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资本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政府、金融机构齐发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7/14 22:42:08
导读: CIEPEC2021同期论坛,谈论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我国环保产业的升级。

仪器信息网讯 CIEPEC2021在北京盛大开幕,同期活动“环保产业与集聚区创新发展论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下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于2021年7月14日举办。如何采用资本的力量促进环保产业做大做强?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吕奔处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规划部负责人纪鑫华、上海证券交易所魏延军、E20研究院薛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PPP中心赵云皓分别从政府、基金、上市融资等角度解读资本的力量。

shang_副本.jpg

报告嘉宾 

资金从哪儿来?如何来?一直是困扰环境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曾采用PPP、EPC、EOD、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借用多方力量,促进环保行业发展。

目前, “谁污染谁治理(工业为主,纳入企业成本)、谁受益谁付费(市政为主,使用者付费+部分补助)、谁开发谁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政府付费)”的理念已经基本得到认可。随着这些关系的不断理顺、不断强化,未来,环保将以环保服务业为主,即业主出钱,环保服务提供商以一定的价格并联合多业主的需求,以规模化项目的方式采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业主解决环保问题,从而改变现在依靠政府投资、等待政府批项目、等待政府付钱的单一模式。

而在此发展过程中,环保企业如何做大做强,从而实现前期的项目开展,实现产品的升级,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而资本是很好的一个推动力量。

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吕奔处长介绍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基本现状。以环境监测为例,目前,我国企业数量为4064家,营业收入1059亿元,人均营业收入4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2.9%,利润率12.2%。虽然做不到完全统计,但也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偏小偏弱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而目前环保产业投融资渠道有限,73.6%的来自银行贷款,16.7%来自企业债券,2.1%来自私募股权,1.9%来自政府拨款,5.7%为其他。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在企业投融资的力量,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规划部负责人纪鑫华介绍了基金的基本情况,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共885亿的规模,基金将支持环保项目、环保企业、环保基金的发展,全部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为与市场充分接轨,虽然此基金的第一大股东是财政部,但也会追求一定的收益率。

上市融资也是一项很好的融资方式。上海证券交易所魏延军介绍了科创板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欢迎各大企业积极咨询,借助科创板的力量实现自身发展。

编者注: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各个部委、各个行业都积极响应,制定相关计划和发展路径,金融机构也在密切接触相关政府部门,PPP项目的不断暴雷,环保行业“国进民退”,省市级环保集团不断成立,环保项目规模不断创新高,这些因素似乎都在预示着:“我国环保行业还将大有作为,环保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独的技术,而是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对环境监测行业来说,将自己定位为环境服务提供商。对于工业用户,不仅考虑单个企业,还要考虑园区、集聚区等;不仅考虑某项污染物的监测,还要考虑整个企业如何满足污染物和碳排放的环保要求。对于政府用户,全区域内的布点、污染物指标、减污降碳等都需综合考虑。环保管家、智慧环保等概念也许会越来越落到实处。而融资是促进是快速发展的路径之一。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CIEPEC2021
用户头像

作者:环保-学雷

总阅读量 24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2
全部评论(2条)
用户头像
1232021-07-16 06:28:47
了解一下啊
0回复
用户头像
p33346402021-07-16 04:02:58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