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动物双歧杆菌

仪器信息网动物双歧杆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动物双歧杆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动物双歧杆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动物双歧杆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动物双歧杆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动物双歧杆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动物双歧杆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动物双歧杆菌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双歧杆菌 之扫描电镜照片

    【原创大赛】双歧杆菌 之扫描电镜照片

    拍摄时间: 上个月样品名称: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有益菌(见附录)。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营养物质,还可抑止有害菌的生长,又被称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双歧因子)。大豆低聚糖还有一个很好的性质,即它不易被胃吸收分解,大部分可进入肠道做为双歧杆菌的营养,因此糖尿病人也可食用。大豆低聚糖市场有卖。酸奶中含双歧杆菌,但绝大部分会被胃酸杀死。市场上还有双歧杆菌药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据说有些双歧杆菌药品采用特别技术,加上一层保护,使双歧杆菌可通过胃进入肠道。双歧杆菌具有能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的能力,因而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除此,双歧杆菌能非特异性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的能力,也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由于细菌的细胞比较小,光镜下很多结构应该是看不太清楚的,鞭毛、芽孢、荚膜正常都看不见适当染色后芽孢和荚膜能看见,鞭毛不行。因为普通光镜的话四十倍之后就是一百倍的油镜了,看动物细胞一般用四十倍的,但是细菌大概是动物细胞的十分之一吧,想看清楚就得用电子显微镜了。、、人眼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大约是0.1毫米而细菌的一般直径约0.5微米,长度约0.5~5微米。(1微米=1000纳米) 当然有例外,有一种纳米比亚嗜硫珠菌直径达0.32~1.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已知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直径约50纳米。 0.5微米*200=0.1毫米。也就是说,你将细菌的直径放大200倍大概可以看清了,可是这并不是常见的光学显微镜一、细菌培养:双歧杆菌(实验室自己分离出来一株)将菌种接种在优化以后的GAM液体培养基中,置厌氧工作站(BUG BOXnerobic Workstation)培养。见菌液均勺混浊,涂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012058_334696_2019107_3.jpgRuskinn厌氧工作站操作指南及使用注意事项(Bug Box)一、 常规操作1、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温度、气体压力、水槽水位等)。2、若需照明可按下控制面板Chamber Light照明开关或踩下SPOT脚踏。3、温度调节:按FN键→按▲▼调节到所需温度→按FN键直到仪表显示为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4、袖套使用:(1)进入工作腔:涂滑粉→检查气路旋钮(选择单手或双手操作)→将手伸入袖套→踩下VAC脚踏抽气至双手有轻微紧绷感→踩下GAS脚踏充气至适量→逆时针旋转密封盖旋钮至松动→抓住密封盖横杆旋转至水平位置→往里轻推打开密封盖→缓缓伸手将密封盖置于两侧支架上。(2)关闭密封盖:缓缓伸手取下密封盖→将横杆水平方向对准袖套操作口轻轻外拉,旋转至垂直位置,松开横杆→顺时针旋转密封盖旋钮(不可过紧)→确认工作腔已密封,取出双手。5、转移闸使用:(1)放入样品:确认内门已关闭→往里推按钮,打开外门→放入样品架及样品→关闭外门→按下面板Interlock Purge键或踩下LOCK脚踏,Interlock Active指示灯亮,(仪器自动进行转移闸清洁),10秒钟后指示灯熄灭→通过袖套操作口打开内门,放入样品。(2)取出样品:确认外门己关闭→确认转移闸己进行自动清洁(否则按下面板Interlock Purge键或踩下LOCK脚踏清洁转移闸)→打开内门,放入样品→关闭内门,打开外门,取出样品(重复取出样品时,切记每次操作均需进行转移闸清洁)。6、单皿转移系统操作:将密封口螺丝拧松→放下密封板→将平板迅速塞入系统。7、常规操作注意事项:(1)工作腔内操作动作必须轻缓。(2)每天均需确认水槽处于满水位。[siz

  • 双岐杆菌是如何在喷雾干燥中存活的

    [b][font=微软雅黑]双歧杆菌[/font][/b][font=微软雅黑]在食品工业中,喷雾干燥是一种生产率高、操作费用低的工艺,是普遍采用的制备干燥、稳定、体积小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可用用保护和浓缩微生物。[/font][font=微软雅黑]许多人还报道了用喷雾干燥制备发酵用于生产发酵乳制品或作为提高奶酪风味的附加物。然而,微生物对喷雾干燥的温度及脱水很敏感。因此,如果喷雾干燥应用于发酵剂制备注意微生物的存活率。[/font][b][font=微软雅黑]双歧杆菌[/font][/b] [font=微软雅黑]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分布多的是母乳营养儿。已经发现,双歧杆菌有32个亚型,含有双歧杆菌的生物制剂多达70种。婴儿双歧杆菌占总肠道菌的百分之六十,60岁以上老人双歧杆菌只占百分之七点九。[/font][b][font=微软雅黑]双歧杆菌[/font][/b][font=微软雅黑]形态很不一致的杆菌,0.5~1.3 μm×1.5~8μm,常呈弯、棒状和分支状。单生、成对、V字排列,有时成链,细胞平行成栅栏状,或玫瑰花结状。偶尔呈膨大的球杆状 。[/font][align=center][img]https://img69.chem17.com/9/20190409/636904143730081616114.png[/img][/align][b][font=微软雅黑]双岐杆菌[/font][font=微软雅黑]药理作用:[/font][/b][font=微软雅黑]治疗便秘[/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肿瘤防治[/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保护肝脏[/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font][font=微软雅黑]等[/font][b][font=微软雅黑]双岐杆菌[/font][color=#000000][font=微软雅黑]营养食品作用[/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b][font=微软雅黑]促吸收[/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抗衰老[/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防治疾病[/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如此重要的[/font][b][font=微软雅黑]双岐杆菌[/font][/b][font=微软雅黑]是如何在喷雾干燥中存活的呢?[/font][font=微软雅黑]双岐杆菌在喷雾干燥的存活情况和载体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分别与含有明胶、树胶和可溶性淀粉的载体一起喷雾干燥,结果发现喷雾干燥后双歧杆菌的存活因其载体种类不同而不同。[/font][font=微软雅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载体。比较不同的载体浓度对存活的影响。发现双歧杆菌在与明胶、树胶或可溶性淀粉喷雾干燥后存活率高。经喷雾干燥后双歧杆菌表现大存活,温度升高则失活升高,然后温度升高引起的失活程度因所用载体不同而不同。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可溶性淀粉程度大,采用脱脂乳则小。[/font]

  • 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

    [align=center]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align][align=center]季学猛[/align][align=center](南开大学 医学院, 天津 300071)[/align]摘 要:双歧杆菌在维护宿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高密度培养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主要受到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的影响。这里报道了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该方法使用补料与碱泵耦合的方法进行补料,通过控制发酵培养基的pH值来调节补料培养基的补入量。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补料培养基的优化实验,通过调整氢氧化钠和葡萄糖浓度的比例,比较了不同补料培养基的发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适用于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等多种双歧杆菌,而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活菌密度。本研究提出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可为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补料培养基;补料方法;碱泵耦合中图分类号:G482[color=gray] [/color]文献标识码:A[align=center]A supplementary culture medium and supplementation method for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Bifidobacterium[/align]JI Xuemeng(School of Medicin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Abstract: Bifidobacteriu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maintaining host health, making the exploration of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conditions crucial. Currently, the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um components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s. Here, we report a supplementary culture medium and supplementation method for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The method utilizes coupling of supplementation with an alkaline pump to control the supplementation rate of the culture medium by adjusting its pH value. Furthermore, optimization experiments of the supple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were conducted by varying the ratio of sodium hydroxide to glucose concentrations, comparing the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upplementation culture media.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supple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and supplementation method are applicable to various Bifidobacterium strains such as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an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chieving high viable cell densities. The proposed supple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and supplementation method in this study offer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Bifidobacterium.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supplementary culture medium supplementation method alkaline pump coupling双歧杆菌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已经发现双歧杆菌在维护宿主健康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双歧杆菌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sup][back=yellow][1-3][/back][/sup]。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有潜力通过选择和加强有益菌群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微生物平衡,从而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双歧杆菌制剂已被报道能改善肥胖相关特征、缓解便秘和增强免疫力[sup][back=yellow][4-6][/back][/sup]。双歧杆菌已经成为国内外正在快速发展的微生态制剂中的主要菌种之一。努力探索双歧杆菌的高密度生长条件,对于提高该菌的生产效率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条件的摸索主要涉及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目前,MRS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双歧杆菌等乳酸菌培养基,被广泛地用于双歧杆菌的发酵中[sup][back=yellow][7][/back][/sup]。双歧杆菌的最适生长 pH 值在 6.0-7.0 之间[sup][back=yellow][8][/back][/sup],然而,由于双歧杆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等代谢副产物,导致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 pH 值不断地降低,限制细菌的生长[sup][back=yellow][9-11][/back][/sup]。为解除酸等代谢副产物对双歧杆菌生长的限制,一些创新型的发酵培养方法已经被提出,比如细胞周期培养、透析培养、细胞固定培养和嵌入法[sup][back=yellow][12-15][/back][/sup]。然而,这些方法在工业应用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分批的发酵罐内恒定pH培养方法仍然是主流,在发酵中通过添加碱性溶液来控制培养基的pH值,以减轻酸性生长抑制。在解除酸性生长抑制后,双歧杆菌的生长还受到渗透压和底物不足的限制[sup][back=yellow][16][/back][/sup]。许多营养物在高浓度下导致的高渗透压对细胞有抑制作用,而为了达到高细胞密度,又必须供给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为了双歧杆菌培养中有效地利用底物,必须优化培养过程以解决底物浓度和渗透压之间的矛盾。将浓缩营养物以与其消耗速率成比例地加入反应器中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底物浓度和渗透压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为此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补料喂养模型:间歇喂养,恒定喂养和指数喂养[sup][back=yellow][17-19][/back][/sup]。在间歇补料喂养中,通过周期性检查并补充生长基质中的葡萄糖含量达到稳定葡萄糖浓度的目的,然而,这种补料模型决定了必然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在对数生长阶段,细菌细胞快速消耗葡萄糖,因此在任何两个测量间隔期间可能发生底物缺乏,可能会导致补料不及时,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在恒定补料喂养中,饲料介质以恒定的流速持续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这种方法优点是减少了人力需求。但是,益生菌对葡萄糖的消耗速率不是恒定的,这就导致了低喂养速率可能导致细菌生长的底物不足,而高喂养速率会引起过量底物积累,也会抑制细菌生长。对于指数喂养模型,在益生菌前期生长阶段,指数喂养能够很好的耦合细菌对数生长。然而,在细菌对数生长后期,细菌生长速率趋缓,而流加速率继续指数增加会导致底物浓度迅速增加,进而对细菌菌株的生长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指数喂养模型也不是合理的方法。综上所述,在益生菌菌株生长期间,这些方法均不能准确控制生长介质中的葡萄糖含量。目前,针对双歧杆菌等厌氧菌发酵过程中产酸,而且产酸与消耗的碳源成正比的特性[sup][back=yellow][20][/back][/sup],通过将补料与碱泵偶联,可实现了补碱的同时补加碳源。然而,补料与碱泵偶联对于发酵罐技术要求高,该技术仍没有在实验室和工厂中得到广泛推广。1? 补料系统的设计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这里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该补料培养基包括质量比为1:10的氢氧化钠与葡萄糖。其中氢氧化钠浓度小于等于50 g/L,葡萄糖浓度小于等于500g/L。可减少补料培养基中氢氧化钠、葡萄糖和溶氧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副产物浓度。为了减少补料培养基中氢氧化钠、葡萄糖和溶氧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制补料培养基的水应尽可能减少溶氧。可通过高温灭菌、煮沸、通氮气或通二氧化碳的方法减少溶氧。氢氧化钠和葡萄糖溶液应分别进行灭菌后进行混合。使用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的补料方法,需将补料培养基通过碱泵与发酵培养基连接,根据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控制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的补入量即成。碱泵的流速为5-10mL/min;碱泵的每次开启时间小于等于30s;发酵培养基的pH值的检测周期为20s。补料培养基补入后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与补入前发酵培养基的pH值之差小于等于0.1。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发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歧杆菌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2)将补料培养基通过碱泵与发酵培养基连接,根据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pH值控制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的补入量;(3)在发酵过程中,间隔1小时对发酵培养基取样,检测580nm-620nm下的吸光度值,并检测葡萄糖浓度与活菌数目,当吸光度值大于0.5且相邻2次取样的吸光度值相等或降低即为发酵结束。2? 补料培养基的优化制备如下5种补料培养基,其中氢氧化钠浓度(g/L)和葡萄糖浓度(g/L)比值分别为1:2、1:5、1:10、1:20、1:40,以比较发酵性能。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1000mL蒸馏水、14.3g大豆蛋白胨、16.7g酵母粉,10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1g氯化钠,1g磷酸氢二钾,1g磷酸二氢钾,0.01g FeSO4?7H2O,0.005g MnSO4,0.2gMgSO4,0.5g L-半胱氨酸,使用50g/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其中L-半胱氨酸配制为50g/L浓度,膜过滤除菌,在发酵培养基灭菌结束后再按照1/100(v/v)加入L-半胱氨酸。发酵罐通气孔中接入氮气,使得溶氧降至1mg/L以下;设置发酵参数:发酵温度设为37.0℃范围内,搅拌转速200r/min,培养基温度达到37.0℃后,在火焰圈的无菌环境下按照5%(v/v)的接种量加入种子液,同时,加入3滴消泡剂;开启发酵罐搅拌器,设置种子液加入后的培养基的当前pH值6.6为发酵设定pH值。补料设置参数:将补料培养基中碱泵利用软管连接,设置碱泵最大流速为10mL/min,设置碱液根据pH自动控制加入,设置碱泵启动参数为pH值小于6.55,设置每隔10秒测定一次pH值,设置每次碱泵开启时间15秒;发酵中,每隔3小时测OD,每隔5小时取样监测培养液葡萄糖浓度,检测到15小时。如[back=yellow]图1[/back]所示,发现在发酵前5小时,各补料培养基都可以维持葡萄糖浓度处于适宜双歧杆菌快速生长的浓度(灰色范围),而从发酵10小时开始,氢氧化钠浓度(g/L)和葡萄糖浓度(g/L)比值为1:2的补料出现了葡萄糖浓度的下降,说明该碱碳比例在发酵后期不足以满足双歧杆菌开始生长对碳源的需求。同样的,从发酵10小时开始,氢氧化钠浓度(g/L)和葡萄糖浓度(g/L)比值为1:40的补料出现了葡萄糖浓度的过高,说明该碱碳比例在发酵后期不足可能产生高渗透压,不适合双歧杆菌的生长。而氢氧化钠浓度(g/L)和葡萄糖浓度(g/L)比值1:5至1:20补料可以维持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的稳定。综合下来,我们发现了补料培养基中氢氧化钠浓度(C碱,g/L)和葡萄糖浓度(C料,g/L)的合适比值为1:5至1:20。[align=center][back=yellow]图1[/back] 不同配比的补料培养对发酵体系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的柱状图[/align]3? 补料系统的应用实践3.1? 两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如[back=yellow]图2[/back]所示,使用本方法,发酵体系中pH值始终保持在6.6±0.1,葡萄糖浓度始终维持在9-13g/L,发酵结束时,发酵液总体积达到4.9L,吸光度达到OD620 12.8,活菌密度最高达到 8.5±0.2 ×10[sup]9[/sup] cfu/mL。[back=yellow]图2[/back] 两歧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的曲线图3.2? 长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如[back=yellow]图3[/back]所示,使用本方法,发酵体系中pH值始终保持在6.9±0.1,葡萄糖浓度始终维持在8.5-13g/L,发酵结束时,发酵液总体积达到4.4L,吸光度达到OD[sub]620[/sub] 9.2,活菌密度最高达到 6.4±0.2 ×10[sup]9[/sup] cfu/mL。[back=yellow]图3[/back] 长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的曲线图3.3? 青春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如[back=yellow]图4[/back]所示,使用本方法,发酵体系中pH值始终保持在6.7±0.1,葡萄糖浓度始终维持在7-11g/L,发酵结束时,发酵液总体积达到4.6L,吸光度达到OD[sub]620[/sub] 15.3,活菌密度最高达到 1.2±0.1 ×10[sup]10[/sup] cfu/mL。[back=yellow]图4[/back] 青春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的曲线图3.4? 动物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如[back=yellow]图5[/back]所示,使用本方法,发酵体系中pH值始终保持在6.5±0.1,葡萄糖浓度始终维持在7-12g/L,发酵结束时,发酵液总体积达到4.2L,吸光度达到OD[sub]620[/sub] 20.5,活菌密度最高达到 1.7±0.1 ×10[sup]10[/sup] cfu/mL。[back=yellow]图5[/back] 动物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培养的曲线图4? 结语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补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补料培养基通过碱泵与发酵培养基连接,根据发酵培养基的pH值控制补料培养基的补入量即成。通过优化补料培养基及补料方法,无需发酵罐补料偶联技术便实现了根据pH值变化,利用碱泵自动补充碳源和碱液,实现了保持pH值和碳源浓度的稳定;该补料方法对发酵罐的设备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降低了发酵成本。参考文献(References):[1]杨硕,唐宗馨,段勃帆,陈禹含,郭欢新,孟祥晨.双歧杆菌及其制剂对炎症性肠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3,44(05):275-281.[2]马岩,王中江,杨靖瑜,李哲,彭霞,单秀峰,李柏良,马微微.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克林霉素诱导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改善作用[J].食品科学,2023,44(03):170-178.[3]李虔全,罗京,周江,刘亭,陈于彪,彭霞,杨建,胡闵山.孟鲁司特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有效性Meta分析[J].海峡药学,2023,35(01):127-133.[4]石英,拉巴普尺,张丹瑛,翁书强,刘心怡,汪皓琪.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22,29(03):473-480.[5]陆敏,袁琳,胡娜,钟霄毓,姜逸,林敏,陆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肥胖小鼠慢性低度炎症的影响[J].卫生研究,2022,51(05):797-802.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22.05.020.[6]李亦汉,王琳琳,赵建新,张灏,王刚,陈卫.两歧双歧杆菌CCFM1167通过提升肠道中乙酸水平以抑制炎症从而缓解便秘[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3,49(06):35-41.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1238.[7]Umar Farooq. 小米膳食纤维作为主要碳源对益生菌生长和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产量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3.[8]杨玲,张栋,齐世华,马新颖,周帅康,艾连中,王世杰.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菌粉生产工艺优化[J].乳业科学与技术,2021,44(05):12-17.DOI:10.15922/j.cnki.jdst.2021.05.003.[9]熊三玉. 两歧双歧杆菌驯化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10]冯诗诗. 长双歧杆菌F16的益生特性及其在酸浆豆腐制备中的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22.DOI:10.27791/d.cnki.ghegy.2022.000088.[11]武婷,郭帅,杨阳等.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在发酵山羊乳中的应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22:149-150.DOI:10.26914/c.cnkihy.2022.018592.[12]赵春燕,张颖,王丹,刘臻.乳酸菌细胞固定化发酵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09(05):11-14.[13]李秀凉,雷虹,张龙丰,周东坡,平文祥.从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初步分离肽类抑菌物质[J].食品工业科技,2008(07):91-93.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8.07.022.[14]邓鹏超. 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酸奶冻干发酵剂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15]于修鑑.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16]黄晓英. 传统发酵食品中具有抑菌特性乳酸菌的筛选、抑菌机理及其在泡菜发酵中的应用[D].西南民族大学,2022.DOI:10.27417/d.cnki.gxnmc.2022.000050.[17]彭海芬. 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D].河南工业大学,2022.DOI:10.27791/d.cnki.ghegy.2022.000511.[18]吴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pET32a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及SIP蛋白提取方及SIP蛋白提取方法研究[J].中国水产,2022(11):73-78.[19]熊华仪,陈曦,刘月锋,陈雄,李沛,王志.补料策略优化促进乳球菌HB03发酵合成Nisin[J/OL].食品科学:1-11[2023-05-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230428.1620.026.html[20]孙东霞,周子安,冯志合,胡修玉,祁光霞,董黎明.pH值调控柠檬酸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碳源潜力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198-5207.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20620.001.收稿日期:2023-10-19 修改日期:第一作者简历:季学猛,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工、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E-mail:jixuemeng@nankai.edu.cn。

  • 【分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品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品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2011年02月14日 发布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以及药品标准变更等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辖区内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要求尽快完成说明书和标签的修订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备案,相关品种原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自2011年5月1日起停止使用(已生产的产品除外)。【相关链接】 关于修订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品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

  • 【转帖】阪崎肠杆菌是何方神仙?

    阪崎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作为肠杆菌科的一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直到1980年才更名为阪崎肠杆菌。该菌是肠道正常菌丛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所以称为“条件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自然来源非常广泛,在水、土壤、植物根茎、动物肠道甚至加工食品都可存在,其中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感染阪崎肠杆菌的主要渠道。阪崎肠杆菌的繁殖、宿主和感染途径一直是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课题。2002年,有研究人员从奶酪、碎牛肉、腊肠和蔬菜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但目前仍不能确定该菌的自然宿主到底是什么。   2003年又有研究人员从厩螫蝇中肠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熏因而认为厩螫蝇幼虫肠道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之一。而厩螫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熏以牛、马、狗、猪和人的血液为食?熏在牛、猪或马的养殖场所可见该蝇?熏在牛棚更常见?熏因而可能污染牛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厩螫蝇的地理分布和阪崎肠杆菌感染直接相关。   同时,美国一家疫情控制公司的技术报告中记载舍蝇中存在阪崎肠杆菌,但没有确切记录该菌究竟是在舍蝇体内还是体外。研究人员推测,昆虫很可能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   阪崎肠杆菌感染并非是不治之症,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控制。虽然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性现在还不太清楚,但已发现有些阪崎肠杆菌可能产生一种毒力因子——类肠毒素样化合物。而且,组织培养也发现一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效应。   与肠杆菌属其他细菌相比?熏阪崎肠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更敏感。但是由于阪崎肠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熏近来一些专业人员建议采用碳青霉烯类或新一代头孢霉素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阪崎肠杆菌。不过在临床上,需要根据临床诊断和细菌的药敏试验来找到合理的药物配伍治疗方案。

  • 【转帖】“大头婴”事件中被忽略的杀手:阪崎肠杆菌

    2007年7月下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公布了今年4月入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多个批次的全脂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这些有问题的全脂奶粉,总数达277.9吨,分别是今年1月和3月进口的。 恒天然公司表示,尊重中国政府的相关考虑和规定,已对被检验出阪崎肠杆菌的产品按规定做了处理。 阪崎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条件性肠道致病菌”。也许,阪崎肠杆菌目前只引起了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未吸引普通公众的目光,原因在于它不仅对公众是陌生的,且现在造成的危害似乎并不算重。回顾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阪崎肠杆菌也确实被忽略了。 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著名的“大头婴儿”事件。据该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核查统计,从2003年5月以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共171例,死亡13例,病死率7.6%。婴儿发病和死亡的主因是由于劣质奶粉导致的营养不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这些劣质奶粉中含有阪崎肠杆菌。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刘秀梅等人运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方法,建立了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技术。从87份阜阳劣质奶粉样品中,他们检测到11份阪崎肠杆菌阳性样品,污染阳性率为12.6%。 这是国内首次从婴儿配方奶粉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菌株。固然,劣质奶粉导致婴幼儿死亡是因其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比如,按照3-6个月婴儿的生长需要,蛋白质每日摄取量为3g / kg,而劣质奶粉每日只能提供0.07g / kg的蛋白质。所以,长期食用这种几乎没有营养的伪劣奶粉的婴儿,会产生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尤显偏大的症状。 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是否会对当地婴幼儿造成雪上加霜的伤害呢?事过境迁,要得出确切的结论已经很难。不过事后查出阜阳劣质奶粉含有阪崎肠杆菌,对今天的食品安全不啻是敲响了一次警钟。 对婴幼儿最具杀伤力 早在2004年,广州检验检疫局就率先提出,在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中,对阪崎肠杆菌进行监测,并首次从进口奶粉中检查出阪崎肠杆菌。2007年以来,广州、中山、汕头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奶粉中已多次检出阪崎肠杆菌。因此国内的专业人员多次呼吁,要重视阪崎肠杆菌对食品污染和对人健康的危害。

  • 保健食品乳杆菌检测

    保健食品中仅含有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种有益菌。根据GB 4789.35-2016标准,乳杆菌数量等于乳酸菌总数(MRS平板计数结果)减去双歧杆菌数量(改良MRS平板计数结果)?会出现减成负数的结果吗?

  • 急!征集动物源性食品中粘杆菌素的检测方法

    鄙人最近接到一个比较棘手的检测项目,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粘杆菌素,但相关的标准或是文献很是少,我是用了博纳艾杰尔的固相萃取柱处理,然后LC/MS进行检测,结果回收率还可以接受,但谱图不是很好。浓度低时谱图容易出现分叉或是肩峰,而且做一些样品后,峰形变的更不好。所以恳请哪位高手可以赐教,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前处理的问题还是色谱柱的原因?不胜感激!

  • 【分享】大肠杆菌感染 专家称或会人传人

    毒黄瓜源头至今还是一个谜,排除了西班牙的黄瓜这一头号传染源,真正引起恐慌的感染源在哪里呢?过去两天来,汉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人数继续攀升,因而此前关于感染高峰可能已过的判断不再有效。被形容为本次感染“震中”的汉堡当天确诊或疑似病例总数已增至569人,其中110人为重症患者。德国卫生部门官员5月31日说,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从西班牙进口的黄瓜确实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菌株,但与在德国流行的菌株不同,因此污染源仍没有得到确认。此外,在西班牙黄瓜“洗冤”之后,德国明斯特大学研究指出,人和其他一些动物都有可能是这类病菌的传染源。该校还指出,导致这次疫情的特殊病菌在过去10年间毒性增加了两至三倍。而我国卫生部6月1日也发布通知,要求做好我国可能出现的输入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防治。德国北部汉堡市卫生官员科尔内利娅·普鲁弗-施特克斯在5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初步检测没有在样品黄瓜中找到当前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随后,对其中两根西班牙黄瓜的检测结果显示,它们确实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但菌株与当前流行的菌株不同。感染高峰仍未过“就像先前一样,污染源仍没有得到确认,”普鲁弗-施特克斯说。一些分析师说,这项检测结果对疫情而言可谓“雪上加霜”,意味着可能流行着两种不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且都有致病危险。普吕弗-施托克斯还说,过去两天来,汉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人数继续攀升,因而此前关于感染高峰可能已过的判断不再有效。被形容为本次感染“震中”的汉堡当天确诊或疑似病例总数已增至569人,其中110人为重症患者。不过,汉堡卫生部门负责人强调,德方为维护公众健康而第一时间公布对西班牙黄瓜的化验结果并没有错,“保护生命应该比经济利益更重要。”

  • 世卫组织呼吁防控弧形杆菌

    据台湾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弧形杆菌(Campylobacter)是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通常寄居在家禽与牛等温血动物的肠道中,对幼童、老年人有致命性,但彻底煮熟食物即可消灭。 数月前发生在欧洲的大肠菌疫情,全球有数千人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弧形杆菌也是常见易引起肠胃道感染的病菌。 世卫组织说,弧形杆菌大多存留在温血动物中,像是家禽、家畜如牛羊猪、饲养的猫狗等宠物,也常见于鸵鸟与贝类海产。 至于弧形杆菌的主要传染途径,世卫组织表示,主要是未煮熟的肉类与肉类制品,甚至遭到污染的奶制品、水和冰块,都可能成为感染源。 世卫组织说,由于弧形杆菌可导致人畜共通的疾病,宰杀动物的尸体时,若处理不当而沾染动物的排泄物时,也会遭到细菌污染。 一旦感染弧形杆菌,世卫组织说,将导致严重肠胃炎,不论是在开发中或是已开发国家,弧形杆菌导致的腹泻性疾病病例,多于沙门氏病菌引起的腹泻。 世卫组织表示,特别是弧形杆菌的发病率很高,加上弧形杆菌的病程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在医疗设施相对落后的开发中国家,未满2岁的孩童一旦感染弧形杆菌,有时会致死,必须小心谨慎。

  • 大肠杆菌污染蔬菜,什么结果?

    《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刊登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养殖场中的大肠杆菌可借助空气传播,并污染周边农作物。 该研究由美国农业部肉用动物研究中心Elaine D. Berry及其同事花费两年时间完成。 研究显示,养牛场周边的蔬菜会受到养牛场大肠杆菌的污染,且距离越远污染程度越低。 研究发现,距离养牛场60米的地方平均会有3.5%的绿叶蔬菜被大肠杆菌污染,在距离180米的地方也有1.8%的蔬菜被大肠杆菌污染。说起大肠杆菌,想起来小时候生活的农村,最肥美的蔬菜都是用大粪水浇灌长出来的。这些蔬菜,难道不会被大肠杆菌污染吗?被大肠杆菌污染的蔬菜,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 【讨论】你经常吃到弯曲杆菌,你知道是什么吗?

    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网站报道,该校最新研究表明,当禽类饱受惊恐等压力时,其体内的弯曲杆菌会更具进攻性。因此,相较于经过长途运输后宰杀的肉禽来讲,冷冻的禽肉相对更安全一些。 弯曲杆菌在鸡肉中比较常见,英国每年会有大约40万例由弯曲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不当的烹饪方式是导致禽肉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过去针对弯曲杆菌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到生产环境的影响,不能反映最真实的情况。而许多研究都表明,在经过长距离运输后,肉食动物肠道内的弯曲杆菌水平远高于农场中的动物。 布里斯托大学临床兽医学系的汤姆汉弗莱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肉鸡体内弯曲杆菌的行为模式进行了仔细研究。结果发现,压力下肉鸡体内弯曲杆菌水平的增高与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关。这种激素会促进弯曲杆菌的生长繁殖,使其变得更具活力ihe侵略性,从而导致其毒性致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弯曲杆菌还会与动物肠道内的其他生物体相互作用,从而变得更具感染性。

  •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该类群中与食品关系密切的菌属如下。1.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属可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需氧或兼性厌氧,绝大多数菌种产生过氧化氢酶。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腐殖质及食品上。其中包括人和动物的病原性细菌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食物中毒性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昆虫的病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可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此外,也包括一些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和食物中毒的菌种。(1)蜡样芽孢杆菌(B.ccrcl2S):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调味料、乳及咸肉中,污染牛乳后可产生卵磷脂酶,破坏脂肪球膜,使得脂肪不能很好地乳化,还可以产生类似凝乳酶的酶,使乳在酸度不高时即可发生凝固。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温度为10~48℃,pH值为4·9~9·3,发芽温度范围为1~59℃。该菌污染食品后,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且产生下痢性毒素、肠毒素、溶血素、呕吐毒素及肠管坏死毒素等,引起人食物中毒。(2)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该菌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粗糙或有皱纹,呈奶油色或褐色,菌落形态与培养基成分有关。枯草芽孢杆菌污染面粉后,可以使发酵面团产生液化黏丝状现象,使烤制的面包**头出现斑点或斑纹,并且伴有异味。在肉类表面可产生黏液并有异味。在肉类罐头及其他肉制品上经常可以分离到该菌,但在密封的罐头中较少引起变质。在牛乳中生长,可以使牛乳变稠,有时在不变酸时使牛乳凝固,即产生所谓的甜凝乳现象。(3)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该菌可以在含氨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无卵磷脂酶活性。在厌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不生长,多数菌株可在培养基中产生黄、粉红、褐或黑色色素。适宜生长温度为28~37℃。该菌可以从鲜乳、消毒乳、于酪、肉类等食品中分离到,可使浓缩乳凝固并产生干酪味和气体,使肉类罐头变质胀罐。(4)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该菌菌落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小菌落,表面光滑或粗糙,能在49~65℃范围内生长,对热的抵抗力很强。该菌在pH值5.0以下的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主要可引起罐藏食品和淀粉类食品的腐败。(5)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该菌菌落为不透明的小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18~60℃,可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在有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生长,产生醋酸、乳酸和CO2。在厌氧条件下主要产生乳酸,不产气。该菌能在pH值3.5~**5的食品中生长,引起食品变质,罐头食品变质后外观不膨胀。在炼乳罐头中,通常使乳形成坚实凝结,偶尔呈碎片状凝结,并有乳清析出。此种变质亦常发生于含有蔗糖的乳制品中。2.梭菌属(Clostridium)该属的绝大多数种为厌氧菌,只有少数种可在大气条件下生长,但在大气中不形成芽孢。该属菌形成的芽孢多呈球形,位于菌体中央,使菌体呈梭状。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属菌对营养的需要因菌种不同而异。可耐受2.5%~6.5%NaCl浓度的渗透压,对亚硝酸钠和氯敏感。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下水污泥、海水沉淀物、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该属中的一些菌种如丁酸梭菌(C.butyricum)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于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一些菌种如腐化梭菌(C.putrefaciENs)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H2S、硫醇、甲基吲哚(粪臭素)等具有恶臭味的腐败产物,在乳中生长时可使乳中酪蛋白完全胨化,在熟肉上生长使肉变黑,在罐头中生长时,因产气使罐头发生膨胀。肉毒梭菌(c.botulinum)在食品中增殖时可产生肉毒毒素,当人们食入含有该毒素的食品时,可发生毒素型食物中毒,早期症状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继而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吞咽困难等症状直至死亡。此外某些梭菌如破伤风梭菌(C.terni)是人和动物的破伤风病病原菌。

  • 芽袍杆菌类微生态制剂

    芽袍杆菌类微生态制剂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091458_620587_676_3.jpg通常市面上常见乳酸菌的营养食品,今天在一篇文章中发现还有芽袍杆菌类微生态制剂,除具有营养价质外,还有耐高温的性能与大家分享一下。根据菌种类型不同,微生态制剂可分为单一菌种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单一菌种微生态制剂又可分成乳酸菌类、芽孢杆菌类、酵母菌类、霉菌类和光合细菌等。芽孢杆菌在逆境下可以产生芽孢来抵抗不良生长环境的影响,因此是很好的微生态制剂生产菌种,人们对芽抱杆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利用芽孢杆菌生产微生态制剂具有很多的优点:一当芽孢杆菌以芽抱的形式存在时,进入人或动物胃肠道时可以耐受胃酸和胆盐且保持高活性。二由于芽孢的存在可以耐受100℃的高温,在生产制剂制粒的过程中损失率比较小,活性高,保存时间长。三,芽孢杆菌类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类物质,还可以产生某些小环肤类细菌素或者一些多肤类物质,其对肠道中的致病均有拮抗作用。

  • 大肠杆菌O157:H7

    一、概述及分类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广泛分布在水和土壤中,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时,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部分肠道杆菌是致病菌。例如:产毒大肠埃希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各种志贺氏菌可使人患肠道传染病。肠杆菌科细菌种类繁多,主要根据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抗原性质以及核酸相关性进行分类。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20个属。1、 什么是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名称并非细菌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反应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大肠菌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 什么是大肠杆菌?埃希氏菌属的代表菌种是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它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随粪便排到自然界,并污染食品,本菌是组成水、食品中大肠菌群成员之一,其数目多少代表粪便污染和程度。能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氏菌有下列五个病原群(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产生ST、LT、引起婴儿、旅游者腹泻。(2)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寄居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引起婴儿腹泻。(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有侵袭力,痢疾样症状。(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引起出血性结肠炎,主要菌型O157。(5)肠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损害肠细胞外毒素,引起小儿顽固性腹泻。3、 什么是大肠杆菌O157:H7? EHEC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它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

  • 肉毒梭状杆菌和肉毒素

    鉴于目前恒天然奶粉出肉毒杆菌一事,一起学习一下肉毒杆菌和肉毒素。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杆菌(也叫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其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温度为18~30℃。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肉毒杆菌家族一共兄弟7个,本身其实没有毒性,但其中有4个能在厌氧环境下(比如肠道、密闭发酵食品)产生肉毒毒素。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被肉毒杆菌污染,食前对带有毒素的食品又未加热或未充分加热,就易引起中毒。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自制发酵肉制品导致的肉毒中毒、甚至死亡。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X)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肉毒毒素真正被大众了解,是因为一些明星注射肉毒来除皱。虽然这个毒素的毒性比较大,一点点就能毒死人,但它本身对热不稳定,煮开几分钟就破坏掉了,真正难解决的是它的芽孢。肉毒杆菌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像作茧一样用一些蛋白和糖类物质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就能“刀枪不入”,一般的加工手段都杀不死它。等它重新进入合适的环境,比如人的肠道,它又能苏醒过来继续干坏事。成人由于肠道里面的菌群早已站稳了脚跟,少量的肉毒杆菌是斗不过这些“地头蛇”的,因此对成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婴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正常菌群还处于建设阶段,这个时候肉毒杆菌来捣乱的话,有可能对宝宝造成较大影响。  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乳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因为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而标准的管理是要考虑成本的,正因如此,各国都不把它写入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根本不管,比如这次恒天然是在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用标准管理有限的问题,用过程的控制实现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这才是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对于负责任的大企业,其质控项目数量和质控要求都是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

  • 【分享】美国公司研制出基于噬菌体的“纯天然”除大肠杆菌产品

    近日,美国巴尔的摩Intralytix公司研制出一种基于噬菌体的EcoShield产品,该产品能显着减少甚至清除碎牛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此产品目前已获得FDA批准,其纯天然的除菌方式受到FDA的高度评价。 Intralytix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虽然EcoShield产品并非对抗大肠杆菌的"高招",然而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杀灭步骤",由此可将大肠杆菌显著得减少或清除99%至100%。 EcoShield产品由三种噬菌体混合而成,对人体、动物、植物无害,能有效的防护大肠杆菌O157:H7。

  •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和球菌,该类群中与食品关系密切的菌属如下。1.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属可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需氧或兼性厌氧,绝大多数菌种产生过氧化氢酶。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腐殖质及食品上。其中包括人和动物的病原性细菌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食物中毒性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昆虫的病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可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的枯草芽杆菌(B.subtilis)。此外,也包括一些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和食物中毒的菌种。(1)蜡样芽孢杆菌(B.ccrcl2S):该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调味料、乳及咸肉中,污染牛乳后可产生卵磷脂酶,破坏脂肪球膜,使得脂肪不能很好地乳化,还可以产生类似凝乳酶的酶,使乳在酸度不高时即可发生凝固。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温度为10~48℃,pH值为4·9~9·3,发芽温度范围为1~59℃。该菌污染食品后,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且产生下痢性毒素、肠毒素、溶血素、呕吐毒素及肠管坏死毒素等,引起人食物中毒。(2)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该菌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粗糙或有皱纹,呈奶油色或褐色,菌落形态与培养基成分有关。枯草芽孢杆菌**面粉后,可以使发酵面团产生液化黏丝状现象,使烤制的面包或馒头出现斑点或斑纹,并且伴有异味。在肉类表面可产生黏液并有异味。在肉类罐头及其他肉制品上经常可以分离到该菌,但在密封的罐头中较少引起变质。在牛乳中生长,可以使牛乳变稠,有时在不变酸时使牛乳凝固,即产生所谓的甜凝乳现象。(3)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该菌可以在含氨的环境中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无卵磷脂酶活性。在厌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不生长,多数菌株可在培养基中产生黄、粉红、褐或黑色色素。适宜生长温度为28~37℃。该菌可以从鲜乳、消毒乳、于酪、肉类等食品中分离到,可使浓缩乳凝固并产生干酪味和气体,使肉类罐头变质胀罐。(4)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该菌菌落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小菌落,表面光滑或粗糙,能在49~65℃范围内生长,对热的抵抗力很强。该菌在pH值5.0以下的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主要可引起罐藏食品和淀粉类食品的腐败。(5)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该菌菌落为不透明的小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18~60℃,可在酸性条件下生长。在有氧条件下于葡萄糖肉汤中生长,产生醋酸、乳酸和CO2**厌氧条件下主要产生乳酸,不产气。该菌能在pH值3.5~4.5的食品中生长,引起食品变质,罐头食品变质后外观不膨胀。在炼乳罐头中,通常使乳形成坚实凝结,偶尔呈碎片状凝结,并有乳清析出。此种变质亦常发生于含有蔗糖的乳制品中。2.梭菌属(Clostridium)该属的绝大多数种为厌氧菌,只有少数种可在大气条件下生长,但在大气中不形成芽孢。该属菌形成的芽孢多呈球形,位于菌体中央,使菌体呈梭状。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属菌对营养的需要因菌种不同而异。可耐受2.5%~6.5%NaCl浓度的渗透压,对亚硝酸钠和氯敏感。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下水污泥、海水沉淀物、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该属中的一些菌种如丁酸梭菌(C.butyricum)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于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一些菌种如腐化梭菌(C.putrefaciENs)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H2S、硫醇、甲基吲哚(粪臭素)等具有恶臭味的腐败产物,在乳中生长时可使乳中酪蛋白完全胨化,在熟肉上生长使肉变黑,在罐头中生长时,因产气使罐头发生膨胀。肉毒梭菌(c.botulinum)在食品中增殖时可产生肉毒毒素,当人们食入含有该毒素的食品时,可发生毒素型食物中毒,早期症状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继而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吞咽困难等症状直至死亡。此外某些梭菌如破伤风梭菌(C.terni)是人和动物的破伤风病病原菌。**

  • 【转帖】阜阳大头婴儿事件中被忽略的杀手:阪崎肠杆菌

    【转帖】阜阳大头婴儿事件中被忽略的杀手:阪崎肠杆菌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8/200708071106_59953_1631012_3.jpg[/img]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2004年安徽阜阳“大头婴儿”事件中,有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在这些劣质奶粉中后来分离出了阪崎肠杆菌 金立旺/图   张田勘   被忽略的“杀手”   2007年7月下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今年4月入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多个批次的全脂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这些有问题的全脂奶粉,总数达277.9吨,分别是今年1月和3月进口的。恒天然公司表示,尊重中国政府的相关考虑和规定,已对被检验出阪崎肠杆菌的产品按规定做了处理。   阪崎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条件性肠道致病菌”。也许,阪崎肠杆菌目前只引起了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未吸引普通公众的目光,原因在于它不仅对公众是陌生的,且现在造成的危害似乎并不算重。回顾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阪崎肠杆菌也确实被忽略了。   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著名的“大头婴儿”事件。据该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核查统计,从2003年5月以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共171例,死亡13例,病死率7.6%。婴儿发病和死亡的主因是由于劣质奶粉导致的营养不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这些劣质奶粉中含有阪崎肠杆菌。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刘秀梅等人运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方法,建立了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技术。从87份阜阳劣质奶粉样品中,他们检测到11份阪崎肠杆菌阳性样品,污染阳性率为12.6%。   这是国内首次从婴儿配方奶粉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菌株。   固然,劣质奶粉导致婴幼儿死亡是因其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比如,按照3-6个月婴儿的生长需要,蛋白质每日摄取量为3g / kg,而劣质奶粉每日只能提供0.07g / kg的蛋白质。所以,长期食用这种几乎没有营养的伪劣奶粉的婴儿,会产生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尤显偏大的症状。   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是否会对当地婴幼儿造成雪上加霜的伤害呢?事过境迁,要得出确切的结论已经很难。不过事后查出阜阳劣质奶粉含有阪崎肠杆菌,对今天的食品安全不啻是敲响了一次警钟。   对婴幼儿最具杀伤力   早在2004年,广州检验检疫局就率先提出,在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中,对阪崎肠杆菌进行监测,并首次从进口奶粉中检查出阪崎肠杆菌。2007年以来,广州、中山、汕头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奶粉中已多次检出阪崎肠杆菌。因此国内的专业人员多次呼吁,要重视阪崎肠杆菌对食品污染和对人健康的危害。   那么,阪崎肠杆菌污食品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阪崎肠杆菌并不是近年才发现的新致病菌。1961年,英国研究人员弗兰克林(Franklin)等人首次报道了2例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随后美国、希腊、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相继发现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可能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和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成人也可能罹患此病,但病情显著轻微。   阪崎肠杆菌主要对新出生婴儿,尤其是对发育不良、免疫功能差的婴幼儿最具杀伤力。来自美国FDA的监测表明,在美国出生体重偏低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8.7 / 10万;而1岁以下婴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率为1 / 10万,感染死亡率为 20%至50%。全球从1961年至2003年有案可稽的48起婴儿感染事件中,有25起是新生儿感染。   配方奶粉受阪崎肠杆菌污染,很可能发生在干燥和罐装阶段。因为,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相比?熏阪崎肠杆菌对渗透压和干燥具有更高的耐受力。这很可能与这种细菌细胞内有大量的海藻糖酶有关。   阪崎肠杆菌特别喜欢夏天,因为高温让它如鱼得水。在25℃放置6小时,该菌的相对危险性可增加30倍;25℃放置10小时,危险可增加30000倍。因此,即使婴儿配方粉中只有极微量的阪崎肠杆菌污染,在配方粉食用前的冲调期和储藏期该菌也可能会大量繁殖。   尽管在环境中有许多地方是阪崎肠杆菌的栖身之处,但迄今能证实的对人患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只有婴儿配方奶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受到低浓度的污染,阪崎肠杆菌也可在奶粉的冲调、放置过程中大量繁殖而成为感染的危险因素。   刘秀梅等人认为有3种主要途径可以导致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1.通过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的原料;2.在巴斯德杀菌后配方奶粉污染或其他添加剂随粉带入;3.喂养婴儿前被污染。   食品安全的新目标   2004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CFH)第36次会议上,阪崎肠杆菌受到了食品安全专家的高度重视。与会专家认为,阪崎肠杆菌是食品安全控制的新目标。   当然,卫生专业人员特别关注的并非仅仅是阪崎肠杆菌,而是通过污染食品致人患病的多种微生物。早在1999年的第32次CCFH大会上,与会者就将食品中病原菌的危险性评估列为CCFH讨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食品一病原微生物”的特定评估组合。例如,鸡蛋中的肠炎沙门氏菌;禽肉、生牛羊肉、鱼中的沙门氏菌;禽肉中的空肠弯曲杆菌;牛肉、蔬菜中的出血性大肠杆菌;软奶酪、即食食品、熏鱼、沙拉用冷冻蔬菜中的李斯特菌;贝类中的副溶血弧菌;蔬菜中的志贺氏菌;新鲜食品中的隐孢子菌。还有其他食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各种病毒等。   对于这些致病微生物,2004年的CCFH特别提出了应对原则。微生物的安全控制不应停留在终端产品的检测上,应该控制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制备、销售等全过程,强调运用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科学管理体系来管理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的安全性。   鉴于阪崎肠杆菌的特殊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关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病原微生物的专家咨询会。委员会认为,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是导致婴幼儿感染、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阪崎肠杆菌可以对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引起疾病,但主要是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下和出生28天以内的婴儿,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更容易被感染。HIV阳性母亲的婴幼儿更面临双重危险性。因为他们主要依靠奶粉喂养,比其他婴幼儿更容易感染。   一些防范原则   国际上对阪崎肠杆菌防范的基本原则包括,坚决执行食品召回的政策。2001年4月美国田纳西州发生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后,国际上第一次采取了对商业婴儿配方粉召回的行动。这一原则应在各个国家普遍执行。   其次,专家提议,婴儿出生的前6个月,母乳喂养最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和健康。但是为了保证婴儿发育需要的营养,必须科学地补充喂养适宜的母乳代用品,如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的婴儿配方食品。应对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特别是高危人群提出警示:配方乳粉并不是灭菌产品,可能被病原体污染并引起疾病。   第三,采取多项措施降低阪崎肠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危险性。国际法典委员会在修订操作规范时,制定婴儿配方奶粉中适宜的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生产者应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儿配方食品的导则,将危险性降到最低;在生产环境和配方奶粉中降低阪崎肠杆菌的浓度和流行的危险性。   第四,消费者应该用商业无菌液体或开水冲调配方食品,喂食婴儿剩余的液体调配食品应放置冰箱保存,并在食用前再加热。   中国在2005年5月通过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的审定,对奶粉严查此菌。因此,消费者在正规商场购买经过检测的卫生食品是不会有阪崎肠杆菌的。不过,产品买回家后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保持密封以及器具本身的清洁。

  • 【分享】国内医药界备战 肠杆菌疫或燃抗感染药市场

    自2011年5月中旬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目前还在欧洲各国肆虐。德国卫生部6月14日宣布,连日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首次导致一名儿童感染者死亡,使死亡总人数上升至37人。死亡的这名儿童年仅2岁,住在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Hanover),他曾与同被感染的父亲在汉诺威医院接受治疗。 德国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称,到目前为止,共有3200多人因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倒,其中四分之一出现溶血性尿毒症症状。其他十多个国家也有感染者出现,他们都曾到德国北部旅行。甚至有专家认为,疫情大有向全球蔓延之势。 疫情继续蔓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病毒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被分离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曾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案例。而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徐建国却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从此次爆发的O104∶H4菌株的基因图谱看,它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一个新成员,而非之前爆发过的O157∶H7的变异。世界卫生组织已表态:“过去从未在患者身上分离到这种独特的变异细菌。因为具有多种特点,这种细菌更致命,同时排出的毒素也更多。”

  • PNAS:大肠杆菌能将植物变为生物柴油

    11月15日,据《每日邮报》网站报道题:大多数糖变为生物柴油?肠胃中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在将植物变为无限的生物燃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生物柴油常被誉为可能减轻我们依赖矿物燃料的解决之道。 用植物或用过的烹调油制成的生物柴油较为浓稠,化学性质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矿物燃料相似,因此,易于在大型引擎中使用。 火车、汽车甚至飞机已经在使用这种燃料。 但是,大多数使用生物柴油的交通工具用的是经过再加工的烹调油———这种油过于昂贵和稀少,无法大规模商用。 为了让生物柴油真正产生影响力,必须使之直接来自植物。 如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产生廉价而且基于植物的生物柴油的化学过程可能即将被发现。 最近用大肠杆菌进行的实验表明,这种细菌可能是关键所在。大肠杆菌在哺乳动物的肠道内很常见,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

  • 解读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26

    一、背景信息  近日,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消息,由美国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Chipotle食物中毒引发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26疫情在美国蔓延,导致20人住院。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称,近两年来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26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增多,在未来可能引发更多的疫情,尤其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例数量可能会远超过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57。二、专家解读  (一)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发高致病性食源性病原菌。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简称STEC)是一类携带了前噬菌体编码一种或两种志贺毒素基因的新发高致病性食源性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O26,以及O157、O45、O103、O104、O111、O121、O145等150多种其它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有鞭毛。可以在10—65℃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3—4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pH 2.5—3.0),可以抵抗胃酸的消化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1983—2002年发生的非O157的STEC感染者中,70%是由O26、O45、O103、O121、O111 和O145血清型所致;2011年9月,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曾发布通告,强调大肠杆菌O26是美国最常见的非O157 STEC。爱尔兰对肉和乳制品中非O157 STEC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血清型O26也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非O157血清型。STEC O26已逐渐成为美国、日本及部分欧盟发达国家引起暴发事件的主要病原菌。  (二)肉制品是引发食源性STEC感染的主要高危食品。  牛、羊等经济型动物是STEC的天然宿主,国际相关研究发现牛和羊中STEC携带率可高达71%甚至以上。美国农业部(USDA)和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也证实养殖场中存在高风险污染的STEC,并且可以通过环境、粪便、野生动物、土壤等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存在,最终造成肉制品等污染。1982—2006年多个国家STEC暴发事件的归因分析表明,最主要原因是肉制品污染(42.2%),其次是乳制品(12.2%)。除此之外,生鲜果蔬及其制品等也可能是STEC O26重要的传播介质。通过对美国1992—2002年期间24起STEC暴发事件统计发现,67%的疫情是由牛肉制品导致的,其中O26是最主要致病血清型。  (三)国际组织及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对肉制品中STEC污染给予高度重视。  1999年第32届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CFH)会议上,各国政府对食品中的微生物风险应按“食品—病原”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达成共识,其中就包括“牛肉中大肠杆菌O157”。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联合专家组(JEMRA)于2011年发布了风险评估会议报告(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in raw beef and beef products: approaches for the provision of scientific advice),为如何控制生牛肉及牛肉制品中的出血性大肠杆菌提供了科学建议。但是,迄今CCFH尚未对如何应用食品卫生通则控制牛肉中的出血性大肠杆菌制定相关科学导则,也未制定相关产品的限量标准。  2012年3月,USDA宣布强制执行在初加工的牛肉制品中不得检出六大类非O157 STEC(O26、O45、O103、O121、O111 和O145)。2011年德国发生STEC O104暴发事件后,欧盟也加强了对STEC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已连续5年对食品和病人中的STEC进行监测。

  • 土壤农杆菌

    在自然界存在一种叫做土壤杆菌的细菌,它能感染植物的受伤组织,特别是根茎交接处的受伤组织,引起冠瘿瘤。冠瘿病损害为数众多的双子叶植物,特别是葡萄、核果类树木和观赏植物。冠瘿细胞是植物肿瘤细胞,在许多方面与动物肿瘤细胞类似。它们只有无限生长的能力,把一小块冠瘿组织放入不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能长成大的细胞团块(愈伤组织),而正常植物细胞在不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则不能生长。冠瘤拥胞能制造一类叫做冠瘿碱(opine)的氨基酸衍生物(如章鱼碱和蓝曙红),供根癌土壤杆菌作为养料使用,在正常植物细胞中从未发现过这类物质。 根癌土壤杆菌能把植物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是由于它含有一种肿瘤诱导质粒,简称Ti质粒。当细菌感染植物时,Ti质粒中大约占这个质粒l/10的DNA片段(称为转移DNA或T—DNA)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随染色体一起复制。随后T—DNA携带的细菌基因(致瘤基因和合成冠瘿碱的基因)使在植物细胞中表达,使植物细胞转化成肿瘤细胞,并合成冠瘿碱。由于根癌土壤杆菌能把细菌基因引入植物细胞,并在那里表达出蛋白质来,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然的“遗传工程师”。这给人们以启示。能否用重组DNA技术把与高产、优质、抗病、抗旱和抗盐碱等优良件状有关的基因循人到T—DNA中,然后再通过根癌土壤杆菌的感染把这些基因引入植物细胞呢?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表明,这是完全可能的。 Ti质粒是独立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由大约1.5—2xl05碱基对组成,相当于细菌染色体的3—5%。它有两个主要类型:一类叫章鱼碱质粒,含有这种质粒的细菌能以章鱼碱为氮源和碳源生长;另一类叫蓝署红质粒,含有这种质粒的细菌能利用蓝曙红。每一种根癌土壤杆菌只含有一种Ti质粒,或者是章鱼碱质粒,或者是蓝曙红质粒。这两种质拉的DNA同源性很低,一般为12—16%,说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进化史。T—DNA是Ti质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携带的基因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决定肿瘤的形成和肿瘤的形态;二是控制冠瘿碱的合成。如果T—DNA中的致瘤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出现三种表型:一是产生比正常肿瘤个大的肿瘤;二是使肿瘤长出许多根;三是使肿瘤长出许多芽。在T—DNA区域以外也有一些基因已被定位,其中毒性基因的功能是决定根癌土壤杆菌对植物的感染以及T—DNA的进入和整合;章鱼碱代谢基因和蓝曙红代谢基因分别编码代谢这两种冠瘿碱的酶;质粒转移基因控制细菌的接合作用;不相容性基因控制Ti质粒与其它质粒的不相容性。 Ti质粒之所以能成为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的良好载体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携带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实际上它能转化所有的双子叶植物。第二,整合到植物染色休上的T—DNA能随种子遗传,而且T—DNA有自己的启动基因,可以启动与其连接的外源基因的转录。此外,也有人研究以植物病毒DNA为载体转移目的基因,或者直接把DNA注射到植物的花粉管和子房中。Ti质粒直接用作基因载体有两个困难:一是它的分子量太大,内切酶位点很多,不容易进行体外重组DNA操作;二是被T—DNA转化的植物细胞成为肿瘤细胞,不能再生成植株。克服第一个困难的办法是先把T—DNA克隆到大肠杆菌的小质粒上,把目的基因插入到小质粒的T—DNA中,然后再设法转移到天然的Ti质粒中。克服第二个困难的办法是在T—DNA的特殊位点中插入目的基因和供筛选用的抗药基因,一方面使致瘤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从而使转化细胞能再生成植株,另一方面使目的基因正好位于T—DNA的启动基因的下游,以便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作用模型: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受伤后会产生一种叫丁香酮(acetosyringone)的物质,这时土壤农杆菌感染后,丁香酮在Ti质粒上Vir A的产物A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了Vir G产物G的活化(即磷酸化),然后产物G相继激活Vir B、V ir c、Vir D、Vir E等操纵子,特别是Vir D和Vir E。前者产生两种蛋白,D1为缺刻酶(nickase),它能特异性地在T—DNA两端产生缺刻;D2则是一种蛋白复合物,它粘在已断开的T—DNA的两端,具“导航”的功能,有人认为它是Rec A,起重组的作用。后者产生单链结分蛋白(SSB),有保护缺刻产生后的T—DNA的功能。T—DNA在诸多蛋白的导航、保护下重组进核基因组。这种转比方法优点是方便,不需分离原生质,且插入的基因拷贝数目少,比较稳定。但它的缺点是土壤农杆菌主要只适于侵染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能被侵染的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方法的推广。有人发现单子叶植物受伤后很少产生丁香酮,这是否是侵染的关键呢?目的许多实验室都在作这方面的探索,以期望能克服这种方法的局限性。http://hiphotos.baidu.com/wfvcshengwu/abpic/item/629fdb39539824d63b87ce6e.jpg

  • 【基础知识】阪崎肠杆菌

    一、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死亡率高达50% 以上。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阪崎肠杆茵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例如,味全配方奶粉2008年年10月份被检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是奶粉(乳)制品中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坏死性结肠炎散发和暴发的病例已在全球相继出现。多份研究报告表明婴儿配方奶粉是当前发现致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结肠炎的主要感染渠道,在某些情况下,由阪崎肠杆菌引发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可达40%~80%。阪崎肠杆菌已引起世界多国相关部门的重视。据报道,国外乳业巨头曾因此被召回.在美国FDA2002年在本土某一些国际乳业巨头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后,2003年又一家国际乳业巨头公司主动召回在美国生产的一批检出极微量阪崎肠杆菌的罐装早产儿特殊配方奶粉,阪崎肠杆菌从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是国内企业鲜有自查能力,原因是国内以前还没有专门的检测手段,而去买一套以前国内从未有过的检测设备也不是马上就可办到的。目前,国外 奶粉(乳)制品巨头却拥有检测手段,惠氏中国宣称保证在中国销售的每一个产品都经过了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才上市。同样宣称设有此检测设备的企业还有美赞臣中国公司。  在国外发现的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并非有其特定的区域局限性,中国奶粉企业又面临一项大难题。  2005年5月20日,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完成的《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在京通过了审定。这项标准的出台,解决了我国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无标准、无检测方法的问题。10月该标准被实施。  该标准建立了阪崎肠杆菌的改进的传统检测方法、普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方法和荧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方法。  据了解,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它是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确定为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导致任何年龄层人群的疾病,尤其是对早产儿、出生体重轻的婴儿或免疫受损婴儿的威胁最大,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继美国FDA2002年在本土某一些国际乳业巨头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后,2003年又一家国际乳业巨头公司主动召回在美国生产的一批检出极微量阪崎肠杆菌的罐装早产儿特殊配方奶粉,此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在2005年5月通过《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的审定,对奶粉严查此菌。  今年以来,广州、中山、汕头检验检疫部门在食品工业用进口奶粉中已多次检出阪歧肠杆菌。  二、控制阪崎肠杆菌危险的几点建议   (1)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建立有效控制措施,将其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2)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研究降低阪崎肠杆菌污染水平的方法,在生产环境和配方奶粉中降低阪崎肠杆菌的浓度和流行的危险性;为高危人群生产较大比例的商业无菌配方替代产品。  (3)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将肠杆菌科而不是大肠杆菌作为工业生产线的卫生指标菌。  (4)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包括生态学、分类学、菌株毒力等。  (5)用商业无菌液体或开水冲调配方食品,喂养婴幼儿后剩余的调配食品应放置冰箱保存,并在食用前再加热。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对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技术及控制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以保证我国广大婴幼儿群体的健康与安全。  三、阪崎肠杆菌检测必备仪器--荧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  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检测系统也叫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英文全名是Real-time Quantitative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 Detection System),简称实时荧光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的核心是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及与其配套的检测分析软件系统。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原理凭借敏感、特异、快速的特点荣获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因其在病原体检测方面的独特优势,因而发达国家在相关方法和仪器方面的研发非常快,成为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主流,至今仍处于学术和应用前沿,发展至今已有三代产品:第一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定性检测技术及设备由基因扩增热循环仪(DNA Thermal Cycler)+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定性试剂构成;第二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DNA终点定量技术及设备(End-point quantitative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 detection)由基因扩增热循环仪+荧光仪+终点定量试剂构成,其又分为终点酶免定量(End-point ELISA-[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和终点荧光定量(End-point Flou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两种;第三代产品为Real-time 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DNA/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q[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线性范围宽,检测精度和重复性好等突出优势,因此被公认为目前世界用于临床及科研的最先进核酸分子诊断技术,被美国FDA承认并推崇。检测项目包括:食物等病原菌以及疾病病毒等病原体如:乙肝病毒HBV DNA,丙肝病毒HCV RNA,艾滋病病毒HIV RNA,沙眼衣原体CT,淋病双球菌NG,巨细胞病毒CMV,结核分支杆菌Mtb、禽流感、阪崎肠杆菌、口蹄疫、新城疫、猪瘟、大肠埃希菌O157∶H7、沙门菌、炭疽芽孢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寄生虫病等。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的应用范围广,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领域都要涉及:食品检测、临床检验、疾病控制、检验检疫、科研实验室、食品安全、化妆品检测、环境卫生等。国内多家试剂厂商生产了包括肝炎、性病、优生优育、呼吸道疾病、禽流感、阪崎肠杆菌、口蹄疫、新城疫、猪瘟、大肠埃希菌O157∶H7、沙门菌、炭疽芽孢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寄生虫病等在内的数十种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试剂盒,购买方便,价格便宜,并获得了国家相关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前流行病的频发以及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技术的实际应用,国内外已将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检测技术强制应用于相关行业并相继制定了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作为法律依据。例如:  SN/T 1632.3-2005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 荧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方法  GB/T 19438.1-2004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 检测方法  GB/T 19438.2-2004 H5 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 检测方法  ISO22174-2005 食物病原体[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检测方法  相对于价格十分昂贵的进口仪器,选择质量性能与进口仪器相当而售价只有进口仪器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优质国产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是国内绝大多数用户的必要选择,也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倡的;使用质量性能与进口仪器相当的国产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使更多的用户能够拥有先进的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技术和设备,同时还能促进国产仪器的技术进步、民族产业的发展,利国利民。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L988型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经过国家药监局指定的、具有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认定的具有CNAL全球互认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两家国家药物临床基地临床试验,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核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并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  2005年至今我国科研人员围绕着阪崎氏肠杆菌的分类、致病机理、危害评估、减少污染措施、检测方法仪器和标准等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论文包括:  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健康危害,裴晓燕,刘秀梅, 中国疾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乳制品中的阪崎肠杆菌可致婴儿死亡,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年5月28日10:56   乳品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jp][color=#3333ff]PCR[/color][/url]仪的研制,彭年才,苏明权,张镇西,中国乳品工业,CN23-1177/TS200705:62-64;  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彭年才,李明,食品安全导刊,CN11-5478/R 2008.07;  婴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及其检测,彭年才,张镇西,苏明权,中国乳业,CN 11-4768/S,2008.08。  浅析乳品中高危害食品源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彭年才 内蒙古乳业 P18-20, 2008,03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