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植物油脂作为人类3大主要营养素之一,除了给机体提供生长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外,还为人体提供重要营养物质。另外,植物油脂在食品加工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油炸食品的加工,并赋予食品良好的风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植物油的特色营养功能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安全、营养和多元化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油料作物丰富,植物油种类繁多。不同植物油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不同, 使得营养功能不同, 品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明确不同植物油的营养组成成分, 建立食用油多种营养功能成分及品质的检测技术, 发掘不同植物油的特色营养优势,对于油脂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合理选择食用油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植物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

食用植物油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植物多酚、类胡萝卜素等。

脂肪酸

脂肪酸是油脂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评价植物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有4类,分别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其中以油酸和亚油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高。油酸属于单烯不饱和脂肪酸, 较易被人体吸收, 能减少高血脂的发生,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且保留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被营养届称为“安全脂肪酸”。亚油酸属于多烯类不饱和脂肪酸, 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一种脂肪酸, 具有缓解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增强细胞膜透性、阻止动脉硬化等功能。棕榈酸和硬脂酸属于饱和类脂肪酸, 适量食用有利于脂肪代谢, 过量食用则会导致体内脂肪沉积, 容易诱发高血脂和血管硬化等疾病。

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营养特色各不相同, 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中含有50 % 60 %的亚油酸和20 % 30 % 的油酸, 营养均衡;花生油和芝麻油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相当, 35 % -45 %, 易于吸收,;菜籽油中含有45 % 的油酸, 价格低廉, 但含有15 % 的芥酸等物质; 橄榄油和茶油中含有75 % 80 % 的油酸;红花籽油中含有约80 % 的亚油酸。

维生素E

又名生育酚,是各种生育酚的混合物,包括四类,即α-β-γ-δ -。它既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也是油脂中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不但能增加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维生素E 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胚芽油, 如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等。因此, 维生素E的组成和含量可以作为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迄今为止已发现超40种植物甾醇,而植物油中最主要的植物甾醇为菜籽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植物甾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症、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植物油是人类植物甾醇的最主要食源性来源之一,植物甾醇在不同植物油中的组成模式及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可以作为食用油身份判别的重要依据。

角鲨烯

角鲨烯又称三十碳六烯, 是三萜类开环化合物, 是三萜醇及4-甲基甾醇的生源前体。角鲨烯是生物体内自身生成的一种活性物质, 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化机体细胞、抗氧化、消炎杀菌、细胞修复等功能。植物性产品橄榄油中的角鲨烯含量较高,除了橄榄油之外, 其他植物油也或多或少含有角鲨烯。

植物多酚

植物多酚,又称植物单宁,是分子中具有多个羟基酚类植物成分的总称,其独特的多元酚结构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功能活性,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壳和果肉中,目前在医学、食品等相关领域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多酚具有抗炎、抗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等药理性机理。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色素,是食用植物油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活性成分,也是食品工业中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VA 的重要来源,同时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类胡萝卜素还可与α-生育酚协同合作产生抗氧化作用。


食用植物油主要营养成分及品质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该技术分析检测原理是基于测定物质中分子的基团吸收辐射光(200nm~800nm),电子发生跃迁形成的吸收光谱而达到检测目的。目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植物油营养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测定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根据不同植物油的差异光谱吸收情况判别油的品类、评价植物油混合体系的乳化稳定性等。

2)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激发被测定物质中的荧光物质变为激发态,以数字或图像的形式记录由激发态变为基态过程中所发出的荧光。可用于分析具有指纹特性的物质,如鉴别不同质量品质的食用油、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测定植物油中维生素E和多酚、结合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鉴别植物油品类差异等。

3)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分析物质在红外区吸收能量跃迁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因其扫描速度快、仪器体积小、携带方便、分析过程无损及无需前处理等优点,目前被广泛用于植物油研究,如:用于建立食物油种类的分析模型、建立食用植物油油脂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库、建立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定量分析模型等。

色谱质谱检测技术

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具有分析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等优点,主要用于检测植物油中的甾醇、脂肪酸、角鲨烯及挥发性物质等,而对于挥发性弱、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需适当化学预处理转化。近年来,气相色谱法还被用于甘油三酯的分析。

2)液相色谱法。相对于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技术更适用于热不稳定性、难挥发性及高沸点物质的分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油中甘油三酯的分析。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可用于测定食用油中的维生素E和游离脂肪酸等。

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色谱分离能力强和质谱的高选择性和具有丰富结构信息的优点,分为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和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两种。目前主要用于植物油中4中植物甾醇的定量、天然植物多酚的测定以及甘油三酯的分离鉴定等。

海能仪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食用油气味检测

由于在加工、运输、存储等环节均有可能发生氧化而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对植物食用油进行品质和掺伪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赛默飞——使用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食用油中多环芳烃(PAHs)

该方案使用了装有双重梯度HPLC泵以及两个六通阀的HPLC,这有利于HPLC前端DACC柱的在线样品富集。在线的样品制备和分析的串联使用能够减少传统方法中化合物的人工前处理,同时,自动化能够降低偶然误差,增强重现性。

海能仪器——油料作物中脂肪含量的测定产品配置单(索氏提取仪)

由实验结果可知,油料作物脂肪含量高,萃取时间根据样品质量和脂肪含量增多相应加长;当该种类样品量为1-2g时,建议萃取时间设置大于3h,以便取得更好的测试结果。

赛默飞——高分辨质谱脂质轮廓谱表征用于食品组学研究中的不同食用植物油分类

Thermo Scientific Q Exactive 高分辨准确质谱是食品组学研 究中表征功能蛋白与活性小分子物质群的有力技术手段; • SIEVE 与 LipidSearch 软件为食品组学中小分子组学研究的 信息处理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海能仪器——微波消解植物油脂样品

利用微波消解可以快速的对油脂样品进行前处理,高效便捷空白低,对环境环境友好,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ICP或者ICP-MS联用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油脂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赛默飞——成分及微量污染物分析 食用油工作流程

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其残留物会渗入油中。除污染物之外,油的功能也 备受关注。检测油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可证明其是否已经过精炼, 并且这项检测还被作为作为市场上交易油的质量检查。本方案依照国家标准为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检测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海能仪器——凯氏定氮仪测定棉籽中蛋白质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是将样品中的有机态氮在浓硫酸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加碱蒸馏后,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标准滴定液进行滴定,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

赛默飞——定性定量检测油类样品中的胆固醇

采用双三元液相色谱仪在线固相萃取除杂,并同时进行色谱分离,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定性定量检测不同油类中胆固醇含量,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前处理方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海能仪器——茶油中氮含量测定的产品配置单(凯氏定氮仪)

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法测定茶油中的蛋白质含量平行性良好,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节省人力等优点。

赛默飞——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测定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使用CAD 检测器对薏苡仁中的甘油三油酸酯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学各项指标均满足测定要求,各成分分离较好。

海能仪器——电位滴定法检测食用调和油中的过氧化值

采用电位滴定法检测调和油中的过氧化值,结果准确可靠,精度高。

赛默飞——植物油中棉酚的快速检测

使用双三元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GLC-3600),以在线固相萃取(On- line SPE)技术对样品富集分离后再进行HPLC 检测,该方法可实现样品的自动化前处理,方法快速简便(测试周期仅为10min),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ppm,GB/T 5009.148-2003 为2.5ppm),回收率好,适用于大批次样品的快速检定

海能仪器——电位滴定法测定芝麻油酸价

在脂肪生产的条件下,酸价可作为水解程度的指标,在其保藏的条件 下,则可作为酸败的指标。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赛默飞——植物性食品中208种农残及代谢物的测定

Thermo Fisher全新 一代三重四极杆质谱TSQ 9000,同时配备Pesticide II色谱 柱分离,在Time-SRM的扫描方式下,让仪器方法管理更 加智能方便,使208种农药及代谢物在36min内一针完成 分析,基于TraceFinder软件一站式的数据处理,一站式完 成208种农残的全流程分析检测。

海能仪器——折光法检测食用油的折射率

实验中采用三种食用油,通过其折射率值可初步判断食用油的品种。而对于折射率非常接近的品种,仅从折射率还不能直接判断,需借助其他方法如气味等。

海能仪器——电位滴定法测定芝麻油皂化值

皂化是指油中的甘油酯与强碱溶液相化合,生成甘油和高分子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的化学反应,因此油品的皂化值实际上是表示油中有机酸性物质和酯类的总含量。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得芝麻油的皂化值为188.4mg/g,符合国标要求。

赛默飞在沪举办食品理化分析检测技术系列交流会

赛默飞应用工程师从食品中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及食品中重金属残留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赛默飞理化分析检测全面解决方案。上海食品学会副秘书长陈有容出席并致辞,此外上海及周边地区食品企业、添加剂、香精香料、第三方检测技术公司等近60家单位的80余人出席了交流会。

海能食用油品质检测仪第三代产品全新上市!

海能仪器全新研发的第三代便携式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全新传感器、全新材质工艺、更多智能设计,为食用油品质检测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赛默飞多元方案,精准聚焦粮油质量体系建设

粮食质量抽检报告中,指出粮油安全最常见的有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而国家粮食局印发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第三章第十二条中也特别提出禁止销售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作为口粮。

助力中国好粮油,海能仪器为粮油检测提供解决方案(附资料)

粮油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粮油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劣质,不达标的粮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粮油检测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用户之声赛默飞助力美国SGS测试中心E&L研究

E&L是Extractable&Leachable的缩写,指在一定条件下,从包装材料迁移出的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对E&L的研究,可以协助量化和识别具有潜在毒性的可迁移到药物中杂质的风险,对于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监管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聚焦3.15,海能在行动:食品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检测解决方案

3.15黑名单之夜刚刚过去,消费安全不容忽视。无论你来自何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费者。

进口食品再陷安全风波,赛默飞TSQ Fortis来守卫!

日前,中方海关部门在加拿大输华猪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残留,中国海关总署发布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表,并将加大对加拿大输华猪肉莱克多巴胺的抽检力度。食品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助力木本油料发展——海能参加油茶产业科技创新论坛

近年来,国家政策规划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油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论坛围绕油茶产业发展,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其中,江苏大学陈教授向大家分享了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在油茶行业中的应用。

  • 目 录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