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BCEIA 2021 学术报告会第一轮通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11/12 15:17:42
导读: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

2021学术形象.jpg

  BCEIA始创于198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9)于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席由清华大学程津培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担任。学术报告会共举行了近1,000场次高质量的交流报告,会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创新性强,为科研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搭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共计4,4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参会。展览会共吸引了海内外564家展商,展出了3,000余台新仪器新设备,其中包括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元素的先进分析仪器。《中国日报》、CCTV央视国际网、《科技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BCEIA 2019现场注册参会的专业观众达28,650人,通过网络平台参会的观众访问量达17.2万人次(截至2020年6月底)。

123.jpg

  BCEIA 2021学术报告会包括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专题论坛、同期会议、墙报等多种形式。大会报告将邀请全球知名分析科学家分享前瞻性的研究成果,电子显微学与材料科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磁共振波谱学、电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环境分析、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及标记免疫分析十个分会将设立不同的主题展开研讨交流,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如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中国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等也将在BCEIA 2021如期举办。BCEIA 2021展览会展出面积约53000m2,将集中展示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等。

  热烈欢迎分析测试领域专家学者、科研工作人员以及行业内人士光临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

  诚邀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参与BCEIA,并举办同期会议。

  会议时间:2021年9月27-29日

  会议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BCEIA 2021学术委员会

  主 席

  谭蔚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大学

  副主席

  张玉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学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张 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

  秘书长

  张新荣 教授 清华大学

  委员(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再帕尔·阿不力孜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柴之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erek Craston 首席科学家 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

  Norman J. Dovichi 教授 美国圣母大学

  X. Chris Le 教授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李红梅 研究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

  厉 良 教授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林金明 教授 清华大学

  刘虎威 教授 北京大学

  刘买利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陆 艺 教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钱小红 研究员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沈建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唐本忠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

  Knut W. Urban 教授 德国固态研究所Ernst Ruska

  显微镜学和电子光谱学中心

  颜光涛 研究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杨秀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Edward S. Yeung 教授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张丽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赵宇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朱芳业 副教授 台湾亚东纪念医院临床病理科暨质量管理中心

  朱利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

  顾问(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黄本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

  金国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施蕴瑜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汪尔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王海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魏复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叶恒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叶朝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朱 静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

  学术报告会大会报告

  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国际前沿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


  10个专业领域分会报告

  A. 电子显微学与材料科学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aterial Science

  负责人:韩晓东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 xdhan@bjut.edu.cn

  主 题:显微学启迪新希望

  Microscopy Enlightens New Future

  征文范围:

原位电子显微学

  In-situ Electron Microscopy

  原子分辨界面与缺陷

  Atomic-scale Interface and Defects

  电子显微学方法

  New Technology of Electron Microscopy

  材料微结构与大数据

  Microstructure and Big Data


  B. 质谱学

  Mass Spectrometry

  负责人:刘虎威教授 北京大学 hwliu@pku.edu.cn

  主 题:精准测量,质谱护航健康

  Accurate Measurement, MS Improves Health

  征文范围:

质谱新仪器和新技术

  MS Novel Instruments and Technologies

  质谱基础

  MS Fundamental

  临床质谱

  Clinical MS

  质谱新应用

  MS Novel Applications


  C. 光谱学

  Optical Spectroscopy

  负责人:何 彦 教授 清华大学 yanhe2021@mail.tsinghua.edu.cn

  主 题:高灵敏光谱分析与成像

  Highly Sensitive Optical Analysis and Imaging

  征文范围:

新思路:分子及纳米光谱

  New Idea: Molecular and Nanoscale Spectra

  新应用:光谱分析与材料

  New Application: Optical Analysis and Material

  新方法:高分辨光学成像

  New Method: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Imaging

  新仪器:光谱仪与显微镜

  New Instrument: Optical Spectrometer and Microscope


  D. 色谱学

  Chromatography

  负责人:张丽华 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lihuazhang@dicp.ac.cn

  主 题:分离分析谱写健康未来

  Separation Science Escorts Future Health

  征文范围:

样品制备方法

  Sample Preparation

  高效分离方法

  Highly Efficiency Separation

  高灵敏检测方法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色谱应用

  Applications


  E. 磁共振波谱学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负责人:王申林研究员 北京大学 wangshenlin@pku.edu.cn

  主 题:从原子到生命,磁共振助力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

  From Spins to Life, NMR Facilitating in Understanding the Life Process

  征文范围:

与健康和医药相关的磁共振研究内容,包括:

  Magnetic research studies related to the human health, including:

  生物大分子动态结构与机理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of Biomacromolecules

  药物设计

  Drug Discovery

  原位核磁共振技术

  In Cell Magnetic Research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Imaging

  磁共振新技术

  New Magnetic Methods


  F. 电分析化学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负责人: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 jhli@mail.tsinghua.edu.cn

  主 题:电分析化学:创新与机遇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Innovation and Opportunity

  征文范围:

电化学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

  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s in Electroanalysis

  表面修饰与表征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电化学传感器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电化学联用技术

  Hyphenated Techniques

  纳米电分析化学

  Nanoelectrochemistry

  生物电分析化学

  Bioelectroanalysis

  光谱电分析化学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在各专用领域中的电化学应用

  Applications of Electroanalytical Techniques

  

G.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Life Sciences

  负责人:郭 磊 研究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guolei@bmi.ac.cn

  主 题:关注生命、聚焦方法

  Analytical Techniques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征文范围:

精准医学分析与医疗诊断

  Precision Medicine Analysis and Medical Diagnosis

  组学分析

  Omics Analysis

  健康与安全

  Health and Safety

  单分子/单细胞/单颗粒分析

  Single Molecule/Cell/Particle Analysis

  

H. 环境分析

  Environmental Analysis

  负责人:汪海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hlwang@rcees.ac.cn

  主 题:环境与健康

  Environment and Health

  征文范围:

环境污染物分析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Analysis

  大气细颗粒与纳米污染物

  PM2.5 and Nano-pollutants

  化学毒理学

  Chemical Toxicology

  环境表观遗传学

  Environmental Epigenetics

  环境组学

  Environmental Omics


  I. 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

  Chemical Metrology & Reference Materials

  负责人:李红梅研究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lihm@nim.ac.cn

  主 题: 精准改变世界,计量增进互信

  Metrology for Worldwide Mutual Trust and Prosperity

  征文范围:

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共性技术

  New Techniques for Chemical Metrology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临床与药物计量

  Clinical Medicine and Metrology

  食品与环境计量

  Metrology in 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J. 标记免疫分析

  Labeled Immunoassay

  负责人:颜光涛 研究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ygt301@163.com

  主 题:创新融合,精准诊断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Accurate Diagnosis

  征文范围:

精准诊断新检测技术

  Accurate Diagnosis of New Detection Technology

  新检验指标临床验证转化

  New Test Indicators Clinical Validation Transformation

  检验质量控制

  Test Quality Control

  检验参考物质及溯源

  Test Reference Substances and Traceability

  专题论坛及同期技术交流会

  围绕食品、环境、生物安全、体外诊断等热点领域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举办分析方法、检测技术或仪器研发的交流会。

  会议语言

  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包括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会议征集论文。

  

BBCEiA.png

扫描二维码登记,获取更多参会信息

  建议您于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登记,以便及时收到会议后续通知及相关参会信息。


  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华澳中心嘉慧苑1615室

  联系人:王励英 张 翯 张 强

  电 话:+86(10)-68537066

  邮 箱:conference@bceia.cn

  网 址:http://www.bceia.org.cn; www.bceia.cn

111.png

BCEIA微信公众号

更多关于BCEIA信息,请点击:盛会重启载誉归来 相约 BCEIA2021学术报告会。

 

BCEIA2021学术报告会一轮通知英文.pdf

BCEIA2021学术报告会一轮通知中文.pdf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彩虹

总阅读量 12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