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列磁撞仪原理

仪器信息网球列磁撞仪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球列磁撞仪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球列磁撞仪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球列磁撞仪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仪器

  • 球囊疲劳泄漏测试仪 400-860-5168转6216
    球囊疲劳泄漏测试仪 球囊疲劳泄漏和顺应性测试仪 满足标准: YY0285.4-2017、YY/T 0663.2—2016   主要参数:  驱动气压: 0.3-10MPa  压力范围:1-10MPa(可调),增压比 1:16压力读数精度±1% ,配有内圆锥接头PLC控制系统7寸触摸屏操作界面中英文切换水温槽0-37°  主要配置:气液增压泵、防护机箱、调压阀、卸荷阀、手拉阀、耐震压力表、不锈钢管路、单向阀等 箱体尺寸:500*500*450原理模拟导管在体内的使用时的充盈、回缩的次数。检查导管在充盈状态下是否泄漏、破裂或突出。仪器推荐的导丝或等效物。水浴,控制在(37士2)℃。泄漏测定的方法,如加染色液的试验液,压降监测装置,流速监测装置计时装置,满足试验所规定的精度。充盈注射器或等效装置配有读数压力精度为5%的测量装置且能维持充盈压力,并配有符合 GB/T 1962.1或GB/T 1962.2的6%(鲁尔)内圆锥接头(如适用),用以与被测导管连接。顺应管路(如适用具有与临床及使用原理相适应的顺应性如在支架内测量时)其直径代表了供试导管推荐的血管直径,以使器械在充盈循环过程中不明显移动。试验程序1 向充盈装置(B25)里注入水其他床相关的介质(所选择介质需经过论证)。2 如果使用说明书中规定了宜在球囊充盈时使用导丝,则在器械中插入适宜的导丝(B.2.1)。3将球囊充盈装置与供试导管连接,至少把球囊全部浸入(37士2)℃的水浴(B.2.2)中。若使用顺应管路,将器械插入顺应管路。4使导管平衡至少2min,然后充盈至球囊额定爆破压。在此充盈压力下保持至少30s。然后使球囊卸压。重复此步骤8次。观察泄漏。按4完成9次充盈/卸压后,再次充盈至球囊额定爆破压,从水浴中取出导管,使球囊保持充盈状态。检查整个导管是否泄漏、破裂、突、任何球囊破裂的方向,如果发生破裂是否有碎片产生。
    留言咨询
  • Voc气体检测仪采用PID光离子传感器,PID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在离子室有正负电极,形成电场,待测气体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离子化,生成正负离子,在电极间形成电流,经放大输出信号。PID具有灵敏度高,无中毒问题,安全可靠等优点,能检测400多种挥发性有机气体。商丘VOC检测仪华瑞PID原理商丘VOC检测仪华瑞PID原理产品类型: 泵吸式VOC检测仪 产品描述: MiniRAE Lite 是一款简化的广谱手持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检测仪,采用RAE第三代光离子化检测器(PID),检测范围达到0.1-5000ppm。 技术参数 尺寸: 25.5×7.6×6.4 cm 重量: 738g(含锂电池) 采样方式: 泵吸式 外壳材质: 工程塑料,橡胶外套 防护等级: IP66,防水防尘 抗电磁辐射: EMI/RF等级:EMC Directive 89/336/EEC 工作温度: -20℃ ~ 50℃ 环境湿度: 0% ~ 95%相对湿度(无冷凝) 显示屏: 大屏幕图形LCD显示、带自动背景灯 显示语言: 中文/英语+符号 显示内容: 实时检测值、峰值、电池电压 按键: 1个操作键、2个功能键、1个照明灯开关 报警方式: 95dB@30cm蜂鸣器, 红色LED 报警信号: 气体超标、电池电压不足、传感器故障 报警点设置: 单独设置高/低报警限值 采样泵流速: 450~550cc/min 电池: 4.2V/3300mAH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碱性电池盒使用4个AA电池 运行时间: 可连续工作12小时(视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 充电时间: 8小时 标定方式: 零点/扩展标定 传感器配置: 10.6eV紫外灯的PID传感器 传感器参数: 检测范围:0.1 ~5000ppm分辨率:0.1ppm响应时间(T90):2s检测精度:10-2000ppm异丁烯标定点的±5% 详细介绍 主要特点• 第三代PID传感器,响应时间短,检测范围宽• 大屏幕图文液晶显示,图形菜单显示• 自动背光显示,内置照明灯,便于黑暗环境使用• 内置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自动湿度补偿,保证测量精度• 无需任何工具快速更换传感器和电池• 自动识别紫外灯型号• 传感器和紫外灯自动清洁• 多国语言显示,支持中文• 防护等级高,可防尘• 内置强力吸气泵• 使用大容量锂电池和碱性电池 标准配置• PGM-7300主机,含传感器及UV灯• 锂电池、旅行充电器• 橡胶保护套• 进气管及水阱过滤器• 操作说明书• 资料及软件光盘• 便携软包 可选配件• 碱性电池适配器• 充电底座• 数据电缆(USB或RS232)• UV灯清洗套件• 标定气体 应用领域•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环境保护监测更多产品信息请咨询青岛路博宋炳赟()
    留言咨询
  • 顶装式磁翻板液位计用于工业过程中各种承压(或敞开)贮液设备(塔、缸、槽、球形容器和锅炉)的液体介质的液位检测。能就地显示各种液体的工作情况和液位高度。配上液位变送器就能远距离传送液面的位置信号。通过一定的电气装置达到自动控制和测量液位的目的。液位计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的检测仪表。由于具有磁性藕合的隔离密闭结构。尤其适用于易燃易爆和腐蚀有毒液位的液体检测。从而使原复杂环境的液位检测手段变得简单和可靠安全。液位计具有就地显示的直读式特性。不需多组液位计组合。有着单体进行全量程测量。设备少开孔,显示清晰,标志醒目,读数直观等优点。当液位计直接配带显示仪时可省去该系统信号检测的中间变送,从而提高其传输精度。 上海有恒测控顶(底)装式磁性浮子液位计是由现场指示部分及其辅助装置(液位控制开关和液位远传变送装置)二部分组成,用户也可以单独选用现场指示部分。液位计是按阿基米德定理和磁性材料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研制而成。根据上述原理。将液位变化线性地传递至液位指示器上。红色为液相,白色为气相,从而达到现场测量液位的目的。控制器是根据上述磁钢特性,通过液位控制开关使转换器触点按液位给定值动作从而达到液位控制的目的,液位控制开关安装在液位计所需控制的位置。远传变送装置亦是根据磁性感应原理,将液位的变化线性转换成直流4~20mA电流信号,进行远传并和二次仪表配套实现液位的远距离测量、记录和控制。 上海有恒测控顶装磁翻板液位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L):0~5000mm2、指示精度:±10mm3、工作压力:1.0,1.6,2.5MPa4、工作温度:-40~+250℃,450℃ (高温型)5、介质密度:≥0.55 g/cm36、法兰标准:HG20592~20635-97DN150,PN1.6/PN2.5其它法兰标准用户在订购时注明。 顶装磁翻板液位计安装方法顶装磁翻板液位计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部分为液位计的主测量管,在管外捆绑有带磁性翻片的显示面板,用于指示液体的液位,这部分被安装在容器的顶部,通过法兰与容器的法兰连接,一般选配DN80或DN100法兰即可,法兰规格不宜小于DN80;下部分为导筒部分,为浮子的通道,导筒内浮子通过连杆与上部测量管内的磁性浮球连成一体,当液位出现上下变化时,浮子带动磁钢在导筒内上下移动,利用上浮子的磁耦合的作用驱动显示面板内的翻片翻转指示出液位。在浮筒外还可捆绑干簧管液位变送器以实现信号远距离传送和自动控制。 顶装磁翻板液位计工作的好坏与是否做到正确安装是分不开的。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磁翻板液位计在安装时护导管和主体测量管必须要保持垂直,上下浮球连杆不能弯曲,必须挺直插入;2、磁翻板液位计安装位置应避开加液口,防止液位计护导管或浮球受到冲击;3、安装连接法兰不宜选得太小,否则容易造成盲区过大,且因护筒小浮子运行阻力也较大,浮子运行容易卡住,一般安装连接法兰不小于DN80为宜;4、在安装防腐型液位计时,注意不要破坏防腐层,以使防腐层失效;5、在安装高度达到4~5米时,建议在两边增加固定拉索,以保证仪表在较恶劣的测量环境下,比如现场有振动的环境,或遭到碰撞,大风天气等,不致受到损坏。
    留言咨询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方案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论坛

  • 【原创】磁翻柱液位计工作原理

    磁翻柱液位计工作原理: 磁翻柱液位计测量液体时采用顶装或旁通管侧装方式。磁翻柱液位计主体外加装翻柱液位指示器、液位开关及液位变送器。磁单元置于浮球内部或通过顶杆与浮球相连,当浮球连带磁单元随液位变化时,使磁性色块(磁翻板)翻转;磁性液位开关在对应液位点动作;同时液位传感器在浮球磁力的作用下,输出标准的变化电阻信号,再经过变送器把电阻信号转换成4~20mA电流信号输出。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耗材

  • 氧化锆研磨球 氧化锆陶瓷球 高纯氧化锆微珠
    氧化锆研磨球 氧化锆陶瓷球 高纯氧化锆微珠,在常温下具有高的强度和高韧性、耐磨性好、耐高温耐腐蚀、刚度高、不导磁、电绝缘。氧化锆陶瓷球在600℃时,强度、硬度几乎不变其密度为6.00g/cm3,热膨胀率接近金属若膨胀率,可与金属接合使用。适用于轴承,密封件等。高纯氧化锆微珠(TZPCeramicsbeads)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研磨质介。主要性能 研磨效率高:钇稳定TZP氧化锆陶瓷微珠比重是普通氧化锆珠的1.6倍,同等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研磨效率。 流动性好:产品圆整度好,表面光滑,对设备的磨损较其它磨介都低。 耐冲击、低磨耗:TZP氧化锆陶瓷微珠韧性好,在高速、高浓度的机器中不开裂、开剥离,磨耗只有硅酸锆珠的2/1。 使用成本低:选用本产品一定会为您带来诸如介质磨耗、电耗、人工、设备等综合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主要技术参数ZrO2含量 真密度 松装密度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硬度(HRA) 97% >6.0/cm33.7g/cm3 ≥1000Mpa12-14Mpa。m1/2 ≥90主要技术参数ZrO2含量:95.2%  真密度:>6.05g/cm3抗弯强度:≥1000Mpa断裂韧性: 12-14Mpa硬度(HRA): ≥90规格(mm):φ0.5-0.80.8-1.01.0-1.21.2-1.41.4-1.61.6-2.02.0-2.52.5-3.05-5.56-6.57-7.5 10-10.5
  • 碰撞球
    配件编号:3600931产品名称:OFFSET IMPACT BEAD ASSEMBLY 碰撞球 产品规格:个仪器厂商:ThermoFisher/赛默.飞世尔价格:面议 库存:是
  • FARO 激光跟踪仪靶球 探针
    反射型空心靶球,又称SMR,BMR等  主要用于激光跟踪仪的三维坐标采集,我们的产品是业内最精确的产品,可显着提高所有激光跟踪系统的性能。  现在具有独特的抗破裂配置,以及适用于特定应用的各种尺寸和材料。我们的所有靶球均配备我们的标准保护银涂层,具有最高的耐用性,反射率和距离。  我们的靶球兼容所有激光跟踪系统:适用于徕卡Leica,法如FARO,API等所有品牌的激光跟踪仪,具有极高性价比:  不锈钢球安装空心玻璃反射镜片 耐用的球形防破裂金属镜片 陶瓷球安装空心玻璃反射镜片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资料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资讯

  • 织物起毛起球仪测试标准及质量解析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供应)销售织物起毛起球仪列产品,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场信誉,专业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团队,凭着经营织物起毛起球仪系列多年经验,熟悉产品的各项技术支持,供货周期短价格最优,欢迎来电咨询!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服装产品穿着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起毛起球现象,严重影响服装外观,由此引发的消费者投诉、退货,不但给消费者造成了麻烦,也影响了商家的信誉。起毛起球是在服装质量中的投诉比例非常高的项目,不同的消费者对起毛起球的可接受程度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服装被不同的人穿也会产生明显不同的起毛起球效果,甚至一些起毛起球指标合格的产品也会出现严重的起毛起球现象,不但消费者烦恼,服装厂商也困惑,起毛起球这个普通的检测项目却成为服装质量控制的难题。一、起毛起球形成服装的起毛起球是指服装在穿着时受到机械摩擦作用,纤维露出织物表面形成起毛,继续摩擦后,纤维缠结继而成球的现象。起毛起球是一项动态性能,起球速度经常随着穿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包括纤维种类、纤维细度、纱线捻度、组织结构、面料风格、整理工艺、穿着习惯等等。由于影响起毛起球的多因素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方法能准确反应出不同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起球倾向性,此外,服装面料起毛起球性能又和手感、穿着舒适度等存在一定的矛盾,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手感、舒适而牺牲起毛起球性能,这些都为服装的起毛起球质量控制带来难度。二、起毛起球标准目前常用的起毛起球检测方法包括圆轨迹法、起球箱法、马丁代尔法、随机翻滚法。这四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按照不同的原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面料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涉及的检测方法标准、原理、应用范围见表1。三、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指对某类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对于服装产品来说,中国制定的国家及行业层面的产品标准最多,几乎包含常用的各类服装,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则很少,或几乎没有,都是各买家或商家制定的符合自身要求的企业标准。另外还有一些知名组织机构,如国际羊毛局(IWS)、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等,也会制定一些服装及面料方面的产品标准,但同他们制定的方法标准来比较,产品标准比例很小。表2中列出了部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产品标准对起毛起球的要求,包括产品类别、采用的检测方法、试验参数、具体要求等。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起毛起球要求各不相同,这其中有采用方法的不同,也有指标高低的不同,即使用同样的方法,还会存在有试验参数的不同,这都是因为起毛起球的难控制性,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试验条件能够有效控制起毛起球的质量。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满足这些指标的产品在实际穿着过程中不起球,这里面有指标制定的高低问题,有方法选择有效性问题,也有参数设置合理与否的问题,有消费者穿着习惯造成的问题,也有对起球认识理解程度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起毛起球质量控制过程中细心研究、认真面对。四、检测方法比对为了进一步了解各起毛起球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本文将有针对性的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比对。随机翻滚法在服用织物中应用较少,起球箱法主要应用于毛针织品也得到广泛认可,在此不作考虑,在此主要采用常用的圆规迹法和马丁代尔法进行比对,现选择3种不同类别的服装面料,进行包括两种方法之间及同种方法不同试验参数之间的比对测试,具体比对测试结果汇总情况见表3。分别用字母A~E表示不同起毛起球试验方法参数设置,具体如下:1)圆规迹法试验参数设置:A:压力780cN,起毛0次 起球600次(GB/T 4802.1精纺面料参数)B:压力490cN,起毛30次 起球50次(GB/T 4802.1军需服面料参数)C:压力590cN,起毛150次 起球150次(GB/T 4802.1工作服面料参数)D:压力490cN,起毛0次 起球50次(GB/T 4802.1粗纺面料参数)2)马丁代尔法试验参数设置:E:摩擦头:直径90mm,重415g,与试样自身磨1000次F:摩擦头:直径90mm,重415g,与试样自身磨2000次G:摩擦头:直径90mm,重155g,与试样自身磨1000次H:摩擦头:直径90mm,重155g,与试样自身磨2000次通过分析表3比对测试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对于精纺面料(光面),主要比对的是同一种方法(圆规迹法),不同试验参数之间的差异,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试验参数,起毛起球结果差异很大,采用精纺面料常用的试验参数A,得出的起毛起球结果最好,均是4-5级,几乎不起毛起球,其次是军需面料参数B,最差的是职业装参数C的结果。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起毛”参数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大,起毛是采用与尼龙刷摩擦,属于较极端的摩擦方式,现实生活中不小心的局部磨挂与之相似,大部分的精纺面料,即使经过次数很少的与毛刷摩擦,也会出现明显的起毛现象,然后再经过与华达呢磨料摩擦,就会出现明显的起球现象。相反,如果不经过毛刷起毛,而是一直与华达呢磨料摩擦的起球测试,对于绝大部分的光面精纺面料,即使起球次数再多,起球结果也非常好。因此,不同圆规迹法的试验参数选择,对起毛起球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不同种类的精纺面料,抗起毛起球能力不同,凡立丁要明显好于哔叽和花呢类,这得益于凡立丁采用的强捻纱线和平纹组织。即使同种类型的面料(以花呢为例),抗起毛起球性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虽然A参数测试结果都是4-5级,但参数B中最好的能达到4级,最差的只有1级,因此,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控制某些特例,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比风格强烈的精纺面料,要考虑起球后的放大效应,适当增加试验参数,从而有效控制起毛起球质量。2)对于粗纺面料,是属于较容易出现起毛起球质量问题的一类品种,毛球的特点是比较大,密度相对较小,容易脱落。中国的标准对于粗纺类的起毛起球试验参数是非常宽松的,压力490cN,起毛0次 起球50次,通过表3可以看出,平均4-5级,测试结果非常好。这么宽松的条件将导致很多满足国标,甚至远高于国标的粗纺面料服装在实际穿着过程中却容易出现起毛起球现象。而很多国外客户对于这类产品大部分采用的是马丁代尔法,测试的次数为1000次或2000次,两种次数之间的测试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差半级,采用马丁代尔法的这种测试参数,能够比较有效的控制粗纺面料的起毛起球质量。此外,考虑到粗纺面料毛球的特点,本文还增加了去毛球后再测试的方法,通过结果比对,去球后,大部分产品的起球结果有了提高,平均半级,最高提高1级半,因此,对于那种起球结果处于合格边缘的粗纺产品,可以加测去球后的起毛起球(要保证毛球去除后,面料风格无明显变化),如果结果提高很大,再加以对消费者的引导,消费者投诉退货的风险就会减小很多。3)对于针织T恤类面料,表3采用的方法中,圆规迹法是中国T恤国家标准规定的,马丁代尔法是欧盟客户常用的,从比对结果来看,圆规迹法的测试结果明显要高出马丁代尔法。对于短纤类T恤面料,马丁代尔法不同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同,但不呈现规律性,从比对结果来看,两种重量摩擦头对测试结果差异不大,而起球次数对起毛起球结果有一定的影响,2000次大多数情况下要比1000次差半级。此外,长丝针织T恤类面料,无论是采用圆规迹法还是马丁代尔法不同的测试参数,除两组结果为4级外,都是4-5级,这说明长丝类T恤产品抗起毛起球性能非常好,但需要注意长丝类产品常存在勾丝质量问题,而且勾丝后的现象有时会被误认为起毛起球,需要注意辨别,以便在质量控制中做到有的放矢。五、结语了解起毛起球的形成、标准乃至方法比对,目的是如何有效控制服装的起毛起球质量。要控制好服装产品的起毛起球质量,不能僵化使用某个标准,要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指标要求。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未雨绸缪,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为主,防范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于某些服装产品,不是某一种检测方法就能完全反映现实的起球倾向,有时有必要采用几种检测方法,不同试验参数,综合判定。虽然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有很多,涉及的检测方法也很多,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深入了解方法、标准、指标之间的关系,工作中不断总结、改进,就能够找到有效控制起毛起球质量的方法。更多关于 织物起毛起球仪:http://www.qimaoqiqiu.com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专注于检测仪器行业13年,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和众多成功的案列,同全国各大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服务和产品质量一流、我们的仪器,价格合理、品质保障、供货周期短服务热情周到,欢迎来电咨询 座机:021-64208466 手机:13671843966。
  • 低场核磁与磁共振成像技术撞上科研灵感,专家这样讲成果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对样品无损伤、无需预处理、实时获得数据等特点,同时还能够反映样品中水分子的存在形式及分布状态,目前,该项技术在多种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能产生能级间的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项新检查技术,此项技术在医学领域对于人类有着长远的帮助。在第六届磁共振网络会议(iCMR2022)中的低场核磁(LFNMR)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仪器信息网共邀请了六位来自不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为大家深度解析低场核磁(LFNMR)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点击报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胡一南《基于光泵式原子磁力计的非接触检测方法》 (点击报名)胡一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级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基于高灵敏原子磁力计的非接触检测方法研究,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任工程师期间,参加了搭建SQUID脑磁系统,对脑磁图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有了深入了解。并发现原子磁力计在脑磁图仪上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带领团队从事基于原子磁力计的可穿戴脑磁图系统研究,研发面向脑磁图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原子磁力计,承担并完成了基于主动磁补偿线圈的稳场等科研项目。如何快速地高精度地对锂电池的电量(SoC)和健康状况(SoH)进行检测是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以及循环使用的瓶颈问题,胡一南工程师提出基于使用原子磁力计测量电池磁化率的检测方案,通过突破背景磁场以及环境磁场强度对原子磁力计的灵敏度限制实现了毫秒级的电池非接触检测。牛津仪器应用科学家 文祎《如果核磁有了光》 (点击报名)文祎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得药物化学专业结构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主要工作是以异核多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以及基于弛豫的蛋白质动力学分析。2017年加入牛津仪器任磁共振应用科学家,主要负责低场台式核磁的应用开发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本次文祎科学家的报告题目为《如果核磁有了光》,具体将聚焦台式核磁。牛津仪器台式核磁共振波谱仪X-Pulse,具备宽带多核、流动化学、自动进样、变温和数据库等功能特性,在现场即可完成研发、质控和教学中多样的核磁分析任务。本次研讨会文祎科学家将分享台式核磁与光相结合,在实验室中实现光催化过程的原位分子水平监测技术。西湖大学副教授 孙磊《基于金属有机框架中电子自旋的锂离子量子传感》 (点击报名)孙磊,2021年10月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组建分子量子器件和量子信息实验室。孙磊实验室致力于设计分子材料以研究量子现象,并通过器件实现分子级别的量子操控。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向展开:(1)制备单分子自旋电子学和量子信息处理器件;(2)开发基于分子电子自旋量子比特的量子传感器,探索其在能源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3)制备单层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异质结,探索量子输运现象。孙磊实验室设计合成了含有稳定自由基的金属有机框架,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实现了室温下、溶液相中的锂离子鉴定和定量检测,并验证了多种离子并行传感的可行性。青岛腾龙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杜婧雯《Spinsolve台式核磁用于在线反应监测》 (点击报名)杜婧雯,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分析专业,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目前在青岛腾龙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主要致力于向不同行业的核磁用户推广Spinsolve台式核磁共振波谱仪和MestreNova软件产品的多种应用,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便于化学家们及时了解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和反应进程,本次杜婧雯工程师将结合台式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技术及应用优势,介绍Spinsolve台式核磁针对于在线反应监测的应用,包括硬件装置和软件系统,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导出。清华大学博士后 李文郁《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理论模型及应用》 (点击报名)李文郁,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研究领域:水泥基材料,水泥水化机理,低场核磁,固体核磁,核磁方法。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水为探针来表征水泥基材料。相比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压汞、氮吸附等传统测孔方法,低场核磁具有快速、原位、无损、预处理要求低等特殊优势。除广泛认可的孔结构表征外,低场核磁还具有物相定量和水分动力学研究的能力。李文郁博士后将各应用中所用到的理论模型归纳为四种,重点指出了各理论模型中的本征限制条件,为目前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分别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此外,以多项水泥水化研究为例,通过低场核磁及其与X射线衍射、热重、量热仪等技术的结合,展示了低场核磁用于缓凝机理研究的可行性。山东职业学院教授 赵晓丽《植物特有插入序列诱导膜融合机制的核磁共振研究》 (点击报名)赵晓丽,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核磁共振中心,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解析蛋白结构,并联合其他技术对膜融合蛋白诱导膜融合的机理进行研究。本次赵晓丽教授将就《植物特有插入序列诱导膜融合机制的核磁共振研究》进行报告。会议报名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r2022/
  • 经典库尔特原理及其发展——颗粒表征电阻法(下)
    前文回顾:发明人库尔特的传奇人生——颗粒表征电阻法(上)一、经典库尔特原理在经典电阻法测量中,壁上带有一个小孔的玻璃管被放置在含有低浓度颗粒的弱电解质悬浮液中,该小孔使得管内外的液体相通,并通过一个在孔内另一个在孔外的两个电极建立一个电场。通常是在一片红宝石圆片上打上直径精确控制的小孔,然后将此圆片通过粘结或烧结贴在小孔管壁上有孔的位置。由于悬浮液中的电解质,在两电极加了一定电压后(或通了一定电流后), 小孔内会有一定的电流流过(或两端有一定的电压),并在那小孔附近产生一个所谓的“感应区”。含颗粒的液体从小孔管外被真空或其他方法抽取而穿过小孔进入小孔管。当颗粒通过感应区时,颗粒的浸入体积取代了等同体积的电解液从而使感应区的电阻发生短暂的变化。这种电阻变化导致产生相应的电流脉冲或电压脉冲。图1 颗粒通过小孔时由于电阻变化而产生脉冲在测量血球细胞等生物颗粒时所用的电解质为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这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渗透压浓度,红细胞可以在这个渗透压浓度中正常生存,浓度过低会发生红细胞的破裂,浓度过高会发生细胞的皱缩改变。在测量工业颗粒时,通常也用同样的电解质溶液,对粒度在小孔管测量下限附近的颗粒,用 4%的氯化钠溶液以增加测量灵敏度。当颗粒必须悬浮在有机溶剂内时,也可以加入适用于该有机溶液的电解质后,再用此有机 溶液内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脉冲的数量及其振幅,可以获取有关颗粒数量和每个颗粒体积的信息。测量过程中检测到的脉冲数是测量到的颗粒数,脉冲的振幅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从而可以获得颗粒粒度及其分布。由于每秒钟可测量多达 1 万个颗粒,整个测量通常在数分钟内可以完成。在使用已知粒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后,颗粒体积测量的准确度通常在 1-2%以内。通过小孔的液体体积可以通过精确的计量装置来测量,这样就能从测量体积内的颗粒计数得到很准确的颗粒数量浓度。 为了能单独测量每个颗粒,悬浮液浓度必须能保证当含颗粒液体通过小孔时,颗粒是一个一个通过小孔,否则就会将两个颗粒计为一个,体积测量也会发生错误。由于浓度太高出现的重合效应会带来两种后果:1)两个颗粒被计为一个大颗粒;2)两个本来处于单个颗粒探测阈值之下而测不到的颗粒被计为一个大颗粒。颗粒通过小孔时可有不同的途径,可以径直地通过小孔,但也可能通过非轴向的途径通过。非轴向通过时不但速度会较慢,所受的电流密度也较大,结果会产生表观较大体积的后果,也有可能将一个颗粒计成两个[1]。现代商业仪器通过脉冲图形分析可以矫正由于非轴向流动对颗粒粒度测量或计数的影响。图2 颗粒的轴向流动与非轴向流动以及产生的脉冲经典库尔特原理的粒度测量下限由区分通过小孔的颗粒产生的信号与各种背景噪声的能力所决定。测量上限由在样品烧杯中均匀悬浮颗粒的能力决定。每个小孔可用于测量直径等于 2%至 80%小孔直径范围内的颗粒,即 40:1 的动态范围。实用中的小孔直径通常为 15 µm 至 2000 µm,所测颗粒粒度的范围为 0.3 µm 至 1600 µm。如果要测量的样品粒度分布范围比任何单个小孔所能测量的范围更宽,则可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小孔直径的小孔管,将样品根据小孔的直径用湿法筛分或其他分离方法分级,以免大颗粒堵住小孔,然后将用不同小孔管分别测试得到的分布重叠起来,以提供完整的颗粒分布。譬如一个粒径分布为从 0.6 µm 至 240 µm 的样品,便可以用 30 µm、140 µm、400 µm 三根小孔管来进行测量。 库尔特原理的优点在于颗粒的体积与计数是每个颗粒单独测量的,所以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测量极稀或极少个数颗粒的样品。由于体积是直接测量而不是如激光衍射等技术的结果是通过某个模型计算出来的,所以不受模型与实际颗粒差别的影响,结果一般也不会因颗粒形状而产生偏差。该方法的最大局限是只能测量能悬浮在水相或非水相电解质溶液中的颗粒。使用当代微电子技术,测量中的每个脉冲过程都可以打上时间标记后详细记录下来用于回放或进行详细的脉冲图形分析。如果在测量过程中,颗粒有变化(如凝聚或溶解过程,细胞的生长或死亡过程等),则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脉冲对颗粒粒度进行动态跟踪。 对于球状或长短比很接近的非球状颗粒,脉冲类似于正弦波,波峰的两侧是对称的。对很长的棒状颗粒,如果是径直地通过小孔,则有可能当大部分进入感应区后,此颗粒还有部分在感应区外,这样产生的脉冲就是平台型的,从平台的宽度可以估计出棒的长度。对所有颗粒的脉冲图形进行分析,可以分辨出样品中的不同形状的颗粒。 大部分生物与工业颗粒是非导电与非多孔性的。对于含贯通孔或盲孔的颗粒,由于孔隙中填满了电解质溶液,在颗粒通过小孔时,这些体积并没有被非导电的颗粒物质所替代而对电脉冲有所贡献,所以电感应区法测量这些颗粒时,所测到的是颗粒的固体体积,其等效球直径将小于颗粒的包络等效球直径。对于孔隙率极高的如海绵状颗粒,测出的等效球直径可以比如用激光粒度仪测出的包络等效球小好几倍。 只要所加电场的电压不是太高,通常为 10 V 至 15 V,导电颗粒譬如金属颗粒也可以用电阻法进行测量,还可以添加 0.5%的溴棕三甲铵溶液阻止表面层的形成。当在一定电流获得结果后,可以使用一半的电流和两倍的增益重复进行分析,应该得到同样的结果。否则应使用更小的电流重复该过程,直到进一步降低电流时结果不变。 在各种制造过程中,例如在制造和使用化学机械抛光浆料、食品乳液、药品、油漆和印刷碳粉时,往往在产品的大量小颗粒中混有少量的聚合物或杂质大颗粒,这些大颗粒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需要进行对其进行粒度与数量的表征。使用库尔特原理时,如果选择检测阈值远超过小颗粒粒度的小孔管(小孔直径比小颗粒大 50 倍以上),则可以含大量小颗粒的悬浮液作为基础液体,选择适当的仪器设置与直径在大颗粒平均直径的 1.2 倍至 50 倍左右的小孔,来检测那些平均直径比小颗粒至少大 5 倍的大颗粒 [2]。 二、库尔特原理的新发展 可调电阻脉冲感应法可调电阻脉冲感应法(TRPS)是在 21 世纪初发明的,用库尔特原理测量纳米颗粒的粒度与计数。在这一方法中,一个封闭的容器中间有一片弹性热塑性聚氨酯膜,膜上面有个小孔,小孔的大小(从 300 nm 至 15 m)可根据撑着膜的装置的拉伸而变来达到测量不同粒度的样品。与经典的电阻法仪器一样,在小孔两边各有一个电极,测量由于颗粒通过小孔而产生的电流(电压) 变化。它的主要应用是测量生物纳米颗粒如病毒,这类仪器不用真空抽取液体,而是用压力将携带颗粒的液体压过小孔。压力与电压都可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样 品。由于弹性膜的特性,此小孔很难做到均匀的圆形,大小也很难控制,每次测得的在一定压力、一定小孔直径下电脉冲高度与粒度的关系,需要通过测量标准颗粒来进行标定而确定。图3 可调电阻脉冲感应法示意图当小孔上有足够的压力差时,对流是主要的液体传输机制。 由于流体流速与施加的压力下降成正比,颗粒浓度可以从脉冲频率与施加压力之间线性关系的斜率求出。但是需要用已知浓度的标准颗粒在不同压力下进行标定以得到比例系数[3]。 这个技术在给定小孔直径的检测范围下限为能导致相对电流变化 0.05%的颗粒直径。检测范围的上限为小孔孔径的一半,这样能保持较低程度的小孔阻塞。典型的圆锥形小孔的动态范围 为 5:1 至 15:1,可测量的粒径范围通常从 40 nm 至 10 µm。 此技术也可在测量颗粒度的同时测量颗粒的 zeta 电位,但是测量的准确度与精确度都还有待提高,如何排除布朗运动对电泳迁移率测量的影响也是一个难题[4]。微型化的库尔特计数仪随着库尔特原理在生物领域与纳米材料领域不断扩展的应用,出现了好几类小型化(手提式)、微型化的库尔特计数仪。这些装置主要用于生物颗粒的检测与计数,粒度不是这些应用主要关心的参数,小孔的直径都在数百微米以内。与上述使用宏观压力的方法不同的是很多这些设计使用的是微流控技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分就是一个微芯片,携带颗粒的液体在微通道中流动,小孔是微通道中的关卡。除了需要考虑液体微流对测量带来的影响,以及可以小至 10 nm 的微纳米级电极的生产及埋入,其余的测量原理和计算与经典的库尔特计数器并无两致。这些微芯片可以使用平版印刷、玻璃蚀刻、 防蚀层清除、面板覆盖等步骤用玻璃片制作[5], 也可以使用三维打印的方式制作[6]。一些这类微流控电阻法装置已商业化。图4 微流计数仪示意图利用库尔特原理高精度快速的进行 DNA 测序近年来库尔特原理还被用于进行高精度、快速、检测误差极小的 DNA 或肽链测序。这个技术利用不同类型的纳米孔,如石墨烯形成的纳米孔或生物蛋白质分子的纳米孔,例如耻垢分枝杆菌孔蛋白 A(MspA)。当线性化的 DNA-肽复合物缓慢通过纳米孔时,由于不同碱基对所加电场中电流电压的响应不同,通过精确地测量电流的变化就可对肽链测序。由于此过程不影响肽链的完整性,如果将实验设计成由于电极极性的变化而肽链可以来 回反复地通过同一小孔,就可以反复地读取肽链中的碱基,在单氨基酸变异鉴定中的检测误差率可小于 10-6[7,8]。图5 纳米孔 DNA 测序库尔特原理的标准化 早在 200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就已成文了电感应区法测量颗粒分布的国际标准(ISO 13319),并得到了广泛引用。在 2007 年与 202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前后两次对此标准进行了修订。中国国家标委会也在 2013 年对此标准进行了采标,成为中国国家标准(GB/T 29025-2012)。参考文献【1】Berge, L.I., Jossang, T., Feder, J., Off-axis Response for Particles Passing through Long Apertures in Coulter-type Counters, Meas Sci Technol, 1990, 1(6), 471-474. 【2】Xu, R., Yang, Y., Method of Characterizing Particles, US Patent 8,395,398, 2013. 【3】Pei, Y., Vogel, R., Minelli, C., Tunable Resistive Pulse Sensing (TRPS), In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articles, Measurement Processes for Nanoparticles, Eds. Hodoroaba, V., Unger, W.E.S., Shard, A.G., Elsevier, Amsterdam, 2020, Chpt.3.1.4, pp117-136.【4】Blundell, E.L.C.J, Vogel, R., Platt, M., Particle-by-Particle Charge Analysis of DNA-Modified Nanoparticles Using Tunable Resistive Pulse Sensing, Langmuir, 2016, 32(4), 1082–1090. 【5】Zhang, W., Hu, Y., Choi, G., Liang, S., Liu, M., Guan, W., Microfluidic Multiple Cross-Correlated Coulter Counter for Improved Particle Size Analysis, Sensor Actuat B: Chem, 2019, 296, 126615. 【6】Pollard, M., Hunsicker, E., Platt, M., A Tunable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Microfluidic Resistive Pulse Sensor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lgae and Microplastics, ACS Sens, 2020, 5(8), 2578–2586. 【7】Derrington, I.M., Butler, T.Z., Collins, M.D., Manrao, E., Pavlenok, M., Niederweis, M., Gundlach, J.H., Nanopore DNA sequencing with MspA, P Natl Acad Sci, 107(37), 16060-16065, 2010. 【8】Brinkerhoff, H., Kang, A.S.W., Liu, J., Aksimentiev, A., Dekker, C., Multiple Rereads of Single Proteins at Single– Amino Acid Resolution Using Nanopores, Science, 374(6574), 1509-1513, 2021. 作者简介许人良,国际标委会颗粒表征专家。1980年代前往美国就学,受教于20世纪物理化学大师彼得德拜的关门弟子、光散射巨擘朱鹏年和国际荧光物理化学权威魏尼克的门下,获博士及MBA学位。曾在多家跨国企业内任研发与管理等职位,包括美国贝克曼库尔特仪器公司颗粒部全球技术总监,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资深首席科学家。也曾任中国数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国际标准化组织资深专家与召集人,执笔与主持过多个颗粒表征国际标准 美国标准测试材料学会与化学学会的获奖者 中国颗粒学会高级理事,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3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 与中国颗粒学会共同主持设立了《麦克仪器-中国颗粒学报最佳论文奖》浸淫颗粒表征近半个世纪,除去70多篇专业学术论文、SCI援引近5000、数个美国专利之外,著有400页业内经典英文专著《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Light Scattering Methods》,以及即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颗粒表征的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表征技术

球列磁撞仪原理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