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Illumina因美纳

关注

已关注

白金9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27-9226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Illumina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Illumina中国区换帅!

2024年2月26日,Illumina 因美纳官方宣布中国区换帅:“郑磊女士将担任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并成为全球执行管理团队的一员,该任命即日生效。”Max Ma(马海燕)从代理负责人的职位上退下来后,将继续负责中国区的销售工作。郑磊 新任illumina大中华区总经理郑磊,2023年4月1日-9月5日任强生中国制药业务(杨森中国)总裁,她2002年加入扬森,在扬森历任多个重要职位,曾全面负责杨森在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运营工作。郑磊女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芝加哥大学MBA。2022年,郑磊女士入选福布斯中国2022年“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榜单。在迎来郑磊上任前,Illumina大中华区总经理缺位已近半年。2023年9月,原Illumina中国区总经理李庆宣布离职,后加入沃特世担任沃特世大中华区总经理,他于2019年4月前后加入Illumina中国,在该岗位上工作4年多,在促进illumina的本土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半年,中国的基因测序仪市场也已经发生了许多大事。事实上,过去一年,illumina的发展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包括新兴测序仪企业快速发展、安全漏洞危机等,2023年全年,因美纳营收45亿美元,同比下滑约2%。随着中国本土测序仪企业势力崛起,因美纳(illumina本土化名称)的发展也同样危机四伏,此番换帅,倒是很期待看到该公司不一样的状态。

媒体关注

2024.02.26

JPM2024:​Illumina测序仪全球装机量超2.5万台,NovaSeq X业绩表现超预期

2024年1月8-11日,作为业内最富盛名、规模最大、最具信息量的医疗健康投资盛会,第42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42nd 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隆重举行。Illumina CEO Jacob Thaysen在JPM会上表示:“我非常高兴地宣布,Illumina第四季度业绩的初步评估中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这主要是由NovaSeq X仪器和消耗品销售推动的”。NovaSeq X的业绩表现超出预期,Illumina称其推出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高通量DNA测序仪。自2022年底首次亮相后,公司已经收到了900个订单,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了79台NovaSeq X仪器的交付,而在2023年内共交付了352台仪器。其中约三分之一流向临床单位,而20%则交付给首次进入高通量DNA测序的用户。“但我们的重点不只是NovaSeq X,”Jacob Thaysen表示,“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有超过25000台仪器安置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里面。今年我们又成功交付超过2200台仪器。总设备基础(其中大部分包括的Illumina小型测序仪的低通量生产线)也转化为来自耗材供应的约28亿美元收入。”对于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Jacob Thaysen与Illumina管理团队设定了三个主要优先事项。首先,扩大NovaSeq X等产品装机量,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其次是专注商业运营,进一步提高利润率;最后是尽快出售或拆分Grail。Illumina表示计划在6月底之前敲定战略:要么将Grail出售,要么将其作为独立公司上市。“所有选择都已摆在桌面上,”Illumina CFO Joydeep Goswami在JPM会议上表示,“目前我们谈论潜在估值还为时过早——我们将让市场推动这一过程。”在本次大会期间,Illumina同时也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财年初步财务业绩(未经审计)。2023年第四季度合并收入约为11.15亿美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3%;2023财年合并收入约为44.97亿美元,较2022财年下降2%Core Illumina 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约为10.9亿美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2%,2023财年收入约为44.31亿美元,较2022财年下降3%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约为(15.5%),2023财年约为(24.0%)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非公认会计原则营业利润率约为 3.8%,2023财年约为5.3%2023年第四季度 Core Illumina GAAP 营业利润率约为 2.4%,2023财年约为12.3%Core Illumina 2023年第四季度非GAAP营业利润率约为18.0%,2023财年约为19.8%(注:Illumina预计将在2024年2月8日星期四收市后公布其第四季度和2023财年的完整业绩。上述提及业绩为未经审计的初步结果,需待会计和年度审计完成后确定程序,因此可能会有所调整。)

媒体关注

2024.01.10

Illumina 宣布剥离 GRAIL!

Illumina周日宣布将剥离 GRAIL,剥离将通过第三方销售或资本市场交易执行,符合欧盟委员会的剥离令,目标是在 2024 年第二季度末敲定条款。事件回顾:2020年9月21日,Illumina和GRAIL共同表示已达成了最终的收购协议,Illumina将以8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GRAIL。2021年3月3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表声明,表示反对Illumina收购GRAIL的计划。2021年4月,欧洲竞争监管机构(EC)表示将审查该交易,随后将审查扩大为深入调查。2021年5月20日,FTC宣布计划8月24日开始审查该交易。面对重重阻挠,Illumina选择继续进行收购。2021年8月18日,Illumina宣布完成对GRAIL的80亿美元收购,并保证在法律程序解决之前保持GRAIL的独立运营。这项收购给illumina公司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带来巨大成本和额外负债,今年夏天早些时候,欧洲监管机构因 Illumina 在交易中操之过急而对 Illumina 处以 4.76 亿美元的罚款,而激发了投资人和管理层的矛盾,最终在六月份董事长和CEO相继下台。鉴于面临监管机构的反对,Illumina 一直在为可能不得不脱离 Grail 的可能性做准备。在法律挑战出现期间,Illumina 将 Grail 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本月早些时候,Illumina 向资产剥离迈出了正式一步,提交了一份 Form 10,允许该公司与对交易表现出兴趣的外部各方进行接触。 Illumina 的首席财务官 Joydeep Goswami 在一次投资者会上称,Illumina 已收到不少对Grail 的“兴趣”。Grail 的前景将取决于它是被出售给买家还是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剥离出来。如果 Illumina 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等资本市场交易摆脱 Grail,欧洲监管机构会要求 Illumina 提供两年半的融资来将 Grail 资本化。分析师预计,用于检测癌症的血液检测市场最终可能达到 500 亿美元。GRAIL的Galleri产品可以检测所有阶段的50多种癌症,其中超过45种在美国没有推荐的筛查指南,并且Galleri在93%的阳性结果中正确识别了癌症起源组织,特异性超过99%。如果Grail 能够顺利发展,相信会有机构有兴趣考虑。Illumina 预计 Grail 在 2023 财年将实现 9000 万美元的收入和 6.6 亿美元的运营亏损。征稿通知:基因测序仪是解码生命科学的利器,因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近些年,基因测序仪市场格局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并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商品化测序仪。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基因测序仪新势力”专题,并向测序技术研究专家、测序仪应用专家和基因测序仪企业广泛约稿,充分了解基因测序新企业、新仪器、新技术及新应用进展。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1107/690955.shtml(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媒体关注

2023.12.18

因美纳全球CEO首谈中国市场、公司并购、历史错误和未来战略

因美纳illumina近几年可谓风波四起,临近年终,入职刚满三个月的新任掌门人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回应了业内广泛关注的问题。此次对话中,他提及,除了测序仪本身,接下来多组学将是Illumina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谈了关于中国市场、G成本、创新、SBS、并购计划、临床市场空间等话题。此外,他还回应关于illumina人才流失、过去几年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如何纠正的问题以及投资人对他本人的质疑。问:Illumina投资组合中最被低估的部分是什么?Jacob Thaysen:我认为Illumina现在有很多东西被低估了。首先,我很兴奋能来这里了解路线图和管线,未来几年的产品路线图,包括测序本身以及我们如何支持我们的客户,通过不同的自动化部分,帮助在他们的实验室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我认为生物信息学部分在公司中被严重低估,从我们所有人的理解来看,大多数时候,如果做测序,把更多时间花在分析数据以及Illumina过去几年所做的信息学投资上会简化很多、处理数据的速度快得多,可以做到把数据压缩到原来的五倍,存储数据便宜更多。我们已经将所有这些自动化管线构建到信息学中。因此,许多客户使用它比市场上的任何其他产品都要简单得多,速度也快得多。我们的全球影响力和我们走出去为所有客户服务的能力都被低估了。如果有问题,需要在24小时内获得帮助,Illumina是唯一一家真正能为我们的客户做到这一点的公司。问:关于Illumina的人才流失已经有很多讨论了,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没有想过让Illumina再次成为一个很酷的工作场所?我觉得这是个很酷的地方,所以我才加入。在这个行业或世界上,很少有公司能让你从工具的角度出发真正参与到人类健康的重大变革中来。我认为Illumina是这方面的先驱,并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包括DNA测序,还有DNA/RNA多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和空间方面的潜力。Illumina为员工提供了很多东西,使他们可以成为更大事业的一部分,可以走出去告诉家人和朋友,作为是公司的一员,实际上是在为人类健康和人类社会做一些更好的事情。当我的朋友问我在做什么,谈论Illumina,以及我们为人类健康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所做的事情,我都感到一种巨大的激情,我们公司的很多同事也有同样的感受,这与品牌有关。我看到那里有很多热情、聪明的人,所以我不太相信人才流失的说法。问:在平衡科技初创企业Illumina快节奏的创新文化与你40亿美元的收入以及成熟的损益等现实方面,平衡点是什么?Jacob Thaysen:首先,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成熟的市场。在DNA测序或测序领域仍有很多成长的机会。我们只是触及了机会的表面,这使得我们继续成为一家快节奏的创新公司,真正继续开拓这一领域。我真的很专注于在公司里继续保持这种文化和心态。但这一机会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也有机会在损益表的其余部分上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组织自己以实现创新,但同时允许卓越的运营,并在如何执行所有要素方面有严谨性和纪律性,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机会。行业中没有多少公司有机会快速增长并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然后推动行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以我不认为我们成熟,我会做很多事情来保持我们的敏捷性,但同时,推动其他一切回到一家利润很高的公司。问:请谈谈Illumina在G成本之外提供的不同价值吗?如Element、Ultima和华大智造这样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每G成本为基础进行匹配的。那么,你如何在每个项目的价值与每个G的成本方面进行转变呢?Jacob Thaysen:首先,我们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希望确保客户是这里的英雄,这是推动公司思维的因素,也是推动我们创新的因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但我们将继续非常专注于我们的客户。正如你所提到的,有很多关于每G成本的讨论,这是我们最先提出的。但这是运行整个测序或运行整个工作流程成本的无效的代表。当测序的成本占大部分或者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时,我们要想继续降低运行测序实验室所需的成本,研究前端的成本,样品准备的成本,信息学的成本以及如何将所有东西与正确的应用相结合也变得很重要,所以未来我们会和客户一起讨论如何让他们降低这些工作流的成本。而且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一定要确保理解为这些工作流程提供服务需要什么,因为测序仍然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工作流程是非常复杂的,花钱测序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一旦停机,服务技术人员到达那里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但Illumina可以提供非常快的服务和支持。这也是我看到很多客户很高兴继续与我们合作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让他们继续运作,让他们保持成功。问:你能谈谈你认为Illumina在过去几年中可能犯的一些错误吗?你认为哪些错误是可以立即纠正的?哪些错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纠正?Jacob Thaysen:我想看的是我们如何推动公司向前发展。我认为有很多机会,我真正关注的是确保我们关注公司正确的战略重点。是什么推动了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客户成功,当然还有整个损益表,我正在和我的团队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严谨和卓越的运营最终不仅会推动更好的损益表,还能释放我们所拥有的机会。我认为简化一些决策过程或者更快的决策,从而释放创新和我们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当成长为一家更大的公司时,开始有更复杂的流程,并不总是为客户服务。简化有助于卓越运营,也有助于我们未来如何为客户服务,所以这些都是优先事项,这是我将与团队合作的事情,我已经在努力执行它。问:一些投资者看了你的简历说,好吧,来自安捷伦,他是搞运营的,也许不是创新者。当你Illumina,你会想到创新。那你怎么证明他们错了呢?Jacob Thaysen:首先,看看我完整的简历。我有物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创业开了一家公司,我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专利知识产权。我去到Dako的时候,负责研发。在那个时候我真的转变了,我不认为我一定是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能给他们带来最好的创新,我再也没有做那件事的愿望了。我能做的是培养一种创新的文化,确保我能帮助做出决策,确保人们有正确的组织结构,让他们想要一起工作,合作进行创新,因为创新不是来自于一个人,而是来自于你真正的合作。我认为我的简历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一直在帮助做的事情,不仅是推动收入,尤其是当看不清业务前景时我能够推动收入,这是由创新推动的。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如果只看产品本身,往往会忘记很多商业创新。所以我带来的是创造一个环境,真正推动产品创新,但也更加强调流程和业务创新。问:你谈到了赢得欧盟案件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个案件为了让未来的并购保留权利,Illumina需要购买什么?Illumina未来是否会讨论硬件公司或服务?Jacob Thaysen:首先,Illumina现在拥有我们在市场领域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我认为我们在研发方面也有大量的投资,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继续开拓这种环境,正如我提到的,在DNA测序本身,而且使用测序平台作为基础,去推进一个多组学的生态系统,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我们会看到这场革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当然,我们会继续寻找机会。我认为信息学领域有很多机会,我愿意继续关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目前并没有考虑进行更大规模的收购,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将专注于执行这些事情。问:Illumina的SBS有多大的规模?我们接近SBS的极限了吗?Jacob Thaysen:我们刚刚推出了XLEAP技术产品,这可以说是重新发明了SBS,这个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来研究其他类型的测序技术以及我们可以做的其他事情来真正加速测序的发展。但是XLEAP是一个非常好的化学,并且继续推动性能向前发展。最近,我们发表了一些论文,也表明XLEAP测序质量Q40大于80%。所以我认为这是仪器性能和测序质量巨大飞跃。有了这种新的技术,我们有很多机会推动事情向前发展。我认为,短读长测序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并且是长久的。大多数实体肿瘤、液体活检等都是此,这将是未来的主要焦点,我们可以继续降低测序的成本。和那些已经开始使用NovaSeq X的客户交谈,会了解到他们对所看到的感到兴奋。事实上,当我和客户在一起的时候,它对这项技术和XLEAP的功能赞不绝口,也因为熟悉而不用从头再来。很多客户已经建立了他们的基于Illumina平台系统的整个生态,改变生态系统对客户来说成本太高了。问:信息分析、用户友好性方面是你在改进方面可能会考虑的一些角度吗?Jacob Thaysen:我认为有生物信息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测序所需要的数据分析还是巨大的。当研究单个细胞时,这些数据和分析将变得更加重要。我认为生物信息学我们现在只是触及表面。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被低估了,而且在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我们对数据分析的把控对这个行业未来十年的意义也被低估了。数据分析是一回事,但数据可视化是另一回事,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真正帮助用户简化使用,特别是我们进入多组学时代,要把不同的组合信息相互结合起来。问:中国这个市场对Illumina来说有多重要?你有多大程度相信这个市场不会消失?我想你在上次电话会议上说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但Illumina在该市场业绩大幅下滑,且在中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竞争对手可以被视为替代品。Jacob Thaysen:首先,中国市场约占我们总收入的10%。它将继续是Illumina的一个重要地区。事实上,几周前我和中国团队一起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团队仍然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有一些独特之处,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中国运营,需要考虑如何成为本地玩家,以及如何看待本地玩家。我从之前的工作中获得了一些经验,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办法扩大我们在中国的地位。与中国的客户交谈时了解到,他们非常喜欢与Illumina合作,尤其是在临床方面。在临床领域,对病人来说,我们提供的结果是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依据,根据基因组数据的结果做出什么样的治疗的决定。所以总的来说,中国真的想继续与Illumina合作,因为他们知道,当他们与我们合作时,他们得到的是最高的质量,这将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让我们的客户成为实验室里的英雄,确保他们能继续为客户和病人提供信息。我认为这是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问:关于市场需求的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市场。我相信你已经注意到超过50%的收入来自临床。所以当投资者告诉你临床需求没有弹性时,答案是什么?Jacob Thaysen:看事实数据就可以了,美国只有不到50%的癌症患者中通过基因测序诊断出他们患有癌症,对癌症监测而言这是很低的比例,即便这可以报销。所以说到临床空间,如果把测序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临床数据会更加丰富,这本身就会推动大量需求,这只是时间问题。我认为还有一点可能被低估的是,我们现在有超过50%的客户处于临床阶段,每个人都想确保他们的质量合适,你必须在新平台上高度验证这一点,因此临床客户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需要时间。因此,即使每个人都能看到转移到NovaSeq X的成本效益,他们也非常认真地对待,无论何时他们转移到NovaSeq X,它必须达到最高的验证质量,以便为客户服务。所以我尊重这一点,我们正在与客户合作,尽快实现这一转变。因为我们的病人非常依赖于测序带来的资源,但这需要时间,它会来的,而且会强势回归。问:假设2028年我们仍然坐在这里访谈,请谈谈过去五年是什么样子的,总的来说你最自豪的是什么?Jacob Thaysen:我想再次回头看,Illumina一直在开拓前行,希望到时候至少90%的癌症患者都有通过测序获得的准确的临床信息;此外,会看到我们一直在推动多组学领域的革命,Illumina将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将成为多组学领域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因为我认为在五年内,我们将坐在这里讨论Illumina在临床决策方面的所有应用和事情,包括基因组学本身,甚至基因组学和多组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员的学术见解,这些见解为全新的治疗方法和其他我们今天甚至无法想象的东西开辟了道路。

媒体关注

2023.12.15

因美纳 Q3财报:再次下调全年预期,正准备出售GRAIL

近日,Illumina 因美纳公布了2023Q3财报。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11.2亿美元,同比增长0.36%,非GAAP利润率为66%;第三季度核心收入(不包括GRAIL)11.06亿美元,同比下降0.36%。2023财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利润5200万美元,同比下降3.7%,GAAP会计准则下亏损达7.45亿美元,包括GRAIL相关的8.21亿美元的无形减值。2023财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33.82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35.01亿美元,同比下降3.4%。前三季度核心收入(不包括GRAIL)33.41亿美元,同比下降4.19%。(财报特别说明,报告中数据主要是非GAAP业绩,替代或优于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财务指标。因为在gaap下的财务指标包括大量费用,如收购的无形资产的摊销等。)分业务看,第三季度仪器的营收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服务及其他营收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消耗品收入6.95亿,同比下降4%,其中科研领域下降12%,诊断领域增长10%;新冠检测业务营收4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2800万美元;第三季度GRAIL营收2100万,同比增长110%;第三季度NovaSeq X出货量共计97台,前三季度累计273台。分区域看,Illumina第三季度大中华区收入9800万美元,同比下降26%;其他亚洲国家及非洲下降22%,欧洲增长1%,美洲增长10%。在第三季度,因美纳对2023年全年的财务预期再次调整,预计全年营收下降2%-3%,而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的预期是增长7%-10%。接下来因美纳的几个重点事项包括持续加强NovaSeq X和其他仪器的销售,推进自动化和从样本到结果的解决方案创新,加强领导地位,严控研发投入,节省支出并用于高增长领域投入。在本次财报中,还说明了对于GRAIL公司的处理进展: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以加快对GRAIL的决策;聘请了顾问,正在为销售和资本市场交易做准备;期望在保密的基础上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此后,将联系第三方作为投资资金来源或潜在买家。目前因美纳正在制定2024年预算,对2024年初步宏观经济观点:不要指望宏观经济环境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持续的地缘政治问题。目前对2024年的表现判断是将与2023年相似。

媒体关注

2023.11.17

Illumina宣布新任CEO!为原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Jacob Thaysen

当地时间9月5日,因美纳(Illumina)宣布,董事会已任命原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Jacob Thaysen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该任命将于2023年9月25日生效。前任CEOFrancis deSouza于今年的6月11日正式辞任,近三个月内由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Charles Dadswell将在Thaysen履职首席执行官职务后,继续担任因美纳高级副总裁和总法律顾问。Thaysen现年48岁,将在加入公司后成为因美纳董事会的成员。Jacob Thaysen博士据因美纳披露的简历,Thaysen在丹麦技术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在临床诊断(特别是肿瘤学)以及制造、销售、研发和创新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加入因美纳之前,Thaysen服务于另一家分析与临床实验室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企业,为原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在安捷伦任职的10年间,Thaysen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2014 年至 2018 年,Thaysen 担任安捷伦诊断和基因组学事业部 (DGG) 总裁,是安捷伦向生命科学公司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18年以来,他负责领导安捷伦市场领先的分析仪器、信息学和细胞分析业务。在此期间,他带领该业务部门取得了高速发展,并推动其运营利润显著提升。2022年,该部门成为安捷伦最大的业务单元,营收达40亿美元,客户总量超50000个,运营利润率约为30%。在加入安捷伦之前,Thaysen 曾担任丹麦癌症诊断公司 Dako 的研发副总裁。在加入 Dako 之前,他曾在哥本哈根咨询公司(现为贝恩公司)担任管理顾问。在其职业生涯早期,他是 Cantion 的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antion 是一家位于丹麦的研究和国防应用开发公司。因美纳表示:"我们很高兴找到像 Jacob 这样有能力的人来担任 Illumina 的首席执行官,帮助塑造和领导公司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Jacob 独特地将深厚的技术和商业经验结合起来,这将为 Illumina 带来巨大的补充。他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推动盈利增长的良好记录,以及为所有人创造价值的坚定承诺。”......对于此次加入因美纳,Thaysen表示,“因美纳的技术处于测序领域的前沿,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能够领导这样一个伟大的组织,我为之骄傲,也深感荣幸,更心潮澎湃。接下来,我将迅速投入工作,并期待与因美纳富有才华的团队一起合作。我们将继续秉持行业标杆的标准服务于客户,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

媒体关注

2023.09.06

因美纳 H1营收22.63亿美元 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6%

近期,因美纳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环比增长8%。2023财年上半年累计收入22.63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23.86亿美元,同比下降5.16%。2023财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2.31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亏损为4.49亿美元,同比缩小48.55%。本财年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1.46美元,去年同期为-2.85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的GAAP稀释每股亏损为1.48美元,而2022年第二季的GAAP摊薄每股亏损为3.40美元,其中包括6.09亿美元的法律事项;2023年第二季度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0.32美元,而2022年第二季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57美元。预计2023财年的合并收入将比2022年增长约1%,其中因美纳与2022年大致持平,GRAIL的收入仍在9000万至1.1亿美元之间。(GRAIL是Illumina的全资子公司,根据欧盟委员会下令的临时措施,该公司目前必须独立于Illumina单独持有和运营)。现在预计2023财年GAAP稀释每股亏损2.08至1.93美元;现在预计2023财年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0.75至0.90美元。分业务看,Illumina第二季度在核心测序业务上的收入为10.66亿美元,包括7.39亿美元的耗材、1.93亿美元的仪器销售和1.34亿美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此外,新冠疫情也为Illumina带来了600万美元营收。分区域看,Illumina二季度及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都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Illumina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14亿美元,同比减少3%;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05亿美元,同比减少16%。仪器交付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了109台NovaSeq X,全年预期提高到390台。Illumina自上次财报发布以来的主要公告宣布了基因组发现联盟(AGD)的五个创始成员,AbbVie、安进、阿斯利康、拜耳和默克将共同资助250000个全基因组的测序,并可以获得用于药物发现和治疗开发的数据;推出DRAGEN 4.2,准确性大幅提升并屡获殊荣,兼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实现高效的工作流程,并从基因组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见解;宣布与Pillar Biosciences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Pillar的肿瘤学分析套件作为Illumina肿瘤学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推出PrimateAI-3D,这是一种人工智能(AI)算法,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预测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任命三名新的独立董事加入董事会:Stephen P.MacMillan,Hologic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B. Ullem,Edwards Lifesciences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Andrew Teno Icahn Capital LP投资组合经理;选举Stephen P.MacMillan为董事会非执行主席;任命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为临时首席执行官。

媒体关注

2023.08.11

因美纳与Pillar Biosciences达成战略合作 评论称“乃双赢之举”

2023年7月25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与Pillar Biosciences Inc.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illar的肿瘤检测系列产品适配于因美纳全系列测序平台,并将于本月开始通过因美纳渠道上市销售(具体检测产品的提供将取决于国家/地区)。Pillar的靶向检测产品可帮助肿瘤学家和科研人员识别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干预相关的突变。这些洞察对于做出癌症治疗相关的科学决策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肿瘤的基因组图谱,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需求定制治疗方案,如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这类个体化治疗方法有望带来更有效、更精确的干预效果。因美纳首席医学官Phil Febbo表示:“我们很荣幸与Pillar合作,为晚期和高危癌症患者提供能够改善治疗效果的产品。通过将Pillar的靶向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系统与因美纳先进的测序及生信解决方案相结合,我们有望实现快速、有针对性的肿瘤基因组分析,这对于推进全球医疗系统的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Pillar Biosciences首席执行官Randy Pritchard表示:“Pillar Biosciences致力于让全球都能使用我们的高价值基因组分析检测产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精准治疗。此项合作将促进Pillar Biosciences检测产品和因美纳测序平台之间的无缝集成,提供简化的工作流程和互补的产品组合,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改善患者获益。”上海真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Pillar Biosciences国内兄弟公司和唯一的全部技术和全系列产品授权转化及代理服务商,在将其SLIMamp®超高重扩增建库技术和PiVAT®生信分析系统完整转化到国内应用市场的基础上,已于2022年8月获批“人K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IVD注册证,并陆续推出了适合本地化应用的系列产品。包括以上IVD在内的系列产品也将同步进入因美纳中国产品组合,通过因美纳中国渠道全面推广销售。对illumina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下面主要了解一下Pillar Biosciences:Pillar Biosciences于2014年在美国波士顿成立,目前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前面所述的上海真固生物)。创始人是宋钢、王朝晖和Chengzhong Zhang三位华人博士。官方介绍是医学决策科学(Decision Medicine™)领域的领导者,该领域利用高度准确和灵敏的新一代测序(NGS)检测技术生成数据,从肿瘤图谱分析到治疗选择和复发监测,优化癌症患者精准治疗的选择。Pillar的NGS检测解决方案,包括FDA批准的oncoReveal™ CDx泛癌种实体瘤IVD,均采用其专有的SLIMamp®和PiVAT®技术,并通过分散检测过程,降低诊断成本以及提高复杂NGS检测的可及性和效率。Pillar拥有20多款IVD或RUO形式的NGS检测试剂盒,还有其他几款试剂盒处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包括全面的液体活检检测产品和肿瘤信息MRD检测产品。有媒体认为,此次illumina和Pillar Biosciences达成战略合作,是和之前与Twist Bioscience合作的补充,不止于此,有预测未来illumina在NGS的应用上,还会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次合作被认为是双赢之举。

媒体关注

2023.07.27

测序巨头Illumina首席执行官离职!

基因测序仪生产制造商Illumina周日表示,其董事会已接受首席执行官兼董事Francis deSouza的辞职,辞职立即生效。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正在寻找新的首席执行官。Illumina表示,deSouza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该公司工作,三年后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他将以顾问身份留任至7月31日。Illumina董事会主席Stephen P.MacMill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Illumina的技术仍然处于DNA测序的前沿,并继续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Illumina能够继续实现其目标,同时我们会进行首席执行官筛选。”这家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公司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内部和外部候选人。此次辞职,正值Illumina与维权投资者Carl Icahn就其以71亿美元收购癌症检测制造商Grail的交易并陷入长达数月的激烈争斗之际,该交易面临监管障碍。伊坎曾敦促股东投票否决其董事长约翰·汤普森和德索萨。公司股东在五月底投票否决了汤普森。

媒体关注

2023.06.12

Illumina因美纳CEO辞职,他回应说......

6月11日illumina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 )宣布其董事会已接受Francis deSouza 辞去 Illumina首席执行官兼董事职务,自6月11日星期日起生效。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 已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将继续担任顾问职务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illumina官网发布Illumina 董事会表示感谢Francis deSouza对公司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和承诺。Illumina 董事会主席 Stephen P. MacMillan 说:“我们感谢 Francis 的贡献和领导,并且非常高兴能够开启 Illumina 伟大旅程的新篇章。Illumina 的技术始终处于 DNA 测序的最前沿,并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我们相信 Illumina 可以在寻找新任 CEO过程的同时继续实现其目标。”Francis deSouza说:“为 Illumina 服务是我一生的荣幸。当我在 2013 年加入这家公司时,我们谈到了让公司更临床化、更数字化和更全球化。代表世界各地的患者、临床医生和医生,我会我要感谢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数千名 Illumina 员工。我们共同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相信 Illumina 仍处于通过释放基因组的力量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最初阶段。”据悉,董事会正在寻找内部和外部候选人的新 CEO。董事会专注于寻找能够推动医疗保健、增长和股东价值进步的世界级商业领袖。

媒体关注

2023.06.12

因美纳NovaSeq™ X Plus 在华首批交付 中国为该产品第二大市场

2023年4月28日,中国上海——今天,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于天津、深圳、上海三地同步举行NovaSeq™ X Plus “点亮”仪式,宣告首批在华交付NovaSeq™ X Plus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调试并开机投入使用。诺禾致源、海普洛斯与解码生物三家各具代表性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成为中国首批装配NovaSeq™ X Plus的用户。三家企业代表与因美纳代表出席点亮仪式,共同见证基因组学力量进一步释放,为开拓中国基因组学应用前景赋能增效。去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因美纳NovaSeq™ X Plus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 “亚洲首秀”,并于展会首日与多个中国客户达成合作签约。新产品NovaSeq™ X系列的上市打破了因美纳公司创立以来的新产品预售订单记录,2023年第一季度,该产品的订单数量已经突破200个。其中,中国是NovaSeq™ X系列全球第二大接收产品预订单的市场。作为因美纳产品家族史上通量最大、产能最高、可持续性最强的高通量测序仪,NovaSeq™ X Plus将单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5年前的600美元进一步降至200美元,每年可以测序超过20,000个人类标准全基因组,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测序、更多种类的研究,推动基因测序技术的加速普及。此外,NovaSeq™ X系列还将与因美纳新推出的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相互加成,使用户能够在同一个测序平台上进行长读长和短读长测序,为简化且高效的工作流程注入灵活性。诺禾致源、海普洛斯与解码生物三家各具代表性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成为中国首批装配NovaSeq™ X Plus的用户诺禾致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瑞强博士表示:“诺禾致源正坚定地推进公司全球本土化发展布局策略,如今,我们已搭建了覆盖约80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我们是目前因美纳中国用户中首个实现全球多地同时配备全新的NovaSeq™ X Plus测序服务企业。作为因美纳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使用过因美纳的每一代测序仪。也期待双方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携手在实现‘全球本土化’、扩大基因组学影响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海普洛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明炎博士表示:“NovaSeq™ X Plus的强大功能使得科研创新与临床洞察迈上加速前进的道路。作为这款产品在中国的首批装配用户,我们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全球领先技术与本地服务研发能力的优势互补,共同探索队列研究、院内检测、临床合作、设备注册与本土化生产等方面的创新合作模式。我相信,随着NovaSeq™ X Plus的正式启用,更多创新成果与优质应用能够加速落地与普及,更快满足国内对于尖端技术的市场需求。”解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潘加奎表示:“很荣幸成为NovaSeq™ X Plus在华首个签约、首批装配的用户。作为国内‘第四方检测’服务的首倡者与领航者,我们长期致力于为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生物企业与高校提供全面、精准、极致的测序和检测服务,为各家降本增效。解码生物的平台优势、服务经验与因美纳NovaSeq™ X Plus测序系统高通量、低成本的强大特性相得益彰,未来将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多、快、好、省、中立’的测序服务,加速人人可及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中国始终是因美纳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长期致力于加速在华引入创新产品技术并赋能本土产业‘朋友圈’,合力提升在生命科学领域先进技术的可及性、普及性。全新的NovaSeq™ X Plus在通量、效率与测序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期待这一全新产品将帮助更多中国的科学家、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士在各个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今年早些时候,因美纳宣布计划将在年内完成NovaSeq™ X Plus超300台交付,以前所未有的高通量、准确性、可持续性与测序经济性,搭载一体化生信解决方案,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未来,因美纳将持续提升出货量,旨在帮助中国客户开展更多、更深入、规模更大的测序工作,对于基因组学应用前景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探索。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2023年,因美纳迎来了25周年。25年的创新之路,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媒体关注

2023.04.28

​因美纳推出首创产品,可在同一台仪器上实现长读长和短读长测序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3年3月14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其首款基于新型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技术的产品现已接受订购。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 Prep, Human,这一高性能、长读长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方法,兼容因美纳NovaSeqTM X Plus、NovaSeqTM X和NovaSeqTM 6000测序系统。该技术首次支持用户在同一台因美纳测序平台上获取长读长和短读长数据。相较其他长读长技术,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提供了更简单的工作流程,并且降低了DNA起始量的要求。Macrogen NGS部门负责人HyungIl Lee表示:“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相较其他长读长技术更简便。我们可以用低DNA起始量的样本进行长读长文库制备,并且不需要其他技术所需的许多材料和设备。”探索更多最具挑战性的基因组区域一小部分基因组区域受益于更长的读长,可实现针对这些区域的分辨率和定位的提升。通过探索这些难绘制的区域,因美纳长读长数据为推动遗传病检测发展提供了额外的工具。这使得科学界能够通过大规模检测全部基因组变异来推进研究,更好地促进遗传病研究和药物基因组学领域的发现。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 Prep结合了因美纳边合成边测序(SBS)技术和DRAGEN二级分析,可生成高准确度的全基因组测序(WGS)数据。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 Prep, Human测序分析方法的价格包含了短读长和长读长文库制备、测序和云分析。在使用NovaSeqTM X Plus测序平台和单个25B测序流动槽的条件下,这一产品的促销价格为每个全基因组1,350美元,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因美纳首席技术官、研究与产品开发负责人Alex Aravanis表示:“许多长读长测序解决方案一直饱受DNA起始量要求高、工作流程复杂且通量低、结果高度差异化,以及需要专用长读长仪器的困扰。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克服了这些痛点及相关成本,可帮助基因组实验室更易获得并简化长读长测序。”率先体验客户分享的数据证实了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在2022年9月的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上,因美纳首席技术官、研究与产品开发负责人Alex Aravanis展示了与PrecisionFDA Truth Challenge v2基准数据集比较获得的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初步性能数据。使用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和DRAGEN分析获得的F1评分为99.87%(精确率和召回率的复合统计数据)。在2023年2月的基因组生物学技术进展大会(AGBT)上,率先体验客户分享的数据证实了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具有高准确度和灵活的DNA起始量,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维康桑格研究所测序研发首席科学经理Michael Quail博士表示:“这项技术的文库制备简便,起始量要求灵活。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以在因美纳测序仪上生成的读长和相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美纳计划将这项技术作为长读长应用开发的平台。2023年下半年,因美纳将推出富集检测,这是一种更具经济性、通量更高的靶向解决方案,将专注于已知可从长读长的额外洞察中受益的基因组区域。未来,因美纳将探索全基因组测序(WGS)和非人源样本以外的其他应用。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因美纳中国官网或关注因美纳微信公众号。

媒体关注

2023.03.15

因美纳与Myriad Genetics深化合作关系, 将在美共同提高HRD检测可及性

2023年3月2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与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领导者Myriad Genetic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YGN)宣布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在美国市场扩大肿瘤学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检测的可及性和应用。根据合作协议,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TSO 500 HRD)这一仅供研究使用的检测产品现已在美国投入应用。此次合作关系的扩展还将在制药行业建立一个独特的伴随诊断(CDx)联盟,以进一步推动基于基因的靶向疗法的临床研究。扩大HRD科研检测的可及性TSO 500 HRD科研检测融合了Myriad金标准产品MyChoice®CDx HRD技术与因美纳泛癌种检测TSO 500。该检测是与美国默克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被称为默沙东)和Myriad Genetics共同开发的。在与Myriad建立初步合作之后,因美纳于2022年6月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市场)推出了HRD和TSO 500组合产品。TSO 500 HRD提供了独立的、全面的泛癌种检测方案,能确定关键的遗传变异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这些信息对于了解癌症的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HRD状态已成为含有高度DNA损伤的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肿瘤业务部总经理Kevin Keegan表示:“研究不断揭示HRD状态与多种癌症的相关性越来越强,该检测产品的上市将支持美国实验室从单个样本中获得最全面的肿瘤分析。”Myriad Genetics肿瘤部总经理Michael Lyons表示:“我们与因美纳的合作将一流的HRD技术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款全面的检测解决方案,能够推动临床科研的进展,最终将给患者带来福音。此次TSO 500 HRD在美国上市,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与领先制药公司和学术机构合作的能力,扩大了临床试验的可及性,加快了研究和科学创新的步伐。”该产品现可在美国市场接受订购和发货。因美纳和Myriad将分别负责提供市售试剂盒和集中的实验室服务。TSO 500客户正期待早日使用该试剂盒,例如美国大型独立肿瘤学/血液学医疗机构之一的佛罗里达癌症专家和研究所。佛罗里达癌症专家和研究所所长兼主治医师Lucio N. Gordan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单一工作流程中提供因美纳的TSO 500基因组图谱分析泛癌种检测和HRD评估。通过使用我们医生首选的HRD检测方法——Myriad公司的MyChoice CDx技术,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肿瘤基因组并保持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我们期待着扩大并加深与因美纳和Myriad Genetics的合作关系。”全新CDx联盟基于这一战略联盟,因美纳和Myriad希望在全球范围(不包括日本市场)与制药公司建立联合HRD伴随诊断合作关系。HRD CDx联盟的目标是推动MyChoice HRD检测伴随诊断和基于TSO 500 HRD检测的未来临床体外诊断检测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肿瘤业务部总经理Kevin Keegan表示:“该CDx联盟旨在进一步促进全球HRD检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这将有助于针对精准基因疗法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关于TruSight Oncology 500和TSO 500 HRDTSO 500是一种仅供研究使用的泛癌种检测方法,可实现全景变异分析。TSO 500旨在识别涉及523个基因的已知和新发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利用肿瘤样本中的DNA和RNA鉴定对癌症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的关键变异,例如小DNA变异、融合和剪接变异。此外,它还能评估关键的基因组特征,如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和HRD。TSO 500 HRD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用于HRD评估的基因突变,从而加深对肿瘤基因组的了解。HRD是一种基因组特征,用于描述细胞无法有效修复双链DNA断裂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细胞将依赖于容易出错的替代DNA修复机制,这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最终形成肿瘤。

媒体关注

2023.03.09

因美纳交付全球首台NovaSeq X Plus测序系统

美国佛罗里达州好莱坞——2023年2月8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近期已向Broad研究所交付全球首台NovaSeq X Plus测序系统。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博士今日在佛罗里达州好莱坞举行的基因组生物学技术进展大会(AGBT)上公布了这一信息。现场,Alex Aravanis博士还公布了备受期待的因美纳创新蓝图的更新,包括因美纳长读长测序技术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以及XLEAP SBS化学技术。美国时间2022年9月29日,NovaSeq X系列产品——NovaSeq X和NovaSeq X Plus正式发布,据因美纳介绍,该系列产品作为工业级规模测序仪,历时超过5年的研发,超过40项专利申请,汇聚了全球1,500名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采用突破性的新技术,每年可以测序超过20,000个人类标准全基因组,其测序通量是上一代测序仪的2.5倍,将极大地促进基因组学发现和临床洞察,增进人类对疾病的了解,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全球首台NovaSeq X测序系统交付NovaSeq X系列是因美纳产品中功能最强大的测序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通量和准确性,搭载一体化生信解决方案、具备突破性的可持续革新、兼顾测序经济性。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博士今日宣布,Broad研究所已经收到全球首台NovaSeq X Plus测序系统。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博士表示:“历经多年的研发,我们很高兴地看到NovaSeq X Plus交付到客户手中,助力客户开展曾经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实现多年夙愿。我们深知,客户期待通过更简单的操作、更少的成本来开展更多、更深入、规模更大的基因组研究。”  在AGBT上,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转化基因组学高级总监Niall Lennon博士与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博士一起展示了新数据,证实NovaSeq X Plus的性能比肩或超过NovaSeq 6000。Niall Lennon博士表示:“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乐于接受新技术,它们将有助于科学界进行更多、规模更大的探索。我们预计,一旦启动并运行该测序系统,我们将能够在提供上门测序服务、人类全基因组产品和基因组/外显子组混合产品方面,为客户带来更大的支持。” 正如之前所宣布的,因美纳将在本季度增加40至50台出货量,计划全年交付超过300台。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的更新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博士还介绍了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背后的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在高效、可扩展的工作流程中生成高度准确的长读长。Alex Aravanis博士指出:“这项技术与市场上的其他技术截然不同,它的目的是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需求。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是唯一一款能够以大规模、高精度解析5%的难读取基因区域的产品,所有步骤均在一台仪器上完成,并且与其他长读长技术相比,DNA起始量减少了90%。”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将原始单分子长片段上的“界标”与未标记的标准读长相结合进行分析,生成高度准确且完整的长读长。这项创新的长读长解决方案克服了市场上其他解决方案的痛点——要求DNA起始量高、工作流程复杂且通量低、结果高度差异化,并且需要额外的专用仪器。维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是率先体验新技术的客户之一。维康桑格研究所测序研发首席科学经理Michael Quail博士表示:“我们非常喜欢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这项技术的文库制备简便,起始量要求灵活。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以在因美纳测序系统上生成的读长和相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初代产品侧重于人类全基因组研究,并且兼容NovaSeq X系列和NovaSeq 6000测序系统,使得这两种系统的功能得以扩展。2023年,因美纳将推出两款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产品——全基因组检测和富集panel,实现全面、高精度的长读长序列图谱,推动每个基因组价格降低至600美元。

媒体关注

2023.02.09

Illumina宣布全球裁员5% 称受通胀及强势美元拖累

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ILMN.US)周一表示,由于顽固的通货膨胀和强势美元拖累了其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商的业务,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以调整运营支出。Illumina表示,预计将在第四季度计入一笔重组费用,其中包括与优化设施相关的费用。据了解,在裁员之前,该公司在第三季度对其癌症检测部门GRAIL进行了近40亿美元的减值。据Illumina网站显示,其在全球拥有超过9100名员工。此外,该公司刚刚推出下一代NovaSeq X DNA测序系统。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媒体关注

2022.11.15

因美纳进博“朋友圈”再升级,拓宽开放合作新视野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举办,带来了显著市场聚集效应与新的发展机遇。今日,已连续三年参展进博的因美纳达成多项合作签约,“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强合作”,开放合作模式再升级。因美纳与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予果生物”)达成重磅签约,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和商业合作,共同推动全能型台式测序仪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加速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共塑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因美纳与予果生物合作签约仪式NextSeq™ 2000测序仪拥有75项技术创新,首次整合了DRAGEN™服务器的一级和二级生信分析功能,一站式完成文库扩增、测序以及快速基因组分析,目前一次运行可生成30Gb - 360Gb的测序数据,适用于不同样本量、不同应用的测序。NextSeq™ 2000测序仪今年四季度,因美纳将在NextSeq™ 2000测序仪上推出三款全新的测序试剂:P1(100循环),P1(600循环)和P2(600循环),全面支持全基因组宏基因组和16S宏基因组。此外,因美纳计划于2024年初在该平台上推出通量更高的新型P4流动槽和XLEAP-SBS™化学技术。新推出的XLEAP-SBS™化学技术和P4流动槽预计将使通量达到500 Gb,将进一步增强测序能力,扩大平台的应用范围,同时降低测序成本,提高性能。予果生物创始人兼CEO夏涵先生表示:“全能型NextSeq™ 2000拥有强大的测序能力,操作便利,其灵活的通量适配予果的mNGS、tNGS等各类产品管线,应用于不同的临床场景。我们很高兴能与因美纳达成合作,共同推动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及在医院的落地应用,为病原精准诊断领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从而惠及更多人。”此外,因美纳还与包括海普洛斯、联川生物、美吉生物、金圻睿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基因检测机构与商业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科研与临床两大领域“齐头并进”,赋能产业本土创新,加速推进优质应用、创新成果的落地与普及。签约仪式现场图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通过不断加深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因美纳会将更多产品带到中国市场,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符合中国患者需求的精准医学创新检测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全领域、全链路应用方案的优化升级,共促中国精准医学长远发展。”

媒体关注

2022.11.07

因美纳将在进博会上发布史上最大通量基因测序系统

本届进博会上,共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其中不乏前沿产业赛道。其中,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领军企业因美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带来企业史上通量最大的基因测序系统。第五届进博会是该产品的全球首展、亚洲首秀。就在一个月前这款基因测序产品刚刚在美国上市,借助此次进博会,这款产品将实现几乎与欧美市场的同步上市,它也将进一步打破单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的边界。来源:第一财经第五届进博会是该产品的全球首展、亚洲首秀。就在一个月前这款基因测序产品刚刚在美国上市,借助此次进博会,这款产品将实现几乎与欧美市场的同步上市,它也将进一步打破单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的边界。“化学材料进行革新以后,它同样的一个小小的芯片上,承载的测序数据量可以大2.5倍,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的速度快了整整一倍,更重要的是在这款机器成本会降低2/3。所以通过多年的努力,illumina在进入市场的时候,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成本大约要1亿美金,现在成本会降到200美金。”这款产品的型号上有一个“X”,象征着科技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对于illumina来说,中国市场也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回顾参加进博会的三年,也是因美纳公司在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三年。“2021年在中国基因测序仪市场上我们获得了50%的增长,而且很重要一点是这种高速的增长,使得因美纳总部愿意在上海投资生产基地,我们也承诺在接下来的5年内会把全球最先进的机器的制造和耗材的制造全部搬到中国来,总投资额会超过4.5亿美金。”显然正是得益于劲波平台强大的影响力与溢出效应。因美纳在加速将核心产品与技术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充分整合全球资源与经验专长,全面提速本土化进程。

媒体关注

2022.11.04

因美纳与阿斯利康开展战略研究合作,以加速药物靶点发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年10月11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与以科学为驱动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将结合双方在基于人工智能(AI)的基因组解读和基因组分析技术优势及行业专长,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该合作将评估这些技术的组合框架能否提高靶点发现的效益与置信度,从而根据人类组学信息找到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因美纳首席战略和企业发展官兼代理首席财务官Joydeep Goswami表示:“因美纳和阿斯利康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双方强强联合,利用业界领先的专业能力来识别导致人类疾病的遗传变异,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管线的效率。通过识别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该组合框架有望用于候选药物的优先级排序,并增加药物获批的可能性。”此次合作利用了因美纳基于AI的新一代解读工具——PrimateAl和SpliceAl,并结合阿斯利康用于罕见变异基因组发现的分析框架和AI工具,包括JARVIS和计算机预测工具(容错率)。作为研究合作的一部分,阿斯利康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将采用结合了两家公司基于AI的工具的框架,来分析其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的大规模多组学数据集。这些互补的AI工具可以更加可靠地查明导致人类疾病的遗传变异,这是开发有效且安全的疗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阿斯利康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发现科学中心和研发中心负责人Slavé Petrovski表示:“对应用于不断发展的人类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医学研究资源的AI工具和框架的持续创新,将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时实现更高的成功率,同时确定最有可能从我们发现的疗法中获益的患者群体的特征。”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表示:“新一代药物发现正处于人类遗传学和AI的交叉点,这使得此次合作或将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研究合作,结合了因美纳在大规模解读基因组方面的出众能力与阿斯利康在大规模人类遗传学研究方面的广泛能力。”此次研究合作重点聚焦于通过一项组合框架为广泛的人类疾病研究提供差异化性能的能力。一旦合作取得成功,两家公司将评估长期合作的机会。

媒体关注

2022.10.18

因美纳发布 NovaSeq X 系列新产品,致力于迅速加快基因组学发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年9月29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推出NovaSeq™ X系列产品(NovaSeq X和NovaSeq X Plus),这两款全新的工业级规模测序仪将突破基因组医学的极限,实现更快、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测序。NovaSeq X Plus采用突破性的新技术,每年可以测序超过20,000个人类标准全基因组,其测序通量是上一代测序仪的2.5倍,将极大地加速基因组学发现和临床洞察,增进人类对疾病的了解,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这款高通量测序仪的包装材料减少了90%,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减少了50%,是因美纳目前最具可持续性的高通量测序仪,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无需使用干冰,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基因组医学的可及性。新技术能够大规模实现超高水平的准确性,每年可测序超过20,000个人类标准基因组。因美纳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表示:“二十多年来,因美纳一直是基因组学领域的先驱。我们通过全新的测序仪产品将再次推动基因组学领域迈入新征程。今天,我们正在开辟一条新的前进之路,力争在癌症和遗传病治疗、精准治疗和疫情防范领域实现更多的突破。像NovaSeq X这样的创新产品将成为我们改善患者生活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赋能研究人员、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开展诊断、治疗,并最终推动疾病治愈,同时提高基因组学的可持续性和可及性,惠及全球数百万人。”凭借NovaSeq X系列,因美纳对其顶尖的测序仪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升级,旨在进一步提升测序速度、规模、准确性和可持续性。亮点包括:推出了全新的边合成边测序(SBS)化学技术,该技术早前被称为“Chemistry X”,如今被正式命名为“XLEAP-SBS™”,可将结合速度提高2倍,准确性提高3倍开发了超高分辨率的光学元件和超高密度的测序流动槽,在降低测序成本的同时将通量提高了2.5倍 将机载DRAGEN™ Bio-IT与ORA压缩软件整合,通过5倍无损数据压缩实现高度精准的全自动二级分析开发了15种新型恒温试剂,支持常温运输,无需干冰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表示:“为了推动拯救生命的研究发现,并大规模改善疾病治疗效果,我们需要一种新型测序仪来革新我们目前所知的基因组学知识。为此,我们主动打破现状,从头开始构建,引入了全新的化学技术、更高分辨率的光学元件、超高密度的测序流动槽等多项创新。凭借全新的化学技术、基础硬件和软件,以及在单一平台上结合多项基因组学创新的能力,NovaSeq X为测序技术树立了新的标准,将带来超乎想象的发现和疾病治疗效果。”此外,NovaSeq X还显著减少了废弃物和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因美纳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践行对人类健康和地球健康的承诺。与NovaSeq 6000相比,NovaSeq X的包装废弃物和包装重量减少了90%,塑料使用量减少了50%。该系列使用的试剂可在常温下运输,每年将节省近500吨干冰,同时大大减少了客户所需要处理的包装废弃物。 因美纳合作伙伴评价 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首席基因组学官兼基因组学平台高级总监Stacey Gabriel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测序技术的进步,例如因美纳推出的NovaSeq X,并且十分看好高质量、低成本测序的发展前景, 这些进步使得我们能够增加科研队列(包括人口生物样本库)的样本量、把握度和样本多样性,通过加速不同环境中的临床WGS来进一步推动基因组学的发展。”deCODE genetic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ári Stefánsson表示:“因美纳为我们提供了第一项能够测序成千上万个全基因组的技术。新推出的NovaSeq X让我们能够对全国的基因组进行测序。”Macrogen董事长Jeongsun Seo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成为NovaSeq X系列的发布合作伙伴。Macrogen始终致力于成为个人全基因组测序领域内的领导者。我坚信,NovaSeq X系列产品将加速我们通往100美元基因组的道路。这将使我们能够向世界上的每个人提供‘基因蓝图’,以释放个人的潜力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公司的口号是:推动基因组学的人性化发展。”Regeneron Genetics Center副总裁兼测序业务负责人John Overton博士表示:“NovaSeq X平台的功能、规模、效率和可持续性将迅速加快我们对数千万个外显子组和基因组进行测序的雄心壮志,让我们能够通过精准基因组学找到新的药物靶点,推动正处于开发阶段的治疗方法。这些努力将帮助我们释放基因组学的力量,加深我们对人类健康的理解,有望为世界各地的患者改善治疗效果。”

媒体关注

2022.09.30

Illumina收购GRAIL波折不断:反垄断诉讼获胜,欧盟禁止交易

近期,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以80亿美元收购GRAIL的事件进展可谓跌宕起伏,先是行政法官裁定Illumina胜诉,随后欧洲竞争监管机构(EC)决定禁止其收购GRAIL。但从该公司本月保持稳定的股价来看,Illumina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当地时间9月1日,Illumina表示收到了监督机构对于其收购GRAIL有利的初步决定。主审这一案件的行政法官Michael Chappell裁定Illumina胜诉,并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反对Illumina计划收购GRAIL的关键论点:该交易将减少美国市场对多种癌症早期检测(MCED)的创新,对MCED的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FTC竞争局局长Holly Vedova表示:“FTC对这一决定感到失望,我们正在审查意见,评估我们的选择。”FTC方面曾表示,Illumina是美国唯一的DNA测序提供商,DNA测序是MCED液体活检的一个可行选择。如果收购案完成,Illumina可以通过提高NGS测序仪和试剂的价格来阻碍GRAIL竞争对手的研发,或拒绝/延迟执行所有MCED开发者所需要的第三方实验室的许可协议。因此,FTC认为,Illumina的收购将会造成垄断,对整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造成严重打击。GRAIL的Galleri产品可以检测所有阶段的50多种癌症,其中超过45种在美国没有推荐的筛查指南,并且Galleri在93%的阳性结果中正确识别了癌症起源组织,特异性超过99%。在收到这一有利裁定消息5天后,9月6日,Illumina收到了EC禁止其收购GRAIL的决定。与FTC反对该交易的原因一样,EC得出结论称,Illumina是开发和处理Galleri检测的唯一测序技术供应商。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将扼杀相关创新,减少新兴市场对基于血液的早期癌症检测的选择。EC竞争政策负责人、执行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这笔交易,Illumina将有机会切断GRAIL竞争对手获取其技术的渠道,或者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保持早期癌症检测开发者之间的竞争至关重要。由于Illumina没有提出可以解决以上担忧的补救措施,我们禁止了该交易。”对于该决定,Illumina宣布将提起上诉。“Illumina可以让GRAIL的多种癌症早期检测更容易获得、更实惠,以挽救生命并降低医疗成本,”Illumina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表示。“这次合并有利于良性竞争,将加速领域创新。”同时,Illumina也将开始评估GRAIL的战略替代方案,以便为未来几个月可能发布的欧盟剥离令做好准备。在近期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Illumina表示,被迫剥离GRAIL“将给Illumina带来巨大成本和额外负债,包括巨额顾问费和额外费用,并可能导致收入损失和其他对Illumina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的不利影响。”Illumina可能被要求出售GRAIL,这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税收负担”,并可能“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和公司资源,使其远离现有业务和其他可能对Illumina有利的机会。”Cowen分析师Dan Brennan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对Illumina来说,收购GRAIL的交易受阻是个坏消息,但对Illumina的投资者来说却是个好消息。SVB证券高级研究分析师Puneet Soud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GRAIL的剥离可能会对Illumina的股票产生积极影响,因为Illumina将不再承受GRAIL的每股收益稀释。Illumina最终可能会从剥离GRAIL中受益,方法是从FTC和EC等监管机构那里获得让步,例如减少对未来其并购交易的审查。”此前,在FTC和EC的压力下,Illumina于2020年1月宣布放弃收购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在Illumina将目光投向其参与投资成立的液体活检明星公司GRAIL时,该交易又遭到了FTC和EC的反对,主要原因就是担心Illumina的收购将会造成垄断,使多种癌症早期检测的发展创新受阻。除此之外,目前癌症早筛早检领域的竞争态势也将对该交易的进行产生影响。近年来,华大智造在内的多家新兴测序仪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将打破Illumina的竞争壁垒。同时,Guardant、Natera、燃石医学等国内外多家肿瘤早筛公司不断推出创新的多癌种早筛早检技术及产品,也将对GRAIL在液体活检领域地位产生影响。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交易无论结果如何,加速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更快、更便宜的多种癌症早期检测方法,对于推动精准医学领域发展而言,都是拯救更多生命的一个重要选择。 事件梳理:2020年9月21日,Illumina和GRAIL共同表示已达成了最终的收购协议,Illumina将以8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GRAIL。2021年3月3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表声明,表示反对Illumina收购GRAIL的计划。2021年4月,欧洲竞争监管机构(EC)表示将审查该交易,随后将审查扩大为深入调查。2021年5月20日,FTC宣布计划8月24日开始审查该交易。面对重重阻挠,Illumina选择继续进行收购。2021年8月18日,Illumina宣布完成对GRAIL的80亿美元收购,并保证在法律程序解决之前保持GRAIL的独立运营。参考资料:1.Illumina Bounces Back After FTC Win, EU Losshttps://www.genengnews.com/companies/illumina/stockwatch-illumina-bouces-back-after-ftc-win-eu-loss/2.Illumina Says Judge Issued Favorable Decision in FTC Challenge to Grail Acquisitionhttps://www.genomeweb.com/business-news/illumina-says-judge-issued-favorable-decision-ftc-challenge-grail-acquisition#.Yyl-fYt36M83.EU to Disallow Illumina's Grail Purchasehttps://www.genomeweb.com/business-news/eu-disallow-illuminas-grail-purchase#.Yyl-fIt36M8·END ·

媒体关注

2022.09.22

启动国产化|Illumina因美纳在沪正式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

2022年8月25日,中国上海——今日,因美纳在沪正式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并计划未来五年逐步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额近5,000万人民币,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超4.5亿元以建设在华生产制造能力。未来,因美纳上海制造基地将成为其全球第三个区域生产中心,最终实现“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愿景。因美纳中国生产制造基地采用全球化品质控制标准与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管控流程。首阶段实现16款临床应用测序试剂的制造本土化,计划于今年年底向中国用户交付首批产品。近年,受产业政策的大力引导、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鼓舞,因美纳前后完成大中华区总部升级,分拨中心及备件中心投建以及基因组学孵化器共建等战略布局。全新因美纳中国生产制造基地成为公司持续投资中国,推动中国生物基因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因美纳全球运营负责人Kevin Pegels表示,“这是我们继美国、新加坡之后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引进了因美纳在全球生产制造及供应链运作方面的成熟经验,且与中国本土持续提升的产业链综合效能相互融合,这为拓展全球供应链体系、提升整体韧性提供了关键要素。”《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今年3月,因美纳大中国区总部被上海商务委员会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如今,凭借初具规模的中国布局,因美纳将更深入赋能中国生物基因产业的本土创新与技术转化,并支持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协同发展。中国生产制造基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因美纳助推中国生命科学和基因检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未来,因美纳将继续深入推动本土化发展战略,在中国持续进行全价值链的投资布局,让基因力量改善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媒体关注

2022.09.02

重磅!因美纳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中获胜

美国华盛顿——2022年9月1日,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称收到了主审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GRAIL收购案质疑的行政法法官(ALJ)的有利裁决。在该决定中,ALJ做出了有利于因美纳的裁决,并驳回了FTC关于该交易将对多癌种早期检测(MCED)的潜在市场的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立场。因美纳和GRAIL的重新结合将改变癌症的检测和治疗,促进GRAIL拯救生命的Galleri检测能够被更广泛、可负担的使用。这一决定是朝着实现这一愿景迈出的一步。"因美纳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表示,"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或目睹过癌症的破坏力,通常来说,癌症被诊断得太晚了。我们让因美纳和GRAIL重新走到一起,正是怀抱着通过努力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并负担得起Galleri检测,从而拯救成千上万生命的使命。"正如我们从一开始就表示的那样,这项交易是有利于竞争的,将推动创新,降低医疗成本并拯救生命。我们很高兴,在考虑了证据之后,ALJ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因美纳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表示。GRAIL是由因美纳在七年前创立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针对多种类型癌症的早期筛查检测。这项交易将使因美纳和GRAIL在一个关键时刻重新结合。GRAIL需要因美纳的商业规模和专业知识来助推Galleri被广泛采用,包括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和保险报销,以及扩大该检测的生产和分销规模。来源:Illumina因美纳

媒体关注

2022.09.02

重磅!因美纳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中获胜

美国华盛顿——2022年9月1日,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今天收到了主审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GRAIL收购案质疑的行政法法官(ALJ)的有利裁决。在该决定中,ALJ做出了有利于因美纳的裁决,并驳回了FTC关于该交易将对多癌种早期检测(MCED)的潜在市场的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立场。"因美纳和GRAIL的重新结合将改变癌症的检测和治疗,促进GRAIL拯救生命的Galleri检测能够被更广泛、可负担的使用。这一决定是朝着实现这一愿景迈出的一步。"因美纳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表示,"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或目睹过癌症的破坏力,通常来说,癌症被诊断得太晚了。我们让因美纳和GRAIL重新走到一起,正是怀抱着通过努力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并负担得起Galleri检测,从而拯救成千上万生命的使命。""正如我们从一开始就表示的那样,这项交易是有利于竞争的,将推动创新,降低医疗成本并拯救生命。我们很高兴,在考虑了证据之后,ALJ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因美纳总法律顾问Charles Dadswell表示。GRAIL是由因美纳在七年前创立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针对多种类型癌症的早期筛查检测。这项交易将使因美纳和GRAIL在一个关键时刻重新结合。GRAIL需要因美纳的商业规模和专业知识来助推Galleri被广泛采用,包括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和保险报销,以及扩大该检测的生产和分销规模。关于前瞻性声明的警示性说明本新闻稿可能包含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声明。我们的业务受制于以下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任何前瞻性声明中的结果有实质性差异。(i) Galleri检测的商业成功;(ii) 与合并相关的风险和成本,以及我们成功合并GRAIL业务以实现预期协同效应的能力,包括在任何单独持有期间对合并的限制,或在任何单独持有期间之后合并的任何延迟。(iii)完成对GRAIL的收购或任何相关的法律或监管程序或义务所带来的干扰将损害我们的业务,包括当前的计划和运营;(iv)完成对GRAIL的收购可能带来的不利反应或商业关系的变化。(v) 因我们完成对GRAIL的收购而招致罚款的风险,以及我们可能被要求以可能比我们收购GRAIL时的条件差很多的条件剥离GRAIL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的可能性,以及我们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包括我们最近提交的10-K表和10-Q表,或事先公布的公开电话会议中披露的信息中详细说明的其他因素。我们不承担任何义务,也不打算更新这些前瞻性声明,审查或确认分析师的预期,或提供中期报告或当前季度的最新进展。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媒体关注

2022.09.02

因美纳中国生产制造基地正式启用

今日,因美纳在沪正式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并计划未来五年逐步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额近5000万人民币,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超4.5亿元以建设在华生产制造能力。未来,因美纳上海制造基地将成为其全球第三个区域生产中心。此外,因美纳首阶段实现16款临床应用测序试剂的制造本土化,计划于今年年底向中国用户交付首批产品。

媒体关注

2022.08.25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将出席首届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

7 月18日,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企业因美纳宣布,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参加首届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的对话环节。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是由因美纳发起的,致力于推动基因组学助力人类健康的全球盛会。论坛将于 9 月 28 日至 10 月 1 日在圣迭戈举行,线上会议将于 10 月 4 日举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将于 9 月 28 日(星期三)晚上参与对话环节。在《平价医疗法案》通过 12 年后,奥巴马将讨论为改善人类处境,对公平、可及性和更智能的医疗的持续需求。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奥巴马总统作为论坛的发言嘉宾。很少有总统像巴拉克·奥巴马那样坚持不懈、充满热忱地为实现公平、可及且可负担的医疗而奋斗,” 因美纳首席营销官 Kathryne Reeves 表示。“这也与因美纳致力于拓展基因组学可及性以挽救生命的倡议不谋而合。基因组学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将持续推进基因组学的变革性力量,致力于人类健康。 ”在因美纳,创新是我们的DNA。我们的愿景是使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都能受益于基因组学医疗。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汇聚了基因组学和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全球领导者,各方将探讨推动基因组学医疗成为更具包容性、更可及的医疗护理标准所需的合作与行动。论坛还将展示基因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些技术革新通过推动更好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新疗法的开发,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因美纳基因组学论坛的关键主题与讨论重点包括:基因组学技术如何助力医疗机构日常工作,帮助医生开展更加准确、主动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全基因组测序在对抗癌症、遗传病和传染病方面取得的进展。基因组学在支持四大医疗目标中发挥的作用,即改善人口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体验和提高医疗服务提供商满意度。

媒体关注

2022.08.01

2家仪器企业上榜“50家聪明公司(TR50)”名单

创立于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诞生起,深刻洞察着每个时代下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以寻找机遇的视角,长期关注创新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进程,不仅见证了百年岁月中跌宕起伏的产业变迁,也参与了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浪潮引发的时代变革。自 2010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从全球万千科技公司中遴选出“50 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以此洞见未来科技大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科研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TR50 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家熟悉的华为、大疆、商汤等公司均曾榜上有名。为进一步挖掘那些正在或有望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创新力量,2018 年 11 月,TR50 榜单正式落地中国,着眼“中国力量”;2019 年,首次以 “中国支点” 为概念的 TR50 榜单引起广泛关注;2020 年,在中国支点的概念之上锁定“中国聚力”。伴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医疗、健康、育种、材料等多个生物产业开始发生演进与转型,以生物科技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生物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制定了发展目标,出台了发展政策,提供了发展机遇。生物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生物经济总量规模稳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涌入,以生物技术为驱动的领域终于开始了“中国引领”时代。今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重磅揭晓 2021 年度 TR50 入选名单,以“可持续未来”概念为导向,聚焦“在中国诞生的、由中国引领的、为中国服务的”创新力量,从而预见未来有能力引领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浪潮的企业。其中,测序巨头illumina、镁迦科技两家仪器企业上榜本年度名单。2021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 家聪明公司” 入选公司如下(*以下排序不分先后):比亚迪半导体自主研发 V-305 三相全桥碳化硅功率模块,采用纳米银烧结工艺,AMB 活性金属钎焊。与传统工艺相比,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并率先实现将碳化硅功率模块在电机驱动控制器中大批量装车应用。关键词:200KW—— V-305 封装 1200V 840A 规格三相全桥碳化硅功率模块,突破高温封装材料、高寿命互连设计及车规级验证等技术难题,输出功率可达 200KW。波色量子采用“相干量子计算”技术路线,拥有覆盖光量子计算机关键技术的专利体系,已开发上线量子生物医药和量子金融两个云计算平台,其设备无需超低温环境,在室温下即可运行。关键词:100 量子比特——突破量子计算概念验证阶段,将量子计算实际应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在行业内首次使用 100 量子比特模拟实现了蛋白质靶向药物(TACE-AS)的分子构象生成的量子加速应用。黑芝麻智能其发布的华山二号 A1000 Pro 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是目前国产性能和算力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采用异构多核架构,16 核 Arm v8 CPU,16nm 工艺制程,可支持 L3/L4 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并已流片成功。关键词:196TOPS——华山二号 A1000 Pro 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基于两大自研核心 IP 打造,支持 INT8 稀疏加速,单颗芯片最高算力可达 196TOPS,在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最高算力方面领先。远景智能搭建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EnOS™,管理全球超过 400GW 新能源资产,于 2021 年在 EnOS™ 上构筑了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系统——“方舟”,通过全球领先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服务机构必维集团认证,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权威机构审定认证的碳管理 SaaS 产品。关键词:10 亿吨——为全球超过 300 家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碳管理服务,协助减排和管理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 10 亿吨。华熙生物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商,透明质酸发酵产率可达 12-14g/L,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使用微生物酶切法批量制备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及寡聚透明质酸,带领玻尿酸护肤进入“微纳米时代”。关键词:4000kDa——凭借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的酶切技术,以及对多类分子量段的分段控制发酵和纯化精准控制技术,华熙生物的产品分子量范围取得重大进展:从 2kDa 提升到 4000kDa。凯赛生物全球生物制造领域唯一实现了多个产品原创性的技术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并盈利的公司。聚合级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实现了对化学法产品的替代,成为全球长链二元酸主导供应商,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万吨级生物基戊二胺和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填补了“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空白,打破了中国双尼龙产业的“卡脖子”现状,正在建设百万吨级的产业集群。生物基聚酰胺以“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有望在各应用领域形成颠覆性的新材料变革。关键词:10 万吨——已建成全球首条 1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并投产。同时,与传统化学法尼龙相比,其生物基聚酰胺单位碳排放可降低 50%。微构工场承接清华团队过去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自主开发的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体系不断成熟。微构工场搭建的“废弃资源-降解材料和高值产品-回收利用”的绿色闭环,将极大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实现,更将推动全球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关键词:30000 吨——产品管线之一的 PHA 材料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与安琪酵母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湖北宜昌组建合资公司“微琪生物”,启动年产 30000 吨 PHA 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海内外绿色产业上下游提供种类丰富、性能优良的 PHA 材料和产品,助力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问题的解决。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钠离子电池全球最高水平 160Wh/kg。在低温性能和快充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与锂离子电池性能兼容及互补。将无负极电池技术应用到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研发中,不断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关键词:90%——常温条件下,充电 15 分钟,能使电量保持 80% 以上;在 -20°C 的低温条件下,达 90% 以上的放电保持率。蓝晶微生物将合成生物学与「工业 4.0」结合,通过研发生产平台 Synbio OS 将 DBTL 闭环从实验室拓展到工业场景。首发产品管线——海洋可降解材料「蓝素™」的年产 25000 吨「超级工厂」已经落地。 关键词:100000+ ——作为传统石化塑料的可降解替代方案,「蓝素™」在未来 5 年能够为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00000+ 吨。图灵量子成立不到一年已完成了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过程,已发布的核心产品包括全系统集成的商用科研级专用光量子计算机 —— TuringQ Gen 1、三维光量子芯片及超高速可编程光量子芯片等,自主研发的首款商用光量子计算模拟软件 FeynmanPAQS 开始试商用,弥补了国内光量子 EDA 领域技术和产品的空白。关键词:128——已在实验上实现了单片集成 128 个全同量子光源的阵列芯片,这是目前有报道技术中能实现的最大规模的全同可扩展量子光源阵列。在无需额外辅助工艺的情况下,图灵量子可以将数百个量子光源的双折射飘动控制在 5% 以下,所发射的光谱飘动低于 1nm。先正达集团中国业务涵盖种子、植保、作物营养、 现代农业服务及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在中国植保业务居于第一、种子第二、作物营养第一、现代农业服务处于领先地位。关键词:230 万——在国内搭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截至 2021 年底,已建成运营 MAP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 492 座,直接服务面积达到 1912 万亩,联农带农 230 万余户;MAP 打造的线上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服务 195 万户农户,线上服务面积达 1.9 亿亩。弈柯莱生物致力于开发和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工艺替代传统的化学生产方式,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制造。具有领先的生物合成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生物合成反应需求,设计和定制相应的生物合成酶、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细胞工厂,先后成功开发出人乳寡糖、纽莫康定 B0、棘白菌素 B 等产品的高性能生产菌株,其中人乳寡糖与纽莫康定 B0 已完成中试验证,即将投入生产。 关键词:1——国内糖尿病药物龙头企业通化东宝采用弈柯莱在自有 GMP 体系内使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西他列汀关键中间体,该仿制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批准,这是 CDE 近年来批复的首个使用“非水解酶”的生物合成方式制造的仿制药。中科欣扬依托中科欣扬全球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平台,利用其在西南印度洋 4500 米深海火山口采集分离得到的菌株,开发出耐 100℃ 高温的 SOD ,打开其在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2021 年,中科欣扬通过对细胞硫元素循环进行优化,成功构建麦角硫因细胞工厂,单位产量达 10.5g/L,将全球最高单位产量提升 4 倍。关键词:25000U/mL——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 SOD 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表达,2021 年单位产量突破 4g/L,酶活性提升 5 倍,达到 25000U/mL。陶氏公司成功实现消费后回收(PCR)树脂热收缩膜的商业化,该配方被蒙牛应用于乳制品的二次包装工艺,这种乳制品包装工艺是亚太区食品饮料行业内的首次创新尝试,减少了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数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包装循环再利用的闭环应用。关键词:100%——消费后回收(PCR)树脂热收缩膜具备 100% 可回收特性,使原本废弃的塑料重获新生。这款配方树脂含有 40% 消费后再生塑料,并可使整体收缩膜结构中的再生材料含量可达 24%,能够制造出性能与原生树脂相媲美的薄膜。格林美作为国内资源循环利用领军企业,从攻克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开始,再到攻克废旧线路板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以及动力电池材料的三元“核”技术等技术难题,突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与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点,目前已建成 16 个废物循环与新能源材料园区,绿色循环发展的足迹覆盖中国,并在南非、韩国、印尼成功布局,绿色技术辐射世界。关键数字:15%——格林美建立了“钴镍资源回收—钴镍原料再造—超细钴粉末材料再造—硬质合金再造”的全生命周期闭路循环产业链,将回收的废旧资源进行再制造得到新能源材料包括超细钴粉、钴镍电池原料、碳化钨等产品。其中,三元前驱体占据全球市场 15%,位居全球前三;超细钴粉占中国市场 60%、全球市场的 50%,位居全球第一。传奇生物首款自主研发的 CAR-T 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获得美国 FDA、欧盟委员会批准上市,这是中国首款成功出海的 CAR-T 产品,也是中国首款原创 BCMA CAR-T 产品,曾获得全球多个监管机构的权威认可。关键词:98%——两年多的随访数据显示,传奇生物核心产品西达基奥仑赛对于接受过多重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深度和持久的缓解,总缓解率高达 98%,为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京东方科技集团做出目前行业内发光面最窄的单像素可控 LED 异形显示产品,在 2022 年全球瞩目的冰雪赛事中,巨型雪花作为复杂的物联网系统工程,攻克了极窄发光面、信号同步等技术难题。巨型雪花嵌有 55 万灯珠,每一颗灯珠都单点可控,出光面仅 4.8 毫米。关键词:102 块——基于京东方 AloT 技术体系及同/异步兼容终端播控系统,实现 102 块双面屏幕毫秒级响应。高冗余控制系统进行电路、通信多重备份,在有线控制基础上,搭配 LoRa 无线控制技术,确保信号同步万无一失。晶科能源与同类型 P 型组件相比,N 型组件每千瓦发电能力在特定环境下可高出 6% 甚至及以上。晶科能源高效 N 型 TOPCon 电池转化效率行业领先,于 2021 年成功推出“发布即商用”的 N 型电池产品,其中 Tiger Neo 组件系列,30 年线性功率输出质保处于行业领先,将于 2022 年实现 16 吉瓦规模化量产,使全球光伏最低电价可以做到 1 美分 1 度电。关键词:25.7%—— 4 年时间内共打破 19 次行业功率和效率记录,其中 2021 年一年之内连续创 4 次 N 型电池世界纪录,2022 年 4 月,再次创下高效 N 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最高可达 25.7%。亿华通G20+是国内首款额定功率超过 200kW 的单系统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国内领先,产品质量功率密度达 820W/kg,常温下 8 秒内从怠速点加载至额定点,4 秒内从额定点降载至怠速,零下 30℃ 下启动至额定点时间 ≤120 秒。关键词:22%——截至 2022 年 6 月,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 10318 辆,其中搭载亿华通发动机车辆超过 2300 辆,占比超过 22%。药明生物大分子生物药领先的 CRDMO 公司,2021 年全年综合项目数高达 480 个,每年可赋能 150 个项目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截至 2021 年底,其全球产能已增长至 15 万升。关键词:9—— 2021 年是药明生物商业化生产元年,该年度共有 9 个项目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是 2020 年商业化项目的 4.5 倍。因美纳凭借 2022 年推出的 Chemistry X 和 Infinity 长读长专利技术,全球新一代测序(NGS)技术的效率与成本的边界被打破,将促进单位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 100 美元。2020 年中国科学家运用因美纳基因测序仪在一周时间完成全球首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通报、分析和公开。2021 年全球首个 Delta 病毒通过因美纳测序仪被发现。2022 年,中国疾控使用因美纳测序平台报告了首例确诊感染 “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12.1”的境外输入病例。关键词:800 万——在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发布的全球新冠病毒样本基因组中,约有 70% 使用因美纳测序仪获得。自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科研工作者通过因美纳测序仪完成的新冠病毒分析超 800 万条。神州细胞拥有在中国首个获得批准的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 Ⅷ,可治疗甲型血友病,年设计产能达 100 亿 IU;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 14 价 HPV 疫苗已进入临床。关键词:96%——自主研发的 14 价 HPV 疫苗可将宫颈癌预防保护率提高到 96% 以上,目前的九价 HPV 疫苗预防率为 90%。OPPO自研全球首个 6nm 影像专用 NPU 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 。该芯片具备实时 AI 计算、Ultra HDR、无损的实时 RAW 计算、最大化传感器能力的 RGBW Pro 等四大主要功能,并采用双层储存架构,做到影像垂直链路的定制整合。关键词:11.6TOPS/W——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 有着 11.6TOPS/W 的能效比和最高 18TOPS 的 AI 算力,万亿比特/秒的内存子系统和 8.5GB/秒的独立 DDR 带宽双加持,进一步提升影像计算能效表现。微创机器人图迈®手术机器人是首款获批上市并投入临床应用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拥有全球唯一的力呈现功能,解决了困扰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数十年的操作力信息无法呈现的技术瓶颈问题。目前三款旗舰产品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镜,图迈®手术机器人以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获批上市。关键词:5000km——图迈通过对 5G 远程遥操作控制、大容量图像远程实时传输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将图像和操控的延时最小化,可实现超 5000km 通讯距离的 5G 远程手术,并实现了网络通讯质量实时监测和预警的功能,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完成。2022 年 6 月,新疆克州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 5G 连线完成的三例超远程泌尿外科手术,是迄今为止世界最远距离的 5G 远程机器人手术。亚盛医药所有在研项目均为新化合物结构的原创新药,其首个商业化产品奥雷巴替尼于 2021 年 11 月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 T315I 突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耐药患者,正式开启我国三代“格列卫”治疗时代。关键词:13 年——奥雷巴替尼(HQP1351)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上市的第三代 BCR-ABL 抑制剂,从立项到获批上市,奥雷巴替尼的研发历时 13 年。三一重工关注无人化、智能化,已实现近万台生产设备、十几万种物料的实时互联;投身电动化赛道,2021 年累计销售的新能源重卡占据国内 14.33% 的市场份额。先后推出了全球首款 38 吨级“量产化”电动大挖及首款 SY215 电动中挖产品,成为全球行业第一家全线覆盖电动小挖、电动中挖和电动大挖的企业。关键词:10 亿—— 2021 年三一重工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电动起重机销售实现重大突破,取得年度销量冠军。电动化工程车辆产品销量破千台,销售额近 10 亿元,市场份额均居行业第一。英伟达推出 3D 仿真模拟开放式平台 NVIDIA Omniverse,该平台专为虚拟协作和物理级准确的实时模拟打造,可作为建造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且能将各个独立的 3D 设计世界连接到一个共享虚拟空间。国家航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Media Group,CMG)2022 年联合出品的大型 8K 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就大规模运用了 NVIDIA Omniverse 营造沉浸式体验。关键词:300 万——目前,使用 NVIDIA 技术的开发人员数量已增至近 300 万,在过去五年增长了六倍。NVIDIA 还为开发者创建了覆盖图形、AI、数据科学和机器人等的数百个加速库。百奥赛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药物筛选方法——即“让小鼠做评判官”,反向思维筛选靶点的药物筛选方法。现已经建成了 RenMab 平台,这是目前全球基因原位替换最全的全人抗体小鼠。关键词:1000——“千鼠万抗”计划采用了循证体内筛选方法,2021 年已经在 RenMab 平台敲除近 1000 个基因,针对这些靶点的抗体药物开发正在快速推进。蜂巢能源在全球率先实现无钴电池量产,有助于改善目前动力电池行业过度依赖钴资源现状。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是“单晶层状结构无钴”,突破其他国家掌握的多晶无钴专利,拥有着阳离子掺杂技术、单晶技术、纳米网络化包覆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词:3000 ——量产无钴电池能量密度为 240Wh/kg,容量为 115Ah-MEB,循环寿命可达 3000 次以上,能顺利通过 150℃ 的热箱测试和 140% SOC 的过充测试。纽福斯2021 年 6 月,纽福斯旗下 AAV 基因药物 NR082 用于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临床 I 期试验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系中国第一例眼科基因治疗 LHON 注册性临床给药。关键词:12.6万——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眼科罕见遗传疾病,中国约有 12.6 万病人,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疗法或治愈手段,纽福斯在研疗法有望为 LHON 患者带来一次性治愈的希望。英矽智能系国内首家在研管线进入临床阶段的 AI 制药公司,已开发超 30 条自研管线、10 余个对外合作项目。其中针对 IPF 的管线也是首个由 AI 设计的全新靶点和全新化合物分子。关键词:30 ——针对肺纤维化(IPF)的在研管线从发现靶点和设计化合物、提名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到进入首次人体试验,再到开启临床 1 期试验,历时不到 30 个月。同心医疗中国首个获得 NMPA 批准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属于国内首创医疗器械。关键词:0——在所有临床试验和医疗新技术应用的植入案例中,没有发生一例与装置相关的泵内血栓、中风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与血液相容性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曦智科技自主研发光子计算处理器 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光子计算引擎),通过 3D 封装创新实现了光子芯片同传统电子芯片融合协作的新型运行方式,展现光子计算性能的优异性。关键词:10000 ——在一个光子芯片上集成光子器件超过 10000 个,运行 1GHz 系统时钟,其运行单一计算性能的速度是目前市场上高端 GPU 的数百倍。毫末智行发布了具有高能效比的三代乘用车辅助驾驶产品 HPilot,其 HPilot 3.0 是中国第一个重感知辅助驾驶系统、第一个可大规模量产的城市 NOH。关键词:1000 万公里——用时 390 天,毫末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 1000 万公里。毫末 HPilot 月度搭载平均增速已超 200%,基本完成自动驾驶数据闭环搭建。镁迦科技镁伽鲲鹏实验室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化生物实验室,目前已在类器官、细胞基因治疗、基因编辑等多项生命科学垂直细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在类器官领域,已成功培养出具有 2 波段跳动和显著腔室结构的心脏类器官、具有脑室和清晰神经结构的脑类器官等数十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类器官模型。关键词:4000 ——镁伽鲲鹏实验室的自动化平台可将生物大分子定向进化通量提升 10 倍,达到单台设备每天进化超过 4000 个样品。深信生物掌握 mRNA 核心递送技术,具备 LNP 递送体系的底层创新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 LNP,其中靶向肝脏的蛋白表达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近期,与百济神州达成 mRNA 疗法和递送技术的战略合作。关键词:5000——专有的 LNP 技术平台能够设计并构建上万种可离子化类磷脂库,并筛选出不同治疗场景的最佳 LNP,现有构建超 5000 个 LNP 库。起源太空发射全球首个太空商业采矿机器人“起源太空 NEO-01”,发射全球首个光学 + 紫外双波段天文商业太空望远镜“仰望一号”,实现多颗太空资源航天器在轨部署。其中,“仰望一号”在光学和近紫外波段观测层面取得极大突破,不仅是中国首个光学波段商业太空望远镜,也是除欧美外首个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正式编号的空间天文台站。 关键词:4兀——“仰望一号”是中国首个完成全天域(4π 立体角)光学波段巡天的商业太空望远镜。清微智能基于多年可重构架构技术积累,3 年量产 3 款高能效智能芯片,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 60%。面向云端市场的 TX8 高算力芯片采用内生 Scale-out 架构,有力支撑智算中心向 Z 级算力迈进。关键词:10 倍——可重构计算在算力、能效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极大拓展了智能算力的覆盖范围,在人工智能走入万亿级参数大模型的今天,有望将智算中心的综合效能提升 10 倍以上。腾盛博药布局乙肝(HBV)、艾滋病(HIV)、新冠等多种重大传染病。其中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并实现商业化上市,成为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关键词:27 个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完成全球三期临床试验并最终实现商业化上市,仅用了 27 个月的时间。云豹智能开发出高性能网络、存储和安全的可编程引擎 DPE 技术,自研全功能云霄 DPU,支持 Virtio 虚拟化,可以提供 2x25G 高性能以太网接口,能够让裸金属、虚拟机和容器云服务一体化,在低投入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情况下,聚焦 25G 到 100G 市场。关键词:12 个月——全功能云霄 DPU 仅花了 12 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产品定义到产品量产。中储国能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世界首套单机容量最大的 100MW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和世界首套 10MW 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两个国家示范电站项目,实现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应用与工程突破。关键词:100MW——成功落地的世界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100MW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设计效率达 70.4%,相较国际同类工程效率提高 10-20%。时识科技专注于类脑智能研究与开发,其发布的边缘视觉智能解决方案 Speck,成功与全球知名手机模组厂商深入开发合作,推出轻量级智能视觉模组,已与中电海康等公司在智能安防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并预计在 2022 年开始 Speck 的小规模量产。关键词:1mW——发布全球首款动态视觉智能传感器、感算一体 SoC 方案Speck,整体功耗小于 1mW,实时性提升 10 倍,系统成本下降 10 倍。脑虎科技开发的 “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为国内首创技术,未来可应用于临床重大脑疾病诊治和脑功能探索,是解决渐冻症、高位截瘫、癫痫等重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完成在鼠、兔、猴等多种动物模型上的应用测试,临床试验已通过伦理审批,将于近期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关键词:0.7mm——脑虎科技开发的柔性“脑机接口”微电极阵列系统,神经电极单器件可集成上千通道,分辨率达到单神经元精度,植入创口<0.7mm。宸境科技国际首创搭建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元宇宙空间智能操作系统,实现 80% 以上数据生产工作自动化,达成多名玩家多端实时交互的创新突破。宸境成立近三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空间智能示范区,成为中国第一家有测绘资质的元宇宙公司。关键词:395——目前涵盖有 395 个城市与地区的 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已有上百平方公里的空间数据,预计今年完成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空间数据采集。衍进科技团队自 2012 年开始从事高通量合成生物学方法与平台的探索,致力于利用算法全面引导 BioFoundry 平台对复杂生物系统构建与优化;其于 2021 年完成全新的 FoundryOS 架构搭建,为其核心自动化系统与研发算法提供底层支持。关键词:1000—— LifeFoundry 的 D.A.R.W.In.™ 系统平均每天可以精准构建 1000 个以上具有独特基因型的生物体。深开鸿深开鸿基于 OpenHarmony,专注技术研发与持续创新。以一个 KaihongOS 底座,一个超级终端管理平台,聚合成深开鸿场景化超级终端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 OpenHarmony 生态商业落地,目前已推出面向金融、商显、教育行业的 KaihongOS 发行版,是中国首个实现 OpenHarmony 商业落地的公司。关键词:100 万行——深开鸿已累计贡献 OpenHarmony 开源项目代码量超过 100 万行,主导了 4 个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 组,参与了 12 个 SIG 组的技术共建,并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白金捐赠人、OpenHarmony 开源项目 B 类捐赠人。优脑银河致力于“突破脑认知瓶颈、攻克脑疾病挑战”,优脑银河实现全球首个个体精准脑功能区剖分技术,开发“优点疗法”,通过脑机交互对脑疾病进行诊治。关键词:213——优脑银河的 pBFS 技术,能够定位大脑的 213 个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多个与脑功能疾病相关的神经环路。基于此技术对疾病进行探索,可能对很多难治的脑功能性疾病带来全新的诊断和干预方法。周子未来国内最早开展细胞培养肉研发的科技企业,团队从 2009 年开始干细胞成肌诱导分化研究,研制出我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产品,成果打破了国外培养肉生产技术的垄断。关键词:1——完成了国内细胞培养肉领域从 0 到 1 的跨越,预计 2022 年底完成小试生产线的建设,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百威在资阳、武汉、昆明 3 家工厂实现了 100% 可再生电力酿造,其武汉工厂作为百威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在电力、工艺、包装等方面全力开展节能降耗行动,率先实现“碳中和”。百威在中国全年减少碳排放接近十万吨,相当于多种 460 万棵树。关键词:100%——武汉工厂全面实现 100% 使用可再生电力酿造啤酒,成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啤酒厂。传音控股深耕本地化创新,针对非洲用户特点,自主研发影像算法技术和防腐蚀技术,改善拍摄、手机油漆抗酸性不足等问题,并根据非洲流量成本高、网络不稳定的现实,自主研发流量节省技术、客户端/服务端资源差异化配置等,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关键词:1.97 亿—— 2021 年非洲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 40%,稳居第一。2021 年传音手机整体出货量约 1.97 亿部,全球排名第三。

媒体关注

2022.07.29

因美纳与默沙东共同打造全新重磅领先检测产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 年 6 月 22 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推出一项与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被称为默沙东)共同开发的科研检测产品。该检测产品的诞生,源自于因美纳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承诺:广泛地实现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助力关键性研究的开展以推动实现肿瘤精准医疗。这一全新的检测产品在领先的、已商业化分发的TruSight™ Oncology 500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一种新的基因组特征的评估。未来,该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助力全球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识别用于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评估的基因突变,进一步解锁肿瘤基因组。因美纳首席医学官 Phil Febbo 医学博士表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状态已成为含有高度 DNA 损伤的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通过单个样本和单次检测,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 检测可以为实验室提供全面、精准、灵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对肿瘤基因组特性的认知。” TruSight™ Oncology 500 (仅供研究使用)检测是基于新一代测序(NGS)的综合性检测方法,利用成熟的因美纳 NGS 技术和Myriad Genetic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YGN)经验证的HRD 技术,助力实验室精准检测基因组不稳定性,同时分析 500 余种基因,包括与 HRD 状态相关的基因。HRD是一种基因组特征,用于描述细胞无法有效修复DNA双链断裂。当出现该特征时,细胞需要依赖备选的、容易出错的DNA修复机制,这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分子病理学诊断部门参与了 TSO 500 HRD 早期评估项目,将因美纳 TSO 500 HRD原型产品的检测结果与来自Myriad Genetics经验证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我们非常高兴因美纳推出了 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检测产品,我们对早期评估项目的结果十分满意,”慕尼黑工业大学分子病理学诊断部门负责人 Nicole Pfarr 表示:“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实验室项目中,将这一检测纳入常规。通过将HRD检测与 TruSight Oncology 500 结合在一个工作流程中,即可了解肿瘤基因组的全貌,同时保持实验室的分析效率。”大型队列研究表明,全景变异分析(CGP)可在多达 90% 的样本中发现相关变异。与多次、反复检测相比,单次、全面检测可以使用更少的样本来评估多种生物标志物,返回结果也更快。作为试剂盒化、可商业化分发的解决方案,该方法有助于消除 CGP 和 HRD 检测在内部开展的障碍,以便各种规模的实验室都可以开展此项功能强大的检测。默沙东研究实验室临床肿瘤学早期开发高级副总裁 Eric H.Rubin 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因美纳一起达到这一里程碑,将用于 HRD 评估的检测方法商业化,助力临床研究的发展并拓展临床试验的可及性。”这项科研检测预计将于今年8 月开始在全球(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发行。此外,因美纳与默沙东于2021 年 9 月宣布的合作内容之一,即正在为欧盟和英国市场开发一款全新的 HRD 伴随诊断(CDx)检测产品,将帮助识别 HRD 状态呈阳性的卵巢癌患者。 此次与默沙东的合作,扩展了因美纳与肿瘤学行业领军企业的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癌症诊断和精准医疗的发展。  关于 TruSight Oncology 500TSO 500 是一种仅供研究使用的泛癌种检测,可实现全景变异分析。TSO 500 旨在识别 523 个基因中已知和未知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利用肿瘤样本中的 DNA 和 RNA 鉴定对癌症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的关键变异,例如小 DNA 变异、融合和剪接变异。此外,该检测还评估关键免疫肿瘤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该检测可获取全面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实验室可以将多个单基因或小panel 的工作流程整合至单个检测中,节省活检样本和时间。精彩会议预告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加“第五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

媒体关注

2022.06.25

Illumina发布声明已开发软件补丁 以保障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一封信,警示临床实验室和医疗保健提供商:某些Illumina测序仪存在网络安全漏洞。FDA表示,该漏洞影响NextSeq 550Dx、MiSeq Dx、NextSeq 550、MiSeq、iSeq和MiniSeq等测序仪器上的本地运行管理(LRM)软件。未经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该漏洞:远程控制仪器;更改仪器或客户网络上的设置、配置、软件或数据;或影响用于临床诊断的测序仪所提供的患者测试结果,包括导致仪器无法提供检测结果和更改检测结果。此外,该漏洞还存在数据泄露的可能性。FDA在信中表示:“目前,FDA和Illumina尚未收到任何报告表明该漏洞已被利用。”Illumina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Illumina开发了一个软件补丁,以防止漏洞被利用,并正在努力提供永久性的软件修复。该公司表示:“Illumina非常重视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优先考虑仪器安全以及基因组和个人数据的保护。”据FDA称,Illumina于2022年5月3日向受影响的客户发送了通知,指示他们检查仪器是否存在漏洞。FDA建议用户查看Illumina发送的信息,并立即下载和安装软件补丁。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的咨询,英国网络安全公司Pentest已向Illumina报告了该漏洞。Illumina随后向CISA报告了漏洞。目前尚不清楚Illumina何时获悉这些漏洞,以及何时向CISA报告这些漏洞。Illumina没有立即回答有关发现和报告漏洞时间等问题。FDA鼓励用户报告任何违规或疑似违规行为。如果您没有收到Illumina的通知,但认为您应该收到,请联系techsupport@illumina.com据了解,目前,因美纳已完成85%的中国客户的补丁升级,剩余工作有望于下周初即可全面完成。网络安全问题是因美纳一直极为重视的,即使在多地疫情封控期间,我们也克服困难全力开展相关工作。附:我们在医疗健康系统中发挥的作用 ——因美纳对于近期本地运行管理软件(LRM)网络安全隐患的回应 背景信息在因美纳,我们为全球构建一个完善的医疗健康系统提供支撑,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基因组数据和健康数据的分享,加速创新,从而 为患者提供前沿的诊疗方案。对此,我们深感自豪。 随着数字化基因组学发展的方兴未艾,网络安全隐患已成为领域内各相关方面临的风险之一。 因美纳致力于促进构建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并采取实际行动。我们深知,必须切实解决网络安全隐患,以降低网络风险,谨防数据 丢失。 此函旨在阐述因美纳为其测序仪上的本地运行管理软件 Local Run Manager(LRM)所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提供的解决方案。自 2022年5月3日起,我们已与客户就该隐患进行了沟通。 正如我们与客户始终同心携手,不断提高安全性,此函也强调了我们针对安全性问题向客户建议的优选应对方案。 情况概述因美纳已开发并提供了一个短期软件补丁,以防止本地运行管理软件 Local Run Manager(LRM)受到远程代码执行(RCE)的影响。我们已于2022年5月3日起与客户沟通了相关事宜,并将这一问题向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机构进行了通报。 本地运行管理软件 Local Run Manager(LRM)是以下测序仪默认配置的一部分:NextSeqTM 550Dx、MiSeqTM Dx、NextSeqTM 500/550、MiSeqTM、iSeqTM以及 MiniSeqTM 。作为测序仪上的一种软件应用,LRM亦可被安装于客户自己的硬件设备。 此次网络安全隐患涉及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代码执行(RCE)。未经授权的用户或可绕过安全控制,以管理员身份对系统进行不当访问,这可能会影响测序仪的设置、配置、软件、测序仪上的数据或者客户网络。 修复措施因美纳已开发了一个软件补丁以防止该隐患被远程利用。与此同时,我们正积极开发一个永久性的软件修复方案,旨在为当前及将 来的测序仪全面消除这一隐患,一经完成将及时通知客户。 其他安全建议 安全性的多层次保障对于仅供科研用途(RUO)的测序仪与临床获批诊断设备的安全部署至关重要。因美纳强烈建议将测序仪和设 备部署于最小的分支网络或安全环境,并通过可信任的设备进行运行;此外,使用防火墙及其他网络策略,以限制入站访问和出站 1本地运行管理软件(LRM)安全保护 访问。 未来规划 我们正为用户立即安装针对该隐患的软件补丁提供支持,并且当长期解决方案一经可用时,我们将及时推进实施。因美纳将继续评 估并优化我们的系统以确保网络安全,助力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持续创新。 在这个医疗健康系统中,所有相关方对于网络安全性抱持主动且警觉的态度至关重要,包括采取优选方案并且针对已识别的隐患采 取短期和长期的应对方案。 我们坚信,基因组数据将大幅助益医疗创新及其影响力,涵盖从基础研究到疫苗研发等各个层面。我们期待,与客户保持紧密合 作,共同将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效益落到实处,以基因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LRM-Security-Announcement_Ch-0607-Final.pdf

媒体关注

2022.06.06

2022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Illumina业绩表现超预期,宣布革命性的长读长技术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年1月10日,因美纳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ILMN)首席执行官 Francis deSouza 于近日针对因美纳 2021 年的业绩成果与 2022 年的增长预测,诠释了公司的强劲发展势头,并宣布崭新合作伙伴关系和研发技术,彰显因美纳不断推动“以基因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的公司使命。因美纳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表示:“近年来,基因组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这也带动了因美纳在2021 年收获出色业绩,并预示 2022 年及长远未来的强劲发展势头。伴随基因组学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增长,我们扎实深耕现有业务,并不断进军新的市场;通过专注和持续的创新,我们不断释放基因组学的力量以改善人类健康。我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基因组学工具与解决方案,赋能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为五湖四海的患者和普罗大众开创个性化医疗的美好未来。”初步合并财务结果和预测因美纳 2021 年取得了强劲业绩,第四季度初步合并营收约为 1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本季度创纪录的营收数据源于仪器和耗材双方面因素。因美纳 2021 财年初步合并营收约 45.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反映了各大区域市场的创纪录收入和公司历史最高出货量。据预计,随着测序技术的认知、需求和采用率攀升,2022 年将迎来新一轮强劲增长,预估合并营收为 51.5 亿至 52.4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4% 至 16%。在2022 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演讲中,因美纳也提供了更多财务披露和预测。(欲知详情,可点击因美纳全球官方网站 “投资者信息”,观看网络会议重播并浏览演示报告。 )宣布多项全新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提升基因组学可及性、应用普及和科研发现肿瘤基因检测是因美纳目前最大的临床业务领域,因美纳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宣布了几项全新的合作关系,将加速推进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精准诊疗及药物研发:• 与Agendia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基因组的癌症检测产品。• 与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根据患者的癌症分子特征,确定该公司新药的适用患者群体。为加速基因组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美纳还宣布与领先的创新型医疗服务公司Optum合作,通过新创建的Optum Evidence Engine系统(该系统使用Optum的真实数据和医疗专业知识,以提供临床效用评估证据),开展识别、验证和展示基因组学检测的有效性研究。针对心血管疾病、罕见病和肿瘤等关键疾病的多项规模化研究已在进行,正在商议的未来研究包括器官移植、多种慢性疾病患者以及血液肿瘤。随着测序应用的推广,基因组数据扩容,数据改善医疗护理、药物研发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可更好寻找靶点,以有效改善疾病,加速提升可及性,并大大提高商业化成功率。为连接大型数据集与制药公司以培育新兴市场,因美纳宣布与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全资子公司Nashville Biosciences展开战略合作,建立医药和生物技术合作伙伴的商业联盟, 利用25万个样本的数据分析推动改善临床诊疗。该计划将利用因美纳的人工智能、基因组解读和规模化数据分析技术系统与核心竞争力,支持识别全新基因组药物靶点。Francis deSouza再次强调了最近宣布的与Somalogic™合作关系,利用超过一万种蛋白质的最大蛋白质靶点集,以及因美纳现有和未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共同开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一工作流程将加速蛋白质组学在高通量测序中的应用,并加速蛋白质组学市场规模扩张。早筛市场开拓者GRAIL旗下Galleri® 成果远超预期去年,GRAIL 推出Galleri ——首个在筛查人群中得到临床验证的多癌种早期血液检测产品,可检测出50多种癌症类型;GRAIL正与医疗健康领域合作伙伴密切携手,以加速提升这项检测技术的患者可及性。2021年,11家商业客户和8个医疗系统采购、1,500多家供应商实施该测试,见证此产品的早期成功。GRAIL通过Galleri生成的综合证据,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临床基因组学项目之一;其8项临床研究正在或计划进行,涉及约32.5万名计划参与者,已收集五年数据。GRAIL也于近日宣布与Premier旗下PINC AI建立全新合作关系,以增强其临床决策支持技术,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可从Galleri检测中获益的高癌症风险患者。对临床医生的动态提示将有据可查,纳入工作流程中,并有望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兼容。GRAIL将持续展现其拯救生命的进展和潜力。凭借突破性化学技术和长读长能力,提升测序行业新基准因美纳20多年来持续创新。正如Francis deSouza描述,代号为Chemistry X的突破性化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快于以往两倍的循环次数、两倍的长读数和三倍的准确性。这项技术的巨大成本效益,将进一步促进测序成本降至100美元,并提升公众的基因测序可及性、带来更深入的测序进程、引领科研发现的新浪潮。Francis deSouza表示,突破性的Chemistry X计划将为未来所有因美纳平台奠定基础。在第一季度,因美纳还将在其DRAGEN平台上推出新的生物信息学技术,以支持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甲基化和贝叶斯理论(Bayesian theory)在机器学习中的全新应用,从而在所有因美纳的平台上可以进行更快、成本更低和更准确的分析。最后,Francis deSouza宣布了一项代号为 Infinity的全新专利技术,用于高精度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长读长工作流程,提供长达10Kb的连续数据,以解决基因组学领域的最终尖端的案例。与传统长读长数相比,Infinity的通量提高了10倍,DNA 输入量减少了90%,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并与边合成边测序技术无缝兼容,能够快速应用于因美纳全球现有已部署的两万台仪器平台。因美纳首席技术官、研发及产品开发主管、医学博士Alex Aravanis表示:“Infinity是因美纳革命性的长读长技术,将赋能研究人员加速探索最终未尽的5%基因区域。结合我们创新的化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这些进展将促成未来跨市场和应用的一系列新发现,并最终推动人类生物学进步,从而改善患者诊疗护理服务。”有关公司战略工作流程的更多信息、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初步财务报告、以及2022年财务指引,请参阅Francis deSouza的演示文稿。因美纳也将在今年2月的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分享更多细节。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媒体关注

2022.01.11

因美纳(illumina)精彩亮相进博会 共话基因测序新未来

万众瞩目,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5日拉开帷幕。继去年成功首次亮相,因美纳(illumina)以更大展出面积、更新展出内容再度参展。今年因美纳与众朋友们共同亮相进博世界舞台,展示生命科学与基因检测领域新应用、新突破、新合作;携手业界、学界、临床专家大咖、科普达人,共话基因测序新未来;致力于汇聚更多向善的力量,共建以基因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产学研生态圈,驱动产业发展迈入新格局。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先生表示:“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因美纳既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快速发展的受益者。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美纳也开启了全新的中国市场投入战略,以更开放,更紧密的姿态与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拥抱中国基因检测产业的黄金时代。”合作、开放的生态平台和赋能合作伙伴是因美纳中国发展策略的核心。今年进博会期间,因美纳将在多个细分市场领域与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赛诺菲、辉瑞等在内的产业、医药和医院合作伙伴将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同时,预计与超过30家中国基因检测企业签署合作意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将与因美纳达成战略合作,以提升在神经疾病诊疗方面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发展方向,结合双方优势共同建设神经系统感染NGS实验室,推动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赛诺菲将与因美纳在罕见病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加强罕见病领域的多方协作,医学教育及培训,并共推罕见病诊疗中心建设,促进罕见病领域的精准医学发展;辉瑞将与因美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抗感染领域跨行业跨企业打造感染防治生态圈,以促进感染领域的健康发展,造福更多中国患者。此外,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因美纳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展示WGS在儿童罕见病诊治中的创新应用与突破,帮助罕见病患者家庭尽早明晰病因、明确治疗方案、改变求医苦旅的现状。在基因测序领域,因美纳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带动整个行业的测序成本和时间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助力于涵盖遗传健康、肿瘤学、生殖健康、农业、群体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去年,中国科学家向全球第一时间分享的首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就是在因美纳的技术平台上完成测序的,为后续的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此次进博会展出的NextSeq™ 550Dx,是因美纳在全球最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临床注册的中通量新一代测序平台(NGS),迄今为止已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认证,是一款久经考验的临床测序平台。获得2021年红点设计大奖的的基因测序平台——NextSeq™ 2000在现场引起了众多关注,“高颜值、科技感、未来感、高效智能”是评价这款产品的高频词。NextSeq™ 2000也是因美纳首个将文库扩增、测序以及快速基因组分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的测序仪,其数据分析效率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在应用展示方面,因美纳邀请了贝瑞基因、燃石医学、杰毅生物以及世和基因等国内领先的相关应用开发企业,详尽介绍了近年来肿瘤早筛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在肿瘤精准诊疗方面,因美纳展出了基于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TSO500)这一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和成果。TSO500是一款基于NGS技术的泛癌种大panel产品,可对523个肿瘤相关基因的所有变异类型进行全面分析以及能够精确检测当前主流的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拓展了NGS在肿瘤检测领域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诊疗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现场,通过交互式体验形式,参展嘉宾将近距离感受TSO500的创新性与发展潜力。博会这一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也记录了因美纳在华发展的众多重要里程碑。去年进博会前夕,因美纳NextSeq™ 550Dx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临床人源样本的人类DNA检测诊断,成为因美纳在中国第二款获临床应用批准的测序产品。随着该产品在进博会的成功展出,在不到三个月内,首台NextSeq™ 550Dx即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安装开机,翻开了这一产品服务中国临床市场的全新篇章。今年参展,因美纳带来了通量最高的新一代测序平台,NovaSeq™6000Dx-CN技术原型机,目前已在中国完成了试生产。未来,因美纳计划将包括测序试剂以及测序仪在内的产品逐步推进本土化生产制造。目前,位于上海浦东的因美纳中国生产基地正在积极筹备,预计将于明年第三季度投入生产。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因美纳的本土化战略还致力于打造立足中国的本土化产业生态圈,并不断向产业早期赋能,助力生命科学与精准医学的未来。今年2月,因美纳与红杉中国合作建立了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因美纳技术驱动),以推动中国基因领域早期初创企业的发展;今年5月,因美纳在上海召开首届“NGS峰会”,将国内NGS领域最顶尖企业、医疗机构和资本汇聚在一起,构建产、学、研、医以及投资界的跨界对话交流。10月,基因检测产业联盟(上海)成立,作为秘书长单位,因美纳将与联盟成员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媒体关注

2021.11.08

< 1 2 3 ••• 7 > 前往 GO

Illumina因美纳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Illumina因美纳

公司地址: 宜山路1999号科技绿洲23号楼12层 联系人: 市场部 邮编: 200235 联系电话: 400-827-9226

主营产品: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