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忆往昔 展未来:中国电镜学会成立40周年系列专家采访之张跃飞研究员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1/06 10:01:20
导读: 回望过去,寄语未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携手仪器信息网随机采访9位专家、厂商代表,分别谈了各自与电子显微学的结缘故事以及他们眼中中国电镜事业的不断发展。

2020年11月22-24日,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的“2020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成都盛大召开。为庆祝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显微学激发新希望”。回顾四十年发展历程,电子显微学的研究领域至今已遍及各个学科,国际前沿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安装已经超过160台,疫情之下,低温冷冻电镜及时解析了病毒突刺蛋白结构,为研制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

回望过去,寄语未来。会议现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携手仪器信息网随机采访9位专家、厂商代表,请其围绕“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分别谈了各自与电子显微学的结缘故事以及他们眼中中国电镜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下是对北京工业大学张跃飞研究员的现场采访视频:

附:张跃飞研究员简介

张跃飞:男,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长城学者,博士生导师。1999年和2002年分别获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张泽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2014-2015),香港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2013)。曾经获得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9),北京市科技新星(2010),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0),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09),北京工业大学青年百人计划(2015),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973”“863”和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项目。长期从事原位电子显微学原理、方法和仪器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的1200℃扫描电镜原位高温力学测试仪器系统,大大拓展了SEM原位分析测试能力。并开展先进金属材料、纳米材料、能源储存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等研究。近年来开发完成了基于电子显微镜的原位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并在微纳米尺度原位研究高温合金等先进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发展材料微观力学表征方法等。

实验室具有多种自主开发的原位微观力学测试仪器和实验平台,在国内和国际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引用超过3000多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3项。

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电子显微镜的原位测试仪器开发与研制

材料原位高通量表征方法与大数据

极端条件(高温,应力)先进材料(高温合金等)结构和性能关系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29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