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真迈生物:国产基因测序仪多方面已超过国外品牌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2/08 13:13:08
导读: 我们认为遗传疾病筛查、肿瘤panel和更加快速的病原测序是未来几年内高增长的应用发展方向。此外,单细胞、空间组和环境生态虽然目前还不是主流应用,但它们的成长空间都非常可观。

基因测序仪是解码生命科学的利器,因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近些年,基因测序仪市场格局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并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商品化测序仪。

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基因测序仪新势力”(点击查看约稿详情专题,并向测序技术研究专家、测序仪应用专家和基因测序仪企业广泛约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充分了解基因测序新企业、新仪器、新技术及新应用进展。本文为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迈生物”)供稿,真迈生物拥有自主研发的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平台,2023年获近4亿元融资,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新势力.jpg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仪器信息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真迈生物。

真迈生物创立于2012年,总部设于深圳,在北京、南京设有分、子公司。公司现有工作场地面积超过10,000平米,团队规模大约400人,其中一半以上为研发人员。真迈生物专注于以基因测序仪为核心的分子诊断上游技术平台的研发制造,致力于和广大的基因检测服务商及医疗机构共同建设精准医疗生态圈。

目前真迈生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测序仪产品阵列——GenoCareTM 1600单分子测序平台和GenoLabTM M 、FASTASeq 300、SURFSeqTM 5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其中,GenoCareTM 1600 是首个获得NMPA批准用于临床诊断的单分子测序平台。

仪器信息:贵司目前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哪些?相较于同类企业,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产品拓展计划?

真迈生物目前有四款测序平台,覆盖从8Gb-1.2Tb的通量范围:

GenoCare 1600是一款单分子基因测序仪,主要的应用方向是NIPT(无创产前筛查)、CNVSeq(产前CNV检测)及PGT-A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仪器特点是无需PCR扩增,试剂简单,开机成本低。

GenoLab M是一款中通量二代测序仪,其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目前主流的几大应用(生殖遗传、肿瘤基因检测、分子育种,病原体检测等),该仪器可以实现两张芯片混动上机测序,可以直接兼容主流测序文库和下游生信,非常灵活。

FASTASeq 300是一款中低通量的二代测序仪,主要的特点是测序速度快(4.5小时完成SE50测序全流程,交付250M+ reads的高质量数据),非常适合紧急的样本检测,比如病原体mNGS。

SURFSeq 5000 是一款Tb级通量二代测序仪。它提供FCM(500 M)和FCH(2000 M)双规格的微阵列芯片,每种规格均采用多流道设计,可支持不同应用文库分流道加载。它的PE150测序快至24小时。在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靶向测序、转录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等多个主流应用性能对比测试中,相比于市售的同等通量测序平台,SURFSeq 5000表现出了更佳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在特定基因组区域的准确率和数据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它以一台桌面机的仪器成本,小样本量的开机成本,实现了与大型机满载运转相当的单Gb测序成本。可谓“多、快、好、省”!

真迈未来的产品计划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进行布局。继续提高测序读长、测序速度和测序通量范围都在考量之内。

仪器信息网:贵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主要解决客户哪些问题和痛点?您更看好哪些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

真迈生物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包括生殖遗传(比如遗传疾病的携带者筛查、产前筛查及诊断、WES/WGS)、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用药指导、肿瘤早筛及MRD)、分子育种、病原体检测、司法鉴定、单细胞测序等应用领域。

我们相信,随着测序应用的普及和仪器耗材成本的下降,测序将会惠及更多的大众。我们认为遗传疾病筛查、肿瘤panel和更加快速的病原测序是未来几年内高增长的应用发展方向。此外,单细胞、空间组和环境生态虽然目前还不是主流应用,但它们的成长空间都非常可观。

仪器信息网: 您认为在二代高通量测序和单分子测序技术和仪器方面,我国与国外分别还有何差距?本土测序仪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发展提升?贵司产品有无出海计划?

我国测序仪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方向上超过了国外品牌。比如说华大智造DNBSEQ-T20×2测序仪已经在通量上达到了世界第一,真迈生物刚发布的SURFSeq 5000 测序仪的变异检测和甲基化测序能力也出类拔萃。中国市场上的测序成本已经是全球最低,这推动了科研和NIPT、病原检测等临床应用的发展。

但是,在单分子测序的读长上,国产单分子测序仪还没有达到国外厂商(Oxford Nanopore/ Pacific Biosciences)的水平,特别是De Novo测序、基因组组装大量使用的仍然是上述两个进口单分子测序平台。二代测序方面,在产品集成度和上下游生态建设上,国产高通量测序仪和Illumina还有差距。现阶段Illumina测序仪的数据总量和应用范围都明显领先于国产测序仪;在技术上,Illumina的超分辨光学、机器学习算法和芯片设计也有一定的先进性。

真迈生物测序仪已经在海外推广销售,并且已经有海外客户基于真迈测序平台发表了多篇科研文章。海外市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我们也在不断地打磨产品,应对国际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基因测序仪市场,您认为随着相关企业的不断涌现,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真迈生物的优势有哪些?

真迈生物在测序仪研发方向深耕逾十年。在测序平台开发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同时,真迈生物已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测序系统研发团队;具备“仪器—试剂—芯片—软件”全模块的研发制造能力。每一款测序仪的开发、上市和资质申报都使真迈生物的团队更加成熟。可以说,人才是真迈生物的核心优势。

中国的测序市场也存在着一些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和一些友商产品相比,真迈的测序平台集成扩增与测序,自动化程度高,准确率优秀,稳定性好。自测序仪发布以来,真迈已经和领先的科研和临床单位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上都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文章。未来真迈生物将继续以国产自主创新为目标,不断探索领先的技术路线,紧跟生物学和医学前沿,开拓测序应用的“蓝海”市场。同时真迈也会继续加强实用性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迄今,真迈已授权和在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300件,涉及测序系统的各个技术方向。

仪器信息网:请您谈谈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目前比较突出的困难在于:

1.品牌的认知度:真迈生物正处于市场开拓期,尚未建立被广泛认知的市场品牌。在产品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对较长的时间成本被客户了解和接受。除了通过大量的用户测评和科研文章赢得信任之外,我们期望行业媒体为真迈生物这样的成长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品牌推广支持。

2.建设完整的上下游生态链:测序仪企业的成功和测序应用用户的成功息息相关。测序仪的“自主可控”也和上游元器件的供应链自主可控不可分割。中国测序企业要做大做强,要避免内卷,合力推动上下游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测序生态,让进口技术和产品不再“卡脖子”。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司的融资情况。您认为资本选择贵司的原因有哪些?

8月2日,真迈生物宣布完成近4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领导者金域医学以及国有投资机构国鑫投资等机构共同领投,深高新投、国创致远、常州霜叶创投、财鑫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码基因测序设备和试剂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扩大现有产品产能;提速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推动产品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投资机构选择真迈生物,一方面是看好真迈生物在基因测序产业中的上游头部核心地位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相信真迈生物团队在过往创业历程中所体现出坚韧、务实的精神品质能够支撑公司在长远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持续进步和突破。

仪器信息网:最后请谈一谈贵司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和布局。

在接下来的3-5年,真迈生物的业务定位依然聚焦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平台和工具。

1、 在基因测序平台上,真迈生物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提供从单分子到二代测序、从中小通量到超高通量的全线产品,覆盖从生命科学到临床诊断的主要应用场景。

2、 围绕基因测序平台的底层技术基础,拓展开发新的生命科学平台产品,提供多组学工具组合。

3、 在市场端,持续完善国内市场的覆盖度和服务力量,开放地和国内测序应用公司合作;同时加强国际市场开发和支持,坚持走全球市场路线。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兆堃

总阅读量 19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