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中国六五环境日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建美丽中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深化大气、水、土壤、新污染物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等相关政策,对各省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其中也不乏与科学仪器领域相关的牵引和扶持政策,相关行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此外,时隔43年,我国于今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要求2022年开展普查试点;2023年至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最终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普查工作,形成普查成果。土壤普查成果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土壤三普工作拉开帷幕,科学仪器、第三方检测和土壤修复企业将迎来重要机遇期。


多省启动土壤三普第一批外业调查采样机构筛选工作

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河北、黑龙江、浙江、湖北、湖南、河南(5月27日截止)等多省已陆续组织开展土壤普查第一批外业调查采样机构的筛选工作。

多地启动第三次土壤普查第二批实验室筛选工作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确定的全国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的技术路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土壤普查实验室筛选工作,并于4月公布了第一批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共计126家。 目前,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福建、海南、广西、四川已陆续启动土壤三普第二批检测实验室筛选工作。

各省陆续公布第三次土壤普查方案

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势必会涉及土壤的采样,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等的检测,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多类别的仪器分析方法。在政策的牵引下,相关科学仪器市场也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广东、重庆和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先后发布土壤三普工作方案和试点县工作任务。

微塑料治理持续加码 这些仪器采购正当时

鉴于微塑料的危害性,越来越多单位已经开始布局研究,相继着手相关仪器及项目服务的采购。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来已经有数十项微塑料相关的招中标信息,涉及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镜等多类别的仪器设备。

近期重磅文件为何频频见“铊”?释放出哪些信号?

《意见》指出,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涉铊涉锑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依托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铊、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这意味着,铊因子监测网络可能会从敏感、重要、交界断面的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展至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监测网络会更“密集”,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的力度也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意见》在总结拓展“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十四五”新任务新要求,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实施一批标志性战役,接续攻坚、久久为功。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水平,有力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按照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的总体考虑,制定本纲要。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在对水、土、气领域常规污染物监测之外,《规划》中还强调了碳监测、大气协同控制与监测、环境预警与应急监测、水源地质量监测等工作方向,并多次提到便携式设备、在线设备、智慧监测设备、大数据软件的场景应用等,更是点名几类企业和污染物。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

《行动计划》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广西2022年度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

《计划》强调加强重点区域污染监管、鼓励企业安装监测设备和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小编重点整理了《计划》中涉及到的污染监测部分内容,其中涉及VOCs和NOx检测分析、尾气走航监测、非甲烷总烃监测,以及水和土壤重金属检测等污染监测工作。

广西“十四五” 聚焦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和监测

《规划》提出广西“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需走从 PM2.5治理转为PM2.5和O3协同控制、污染物减排从以SO2和NOX减排为主转为VOCs 和NOX减排、从狠抓末端治理转为源头控制为主的道路。

重庆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强化科技创新

《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其中提到:1)培育应对气候变化创新主体。积极争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推动关键核心低碳技术研发。开展绿色能源技术和装备研发,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技术攻关;3)推进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

黑龙江拨付大气污染防治资金5.5亿

黑龙江省财政厅向相关市县和省直单位拨付2022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5.5亿元,重点支持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大气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以及佳木斯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为有效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财政部提前下达资金207亿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为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大气质量改善,现下达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方面相关工作。

10大举措 四川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通知》提出了10大举措包括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协作和重点城市结对帮扶、落实重点区域常态化精准管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分类分级管控、实行环境空气质量积分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

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印发 环监仪器迎来蓝海

《方案》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 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抓住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三个关键环节,坚决遏制“两高” 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快实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入开展钢铁行业、柴油货车、锅炉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秸秆禁烧和扬尘专项治理。

《地下水管理条例》

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中央和地方预算安排527亿用于水、大气污染防治

2022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00亿元、增加25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37亿元、增加20亿元。

净土保卫战,土壤重金属防治为重点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坚持风险管控的思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的要求。

北京“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规划》强调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推进北京市土壤立法,完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相关标准,完善“1+3”监测体系,打好“遥感监测+网格巡查+现场检查”执法组合拳,深化宣传教育,提升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水平。

配备便携仪器和技术人员 南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

《规划》强调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配备便携式污染检测仪器、无人机、探地雷达等设备,提升执法水平。17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

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国务院于近日制定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方案》强调加强能力建设,重组环境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新污染物相关研究。

微塑料治理等提上日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一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是内分泌干扰物,三是抗生素,四是微塑料。

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

为全面掌握我国土壤资源情况,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

为保障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制定本方案。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开展普查试点;2023—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普查工作,形成普查成果报国务院。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今年启动,超80个县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本次土壤普查范围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以完善土壤分类系统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重点。2022年率先开展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个以上县开展试点。

全面启动!各省陆续公布第三次土壤普查方案

广西、广东、重庆和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先后发布土壤三普工作方案和试点县工作任务,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势必会涉及土壤的采样,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等的检测,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多类别的仪器分析方法。相关科学仪器行业也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批检测实验室名单公示 126家单位入选

按照《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普查实验室筛选工作的通知》(农建发〔2022〕3号)要求,经相关实验室自愿申请,所在地省级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初步筛选推荐,我们组织专家复核和评审等程序,确定了第一批检测实验室名单,共126家。

湖南省公布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和省级质控实验室推荐名单

湖南省公示了湖南品标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27家单位为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参评单位,确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化检测中心等3家单位为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省级质控实验室。

辽宁省抓好土壤普查试点和盐碱地普查,公布领导小组名单

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准确把握普查工作要求,认真对照国家明确的普查对象与内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抓紧组织开展普查工作。

重庆市公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专家名单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推荐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专家的通知》要求,经公开征集、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比选、领导审核,现将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咨询组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和市级入库专家予以公示。

借政策东风,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作为国产离子色谱行业的佼佼者盛瀚色谱时刻关注国产仪器扶持政策,研究国产替代可行性,重点拓展核电、半导体等国家关键领域,提供稳定、可靠、强大的产品支持。

深挖技术难点 与绿色发展脉搏共振

智易时代将继续秉持“匠心”,将重点放在环境监测仪器应用上,坚持依靠改革创新,以创新为驱动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在积累的基础上深挖监测技术问题难点,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逐步完善环境监测产品空白。

    JOE HUI 2022-08-27

    环境监测的技术的问题热点技术仍集中在水设备监测和空气监测,市场很大,但竞争激烈,目前看也是饱和状态,土壤三普对这些仪器有需求,如配备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离子体质谱、等离子体光谱等,火焰光度计和极谱,相关前处理设备如全自动溶剂萃取仪 ,碳氮元素分析仪,凯氏定氮仪,CHNS-O元素分析仪等,国产设备是有机遇的。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努力做好。

    wuyuzegang 2022-08-25

    随着环保问题日益凸显,检测市场肯定会有很多机会,但是目前市场鱼龙混杂,市场竞争压力也很大。土壤三普对土壤检测类仪器需求量比较大,这对国产仪器发展是重大利好。

    通标小菜鸟 2022-08-25

    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已饱和,什么企业都想分一杯羹,设立环境检测部门,大多数都是没有竞争力的小型私企,蛋糕就那么大,都说是朝阳产业,但从业多年觉得前景渺茫

  •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