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丁香树脂酚醚

仪器信息网丁香树脂酚醚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丁香树脂酚醚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丁香树脂酚醚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丁香树脂酚醚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丁香树脂酚醚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丁香树脂酚醚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丁香树脂酚醚相关的解决方案。

丁香树脂酚醚相关的论坛

  • 聚苯醚树脂利用DSC确定固化温度

    我想测试一下聚苯醚树脂固化温度,查阅文献后发现DSC可以研究,但我遇到一些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就是我如果测试聚苯醚树脂固化温度的话,样品应该是用树脂、固化交联剂、引发剂形成的浸胶液还是浸胶液干了之后研磨成粉末还是用玻纤布浸胶后测试玻纤布呢?现在很迷茫,不知道用什么去测它的固化温度。想询问一下大家有没有人懂得,可以交流一下。谢谢!

  • 【资料】环氧树脂成份及用途!

    环氧树脂化学成分主要成份是: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其中以苯酚和甲醛树脂为最重要。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工合成的,至今仍很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工程、胶粘剂、阻燃材料、砂轮片制造等行业。 NL固化剂是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的高效低毒固化剂。NL固化剂毒性低,基本无刺激味,树脂固化后强度高、耐蚀性好,使用用量少,操作方便,贮存期长。本品适用于热固性酚醛树脂及呋喃树脂的常温固化。用来配制酚醛树脂及呋喃胶泥;玻璃钢制品;制笔、制刷、竹木等制品的粘合;也可用作铸造树脂的室温固化剂。质量指标外观 暗灰色液体相对密度(20℃) 1.16±0.01粘度(涂-4,25℃)秒 20-30 总酸度(以H2SO4计)% 18±2 游离酸(以H2SO4计)% 3-5 贮存期 一年以上(密闭存放)应用对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NL固化剂的用量范围一般为5-12%。环境温度20℃时,2130酚醛树脂的NL固化剂用量为8%左右,NL固化剂用量可随温度调整。参考配方 酚醛树脂 酒精 NL固化剂 石英粉酚醛胶泥 100 0-5 6-10 150-200玻璃钢腻子 100 0-5 6-10 120-200玻璃钢面料 100 10 8-15 10-1520℃时NL用量为8%,1小时左右初凝,使用期30分钟左右配方注意: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用NL固化剂来固化时,对填料的要求较高,要求填料的耐酸性达到规范的要求。劣质填料含有碳酸钙等会与酸性固化剂反应产生气泡,影响制品质量,并可能造成树脂不固化。包装及贮运10Kg、25Kg塑料桶装。室温密闭储存。可长期贮存,超过一年复测合格可继续使用。材料简介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编辑本段]应用特性  1、 形式多样。各种树脂、固化剂、改性剂体系几乎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对形式提出的要求,其范围可以从极低的粘度到高熔点固体。  2、 固化方便。选用各种不同的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几乎可以在0~180℃温度范围内固化。  3、 粘附力强。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固有的极性羟基和醚键的存在,使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粘附强度。  4、 收缩性低。环氧树脂和所用的固化剂的反应是通过直接加成反应或树脂分子中环氧基的开环聚合反应来进行的,没有水或其它挥发性副产物放出。它们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在固化过程中显示出很低的收缩性(小于2%)。  5、 力学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6、 电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是一种具有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的优良绝缘材料。  7、 化学稳定性。通常,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像固化环氧体系的其它性能一样,化学稳定性也取决于所选用的树脂和固化剂。适当地选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可以使其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能。  8、 尺寸稳定性。上述的许多性能的综合,使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突出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  9、 耐霉菌。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耐大多数霉菌,可以在苛刻的热带条件下使用。类型分类  根据分子结构,环氧树脂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1、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  2、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3、 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4、 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  5、 脂环族类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工业上使用量最大的环氧树脂品种是上述第一类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而其中又以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简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其次是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1、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是由含活泼氢的酚类或醇类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的。  (1)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 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  工业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含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的混合物。其中大多数的分子是含有两个环氧基端的线型结构。少数分子可能支化,极少数分子终止的基团是氯醇基团而不是环氧基。因此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含量、氯含量等对树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工业上作为树脂的控制指标如下:  ①环氧值。环氧值是鉴别环氧树脂性质的最主要的指标,工业环氧树脂型号就是按环氧值不同来区分的。环氧值是指每100g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物质的量数。环氧值的倒数乘以100就称之为环氧当量。环氧当量的含义是:含有1mol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  ②无机氯含量。树脂中的氯离子能与胺类固化剂起络合作用而影响树脂的固化,同时也影响固化树脂的电性能,因此氯含量也环氧树脂的一项重要指标。  ③有机氯含量。树脂中的有机氯含量标志着分子中未起闭环反应的那部分氯醇基团的含量,它含量应尽可能地降低,否则也要影响树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  ④挥发分。  ⑤粘度或软化点。  (2)酚醛多环氧树脂 酚醛多环氧树脂包括有苯酚甲醛型、邻甲酚甲醛型多环氧树脂,它与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相比,在线型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因此固化后产物的交联密度大,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它们是由线型酚醛树脂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的。  (3)其它多羟基酚类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这类树脂中具有实用性的代表有:间苯二酚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甲醛型环氧树脂、四酚基乙烷型环氧树脂和三羟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这些多官能缩水甘油醚树脂固化后具有高的热变形温度和刚性,可单独  或者与通用E型树脂共混,供作高性能复合材料(ACM)、印刷线路板等基体材料。  (4)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这类树脂绝大多数粘度很低;大多数是长链线型分子,因此富有柔韧性。  2、其它类型环氧树脂  (1)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二酚基丙烷环氧化树脂比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环氧树脂高,固化物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气候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在超低温条件下,仍具有比其它类型环氧树脂高的粘结强度。有较好的表面光泽度,透光性、耐气候性好。  (2)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这类树脂的优点是多官能度、环氧当量高,交联密度大,耐热性显著提高。上前国内外已利用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优越的粘接性和耐热性,来制造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CFRP)用于飞机二次结构材料。  (3)脂环族环氧树脂 这类环氧树脂是由脂环族烯烃的双键经环氧化而制得的,它们的分子结构和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及其它环氧树脂有很大差异,前者环氧基都直接连接在脂环上,而后者的环氧基都是以环氧丙基醚连接在苯核或脂肪烃上。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物具有以下特点:①较高的压缩与拉伸强度;②长期暴置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③耐电弧性、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及耐气候性较好。  (4)脂肪族环氧树脂 这类环氧树脂分子结构里不仅无苯核,也无脂环结构。仅有脂肪链,环氧基与脂肪链相连。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固化后的强度、韧性、粘接性、耐正负温度性能都良好。

  •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GPC分析条件的讨论

    通过一些相关文献及资料的查找,间苯二酚-甲醛树脂GPC分析条件有以下几种:1、流动相:DMF+0.1%LiBr 柱温:40℃-50℃ 流速:1ml/min 色谱柱:PLgel MIXED-D 7.5×300 5um2、流动相:DMSO+0.1%LiBr 柱温:40℃ 流速:1ml/min 色谱柱:PLgel MIXED-D 7.5×300 5um3、流动相:THF+0.1%LiBr 柱温:30℃ 流速:1ml/min 色谱柱:PLgel MIXED-D 7.5×300 5um 求各位大神帮忙分析下,哪种分析条件比较适合,谢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9.gif

  • 酚醛树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否水解产生酚

    取0.2g酚醛树脂固体溶于甲醇再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1.0ml该溶液与50ml容量瓶中,加入0.5ml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2)+1.0ml4-氨基按提比邻+1.0ml铁氰化钾溶液定容至50ml,此时溶液ph=10。用分光光度法测试酚含量。测试结果比理论值(0.05ppm)大2个数量级,用1ppm酚标液验证1.21ppm。问题:该溶液中的酚醛树脂会水解么,有没有可能产生酚?

  • 求间苯二酚-甲醛形成树脂的红外光谱

    如题,求间苯二酚-甲醛形成树脂的红外光谱。明天要做酚醛树脂的红外仪器测试,想提前了解一下它的谱图。它的峰会出现在哪里??还有怎样分析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跪求各位大神给点意见。谢谢啦

  • 2013年丁香通商家诚信值榜单发布

    2013年丁香通商家诚信值榜单发布2014年伊始,基于近2万家商家诚信值排名的《2013年丁香通商家诚信值榜单》正式发布,诚信值是结合商家的用户口碑、品牌影响力、经营资质以及与丁香通合作过程中的用户投诉记录等各种指标调研、计算而来,因此这份榜单反映了一年来各商家综合表现,商家也可根据历年对比反查自身问题和改进之处。随着生命科学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质化竞争愈发白热化,单纯的促销打折所能带来的吸引力越来越薄弱。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而投机取巧、以假乱真在这个时代终将付出昂贵代价。 自2010年起,丁香通就开始诚信体系的建设,并推出采购保障计划,坚决向假货说No,保障广大科研用户利益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各商家的利益。只有肃清行业规范,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我们的生命科学领域才能更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三方信息平台的丁香通责无旁贷,承担起应尽的任务,继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表1:2013年度丁香通商家诚信值TOP50 排名商家排名商家排名商家1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18梅特勒-托利多(中国)35Immune Technology Corp2青岛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9NEB(北京)36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3赛业(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美国PeproTech(派普泰克)公司中国代表处37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4默克密理博Merck Millipore21[/al

  • 树脂中残留单体和挥发份的测试

    测丙烯酸树脂和苯乙烯树脂的混合物中残留单体和挥发份,用顶空进样的方式进样,用内标法or外标法如何定量测定。内标物如何选定,该用什么做内标物。

  • 【求助】dsc测 热固性树脂固化怎么定 开始温度

    【求助】dsc测 热固性树脂固化怎么定 开始温度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141352_294113_1682431_3.jpg请问各位,用TA 的软件分析时,怎么定开始温度啊?我就是用红线一拉然后按回车结果就出来了。但是感觉放热峰的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都不是很确定啊,我拉线的位置不同结果就不同了。图中的112.69C是开始温度吗?55.52J是反映焓H吧。我想测的是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映热,固化度。其中的-5452%CURE是怎么回事啊?我的样品是液态树脂,用封闭的PAN 来测固化反应的。不知到会不会其他准备样品的方式会不会不一样。我知道有的人测环氧树脂的时候,样品是未固化粉末。谢谢!请赐教!

  • 【资料】离子交换树脂知识

    1、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类型(1)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离解出H+,故呈强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强酸性树脂的离解能力很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离解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再生处理,即用化学药品使离子交换反应以相反方向进行,使树脂的官能基团回复原来状态,以供再次使用。如上述的阳离子树脂是用强酸进行再生处理,此时树脂放出被吸附的阳离子,再与H+结合而恢复原来的组成。(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弱酸性基团,如羧基-COOH,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的负电基团,如R-COO-(R为碳氢基团),能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这类树脂亦是用酸进行再生(比强酸性树脂较易再生)。(3)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有强碱性基团,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R为碳氢基团),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它用强碱(如NaOH)进行再生。 (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有弱碱性基团,如伯胺基(亦称一级胺基)-NH2、仲胺基(二级胺基)-NHR、或叔胺基(三级胺基)-NR2,它们在水中能离解出OH-而呈弱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溶液中的整个其他酸分子吸附。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条件(如pH1~9)下工作。它可用Na2CO3、NH4OH进行再生。2、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的组成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matrix),制造原料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两大类,它们分别与交联剂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长分子主链及交联横链的网络骨架结构的聚合物。苯乙烯系树脂是先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则用得较后。这两类树脂的吸附性能都很好,但有不同特点。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大,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树脂。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类色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精脱色,可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 树脂的交联度,即树脂基体聚合时所用二乙烯苯的百分数,对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聚合得比较紧密,坚牢而耐用,密度较高,内部空隙较少,对离子的选择性较强;而交联度低的树脂孔隙较大,脱色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但在工作时的膨胀性较大,机械强度稍低,比较脆而易碎。工业应用的离子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低于4%;用于脱色的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高于8%;单纯用于吸附无机离子的树脂,其交联度可较高。除上述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这两大系列以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可由其他有机单体聚合制成。如酚醛系(FP)、环氧系(EPA)、乙烯吡啶系(VP)、脲醛系(UA)等。3、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离子树脂常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类。 凝胶型树脂的高分子骨架,在干燥的情况下内部没有毛细孔。它在吸水时润胀,在大分子链节间形成很微细的孔隙,通常称为显微孔(micro-pore)。湿润树脂的平均孔径为2~4nm(2×10-6 ~4×10-6mm)。这类树脂较适合用于吸附无机离子,它们的直径较小,一般为0.3~0.6nm。这类树脂不能吸附大分子有机物质,因后者的尺寸较大,如蛋白质分子直径为5~20nm,不能进入这类树脂的显微孔隙中。 大孔型树脂是在聚合反应时加入致孔剂,形成多孔海绵状构造的骨架,内部有大量永久性的微孔,再导入交换基团制成。它并存有微细孔和大网孔(macro-pore),润湿树脂的孔径达100~500nm,其大小和数量都可以在制造时控制。孔道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到超过1000m2/g。这不仅为离子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接触条件,缩短了离子扩散的路程,还增加了许多链节活性中心,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van de Waal's force)产生分子吸附作用,能够象活性炭那样吸附各种非离子性物质,扩大它的功能。一些不带交换功能团的大孔型树脂也能够吸附、分离多种物质,例如化工厂废水中的酚类物。 大孔树脂内部的孔隙又多又大,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多,离子扩散速度快,离子交换速度也快很多,约比凝胶型树脂快约十倍。使用时的作用快、效率高,所需处理时间缩短。大孔树脂还有多种优点:耐溶胀,不易碎裂,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耐温度变化,以及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附和交换,因而抗污染力强,并较容易再生。4、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 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1、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2、工作交换容量,表示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有关。 3、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的交换容量,表明树脂中原有化学基团再生复原的程度。 通常,再生交换容量为总交换容量的50~90%(一般控制70~80%),而工作交换容量为再生交换容量的30~90%(对再生树脂而言),后一比率亦称为树脂的利用率。 在实际使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包括了吸附容量,但后者所占的比例因树脂结构不同而异。现仍未能分别进行计算,在具体设计中,需凭经验数据进行修正,并在实际运行时复核之。 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进行。这些离子尺寸较小,能自由扩散到树脂体内,与它内部的全部交换基团起反应。而在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含有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尺寸较大,难以进入树脂的显微孔中,因而实际的交换容量会低于用无机离子测出的数值。这种情况与树脂的类型、孔的结构尺寸及所处理的物质有关。

  • 辣椒油树脂为何物?

    又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是含有许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辣椒色素类物质和辣味类物质构成。其代表物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黄素、玉米黄质、堇菜黄素、辣椒红素二乙酸酯、辣椒红素软脂酸酯等 辣味物质中包括辣椒素、辣椒醇、二氢辣素、降二氢辣素等。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辣椒油树脂外文名称capsicum oleoresin别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外观暗红色至橙红色粘稠油状液体目录1简介2化学成分3物性数据4辣椒油树脂的提取5用途折叠编辑本段简介辣椒油树脂,又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是含有许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是由辣椒色素类物质和辣味类物质构成。其代表物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黄素、玉米黄质、堇菜黄素、辣椒红素二乙酸酯、辣椒红素软脂酸酯等 辣味物质中包括辣椒素、辣椒醇、二氢辣素、降二氢辣素等。其他的有胡萝b素、酒石酸、苹果酸等。由茄科中辣椒,尤其是牛角椒等成熟(红色)果实经粉碎后用有机溶剂(乙醚、丙酮或乙醇)提取而得。产品暗红色至橙红色,略黏。有强烈辛辣味,并有灸热感,并可及整个口腔至咽喉。在食品工业中可作调味、着色、增香剂和健身辅助剂等。也可作为制成其他复合物或单一制剂的原料。目前市场上也把辣椒提物加工成水分散性制剂以扩大应用面。辣椒油树脂为混合物,包括辣椒精油树脂和辣椒红油树脂,辣椒精油树脂是辣椒油树脂中辣味所在,辣椒红油树脂是不辣的,呈血红色。纯的辣椒红色素可以从石油醚中析出有光泽的针状结晶得到,熔点181~182℃。最大吸收光波为483nm。溶于丙酮、氯仿 也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苯 略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 不溶于水和甘油而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耐热、酸、碱。遇Fe、Cu、Co等可使其褪色 遇Pb形成沉淀。如作为粗品,往往含有辣椒红素约50%、辣椒玉红素约8.3%、玉米黄质约14%、β-胡萝卜素约13.9%、隐辣椒质约5.5%等等。残留溶剂≤0.003%,重金属(以Pb计)≤0.002%。可部分溶于乙醇,但可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油类(或食用油)。折叠编辑本段物性数据1、性状:暗红至橙红色澄明液体,用乙醇抽提者其颜色比乙醚抽提物要暗。略黏,有强烈辛辣味,并有炙热感,可及整个口腔乃至咽喉(胡椒之辣主要在舌端,姜之辣主要在舌的边缘和背部)。2、溶解性:可部分溶于乙醇,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折叠编辑本段辣椒油树脂的提取辣椒油树脂又称辣椒精,是从辣椒中提取、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油状液体,具有辣椒固有的强烈辛辣味。它除了含有辣椒的辛辣成分外,还含有辣椒醇、蛋白、果胶、多糖、辣椒色素等化学物质。折叠工艺流程原料处理→粉碎→连续浸提→蒸馏浓缩→含水油树脂。①原料处理。选用色红、味辣、无霉变的干辣椒,经60℃恒温干燥1.5小时后粉碎,过60目筛,分别收集、待用。②连续浸提。称取原料10克,置连续浸提装置中,用30毫升食用酒精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让浸液流出,缓缓加入浸出液和50毫升新鲜溶剂,放置3小时后,打开底阀,控制流速每分钟2毫升,浸提液流完后,再加入20毫升新鲜溶剂,继续连续浸提。待连续浸提完后,压出原料中余液与浸提液合并。③蒸馏浓缩。提取液在70℃,80~85兆帕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去除部分水分,获得含油辣椒油树脂,置于称量皿中,先在60℃恒温干燥箱中浓缩2小时,再在105℃干燥至恒重,得辣椒油树脂。成品为暗红色黏稠液体,辛辣,折射率为1.3854,相对密度1.0628,pH值为5.2,黏度0.006帕。

  • 【转帖】卡波树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size=4] 卡波树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薛铁中,华慢,袁立新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60) 摘要:介绍了卡波树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增稠机理以及在配方中的应用,列举了卡波树脂在香波、沐浴 露、膏霜和凝胶等个人护理品中的常用配方。 关键词:化妆品;卡波树脂;增稠;流变添加剂 中图分类号:TQ658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7264(2009)11-0039-04 卡波树脂(Carbomer)是丙烯酸或丙烯酸酯与烯 丙基醚化学交联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均聚物) 和丙烯酸酯/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联共聚物(共聚 物),具有增稠、悬浮、稳定乳化体系、调控水和活 性物的释放等功能,是一种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的流变 改性增稠剂。 自1953年Goodrich公司将Carbomer934引入市 场,卡波树脂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1],现在这种 系列的增稠剂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如Carbopol 980、940和934等传统类型的产品,也有性能更加 优越的产品,如Ultrez 20和Ultrez 21。目前,国际 上主要有路博润(Lubrizo)l公司生产的卡波树脂, 而国内对卡波树脂的开发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少有 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卡波树脂一般以乙酸乙酯/环己烷为溶剂 体系进行沉淀聚合而得到[2],干燥后为白色疏松状粉 末,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分子结构中含52%~68%的 羧基基团。在水的分散体系中,可用碱性物质中和, 形成很透明的凝胶,具有不黏腻的感觉。卡波树脂在 宽的pH范围下均具有增稠的效果。 [/size]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成分的应用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简称三聚氰胺树脂、蜜胺甲醛树脂、蜜胺树脂。英文缩写MF,加工成型时发生交联反应,制品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习惯上常把它与脲醛树脂统称为氨基树脂。固化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无色透明,在沸水中稳定,甚至可以在150℃使用,且具有自熄性、抗电弧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潍坊金水源化工有限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于海森、赵万里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热固性树脂,它具有阻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其具体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三聚氰胺甲醛浸渍树脂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有很高的抗热和防潮性能,以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灯光下光亮透明的真实感,无臭无味和无色性能,使其在饰面人造板的应用上具有很多的优越性。特别是在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氮,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时,氮气逸出,使制品具有自熄灭性。 MF树脂是有甲醛和三聚氰胺经缩合而成的低分子聚合物,水溶性,在许多情况下可用一定助剂加以改性。这类树脂的特征是固含量为66%±0.2%左右,粘度较低(25-65s,涂4#),外观无色、透明。 MF树脂一般用于浸渍纸,因此当浸胶纸张再通过热压和固化工艺,一张具有优良表面性能的浸渍纸就能被生产出了。带MF树脂的装饰纸和表层纸被用于刨花板或类似的家具和地板贴面,同样也用于大量需要表面要求耐化学品、耐机械力和卫生性能好的如厨房、实验室、医院的装饰层压板中,等等。二、纸张抗水剂或防水剂 抗水剂属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有树脂含量高,稳定性好,水溶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产品指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达到进口产品的水平。其主要参考产品为日本索密雷兹公司的613树脂和西德巴斯夫公司的SMV树脂,它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用于高浓度刮刀或汽刀涂布纸机上。 该树脂是一种能赋予铜版纸白纸板纸张具有优良的湿强度、干强度和抗湿摩擦性能的专用助剂,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涂布印刷纸,白纸板和箱纸板的涂料中,它与涂料中胶液和淀粉具有极好的交联和相容性,不产生增稠,絮凝和起泡等弊病,使涂料具有良好的流动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它也可以用于优质纸的表面施胶和纸页的干湿增强剂,它可以直接加入到物料中,很容易分散在物料中,使用方便。与蛋白质及淀粉交联性好,并能自身交联以达抗水目的;甲醛含量低,使用量少,使用方便;显著提高纸张的耐湿磨、耐湿拉毛性能,明显改善纸张印刷适印性;http://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与涂料中其他组分具有极好的兼容性,无增稠、絮凝和起泡等弊端。 三、丙烯酸树脂、苯丙、醋丙类树脂乳液改性剂 在汽车用工业滤纸及其他浸渍纸制作中常需用到合成胶乳,如丙烯酸树脂、苯丙、醋丙类树脂乳液来浸渍的纸其抗热水性能常不尽人意,经与适量水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共用后在明显提高抗热水性的同时,还使纸张耐破度明显提高,本改性剂还能用于合成胶乳涂布的涂料配伍中,以提高涂布纸的强度和抗水性能。 四、人造板用部分或全部替代脲醛树脂用耐沸水煮高强度环保胶粘剂,特别适用于防水要求很高的人造板产品,例如建筑模板、防水刨花板、竹胶合板等。五、装饰贴面板: 可制成防火、抗震、耐热的层压板,色泽鲜艳、坚固耐热、耐污染的装饰板,作飞机、船舶和家具的贴面板及防火、抗震、耐热的房屋装饰材料。 六、涂料: 三聚氰胺在丙烯酸系、醇酸系、环氧系涂料中作交联剂。用丁醇、甲醇醚化后,作为高级热固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胶联剂、可制作金属涂料和车辆、电器、家具用高档氨基树脂装饰漆。该漆具有色泽光亮、附着力强、硬度高、耐老化、耐腐蚀的特点。 七、模塑粉: 经混炼、造粒等工序可制成蜜胺塑料,无毒、抗污,潮湿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可制成洁白、耐摔打的日用器皿、卫生洁具和仿瓷餐具,电器设备等的高级绝缘材料。 八、纺织助剂: 三聚氰胺树脂作为纺织纤维的处理剂,在国外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是60年代才开始应用的。使用它, 可提高纤维的防水、防老及防皱性能, 使织物挺刮, 手感好, 具有明亮光泽。合成及天然纤维用三聚氰胺树脂,用途广泛. ※ 性 状 ——外 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主成分:Trimethylol Melamine ——固成分:66%±0.2% ——P H 值:8.5~9.5 ——贮存期:在室温下可贮存6个月——亲水性:溶于冷水 [/font

  • 【资料】树脂检查操作规程

    1 简述1.1 中药注射剂中如含有树脂,会引起疼痛等,故应检查树脂。1.2 此法系基于树脂在酸性水中析出絮状沉淀,以判断树脂的存在。2 仪器与用具2.1 恒温水浴箱2.2 具塞试管 应选质量较好、质地一致、无色、无刻度的玻璃具塞试管。2.3 分液漏斗、蒸发皿等。3 试药与试液所用试剂盐酸、氯仿、冰醋酸均为分析纯。4 操作方法4.1 取注射液5ml,加盐酸1滴,放置30分钟,应无沉淀析出。4.2 注射液中如含有遇酸能产生沉淀的成分,可另取注射液5ml,加三氯甲烷10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2ml使溶解,置具塞试管中,加水3ml,混匀,放置30分钟,应无沉淀析出。5 注意事项5.1 如照4.1项试验有沉淀析出,照4.2项方法检查,应无沉淀析出。5.2 用氯仿提取时,应充分放置,使其分层完全,否则,易出现假阳性。5.3 如结果不明显,可取注射用水作空白,同法操作,加以比较。6 记录必须记录样品取样量,试液名称和用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等。7 结果判定无沉淀析出,判为符合规定。有沉淀析出,判为不符合规定;如出现絮状物也判为不符合规定。

  • 【分享】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和再生问题

    【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和再生问题】 一、交换能力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可解离出氢离子(H+),当遇到金属离子或其它阳离子,就发生互相交换作用,但交换后的树脂,就不再是氢型树脂了。例如,当水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相当大时,磺酸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氢离子,可和钙、镁离子进行交换,而形成「钙型」或「镁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如下式: 2R-SO3H + Ca2+ → (R-SO3)2Ca + 2H+ (钙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2R-SO3H + Mg2+ → (R-SO3)2Mg + 2H+(镁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与被交换的阳离子的价数有密切关系。在常温下,低浓度水溶液中,交换能力随离子价数增加而增加,即价数越高的阳离子被交换的倾向越大。此外,若价数相同,离子半径越大的阳离子被交换的倾向也越大。如果以自来水中经常出现阳离子列为参考对象,则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顺序可表示如下: 强酸性:Fe3+>Fe 2+>Mn2+>Ca2+>Mg2+>K+>NH4+>Na+>H+ 弱酸性:H+>Fe3+>Fe 2+>Mn2+>Ca2+>Mg2+>K+>NH4+>Na+ 由上述交换能力顺序可知:强酸性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母体,对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异是:两者对H+的交换能力不同,强酸性对氢离子的亲和力最弱,弱酸性对氢离子的亲和力最强,这个特性可能会深深影响它们在水草缸的作用与功能。 虽然氢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氢离子的亲合力最强,但氢离子(H+)与氢氧离子(OH-)结合成水(H2O)的亲合力更强,所以在碱性水质中,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会快速被OH-所消耗,OH-主要来自KH硬度(HCO3-)的水解反应: HCO3- + H2O ←→ H2CO3 + OH- H+所遗留之「活性位置」再改由其它阳离子如Fe3+>Fe 2+>Mn2+>Ca2+>Mg2+……等依序取代,一直持续到HCO3-完全被消除为止(KH=0)。因此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区间是在于pH=5 ~ 14的水质。由于HCO3-为暂时硬度的阴离子,因此当HCO3-完全被消除后,它的「当量阳离子」,如如钙、镁等离子也同时完全被取代,故能消除所有暂时硬度的「当量阳离子」。 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氢离子(H+)的亲合力最弱,使它在任何pH之下,它都具有交换能力,因此可以完全除去GH硬度(暂时硬度及永久硬度)。  二、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的交换反应的性能,主要由「交换容量」表现出来。所谓交换容量是指每克干树脂所能交换离子的毫克当量数,以m mol/g为单位。当离子为一价时(如K+),其毫克当量数即为其毫克分子数,对于二价(如Ca2+)或更多价离子(如Fe3+),其毫克当量数即为其毫克分子数乘以其离子价数。交换容量又分为「总交换容量」、「操作交换容量」和「再生容量」等三种表示方法。「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克干树脂所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总量,属于理论性计量。「操作交换容量」表示每克干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属于操作性计量,它与树脂种类、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操作条件(如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可用于显示操作效率。「再生容量」表示每克干树脂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之交换容量,可用于显示树脂再生效率。由于树脂的结构不同(主要是活性基数目不同),强酸性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也不相同。一般而言,弱酸性的活性基数目通常多于于强酸性,故总交换容量较高约7.0 ~ 10.5 m mol/g,相形之下,强酸性仅约3.2 ~ 4.5m mol/g而已,但在实际应用中,弱酸性的操作交换容量却不一定高于强酸性,例如,pH值低于5时,弱酸性的操作交换容量为零,根本无交换作用。在pH值为6.5时,两者的操作交换容量相似;但在碱性溶液中,弱酸性远高于强酸性。在再生容量方面,弱酸性则通常高于强酸性,故弱酸性的使用寿命会更长一些。  三、再生离子相对浓度高低对树脂的交换性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相当大时,钙型或镁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钙离子或镁离子,可与氢离子进行交换,重新成为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换言之,交换反应也可以反方向进行。由于离子交换过程是可逆的,因此当交换树脂交换了一定量的离子后,可用相对浓度较高的氢离子再取代下来,使之一再重复被循环使用,这种作用称为再生(regeneration)。其反应式如下: (R-SO3)2Ca + 2H+ → 2R-SO3H + Ca2+ (R-COO)2Ca + 2H+ → 2R-COOH + Ca2+ 当氢型树脂中的氢离子,都被其它硬度离子交换后,这些树脂就没有软化水质作用,此时之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再生操作主要目的就是将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树脂,利用「再生剂」洗出所交换来的阳离子,让树脂重新再回复到原有的交换容量,或所期望的容量程度,或原有的树脂型态等。无论是强酸性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都可以使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作为再生剂,但一般认为以稀硫酸作为再生剂,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因为树脂若吸附有机物的话,稀硫酸较稀盐酸更能解析出有机物,所以一般工艺多采用稀硫酸为再生剂。不过实际应用时,可能因为硫酸的取得较为困难,所以多使用盐酸作为再生剂居多。  四、影响再生特性的主要因素氢型树脂的再生特性与它的类型和结构有密切关系,强酸性氢型树脂的再生比较困难,需要的再生酸液的剂量比理论值高许多,而且必须较长的接触时间。相形之下,弱酸性氢型树脂的再生则比较容易,需要的再生酸液的剂量仅比理论值高一些,也不需要长的接触时间。一般认为,在硫酸或盐酸的用量为其总交换容量的二倍时,每次再生树脂与再生酸液浸泡接触时间是:强酸性约30 ~ 60分;弱酸性约30 ~ 45分。此外,氢型树脂的再生特性也与它们的「交联度」有关。所谓交联度乃是定量树脂中所含的交联剂(如苯乙烯)的质量百分率。通常交联度低的树脂,其特征是聚合密度较低,内部空隙较多,网孔大,对水的溶胀性好,但对离子选择较弱,交换反应速度快,较易再生,因此每次再生树脂与再生酸液浸泡接触时间较短。反之,交联度高的树脂,则需要较长再生酸液与树脂接触的时间。无论强酸性或弱酸性氢型树脂的「交联度」均可以在制造时控制。由于氢型树脂的网孔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离子交换条件,而且也像活性碳一般,能产生分子吸附作用,也可能吸附各种有机物,因此容易受到有机物污染,而影响其操作效率,也使得其再生操作发生困难。如果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吸附了有机物,特别是大分子有机物,再生接触时间必须更久,而且通常要提高温度(70 ~ 80℃)才能除去大部分有机物,以免其效能降低太快,同时在高温下操作,也可以加速再生反应时间,使浸泡接触时间得以因而缩短。在这方面应用的再生剂,以硫酸较佳,理由是硫酸在加热时相当安定,盐酸则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  五、再生液浓度与再生效率的关系树脂再生的化学反应是它原先交换的逆反应,按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提高反应物浓度,可促进反应向另一边进行,故提高酸液浓度可加速再生反应速率,进而提高再生效率。但是,这并不表示酸液浓度越高越好,假如没有经过实验去评估交换树脂所需要的酸量,就会发生「过犹不及」的问题。虽然再生酸液浓度不足时,使树脂的再生率降低,将多少会影响后续的硬水软化功能。相反地,若所用酸液过多,平日浪费了酸液,增加了再生的成本,也是不划算的。为了让消费者了解再生酸液的剂量问题,有些服务较好的厂商,都会主动提供最适合的浓度供人参考。有,如果水还中酸液氢离子浓度超过1mol/l以上时,再生反应速率可能会受到网孔扩散作用的限制,因此网孔较小的树脂,不宜使用高浓度酸液再生,否则可能也会造成浪费酸液的现象。此外,尽管硫酸是很好的再生剂,但仍要防止被树脂吸收的钙离子与硫酸反应,而在树脂中生成硫酸钙沉淀物,若要避免此问题发生,可在第一次操作时,先倒入1 ~ 2﹪硫酸浸泡洗脱一次,在第二次操作时,再使用较高浓度硫酸处理。最后,如果打算仅使用「一次操作再生」即要完成再生作业,无妨斟酌提高酸液的操作浓度,以增加其再生效率。虽然这种操作方式最方便,但再生效率将不如将该相同剂量酸液稀释,分两二次或多次浸泡处理来得好。不过,要进行多次操作,还得考虑为了多增加一点再生效率,值不值得发花力气去处理。  两种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重要性质作一归纳:一般强酸性树脂可在所有pH值范围内操作,但其交换容量较小,而必须经常再生,此外又因再生效率较差,所需再生剂费较高,但可以除去所有硬度离子,或调节pH。弱酸性树脂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再生效率较高,所需再生剂较少,但仅能在有限的pH值范围内操作,以及仅能除去暂时硬度离子。

  • 【求助】怎样选择树脂分离

    各位大侠:我想请问怎样选择树脂来分离啊,市面上树脂有很多种,大孔树脂AB-8,硅胶、等。我现在做的物质是:根据高效液相来看,用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5:5,一个在2分钟出峰,另外一个在4分钟出峰。我用的是C18柱,反向。这两个物质都是极性一般的物质,如果选择了那种树脂,一般的洗脱剂是什么啊?

  • [专家讲座推荐] 给丁香园的朋友——欧歌(置顶10天)

    很喜欢丁香园这个论坛,以前常去。丁香园比较正规,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比较严谨的,近乎死板。所以,还是很喜欢老家的氛围,轻松俏皮,可以调节我紧绷的大脑。今天看到一篇专家讲座,推荐给大家。每个人都要与医生打交道的,希望看后对大家有所启迪。http://www.dxy.cn/portal/article/284/402.html

  • 不同检测方法固体酚醛树脂中游离酚差异大

    测酚醛树脂中游离酚含量1、反滴定法 样品前处理后加入一定的溴酸钾和溴化钾,在一定酸性条件下反映一段时间,然后加入一定的10%碘化钾溶液,然后一硫代硫酸钠滴定,淀粉为指示剂,测试结果24%(之前测其他组成相对简单的样品结果都是挺准确的),24%这个结果太吓人了,不可接受。参照GB+24411-2009测试,省掉蒸馏的步骤。(难不成样品里面有可以跟溴发生加成或取代的物质,使得结果偏大,迷惑?)2、气象色谱法测试出来的结果为8.4%,依照GB+24411-2009测试3、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为7.9%同一个样品三种不同的方法测试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特别是滴定法和气象色谱法依据的都是同一个标准,结果怎么就差这尼大呢?

  • 【资料】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知识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知识1、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类型(1)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离解出H+,故呈强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强酸性树脂的离解能力很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离解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再生处理,即用化学药品使离子交换反应以相反方向进行,使树脂的官能基团回复原来状态,以供再次使用。如上述的阳离子树脂是用强酸进行再生处理,此时树脂放出被吸附的阳离子,再与H+结合而恢复原来的组成。 (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弱酸性基团,如羧基-COOH,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的负电基团,如R-COO-(R为碳氢基团),能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这类树脂亦是用酸进行再生(比强酸性树脂较易再生)。(3)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有强碱性基团,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R为碳氢基团),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它用强碱(如NaOH)进行再生。 (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这类树脂含有弱碱性基团,如伯胺基(亦称一级胺基)-NH2、仲胺基(二级胺基)-NHR、或叔胺基(三级胺基)-NR2,它们在水中能离解出OH-而呈弱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溶液中的整个其他酸分子吸附。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条件(如pH1~9)下工作。它可用Na2CO3、NH4OH进行再生。2、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的组成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matrix),制造原料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两大类,它们分别与交联剂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长分子主链及交联横链的网络骨架结构的聚合物。苯乙烯系树脂是先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则用得较后。这两类树脂的吸附性能都很好,但有不同特点。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大,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树脂。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类色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精脱色,可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 树脂的交联度,即树脂基体聚合时所用二乙烯苯的百分数,对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聚合得比较紧密,坚牢而耐用,密度较高,内部空隙较少,对离子的选择性较强;而交联度低的树脂孔隙较大,脱色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但在工作时的膨胀性较大,机械强度稍低,比较脆而易碎。工业应用的离子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低于4%;用于脱色的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不高于8%;单纯用于吸附无机离子的树脂,其交联度可较高。 除上述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这两大系列以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可由其他有机单体聚合制成。如酚醛系(FP)、环氧系(EPA)、乙烯吡啶系(VP)、脲醛系(UA)等。3、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离子树脂常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类。 凝胶型树脂的高分子骨架,在干燥的情况下内部没有毛细孔。它在吸水时润胀,在大分子链节间形成很微细的孔隙,通常称为显微孔(micro-pore)。湿润树脂的平均孔径为2~4nm(2×10-6 ~4×10-6mm)。这类树脂较适合用于吸附无机离子,它们的直径较小,一般为0.3~0.6nm。这类树脂不能吸附大分子有机物质,因后者的尺寸较大,如蛋白质分子直径为5~20nm,不能进入这类树脂的显微孔隙中。 大孔型树脂是在聚合反应时加入致孔剂,形成多孔海绵状构造的骨架,内部有大量永久性的微孔,再导入交换基团制成。它并存有微细孔和大网孔(macro-pore),润湿树脂的孔径达100~500nm,其大小和数量都可以在制造时控制。孔道的表面积可以增大到超过1000m2/g。这不仅为离子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接触条件,缩短了离子扩散的路程,还增加了许多链节活性中心,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van de Waal's force)产生分子吸附作用,能够象活性炭那样吸附各种非离子性物质,扩大它的功能。一些不带交换功能团的大孔型树脂也能够吸附、分离多种物质,例如化工厂废水中的酚类物。 大孔树脂内部的孔隙又多又大,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多,离子扩散速度快,离子交换速度也快很多,约比凝胶型树脂快约十倍。使用时的作用快、效率高,所需处理时间缩短。大孔树脂还有多种优点:耐溶胀,不易碎裂,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耐温度变化,以及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附和交换,因而抗污染力强,并较容易再生。 4、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 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1、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2、工作交换容量,表示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有关。 3、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的交换容量,表明树脂中原有化学基团再生复原的程度。 通常,再生交换容量为总交换容量的50~90%(一般控制70~80%),而工作交换容量为再生交换容量的30~90%(对再生树脂而言),后一比率亦称为树脂的利用率。 在实际使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包括了吸附容量,但后者所占的比例因树脂结构不同而异。现仍未能分别进行计算,在具体设计中,需凭经验数据进行修正,并在实际运行时复核之。 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进行。这些离子尺寸较小,能自由扩散到树脂体内,与它内部的全部交换基团起反应。而在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含有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尺寸较大,难以进入树脂的显微孔中,因而实际的交换容量会低于用无机离子测出的数值。这种情况与树脂的类型、孔的结构尺寸及所处理的物质有关。

  • 【转帖】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评价!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评价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不溶于水、一般的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同时,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具备一定的理化性能。1.外观)大多数商品树脂多制成球形,其直径为0.2~1.2mm。球形的优点是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机械强度和减少流体阻力。普通凝胶型树脂是透明的球珠,大孔树脂呈不透明的雾状球珠。随合成原料、工艺条件不同,树脂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一般有黄、白、黄褐、红棕等几种颜色。2.膨胀度" 各种离子的交换树脂,都含有极性很强的交换基团,因此亲水性极强,但由于交联后具有立体型的网状结构,因而不溶于水,具有亲水凝胶的性质,吸水就膨胀,脱水就收缩。膨胀是可逆地进行的,其程度随树脂的交联度、相反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外部溶液的浓度而变化,一般的商品树脂,每克干树脂可吸附0.5~1.0克水分,交联度较低的树脂,每克吸附1.0~3.0克水分。交联度大的树脂,膨胀度小,因而由于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度的差异就小。但交联度小的树脂,会显著膨胀或收缩,往往造成操作上的种种困难。3.交联度树脂的性质随着作为交联剂的DVB的含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合成树脂时,单体中DVB 的含量百分数称为交联度,在商品树脂中,通常是8%~12%。但合成时,通过改变它和苯乙烯的混合比,可制出不同含量的产品。一般说来,交联度越大,树脂越坚固,在水中不易溶胀。而交联度减少,树脂变得柔软,容易溶胀。4.交换容量交换容量是单位质量的干燥离子交换剂或单位体积的湿离子交换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是表征树脂交换能力的主要参数。其表示方法有重量交换容量和体积交换容量两种,后一种较直观的反映生产设备的能力。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如下,对于阳离子交换剂,先用盐酸将其处理成氢型后,称重并测其含水量,同时称数克离子交换剂,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定剩余的NaOH摩尔数,就可求得该阳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对于阴离子交换剂,不能利用与上述相对应的方法,即不能用碱将其处理成羟型后测定交换容量。这是因为,羟型离子交换剂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含水量不易准确测定,并且用水清洗时,羟型离子交换剂易吸附水中的CO2而使部分成为碳酸型。所以,一般将阴离子交换剂转换成氯型后测定其交换容量。取一定量的氯型阴离子交换剂装入柱中,通入硫酸钠溶液,用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流出液中的氯离子,从而可根据洗脱交换下来的氯离子量,计算交换容量。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离子交换特性有很大差别:蛋白质的分子量大,树脂孔道对其空间排阻作用大,不能与所有的离子交换活性中心接触;离子交换吸附的蛋白质分子会妨碍其他蛋白质与未吸附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基团发生作用,并阻碍蛋白质扩散进入到其他交换区域;蛋白质带多价电荷,在离子交换中一般可与多个离子交换基发生作用。因此,蛋白质的交换容量远低于小分子化合物的交换容量。5.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是检验和测定离子交换剂性能的重要数据,可参考如下方法测定。分别向几个大试管中加入1g氢型(或羟型)离子交换剂,其中一个试管加入50ml 0.1mol/L的NaCl溶液,其他试管亦加入相同体积的溶液,但含有不同量的0.1mol/L的NaOH(或HCl),使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强酸(碱)性离子交换剂放置24h,弱酸(碱)性离子交换剂放置7日。达到平衡后,测定各试管中溶液的pH值。以每克干离子交换剂加入的NaOH(或HCl)为横坐标,以平衡pH值为纵坐标作图,就可得到滴定曲线。强酸(或强碱)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开始是水平的,到某一点突然升高(或降低),表明在该点交换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已被碱(或酸)完全饱和;弱酸(或弱碱)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逐渐上升(或下降),无水平部分。利用滴定曲线的转折点,可估算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而由转折点的数目,可推算不同离子交换基团的数目。同时,滴定曲线还表示交换容量随pH的变化。因此,滴定曲线比较全面地表征了离子交换剂的性质。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遇到的奇怪现象

    在接80%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发现茶多酚含量连80%都没有的到,会是哪里出了问题?请教各位大侠:为什么80%醇洗脱液液颜色很深,而且浑浊,尤其是一开始,似乎,一换成乙醇水,柱子上的东西全部下来了。即使先用20%的醇先洗1个柱体积,再换成80%醇,刚才说到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不知道这个现象是否正常?天气冷,洗脱液中乙醇比例是不是需要下降?还是我选择的非极性D101树脂不合适?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的方法是:1.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湿法装柱,2. 茶多酚粗品水溶后以0.8BV/h速度上样,3. 上样结束后会停止半小时,让样品充分和树脂接触吸附,4. 接下来用纯水快速过柱子2个柱体积,流速是2BV/h,5. 用80%的乙醇水洗脱,一般洗2个柱体积,流速为1BV/h.有经验的同学请多多指教!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遇到的奇怪现象

    在接80%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发现茶多酚含量连80%都没有的到,会是哪里出了问题?请教各位大侠:为什么80%醇洗脱液液颜色很深,而且浑浊,尤其是一开始,似乎,一换成乙醇水,柱子上的东西全部下来了。即使先用20%的醇先洗1个柱体积,再换成80%醇,刚才说到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不知道这个现象是否正常?天气冷,洗脱液中乙醇比例是不是需要下降?还是我选择的非极性D101树脂不合适?最近我在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多酚时候,用的方法是:1.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湿法装柱,2. 茶多酚粗品水溶后以0.8BV/h速度上样,3. 上样结束后会停止半小时,让样品充分和树脂接触吸附,4. 接下来用纯水快速过柱子2个柱体积,流速是2BV/h,5. 用80%的乙醇水洗脱,一般洗2个柱体积,流速为1BV/h.有经验的同学请多多指教!

  • 树脂粉残留

    顶空法测试树脂中的残留,怎么计算的?具体步骤是:称量4g的样品,放入10ml的顶空瓶中在90℃水浴加热一小时,然后用1ml的进样器抽取顶空瓶中的气体,打入气相色谱,色谱的程序是外标法,测得的是顶空气体中含氯乙烯2143ppm。怎么换算成4g样品中残留的了氯乙烯含量(mg/kg)

  • 【原创大赛】氯丁胶粘剂中镁螯合酚醛树脂的研究分析

    氯丁胶粘剂的主体成分是溶剂型氯丁橡胶,其粘合作用常来源于室温下氯丁橡胶与所加硫化剂的交联反应,交联程度越高粘结性越好。粘结效果除与粘结条件如温度等相关外,所加硫化剂的组分起到关键作用。常用的硫化剂为酚醛树脂与氧化镁共用体系,但分别添加两种物质后与胶粘剂特别容易分层,所以工艺上通常先将酚醛树脂与氧化镁发生预反应,形成螯合树脂后加入胶粘剂中。镁螯合酚醛树脂的使用不但改善了酚醛树脂与胶粘剂的相容性还明显提高了其粘接强度、耐热性和贮存稳定性。由此可见,分析氯丁胶粘剂中的镁螯合酚醛树脂可协助生产厂商跟踪性能良好的胶粘剂产品技术动态,为研发新产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奠定基础。研究分析采用以下实验步骤:1、样品前期处理,将氯丁胶粘剂样品恒重,溶剂挥发完全。采用丙酮作为抽提溶剂,在索氏抽提装置上将烘干后样品抽提。2、样品定析分析,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抽提液进行分析,得到的红外光谱图确认有镁螯合酚醛树脂的特征吸收。3、样品定量分析,将抽提液中的丙酮溶剂挥发完全,恒重。溶解,过滤,定容。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对样品中的镁元素进行定量,通过换算得到镁螯合树脂的含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