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科研助力国酒走向世界——访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5/06 16:01:22
导读: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正式将“白酒”和“黄酒”的英文名称更换,这背后蕴含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科学仪器如何助力国酒走向世界?在于仪器可以解析风味,而风味是食品的灵魂。

写在采访之前: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正式将“白酒”和“黄酒”的英文名称从“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与“Chinese rice wine”正名为“Chinese Baijiu”和“Chinese Huangjiu”。虽然只是词语的变更,但这背后蕴含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

白酒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饮品,深受国人喜爱。这一现象可由数个数据佐证:根据行业统计,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达756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同年白酒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0.3%。另一个数据是,作为国际知名的葡萄酒,在国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仅为2.2亿元,是白酒利润总额的0.09%。

自2011年起,专注于白酒风味研究的孙宝国院士带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的团队转向研发白酒酿造新技术,致力于推动行业现代化发展。团队在白酒酿造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并提出了“风味、健康双导向”的发展思路,倡导白酒生产现代化与市场国际化,并以实际行动努力讲好白酒故事,使其成为世界性的饮料。

白酒在中国饮品中的地位,以及风味研究的进步,使得2024年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与全球分析仪器技术领域领导者安捷伦科技的合作格外引人注目。双方共同建立的“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可谓强强联手,有望引发食品科技界及白酒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国酒具体指什么?科学仪器怎样助力国酒品质及影响力的提升?科学仪器如何证实白酒在我国的悠久饮用历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郑福平教授,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北大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朱颖新先生参加了采访。

郑福平教授.jpg

郑福平教授

01 

何谓国酒?

采访中,记者首先问道,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酒和黄酒,其知名度在国际上尚不算高。孙宝国院士提出国酒包含中国白酒和黄酒,是否可以理解成国酒的定义即中国白酒和黄酒?

郑福平教授答道,国酒并不是一个定义,而是一个理念,类似于国花、国树。国酒可以代表某一类酒种。

北京工商大学团队进入白酒研究领域后,孙宝国院士就提出,中国的白酒和黄酒应该都是国酒,这个品类能代表中国的酒。这是我们提出的理念,而非概念。

酒的种类繁多,包括白酒、黄酒、果酒、露酒和啤酒。黄酒是一种发酵酒,大约有7000年的酿造历史,最为悠久。白酒作为蒸馏酒,具有约2000年的历史,非常悠久。从酿酒的历史来看,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悠久的历史。

从生产工艺来看,白酒和黄酒的特殊工艺与西方以及其他国家的酒有所不同,具有非常浓郁的中国特色,所以被定义为中国的国酒。

国酒是中国的象征,人们看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中国。事实上,白酒和黄酒的酿造工艺非常独特,拥有悠久的酿造历史,与其他国家不同,极具中国特色,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出于这个考虑,研究国酒对于宣传中国酒文化非常有帮助。

白酒和黄酒在国内影响深远,但在国外人们了解较少。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对它们的研究和宣传不足。推广“国酒”是我们团队研究国酒的初衷。

国酒研究院隶属于北京工商大学,并在中国酒业协会的支持下挂牌成立了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主要推广中国白酒、黄酒的理念,包括科学、文化以及国际化问题。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全面提升中国白酒和黄酒的发展。

02 

科学仪器如何助力国酒品质及影响力的提升?

提及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国酒酿造技术源远流长,目前,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的仪器发挥了什么作用?

郑福平教授介绍到,过去,评价各种酒的风味和品质主要靠人的感官评定。总体来说,还是一些经验性的描述。现在利用分析仪器,可以分析酒里面的微量成分,哪些成分对它的风味贡献是主要的,哪些成分对风味的贡献是次要的,酒的关键风味成分是什么,不同香型之间,还有同一香型不同的品类之间,造成差别的物质是什么?我们给它解析出来,这样来推动传统的白酒和黄酒的现代化发展。

靠感官品评来进行质量把控,这是一个主观的经验型的把控。如果我们把主观的感官品评和客观的仪器分析结果结合起来,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品质的提升,就可以做到主客观结合;既有感官品评的数据,又有仪器分析的数据,就可以有的放矢对酿造过程进行调控。调控之后,再品评,再进行仪器分析,看这个变化是有益的变化还是不好的变化,通过这些来调整酒的酿造工艺参数。

现在的中国酿造企业,尤其是大型白酒企业,近几年在生产现代化方面做的工作非常多。大家采购的分析仪器非常多,尤其是气-质联用仪。过去,一个酒厂有一台气相色谱就够了,测十几种、二十种成分,买一台只需要几万元。现在,大型白酒企业普遍在科研仪器上投入非常大。像我们接触过的泸州老窖、古井贡、五粮液等公司的技术中心,我们去过很多次,每次都有深入交流。他们在购买分析仪器上的投入也都是非常大。大型仪器总值很多都是过千万甚至几千万的,都是世界一流的仪器,就是为了能够从物质层面、分子层面解析清楚产品的品质

传统的酿造行业借助现代的分析仪器,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这几年,国内发表的关于白酒的研究论文也非常多,黄酒的研究论文数量也逐渐快速地上升,而且研究越来越深入。

与安捷伦共建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可以深入研究中国的白酒、黄酒风味并建立风味物质的数据库。这部分北京工商大学做过一部分工作;但是,想借助新的、比较好的仪器,以及双方的技术力量,丰富、完善风味物质数据库。这样以后可以作为白酒和黄酒领域的一个通用平台,供整个行业使用。

当然,如果双方合作深入下去,肯定还要往健康方面做。因为除了一些挥发性的成分外,还有很多成分是不挥发的,以后我们可能会拓展领域,往液相、液-质联机方面再拓展,再合作。当然,这是长期的构想,目前先把国酒风味数据库的工作做好,后面再逐个深入。

朱颖新先生也补充了他的观点。他提到,首先,双方的合作一定是基于共同认可的方向。北京工商大学在国酒风味方向上已经做了非常深入的、多年的研究。合作的早期,安捷伦首先会提供分析仪器、技术知识来协助北京工商大学完成一个高分辨的风味物质的数据库建立。

这个数据库建立好了之后,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数据库的建模完成不同的酒类品质评估,做不同产地的评估。未来,我们可能从风味入手再往健康方面深入研究。一个是风味,一个是健康。酒还有很多不同的品牌,还会涉及一些鉴伪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后面会探讨的一个方向。

另外,关于酒曲,刚刚郑教授也谈到了是一个开放式的,除了酵母菌可能还有霉菌,就是不同的复合的模式,在使用了之后,酒是被蒸馏出来。但是实验室发现被扔掉的酒糟里面还有很多活性的物质,如何分析和利用这些副产物也是老师们比较关心的方向。

未来,安捷伦计划每年跟北京工商大学举办风味物质研究项目相关的市场研讨会,或者小型的学术交流、主题论坛活动。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支持一些青年的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发展以及与酒类企业的合作,让他们更有影响力。

问及现在的食品企业非常关注食品风味的创新,此时成立国酒风味研究实验室对提升国酒的风味和品质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郑福平教授回答道,对食品来讲,风味是食品的灵魂。一个食品如果没有很好的感官体验,肯定会影响销量,而作为国酒来讲,白酒、黄酒同时也是传统酿造食品,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风味逐渐有一个演变。它们的风味创新不像其他食品的突破那么大,创新是建立在原有的风格之上的。比如,白酒、黄酒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喝了之后舒适度不高,喝的时候辣口,或者是喝了之后上头、宿醉,这些都是问题。有些酒口感感觉不行,有些酒调得不好的话可能有泥味。做得不好的浓香酒会有泥味,做得好的喝起来窖香优雅,但做得不好就有泥臭味,这个味道并不受欢迎。

借助仪器分析,可以让白酒和黄酒越来越好喝,比如降低异味或者是泥臭味或者其他异味。另一方面,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好的酒喝得多却醉得慢,喝完之后不宿醉,醒得也快。各个大的酒厂都瞄准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的目标研发产品,但是真正能做好需要依靠大量的科研工作来支撑。

朱颖新先生在这里也补充了看法。他讲到,还有就是一些微量物质的变化,很多人喝了酒之后容易头痛,可能跟一些杂醇的含量有关系。像这些的情况用分析仪器就可以清楚地检测出来。

03 

科学仪器如何证实酒在我国有悠久饮用历史?

接下来,我们提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中国考古队会发现一些古墓里面有酒器,请问咱们团队有在研究我国饮酒的历史吗?

郑福平教授回答道:“1999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的考古队员曾在贾湖遗址挖掘一些陶片,发现上面有一些残渍,但当时不知道是什么,考古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帕特里克·麦戈文合作,对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样品进行残留物提取和成分分析,可能使用了液-质联用或气-质联用等仪器,确认了这些残留物中含有一种酒类饮料的沉淀物,发现了酒石酸成分,而酒石酸是水果的有机酸之一。这一考古发现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酿酒纪录,将人类酿酒史提前到了距今9000多年前。这项研究成果使贾湖成为世界酒文化的发源地。

最近几年,我们与中国酒业协会一直在讨论白酒的起源。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想与考古学界的专家一起合作研究。”

后记:

综合整个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国酒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酒企业也在借助科学仪器解析酒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风味的贡献,继而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品质,未来,风味物质的数据库也会助力国酒风味和品质的提升。我们祝福国酒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自愿传播国酒的科学以及文化。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简介: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分析与临床实验室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3 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 68.3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8,000人。

北京工商大学郑福平教授,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酒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酒业协会国酒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食品风味化学、传统酿造食品风味与健康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它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94篇,共同通讯作者42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突破

总阅读量 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