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香味表征

仪器信息网香味表征专题为您整合香味表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香味表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香味表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香味表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香味表征话题讨论。

香味表征相关的论坛

  • 关于微孔的表征?

    请问:小于50微米的颗粒的孔隙率用什么仪器表征啊,还有就是油漆(清漆)膜表面的微孔用什么仪器表征啊,具体方法是什么啊,谢谢!!!!!!!!

  • 纳米纤维的表征

    请教各位大虾们,纳米纤维的具体表征方法,有哪些需要特别表示的,我的纤维是纳米级的纤维。谢谢!!

  • 微乳液表征手段

    微乳液体系比较复杂,不知道可以用哪些手段可以表征表面活性剂和极性核活着非极性的溶剂的分子间作用?

  • 【分享】关于原子力显微镜在合成膜表征中的应用

    发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只要是为响应主题活动,大家谁还有相关应用的文章也可以拿来奉献一下。[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1505]原子力显微镜在合成膜表征中的应用[/url]

  • 三维透射电镜表征

    三维透射电镜表征

    大多数固体材料是由成千上万个小晶体组成,这些小晶体的取向、大小、形状以及它们在样品内的三维空间分布和排列决定了材料的性能。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刘志权研究员与丹麦科技大学Risø可持续能源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材料进行直接三维定量表征的新方法,这一成果发表在5月13日出版的《科学》周刊上Science332(2011)833.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2/6031/833.full)通常,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信息是通过对截面样品的二维观察得到的,这种二维观察不能提供材料内部小晶体在三维空间的相对分布和晶界特性等重要的微观结构参数,从而制约了对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材料性能的改进和优化。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就开发先进的微观结构三维表征技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探索,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是一个重要例子。但是这种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只能达到100纳米 (1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本次合作开发的新的三维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其空间分辨率已达到1纳米,比三维X-射线衍射技术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这种新的三维透射电镜表征技术是表征纳米材料的理想方法,它可对组成纳米材料的各个小晶体进行精确描述,包括其各个晶体的取向、大小、形状和在三维样品内的空间位置等。图1所示的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纳米金属铝的三维微观结构特征图的一个例子。图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晶体取向,晶体的大小(从几纳米到约100纳米)和形状(伸长的或球体状的)都清晰地显示出来了。这些微观结构参数的精确定量测定为理解和优化纳米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方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是一种“无损”的分析技术,即在微观表征过程中不破坏样品,因此它可用来研究纳米材料微观结构在外加条件下(如加热或变形)的演变过程,从而为研究纳米材料的动态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60951_305155_1606080_3.jpg图1. 纳米金属铝的三维微观结构特征图清晰地显示了样品内各个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图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晶体取向。摘自沈阳金属所主页:http://www.imr.cas.cn/xwzx/kydt/201105/t20110513_3132072.html有没有高人能更加详细的科普一下这种表征技术先将原文附上,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结构

    本次微课主要开展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结构关于材料准备方面的经验分享,包含粉末样品、块体样品、磁性样品和敏感样品等类型样品的准备方法。

  • 微米级颗粒表面有分子级的碳层,如何表征?

    根据原理分析,我在微米级的铁粉表面包覆有分子级厚度的碳层,资料介绍用TEM无法表征,而是用EELS测量的。请问这个东西的原理怎么说?除了这个,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表征?谢谢!请问北京哪里可以做这样的表征?

  • 铁磁性微粒表面超超薄碳层的表征

    根据原理分析,我在微米级的铁磁性粉体表面包覆有分子级厚度的碳层,资料介绍用TEM无法表征,而是用EELS测量碳层存在的。但碍于国内都不愿意做磁性材料的HRTEM,我想这样进行:超薄切片,用盐酸去掉铁磁性颗粒,然后做HRTEM-EELS,以求证明超超薄碳层的存在。这样可以吗?其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碳层存在?请TEM高手指导。谢谢!忘记说了,这碳层是苯环热裂解碳

  • 纤维样品的XPS样品制备与表征技巧

    介绍了XPS表征纤维样品的三种制备方法,并通过这三种制备方法对三类不同尺寸的纤维样品进行XPS分析及结果对比,进而展示三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香味分离法(来源于《香味化学与工艺学》

    香味分离法(来源于《香味化学与工艺学》

    看见一本书:香味化学与工艺学,作者为美国的加里·赖内修斯。里面有讲到香味的分离方法,虽是总结前人的经验,但是有很多详实的数据,原理也讲得很透彻。现在把这一段分享给大家。香味分离法(有删节) 想要分析目标物(食品等)的香气成分,需要整体香气的轮廓,很可能就要将好几种香味分离法向结合。每一种分离法都只能提供一部分的整体轮廓。虽然这样说,但还是简单介绍下常用的一些香气分离法和它们的主要优缺点。 先来看下面一张图,采用不同香气分离法的回收率。这个图很直观的表面了各种香气分离法的“侧重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8/201408121509_509987_1060664_3.png1. 静态顶空 香气研究用的一种立项方法是直接分析食品上方的平衡顶空,该方法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容易自动化。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灵敏度不高(图3.2)。由于直接注入气象色谱的顶空量常限制为10mL或更少,由表3.2可看出,只有顶空浓度超过10-7g/L的挥发物才能被气相色谱检测到,只有浓度超过10-5g/L的挥发物才能用质谱分析。由于食品上方的挥发物浓度范围通常为10-4~10-10g/L,因此只有含量最丰富的挥发物才可以通过直接顶空取样检测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8/201408121509_509988_1060664_3.png 静态顶空的第二个不足是它们很难用于定量研究,得到的分析数据只反映顶空中香气组分的含量。2. 顶空浓缩法(动态顶空) 利用某种气提和浓缩的顶空浓缩法常被称为动态顶空。在该方法中,样品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者氦气吹扫,使香气组分从样品中分离,然后再由气流捕集吹扫气中的挥发物(设法移走)捕集香气组分可以用低温、Tenax(或其他吸附聚合物)、活性炭或其他合适的体系。 低温冷阱的选择性最差。如果设计和操作得当,低温冷阱能捕集几乎所有的香气组分。它最大的问题是也鞥捕集到水——几乎所有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挥发物。因此,最终得到的是含水的食品馏分,因而必须设法将水除去(香气轮廓再次出现较大的改变)。 人们常用Tenax阱(苯乙烯聚合物)捕集香气。但表面积小,吸附量也小。此外,Tenax对极性化合物吸附弱(因此不会吸附大量水),对非极性化合物吸附较强。 虽然常见的捕集材料是Tenax,但由于活性炭阱对大多数香气组分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容量大,因而也用作捕集材料。1~10mg的活性炭就能捕集10-100L吹扫器中夹带的挥发物。活性炭阱最大的问题是在洗脱香气成分是,难以消除杂质的引入。3. 蒸馏法 蒸馏的定义非常广,包括高真空分子蒸馏(图3.4)、水蒸气蒸馏(图3.5)和简单加热食品后将蒸出的香气组分谁扫入气相色谱(图3.6,热脱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8/201408121510_509989_1060664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8/201408121510_509990_1060664_3.png 高真空蒸馏用于纯脂肪或油、含脂肪食品的溶剂萃取物(例如干酪)和水质食品(例如水果)。 水蒸气蒸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可以讲食品简单放入旋转蒸发仪(假如为液体,固体需要先在水中制浆)并收集馏分,然后将所得馏分用溶剂萃取,得到供气相色谱分析用的香气分离物。最常见的水蒸气蒸馏是同时蒸馏萃取(SDE,也称为Likens-Nickerson法)。图3.5给出了常压下同时蒸馏萃取的装置图。4. 溶剂萃取 直接溶剂萃取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香气分离方法,该方法最大的局限性是它不适合含油脂的食品。溶剂萃取的第二个限制因素是溶剂的纯度。溶剂纯度必须很高,因而使用前通常需要在公司内重新蒸馏。 即使简单的溶剂萃取,也会给香气轮廓带来很大的改变。5. 吸附萃取 相比较而言,吸附萃取(SPME和搅拌棒萃取)是分离食品香气的新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首先用于环境分析,后来开始成为分析食品挥发物常用的技术。 图3.9给出了SPME装置的示意图。涂油吸附剂的纤维是一个改装的注射器,针头可以在外鞘中自由伸缩(保护纤维不受物理损伤和污染)。纤维头放入样品顶空吸附挥发物,然后将吸附了挥发物的纤维头放在气相色谱载气流中热

  • [求助] 请教各位关于黑色粉末包覆红外表征

    这几天做实验遇到了点麻烦,我制备了有机物包覆的铁粉(几个微米),想漫反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它,可是铁粉颜色太深,有可能表征不出来,不知到朋友们又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呢?谢谢给各位了!

  • 多功能聚烯烃分析表征仪 (CFC)

    目前聚烯烃分析表征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分子量表征、化学组分分布表征等,但是各种表征手段的侧重点不同,分子量表征关注的聚合物分子链的大小,不关注支链情况;而化学组分分布表征只关注聚烯烃的支链情况。所以有时候单独分别表征聚烯烃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或者是化学组分分布,不足以完整清晰地表征聚烯烃树脂的微观结构。详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663/down_510096.htm

  • 【讨论】氮化硅粉体 表征

    表征氮化硅微粉体个人有些地方有些迷惑,不知道选用什么方法和设备1、粒度方法:光散射法、沉降法、电导法?还有其他不清楚个人想选用 激光粒度仪,理由是检测快速,效率高,精度?2、比表面积这个不太了解,用什么方法和设备比较合适,xdjm帮忙推荐下3、元素分析主要分析金属元素Fe、Al、Ca等,氧、氮、游离硅含量、二氧化硅、氮化硅含量这个好像很复杂,选用什么方法测这些呢,我个人想法是ICP-AES(OES)测量金属元素,氧氮含量怎么测呢?红外氧氮分析仪?游离硅这么测呢,氮化硅含量怎么测量啊?4、堆积密度、堆积角?大家讨论讨论,陶瓷粉体表征有经验的xdjm给指导下

  • [求助] 请教各位关于黑色粉末包覆拉曼表征

    这几天做实验遇到了点麻烦,我制备了有机物包覆的铁粉(几个微米),想漫反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它,可是铁粉颜色太深,有可能表征不出来,不知到朋友们又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呢?谢谢给各位了! [em61]

  • 【求助】求助聚醚胺的表征手段

    各位大哥大姐,小弟现有一混合样,大致成份为聚醚胺(无芳环,无不饱和键),请问如何表征分析,像HPLC紫外或示差的检测就存在检不出情况,急问,在线等....

  • 表面张力表征极性物质

    各位大家好: 有个问题我想请教下:我现在使用的白油,在加热氧化后会出现极性物质,我想问下,通过测试表面张力变化,可以表征极性强弱吗?

  • 电子显微学表征技术盘点专题,邀您发言互动!

    显微学表征技术主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显微学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材料、生命科学、机械、电子、化工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显微表征新技术也一直被研究领域乃至生产行业高度关注,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 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利用冷冻电子显微学技术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结构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至此,业界对显微学技术的关注再次掀起热潮。 与此同时,面对市场的需求,各大显微技术仪器设备生产商也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以期在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博得一席之地。

  • 【分享】化合物结构表征课件,希望大家用得上

    生物传感器一定会涉及化合物制备与表征等内容,这里我们共享一个好资料。此《化合物结构表征课件》包括:红外、紫外、核磁、质谱、XRD内容全面,值得学习!!!!看了、下了,帮忙顶下,谢谢!!!![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8563]化合物结构表征课件[/url][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earch.asp?sel=admin_name&keywords=quanbaogang]欢迎到我的资料库下载[/url]

  • 氢键表征研究

    [color=#444444]请问有人研究过羟基的氢键表征或者自由羟基的表征吗?从文献里面看到很多相关是用变温红外或者核磁,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以及怎么处理数据,求助大神们,最近很困扰啊[/color]

  • 【求助】链转移的表征

    在共聚过程中加入了异丁基乙烯基醚单体,现在想知道链自由基是否向这种单体转移了,如何表征?从红外图中能看出来吗?

  • 微球表面PEG的红外表征

    我用TEOS水解做硅纳米颗粒,同时加了PEG4000做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之后做红外表征的时候没有看到PEG的特征峰,例如2940cm-1附近的CH2的伸缩峰。我用没有加PEG的硅颗粒比较,发现没有什么不同 (附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21906_381325_2300477_3.gif有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 食品中的香味物

    一、食品中的香味物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必然地要将重点放在工厂和加工工艺上,放在用来制备各种食品的基础材料上。人们接触任何食品或饮料的最初印象是它们的外观,当然也包括它们的颜色。外观对人们选择食品有最大的影响,因为直观的吸引力会将营养价值相同的两种食品中的一种变得突出,不管这些食品是在包装中、或已准备好就可以吃或喝的。它们的外观直到食品摄取前都是一个有价值的特征(Hicks,1979)。在吃喝过程中,挥发性组分首先通过鼻子吸入,激发了嗅觉感受器,这一作用靠食物在嘴中咀嚼和吞咽时释放的挥发物又得以加强。同时,基本的味觉因素(即咸、甜、酸或苦)经过舌头上的味蕾得以感知,而口腔深部和咽喉对触觉、温度和/或化学刺激(即组织感、刺激性、涩味等)有感受。只有在这时候才认识了完整的香味。就在这一阶段,对食品由其外部到内部的性质作出了评价,从而对气息、味道、滋味和其他的整体感觉的享受才成为重要。人们早已认识到,香味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它对于饮食说来,没有化学或生理学基础,但没有它,人们可能会挨饿,因为身体不能长期地接受一种无味的饮食。  不管普遍的错误概念如何,香味是由挥发的和非挥发的化合物(不管这些化合物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引起的一种感觉,这些化合物存在于我们的饮食中,并在摄入时处于均衡状态。  香味的来源有:预先存在于如肉、鱼、水果、蔬菜等原料中,这些原料构成了我们饮食的主体,营养上也是必要的;由基础食品组分中存在的前驱体经烹调过程中的热作用引起的化学变化所产生;以浓缩的天然或合成的食品香精或调味品的形式有意加入的(Heath 1980)。  食品中的香味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动力平衡状态,能受下列因素影响并发生变化:原材料、加工条件、包装材料、从开始直至食品的最后制造过程中的处理和贮藏条件。工艺学家在食品配方和生产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以便利用这些变化来尽可能改进产品的可接受性,或者来消除、限制那些会毁损最后产品质量的变化。所有食品原料都有其基本的香味轮廓,这一香味轮廓主要来自具有低香味强度的原料(这些原料因其营养价值和组织感作用而被使用)。许多这样的食品原料含有前驱体和酶体系,这些酶体系在制备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会活化起来。所有的食品原料并不都会产生人们所喜爱的香味性质,要去除讨厌的气味必须有特殊的加工技术。也可以加入其他组分,以增强喜爱的香味特征、掩盖讨厌的气味特性或赋予完全新型的香味轮廓。

  • 高效液相色谱 表征 蛋白质分子量

    [color=#444444]想用高效液相色谱表征蛋白质分子交联前后分子量的变化。[/color][color=#444444] 蛋白质的分子量在2.5-10万之间,资料上建议用C4的柱子。[/color][color=#444444] 不知道流动相和PH值怎么选择。[/color][color=#444444] 第一次用HPLC,急求大神们的帮助!!!![/color]

  • 如何表征沥青中的改性剂?

    尊敬的各位,本人最近想使用SEM等设备表征沥青中的改性剂(SBS和PE),该如何做呢?问了仪器管理的老师,他们也不是很清楚。感谢高手回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