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借政策东风,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7/08 11:06:17
导读: 作为国产离子色谱行业的佼佼者盛瀚色谱时刻关注国产仪器扶持政策,研究国产替代可行性,重点拓展核电、半导体等国家关键领域,提供稳定、可靠、强大的产品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也日趋严重。近些年,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大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力度。

“十四五”政策解读,量变到质变关键期

2021年“十四五”规划正式公布,推出多项生态环保政策,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其实早在“十三五”期间,有关部门就加大环境立法,先后出台了60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政策措施和党内法规,填补了生态文明建设诸多领域的立法空白。

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的生态环保政策将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乘着环保政策东风,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快速发展。

在环境空气分析仪器、大气监测仪器、温室气体监测仪器、海洋监测仪器、快速检测设备等,政府加大相应政策支持。另外,随着第三次土壤普查的开展,土地监测仪器迎来新机遇。

企业寻求技术突破,“出精品、做高端”

随着行业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行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竞争压力增大,品牌向高质量转型的需求日益凸显。在机遇与压力并存的时代,盛瀚色谱秉承着“做高端仪器,做精品仪器”的理念,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产品迭代。

为了深挖市场需求,盛瀚色谱市场中心搭建专业信息收集和分析岗位,跟进客户了解需求,并将优质需求转化为产品技术的提升动力,经过市场调查和方案论证,最终实现产品精品化。

例如,针对环境污染紧急事件频发的现象,国家的监测机构需要快速了解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出具解决方案,因此最理想的检测仪器就是能在现场完成快速检测。盛瀚色谱自主研发便携式离子色谱仪,可在污染现场完成样本检测,大大节省时间成本。目前,盛瀚便携式离子色谱仪是进口品牌没有的产品品类,经过多次产品迭代,有着不逊色于台式机的检测性能,且在体积和重量两个维度都做到了最优处理。

在技术方面,离子色谱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大的技术性突破。大部分离子色谱仪生产厂商技术升级仅局限在微创新和品质提升方面,导致产品的趋同性越来越强。针对突破性技术提升问题,我们建议生产厂商要站在更高维度寻求突破,例如:智能化方面、在线监测、便携应用等领域。只有开创新的蓝海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实现整个行业进步。

未来行业发展良好,共建绿色地球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监测网络构建到污染源监测,再到环境质量监测,直至“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随着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环境监测的重点从环境质量监测逐渐向生态监测发展。

在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检测仪器之外,“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国产科学仪器,支持攻关“卡脖子”技术,加速推进“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国产科学仪器迎来新的发展曙光。

作为国产离子色谱行业的佼佼者盛瀚色谱时刻关注国产仪器扶持政策,研究国产替代可行性,重点拓展核电、半导体等国家关键领域,提供稳定、可靠、强大的产品支持。

在共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道路上,盛瀚色谱一直在路上。2008年,汶川突发地震,灾区尸体液化,有毒物质和致病菌随着尸水渗透至地下水层或扩散到空气中,污染水源和大气。为了监测灾区水质,盛瀚色谱向灾区捐出一台盛瀚离子色谱仪,并派专业检测团队远赴汶川,支援重建。

为践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盛瀚色谱设立“公益日”,先后组织员工开展清理浒苔、植树绿化等活动20余次,倡导“健康、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守护青山绿色、蓝天白云。盛瀚色谱立志成为中国环境生态文明安全建设的领导者,用科技与人文的力量,改变社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在我国经济深入、持续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紧跟步伐,创建和谐社会。

稿件来源: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logo
青岛盛瀚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