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科学研究不能“捧杀” 更不能棒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8/04 14:15:25
导读: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在经历“过山车”。在科学面前,人的面子不重要,科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对科学的评价也要科学,不要“捧杀”更不能棒杀。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在经历“过山车”。他带领的团队有关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发布之初,韩春雨就被国内某些人捧为“诺奖级”的 “学神”。而现在,在还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实验无法重复”的情况下,韩春雨又被立马扫下“神坛”,“造假”的猜测和批评已呈铺天盖地之势。

  科学研究,从其发现到被同行公认,肯定需要一个从质疑到再论证循环往复的过程。虽然全球“几乎”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但仅凭这一点,就给他扣上“造假”的帽子,显然不合适。

  同样,韩春雨的研究实验需要也允许其他科学家进行验证。虽然,目前“无法重复”的现实很尴尬,但也极为正常:在科学研究中“不能重复的实验时有发生”,因为条件不同,其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

  关于对韩春雨实验的质疑,不只是国外科学家有不同的想法,国内人士也早就发出过声音,只是一边倒的赞颂声压住了质疑的声音。比如,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对其创新性的否定,方舟子对其真伪的怀疑。其实,对科研成果的质疑很正常,科学就包括质疑精神。只是有一点必须肯定,韩春雨的实验能否重复,结论是否科学,必须回到科学的层面解决。

  既然,有同行质疑韩春雨的实验,就需要韩春雨教授本人,还有他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界正确面对,同时也应警惕有些人站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度“质疑”科学研究。

  在科学面前,人的面子不重要,科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对科学的评价也要科学,不要“捧杀”更不能棒杀。

[来源:湖南日报]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30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