法进行滴定操作,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滴定终点, 从而使测定结果准确无误而且精密度高。

117KB

2014/12/11

影响油脂酸价检验准确性的因素与对策

油脂包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本文主要就有关植物油脂酸价测定(中和滴定法)中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即样品的选择、标准溶液的浓度、乙醚乙醇混合溶液的使用、指示剂的选择、其它原因等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103KB

2014/12/11

酸价的简易测定法

所谓酸价是中和一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并不是油脂固有的值, 而是随油脂的精制程度、保存时的水解为程度、油炸时的加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灼。

2014KB

2014/12/11

关于油脂酸价测定中指示剂的选择

油脂酸价是油脂的一个重要理化常数,在通常测定酸价时,一般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但对于酸价高、颜色深的油脂,因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其终点不易判别,故选择了百里香酚酞和百里香酚蓝作为指示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结果证明,对于低酸价、颜色浅的油脂,一般以酚酞作为指示剂较好,而酸价高、颜色深的油脂则以百里香酚蓝作为指示剂为好。

212KB

2014/12/11

食用油脂中酸价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供给人体脂肪的主要来源。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多少, 是油脂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食用动、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 KOH ) 标准溶液滴定, 每克油脂消耗KOH 的mg数, 称为酸价[ 1] 。因此, 酸价是衡量油脂污染、酸败与否的重要依据。国家标准GB2716- 2005、GB10146 - 2005中规定: 食用植物油酸价不超过3 mgKOH / g, 猪油不超过1?? 5 m gKOH /g[ 2]

101KB

2014/12/11

双点电位滴定法测定油脂的酸价

改进了林文如酸碱双点电位滴定方法,导出了不作近似的计算公式,并对该方法准确度进行了探讨。用于鱼油酸价测定,其相对误差皆小于1%。

116KB

2014/12/11

比色法测定油脂酸价的研究

本文研究比色法测定油脂酸价,为了避免使用昂贵的表面活性剂双-(2- 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钠,采用振荡离心操作方法。通过和国标法比较测定红花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三种油脂酸值,结果表明,比色法和国标法的精密度相似,两者之间相对误差分别为30.0%,15.3% 和9.1%。

135KB

2014/12/11

不同的存放条件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

 对3 份油脂试样在不同的存放条件下放置40 d ,期间每隔10 d 检测一次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存放条件下油样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都在增长变化,空气、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对油样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都有较大影响。

124KB

2014/12/11

滴定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不确定度评估

 通过油脂中酸价不确定度分析,得出样品中酸价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方法 应用滴定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不确定度,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该方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μc ( x) = 01023 mgPkg ,扩展不确定度μc = 0105mgPkg。结论 样品扣除试剂空白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带来 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较大.

182KB

2014/12/11

挤压加工对菜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五因素五水平二分之一实施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对干法挤压膨化带壳菜籽制油工艺中制得的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榨笼中挤出的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明显低于传统压榨菜籽油。油脂品质超过四级压榨油,接近三级压榨菜籽油。

277KB

2014/12/11

辣椒油中酸价测定方法的探讨分析

本文运用不同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解决国家标准方法[ 1] 测定辣椒油中的酸价时, 由于辣椒油中的色素存在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问题。方法: 利用添加适量中性饱和食盐水及用活性碳吸附两种方法前处理后再按照国标法测定酸价, 其结果与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的自动电位滴定法相比较。结果: 用添加中性饱和食盐水法和活性碳吸附 法都可以清晰观察到滴定终点; 辣椒油试样量在3 ~ 4 g, 用添加中性饱和食盐水法与自动电位滴定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准确; 活性碳吸附法测定低浓度酸价的油脂相对偏差较大, 高浓度的与自动电位滴定法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深色油脂如辣椒油中的酸价首选自动电位滴定法, 如没有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基层单位, 低浓度的可以用添加中性饱和食盐水方法, 中、高浓度的可以用活性碳吸附法和添加中性饱和食盐水方法, 两种方法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滴定终点, 结 果精密度都较好, 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国标法中测定辣椒油中酸价的有效补充。

198KB

2014/12/11

兰州食用植物油中酸价与过氧化值的测定和评价

了解兰州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的超标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依据GB/T5009. 37 - 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2 份食用油样品,测定酸价、过氧化值。其中酸价一份不合格,过氧化值两份不合格。桶装油合格率100%; 散装油合格率91. 666%。

114KB

2014/12/11

食用植物油中酸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

应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酸价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评估,得出样品中酸价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根据油脂中酸价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该方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合成不确定度u( X) =0.03,扩展不确定度U = 0.06,滴定终点判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较大

192KB

2014/12/11

食用植物油中酸价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酸价是判断植物油是否酸败的一个主要质量指标。文章采用目视法判定食用植物油中酸价是否合格,并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同时检测试剂用量少,可实现现场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586KB

2014/12/11

食用植物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根据食用植物油中酸价测定的原理,全面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提出的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117KB

2014/12/11

库仑滴定测定食品油脂酸价

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变化, 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如食用油脂酸价测定既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 又是一项卫生指标。原国家标准规定植物油脂酸价3 .00mgKOH/g 以下为合格, 标准规定的容量分析检测方法, 双试验允许误差不超过0 .2mgKOH/g

112KB

2014/12/11

煎炸油检测方法的比较

用于煎炸的食用油在高温煎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对煎炸食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如何评价煎炸油使用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检测部门都十分重要。概述了国内外常用的煎炸油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采用传统的如酸值、碘值、过氧化值、黏度等物理化学指标可以评定煎炸油质量,但是其使用范围常常受到限制。采用柱层析方法检测总极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得到一致的公认,但其检测比较费时。一些新兴的检测方法如微波法、化学感观系统、核磁共振、红外等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设备相对昂贵。

127KB

2014/12/11

煎炸油加热后极性物质色谱分析

煎炸油在加热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含量增加,主要有游离脂肪酸、氧化甘二酯、甘二酯、氧化甘三酯等。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不仅对煎炸油以及煎炸食品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本实验通过柱层析的方法,将加热后的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进行分离,并通过凝胶排 阻色谱及LC-MS两种不同方法,进一步分析分离得到的极性物质,将煎炸油极性物质中的氧化甘二酯、甘二酯、氧化甘三酯进行了分离,并进行了质谱分析。

323KB

2014/12/11

煎炸油的研究初探

随着烘焙业、快餐业的发展,煎炸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煎炸油品质近来已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综述煎炸油的原料、油脂的劣变、油脂劣变的防止、油脂品质鉴别。

178KB

2014/12/11

煎炸油及其加热产生的极性物质致突变性研究

煎炸过程中, 煎炸油发生了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发生, 导致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含量升高。通过Ames试验和骨髓微核率试验对煎炸油及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在不加S9时, 煎炸油中分离出的极性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的致基因突变作用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y = 14. 992e0. 27x, 煎炸后煎炸油、加热后煎炸油以及极性物质对TA102 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y = 100. 97e0. 0736x、y = 84. 992e0. 0936x、y= 129. 65e0. 0567x, 在加入S9后各试验组对TA97、TA100、TA102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极性物质导致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升高, 其中高剂量组( 17. 44 ?? 0. 43) ?? , 并呈剂量反应关系y= 3. 455 3 lnx +22. 979。煎炸油及其极性成分具有致突变作用。

0KB

2014/12/11

餐饮业煎炸油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探讨

本文综述了检测煎炸油质量的各种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感官评定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餐饮业煎炸食品的复杂性而导致准确性不高且很难对煎炸油的劣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气味指纹分析技术法准确快速,但是仪器昂贵,不利于在中小餐饮业中的应用。黏度法和泡高值法克服了感官评定法和气味指纹分析法的缺点,而且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在中小型餐饮企业中广泛应用。

422KB

2014/12/11

西式快餐中煎炸油与油炸食品的卫生学调查

了解西式快餐连锁店所使用的煎炸油以及所加工的油炸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选择市内某西式快餐集团辖下的连锁店,抽检其加工的油炸食品,对其所使用的煎炸油进行卫生学调查,并配对抽检煎炸油及油炸食品。结果:煎炸油的合格率为92105%;油炸薯条的合格率为67195%;油炸禽肉的达标率为84142%。主要是酸价检验结果不合格、不达标。结论:目前西式快餐店煎炸油及其油炸食品仍存在不少卫生问题,应引起卫生监督部门的充分重视。

212KB

2014/12/11

煎炸油重复使用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为了解重复使用的煎炸油卫生问题的研究状况,对煎炸油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生成物、煎炸油重复使用及烹调油烟的毒性、煎炸油的卫生质量控制指标和目前市场上煎炸油的卫生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煎炸油卫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防止煎炸油劣变的控制措施。

163KB

2014/12/11

测定油脂氧化的物理方法

采用电学方法、光学方法、分光光度法和萃取法等物理方法对米糠油和二次分提棕榈油的氧化情况进行测定。米糠油的氧化极性组分( o xidi zed polar components)和介电常数的增加与二次分提棕榈油非常相似。所有的试验方法显示出很好的统计相关性。极性组分、介电常数、折光指数和聚合物含量显示出相当好的相关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烯( diene)和三烯( t ricne)含量,不适合于饱和脂肪酸多的 油,如棕榈油

118KB

2014/12/11

利用薄层色谱及柱色谱法对潲水油极性组分的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柱色谱法(CC)对潲水毛油与市售食用植物油及其精炼油样中的极性成分(PC)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潲水油及其部分精炼油样在薄层色谱上有明显拖尾现象,而食用植物油和精炼油4(脱臭潲水油)则没有,利用柱色谱法分离潲水油的拖尾成分并进行红外分析,结果显示:食用金龙鱼100% 玉米油和精炼油4 吸收峰值在1746cm-1 左右峰形平滑且无分裂,而潲水毛油发生峰分裂,1746cm-1 处有较小吸收,在1712cm-1 处有一大分裂峰,属于醛、酮类羰基伸缩振动区,潲水毛油峰值在1240~1100cm-1 间发生指纹式峰裂分且吸收峰变小并向波数高处偏移,具有更大的弯曲振动频率,增大了整体的极性,其极性化合物百分含量远大于脱臭精炼油和食用金龙鱼1 0 0 % 玉米油,薄板色谱中拖尾组分是它们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

153KB

2014/12/11

影响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生成因素的实验研究

食用油在煎炸食品的工艺条件下, 高温氧化产生的聚合物、环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使动物生长停滞、肝脏肿大、生育功能和肝功能发生障碍, 还有致癌的可能性〔1〕。煎炸油理化指标之一的极性组分( PC) 项目比酸价和羰基价包括更大的范围, 几乎包罗了煎炸油所有的氧化、聚合、裂解和水解产物

95KB

2014/12/11

广州市食用植物油煎炸后极性组分含量调查

1 9 8 6 年国家标准规定了食用煎炸油的理化指标为酸价和毅基价, 1 9 9 4 年又增加了极性组分。因为酸价和拨基价只能分别衡量存在于煎炸油中含有竣基的化合物和含有拨基的化合物, 而极性组分是指食用油在煎炸的高温氧化条件下发生劣变, 包括热氧化产物、热聚合产物、热氧化聚合产物、水解化产物的总称, 它比酸价和碳基价所包括的范围更大, 因此测定食用植物油煎炸后的极性组分更有综合意义。

140KB

2014/12/11

关于地沟油极性组分指标的研究

研究地沟油极性组分的共同特性, 为有效检测地沟油提供参考。方法 用石油醚: 乙醚分离地沟油与杂质, 挥干有机溶剂后用柱层分析法进行极性组分指标测定。 结果 所检测到的地沟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值为23.37 % ±3.33 %(在15.71 % ~32.50 %之间), 而未经烹饪过的正常食用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值明显较低, 为4.55 % ±1.41 %(3.05%~6.76%之间)。地沟油和未经烹饪油的层析柱洗脱物的比较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结论可以用柱层分析法检测区分正常食用油与地沟油。

458KB

2014/12/11

煎炸油脂中极性组分检测方法

油脂在煎炸过程中, 由于温度高及水分和氧气等存在, 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延长加热时间将加速油脂营养成分损失和感官质量下降。采用柱层析法测定极性组分是控制煎炸油脂质量标准方法; 但研究发现, 一些替代方法如核磁共振法、近红外光谱法、图像分析法、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和食用油传感器测试法也适于煎炸油脂极性组分检测。

0KB

2014/12/11

动植物油脂中极性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基于国际标准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对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产生的极性组分( PC) 的测定方法(GB /T 5009.202- 2003) 进行了改进。对填料装置方法、硅胶用量和洗脱液用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用自然沉降法代替原填料装柱法制备常压色谱柱, 装柱效率和试验的重复性均有所提高; 同时, 将硅胶用量由35g 降低到25g, 洗脱液用量由250mL 降至150mL, 得到的非极性和极性组分分离能力与现国标方法相当。与现国标方法相比, 新改进方法在节约试剂、降低试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分析效率等方面均有提高。

178KB

2014/12/10

三种煎炸食品中油脂极性组分的研究

根据《食品中油脂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5009 .202 —2003)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 就煎炸食品可能有的食用安全问题, 对三种煎炸食品进行摸拟试验与检验分析研究。并对使用的植物油在煎炸前、煎炸后极性组分含量以及在煎炸食品中的油脂极性组分含量变化进行比较。说明煎炸食品中极性组分含量随煎炸时间的增加变化, 并且与添加新油有关。通过水分、脂肪含量的测定, 了解了煎炸食品在煎炸过程中油脂劣变状况

127KB

2014/12/10

食品安全指标极性组分指标在食用油标准中的作用

在实验室条件下把油脂提取出来进行极性组分指标测定,并对市售食用油、地沟油的极性组分指标进行测定对比, 认为在食用油标准中应增加极性组分指标,防止掺假掺杂。

99KB

2014/12/10

2007年盐城市区部分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检测

目的 了解江苏省盐城市区油炸食品生产中的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 为卫生监督执法、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 /T 5009. 202- 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的测定方法进行验, 评价标准按GB 7102. 1- 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极性组分> 27% 判为不合格。结果 2007年共检测106份, 合格94份, 合格率88. 7%, 极性组分含量9. 0% ~ 45. 1% , 不同类别煎炸油极性组分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V 2 = 4. 58, P > 01 05); 煎炸油不同煎炸时间对极性组分含量影响较大, 随煎炸时间的延长极性组分含量增高。结论 盐城市区煎炸食品烹饪过程中, 煎炸油存在长时间反复使用的情况, 个体早餐点尤为严重, 应加强监督检测频次和范围, 保障市区人群的饮食安全。

97KB

2014/12/10

油炸食品安全指标极性组分研究

用石油醚+乙醚(87+13)把油炸果蔬脆片食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进行极性组分指标测定,并对油炸油脂的极性组分指标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油炸果蔬脆片食品中的极性组分指标普遍比同期的油炸油脂高,油炸果蔬脆片食品的极性组分指标安全值可以引用GB 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中规定“极性组分/(%)≤27%”。

1123KB

2014/12/10

降低油脂中过氧化值方法的研究

以SnCl2为还原剂,降低油品的过氧化值( POV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非绝氧体系中, SnCl2 用量为1% ~ 2% ,常温下,反应时间为1 h ,去过氧化值效果显著,过氧化值由50降为0. 1,方法简单。

135KB

2014/12/10

浅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综述目前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本前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一些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等新的检测方法,对其中一些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简单介绍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82KB

2014/11/13

食品农药残留质谱检测现状研究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于各种媒体,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我国每年因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留量超标造成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事关重大。由于农药品种多、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样品基质复杂使得检测方法要求具有精细的操作手段、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成为一项业内关注研究课题。本文着力于质谱检测法和质谱外的检测方法,力求构建一个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

1728KB

2014/11/13

谈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并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各种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 旨在提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及检测体系。

109KB

2014/11/13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倍受关注, 提高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又是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 最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因而, 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能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0KB

2014/11/13

长沙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

抽取叶类、根茎类、瓜果类蔬菜等新鲜样品共39 512份,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的检测合格率存在明显的差异,速测结果以3月份和5月份的合格率最低,常规检测结果以6月份和7月份的合格率偏低;(2)不同类型蔬菜中,速测法以叶类的合格率较高,瓜果类的合格率最低;常规检测法叶类、豆类及瓜果类3大类蔬菜有机磷 残留合格率分别为99.83%、99.61%、99.90%;(3)速测法与常规检测法结果均表明,超市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合格率低于农贸市场(4)不同产地蔬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也有所不同,速测结果以浏阳市水佳村和宁乡县金南村的合格率最低,常规检测分析结果以浏阳市水佳村和望城县真人桥村的合格率最低。

2391KB

2014/11/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比色时间影响结果的初探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是一种生化方法, 以丁酞胆碱酶被抑制程度(抑制率)来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类的农药残留。由于检测灵敏度高, 数据准确, 成本低, 速度快, 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基地、市场、检测部门等作定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 为探讨实验操作过程中影响抑制率的因素, 我们对比色时间与抑制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比色时间影响抑制率的数值, 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86KB

2014/11/13

我国农药残留检测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农产品质量监控的重要技术手段。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快速检测和实验室定性定量检测两类, 快速检测又有速测卡法和速测仪法。阐述了速测卡法、速测仪法、气相色谱仪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对实验室定性定量检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并指出了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今后的发 展方向。

170KB

2014/11/13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农药残留的监测手段和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促进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朝着更加快速、方便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有推动仪器检测技术的的发展, 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灵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仪器检测技术都得到快速的发展。

386KB

2014/11/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农药残留检测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其重要性已引起了生产和销售者的注意。本文分析了酶抑制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常规仪器检测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提出了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57KB

2014/11/13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可分为常规仪器检测和快速检测。常规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如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常规检测手段不能满足样品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迫使人们运用新的原理和方法去开发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安全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因此, 近几年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酶联免疫分析法和酶抑制法。

182KB

2014/11/13

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随着我国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在食品质量安全的指标中, 动植物源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检测成为一类重要指标。我国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已开始,但直到90 年代之前, 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很有限。从90 年代开始, 尤其是最近几年, 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迫切需要对农药的使用及其残留量进行监控,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从而推动了该项技术的长足发展。

178KB

2014/11/13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介绍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及质谱法、液相色谱及质谱法、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 ,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838KB

2014/11/13

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

介绍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凝胶渗透色谱、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固相萃取等方面内容,以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32KB

2014/11/13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我国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引起的中毒事故频繁发生,农药残留的毒性问题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260KB

2014/11/1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 包括农药残留检测常规方法及快速检测方法等, 指出农残检测发展的方向是更快速、更准确、更环保。

0KB

2014/11/13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

 近年来, 在蔬菜、水果、茶叶及粮食种植中由于农户忽视农药的正确使用,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相当严重, 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为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保护人们健康,对进口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 为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效控制农药在茶叶、粮谷、蔬菜和水果等生产中的合理 使用以及对其残留量进行监控, 满足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开展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重要的, 而农药残留量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更是非常必要的。

0KB

2014/11/13

蔬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国家农业部曾对全国14 各省会城市的农产品抽样调查, 在9 个蔬菜品种中, 9 种农药和14 种有毒残留物总合格率仅为54%。蔬菜中农药残留是衡量蔬菜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检测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用速测灵、速测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检测手段。本文介绍通过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快速检测, 可以及时掌握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 从而保证市场、超市、生产基地供应蔬菜的质量安全, 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68KB

2014/11/13

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和水果多组分农药残留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通过分段加标回收的办法, 研究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蔬菜和水果多组分农药残留样品提取和上机测试中的若干问题。多次重复试验, 提出样品均一性、样品提取时间和提取速率的变化、提取液的盐析程度、静置时间、蒸发浓缩结果和净化过程等关键技术环节对标准样品回收率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基体蔬菜进行有针对性标样质控, 避免基质效应和仪器稳定性给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

58KB

2014/11/1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农药的使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 同时, 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高效;农药的滥用与使用不当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各国政府对进出口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最大残留限量大幅度降低, 限量标准日趋严格。

152KB

2014/11/13

白银市日光温室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初报

对白银市日光温室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 年,抽样蔬菜产品的合格率逐年上升,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233KB

2014/11/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_酶抑制法

介绍用酶抑制法检测残留农药,并对酶抑制法原理,检测过程,分析手段作了简述, 将实验结果和气相色谱仪方法检测结果作了比较

162KB

2014/11/13

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探讨

 目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及快速测定方法- 酶抑制法。气相色谱法是国家标准方法,要求条件较高,必须具备气相色谱仪并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或氮磷检测器(NPD) ,有适合的色谱柱等。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较准确的定量检测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浓度及种类。快速检测方法虽不是国标法,但具有检测快速设备和试剂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合水果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毒性的检测。

127KB

2014/11/13

色谱_质谱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 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 分析流程也随之更长,而在这些方法当中, 色谱一质谱联用最为广泛, 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的概述, 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分析以及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具体总结, 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检测出茶叶中存在的农药, 满足农药检测需求。

209KB

2014/11/1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几种检测方法比较

 简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综合叙述了国内外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包括微量化学法、色谱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等, 并进行综合比较。

0KB

2014/11/13

连云港市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

以2006—2009 年连云港市776 个叶菜类蔬菜样品为检测对象,分析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农药残留状况亟待改善,蔬菜生产管理、农药正确使用更应按照生产标准实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重视。

111KB

2014/11/13

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技术

酶抑制率法在基层检测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中应用广泛,简述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原理,分析国家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的异同,介绍检测前处理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期促进酶抑制率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中的推广应用。

119KB

2014/11/13

广东惠州地区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和用气相色谱仪对惠州市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供试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都比较低;其中以白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种类最多, 农药残留超标率也最高;蔬菜生产上以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主, 有机磷类农药的使用则比较少, 没有完全遏制禁用农药的使用。这一结果对于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意识、提出科学的蔬菜生产管理对策具有深远意义。

215KB

2014/11/13

天津地区果蔬农药施用与残留状况及控制对策

调查天津地区在水果和蔬菜上施用的农药种类, 针对性地开展残留水平调查及消除方法的研究。方法?? 在天津主要的果蔬种植区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毛细管色谱柱法检测四季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 以沸水焯洗、0??15%与0??30%洗涤灵浸泡、清水浸泡、去皮和去根等方法处理果蔬, 比较其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消除率。结果?? 天津地区果蔬上施用高毒农药的违法施用率高达65??00%; 其中第二季度蔬菜中高毒农药的检出率竟达31??60%; 沸水焯洗可消除叶类蔬菜中 80?? 00%以上的农残; 去皮、去根及0??15%与0??30%洗涤灵浸泡可消除果蔬中50?? 00%的农残量。

1751KB

2014/11/13

1024份果蔬农药残留状况监测

掌握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水平, 为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定期采样共计1 024 份, 按本实验室的方法检测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水平, 依据GB2763- 2005 进行评价。 结果 有机磷类农药检出率为30. 76%, 超标2. 86%; 有机氯类农药检出率为15. 23%, 无超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为40. 23%, 超标1. 94% 。 结论 各种农药在蔬菜中使用非常普遍, 应采取综合措施, 严把农药采购关, 选择低毒种类农药, 从根本上做到/从土壤到餐桌的安全。

118KB

2014/11/13

酶抑制率法测定果蔬农药残留量

在果蔬上使用最大且限量使用的农药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 此类农药若大量残留在果蔬内,一旦食用会引起人神经麻痹甚至死亡,因此,在果蔬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毒性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酶抑制法,直接显示对被测样品的抑制率和吸光度值。

116KB

2014/11/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用酶_胆碱酯酶的筛选

在常见易得的前提下, 以猪血、鸡血、鸭血、链鱼和鸡肝为实验材料提取胆碱酯酶, 通过比较不同来源、不同动物组织胆碱酯酶的活性, 并进行了胆碱酯酶对常见农药的敏感性实验, 结果表明: 鸭血清BChE 酶含量丰富、对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较敏感、且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可作为果蔬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用酶。

97KB

2014/11/13

果蔬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活体检测法、化学速测法、酶抑制原理速测法、免疫学技术、纳米金技术、色谱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115KB

2014/11/13

荧光光谱检测脐橙表面敌敌畏残留试验研究

果蔬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实验使用农药为敌敌畏,用自来水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将400 个喷施不同浓度农药的脐橙样品风干后采集其荧光光谱,光谱范围是350 ~ 1 800 nm,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脐橙表皮的农药残留量。把采集的光谱数据分成30 个光谱区间,通过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5 个最佳的特征光谱区间。基于5 个特征光谱区间建立农药残留的偏最小二乘法预测模型,其校正组和预测组的相关系数r 分别为0. 860 7 和0. 837 5。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光谱方法检测脐橙表皮敌敌畏农药残留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通过特征光谱区间的选择还能有效地简化模型的复杂程度,为今后农药残留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2134KB

2014/11/13

2009_2011年武汉市某市场果蔬农药残留状况调查及预防对策

了解武汉市售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现状及趋势,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强的、有效的农药监管防治对策和为消费者自己的预防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9—2011 年每年7 月从武汉市某市场采集样品,利用安鑫宝PR- 3 新型果蔬农药残留速测仪( 以及配套的试纸) 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2009—2011 年检测水果蔬菜共191 种,总阳 性率为38. 22%。阳性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水果类与蔬菜类农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 68,P < 0. 05) 。结论武汉市农贸市场销售的蔬果中农药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从农药生产、销售源头加强管理,开展农药残留危害及其防范的宣传教育。消费者从挑选、暴晒、去皮等途径加强自我保护,防治农药危害身体健康。

163KB

2014/11/13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综述

概述了果蔬农药残留的分析化学检测技术、生化检测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等. 指出,随着生物源农药的发展,分析重点将转向与生物组织成分很难区分的生物大分子农药,检测方法将向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加大对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

97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比较试验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类杀虫剂能强烈地抑制乙酞胆碱醋酶的活性( A h ) , 利用这一特点, 目前国内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主要采用2 种方法, 酶液比色法和纸片速测卡法。

217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中重要的一部分。采用RP-420农药残留检测仪, 对当季10种蔬菜和3种水果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的农残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蔬菜, 所抽查样品中仅大白菜农残超标, 其他均合格;水果类样品中柑橘农残量高于苹果和芒果, 同种苹果样品中果皮农残含量高于果肉, 但3种水果均未超标。

80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前景分析

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大都是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生产,量小面大,不好监管,致使高毒农药的使用屡禁不止,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为此,阐述了国内外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并简要介绍了直接光谱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和酶抑制率法的检测原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的现状,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直接光谱分析和酶抑制率法比较适合在我国发展应用。

122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降解研究进展

控制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的关键技术在于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和降解,水果蔬菜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残留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及降解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了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的研究动向是:降解基因的克隆、表达,农药降解酶制剂和固相酶反应器的研制,采用生物降解与其他降解机制相结合的降解系统,真菌对农药的降解。

261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的预处理和检测条件优化研究

本文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首次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进行样品预处理, 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的提取率。进一步优化了检测条件,通过温度校正公式的使用和试剂用量的调整使农药残留检测的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廉。

91KB

2014/11/13

快速测定仪检测果蔬农药残留量更实用

市场上销售的农药残留超标果蔬, 严重地危害了广大消费者。因此, 在果蔬上市前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毒性测试检测, 避免超标果蔬流入市场十分重要。用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毒性含量操作繁琐费时, 且分析品种单一。为此, 笔者采用农药残留毒性快速测试仪, 以“ 酶抑制率”来衡量农药残留对人体的毒性大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 并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488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农残速测技术主要有分析化学检测技术、生化检测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 探讨了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些农药残留速测新技术。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目前农药残留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 这些将给果蔬农药残留分析带来很大的进步, 并使残留分析逐步趋于快捷、精确、标准。

327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在果蔬生产中,随着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发展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全球的焦点。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近中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详细介绍了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研发难点,并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310KB

2014/11/13

气相色谱法检测果蔬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研究

通过加标回收的方法,对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试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合理的样品前处理方案。

448KB

2014/11/13

果蔬农药残留原因及检测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果蔬中农药残留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果蔬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以及检测方法加以简绍。

103KB

2014/11/13

食品中农残快速检测方法的筛选

农药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农药残留已成为各国衡量食品卫生及其质量状况的首要指标。本课题研究各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的现状,探索出了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多种残留、低成本和易推广的农残分析方法:酶抑制率法和气质联用快速检测方法。在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中,通过选实验,选用PR2000A 型速测仪、RP-508 型农药残毒速测仪,实现对果蔬农残的快速初筛/定性;选用气质联用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对果蔬农残的快速定性、定量。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层级配置的方式,通过电脑网络,建立以常德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为主要监测、监控点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对我市流进、流出以及自产自销的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

33KB

2014/11/13

病死畜肉的鉴别

虽然人们对食品安全认知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动物卫生监督检验工作中,偶尔还会出现个别不法商贩,将病、死畜禽肉混在正常检疫肉品中进行出售,这对从事检疫工作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挑衅性的挑战。现在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将病、死畜禽肉的鉴别方法简单叙述如下:在市场鉴别病、死畜禽肉,不论是什么原因致死或死亡的,都应着眼于肉体的放血程度、宰杀刀口状态、血管残血及血液坠积情况等的检验。

202KB

2014/11/05

病害肉的检疫与处理

耿马县共有16 个肉食品市场, 开展肉品检疫的有14 个市场, 2004 年共检疫肉品3 587.73 t , 其中猪肉3 141.83 t , 牛肉399.11 t, 羊肉5.86 t, 禽肉3.93 t, 其它如狗肉、毛驴肉等37 t。共检疫出病害肉类14 t , 约占检疫肉品总数的0.4 %。病害肉不多, 但病情复杂, 检疫中要细致观察, 才能作出相应处理。

61KB

2014/11/05

正常动物肉品与病害肉品的鉴别方法

为了增强动物肉品鉴别能力, 严厉打击销售病、死动物肉类以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现将正常动物肉品的鉴别和几种异常动物肉品的鉴别方法总结如下, 仅供参考。

70KB

2014/11/05

病害肉的识别及整治措施

畜禽肉类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众化消费食品,也是高风险性、隐患多的食品之一。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有关部门一直把畜禽肉类食品作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点进行部署,开展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畜禽肉类食品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私屠滥宰、未经检疫和经检疫不合格的病害肉在市场上时有发现,严重 影响了肉类食品食全,直接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严防肉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肉品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惩处经营病害肉的不法分子外,广大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病害肉,同时发现病害肉经营者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244KB

2014/11/05

病害肉与劣质肉

病害肉品的近义词很多, 比较常见的有: 病腐肉、病死肉、染疫肉、病畜禽肉、劣质肉等等。笔者认为, 前几个词确实意思相近, 但应首选病害肉一词, 因其含义比较全面, 又醒目、突出, 易于引起重视。

69KB

2014/11/05

猪病害肉及常见猪病害_异常肉尸的鉴别与处理

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对病害肉的识别要点、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害肉尸的检验、检疫、鉴定和处理进行介绍,以期为检疫人员提供参考。

772KB

2014/11/05

宰后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病害肉的调查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肉联厂宰后检出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病害肉的调查统计, 分析了传染性病害肉检出率下降的原因, 并针对非传染性病害肉检出率上升的趋势, 从饲养管理、运输到宰前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64KB

2014/11/05

浅谈注水肉的特征_危害及鉴别处理

注水肉是一种存在严重卫生质量问题的肉品,不仅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而且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注水肉的检验是肉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对注水肉的特征、危害、鉴别检验方法和卫生处理进行了介绍。

136KB

2014/11/05

肉毒毒素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毒性极强的一类神经麻疥毒素, 可引起人类和动物肉毒中毒。因其制备简单、毒性强, 已被列为最具威胁的生物恐怖剂之一, 同时也是重要的毒素战剂。其感染剂量极低, 每个人都易感。肉毒中毒后, 病情严重者一般一内即可能死亡。如采取正确及时的治疗, 可使肉毒中毒死亡率降低, 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无疑是成功治疗的前提。本文就肉毒毒素及其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371KB

2014/11/05

肉毒毒素引发一起食物中毒的检测

对因食入自制臭豆腐后,引起家庭内食物中毒的病因进行检测。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89·1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方法,对食物中毒的样品用小白鼠进行肉毒毒素检测。结果测定自制臭豆腐中存在B 型肉毒毒素,毒力大致为1 000~10 000 MLD/ml 的范围。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查明了中毒原因,为事故的调查提供了依据。

290KB

2014/11/05

猪肉_牛肉和绵羊肉掺伪PCR的检测技术

肉(制)品的掺杂的假现象日益泛滥,传统的检测方法成本较高、精确度低,无法实现快速简便的实时检测,一种简便、高效和快速的检测方法亟待开发。本研究通过传统的PCR方法对引物进行筛选、验证,针对猪、牛和绵羊肉类分别选出了一对高特异性引物,分别对猪、牛和绵羊肉基因组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限分别为1.69、1.52 和17.5 拷贝;利用此引物进一步开发为肉类掺假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对市场上的深加工肉制品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鉴别出猪、牛和绵羊肉制品。该试剂盒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在现场检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805KB

2014/11/05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

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注胶猪肉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正常猪肉及注射不同种类胶(黄原胶、卡拉胶、明胶、琼脂)的注胶肉为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的检测数据,根据肉品中的水分存在状态及分布结果,对猪肉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正常肉与注胶肉之间、各类注胶肉及不同注胶量之间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结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快速区分正常肉与注胶肉。

0KB

2014/11/05

肉品新鲜度的ATP生物发光法检测研究

研究ATP生物发光法用于肉品新鲜度检测和肉品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鲜现宰泥鳅作为评估对象, 用体细胞ATP提取剂ST 提取肉类细胞ATP, 通过生物发光法检测肌肉的发光脉冲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通过该发光试剂的回归方程推算出ATP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 肌肉中的ATP含量缓慢下降达到最低值后再开始回升。肌肉中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保存温度及肌肉所处状态有关。结论: 通过生物发光法可检测肉品的ATP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结合感官检查, 可以评价肉品新鲜度、质量。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优点。

140KB

2014/11/05

电化学法快速检测肉品新鲜度之研究

肉新鲜度检测的常规方法是挥发基盐基氮T v B 一N 测定和细菌总数检测, T v B 一N 是判定肉品新鲜度的国家指标。但这些方法实验操作比较繁琐, 试剂配制的条件要求较高且费用很大。基于电化学 的理论,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检测肉品新鲜度的方法— 电导法 。实验表明, 肉品浸出液的电导率与其VT B 一N 、细菌总数及其它综合制定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 电导可以代替这些指标来判定肉品的新鲜度。

265KB

2014/11/05

肉品品质检测技术综述

介绍了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肉品品质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肉品品质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501KB

2014/11/05

基于可见_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猪肉肉糜品质检测研究

以225 个猪肉肉糜样本为研究对象, 利用可见/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猪肉肉糜主要品质指标的的快速检测进行了研究。光谱经小波去噪后,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肉糜 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可见/ 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其中, 肌内脂肪的支持向量机定量预测模型最优, 校正相关系数rc al和预测相关系数r val 为0?? 889 和0?? 888; 蛋白质的偏最小二乘定量预测模型最优, 校正相关系数r cal 和预测相关系数r v al为0?? 869 和0?? 881; 水分的偏最小二乘定量预测模型最优, 校正相关系数r cal 为0?? 877, 预测相关系数r v al 为0?? 848, 所有模型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 RPD) 均小于3?? 0。研究表明,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来检测猪肉肉糜品质, 进一步提高所建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实际检测。

1124KB

2014/11/05

肉品新鲜度检测方法

简单介绍了当前肉品新鲜度检测领域的一些主要测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肉品新鲜度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当前在肉品新鲜度检测领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157KB

2014/11/05

肉毒梭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根据肉毒梭菌神经毒素基因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肉毒梭菌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方法。肉毒梭菌产生了典型的“S”型曲线,其他干扰菌都无扩增,说明引物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为1×103 cfu/mL。该方法能够实现肉毒梭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294KB

2014/11/05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介绍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原理及方法,综述了肉品新鲜度各项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快快速在线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实现肉品新鲜度的快速、无损、实时检测,这对于促进我国肉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58KB

2014/11/05

肉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

国外肉品生产发达国家正在研究与应用无损检测手段进行肉品的品质评定。本文介绍了肉品品质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作用及其优缺点, 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利用电磁学方法检测(主动特性法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电子气味检测法( 电子鼻) 、光学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激光喇曼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153KB

2014/11/05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

建立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利用靶基因的6 个区段设计4 条引物,应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 DNA 聚合酶,能够在恒温(65℃左右)条件下特异、高效、快速地扩增待测物的DNA。针对沙门氏菌的特异基因invA 基因设计两对LAMP 引物,建立 LAMP 检测沙门氏菌的新方法,并对肉及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LAMP 技术检测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特异检测沙门氏菌,且灵敏性可达10-9CFU/mL,对48 份样品检测,该方法检出率为91.6%、敏感性100%、特异性70.0%、符合率为93.8%、检出时间1.5h。

142KB

2014/11/05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官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但是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或耗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新鲜度的信息等局限,快速精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肉品新鲜度检测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综述了几种肉品新鲜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无损检测新方法。

2695KB

2014/11/05

食品中A型肉毒梭菌PCR_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建立食品中A 型肉毒梭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PCR 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技术,以A 型肉毒梭菌的A 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 扩增的产物经DHPLC 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非A 型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23 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实验; A 型肉毒梭菌DNA 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实验。结果: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可达到为111ng /tube。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检测A 型肉毒梭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3182KB

2014/11/05

PCR技术检测肉中食源性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灵敏检测肉中食源性病原菌是保障肉类安全, 防止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重要手段。PCR 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因其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和简便快速等特点而成为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的重要手段。简要阐述了PCR技术的检测原理, 详细介绍了PCR技术在肉中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637KB

2014/11/05

肉中4种致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基因(ipaH)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内化素基因(inlA)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好的反应体系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结果: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4 种菌均能在相应位置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对污染4 种菌的猪肉进行检测,确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限是102CFU/mL,志贺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限是101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 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适用于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412KB

2014/11/0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品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NIRS)作为新型光学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实现肉品在线、快速、无损检测, 是肉和肉制品品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行业中的重要 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及水分等影响肉类品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肉品感官品质如嫩度、保水性、肉色及新鲜度等指标的评价以及肉品的产地、品种等方面的鉴定。同时列举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几种常见肉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并针对目前发展趋势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肉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 通过与机器视觉技术等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融合以实现全面评价肉类品质的目标。

153KB

2014/11/05

肉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前肉类食品的检验正朝着更加安全和卫生的方向发展,检验质量不断提高。该文介绍了当代肉类品质检测技术,包括物理分析法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超声波技术、电磁学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法的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安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和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

111KB

2014/11/05

HDA法用于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依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方法(HDA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UvrD helicase、T4 gp32的浓度,通过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方法直接检测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产物通过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DA法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特异性强,试验涉及的其它菌株未发生扩增,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到与设计序列长度一致的216 bp基因片段,检出限为101 CFU/g,优化确定UvrD helicase、T4 gp32的终浓度分别为0.1 μg、5.0 μg,该方法用于检测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高,耗时短,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其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1463KB

2014/11/05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已认证

企业类型

信用代码

350298200003249

成立日期

2002-01-18

注册资本

1000

经营范围

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生态监测;水文服务;海洋服务;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专业化设计服务;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海洋工程建筑;其他专用仪器制造;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其他卫星传输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电气安装;管道和设备安装;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和监控化学品及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日用家电设备零售;其他未列明零售业(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不含须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其他未列明建筑安装业;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业(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其他未列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其他未列明的专业咨询服务(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

联系我们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斯坦道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STD-XG,斯坦道STD-XG产地为福建,属于国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除了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参数、价格、型号、原理等信息外,还可为您提供更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厦门斯坦道客服电话400-803-0711,售前、售后均可联系。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