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标准是太赫兹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院长何明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1/24 17:13:58
导读: “现在关键是得有几个标准领域的权威机构,能够牵引从国家标准、学术标准到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关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标准要纳入重要的法规里边,这样太赫兹市场才能够真正被大众接受!”

太赫兹,被认为是电磁波谱中最后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领域,也曾被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鉴于其独特优势,在生物医学、通讯、安检等多个领域,彰显了极具诱惑的应用前景。那么,太赫兹仪器技术目前的产业化现状怎么样?应用进展如何?基于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日前采访到了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院长何明霞。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院长 何明霞

何明霞教授,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是天津大学“太赫兹光子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和最初的创建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的创建者之一和分会首届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明霞教授曾留学意大利和美国,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加入被誉为“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之父”的Daniel Grischkowsky 教授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创建的“超快光子学”实验室,与国际著名太赫兹领域专家张伟力教授合作。十几年来,何明霞教授致力于太赫兹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教学,分别开展了癌症组织的太赫兹成像、太赫兹应用于生物深层信息探测的新方法、太赫兹生物效应等前沿基层研究和应用于材料的厚度和材料内部缺陷等无损检测的太赫兹技术实用化研究,获批多项发明专利。

采访过程中,何明霞教授回顾了刚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她说,那个时候发现学术论文上有很多太赫兹相关的应用,涉及半导体、通讯、生物医药、医学、安检等,但是当时主要是基于学术层面。2005年回国的时候,国内也几乎没有一家太赫兹的仪器公司。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2020年以来,很多应用都付诸实践了,相关的仪器成果也愈发凸显了,国内涌现了很多做太赫兹相关仪器的企业,并且有些产品已经可以跟国外竞争了。

“2005年我刚回国时,周围95%的人员可能都不太清楚太赫兹是干什么用的,现在70-80%的人都有所了解,甚至还会非常感兴趣、主动的咨询,很多老百姓在网上也在搜索、了解相关的信息。” 何明霞教授感叹道:太赫兹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了,大家一提到眼睛都会发亮,这是非常欣慰的事情。

采访视频

“太赫兹走向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标准化。采访中,何明霞教授谈到,其实,他们在2007年申请973项目的时候就提出来要做相关的标准,不过那时候大家还不太清楚如何做。而随着应用的拓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学术成果展现的同时,相关标准化的工作也在一步步的推进。

何明霞教授特别提到,就生物领域而言,很多业内人士已经在推进太赫兹相关标准的建设工作了。不过她也指出,现在关键是得有几个标准领域的权威机构,能够牵引从国家标准、学术标准到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关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标准要纳入重要的法规中,这样太赫兹市场才能够真正被大众接受!

谈到太赫兹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何明霞教授信心满满。采访过程中,何明霞教授不仅分享了太赫兹技术安检、通讯、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还就国产太赫兹仪器的发展现状国家的政策支持等进行了深入的分享,详细内容请查看视频。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太赫兹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boyounglee2023-11-29 08:06:15
作为何老师的学生和曾经的太赫兹人,看到太赫兹产业发展这么好非常高兴,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太赫兹产品面市!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