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哈佛归国科技团队欲打造中国方案 单细胞测序领域又一黑马或将诞生?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2/09 09:45:04
导读: 墨卓正是以微滴法为核心技术的关键一份子,且其独特的微流控技术路径可以让高昂的测序成本下降到不到市场主流平台价格的三分之一。

近日,测序领域发生一起大事——价值4000亿市值的国际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联手红杉中国,在上海张江成立的基因组学孵化器正式启用。这场基因测序全球领导者与领先投资机构强强联合打造的创新企业孵化平台引起业内人士的持续热议。经过层层选拔,孵化器选择了两家国内基因组学领域创新企业,而墨卓生物便是首批入住企业之一。

墨卓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崭新”的企业,这里的“新”不仅是成立时间很近,更是指技术“创新”,他们选择被誉为颠覆性技术的微流控技术切入生命科学上游仪器领域。为深入了解国内创新型生命科学仪器企业,在11月初,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团队联合“创新100”项目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实地走访了浙江、江苏、上海的8家生命科学仪器研发创新企业,位于浙江嘉兴的墨卓生物便是此次走访的第一站。

仪器信息网走访团队与墨卓生物团队合影

(左三:墨卓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寒博士,右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曾伟高级工程师)


硬核团队:院士领衔、哈佛归国三剑客创立    

墨卓生物的核心创始人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其核心团队平均年龄仅为30岁!核心队伍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已有较为丰富的项目经历和经验,团队硬核而专业的背景履历让走访团印象深刻。墨卓生物的首席科学家是由美国三院院士,也是微流控技术奠基人之一的David Weitz 担任。首席执行官(CEO)裴颢博士拥有十年微流体设计与产品经验,首席技术官(CTO)郑文山博士拥有八年单细胞测序研究经验,而首席运营官(COO)刘寒博士曾在全球顶级商业资讯公司麦肯锡担任医疗项目负责人,对医疗产品的商业逻辑有深刻的体会和见地。

从左至右分别为墨卓生物首席运营官刘寒、首席执行官裴颢、首席技术官郑文山

三位创始人均为哈佛大学博士,创始人专业优势互补,既拥有一流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研发经验,也拥有产品商业化推广经验,可以说是一家“配置”齐全的高素质队伍。


以微流控技术推动分子诊断技术的革新

在交谈中,墨卓团队向我们表明了公司创立的终极目标——要以微流控技术推动分子诊断技术的革新。

当前主流而前沿的分子诊断平台为荧光定量PCR(qPCR)和整体样本的二代基因测序(NGS)。然而从技术发展来看,这两大主流平台并不完美,仍有可以升级改进的地方。利用团队核心的微流控技术,可以将“更精密”、“集成”和“自动化”的技术特点加持到这两大分子诊断平台,使qPCR平台全面升级为数字PCR,二代基因测序仪从组织级别全面升级到单个细胞级别,从而大大提高生物信息获取的效率、准确性和研究深度。

基于此,墨卓生物推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MobiNova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和MobiGaea数字PCR一体机。

单细胞测序平台

墨卓团队将高通量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形象地比喻为“测序领域的显微镜”,传统的整体样本测序得到的是整体平均值,而单细胞测序可以得出精确到单个细胞的信息。此外单细胞测序可以高通量形式完成,实现大规模、高精度的解决方案。

墨卓生物MobiNova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

目前单细胞测序主要有两种核心的技术路径,一个是微孔法,一个是液滴法。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千秋,但从商业转化角度来看,以微滴法为核心的平台在市场的推广无疑更成功。墨卓正是以微滴法为核心技术的关键一份子,且其独特的微流控技术路径可以让高昂的测序成本下降到不到市场主流平台价格的三分之一。

数字PCR平台

不同于传统PCR,数字PCR能够实现绝对定量,具有出色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确性。该技术在药物研发、癌症筛查、疾病早期预防、肿瘤伴随诊断、液体活检、传染病检测、食品快检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墨卓生物MobiGaea数字PCR一体机

墨卓推出的MobiGaea数字PCR一体机使用一体化全封闭体系,相较于大部分现有获证厂家的分体式设计,能更好的保障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且全封闭体系使系统在试验稳定性、抗污染性能方面能实现大幅提升。数字PCR系统灵敏度取决于液滴生成的数量,墨卓MobiGaea数字PCR生成液滴数可达百万级别,远高于市场平均的2万液滴,其灵敏度可以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


单细胞测序、数字PCR “双轮”驱动  最终目标是走向临床!

科学仪器行业是一个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极高的高风险投资项目,尽管如此,墨卓生物还是义无反顾切入这一领域,除了是看好生命科学技术在未来医学领域的发展,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已经规划好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

前面提到,仪器研发周期及产品回报非常缓慢,那作为初创公司如何才能挺过仪器研发的这段艰难岁月?今年8月份,墨卓生物获得由华盖资本领投的1.5亿元A轮融资,在资本的参与下,公司能较为顺利度过仪器研发期。当然墨卓生物也没有辜负资本市场的青睐,相继推出了单细胞测序产品和数字PCR产品。

墨卓生物位于嘉兴的试剂开发实验室

墨卓把单细胞测序系统和数字PCR系统看作公司向前的“两个车轮”,认为这两个产品线的“双轮驱动”效应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单细胞测序市场广阔,且一旦单细胞测序应用进入制药市场和体外诊断市场,其前景更加不可限量。鉴于墨卓生物在单细胞测序领域的独特优势,短期来看公司便能够实现盈利、“吃饱喝足”。

“但是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走向临床!”

选择数字PCR系统作为临床切入口,便是这一考量的深层原因。刘寒博士认为鉴于数字PCR技术本身在临床的特定优势,通过墨卓数字PCR产品能够打通公司进入医疗领域的路径。即通过墨卓在单细胞测序领域的业务支持数字PCR产品体系发展,当临床业务落地后又通过数字PCR业务在临床的积累,反哺单细胞平台及应用的开发和推广。

“两个产品线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互补的存在,因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致力于做单细胞测序的国产替代

在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时,刘寒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墨卓生物想要重点攻克的三大方向。墨卓生物也将瞄准科研服务机构和药企研发部门这两类最大的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一是实现单细胞测序“高质、低价”的国产替代。单细胞测序主要应用的科研市场潜力巨大,相比数字PCR市场,单细胞测序领域市场竞争者并不多。目前10X Genomics产品在这一细分领域一家独大,但其价格和使用成本让不少用户望而生畏。墨卓单细胞测序的低价、高品质是用户期盼的单细胞测序国产替代方案。此外,当下国内整体舆论和政策环境对国产仪器研发厂商的友好程度史无前例,这将给墨卓带来极大机遇。

二是开发新的热门应用领域。微生物是当前的热门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多类肿瘤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组成,因此表征肿瘤微生物组对于解释肿瘤细菌对不同癌症标志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墨卓生物将推出世界上首个商业化的微生物单细胞测序系统,加深在微生物等前瞻性领域的科研布局。

三是建立开创性的样本处理方法。世界上大约有数十亿份组织样品保存在医院或者组织样品库中,其中绝大多数是石蜡包埋的样品。数量巨大的样品蕴含着无限的科学研究机会,同时也是学者们很棘手的研究对象。福尔马林的固定容易使组织中的核酸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和分子间的交联,石蜡的高温渗入过程进一步加速核酸的降解,保存的时间及环境对样品中的核酸也有巨大的影响,从石蜡切片中提取出高质量基因组,并构建出信息完整、无偏好、可用于后续各类组学研究的文库,对于药企、临床研发等部门来说是一大难题。而墨卓生物致力于解决这一大临床难题,且近年来一直在突破。一旦关键技术得以攻克,这将是单细胞测序产品在临床的一大重磅应用。

在访谈最后,墨卓团队表达了对于数字PCR市场的乐观看法:“数字PCR技术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的应用绝对是一大爆点市场,但目前数字PCR技术在肿瘤诊断领域的应用并没有很好的推广开,根本原因还是同行并没有把数字PCR产品打造的十分完美。而IVD市场对于仪器品质、性能和使用便捷性等要求很高。”

“我们非常看好dPCR在肿瘤伴随诊断、液体活检市场的应用,虽然应用开发和推广将充满挑战,但数字PCR将大放异彩!”

【墨卓生物走访短片实录】


PCR专场

基因测序专场


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8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

  诚邀具备实力、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扫码申报“创新100”: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邮箱:C100@instrument.com.cn

  电话:010-51654077-8129

  联系人:韦编辑

  更多活动详情,敬请关注“创新100”专题: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筱婕

总阅读量 12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