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农药成分

仪器信息网农药成分专题为您整合农药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农药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农药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农药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农药成分话题讨论。

农药成分相关的论坛

  • 应该强制农药厂家标识农药成分

    现在许多农药以复合药的方式出售,但厂家往往不准确标识有效成分,有些只标识部分成分,隐瞒另一部分。信息不对称,人为加大检测成本。应该强制农药厂家准确、全面的标识农药成分。以利监督。大家认为如何?欢迎热烈讨论。另外,实际工作遇到哪些农药在药名、成分上耍花枪,愚弄大家的,也请拿出来晒晒。

  • 209种农药活性成分进入“2016欧盟农药黑名单”被建议分批淘汰。

    209种农药活性成分进入“2016欧盟农药黑名单”被建议分批淘汰。

    2016年,德国绿色和平组织对目前欧盟市场上获得批准的520种活性成分进行了危害性积分,并最后决定将209种农药活性成分列入黑名单,并建议分三批逐步淘汰黑名单中的农药。据悉,“农药黑名单”考虑到了额外的危害评价标准,更新了现有的数据并补充了新的材料。也将更多的标准,例如农药对水生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毒性加入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新的标准体系也被用来判断农药的环境归宿,比如在植物体内的半衰期、淋溶潜能和挥发性。黑名单积分系统如下表所示:表1 2016年黑名单积分系统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300105_01_1623180_3.jpg *:没有数据的农药积分都是5。**:BL表示列入黑名单。黑名单中包含209种农药活性成分,占欧盟所有授权农药的40%左右。在这些农药中,173种农药至少具有一个类别的高毒性,它们符合黑名单截止标准条件。在这173个农药中,35个活性成分符合至少一个健康截止标准,62活性成分至少符合选定的六个环境标准中的2个,还有76个活性成分符合卫生和环境截止标准。这173个活性成分再加上积分较高的36个活性物质正好是总数209个被列入黑名单的活性成分。表2 具有最高积分的36种农药有效成分名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300106_01_1623180_3.jpg绿色和平组织建议,分三步逐渐淘汰列入黑名单的209种农药活性成分:(1)第一步,逐步淘汰111种至少有一项符合人体健康毒害的“截止标准(cut-off criteria)”的农药;(2)第二步,逐步淘汰62种至少符合2个环境危害“截止标准”的农药;(3)第三步,淘汰其余36种因为总积分高而被列入黑名单的农药。

  • 农药配方分析 成分检测

    检测专业提供农药检测,成分检测,配方分析,含量分析。 专业检测机构---资深专家团队---精准分析服务----先进仪器设备检测提供【各种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成分分析,配方还原,工艺分析】【名校科研院所博士领衔、专业分析专家】 农药是为保障促进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除草等药物的统称。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根据害虫或病害的各类以及农药本身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如制成粉末撒布,制成水溶液、悬浮液、乳浊液喷射,或制成蒸气或气体熏蒸等。 农药产品剖析一般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质谱(MS)、X衍射分析(XRD)、ICP-MS、X荧光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等手段。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很好的解析农药的配方,对农药中的成分作用有详细的了解,更方便各个企业进行研发,把握市场动态。检测依靠浙大学科优势和分析人才,拥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积累了深厚的化工产品剖析经验,通过专业、可靠、综合性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对未知物进行定性鉴定与定量分析,为科研及生产中调整配方、新产品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后期跟踪技术性指导。注:有相关需要可以站内短信联系。

  • 【求助】农药有效成分的光谱特性

    农药登记上经常要用到,有效成分的波谱特征,ultraviolet, visible, infrared etc., 请问有没有人做过这种总结呢,把农药有效成分的波谱特征都总结出来。或者网上那里可以查询呢?或者什么化工出版社有没有出过类似的书呢,能否推荐推荐

  • 【资料】 农药有效成分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

    农药有效成分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快速分析方法 -------------------------------------------------------------------------------- 上传时间:2005年6月18日 点击:430 农药有效成分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快速分析方法 第1部分 十二种农药Fast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analyzing active ingredients of pesticides-Part 1:12 kinds of pesticid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十二种农药(见附录A)有效成分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快速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具有高灵敏度热导池检测器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对适合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分析的农药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的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605-79(88)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 4946-85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术语JB 5225-91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测试用标准色谱柱3 试验方法3.1 方法提要试样用丙酮溶解,根据不同有效成分,选择联苯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等为内标物,在2%OV101、10%OV17色谱柱上进行色谱分离;相对保留值定性,相对质量响应值Sm用于定量测定。3.2 抽样按GB/T 1605执行。3.3 试剂和溶液。3.3.1 丙酮:分析纯。3.3.2 三氯甲烷:分析纯。3.3.3 农药标样或定性工作标样(即已知定性农药样品)。3.3.4 内标物:已知准确含量,无干扰分析的杂质。3.3.5 固定液:甲基硅油OV101和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OV17。3.3.6 载体Chromosorb W AW DMCS 150~170 μm。3.4 仪器GB/T 165787-1996[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具有高灵敏度热导池检测器,灵敏度S≥2000mVmL/mg(苯),噪声≤30μV,飘移≤0.1V/0.5h。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满量程2mV的记录仪。色谱仪:a)1m×2mm(id)不锈钢柱或玻璃柱。柱填充物为OV101固定液涂在Chromosorb W AW DMCS载体(150~170μm)上,固定液:载体=2:100(m/m)。b)1m×2mm(id)不锈钢柱或玻璃柱。柱填充物为OV17固定液涂在Chromosorb W AW DMCS载体(150~170μm)上,固定液:载体=10:100(m/m)。 3.5 色谱柱的制备按JB 5225标准制备。3.6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操作条件。见附录B3.7 测定步骤3.7.1 农药标样溶液的配制根据附录D计算农药标准物质的称样量m(g)=0.05/Pi,称样量应约等于计算值,称准至0.2mg,置于10mL容量瓶中,式中Pi为农药标准品质量百分含量。             miPi计算内标物的称样量wa(g)= ————— ,称样量应约等于计算值,称准至0.2mg,置于上               KPa 述同一容量瓶中。Pa为内标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农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相等时K=纯农药质量/纯内标物质量。用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3.7.2 农药定性工作标样溶液的配制在没有农药标样的情况下用已知农药定性工作标样三滴加内标物一滴(固体加少许)于同一称量瓶中用两酮溶解并稀释,摇匀,做定性测定使用。3.7.3 农药试样溶液的配制计算农药样品的称样量为mi=0.05/X(g)(X为农药样品的标示含量),称样量应约等于计算值。标准至0.2mg置于另一个10mL容量瓶中。               miX计算内标物的称样量应为mi(g)=————— ,称样量应约等于计算值,称准至0.2mg,置于                KPa上述同一个10mL容量瓶中,用两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3.7.4 相对质量响应值Sm的测定在附录B规定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注入数针配制好的农药标样溶液。待相邻两针的峰面积比值基本稳定后,分别按1μL,2μL,3μL,4μL,5μL五种不同的进样量进样,每种平行5次。3.7.5 农药试样定量测定按附录B规定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注入数针配制好的农药试样溶液,待相邻两针的峰面积比值基本稳定后,重复进样3~5次,进样量应与所测值SM的进样量一致。 3.7.6 色谱柱死时间tM的测定按附录B规定的操作条年,待仪器稳定后分别向两根色谱柱中注入1μL空气,记录氮气出峰时间tM。3.7.7 没有农药标准品时的定性测定按附录B规定的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分别向两根色谱柱中注入农药定性工作标样溶液,并记录农药i和内标物s的保留时间。注意农药定性工作标样峰面积要与被测农药试样峰面积相接近。3.8 计算3.8.1 定性计算按式(1)分别计算农药标样(或农药定性工作标样)和农药试样i对内标物s的相对保留值ri,s    tR(i)-tMri,s= —————    tR(m)-tM 式中:tM——色谱柱的死时间,min;tR(i)——农药i的保留时间,min;tR(m)——内标物的保留时间,min。3.8.2 定量计算3.8.2.1 相对质量响应值Sm的计算。按式(2)计算农药标样i对内标物s的相对质量响应值Sm。按附录E荻克逊准则进行统计检验剔除可疑值后分别求出进样量1μL,2μL,3μL,4μL,5μL的S=平均值。注:热导池检测器的相对质量响应值Sm每年需用农药标准品检定一次,仪器检修或更换部件后应重新用农药标准品测定Sm值,以保证定量数据的准确。  AimsPaSm=—————— …………………………(2)  AsmiPi式中:Ai——农药标样i的峰面积值,mm2或μVs;As——内标物s的峰面积值,mm2或μVs;mi——农药标准品i的质量,g;ma——内标物s的质量,g;Pi——农药标准品i的质量百分含量,%;Pa——内标物s的质量百分含量,%。3.8.2.2 农药样品含量的计算按式(3)计算农药样品百分含量X,按附录E荻克逊准则进行统计检验剔除可疑值后,求出平均X值。   Aims'Pa'X =—————— …………………………(3)   As'mi'Sm 式中:Ai'——农药标样i的峰面积值,mm2或μVs;As'——内标物s'的峰面积值,mm2或μVs;mi'——农药标准品i'的质量,g;ms'——内标物s'的质量,g;Pa'——内标物s'的质量百分含量,%;Sm——农药有效成分对内标物的相对质量响应值。4 判断原则4.1 定性判断比较农药样品与农药标准品(或农药定性工作标准样品)i对内标物s的相对保留值ri,s在两根柱中是否都相同,误差不超过附录D相对保留值平行偏差,则判断农药样品为i农药,否则为假农药。4.2 定量判断将定量计算结果与农药i的产品标准规定的含量或农药标签标明的含量相比较,不超过附录D中定量平行偏差的为合格农药。4.3 仲裁判断按农药产品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

  • 【讨论】对生物农药成分分析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生物农药,效果是如何如何的好,但是我怀疑它们的里面添加了一些有机磷农药,然后我就它们用761的方法前处理了一下,然后进行色谱分析,可是出来的峰很乱,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处理方法出了问题?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做过相关实验的同行,把经验分享下,然后就是我想问一下你们一般对农药成分分析是怎么做前处理的??

  • 【求助】-一些农药的成分

    各位大虾:小弟想知道以下农药(商品名)的成分,请帮忙:1.三一二粉剂2.大功臣3.茶虫绝杀4.灭多威5.稳定杀6.茶虫克7.草甘磷8.扑杀灵9.功安粉剂10.茶宝乳剂11.水胺12.芽虫净13.功搏14.茶宝

  • 【求助】求助农药第三成分检测方法?

    请教一下,大家做农药第三成分时是直接用丙酮溶解然后过膜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的吗?最近我在做一个固体样品时,用丙酮,甲醇,乙腈都没有完全溶,考虑到我主要测有机磷农药,我想农药部分应该都溶解在溶剂里了,所以我就用上述三种溶剂超声后过膜上单级质谱,可质谱出来的结果,溶剂的不同检测出来的农药也不一样,我知道农药不一样,对应的溶剂溶解性也不一样,但我们平时做农残时有机磷类不都是用丙酮吗?怎么甲胺磷用丙酮做不出来,用甲醇就有了呢?因为这个样品是农业部能力认证寄下来的盲样,结果非常重要,急求各位大侠的帮助?

  • 农药有效成分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

    农药有效成分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快速分析方法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042]农药有效成分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快速分析方法 [/url]

  • 【原创】农药 助剂

    有农药界分析的同行吗?我们只有简单的HPLC和GC仪器,平时测定农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还可以,但是最近领导要求分析农药中助剂的成分及含量,希望拿过来一瓶农药我们就能分析出里面所有成分及其比例,哪位达人能提供点信息啊?需要什么仪器,采用什么检测方法之类的....非常感谢

  • 我国农药质量稳步提升

    在第27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信息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11年前两次农药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为86.9%,比2010年上升0.6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4.3个百分点。我国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刘绍仁处长介绍,2011年2次抽查和检测了农药样品2564个,合格农药样品2228个,合格率为86.9%;不合格农药样品336个,不合格率为13.1%,其中检出假农药(标明的有效成分未检出或擅自加入其他农药成分,下同)193个,占检测样品总数的7.5%,占不合格样品的57.4%。 通过对不同类型农药的分析发现,单剂产品质量高于混剂产品,检测的2564个农药样品中,单制剂2063个,占抽检总数的80.5%,1848个质量合格,合格率89.6;复配产品500个,占抽检总数的19.5%,380个质量合格,合格率为76%。除草剂产品质量好于杀菌、杀虫剂产品,在抽查的2564个农药样品中,杀虫剂1399个,占抽检总数的54.6%,1172个质量合格,合格率83.8%;杀菌剂586个,占抽检总数的22.9%,508个质量合格,合格率86.7%;除草剂552个,占抽检总数的21.5%,523个质量合格,合格率94.7%。 据了解,不合格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同一产品同时存在几种情况的,重复计算,下同):一是标明的有效成分未检出,未检出的产品有134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39.9%。未检出农药有效成分的产品大部分是常规农药品种,如井冈霉素、三唑酮、氰戊菊酯、氧乐果、阿维菌素、多菌灵、毒死蜱等。二是擅自加入其他农药成分,产品中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有102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30.3%,在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产品中,未检出禁止使用农药成分,添加高毒农药的有42个,占41.2%;添加菊酯类农药的有40个,占39.2%;添加有机磷农药的有35个,占34.3%。三是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产品中含有标明的有效成分,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有178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53%,其中,一种或总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含量50%的产品有74个,占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产品的41.6%。 从综合监督抽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但还存在违规生产和故意制假售假等突出的问题,尚有13%的农药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约8%为假农药,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约占不合格产品的70%,属于非法生产窝点或生产企业故意制假、售假行为,不属于技术原因。刘绍仁说,将继续转变监管方式,规范农药市场,通过突出监管重点、实施检打联动、开展专项抽查、加强部门间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宣传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此文转自《中国质量新闻网》,转发仅仅为传递更多质量信息。

  • 66.10 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和金属元素的测定及农药残留的分析

    66.10 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和金属元素的测定及农药残留的分析

    【作者】梁晨 【学科专业】 药物分析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导师姓名】 刘雅茹 赵春杰 【学位年度】 2010 【关键词 】生脉饮 提取工艺 金属元素 农药残留 【摘要】   测定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和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生脉饮及其成方制剂中的农药残留,为生脉饮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本研究以经典古方生脉饮为研究对象,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对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选取浸膏得率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同时测定了不同剂型生脉饮成方制剂中五味子乙素和三种人参皂苷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和三种人参皂苷进行了鉴别。   2、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生脉饮中Ca、Mg、Zn、Cu、Fe、Mn、K、Na、Cd九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比人参方和党参方生脉饮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   3、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生脉饮及其成方制剂中敌敌畏、α-BHC、β-BHC、pp'-DDE、pp’-DDD、五氯硝基苯、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氰菊酯、氯菊酯等11种农药的残留进行了测定,制定药品中对人体有害成分的限量。   结果:   1、通过正交实验结果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85%乙醇提取1次,提取1.5h。建立了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0:30:20,v/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在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7%。建立了薄层色谱法鉴别五味子乙素和三种人参皂苷,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快速,满足定性分析的要求。   2、本研究分别考察了浸渍,煎煮和超声三种提取方法对中药元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选取煎煮法提取生脉饮;本研究考察了恒温和程序升温两种消解体系,比较结果选取了程序升温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均满足测定要求,该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用于生脉饮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3、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法对8个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分析,其中3个样品中检出有机氯农药,但均低于限量标准,而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并未检出。实验结果表明,11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2,样品加样回收率在80~120%之间,生脉饮及其成方制剂通过该方法测定回收率良好。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更加全面的控制该方的质量,并且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及9种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和11种农药残留的分析,为今后生脉饮剂型的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并为生脉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80939_386694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80941_386695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80942_386696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80945_386697_2352694_3.jpg

  • 【资料】-农药电子手册管理版(含注册机).

    农药电子手册管理版V2.1.91 含注册机《农药电子手册》采用windows 窗口式图形环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具有优良的农药查询功能,是农药开发、决策、管理、科研、教学、生产、应用、劳动卫生、农药中毒急救治疗及经营者的理想参考工具。 本软件拥有农药有效成分库、农药产品库、农药相关单位库、环境毒理毒性库、农药使用库、禁用限用库等 20多个数据库。其中农药有效成分580个,农药产品20000多个,农药相关单位4600余家,约30兆数据,是当前国内容量最大,数据最全的农药数据库应用软件。 手册主要内容: 1 农药有效成分包括:农药中英文通用名称、其它中英文名称 (包括商品名称)、化学分类、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CA登记号、理化性质、农药类别、作用方式、毒性分类 (包括WHO毒性分类)、毒性数据 (急性经口LD50、急性经皮LD50)、分析方法、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MRL值、中毒症状、急救治疗、注意事项、环境毒理 (对水生生物、蜜蜂、家蚕、鸟、有益生物的毒性及水土持留)、农药禁用限用情况等。 2 农药产品包括:产品登记名称、商品名称、中英文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及剂型、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准产)证号、登记的有效期、登记作物、防治对象、有效成分用量、商品用量、施用方法等。 3 农药相关单位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农药管理部门、全国农药科研部门、 手册的主要检索功能: 本手册以农药的有效成分、农药产品、农药的生产厂家为核心,可以实现三者间循环查询。具体入口有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成分查询及名称互检、登记农药查询及名称互检、农药相关单位查询、从作物查询病虫草鼠害、从作物查询适宜使用的农药、从病虫草鼠害查询危害的作物、从病虫草鼠害查询适宜使用的农药、从农药产品查询生产厂家及公司、从生产厂家查该厂家生产的农药、农药环境毒理和毒性查询、禁用限用查询、中毒与急救查询、农药混剂查询产品登记到期查询。[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9183] 农药电子手册管理版V2.1.91 含注册机[/url]

  • 【转帖】农药原药的质量标准

    农药原药的质量标准1.纯度纯度即原药中有效成份的含量,以百分率表示。纯度是原药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效成分含量百分率越高质量越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农药原药质量标准,纯度应在90%以上。在我国的农药质量标准中,原药的纯度一般也能达到90%以上。纯度低的农药原药中杂质的含量就高,原药中杂质过多有以下害处:(1)可能会对作物产生药害。2000年在吉林省梅河口市稻田使用苄嘧磺隆出现药害,造成稻苗死亡。苄嘧磺隆对稻苗的安全性较好,一般不会产生药害。据初步研究表明:产生药害的原因是苄嘧磺隆中的杂质JP-003和JP-004含量超标。(2)杂质较多会增高原药对人的毒性。例如甲胺磷的纯品对大鼠的LD50为30mg/kg体重,而国内有的厂家生产的50%甲胺磷乳油对大鼠的LD50为13.6mg/kg,说明毒性增高,其原因为甲胺磷原油中有5种杂质的含量较高,而且这5种杂质的毒性也较甲胺磷纯品的毒性为高。(3)原药中杂质都对以有效成分分子中含有某元素或某原子团的量计算有效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法失去原有的准确度。由于杂质中同样含有与有效成分相同的元素或原子团,使测定的结果产生偏差,不能反映原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真实含量。(4)原药中的杂质还给加工粉剂带来困难,因为杂质的存在使原药的凝固点下降,不易粉碎。(5)原药的杂质能降低有效成分的稳定性,而且随着农药的使用,杂质进入环境之中,造成污染。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原药的纯度,减少杂质的含量。   2.酸碱度酸碱度既是原药的质量指标也是制剂的质量指标。酸碱度是指农药原药及其制剂中含游离酸或游离碱的数量,或其氢离子浓度。限制酸碱度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贮存过程中农药原药和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作用,防止制剂物理性能改变及其使用时产生药害。此外还可以用作评估农药对包装材料腐蚀性的参考。FAO对原药及制剂及制剂酸碱度的质量标准均以酸度(H2SO4的含量百分数)或碱度(NaOH的含量百分数)表示,对原粉一般要求为0.1%~0.2%,原粉及制剂的酸碱度有时以PH值表示。我国对农药原药规定以酸度或碱度表示,对制剂大多规定以PH值表示。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既是原药又是制剂的质量指标。限制农药原粉中水份含量的目的是降低有效成分的分解作用,保持化学稳定性。对粉剂、可湿性粉剂来讲限制水分含量可使制剂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喷洒时能很好的分散到叶面上。FAO在1971年后颁布的农药质量标准中,对农药原药及乳油、部分可溶性粉剂等剂型均有水分含量指标,而对粉剂、可湿性粉剂即无水分含量指标。我国对粉剂的水分含量要求不大于1.5%。但是因加工粉剂所用填料种类不同,其吸水性能有差异,有的填料吸水性强,即使水分含量高些,也不影响粉剂的分散性能;有的填料吸水性能弱,即使水分含量不太高,也会影响粉剂的分散性,因此用控制水分含量以保证粉剂的分散性的办法是不可靠的,用粉剂的流动性指标控制粉剂的分散性比用水分含量控制的办法更有效。我国在粉剂类农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没有流动性指标,而用限制水分含量控制其分散性。

  • 水果蔬菜如何更好的解农药

    水果蔬菜如何更好的解农药对叶类蔬菜来说,比较好的祛除农药残留的办法是用水浸泡,也可往水里加点果蔬清洗剂。  碱水浸泡法。将瓜果蔬菜在食用碱水中浸泡5到15分钟,可以祛除蔬果表面所含的有机磷杀虫剂。但在浸泡后,注意要将碱水冲洗干净。  储存法。空气中的氧气,有分解部分农药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延长存放时间的方法,将一些可以存放的蔬菜和瓜果放置1~3天后再吃,以减少一部分农药残留的毒性。  加热法。有些农药是怕碱怕热的,高温可以帮助加快农药分解。将蔬菜在沸水中煮2~5分钟,可起到祛除部分农药残留的作用。  去皮法。因为农药残留基本上是在蔬菜瓜果的表面,削去外皮虽然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但对于祛除农药残留来说,却是很有效的。  浸泡水洗法。对于叶类蔬菜来说,比较好的祛除农药残留的办法是用水浸泡。也可以往水里加点果蔬清洗剂,以加速农药的溶出.

  • 【讨论】关于农药的降解产物

    农药都是用一定的原料化学合成,成分主要是C、H、O、N、S、P,我查了一些普通农药的化学性质,都是在常温常压是很稳定的,所以我就想知道蔬菜中农药的消失原理。我本以为存在的一些消失途径:1、农药分解成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最后消失。不过从它稳定的状态看应该不太可能。2、农药被喷洒到植物表面,经过环境如雨水等因素被冲刷掉了。3、农药被植物吸收后经过如光合作用等现象被分解成基本的元素,被植物利用了。在我现在看来以上的说法无法令人信服,不知道各位同行有什么看法~~

  • 【资料】-农药质量标准概述

    [size=4][B]农药质量标准概述[/B][/size]工厂生产的未经加工的农药原产物称之为原药,原产物在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之为原粉,如绿麦隆原粉。是液体的,则称之为原油,如禾单丹、禾草敌原油。现在制订的标准中统称为“原药”。工厂生产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施用,要根据原药的理化性质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将原药加工成制剂才能施用。原药和制剂的质量对施药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一、原药的质量标准  1.纯度  纯度即原药中有效成份的含量,以百分率表示。纯度是原药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效成分含量百分率越高质量越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农药原药质量标准,纯度应在90%以上。在我国的农药质量标准中,原药的纯度一般也能达到90%以上。纯度低的农药原药中杂质的含量就高,原药中杂质过多有以下害处:  (1)可能会对作物产生药害。2000年在吉林省梅河口市稻田使用苄嘧磺隆出现药害,造成稻苗死亡。苄嘧磺隆对稻苗的安全性较好,一般不会产生药害。据初步研究表明:产生药害的原因是苄嘧磺隆中的杂质JP-003和JP-004含量超标。  (2)杂质较多会增高原药对人的毒性。例如甲胺磷的纯品对大鼠的LD50为30mg/kg体重,而国内有的厂家生产的50%甲胺磷乳油对大鼠的LD50为13.6mg/kg,说明毒性增高,其原因为甲胺磷原油中有5种杂质的含量较高,而且这5种杂质的毒性也较甲胺磷纯品的毒性为高。  (3)原药中杂质都对以有效成分分子中含有某元素或某原子团的量计算有效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法失去原有的准确度。由于杂质中同样含有与有效成分相同的元素或原子团,使测定的结果产生偏差,不能反映原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真实含量。  (4)原药中的杂质还给加工粉剂带来困难,因为杂质的存在使原药的凝固点下降,不易粉碎。(5)原药的杂质能降低有效成分的稳定性,而且随着农药的使用,杂质进入环境之中,造成污染。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原药的纯度,减少杂质的含量。  2.酸碱度  酸碱度既是原药的质量指标也是制剂的质量指标。酸碱度是指农药原药及其制剂中含游离酸或游离碱的数量,或其氢离子浓度。限制酸碱度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贮存过程中农药原药和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作用,防止制剂物理性能改变及其使用时产生药害。此外还可以用作评估农药对包装材料腐蚀性的参考。FAO对原药及制剂及制剂酸碱度的质量标准均以酸度(H2SO4的含量百分数)或碱度(NaOH的含量百分数)表示,对原粉一般要求为0.1%~0.2%,原粉及制剂的酸碱度有时以PH值表示。我国对农药原药规定以酸度或碱度表示,对制剂大多规定以PH值表示。  3.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既是原药又是制剂的质量指标。限制农药原粉中水份含量的目的是降低有效成分的分解作用,保持化学稳定性。对粉剂、可湿性粉剂来讲限制水分含量可使制剂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喷洒时能很好的分散到叶面上。FAO在1971年后颁布的农药质量标准中,对农药原药及乳油、部分可溶性粉剂等剂型均有水分含量指标,而对粉剂、可湿性粉剂即无水分含量指标。我国对粉剂的水分含量要求不大于1.5%。但是因加工粉剂所用填料种类不同,其吸水性能有差异,有的填料吸水性强,即使水分含量高些,也不影响粉剂的分散性能;有的填料吸水性能弱,即使水分含量不太高,也会影响粉剂的分散性,因此用控制水分含量以保证粉剂的分散性的办法是不可靠的,用粉剂的流动性指标控制粉剂的分散性比用水分含量控制的办法更有效。我国在粉剂类农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没有流动性指标,而用限制水分含量控制其分散性。  二、制剂的质量标准  1.有效成分含量  有效成分含量是农药制剂中最重要的指标,以质量百分数克/千克或克/升表示。有效成分是指农药产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定化学结构成分。生物活性系指对昆虫、螨、病菌、鼠、杂草等有害生物的行为、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机制的干扰、破坏、杀伤作用,还包括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FAO对农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允许在标明含量上下一定范围内变化,例如50g/kg(±10%)。我国的标准要求为应不低于标明含量,近年也有允许在标明含量上下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趋势。  2.粉粒细度  粉剂类农药制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干悬浮剂、粒剂)质量指标之一。以能通过一定筛目的百分率表示。如日本、美国规定粉剂的细度为98%通过45微米筛(325目筛)。我国目前对大多数粉剂只要求95%通过75微米筛(200目筛)。粉剂的药效和细度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效与粒径成反比,触杀性杀虫剂的粉粒愈小,则每单位重量的药剂与虫体接触面愈大,触杀效果也就越好。在胃毒性农药中,药粒愈小,愈易为害虫吞食,食后亦较易被肠道吸收而发挥毒效。但药粒过细,有效成分挥发加快,药效期缩短,喷药时飘移严重,反而会降低药效,并对环境不利。因此,在确定粉剂的细度时,应根据原药特性、加工设备条件和施药机械水平,确定合适的粒径。  3.容重  容重是粉剂的质量指标之一。容重即每单位容积内粉体的质量(克/毫升),又称表现比重。按填充紧密程度的不同,容重又分为疏松容重和紧密容重两种。前者是粉体自然装满容器时的容重。后者是粉体装入容器后,经规定的机械震动,使粉体装填比较紧密时的容重。同一种粉体的容重小,表示粉粒较细,粉体含水量低。在测定方法一致的条件下,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容重与所用填料的容重、助剂的种类、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粉粒的细度有关,填料的容重影响最大。选择填料的容重要考虑两个因素:(1)固体原药和填料的疏松容重相近,以避免在施药过程中原药和填料的分离,造成单位面积上药剂不均匀;(2)从施用的药械和风速考虑填料的容重。当风速小于2.5米/秒时,要求粉粒的容重在0.46~0.60克/毫升范围之内,飞机喷粉则要求在0.66~0.80克/毫升之间。容重可用于监测粉剂的粉碎程度及含水情况,也可根据粉剂的容重来计算包装袋的大小以及粉剂加工厂的仓容。

  • 【转帖】农药抽检结果 11家粤企上“黑”榜

    本报讯 (记者李晓芬)近日,农业部通报了2010年第二次农药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等18个省(区、市),共检测农药样品、标签分别为1426、1428个,质量检测合格率为82.8%,不合格项中占不合格总数比率最大的是“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项,占44.5% 标签检查合格率为71.3%,不合格项中占不合格总数比率最大的是“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登记证过期”项,占53.9%.抽查涉及农药生产企业682家,数量是第一次抽检的2.5倍,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分别比第一次低3.6、7.6个百分点,广东有11家、广西6家、海南2家企业被查出质量或标签不合格。其中,广东的奥森农药有限公司等粤企质量不合格,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粤企标签不合格。 据抽查,产品质量方面,在检测的1426个农药样品中,合格1181个,合格率为82.8%.245个不合格样品中,未检出标明有效成分(或其中一种有效成分)的占不合格总数的42% 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占44.5%,其中一种或总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含量50%的有52个,占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总数的47.7% 检出其他未登记农药成分的有76个,占不合格总数的31%. 产品标签方面,在检查的1428个产品标签中,合格的1018个,合格率为71.3%.不合格标签410个,其中: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登记证过期的占不合格总数的53.9% 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标注不符合规定的占42% 扩大使用范围的占39.3% 毒性标识不符合规定的占21.7% 生产日期或批号不符合规定的占8% 商标等标注不符合规定的占18.5% 安全间隔期等注意事项标注不符合规定的占26.6% 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标注不符合规定的占27.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