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

仪器信息网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间柠檬酸杆菌生物型相关的资讯

  • 果汁检测用试剂——钾、总磷、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折光率)、L-脯氨酸、总D-异柠檬酸,抵制 “烂果门”
    果汁检测用试剂&mdash &mdash 钾、总磷、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折光率)、L-脯氨酸、总D-异柠檬酸&ldquo 烂果门&rdquo 事件,怎可坐以待毙! 近期有媒体暗访指多家内地果汁生产商涉嫌使用腐烂果汁。国产果汁巨头卷入&ldquo 烂果门&rdquo ,你是否忧心忡忡?大多果汁含量无据可依,你该如何选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为13024.01万吨,比上年增长10.73%,其中,国内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产量为2229.17万吨(最主要为果汁饮料),占到饮料总产量的17.16%,较2011年增长16.09%。这些果汁真的如消费者理解的哪样健康自然高品质吗?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经营标准物质、标准品、化学试剂及相关技术服务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坐落于人才荟萃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客户满意"为公司核心价值观,产品主要应用于制药、生物、食品、环境、材料和农业等领域。本着始终拥有的创业激情和服务热忱,甄准生物已成长为我国重要的标准物质和标准品领域集成服务的领导者、中国最大的标准物质/标准品供应商之一。上海甄准生物提供果汁检测的钾、总磷、氨基酸态氮、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折光率)、L-脯氨酸、总D-异柠檬酸检测标准品和试剂。产品信息:货号描述规格可溶性固形物检测ZZSRIBS07S折光率标准液1.343253 (± 0.00004)@20C15mlZZSRIBS10S折光率标准液1.347824 (± 0.00004)@20C15mlZZSRIBS112S折光率标准液1.349682 (± 0.00004)@20C15mlZZSRIBS115S折光率标准液1.350149 (± 0.00004)@20C15mlZZSRIBS12S折光率标准液1.35093 (± 0.00004)@20C15mlZZSRIBS125S折光率标准液1.35093 (± 0.00004)@20C15mlZZSRIBS15S折光率标准液1.355679 (± 0.00004)@20C15mlZZSRIBS20S折光率标准液1.363842 (± 0.00004)@20C15mlZZSRIBS25S折光率标准液1.372328 (± 0.00004)@20C15mlZZSRIBS30S折光率标准液1.381149 (± 0.00004)@20C15mlZZSRIBS35S折光率标准液1.390322 (± 0.00004)@20C15mlZZSRIBS40S折光率标准液1.39986 (± 0.00004)@20C15mlZZSRIBS45S折光率标准液1.409777 (± 0.00004)@20C15mlZZSRIBS50S折光率标准液1.420087 (± 0.00004)@20C15mlZZSRIBS55S折光率标准液1.4308 (± 0.00004)@20C15mlZZSRIBS60S折光率标准液1.441928 (± 0.00004)@20C15ml总D-异柠檬酸检测ZZK-ISOCD-异柠檬酸检测试剂盒100 testL-脯氨酸检测ZZS1568506L-脯氨酸标准品200MGZZR70501茚三酮显色液2L钾检测ICCS03 钾离子 K+ 1mg/ml 1000ppm100mlICCT03 钾离子 K+ 0.2mg/ml 200ppm100ml 甄准,甄心倾听您每一个标准!
  • 瑞士万通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供柠檬酸全自动检测方案
    可口可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商,享誉世界。在质控方面,对于产品中各种物质含量的分析和检测,可口可乐公司的也可谓极度严格甚至苛刻。而在可口可乐比利时Anderlecht的技术服务中心,瑞士万通的全自动电位滴定系统为饮料中的pH值和柠檬酸含量测定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如何应对每天庞大的样品量?可口可乐公司更得益于瑞士万通的高度全自动技术方案,得到精确稳定的实验结果。 全自动的电位滴定系统包含有 814 USB样品处理器,2个外部滴定位,1个 808 Titrando电位滴定仪,2个 772 泵系统,2个 800 Dosino 加液单元以及802螺旋搅拌器和804搅拌台。 两套系统都含有127位11mL样品盘,样品通过Dosino 控制进行移液,特殊设计的取样针用于取果肉样品。 全自动电位滴定系统使用瑞士万通tiamoTM软件控制,tiamoTM网络版软件,无论您在实验室的哪个电脑前都可以随时查看实验结果,tiamoTM软件完全符合 FDA 21 CFR Part 11 的要求。关于瑞士万通: 1950年,瑞士万通发明了第一支复合pH电极。1954年,瑞士万通设计出第一台用于痕量分析的实用自动极谱仪。1956年,瑞士万通开发出第一支活塞型滴定管。1968年,在瑞士万通诞生世界首台数字化滴定仪,第一台数字化电子滴定管。̷�年,瑞士万通研发出首台智能型离子色谱仪。2010年,瑞士万通研制出世界首台紫外离子色谱。 Metrohm - 瑞士万通,是当今世界唯一全方位涵盖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国际化分析仪器公司。
  • 台湾地区修订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的规格标准
    2013年9月12日,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21301699号令,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第三条之附表二,修订了调味剂柠檬酸钠的规格标准。  修正对照表如下:修正规定现行规定§ 11009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别名:Trisodium citrate; INS No.331(iii)化学名称:trisodium salt of 2-hydroxy-1,2,3- propanetricarboxylic acid, trisodium salt of ß -hydroxy-tricarballylic acid分子式:Anhydrous: C6H5Na3O7Hydrated:C6H5Na3O7‧ nH2O (n=2或5) 分子量:258.07(无水)1.含量:本品含C6H5O7Na3 不得低于99%(180 ℃干燥2小时后定量)。2.外观: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3.性状:1.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2.本品应呈柠檬酸盐及钠盐之反应。4.干燥减重:无水柠檬酸钠:1%以下(180 ℃至恒重)。 二水柠檬酸钠:13%以下(180 ℃至恒重)。 五水柠檬酸钠:30.3%以下(180 ℃至恒重)。5.碱度:本样品1:20之溶液以石蕊测试为碱性。并于10 ml之此溶液中加入0.2 ml之0.1N硫酸及1滴酚酞后不呈粉红色。6.草酸盐:10 ml之样品溶液(1:10)加入5滴稀释醋酸试液及2 ml氯化钙试液,于1小时内未产生混浊。7.铅:2 mg/kg以下。8.分类:食品添加物第(十一)类。9.用途:调味剂。§ 11009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 分子式:C6H5O7Na3‧ 2H2O 分子量:294.111.含量:本品含C6H5O7Na3 99~101 %(180 ℃干燥2小时后定量)。2.外观: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清凉碱味。3.溶状:本品1 g溶于水20 mL,其溶液应无色且浊度在「殆澄明」以下。4.液性:本品水溶液(1→20)之pH值应为7.6~8.6。5.氯化物:0.014 %以下(以Cl计)。6.硫酸盐:0.024 %以下(以SO4计)。7.砷:3 ppm以下(以As2O3计)。8.重金属:10 ppm以下(以Pb计)。9.易碳化物:本品0.5 g加硫酸5 mL,于约90 ℃加热1小时溶解后,其液色不得较比合液K为浓。10.干燥减重:10~13 %(180 ℃,2小时)。11.分类:食品添加物第(十一)类。12.用途:调味剂。
  • 手打柠檬茶是自然绿吗?记者直击“色谱实验室”找答案
    检测人员在实验室通过繁琐的步骤对样本进行检查。 赵用 摄温州网讯 气温节节攀升,一波“绿”潮席卷茶饮圈。最近,泰式手打柠檬茶以其夺人眼球的墨绿色,成了许多年轻人夏日解暑的“新宠”。与此同时,也有市民提出疑问,茶饮如此缤纷的色彩“真的可以放心喝吗”?近日,温州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市区禅街随机挑选茶饮店,并对“招牌祁门红柠檬茶”“爆绿柠檬小麦草”“招牌柠檬茶”等3款水果茶饮料及“茉香绿茶”“后岸红茶”等2款原材料,就是否超量、超范围使用人工色素进行专项抽检监测。茶饮是否非法添加人工色素?为揭开这些柠檬茶靓丽色彩的背后秘密,记者直击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日化产品检测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请来色谱检测工程师赵超群,为大家答疑解惑。市民点题 “泰绿”能放心喝吗? 是否含有人工色素?市民张女士的孩子最近爱上了“泰绿”手打柠檬茶,出于好奇她买了一杯尝鲜,却发现“泰绿”柠檬茶和之前普通的柠檬茶口味并没有什么两样,主要是颜色非常吸引人,但停留在口腔内一直难以消散的绿色,难免让人对“泰绿”柠檬茶的食品安全性产生更多的怀疑和担心。“这个茶饮颜色出奇的绿,孩子喝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与张女士有一样疑问的还有市民苏先生,作为资深茶饮爱好者,他最近也迷上手打柠檬茶,爆款鸭屎香、新泰绿等,他都喝了个遍,但每次喝新泰绿手打柠檬茶时,他都有个疑虑:“泰国的绿茶怎么颜色会这么深?每天喝安全吗?”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做个检测,可以让大家喝得放心。实验现场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5份样品均不含这些人工色素当天,记者来到市质量技术检测日化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操作台上摆放着烧杯、恒温振荡水浴锅、玻璃搅拌棒、各类化学试剂等。“要想检测茶饮中是否含有人工色素,我们要按标准要求进行制样、预处理(色素提取)、上机检测等步骤。”赵工说,本次实验主要对样品中的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等人工色素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现场,赵工首先对5份制样好的样品进行预处理,从三份液体试样中分别称取20g于烧杯中。固体试样处理相对复杂,分别称取5g样品于烧杯中,用水进行反复洗涤色素,直到试样无色素为止,最后合并色素漂洗液为样本溶液。“接下来,我们采用聚酰胺吸附法完成样品色素的提取。”赵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样品溶液加柠檬酸溶液调pH到6,加热至60℃,将1g聚酰胺粉加少许水调成粥状,倒入样品溶液中,搅拌片刻,以G3垂融漏斗抽滤,用60℃pH为4的水洗涤3次-5次,然后用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涤3次-5次,再用水洗至中性,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3次-5次,直至色素完全解吸,收集解吸液,加乙酸中和,蒸发至近干,加水溶解,定容至5mL。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五个样品均不含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人工色素。专家提醒长期食用人工色素对身体有害购买颜色鲜艳的饮品需谨慎人工色素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在购买饮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赵工也给出解答。她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在常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中,胭脂红不能在饮料类中添加使用;柠檬黄和诱惑红在饮料类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1g/kg;亮蓝在饮料类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2g/kg;日落黄在固体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6g/kg;苋菜红在固体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5g/kg。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除添加之外,也可能来源于原辅料中;当存在原辅料带入时,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带入原则”。以日落黄为例,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有害身体健康。对此,她建议市民,在购买此类饮料时,不要一味追求颜色过于鲜艳或者与实际颜色差异过大的产品。
  • 【瑞士步琦】喷雾干燥制备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研究
    喷雾干燥技术微囊化鼠李糖乳杆菌ATCC 7469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的量时会对健康有益,只有在生存能力(107-1010 CUF m/L)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益生菌通常是乳杆菌和双岐杆菌,它们常与胃肠道有关;它们通常以冻干培养物的形式供应,或者被雾化并直接添加到食物中。益生菌功能食品在市场上需求量很大,酸奶和发酵乳制品通常被用作这类生物活性微生物的载体;然而,人们对在其他类型的非乳制品基质中掺入益生菌菌株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对于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对酪蛋白过敏或与乳制品有关的其它问题的消费者。一些研究报告了微胶囊益生菌的应用。例如,将益生菌菌株掺入奶酪、巧克力涂层和巧克力中,以及掺入果汁、蛋黄酱、黄油、肉类和烘焙产品等非乳制品中。益生菌菌株对胃肠道健康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预防肠道炎症,为上皮细胞提供保护,并调节抗体。它们可以产生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改善乳糖不耐受,增加对结直肠癌的保护,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并用于治疗食物过敏和预防急性腹泻。然而,这些微生物有不幸的缺陷,特别是在菌株存活方面。喷雾干燥是微胶囊化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其成本低,在最佳干燥条件下具有高存活率,并且在配方中加入了保护剂。近年来,乳清蛋白作为益生菌保护剂的使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因为这些蛋白是提高益生菌活性的天然载体,并且由于结构和理化特征,可以作为胃肠道中的递送系统。蛋白质可以在干燥过程中增加益生菌的存活率,因为它们能够形成降低热应力的保护膜。糖的添加也会影响干燥的益生菌制剂的存活。研究人员肯定了糖(如肌醇、山梨醇、果糖、乳糖、葡萄糖和海藻糖)对脱水细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海藻糖等糖是一种能够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二糖;它可以在脱水和再水化过程中替代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子,形成一种玻璃状基质,稳定生物大分子。科学家研究了使用奶酪乳清与淀粉、阿拉伯胶、麦芽糖糊精和乳清蛋白浓缩物联合干燥鼠李糖乳杆菌 64 的载体剂选择。另一方面,干燥温度是影响存活率的因素。例如,喷雾干燥的植物乳杆菌 WCFS1 再低干燥温度下表现出较高的存活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 WPC、麦芽糊精和海藻糖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对鼠李糖乳杆菌 ATCC 7469 进行微囊化,并评估微囊化对细胞活力和干粉性能的影响。以喷雾干燥条件(包括进口温度、空气流量和进料泵)为自变量,益生菌存活率、水分含量、水分活性和有效产量为因变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喷雾干燥包裹的鼠李糖乳杆菌的存活率进行了优化,并对粉末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1样品制备按最佳稳定性配方乳清浓缩蛋白:麦芽糊精:海藻糖(75:10:15)的比例采用超滤的方法制备乳制品悬浮液。将冻干的鼠李糖乳杆菌 ATCC 7469 菌株悬浮于 2ml 培养基中,在 MRS 肉汤(蛋白胨:10.0g,牛肉浸粉:10.0g,酵母浸粉:5.0g,葡萄糖:20.0g,吐温80:1.0g,磷酸氢二钾:2.0g,醋酸钠:5.0g,柠檬酸铵:2.0g,硫酸镁:0.1g,硫酸锰:0.05g,pH6.2±0.2,25℃)中重新激活制备细菌悬浮液。2实验过程在磁力搅拌下将鼠李糖乳杆菌 ATCC 7469 菌株悬浮液添加到每个乳悬浮液中,在微囊化过程期间使所述分散液保持在恒定的搅拌状态。喷雾干燥仪选用瑞士步琦 B-290,通过改变进口温度(120℃-180℃)、干燥空气流量(70%-90%,即:28-35m3/h)和进料量(10%-55%,即 3-17mL/min)来进行工艺摸索。▲S-300工艺探索采用响应面法和二次复合中心设计对益生菌微囊化进行了优化,其自变量有进口温度、空气流速和进料流量。在最优理论条件下进行了三次实验验证。图1 考察了菌株存活率的响应面变化。由图可知存活率与出口温度呈反比,低温时存活率在 69%、高温时存活率在 23%。其他科学家在使用含益生元的脱脂乳制备鼠李糖乳杆菌 GG(ATCC 53,103),70℃ 时的存活率为 76%。也跟我们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图2 考察了水分含量的响应面变化。从图可得到进口温度与水分含量之间呈反比关系,当进口温度与进料量较高时,粉末的水分含量较低,结合存活率考虑,水分含量在 3.0%-5.8% 之间,与其他报道的数值相接近。图3 考察了水活度的响应面变化。在较高的进口温度下,进料量和气体流量得到了较低的水活度值,因素与结果之间呈反比关系。其他使用麦芽糊精、乳清蛋白浓缩物和葡萄糖的相关研究中,水活度的值与本研究中活性最高的粉末报告结果一致。3实验结果确定益生菌的包封中壁材的最佳比例对于提高微生物对抗整个胃肠道条件的稳定性很重要。在干燥过程中指定最佳条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为壁材的蛋白质-海藻糖-麦芽糊精混合物的保护能力并因此提高鼠李糖的存活值也是重要的。因此,使用响应面方法确定干燥过程的最佳条件。表2显示了鼠李糖乳杆菌微囊化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近似实验值(差异<10%)。得到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是进口温度、空气流量和进料泵流量分别为169℃、33m3/h和16ml/min,存活率为70%,吸气率为84%,出口温度为52℃,总体满意度为0.96。物理性质评价如图4所示,得到的粉末水活性动力学显示了较高的吸水能力,这可能是海藻糖作为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表现出的分子运动和扩散效应,与用于包封基质的典型吸水行为一致。吸湿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直到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因此加入了 WPC 来降低吸湿性,因为它的表面活性和形成具有较高 Tg 膜的能力。粒径和形态结果如图5显示。(a)在最佳工艺参数上制备的粉体,其微胶囊紧凑,类球形形状,具有不同的大小和不规则的表面与压痕,外表面显示无裂缝或破坏的墙壁,这是确保更高的保护和更低的气体渗透性的基础。4结论结果表明,蛋白质-海藻糖-麦芽糊精混合物是包裹鼠李糖乳杆菌的良好壁材,在干燥过程中表现出重要的热保护作用,并提高了其存活率;通过响应面方法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生产的微胶囊具有可接受的理化性质——水分、水活性、吸湿性和粒径等,为益生菌的微囊化提供了思路。5文献来源Microencapsulation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TCC 7469 by spray drying using maltodextrin,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trehalose.
  • 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致病菌的感染进展至关重要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细菌感染的进展至关重要。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致病菌常常会利用来自宿主肠道菌群的信号来扩散并且加速感染进程。柠檬酸杆菌是一种感染小鼠和人类的致病菌,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对柠檬酸杆菌进行研究发现,其能利用宿主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信号分子来诱发疾病进程,并且引发长效感染。这项研究中,研究热人员首次在宿主机体内阐明了柠檬酸杆菌感染的过程(并非在实验条件下),这或许也能够帮助理解宿主肠道菌群在该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发现,细菌能利用肠道菌群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来增强感染过程,并且诱发一些严重的疾病;研究者认为,本文研究阐明了健康的肠道营养和微生物菌群对诸如大肠菌群(柠檬酸杆菌)等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性。研究者Andrew Roe说道,本文中我们重点理解了细菌诱发动物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准确分子机制,通过对柠檬酸杆菌进行研究,我们阐明了肠道菌群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诸如大肠杆菌等细菌如何利用宿主信号来扩散并增加感染风险。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来探讨肠道菌群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或许对于开发抵御致病菌感染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
  • 靠香味就能知道柠檬产地?用NTME-GC-MS法分析
    柠檬(Citrus limon)是继橙子和柑橘之后颇受欢迎的柑橘类水果之一,全球产量为42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和墨西哥。柠檬富含多种次生代谢物,广泛用于制药、营养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行业。除了维生素C外,柠檬还含有植物化学物质,包括多酚(类黄酮和非类黄酮)、柠檬酸和萜类化合物,这些物质作为营养保健品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些代谢物已被证明具有抗癌、抗菌、抗氧化和抗糖尿病的特性。此外,柠檬和其他柑橘类水果的精油被认为是食品工业中化学添加剂的优良替代品,既满足了安全需求,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天然食品成分的需求。食品基质的挥发性成分是影响风味和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柠檬中,已广泛报道了代谢途径和相应的挥发性成分受到与基因型(存在许多杂交品种)、成熟度和地理相关的几个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食品基质和食品相关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目前,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食品基质和食品相关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VOCs分析的金标准仪器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样品。然而,之前的样品准备通常被忽视,这对于浓缩VOCs和消除干扰至关重要,特别是从复杂的基质中。传统的提取技术,包括溶剂提取、蒸馏和顶空技术,主要基于VOCs的溶解度或挥发性。这些方法可以定义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和目标样品的风味/香气的综合信息。英诺德INNOTEG旗下的NeedleTrap(NT)动态针捕集技术,为气态基质中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样品制备方式。通过增加吸附剂的量以及复合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在增加吸附能力,尤其是对小分子的吸附。利用样品量少和内部膨胀气流热解析的全新技术进行快速解析而无需冷凝装置,有利于痕量级别的气体分析,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如何利用NeedleTrap分辨柠檬的产地?样品来源从当地市场中随机选择来自同一品种(尤里卡)的柠檬样品,但种植在不同的地区(葡萄牙大陆和马德拉岛,阿根廷和南非)。选择后,分别收集每个柠檬的果皮(外果皮),立即在&minus 80°C的氮气下保存,250mg等分直到分析。英诺德INNOTEG NeedleTrap(NT)选择(60 mm × 0:41 mm id,0.72 mm od, Divinylbenzene/Carboxen 1000/Carbopack X -DVB/Car1000/CarX)样品采集过程1. 将250 mg样品放入20 ml的提取管中,并加入100 μL 2-庚醇(30 ppm)作为内标;2. 密封提取管,在50 ± 1 °C下平衡10 min;3. 然后,将预先连接到一次性1 mL注射器的NTD插入萃取管的顶空,并通过吸附剂手动加载30 mL的气体(30个抽取循环,平均速度10 ± 2 mL min&minus 1);4. 提取后,丢弃注射器,用PTFE帽封住NTD的两端;5. 在250 °C下将NTD注入GC-MS系统60秒,以实现提取VOC的热解吸;* 在下一次萃取之前,将NTD置于250 °C恒流氦恒压1 bar下30 min的调节器中,使吸附剂重新活化。除非有指示,所有步骤都至少用三个不同的样品(N = 3)重复,并分析三份(N = 3)。分析● 分析是在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仪系统(安捷伦技术公司,帕洛阿尔托,加利福尼亚州,美国)与安捷伦5975四极惰性质量选择检测器耦合进行的;● 提取的化合物在BP-20熔融硅胶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上进行分离;● 采用以氦为载气的无裂解注射,以1.0 mL min&minus 1的恒定流速进行;● 烘箱温度条件为:45℃(保持2 min),然后从45 oC开始梯度温度梯度,保持1 min,然后以2 ℃/min的速度升至90℃,保持3min,然后以3 ℃/ m的速度升至160 ℃(保持6 min),终末以6℃/min的速度从160℃升至220℃保持15 min;● 进样口温度和离子源温度分别为250 ℃和230 ℃;● 化合物的质谱在70 eV的电子撞击(EI)模式下获得。电子倍增器设置为自动调谐程序。数据采集采用扫描模式(质量范围m/z = 35–300 amu;每秒6次扫描)。● 使用GC-MS的Enhanced ChemStation软件(Agilent Technologies, Palo Alto, CA, USA)记录和处理色谱图和光谱。不同地理区域的柠檬皮的挥发性有机物图谱 图片:NTME/GC-MS柠檬(尤里卡品种)果皮的典型特征,来自研究调查的地区:葡萄牙(大陆和马德拉岛)、阿根廷和南非尽管从谱图中可以看到四个柠檬样品的VOCs分布明显相似,但与各VOC和功能群的相对丰度有关的一些特征是特别的。南非柠檬似乎比其他组更芳香,因为相对峰面积的总和明显更高(分别是马德拉、葡萄牙大陆和阿根廷柠檬的1.5倍、2倍和3倍)。单萜烯是所有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功能类,占挥发分的95%以上。这种表现主要是由于D-柠檬烯,其次是α-和β-烯,β-烯和γ-萜烯,这是所有柠檬样品中含量最高的VOCs。相比之下,葡萄牙大陆柠檬中的高醇含量比其他组分析的要高得多。醛类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葡萄牙(大陆和马德拉)种植的柠檬中醛类含量比阿根廷和南非样品高。对挥发性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为了评估本研究获得的挥发性指纹图谱在根据地理区域区分尤里卡柠檬中的潜力,利用MetaboAnalyst 4.0网络工具对挥发性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PCA的第一个主成分(PC1)总方差为52.1%,可以将柠檬生长在葡萄牙大陆和马德拉的品种进行区分,(乙醇、乙酯,辛酸、反式-βα,紫苏醛和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第二主成分(PC2)占模型总方差的24.4 %,并将南非生产的品种与阿根廷生产的品种(α-pinene、 α-thujene、甲苯、甲苯、1-丁醇、d-柠檬烯和2-甲基-2-庚烯)分开。结论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报告了根据其地理来源使用简单的分析布局和相当经济的实验装置来识别柠檬。NTME/GC-MS,可以对不同地理来源——葡萄牙马德拉岛(葡萄牙)、阿根廷和南非——种植的Eureka品种柠檬皮(外果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在Eureka品种的柠檬皮中共鉴定出75种VOCs,这一数字略高于之前发表的关于同一品种的研究结果。单萜烯家族是最主要的VOCs,占Eureka品种柠檬皮挥发性成分的95%左右。D-柠檬烯、β-烯和γ-萜烯是目标地理来源的柠檬皮中鉴定出的主要挥发物。本研究中鉴定的VOCs能够根据其地理区域区分柠檬。因此,丁醛、α-烯、α-丁烯、2-庚酮、D-柠檬烯、2-甲基-2-庚烯、壬烯醛、癸醛、1-辛醇、柠檬烯氧化物、β-石竹烯和2,6-二甲基2,6-辛二烯是对这种区分贡献最大的VOCs。英诺德INNOTEG NeedleTrap 英诺德INNOTEG新型的动态针捕集装置(Needle Trap),把吸附剂填充在针尖内,可装填多达三种不同商用固体填料,是一种新型的无溶剂微萃取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适于痕量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分析。英诺德INNOTEG Needle Trap动态针捕集技术,为气态基质中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品制备方式。通过增加吸附剂的量以及复合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在增加吸附能力,尤其是对小分子的吸附。利用样品量少和内部膨胀气流热解析的技术进行快速解析而无需冷凝装置,有利于痕量级别的气体分析,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技术特点1. 英诺德INNOTEG Needle Trap技术易于操作使用,便捷,可用于现场采样的技术;2. 灵敏度高,填有多种吸附剂的动态针捕集装置分析ppb/ppt级低浓度范围挥发性有机物;3. 英诺德INNOTEG Needle Trap的体积小,需要的样品量少,热解析速率只需30s,一方面不需要冷阱聚焦聚焦来解吸样品并且不会造成拖尾峰,另一方面,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4. 样品采集和存储稳定性强,针头两端有PTFE堵头密封,易于保存,运输方便。产品规格Luer-Lock连接头长度:在50mm至70mm之间直径:三种尺寸可选0.7mm/0.4mm;22号规格 (0.72mm/0.4mm) ;23号规格 (0.64mm/0.35mm) ;针尖形式:圆锥形(侧孔,钝面,或根据需求定制)填料:可根据目标组分选择填充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增大吸附容量和吸附范围如果您对上述产品感兴趣,欢迎随时联系德祥科技德祥科技德祥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科学仪器供应商和服务商,德祥服务于大中华区和亚太地区,每年都为数以千计的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包含仪器代理,维修售后,实验室咨询与规划,CRO冻干工艺开发服务以及自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作为深耕科学仪器行业的供应商与服务商,德祥现已服务于政府、高校、科研、制药、检测、食品、医疗、工业、环保、石化以及商业实验室等众多领域。公司目前在亚太地区设有13个办事处和销售网点,3个维修中心和1个样机实验室。2009至2021年间,德祥先后荣获了多项奖项。我们始终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致力于成为优秀的科学仪器供应商,为此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始终相信,每一天都在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英诺德INNOTEG英诺德INNOTEG是德祥集团旗下自主研发品牌,专业从事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是集实验室设备研发生产、方法开发、实验室仪器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厂家。多年以来,英诺德INNOTEG致力于研发高效的实验室创新设备。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储备,一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创建了一支由博士、硕士和行业专家等构成的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研发团队,在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开展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此外,英诺德INNOTEG还与各大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项目的产业化。英诺德INNOTEG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注重前瞻性技术研发,已推出多款科学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耗材产品。
  • Cancer Discov:科学家识别出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特殊细菌蛋白
    与持续性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和低级别炎症或与结肠肿瘤的发生相关,然而,短暂性和自限性感染在细菌驱动的结肠肿瘤发生中的影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题为“Bacterial Genotoxin Accelerates Transient Infection–Driven Murine Colon Tumorigene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起常见食物中毒症状的细菌或许会产生一种损伤肠道细胞DNA的特殊毒素,从而潜在诱发结肠癌。这一研究发现或许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全球每年大约200万例结肠癌病例中,有一些患者的发病或许是源于短暂且看似温和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研究者还指出了未来开发新型药物的可能性,即通过中和这种新发现的名为UshA的毒素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图片来源: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定植在肠道中的特定细菌或会通过参与慢性肠道炎症的持续性感染来诱发结直肠癌,引发食物中毒的短暂感染(包括旅行者腹泻,患者通常在1-2天内就能得到缓解)通常被认为是非致癌性的。研究者Fengyi Wan说道,我们希望本文研究或能促进其他科学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来调查短暂的腹泻感染和结肠癌发生之间的潜在关联。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柠檬酸杆菌来感染小鼠使其患上短暂性的腹泻疾病,这与人类感染上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症状相似,结果发现,柠檬酸杆菌感染会迅速导致小鼠机体肠道内壁细胞出现明显的DNA损伤迹象。研究者注意到,这种损伤依赖于细菌中一种称之为III型分泌系统的机制,这种注射器样的附属物能被诸如柠檬酸杆菌和致泻大肠稀释菌用来向宿主细胞中注射蛋白质,这种机制有利于入侵的微生物生长和生存。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一种名为UshA的III型分泌系统注射蛋白,其或许是DNA损伤的原因,结果发现,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产生的UshA蛋白或许含有一种具有分解DNA酶类活性的短片段;研究人员并不清楚DNA分解元件在柠檬酸杆菌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剔除该元件似乎会损伤细菌的生长或生存,但研究者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发现证据表明,UshA或许会对被感染的宿主产生明确的致癌作用。随后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能自发形成结肠肿瘤的遗传工程化小鼠品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含有UshA的柠檬酸杆菌感染这些小鼠或许会明显加速其机体中肿瘤的形成;相比而言,感染了缺失UshA基因的工程化柠檬酸杆菌或许对于加速肿瘤的进展并没有任何影响。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柠檬酸加速的结肠肿瘤中的突变与人类结肠肿瘤中的突变类型高度相似,这或许再次强调了其与人类健康的潜在关联性。图片来源:https://cancerdiscovery.aacrjournals.org/content/12/1/236#这种关联性的有力确认或许并不容易实现,因为根据定义,短暂的感染在肿瘤发展时或许早已经消失了,在被检测出来之前,结肠肿瘤或许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研究者Wan表示,建立携带UshA的微生物和人类结直肠癌之间的关联或许需要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而且这些研究可能最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进行,因为在这些地区,致泻性细菌感染和结直肠癌都非常常见。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联合研究来开发针对UshA毒素的抑制剂,从原则上来讲,研究人员能给予已经存在腹泻疾病的患者这种抑制剂来保护其抵御促癌DNA损伤。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UshA或能作为细菌的III型分泌系统依赖性基因毒素,在促进的短暂和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加速结肠肿瘤发生过程中或许扮演着关键角色。原始出处:Yue Liu, Kai Fu, Eric M. Wier, et al. Bacterial Genotoxin Accelerates Transient Infection–Driven Murine Colon Tumorigenesis, Cancer Discovery (2022). DOI: 10.1158/2159-8290.CD-21-0912
  • 柠檬片冷冻干燥机
    柠檬片冷冻干燥机|柠檬片冻干机|柠檬冷冻干燥机| 柠檬冷冻干燥机| 柠檬片冻干设备 近年来,柠檬片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柠檬片多为烘干或晒干品,不仅出现干缩及褐变现象,维生素、生理活性成分等热敏性营养素也大大损失。而以冻干机生产出色泽、风味、营养物质都得到较好保存且安全卫生的冻干柠檬片。故此,也被成为柠檬片冷冻干燥机或柠檬片冷冻干燥机。 用柠檬片冷冻干燥机加工的柠檬冻干片没有涩味,没有苦味(柠檬子含有柠檬苦素,是抗癌非常珍贵的产品。这儿说的没有苦味并非指柠檬本身带有的,是没有加工形成的苦味)。 柠檬片冷冻干燥机技术参数: 型号TF-SFD-75 有效干燥面积7.5㎡ 隔板层数7+1 隔板温度范围 -50℃至+70℃ 隔板温差 1℃ 隔板间距100mm 隔板尺寸915*1210*25mm 冷阱温度 -70℃(空载) 捕水能力75KG/24h 真空度 10Pa 整机功率 40KW(含电加热10KW) 柠檬片冷冻干燥机优势: 一.柠檬片冻干是在低温下进行,微生物之类不会发生变性或失去生物活力。 二.在低温下干燥时,柠檬片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损失很小。 三.在冻干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保持原来的性状。 四.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几乎立即恢复原来的性状。 五.由于干燥在真空下进行,氧气极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得到了保护,随时享受鲜果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上海田枫实业有限公司www.tfsye.com
  • 品客薯片陷“柠檬黄门” 费列罗巧克力违规添加食用胶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今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261批、化妆品13批。品客奶酪味薯片柠檬黄超标,费列罗巧克力违规添加食用胶,吉百利巧克力饼干超保质期,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严重。其中,主要不合格食品是糕点饼干类、糖类和饮料类等共18类别,来自34个国家或地区,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和品质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8月全国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274批本报讯(记者 李大林)品客奶酪味薯片柠檬黄超标,费列罗巧克力违规添加食用胶,吉百利巧克力饼干超保质期,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严重。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今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261批、化妆品13批。其中,主要不合格食品是糕点饼干类、糖类和饮料类等共18类别,来自34个国家或地区,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和品质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费列罗巧克力违规添加消费者所熟悉的品牌费列罗——比利时生产的费列罗SCHOKOBONS巧克力,被检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阿拉伯胶,全部96公斤货物被认定不合格,从而全部销毁。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未规定阿拉伯胶属于巧克力糖果的食品添加剂,所以一旦有该成分则被认定不合格。不过,记者了解到,阿拉伯胶作为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水溶胶,安全无害而且可以在大肠中被降解。费列罗集团在中国的唯一贸易子公司费列罗贸易(上海)公司对此表示,中国市场并未进口和销售费列罗SCHOKOBONS巧克力,同时也不清楚进口该批巧克力的公司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的进货渠道。深圳一家公司从美国进口的“品客奶酪味薯片”被检出柠檬黄、日落黄超标,2公斤多的货物被全部销毁。记者了解到,柠檬黄会给人身体带来严重危害,虽然致癌风险尚有争论,但实验表明儿童食用柠檬黄会导致智商下降,成人食用则可导致偏头痛、视觉模糊、哮喘等症状。此外,两批次美心金腿五仁月饼由于菌落总数超标而被退货,两批次的吉百利饼干由于超过保质期被销毁。“贝贝善”奶粉菌超标法国“法瑞康”婴儿配方奶粉、 德国的“贝贝善”幼儿配方奶粉3段,均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而德国“乐爱朵”配方奶粉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此外,新西兰“爱恩思”婴儿配方奶粉、波兰“贝倍妙”配方奶粉因标签不合格也被拒之国门外。记者走访了市区乐购、家乐福等超市,均未发现有这些品牌的奶粉销售。随后记者在网上查询,这些品牌奶粉也鲜有销售和购买。检疫部门表示,由于中国与国外的乳制品生产标准并不统一,因此部分洋奶粉在蛋白质或其他元素上不符合标准造成它们过不了关,但与此同时欧盟等也不应因中国市场需求量大而在生产过程中放松检验和检测标准。在其他婴幼儿食品中,瑞氏麦多种水果宝宝麦粉被检出“不溶性膳食纤维”超标,美国冠军复合营养粉(香草味)违规使用化学物质。今年8月全国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化妆品涉及4类产品13批次。伊丽莎白雅顿白手套精致莹白喱再上“黑榜”。
  • 北京大学王初课题组发展沙门氏菌中的衣康酸修饰组学鉴定新方法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王初课题组在Chemical Science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oproteomicprofiling of itaconations in Salmonella”的论文,并且被选为“Pick of the week”文章。在这项工作中,研究学者发展了新型衣康酸修饰化学探针工具,并结合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实现了在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中衣康酸修饰位点的大规模直接鉴定,并且进一步揭示了衣康酸通过共价修饰关键代谢蛋白从而对细菌生长过程的抑制作用。  衣康酸是近些年来被发现具有显著抗炎抗菌活性的代谢物分子,它在病原菌侵染或者脂多糖刺激的炎症巨噬细胞中会大量产生,浓度可达到毫摩级别,并广泛参与到抗炎信号通路中。由于衣康酸具有共轭不饱和双键结构,它可以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共价修饰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残基,通过影响底物蛋白的活性和功能从而调节宿主炎症反应过程。因此衣康酸修饰蛋白的大规模鉴定对理解其炎症和抗菌调节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宿主巨噬细胞层面,此前王初课题组分别发展了基于非天然糖的竞争性探针和生物正交的衣康酸探针,并结合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炎症巨噬细胞中的衣康酸修饰进行系统的分析,揭示了衣康酸可以修饰ALDOA,LDHA、GAPDH和RIPK3等蛋白,调节糖酵解和细胞坏死等通路。这些研究为理解衣康酸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然而,在病原菌层面,衣康酸对于细菌的调控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目前普遍认为衣康酸可以竞争性抑制细菌中某些特有的代谢酶(例如异柠檬酸裂解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等),来影响细菌代谢。近些年也有研究发现衣康酸可以通过与鸟苷三磷酸酶GTP酶Rab32作用,限制囊泡内病原菌复制,协助宿主防御沙门氏菌。细菌还会适应宿主产生的衣康酸,通过改变自身代谢,促进细菌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增强自身的耐受能力。衣康酸和病原菌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而衣康酸对细菌中蛋白的共价修饰和功能影响还研究甚少。在本工作中,作者结合新型衣康酸修饰探针和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在病原菌中对衣康酸修饰的蛋白进行了鉴定。  作者首先发现此前在巨噬细胞中表现良好的生物正交探针ITalk并不能在沙门氏菌中产生明显的标记,因此本工作设计并合成了几种不同结构的衣康酸生物正交探针,并评估筛选了它们在沙门氏菌蛋白质组中标记的效果。作者发现,带有酰胺连接的短链C3A探针标记效果更好,并且和衣康酸具有明显的竞争。在进一步的小分子水平反应、蛋白组水平标记和抗菌功能验证后,作者确认了C3A能模拟衣康酸的作用效果。  结合基于还原二甲基化标记的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作者利用C3A探针在沙门氏菌蛋白质组中大规模鉴定了衣康酸修饰蛋白,作者设置了三组标记样品,得到两个比值,一个为扣除非特异性吸附,另外一个为衣康酸竞争组,一共鉴定到1230个蛋白,其中扣背景比值大于10、竞争比值大于1.5的高置信衣康酸修饰靶标蛋白有197个,这些蛋白被定义为衣康酸修饰蛋白。这些蛋白中包括很多在沙门氏菌中参与重要代谢过程的功能蛋白酶,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蛋白是异柠檬酸裂解酶 (ICL)。  结合TOP-ABPP技术,作者进一步对衣康酸修饰位点进行大规模直接鉴定,通过两次生物学重复实验,鉴定到781个蛋白上的1319个修饰位点,通过与修饰蛋白进行比对,作者发现其中129个蛋白被鉴定到位点,其中61个蛋白含有一个以上修饰位点,35个蛋白含有两个以上修饰位点。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进行了位点突变实验,通过突变后探针标记信号的消失证实了这些修饰位点的可靠性。  作者在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共鉴定到5个修饰位点,而突变实验显示主要标记位点在该蛋白的活性位点Cys195上。作者进一步对ICL上存在的衣康酸修饰进行了深入的生化实验验证,通过基因敲除回补实验以及纯蛋白酶活实验,验证了衣康酸是通过对ICL活性位点195位半胱氨酸上的共价修饰影响酶活,产生的抑菌作用。有趣的是,作者还发现了ICL中第318位半胱氨酸也会被衣康酸修饰,而该位点的突变会影响ICL的热稳定性和活性。  总之,本工作首次报道了适用于沙门氏菌标记的衣康酸生物正交探针,并结合化学蛋白质组策略实现了衣康酸修饰位点的直接鉴定,不仅在沙门氏菌中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衣康酸修饰蛋白的数据库,还揭示了衣康酸通过共价修饰从而抑菌的新机制,这对于进一步理解衣康酸的抗菌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王初教授,其指导的前沿交叉研究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艳玲为本文的第一作者。王初课题组博士毕业生秦为,研究生刘东阳和博士后刘源等合作者为本课题做出了贡献。该工作受到科技部蛋白质重点专项、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项目经费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sc/d1sc00660f  文献引用:DOI: 10.1039/d1sc00660f
  • 法国又发现一例超级细菌病例 呈跨国传播趋势
    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研究所19日说,法国一家医院日前在一名患者身上发现了具有超强抗药基因的细菌菌株,这是法国发现的第二例“超级细菌”病例。  医学与健康研究所的专家帕特里斯诺德曼当天对媒体说,患者为女性,曾在印度住院进行手术治疗。8月中旬返回法国后,她被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医生还发现,她所感染的这种名为“柠檬酸杆菌”的消化道细菌含有超级抗药的NDM-1基因,而且这种细菌的菌株与之前发现的首例携带“超级细菌”的病例并不相同,不过患者目前情况稳定。  诺德曼认为,这例“超级细菌”病例的出现说明法国卫生总局最近采取的防范措施十分必要。该机构日前表示,将对所有曾在国外住院、随后转入法国医院的病人进行细菌抗药性检测,其中包括近期引发人们担忧的“超级细菌”。  此前,法国一家医院曾在一名受伤者皮肤样本中发现一些细菌菌株含有NDM-1基因,但这些菌株的抗药性不太强。 本月11日,英国加的夫大学发布公报说,NDM-1基因最早由该校教授蒂姆沃尔什于2009年发现,来源是一名曾到印度就医的瑞典人所携带的细菌。沃尔什及其同事后来又发现,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一些患者携带这类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细菌呈现出随人员流动跨国传播的趋势。
  • 我国首次分离得到新乳杆菌 助推益生菌食品升级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2020年第9号公告,其中“马乳酒样乳杆菌马乳酒样亚种”乳杆菌被列为新食品原料。据悉,这是天津科技大学王艳萍教授科研攻关的成果,是我国首次分离得到、全球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乳杆菌,对酸奶及益生菌等发酵食品升级品质、改善口感、清洁标签等将起到提升作用。  原料天然化、黏稠度和细腻口感是酸奶品质的高地。在欧洲,酸奶生产商通常使用特殊功能的乳酸菌来提高酸奶质地的“黏性”,同时,许多国家禁止在发酵乳中添加增稠剂、稳定剂,对天然酸奶的追求已成为未来市场趋势。  酸奶等益生菌发酵食品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容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受到人们青睐,我国每年包括酸奶在内的益生菌类食品市场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高品质酸奶成为乳品新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微生物宝库资源,研发胞外多糖乳杆菌,解决酸奶不添加增稠剂而获得味蕾舒适的黏性及口感,使中国益生菌食品行业与国际接轨,助推产业优质化发展。”王艳萍把酸奶新型乳杆菌目标定位为对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微生物的筛选技术,获得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通过对其产糖分子机制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马奶酒样乳杆菌ZW3胞外多糖合成的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作用。  经过近20年科学研究,在4次国家自然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基金支持下,研发获得成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论文30余篇。王艳萍通过收集、分离、功能确认菌株,到菌粉生产工艺、菌粉的稳定性、菌粉产品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对ZW3菌株高产胞外多糖的分子学机制、结构、性能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该菌株在发酵食品、乳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以及微生态药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是全球研究最深入和最全面、首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马乳酒样乳杆菌,通过其自身代谢产物实现酸奶黏度增稠,可以避免因添加增稠剂和稳定剂影响发酵乳制品的口感及质量,使酸奶更美味和优质。  王艳萍介绍,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独特的物理学和流变学特性以及公认的食用安全性,是天然的生物增稠剂,可以替代目前正在应用的、来源于非食品级细菌的稳定剂或增稠剂,在发酵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用途,能提高干酪得率、降低酸奶凝胶脱水收缩现象,解决酸奶生产中常出现的凝胶易断裂、黏稠度低、乳清易析出等质量问题。  据该菌种申报单位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介绍,该乳杆菌是具有优异食品加工性能与调节肠道、精神健康等多种益生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菌株,有高产胞外多糖的特性,在食品中应用能减少稳定剂、增稠剂的使用,打造清洁标签,升级产品;可去除或减少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提高产品安全性;还在调节肠道健康、提高免疫、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多种功能。许多乳品行业专家都认为此乳杆菌是“小菌种,大作为”。
  • 月旭科技三箭客“求酸记”
    柠檬酸(Citric Acid,简称C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分子式C6H8O7,易溶于水。天然柠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柠檬酸是世界上用生物化学方法生产的产量最大的有机酸, 柠檬酸及盐类是发酵行业的支柱产品之一。柠檬酸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具有极多的用途。在食品工业,可以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除腥脱臭剂、风味增进剂、胶凝剂、调色剂等。本文采用月旭的三款不同类型的色谱柱,进行柠檬酸含量的测定,具体内容如下。 方法1色谱条件色谱柱:月旭Ultimate OAA(4.6×300m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与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0.5mL/min。 谱图和数据方法2色谱条件色谱柱:月旭Xtimate Sugar-H(7.8×300mm,5um);流动相:0.008mol/L硫酸溶液;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0.6mL/min。谱图和数据方法3色谱条件色谱柱:月旭Ultimate Amphion-Ⅱ(4.6×150mm, 5μm);流动相:0.1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7/3;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0mL/min。 谱图和数据结论使用月旭Ultimate OAA(4.6×300mm)、月旭Xtimate Sugar-H(7.8×300mm,5um),月旭Ultimate Amphion-Ⅱ(4.6×150mm, 5μm)三款色谱柱,分别在相应的色谱条件下的检测,均能满足检测需求。在日常检测或方法开发中,可根据其他待测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条件来检测。
  • 【2017欧洲微生物与传染病年会系列报道】MALDI-TOF MS在ECCMID中的身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软电离有机质谱。2002年,该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评奖委员会认为该技术突破了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的难题,在临床诊断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maldi-tof ms技术在eccmid会议上多次被提到,其中在华人会议上,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主任介绍在关于中国侵袭性真菌的流行性及耐药情况的研究中,所采用的鉴定方法从2012年至今一直为maldi-tof ms+itsrdna测序方法。maldi-tof ms已经成为了该研究的主要检测方法,然而,maldi-tof ms不同系统间的鉴定准确率仍存在差异,例如,对于2010-2014年间收集到的26株candida haemulonii ,利用vitek ms 系统鉴定结果正确,而利用bruker biotyper ms 系统鉴定的准确率仅为88.5%。(《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china:researchprogram from chif-net》)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也在eccmid会议上介绍了maldi-tof ms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德国学者jena介绍使用肠杆菌科细菌做快速分型,利用ngs法和maldi-tof ms法对粘质沙雷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认为maldi-tof 分型法可区分这些菌的主要克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复性等。(《maldi-tof ms for rapid strain typing of enterobacteriaceae》)日本学者akihiro nakamura经lc ms/ms确认了st131菌株特异性标记蛋白后,发现了一些多重耐药大肠杆菌st131的标记蛋白(7650m/z,11780 m/z,8351 m/z),建立了应用maldi-tof ms快速鉴定菌种并同时检测st131菌株特异性标记蛋白峰的方法。(《proteomics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the specific biomarker protein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st131 clonal group by maldi-tof ms》)意大利学者foschi利用16s rrna和maldi-tof ms两种方法检测乳酸菌,40株乳酸菌的鉴定方法的准确率均可达到97%以上。对于某些菌株,利用16s rrna鉴定仅达到种水平,而maldi-tof ms可以达到亚种水平。(《novel approaches for the species-level identification of lactobacilli: integration of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with maldi-tof ms and 1h-nmr》)此外,参展的poster中,关于质谱的文章也很多,小编为您精选如下几篇:eccmid会议进行时,我们将持续第一时间为您奉上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基于HOOKE单细胞分选平台的嗜冷电活性微生物的mini-metagenome分析研究
    2020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邢德峰教授团队应用辰英核心产品——拉曼单细胞分选仪HOOKE PRECI SCS-R300,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文章“Mini-metagenome analysis of psychrophilic electroactive biofilms based on single cell sorting”。相关文章链接一、研究背景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对生物电化学系统(BES)中的细胞外电子转移(EET)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而了解这些复杂的微生物代谢相互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温度是影响细菌活性和胞外电子转移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嗜冷电活性细菌的代谢功能对于研究低温(4-15℃)下细胞外电子转移(EET)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拉曼细胞分选耦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获得嗜冷细菌群落的基因信息。首次通过拉曼光谱聚类分析,精准识别出杆菌属目标类群,并通过mini-metagenome测序分析,获知生物膜群落中膜运输功能基因ftsEX的相对丰度较高,说明其对低温的适应有助于电活性细菌在低温下生存;基础代谢如柠檬酸循环和糖酵解途径为胞外电子转移过程提供电子,高丰度铁(iii)转运系统基因的鉴定表明它们存在于电子转移过程的主动代谢反应中,细胞色素c(coxA和cox1)可能参与胞外电子转移。本研究揭示了嗜冷地杆菌在低温下具有细胞色素c介导的有效EET。二、实验设计mini-metagenome具有单细胞分辨率、低复杂度和高通量等优点,非常适合环境样本。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单细胞拉曼分选获得了嗜冷微生物Geobacter,通过MDA扩增获得mini-metagenome。通过结合SCS和宏基因组测序,进而对嗜冷EABs的代谢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三、结果与讨论1. 单细胞分选和分类鉴定嗜冷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电压持续时间曲线如图1A所示,峰值电压达到0.419~0.448 V。对运行至300天的嗜冷MFC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基于16S rRNA基因的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嗜冷阳极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大多数优势种群属于地杆菌属 Geobacter(相对丰度为68.29%)(图1B)。Fig.1 嗜冷MFC的电压持续时间曲线(A)和原始生物膜的群落结构(B)。结合拉曼光谱对35个具有短杆状形态的细菌细胞进行了检测,并通过依照其拉曼图谱进行的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3个聚类组别(图2A和B)。单细胞拉曼分选后,目标菌从分选芯片上调入接收器中,其他菌保持不变(图2C和D)。Fig.2 基于拉曼光谱的嗜冷微生物单细胞聚类分析。不同簇的拉曼光谱(A)和聚类分析图(B),分选前(C)和分选后(D)。分离菌成功获得基因组DNA,并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验证(图3)。Fig.3 分选细胞的基因组扩增(A)和PCR验证(B)。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了mini-metagenome(聚类组别)的群落组成。从三个拉曼聚类组别样本中获得了超过100,000个高质量的16S rRNA基因有效reads。 Chao1以及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明,Cluster2的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比其他簇最低(Table 1)。Table 1.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类群的群落多样性在纲水平上确定的主要菌群是Cluster1中的Alphaproteobacteria(94.41%)和Cluster2中的Deltaproteobacteria(99.97%),而在Cluster3中,GammaProteobacteria(53.16%)和Deltaproteobacteria(46.56%)占主导地位(图4A)。此外,在属水平上,不同簇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实质性差异(图4B和C)。在Cluster1和Cluster2中,主要属为Sphingomonae(94.41%)和Geobacter(99.97%),而在Cluster3中,Geobacter(46.56%)和Polaromonas(44.25%)是两种主导菌属。在Cluster1和Cluster3中,本研究感兴趣的Geobacter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43%和46.56%。这些结果表明,Cluster2是目标细菌的准确选择,因为Geobacter的相对丰度为99.97%。随后,对Cluster2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以生成微型宏基因组,以研究嗜冷细菌的潜在代谢活性。Fig.4 (A)和(B)不同簇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OTU(C)的PCA和基于微型宏基因组(D)中代表性回收细菌的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树。2. 嗜冷微生物的mini-metagenome分析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基于单细胞分选回收得到的mini-metagenome与Geobacter thiogenes 和 Geobacter lovleyi的基因组相似(图4D)。 与KEGG数据库匹配的mini-metagenome序列显示了嗜冷细菌的代谢网络和功能的概述。这表明,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功能在mini-metagenome中占主导地位(图5A)。Fig.5 mini-metagenome中KEGG注释基因的数量(A)和特定基因的相对丰度(B)。此外,有大量的基因参与细胞运动(cell motility)、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转运(translation)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也有很多占比的未知功能基因。为了进一步表征嗜冷EAB的潜在代谢途径,列举了一些重要代谢途径(翻译、膜运输、电子转移和能量代谢物)的功能基因(图5B)。其中,与膜转运相关的基因afuAB和ftsEX的丰度相对较高(12%)。其他相对丰度较高的基因序列包括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rpsDEKM(0.33%)和rplFTOQR(2.10%),编码cox1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1.36%),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或与糖酵解相关的korABD (0.51%) icd(0.50%)和pckA(1.31%)。此外,鞭毛蛋白(fliEOZ)、电子转移黄蛋白β亚基(fixA)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xA)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也较低。四、结论采用单细胞分选、层次聚类分析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嗜冷EAB的代谢功能。成功地表征了地杆菌属Geobacter的生理信息和胞外电子传递的潜在代谢途径,并实现了准确的分离。mini-metagenome表现出嗜冷MFC群落结构对低温的适应和对电位电子转移过程的主动代谢反应。细胞色素c等关键基因在低温嗜冷EAB的EET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中提到的相关仪器:辰英科仪自主研制的单细胞分选仪PRECI SCS具有独特的可视化分选功能,所见即所得,精准实现目标细胞的逐一分离。采用独特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对于复杂生物样本中形态各异的细胞,可实现非标记状态下的精准分离。对于百纳米级的单个微生物细胞也同样适用。单细胞分选仪HOOKE PRECI SCSPRECI SCS具有可视化、精准、广泛适用等特点。分选过程不依赖标记,可与形态、拉曼、荧光等多种识别方式结合,多种机型可选,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搭载潜心研制的HOOKE IntP智能软件,实现单细胞图像智能识别、一键自动分选、全自动细胞获取等。设备操作流程简易,为单细胞测序、未培养微生物开发、工程细胞筛选、细胞图谱绘制等研究提供完美解决方案,助力前沿科学研究。拉曼单细胞分选仪HOOKE PRECI SCS-R300PRECI SCS具有可视化、精准、广泛适用等特点。分选过程不依赖标记,可与形态、拉曼、荧光等多种识别方式结合,多种机型可选,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搭载潜心研制的HOOKE IntP智能软件,实现单细胞图像智能识别、一键自动分选、全自动细胞获取等。设备操作流程简易,为单细胞测序、未培养微生物开发、工程细胞筛选、细胞图谱绘制等研究提供完美解决方案,助力前沿科学研究。
  • 《产酸克雷伯杆菌PCR检测方法》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根据广东省动物学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由华南农业大学负责起草的《产酸克雷伯杆菌 PCR 检测方法》和《奇异变形杆菌 PCR 检测方法》、由中山大学等担负负责起草的《鸡内金渣水产饲料添加剂原料》3项团体标准已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按照《广东省动物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填写《广东省动物学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于2023年4月17日前通过邮件反馈至gdsdongwuxuehui@163.com。附件下载鸡内金渣水产饲料添加剂原料(征求意见稿).pdf产酸克雷伯杆菌PCR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pdf奇异变形杆菌PCR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pdf广东省动物学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 四川安岳柠檬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近日,四川省“安岳柠檬”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升级为国家标准。该标准正式发布后,不仅将填补国家柠檬标准空白,还将进一步增强“安岳柠檬”在全国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近年来,四川安岳县大力实施“基地拓展、龙头带动、品牌建设、科技提升、文化助推”五大工程,大力打造特色鲜明、发展迅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柠檬之都”。目前,该县拥有柠檬基地乡镇35个、基地村400余个、柠檬栽培面积达2万公顷,鲜果产量突破15万吨,年产值15亿元,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当地柠檬深加工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已生产开发了柠檬油、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10余个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还出口英国、阿联酋、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岳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柠檬》标准正式发布后,该局将强化管理和监督,使安岳柠檬产业形成“标志证照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质量标准及其检测统一”的管理新模式,解决安岳柠檬在标准使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国柠檬之都”快速发展。
  • 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
    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治疗及研究进展!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检出,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 一、菌株简介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的粪便水、泥土、植物中均可检出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但可作为条件致病菌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等由于阴沟肠杆菌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Amp C酶耐药情况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致病病因 阴沟肠杆菌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成员之一。该菌为革兰阴性粗短杆菌,宽约0.6~1.1μm,长约1.2~3.0μm,有周身鞭毛(6~8条鞭毛)动力阳性,无芽孢无荚膜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就能生长,形成大而湿润的黏液状菌落,在血琼脂上不溶血,在伊红-亚甲蓝琼脂(EMB)为粉红色且呈黏稠状。在麦康凯(MacConkey)琼脂上为粉红色或红色,呈黏稠状。在SS琼脂上若生长则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黏稠状在糖类发酵中:乳糖、蔗糖山梨醇、棉子糖、鼠李糖、蜜二糖均阳性,不能产生黄色色素。鸟氨酸脱羧酶试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吲哚(-)。阴沟肠杆菌具有O,H和K三种抗原成分。大多数菌株的培养物煮沸100℃ 1h后能强烈地与同源O血清发生凝集。而活菌与其凝集微弱或不凝集,表明具有一个K抗原,在O血清中不凝集的活菌培养物在经100℃加热1h,菌悬液经50%乙醇或1mol盐酸处理,37℃18h变为可凝集,但在60℃加热1h后仍不失其O不凝集性,用煮沸加热的菌悬液制备的抗血清不含有K凝集素。由阪崎建立的阴沟肠杆菌抗原表由53个O抗原群、56个H抗原及79个血清型所组成。 ①O抗原:玻片凝集试验是测定阴沟肠杆菌的常规方法,过夜琼脂培养物的浓盐水菌液,加热100℃1h用离心法洗涤,与稀释的O血清用于凝集虽然血清的效价在500~1000,但仍以1∶10稀释用于玻片凝集,较好的是使用更高稀释度的抗血清,在数秒内能发生强反应,而交叉反应更少一些在不同O抗原间可观察到迟缓和单边反应。虽然大多数O抗原群能用适度稀释的未吸收血清进行测定,但经常需要使用吸收的群特异血清测定特异O抗原。 ②H抗原:测定H抗原,常规方法是试管凝集试验,使用动力活泼的过夜肉汤培养物,培养基以含有0.2%葡萄糖的胰酶大豆肉汤和浸液肉汤培养后在肉汤培养物中加入等量的0.6%甲醛盐水,未吸收的本菌效价10000~20000的血清通常稀释1∶10001∶100稀释的H血清0.1ml置于一小试管中,然后加入甲醛溶液1.0ml处理的肉汤培养物试验小管在50℃水浴1~2h后读取结果。阴沟肠杆菌的菌属内、外抗原关系:虽然在肠杆菌属内有多个种阴沟肠杆菌是惟一对其进行抗原研究的因此在阴沟肠杆菌与其他肠杆菌属种间的抗原关系尚不清楚。以往曾报道过大多数阴沟肠杆菌是可用克雷伯氏菌荚膜血清分型的,阪崎的研究证明阴沟肠杆菌产生的黏液不是真正的荚膜,在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间没有明显的O抗原和K抗原关系。 三、发病机制 作为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起着致病作用除此之外该菌对消毒剂及抗生素有强烈的抵抗能力这是渐增多的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它能很快获得对抗生素,尤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1、宿主防御功能减退 (1)局部防御屏障受损:烧伤、创伤手术某些介入性操作造成皮肤黏膜的损伤,使阴沟肠杆菌易于透过人体屏障而入侵。 (2)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或后天性受破坏(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影响),如放射治疗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等均可造成机会感染。 2、为病原体侵袭提供了机会 各种手术、留置导尿管静脉穿刺导管内镜检查机械通气等的应用使得阴沟肠杆菌有了入侵机体的通路从而可能导致感染 3、阴沟肠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阴沟肠杆菌既可产生ESBIs,又可产生Amp C酶导致其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浙江省144株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检测显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在55%以下,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也只有60%左右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8.61%,其中高产Amp C酶菌株占24.31%,产ESBLs菌株占36.81%。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1)广谱抗菌药物可抑制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 (2)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被抑制,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细菌的传播和引起患者发病。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容易筛选出高产Amp C酶的阴沟肠杆菌,导致耐药菌的流行。 四、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体上类似于其他的兼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可表现为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其他的器官的感染: 1、败血症多发生在老人或新生儿中,有时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在成人和儿童中常伴发热,并多有寒战患者热型不一,可为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等可伴低血压或休克患者多表现为白细胞增多,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偶尔报道有血小板减少症、出血黄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大多同时有皮肤症状如紫癜、出血性水疱、脓疱疮等。 2、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一般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气管肺癌为多感染者常已在使用抗生素并常有各种因素所致的免疫能力低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应用、化疗放疗等。诱发因素:以安置呼吸机最多鵻,其他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胸腔穿刺动静脉插管、导尿全身麻醉等可有发热甚至高热多有咳痰,痰液可为白色、脓性或带血丝但在老年人中症状较少甚至无症状。可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感染可以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休克和转移性病灶少见。X线表现不一可以是叶性支气管炎性、空隙性或混合性,可以为单叶病变多叶病变或弥漫性双侧病变等。 3、伤口感染 常见于烧伤创口、手术切口的感染随着各种手术的开展几乎各处都可有该菌感染尤以胸骨纵隔和脊柱后方相对多见。 4、软组织感染 在社区中感染的常见形式,如指甲下血肿摔伤后软组织感染。 5、心内膜炎危险度最高的是中心静脉置管、人工瓣膜术后、心脏手术后等。 6、腹部感染 由于该菌的迁徙或肠道穿孔到达腹膜或其他脏器而发病。胃肠源性的感染中该菌渐受重视,尤其在肝移植相关性感染者中更为多见其他如肝的气性坏疽,急性气肿性胆囊炎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败血症胆石淤积所致间歇梗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鵻不伴腹水或穿孔的继发于小肠梗阻后的腹膜炎等。 7、泌尿道感染 从无症状性细菌尿到肾盂肾炎均有报道。 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阴沟肠杆菌可引起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等。 9、眼部感染 眼部手术是常见诱因,白内障手术多在老年人中进行,因而成为此类感染常见原因。 并发症:并发症常见感染性休克或DIC,此外可引起肺脓肿脑脓肿等。 诊断:根据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可判断感染发生的部位,细菌培养到阴沟肠杆菌为确诊依据应注意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阴沟肠杆菌感染应注意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相鉴别确诊需培养或涂片检测到阴沟肠杆菌。 鉴别诊断:阴沟肠杆菌败血症需与伤寒或副伤寒进行鉴别。 五、治疗 1、病原治疗 阴沟肠杆菌既存在ESBLs问题又存在Amp c酶的问题故耐药情况严重。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格门汀)、头孢呋辛的敏感率较低均在25%以下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他唑西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也不高,仅在35%~55%之间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阴沟肠杆菌产生ESBLs则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等和头霉素类抗生素也可选用但如需加用大剂量喹诺酮类抗生素应根据各地的药敏情况来选择;如果阴沟肠杆菌产生Amp C酶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如果阴沟肠杆菌同时产上述两种酶,则应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不推荐使用于阴沟肠杆菌感染因为它极易筛选出高产Amp C酶的去阻遏突变菌落导致耐药菌流行。 2、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加强护理尤其是口腔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心、肺、肾功能等。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白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鵻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正确治疗严重创伤、烧伤等基础疾病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对于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在放疗或化疗的同时加强支持治疗,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阴沟肠杆菌内源性感染的机会。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中毒症状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及DIC者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短期(3~5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 六、预防 预后:早期合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如伴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者病死率达21%~71%提示阴沟肠杆菌感染者预后较差。 预防: 1、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外伤及伤口感染保护皮肤及黏膜的完整与清洁。 2、做好医院各病房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工作,勤洗手防止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慢性带菌的医护人员应暂调离病房并给予治疗。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出现真菌和其他耐药菌株的感染时应及时调整治疗。 4、在进行各种手术、器械检查、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技术操作时,应严密消毒,注意无菌操作。 5、积极控制、治疗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各种易导致感染的慢性疾病。 七、最新研究 人要是发胖,哪怕喝凉水都会长肉。”不少减肥的人士会有这种感慨。究竟什么导致肥胖?我国科学家发现肥胖直接“元凶”阴沟肠杆菌上海交大教授发表的一篇学术成果显示,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细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上海交大教授赵立平实验室的一项研究给“胖友”们带来福音。他们通过临床实验发现,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条件致病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研究显示,服用FOS黄金双歧因子有益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双向调理肠道平衡,清理宿便,排出毒素垃圾,保持肠道健康,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肥胖症。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注意!进口柠檬红茶和柚子绿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2023年8月29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美国一批次柠檬红茶和一批次柚子绿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通报显示,美国制造厂或出口商名称为JOE & BOBBY, INC.,台湾地区进口商为瑟多娜有限公司,牌名为IC DELIGHTFUL。  据了解,该批次柠檬红茶检出残留农药护汰宁3 ppm、依灭列1.23 ppm、腐绝2.61 ppm,依据业者检附成分比例表换算农药残留量:护汰宁於红茶残留量3.09 ppm、柠檬残留量100.0 ppm;依灭列於红茶残留量1.27 ppm、柠檬残留量41.0 ppm;腐绝於红茶残留量2.69 ppm、柠檬残留量87.0 ppm。依据「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农药护汰宁茶类定量极限为0.06 ppm、柑桔类容许量为7.0 ppm;依灭列茶类为不得检出、柑桔类容许量为5.0 ppm;腐绝於茶类定量极限为0.05 ppm、柑桔类容许量为10.0 ppm,本案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5条规定。  该批次柚子绿茶检出残留农药依灭列0.83 ppm、腐绝1.6 ppm,依据业者检附成分比例表换算农药残留量:依灭列於绿茶残留量0.86 ppm、柚子残留量20.75 ppm;腐绝於绿茶残留量1.67 ppm、柚子残留量40.0 ppm。依据「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农药依灭列茶类为不得检出、柑桔类容许量为5.0 ppm;腐绝茶类定量极限为0.05 ppm、柑桔类容许量为10.0 ppm,本案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5条规定。  不合格柠檬红茶共计5.64公斤,不合格柚子绿茶共计4.97公斤,均被退运或销毁处理。  在此提醒国内进口企业密切关注相应信息,避免进口不合格产品。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香柠檬、柠檬、苦橙和白柠檬精油(已全部除去或部分降低5-甲氧基补骨脂素)中5-甲氧基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计划《香柠檬、柠檬、苦橙和白柠檬精油(已全部除去或部分降低5-甲氧基补骨脂素)中5-甲氧基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 TC257(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57SC1(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香料香精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附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安岳
    安岳县政府与资阳质监局举行合作建设协议签约仪式  “五一”前夕,春光融融,鲜花盛开,“中国柠檬之都”、“中国石刻艺术之乡”安岳又传喜讯。4月29日,安岳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资阳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资阳质监局)在安岳宾馆举行《合作建设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协议》签约仪式。安岳县委、资阳质监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安岳县人民政府与资阳质监局合作建设协议成功签约,标志着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式落户安岳,安岳县与资阳质监局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据了解,目前全国柠檬行业尚没有综合性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缺乏统一的柠檬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建设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有利于促进我国柠檬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柠檬的开发利用和有序规范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安岳建设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是提高安岳柠檬产品质量和确保安岳柠檬制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安岳牢牢掌握中国柠檬及制品标准话语权的需要,是提升安岳柠檬生产、加工、营销、科技、文化“五大中心”建设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对于安岳加快建设“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中国柠檬之都、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双方协议约定:安岳县政府与资阳质监局各出资50%,用两年时间,将目前位于安岳县城的四川省柠檬检测中心建设升级成为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即:2010年12月底前完成省柠檬检测中心实验室改造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2011年6月底前达到国家级柠檬检验检测中心的基本条件,2011年底前通过审查验收。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后达到认证检验400类产品3000个参数的目标,实现安岳柠檬及制品、其它农产品、加工食品的物理、化学、卫生、重金属、农残等指标检全、检准确的目的。通过与相关各方合作,加挂“柠檬出口检测基地”和“国家加工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岳实验室(基地)”,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检测、研发机构。据悉,安岳是全国柠檬的主要生产基地,其产量占全国的80%,目前,全县柠檬栽植面积超过31万亩 柠檬鲜果产量15万吨,实现柠檬产业总产值15亿元。安岳国家级柠檬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后,必将助推安岳柠檬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柠檬产业发展规模的持续壮大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成为安岳乃至资阳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应用 | 氨基酸洁面产品的合成条件对泡沫行为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大众对于清洁护肤意识的觉醒,洁面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洁面膏作为一款基础护肤产品,能清洁面部分泌的过剩油脂、附着的灰尘以及残留的化妆品等污垢,使面部皮肤维持生理功能平衡,同时通过皮肤的清爽舒适提供愉悦感。追求肤感良好对面部护理来说尤为重要,为了保持皮肤的健康,在保证清洁效果的情况下,开始研究对皮肤更温和的清洁成分。近几年,以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为清洁成分的洁面膏以其温和无刺激的特性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性能更好的洁面产品的需求,洁面膏配方的研发也需要不断进行。本实验合成的洁面膏以椰油酰甘氨酸钠为清洁成分,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乳化温度、乳化均质时间、乳化均质速率、乳化剂比例和酸碱度,来确定洁面膏合适的泡沫行为。实验仪器与方法本文采用KRÜ SS DFA100动态泡沫分析仪对不同配方洁面膏的泡沫特性进行测试。DFA100动态泡沫分析仪表1 洁面膏配方结果与讨论1.乳化剂比例对洁面膏起泡性能的影响配方1到配方5,泡沫的稳定性相对来说都较好,乳化剂比例对洁面膏起泡性能的影响程度较小。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乳化剂添加质量从1 %增加到3 %,乳液的最大泡沫体积先增大到最高点,然后减小。乳化剂的添加质量为2 %时,乳液的最大泡沫体积达到最大值。从泡沫尺寸和大小来看,乳化剂含量为2.5%时,产生的泡沫最为细腻。图1 相同条件下,不同乳化剂比例洁面膏起泡后得到的最大泡沫体积。图2 乳化剂比例对洁面膏泡沫尺寸和泡沫个数的影响2.pH值对洁面膏泡沫高度及结构的影响表2 不同pH值洁面膏的泡沫特性由表2可以看出,从配方1到配方5,随着乳液的pH值下降,起泡量减少,泡沫高度降低,这是因为乳液中柠檬酸与椰油酰甘氨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易起泡的椰油酰甘氨酸。然而,泡沫结构却变得更加细腻。从消费者体验感来说,细小致密和起泡量多会有相对较好的肤感。因此,综合各项因素考虑,pH=6.52的柠檬酸添加质量(为1.5 %)是最佳的选择。结论本实验对椰油酰甘氨酸钠体系洁面膏的合成工艺进行探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比样品的性能,发现合成椰油酰甘氨酸钠体系洁面膏的最佳条件为:乳化温度80 ℃,乳化均质时间30 min,乳化均质速率1200 r/min;调节复配的乳化剂比例和体系pH值,观察乳液合成的状态,发现乳化剂质量比例为2 %、 乳液pH值为6.52时合成效果较好。在这个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洁面膏性能稳定、黏度适中、泡沫丰富细腻、洁面效果好且温和无刺激,是较为理想的洁面产品。本文有删减,详细信息见原文[1]方玲,丁志强,彭子飞.椰油酰甘氨酸钠体系洁面膏合成条件的优化[J].广东化工,2023,50(07):78-82.
  • 柠檬黄等6种人工色素损害儿童智力
    每个孩子都喜欢五颜六色的糖果、色彩缤纷的果冻。然而,最新研究显示,令食品颜色变得鲜艳的人工色素对孩子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含铅汽油,除了会导致多动症等行为障碍外,长期摄入6种人工色素还会损害儿童的智力,严重时会令其IQ值下降5.5分。  英国食品标准局理事会10日就部分食用色素可能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向政府提出在食品中少用人工色素的建议。欧洲多个消费者保护组织10日也敦促欧盟全面禁止使用这6种人工色素。  此前,科学家早就发现,长期摄入生产糖果和软饮料时经常使用的人工添加剂会导致多动症等行为障碍。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FSA)对这一研究结果拨款75万英镑委托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6种人工色素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柠檬黄、日落黄会影响儿童的智力,严重时可导致儿童的IQ值下降5.5分。目前,研究者还在对另一种添加剂苯甲酸纳的危害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学教授吉姆史蒂文森专门写信给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呼吁尽快采取措施取缔人工色素。他在信中指出,根据他们的研究,人工色素对儿童智力的破坏作用跟铅中毒差不多。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铅对儿童的智力具有很大损害,高铅儿童和低铅儿童的智力在IQ值上相差5.5分。2000年,含铅汽油被全面禁止。  英国食品和饮料协会发言人辩称,食品添加剂在允许被公众接触前已经经过测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严格按照欧洲的有关法律进行的,是在欧洲科学委员会批准安全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这些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柠檬黄:在英国人常吃的青豆茸以及棉花糖中使用,英国禁止在所有3岁以下儿童的食品和饮料中使用。  喹啉黄:经常在果汁和感冒胶囊中使用。  日落黄:经常在泡泡糖和豆形软糖中使用。  蓝光酸性红:经常在润喉糖中使用。  食用胭脂红:经常在软糖中使用。  诱惑红:经常在果冻和棒棒糖中使用。  苯甲酸纳:人工防腐剂,经常在软饮料、止咳糖浆中使用。
  • 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和研究进展!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很大的难题,因为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各种消毒剂和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对重症患者、ICU病房的患者等威胁很大。M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等的广泛传播更是成了医生和患者的噩梦。 在院内感染中,不动杆菌属的感染占有较高的比例,而在院内提取到的不动杆菌属的菌株,绝大多数为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故对万古霉素等存在固有耐药,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氯霉素、四环素、diyi及第二代头孢菌素也保持着较高的耐药率。通常情况下,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类、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舒巴坦等。但是因为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耐药率甚高,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也有上升。 考虑到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抗菌药物耐药,故用药时应联合用药。常用的方案有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我个人shouxuan的方案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磷霉素(时间差攻击疗法),也可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等)。 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疾病特别是危重病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普遍,在抗生素的强大压力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耐药菌株,这些耐药菌株已成为当代医院感染的棘手问题,从本组资料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安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原因是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亲和力强。  但仍有少部分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原因可能是其能产生一种能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β-内酰胺酶ARI-I,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信号。此外,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化学结构不同或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表达形式不同有关。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达60%以上,这可能是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引起抗菌药物介导的耐药性基因突变,编码DNA旋转酶的gyra 或gyrb基因发生突变被认为是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此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皆较高,这可能是本院普遍应用该类抗生素出现的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应注意各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不动杆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绝大多数(75.0%),其次为醋酸钙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与有关报道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不动杆菌属的命名较混乱,分类原则及鉴定系统不同所致。在4种不动杆菌的鉴定中,41℃培养时生长,苹果酸盐同化试验阳性,可初步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与琼氏不动杆菌,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苯乙酸盐同化试验阳性,且氧化木糖,而后者不氧化木糖,且苯乙酸盐同化试验阴性。41℃培养时不生长,癸酸盐同化试验阳性,可初步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与洛菲不动杆菌,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枸橼酸盐、苯乙酸盐同化试验均阳性,而后者均阴性。  从7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看,其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腹腔及神经系统等。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占多数(54.2%)。不动杆菌是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出现率较高的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2001~2005年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监测显示,12种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总体上升趋势,耐药率zuijin的IMP,其耐药率从2001年的6.5%上升至2005年的31.7%,头孢菌素类(CAZ、CFP、FEP)的耐药率从2001年的20.0%、38.6%、31.5%上升至2005年的66.7%、72.4%、67.7%;PIP、SXT、ATM、CIP、TZP、LEV耐药率也从2001年的19.6%~60.2%增加到2005年的52.2%~72.1%;耐药率下降的有TOB和GEN 2种药物,其耐药率分别从2001年的62.8%和63.6%下降到2005年的48.2%和45.2%,这可能与这类药物临床上现在不常使用有关。从表3可见,ICU 12种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在ICU耐药率较低的是IMP和TZP,耐药率分别为41.7%和53.3%,除此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0%以上,由此可见,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已十分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这与鲍曼不动杆菌产生多种酶有关: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耐药,主要与产金属β-内酰胺酶有关;喹诺酮类的耐药主要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有关。 综上所述,鉴于近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应当引起临床医师及微生物界的高度重视。为减少该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我们应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及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规范的连续监测,弄清其耐药机制并及时监测其耐药情况。同时,临床医师应重视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密切协作,加强耐药性的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欢迎访问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光明鲜奶再爆不合格,大肠杆菌超标千万倍
    2月28日消息称,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月26日公布的乳制品抽检结果显示,该市去年下半年抽检的201批次鲜奶有63批次不合格,涉及光明、宁波、涌优、一鸣、新希望双峰等5个品牌,其中光明鲜奶产品共被抽检71批次,有21批次经检不合格,合格率为70.42%。  抽检结果显示,光明旗下的200毫升和500毫升盒装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分别被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菌群超标,而浙江杭江牛奶公司乳品厂生产的200毫升盒装和220毫升瓶装光明鲜牛奶也分别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杆菌超标。此外,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生产的220毫升瓶装鲜牛奶,还同时存在β-内酰胺酶阳性及大肠杆菌超标的情况。  大肠杆菌超标千万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牛奶又闹安全问题了,昨天(27日),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布了一份2012年下半年全市乳制品的抽检结果。报告显示:鲜奶合格率不到7成,只有68.66%,大肠杆菌最高超标1000万倍。  最令人震惊的不是检测结果,而是在结果发布之后,宁波市质监局和涉事的牛奶公司却称不存在质量问题。为何,身负监管责任的质监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唱了反调”?宁波的市民糊涂了,到底该相信谁?这奶到底还能不能喝?  昨天一整天,宁波市民蒋女士的心情只能用“特别气愤”四个字来形容。他们家喝宁波牛奶集团的鲜奶已经5年了。当时因为听说外地奶不放心,所以才特地定了本地产的牛奶,而且还是宁波牛奶集团特别推出的有机奶——涌优牛奶。谁知道,在这次食药局公布的检测中,涌优奶的问题最为突出。一想到自己平常喝的奶里含有那么多的大肠杆菌,蒋女士顿时觉得一阵恶心。  蒋女士:第一反应就是很恶心,因为我已经喝下去很多了呀。我就觉得那一灌就是一罐细菌一罐大肠杆菌,实在喝不下去,都扔了,两罐都扔了。然后退订了。我姐姐退订了,我妹妹也退订了。  引发牛奶退订潮的是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布的一份全市乳制品评价抽检结果。在这份文号为甬食安办【2013】9号文件里,通报了去年的乳制品抽检结果。报告显示:鲜牛奶合格率普遍较低,为68.66%,其中玻璃瓶装鲜奶合格率仅为14.81%,不合格原因是部分样品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和β-内酰胺酶阳性也就是俗称的抗生素残留。涉及品牌有涌优、宁波和光明。而涌优和宁波两个品牌均为宁波牛奶集团所有,宁波市有60万人次在饮用宁波牛奶。整份报告连续用了多个“问题很严重”这样的词语来下结论,并在”大肠菌群最高标值超过标准限量值1000万倍”这句话后面加了感叹号。  这份报告究竟是怎么出炉的?记者随后联系上了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食品处的负责人,不过对方告诉记者:这只是一份评价性检测结果,是用来做提醒用的。  负责人:抽样有两种,一种是监督性抽样,一种是评价性抽样。我们这是评价性抽样,本身就是不定期的对一些产品进行抽检,然后到年底的时候进行一个综合性分析,作为一个监管性消费提醒,不能作为一个执法依据的。我们不是监管部门,是质监局在管。  不过,对于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这份检测结果,宁波市质监局副局长朱学峰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肯定的说:宁波牛奶的质量没有问题:  朱学峰:从我们监管角度,宁波牛奶合格率还是很高的。我们也是按照国务院要求按照六天啊七天啊这样的周期在检的,检下来的情况都是比较好的。食药局它可能从一个评价性的角度,是从居民家里抽。这里面情况就比较多了。我们是在企业的冷库里抽检,也就是厂门这一块。  宁波市质监局认为,食品药品监督局是从居民家中取样,不少居民没有及时把牛奶进行冷藏从而导致了细菌超标。而宁波牛奶集团随后发布的一份声明里,也把责任推到了奶箱上,认为是居民没有按规定温度保存造成的。该集团副总经理廉立伟甚至对记者喊起了冤:  廉立伟:它说宁波奶都是不好的,都不要喝,那我们其他人也都在喝啊,你想想要是不合格率那么大,那宁波所有的医院是不是都住得满啊。  廉立伟不仅对产品质量喊冤,还坚持说检测结果不全是宁波牛奶一家的事,而是整个宁波乳制品市场的问题。他说他甚至之前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检测结果。  廉立伟:官方也没说全是我们,它说是我们了?它说它是对全年的整个市场的乳制品进行评价性抽查,鲜牛奶合格率普遍较低,为68.66%。这里没说我们。  记者:那食药局不是过来告诉你们结果了吗?  廉立伟:它过来告诉我们就是我们的结果啊?它没说啊。那都不是我们的结果,这里面要说清楚的。  不过,宁波牛奶集团冤不冤,看数字就知道了。报告显示:涌优、宁波、光明三个品牌鲜奶的合格率是68.66%,但同属宁波牛奶集团的涌优、宁波两个品牌的合格率却分别只有64.26%和67.17%,也就是说都低于平均合格率。  然而,面对这样的数字和事实,企业喊冤,药监和质监两个政府部门给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身为消费者,究竟应该相信谁呢?市民蒋女士表示,她有点晕:  蒋女士:你说那个小房子奶,它包装如果是合格的,中间到底怎么会出问题,又没破。它如果裸露的可能有问题,又没有裸露没有拆封过,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问题。  在公布检测结果后,除了宁波牛奶公司做出了一份把责任归于市民贮存不当的说明外,其他政府部门也没有举行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宁波的消费者这下真的有点懵了: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呢?
  • 日立高新HPLC在乳酸发酵监测中的应用
    糖质在厌氧状态下,通过乳酸菌加以分解,作为分解产物产生乳酸的反应被称之为乳酸发酵。乳酸饮料及酸奶、腌菜等在生产中利用了乳酸发酵,所以含有乳酸成分。此次,尝试使用通用性较高的UV检测系统,对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的生成进行了监测。另外,在对乳酸的生成进行监测的同时,还对TCA循环中有无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的蓄积进行了确认。结果显示,初始培养基中所含的有机酸成分在乳酸发酵过程中并未增加。在有机酸分析中,通常使用有机酸分析专用柱(离子排除模式),而此次日立高新将介绍乳酸出峰时间更早、价格更低的反相色谱柱的测定例。本次使用的是适用于有机酸等极性较高的化合物测定的LaChrom C18-AQ色谱柱(低碳ODS)。首先对LaChrom C18-AQ色谱柱和乳酸发酵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们对有机酸标准样品以及乳酸发酵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检测。■有机酸标准样品测定例(反相模式)成分名称苹果酸乳酸醋酸柠檬酸琥珀酸浓度(mg/L)50 500 250 250 50 色谱条件:标准样品谱图:测定结果(标准曲线):乳酸在40 ~ 2000 mg/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1.000,得到了良好的线性。 ■培养样品测定例(培养时间及乳酸监测)样品制备: 样品谱图: p styl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疾控局、国家矿山安监局、国家药监局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为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有序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推动标准复审常态化和制度化,依据《标准化法》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开展2023年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复审标准范围截至2023年底,实施满5年或距上次复审满5年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纳入本次复审范围,已提出修订项目或已列入修订计划的除外,拟开展复审的标准清单见附件1。未列入附件1中的标准也可根据需要纳入复审范围。二、标准复审内容根据《标准化法》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从标准的适用性、规范性、时效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复审,复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标准的适用性。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是否已被淘汰,已被淘汰的,应给出“废止”的结论。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否详细具体,能够覆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新服务,适用范围不够具体或不能覆盖新情况的,应给出“修订”的结论。标准规定的内容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制定范围,属于超范围制定的,应给出“修订”(修订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或“废止”的结论。(二)标准的规范性。标准技术内容是否可验证、可操作,若技术内容存在不可验证、不可操作的情况,或者标准中未规定证实方法,应给出“修订”的结论。标准是否为全文强制,若标准为条文强制,应给出“修订”的结论。(三)标准的时效性。与产业发展实际水平和健康、安全、环保最新需求相比,标准技术指标及要求是否需要提升,若因标准的指标缺失或要求过低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或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应给出“修订”的结论。与国际国外最新技术法规或标准相比,是否与国际标准或法规主要技术指标一致,若不一致,原则上应给出“修订”的结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否现行有效,若引用的标准已废止或注日期引用的标准已更新,应给出“修订”的结论。(四)标准的协调性。如出现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其他强制性国家标准或国家产业政策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应给出“修订”的结论。三、标准复审工作安排标准复审工作分三个阶段开展:(一)第一阶段:工作组复审阶段。组织起草部门可成立复审工作组或委托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复审工作组,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复审工作组针对附件1中的具体标准,依据标准复审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企业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开展标准复审,形成每一项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报告》(附件2)。(二)第二阶段:专家论证阶段。组织起草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复审工作组形成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报告》进行论证,给出最终的复审结论。(三)第三阶段:材料报送阶段。组织起草部门于2023年11月30日前,将《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结论汇总表》(附件3)和各项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报告》报送国家标准委。同时,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子系统中填报各标准的复审信息和报告。四、复审结论的处理国家标准委对组织起草部门报送的复审结论审核后,按照复审结论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具体如下:1. 复审结论为“废止”的标准,将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征求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部门意见。无重大分歧意见或者经协调一致的,我委将以公告形式废止该强制性国家标准。2. 复审结论为“修订”的标准,组织起草部门应在报送复审结论时同步提出修订项目。国家标准委将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程序进行办理。3. 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的标准,将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告知标准的复审时间。联系人: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 付允 陈如意联系方式:010-82262614,010-82262616邮箱:chenruyi@samr.gov.cn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叶子青联系方式:010-65007855邮箱:yezq@ncse.ac.cn附件:1. 2023年复审标准清单2. 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报告3. 强制性国家标准复审结论汇总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8月3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下载国标委发〔2023〕40号-2023年强标复审通知-附件.doc相关标准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主管部门1GB 13510-1992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国家卫生健康委2GB 14891.1-1997辐照熟畜禽肉类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3GB 14891.3-1997辐照干果果脯类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4GB 14891.4-1997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5GB 14891.5-1997辐照新鲜水果、蔬菜类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6GB 14891.7-1997辐照冷冻包装畜禽肉类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7GB 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8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国家卫生健康委9GB 1253-2007工作基准试剂 氯化钠工业和信息化部10GB 1254-2007工作基准试剂 草酸钠工业和信息化部11GB 1257-2007工作基准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工业和信息化部12GB 12593-2007工作基准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工业和信息化部13GB 13735-2017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工业和信息化部14GB 15346-2012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工业和信息化部15GB 19105-2003过氧乙酸包装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6GB 19107-2003次氯酸钠溶液包装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7GB 19109-2003次氯酸钙包装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8GB 21178-2007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类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19GB 28670-2012制药机械(设备)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工业和信息化部20GB 21175-2007危险货物分类定级基本程序国家标准委21GB 28932-201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国家疾控局22GB 15213-2016医用电子加速器 性能和试验方法国家药监局23GB 2024-2016针灸针国家药监局24GB 9706.14-1997医用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国家药监局25GB 9706.21-2003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用于放射治疗与患者接触且具有电气连接辐射探测器的剂量计的安全专用要求国家药监局26GB 11767-2003茶树种苗农业农村部27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农业农村部28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农业农村部29GB 19169-2003黑木耳菌种农业农村部30GB 19170-2003香菇菌种农业农村部31GB 19171-2003双孢蘑菇菌种农业农村部32GB 19172-2003平菇菌种农业农村部33GB 20802-2017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铜络(螯)合物农业农村部34GB 21034-2017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农业农村部35GB 21694-2017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锌络(螯)合物农业农村部36GB 22489-2017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锰络(螯)合物农业农村部37GB 22548-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农业农村部38GB 22549-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氢钙农业农村部39GB 23386-2017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A棕榈酸酯(粉)农业农村部40GB 29382-2012硝磺草酮原药农业农村部41GB 29384-2012乙酰甲胺磷原药农业农村部42GB 34456-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农业农村部43GB 34457-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三钙农业农村部44GB 34458-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氢二钾农业农村部45GB 34459-2017饲料添加剂 硫酸铜农业农村部46GB 34460-2017饲料添加剂 L-抗坏血酸钠农业农村部47GB 34461-2017饲料添加剂 L-肉碱农业农村部48GB 34462-2017饲料添加剂 氯化胆碱农业农村部49GB 34463-2017饲料添加剂 L-抗坏血酸钙农业农村部50GB 34464-2017饲料添加剂 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农业农村部51GB 34465-2017饲料添加剂 硫酸亚铁农业农村部52GB 34466-2017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农业农村部53GB 34467-2017饲料添加剂 柠檬酸钙农业农村部54GB 34468-2017饲料添加剂 硫酸锰农业农村部55GB 34469-2017饲料添加剂 β-胡萝卜素(化学合成)农业农村部56GB 34470-2017饲料添加剂 磷酸二氢钾农业农村部57GB 6141-2008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农业农村部58GB 7293-2017饲料添加剂 DL-α-生育酚乙酸酯(粉)农业农村部59GB 7294-2017饲料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农业农村部60GB 7298-2017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农业农村部61GB 7300-2017饲料添加剂 烟酸农业农村部62GB 7301-2017饲料添加剂 烟酰胺农业农村部63GB 9454-2017饲料添加剂 DL-α-生育酚乙酸酯农业农村部64GB 9840-2017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D3(微粒)农业农村部65GB 9847-2003苹果苗木农业农村部66GB 13458-2013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67GB 19430-2013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68GB 21523-2008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69GB 21903-2008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0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1GB 21905-2008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2GB 21906-2008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3GB 21907-2008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4GB 21908-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5GB 21909-2008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76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部
  • 7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含多项检测标准
    近日,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第7号公告》发布了7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次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9924-2013)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参考相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实际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本标准规范了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的术语、定义、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对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GB 29924-2013,对于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依法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公布的《食品用香料通则》(GB29938-2013)是食品用香料通用的质量规格与安全要求标准。制定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规定,也参考了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关于食品用香料的质量规格要求,共对 1600多种食品用香料的质量规格作出了规定,基本解决了食品用香料质量规格标准缺失问题。  第7号公告同时公布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等8项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 明胶》(GB 6783&mdash 2013)等65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方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于发布《食品微生物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4789.7-2013)等7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等7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羧基甲苯(BHT)》(GB 1900-2010)第1号修改单。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 4789.7-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代替GB/T 4789.7-2008)  GB 4789.26-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商业无菌检验(代替GB/T 4789.26-2003)  GB 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代替GB/T 4789.28-2003)  GB 4789.31-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代替GB/T 4789.31-2003)  GB 4789.39-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粪大肠菌群计数(代替GB/T 4789.39-2008)  GB 5009.205-2013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代替GB/T 5009.205-2007)  GB 5413.20-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代替GB 5413.20-1997)  GB 5413.31-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脲酶的测定(代替GB 5413.31-1997)  GB 6783-2013 食品添加剂 明胶(代替GB 6783-1994)  GB 29924-2013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GB 29925-2013 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  GB 29926-2013 食品添加剂 磷酸酯双淀粉  GB 29927-2013 食品添加剂 氧化淀粉  GB 29928-2013 食品添加剂 酸处理淀粉  GB 29929-2013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30-2013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  GB 29931-2013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32-2013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GB 29933-2013 食品添加剂 氧化羟丙基淀粉  GB 29934-2013 食品添加剂 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  GB 29935-2013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36-2013 食品添加剂 淀粉磷酸酯钠  GB 29937-2013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淀粉钠  GB 29938-2013 食品用香料通则  GB 29939-2013 食品添加剂 琥珀酸二钠  GB 29940-2013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亚锡二钠  GB 29941-2013 食品添加剂 脱乙酰甲壳素(壳聚糖)  GB 29942-2013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alpha -生育酚)  GB 29943-2013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视黄酯(棕榈酸维生素A)  GB 29944-2013 食品添加剂 N-[N-(3,3-二甲基丁基)]-L-&alpha -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  GB 29945-2013 食品添加剂 槐豆胶(刺槐豆胶)  GB 29946-2013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  GB 29947-2013 食品添加剂 萜烯树脂  GB 29948-2013 食品添加剂 聚丙烯酸钠  GB 29949-2013 食品添加剂 阿拉伯胶  GB 29950-2013 食品添加剂 甘油  GB 29951-2013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  GB 29952-2013 食品添加剂 &gamma -辛内酯  GB 29953-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辛内酯  GB 29954-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壬内酯  GB 29955-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十一内酯  GB 29956-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突厥酮  GB 29957-2013 食品添加剂 二氢-&beta -紫罗兰酮  GB 29958-2013 食品添加剂 l-薄荷醇丙二醇碳酸酯  GB 29959-2013 食品添加剂 d,l-薄荷酮甘油缩酮  GB 29960-2013 食品添加剂 二烯丙基硫醚  GB 29961-2013 食品添加剂 4,5-二氢-3(2H)噻吩酮(四氢噻吩-3-酮)  GB 29962-2013 食品添加剂 2-巯基-3-丁醇  GB 29963-2013 食品添加剂 3-巯基-2-丁酮(3-巯基-丁-2-酮)  GB 29964-2013 食品添加剂 二甲基二硫醚  GB 29965-2013 食品添加剂 二丙基二硫醚  GB 29966-2013 食品添加剂 烯丙基二硫醚  GB 29967-2013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三乙酯  GB 29968-2013 食品添加剂 肉桂酸苄酯  GB 29969-2013 食品添加剂 肉桂酸肉桂酯  GB 29970-2013 食品添加剂 2,5-二甲基吡嗪  GB 29971-2013 食品添加剂 苯甲醛丙二醇缩醛  GB 29972-2013 食品添加剂 乙醛二乙缩醛  GB 29973-2013 食品添加剂 2-异丙基-4-甲基噻唑  GB 29974-2013 食品添加剂 糠基硫醇(咖啡醛)  GB 29975-2013 食品添加剂 二糠基二硫醚  GB 29976-2013 食品添加剂 1-辛烯-3-醇  GB 29977-2013 食品添加剂 2-乙酰基吡咯  GB 29978-2013 食品添加剂 2-己烯醛(叶醛)  GB 29979-2013 食品添加剂 氧化芳樟醇  GB 29980-2013 食品添加剂 异硫氰酸烯丙酯  GB 29981-2013 食品添加剂 N-乙基-2-异丙基-5-甲基-环己烷甲酰胺  GB 29982-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己内酯  GB 29983-2013 食品添加剂 &delta -十四内酯  GB 29984-2013 食品添加剂 四氢芳樟醇  GB 29985-2013 食品添加剂 叶醇(顺式-3-己烯-1-醇)  GB 29986-2013 食品添加剂 6-甲基-5-庚烯-2-酮  GB 29987-2013 食品添加剂 丁苯橡胶  GB 29988-2013 食品添加剂 海藻酸钾(褐藻酸钾)  GB 29989-2013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  GB 1900-2010 第1号修改单 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羧基甲苯(BHT)第1号修改单  特此公告。  附件:7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BHT第1号修改单.zip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11月29日
  • 欧盟建议建立追溯体系避免大肠杆菌疫情
    据国外食品类网站报道,英国利兹海德食品研究所食品安全与危机管理主任托尼.海因斯表示,在大肠杆菌疫情期间,德国卫生当局失去了对食品行业的控制力,然而有效的追溯体系对于避免大肠杆菌疫情再次上演至关重要。  据了解,大肠杆菌疫情共造成德国48人死亡,法国15人死亡,最终疫情源头被追溯至从埃及进口的葫芦巴种子,后来这些种子被运至德国下萨克森州用以培植芽菜,培植出的芽菜最终导致疫情的爆发。  近日欧盟食品安全局执行理事在柏林会议上称,欧盟的食品安全体系非常脆弱。对此海因斯专家做出了回应认为,欧盟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贸易市场,市场的完全开放使得食品安全体系面临很多威胁,一种食品会含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配料,然而很多配料并未按照欧盟标准进行生产,对食品的配料成分进行追溯对于危机管理来讲至关重要,了解食品原料的来源、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类型、成品的销售地不仅是一项法律要求,对于危机管理的追溯来讲也很有帮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