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办证屈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办证屈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办证屈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办证屈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办证屈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办证屈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办证屈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办证屈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办证屈标准品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
    7月14日,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出席颁证仪式并讲话。中科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高鸿钧主持活动。颁证仪式暨座谈会现场  侯建国为各位新当选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新当选院士现场签署了承诺书,郑重承诺将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为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做出贡献。侯建国为新当选的李陟院士颁发院士证书  侯建国在讲话中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代表中科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向各位新当选院士表示祝贺。他回顾了院士群体在党的百年科技奋斗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新当选院士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院士们的宝贵精神,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新变化和国家发展新阶段,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新方向和科技攻关新任务,主动承担院士群体新职责和战略科技人才新使命,进一步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侯建国强调,新当选院士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一是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重大挑战,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围绕党中央重大关切和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开展更多前瞻性、战略性咨询研究,提出更多专业性、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二是继续在学术事业上深耕不辍,带领科研攻关团队凝心聚力、潜心致研、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三是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带头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带头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四是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积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厚植科技人才培养沃土贡献力量。他号召全体院士带头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颁证仪式上,刘仓理、王梅祥、杨正林、底青云、丁赤飚、范瑞祥6位新当选院士代表表示,要以老一辈院士们为榜样和楷模,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兢兢业业、努力拼搏、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座谈会上,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历史,饶子和、胡海岩、龚旗煌、尹浩4位院士介绍了学部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孙昌璞、李衍达、匡廷云3位院士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发言。与会新当选院士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珍惜院士荣誉、履行院士义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表示将继续秉持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初心,自觉践行“四个表率”的要求,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中科院院士的历史责任。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中科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颁证仪式。中科院各专业学部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和特邀院士出席活动。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加入,为院士群体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在座谈会上,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历史,饶子和、胡海岩、龚旗煌、尹浩4位院士介绍了学部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孙昌璞、李衍达、匡廷云3位院士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发言。与会新当选院士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珍惜院士荣誉、履行院士义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表示将继续秉持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初心,自觉践行“四个表率”的要求,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中科院院士的历史责任。新当选院士及部分与会人员合影中国科学院学部 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加入,为院士群体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4岁,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此外,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50人,外籍院士129人。
  • 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会议论文征集通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为展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质量管理及标准制定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促进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和标准制定合作与交流,推进国内外食品安全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促进国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与AOAC(国际官定分析检测协会)中国分部联合主办、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承办“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会议”拟于2011年10月20-21日在青岛召开。  为确保本次会议圆满完成,特针对本次会议主题进行全球论文征集,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征文内容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质的检测(含农兽残、重金属、非法添加剂等)   天然毒素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   转基因检测   食品营养物质检测   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认可   食品安全形势、突发事件及对策   食品污染物风险分析研究   产业链全过程监测技术等。  二、征文要求  1、中文论文格式依照《分析化学》期刊要求,英文论文格式依照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要求   2、中文论文:使用A4纸,论文摘要不超过800字,正文不超过6000字,word文档。投稿模板下载:http://www.analchem.cn/tgmb.doc  3、英文论文:使用A4纸,论文摘要不超过200字,正文不超过10000字,word文档。稿件格式要求参见:http://www.aoac.org/pubs/instauth.pdf  4、需邮寄一份文稿,同时,通过E-mail将电子版发到征文邮箱。电子邮件若3天内无回复,请重新发送稿件。  5、填写附件“AOAC中国区会议论文登记表”,随文稿邮寄 文稿一旦递交,将不能修改。  6、已发表的论文可投稿,但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日期和出版物名称。  7、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9月15日  三、论文刊登  入选论文登于“AOAC中国区会议”论文汇编 部分论文在会议发言交流或墙报交流。  四、联系单位及地址  投稿邮箱:aoac.china@gmail.com,aoac_china@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瞿塘峡路70号(266002)山东检验检疫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  联系人:张晓梅、罗忻、静平、雷质文  电话:0532-80885735,0532-80885719  传真:0532-80885739  点此下载AOAC中国区会议论文登记表
  • 65人当选!中科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中科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全体新当选院士签署了院士承诺书,承诺将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为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作出贡献。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4岁,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50人,外籍院士129人。
  • 喜报 | 聚光科技荣获标准化良好AAAAA等级证书 !
    喜报2022年05月31日,经中国标准化协会CAS审批确认,聚光科技顺利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复评,获得协会颁发的标准化良好AAAAA等级证书,这是标准化良好行为的最-高等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是对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是否符合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等五项国家标准而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具体评价程序包括材料初审、社会评价、非现场评价、专家现场评价、复核、公示、颁证七个阶段。企业根据评价分数获得相应等级的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本次标准化良好复评从材料初审到现场评价历时20天,评价涉及产品实现、基础保障、岗位标准三大体系,细分68个子体系内容。在现场评价过程中,省标协专家组对照各子体系标准清单审核标准文件,并对各部门标准化兼职人员展开沟通访谈。最终,综合标准文件及沟通访谈的各方面情况,由省标协专家组认定,中国标准化协会审批,聚光科技标准化工作符合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等五项国家标准的规范和要求,顺利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A等级认证。 FPI通过标准化良好AAAAA等级认证,是对我们当前标准化工作的认可,也是我们持续改进的新篇章。我们将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持续开展固化标准、实施标准、改进标准的工作,让聚光标准持续引领行业标杆!
  •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提议组建儿童食品专题工作组 研究行业问题 完善行业标准 建立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儿童食品行业尚存在法规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导致市场上 “儿童专用”鱼龙混杂。为此,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日前提议组建儿童食品专题工作组,助力规范儿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当下我国儿童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儿童营养失衡现象严重,儿童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而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率居高不下的两大“元凶”。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和家长对儿童健康的日趋重视,市场上涌现出一批 “儿童专用”的食品,但鱼龙混杂。  对此,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专业人士建议,首先,在法规体系建设上,针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很少涉及儿童食品这一现象,应将儿童食品单独分类,对儿童食品的定义、标准、生产加工条件、市场监管、法律界定等做出明确规定,补全空白法律,完善儿童食品法律体系,为监管提供执法依据。  另外,针对企业概念炒作、虚假推广、“垃圾食品”营销等问题,该人士认为,应将儿童食品广告纳入严格的监管范围,在相关法律条例中增加规范儿童食品广告宣传和保护儿童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坚决打击不符合标准规范和产品本身的食品广告,以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重点关注路边摊、学校周边小卖部等场所的食品安全质量。  2020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联合良品铺子等企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同期发布《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是我国第一项专门针对儿童零食制定的标准,对零食、儿童零食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并明确了儿童零食的生产原料要求、感官、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菌毒素指标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这一标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儿童零食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其发布实施将对我国儿童零食的市场规范和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尽管《儿童食品通用要求》已发布,但细分产品的标准仍旧空白。”该人士介绍,协会提议组建的儿童食品专题工作组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分产品的标准体系,比如:围绕儿童喜爱食用的糖果、膨化食品、乳制品、坚果、饮品、肉制品、果脯制品、饼干各类食品都需要有对应的具体标准,而这一过程需要协会和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同时建立儿童食品等级评定规范类准则。从保质期、添加剂、食品原材料、包装材料、冷链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据此对市场上的儿童食品进行评估分类,从而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自身产品、帮助消费者选择合适的儿童食品、帮助市场规范经营秩序。  并建立适用于儿童食育的专用商业评价体系。工作组将结合我国儿童食品行业特征、食育要求、标准体系、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建立儿童食育专用标识、专用名称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检测要求、认证及颁证流程等。  工作组还将根据研究课题、行业调查数据、政策法规发布行业发展报告。  与此同时,食品企业也应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消费者要争取成为“购买专家”,懂得如何挑选正确的儿童食品,合力规范市场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呵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针对儿童食品市场乱象频发问题,政府加强法律法规管理,协会推动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把控好食品安全第一防线,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与营养认知,“各主体相互协同,为儿童食品市场密织出一张保护之网,对于提升儿童食品品质,引导中国儿童食品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品牌有着重要意义。”该人士表示。
  • 如何理解经认证的标准品的不确定度
    目的许多公司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防止发生生产事故。在制药和半导体行业,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了解和评估工艺或产品的风险因素是生产规划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伊士公司是Sievers品牌分析仪器和耗材的生产供应商,我们非常了解仪器和标准品对工艺风险评估的重要影响。Sievers产品的测量不确定度都经过严格的表征,能够帮助用户进行全面性判断,使用户在工艺风险评估中正确使用Sievers产品。本文详细介绍如何确定Sievers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以及Sievers认证标准品如何满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7034号文件的要求,即《标准品供应商能力认可的一般性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概述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值的可能范围,可被视为测量值不确定性的量化表现。了解不确定度及其对总体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对于确保进行正确的风险管理和运营决策来说至关重要。在报告样品的测量值(例如总有机碳TOC)时,测量值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有很高的置信度。用户必须了解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以及造成这些不确定度的原因。造成测量值的总体不确定度的两大原因是:- 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 用于校准或确认测量仪器的经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来自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仪器的精确度、仪器的维护、以及其它环境条件1。对于经认证标准品来说,必须了解标准品本身的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对其认证值的意义、以及如何解释标准品的不确定度对应用的影响。在评估测量值的限值范围以及该范围对所监测的工艺或产品的影响时,必须充分了解经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评估不同供应商的经认证标准品时,必须正确理解供应商提供的分析证书上的信息,方能确保符合企业内部要求和当地法规要求。不应将分析证书上标明的经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当作该标准品的实际接受标准。在设定接受标准时,必须同时考虑标准品的不确定度和测量仪器所造成的不确定度或偏差。分析证书上标明的标准品不确定度,只源自造成该标准品认证值偏差的因素。以下介绍ISO 17034标准所要求的5个项目,这5个项目构成认证标准品的分析证书上标明的总体不确定度。本文参照ISO 17034的要求,比较了几家标准品供应商的不确定度。虽然这里讨论的是TOC,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它认证数据,比如电导率。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ISO 17034 是国际标准,定义了对经认证标准品的要求,其中包括总体不确定度(UCRM,Uncertainty of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ISO文件规定,在计算每个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时,都必须包括以下5项2 :1) Ults — 长期稳定性的差异2) Usts — 短期稳定性的差异3) Uhom — 同批标准品的同质性差异4) Uchar — 标准品制备的差异5) k — 包含因子长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Ults)是指标准品在有效期内的TOC变化。TOC标准品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批标准品在有效期内的不同时间会报告不同的结果,因此必须量化这种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通常是导致总体不确定度的最重要因素。影响TOC标准品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化学品的不稳定性、使用的防腐剂的不稳定性、标准品的储存条件的差异。短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Usts)是指标准品在转移过程中的TOC变化。当标准品暴露于不同的存储条件(例如不同的温度或光照)时,TOC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考虑这些短期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度。如果标准品的供应商能够提供恰当的运输条件,通常可以忽略此项。3同质性同质性的不确定度(Uhom)是指同一批次标准品的同质性差异,即同一批次的标准品之间的差别4。在计算Uhom时,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因素:“样品瓶内差异(Uwb)”和“样品瓶间差异(Ubb)”4。对于TOC标准品来说,同一批次的各个样品瓶之间(Ubb)以及同一个样品瓶之内(Uwb)都有一定的差异,必须充分考虑和量化这种差异。造成TOC标准品的同质性差异的因素包括:存储TOC标准品的容器的清洁度、样品制备区的清洁度、确保溶液同质性的生产工艺的总体稳定性。同质性差异也是造成总体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其重要程度取决于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表征表征的不确定度(Uchar)是指在设定标准品认证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对于TOC标准品来说,表征不确定度等于标准品制备工艺的不确定度。造成表征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生产标准品的设备和原料的不确定性、操作人员的技术不确定性、标准品制备工艺的质量和一致性的不确定性。由于经认证标准品的生产商通常会花大力气来培训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来维护高质量的标准品制备设备,来制定完善的标准品制备工艺,因此表征不确定度对总体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小。TOC标准品的生产工艺通常使用经过校准的天平和玻璃器皿。ISO 4787或ASTM E438所规定的高质量玻璃器皿的不确定度通常在0.1%至1%之间5。对于典型的TOC标准品制备工艺来说,如果使用经过校准的天平,而且操作人员训练有素,则预期测量值的表征不确定度估计在0.5%范围内。包含因子包含因子(k)为标准品供应商报告的总体不确定度提供一定的置信度。包含因子定义了一定比例的标准品的不确定度范围。标准品供应商根据想要的置信度来设定经认证标准品的包含因子。较小的包含因子会产生较小的标称不确定度,但同时也会降低分析证书上标明的标准品不确定度范围的置信度。包含因子通常为2,可以得到约95%的置信度4。比较供应商我们在比较研究中评估了几个标准品供应商的标称不确定度和实测结果。如表1所示,苏伊士公司和供应商A的分析证书上所标明的不确定度差别很小,而供应商B的不确定度就要低得多。这表明他们在不确定度计算中使用了不同的包含因子,供应商B的数据不完全符合ISO 17034要求。表1:各供应商的两种经认证标准品的报告的不确定度。表中是各供应商的标准品分析证书上标明的不确定度比较研究中的数据表明,如果使用2作为分析证书中的包含因子,供应商B的两种经认证标准品的实际不确定度就要比表1中所列的不确定度高出约3倍。供应商B的长期稳定性的实测不确定度(Ults)要高于其分析证书所报告的总体不确定度。关键性的工艺必须有明确定义的和易于理解的不确定度范围,才能确保将产品控制在这些范围之内。如果标准品制备工艺的不确定度范围不明确,就会增加工艺风险,发生代价高昂的质量偏差。总结在综合评估工艺的不确定性时,必须将认证标准品的不确定度这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在公司的风险管理评估中予以充分重视。Sievers经认证的标准品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表征,通过了ISO 17034认证。苏伊士Sievers分析仪致力于提供最优产品,符合全世界的法规和各个行业用户的需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将帮助您分析和解释如何使Sievers产品的不确定度适用于您的应用,使您可以高效、自信地进行操作。如果发生不合规的情况,我们会提供《Sievers事故分析报告》,帮助您快速完成事故调查并降低损失。从仪器和经认证标准品,到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苏伊士Sievers分析仪为您提供最完整的解决方案,确保您的工作成功,并将风险降到最低。参考文献1.Joint Committee for Guides in Metrology. (2008, September).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Data-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6). ISO 17034: 2016-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3.Lensinger, T. P., Van der Veen, A. M., & Lamberty, A. (2001). Uncertainty Calculation in the Certifica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3. Stability Study.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257-263.4.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7). Guide 35-Reference Materials-Guidance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assessment of homogeneity and stability. Geneva, Switzerland.5.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 (2018). ASTM E43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Glasses in Laboratory Apparatus.Conshohocken, PA, USA.
  • 【新品上新】SVHC清单物质更新至223项,坛墨打造全球屈指可数标准品!
    2022年4月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reach法规的不断更新,企业面临的管控要求也越来越多。近日,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将svhc候选清单正式更新为223项。新增4项物质信息如下:序号物质名称ec号cas号示例用途12,2' -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04-327-1119-47-1橡胶润滑剂胶粘別油墨燃料2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213-934-01067-53-4橡胶塑料密封別3(±)-1,7,7-三甲基-3-[(4-甲基苯基)亚甲基]双环[2.2.1]庚-2-酮,包括任何单独的异构体和/或其组合(4-mbc)--化妆品4(三环[5.2.1.0’2,6]癸-3-烯-8(或9)-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酯401-850-92558s1-94-8润滑剂润滑酯紧跟国际法规,新品一睹为快坛墨紧跟国际法规,第一时间研发生产出配套标准品,为出口检测保驾护航!特别是最新添加进入svhc候选清单中的标准品/(三环[5.2.1.0’2,6]癸-3-烯-8(或9)-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酯(外消旋体),因其对研发工艺要求极高,该产品的生产商在全球屈指可数,坛墨作为中国标准品的领军企业,率先推出其标准品纯品、标准品溶液,帮助检测单位解决因产品稀缺带来的采购受阻这一难题。点击图片即可选购标准品/(三环[5.2.1.0’2,6]癸-3-烯-8(或9)-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o-(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酯(外消旋体)此次新增的4项svhc物质涉及领域较广,化妆品、橡胶、润滑剂、油墨及胶黏剂等工业用品、塑料均有应用。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用于化妆品,并已被添加到候选清单中,它具有干扰人体激素的特性。其中两种用于橡胶、润滑剂和密封剂中,会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而被包括在内。第四种用于润滑剂和润滑脂中,因为它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对环境也会产生危害。坛墨在此提醒广大中国企业需提高自己产品的风险意识,在物质列入svhc候选清单后六个月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需要完成物品中的svhc通报。建议企业及早对供应链展开调查,以从容应对法规变化。 坛墨质检-标准物质中心标准物质业务咨询联系方式北方地区王宏姝:13671388957南方地区汪丽红:13501101929扫一扫,获取更多标物信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实验室(注册号:cnas rm0024),并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江苏常州公司总部地址: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2号楼7-8层北京分公司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南路五号宏达利德工业园区2号楼4层客服电话:4008-099-669自动传真:010-64338939 010-64339205网 址:www.gbw-china.com邮 箱:gbw@gbw-china.com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食品加工环境(洁净区)沉降菌的测定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食品加工环境(洁净区)沉降菌的测定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按照我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3年11月19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 序号团标名称1食品加工环境(洁净区)沉降菌的测定方法2食品加工环境(洁净区)浮游菌的测定方法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10月19日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10.19.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食品加工环境沉降菌的测试方法(1).pdf食品加工环境浮游菌的测试方法(1).pdf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
    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及备案指南》规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修订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7月5日前将意见反馈至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附件: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征求意见稿)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意见反馈表联系人:李秀萍联系电话:0951-5034252 0951-5042706(传真)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6月5日
  • LGC标准品:多样化产品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访LGC标准品中国区总经理孔祥锋
    p  作为一家国际性生命科学、计量分析和检测服务公司,英国LGC有限公司(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以下简称“LGC公司”)拥有诸多的原创成果和知识产权,产品和服务类型包括标准物质、能力验证、基因分析仪器和试剂,以及样品测试和解析等。其服务的领域涵盖医药卫生、农业技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体育运动以及政府和科研单位等。/pp  在第十七届北京BCEIA展会上,LGC公司展示了众多主打产品。仪器信息网编辑就LGC标准品业务特点、优势等问题采访了LGC标准品中国区总经理孔祥锋先生,并请他介绍了LGC公司在中国食品、药品、环境等热点市场的发展规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e97a53c-0214-4dd0-9ff5-f6ebc0c193dc.jpg" title="LGC采访.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采访现场(左:LGC标准品中国区总经理孔祥锋)/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 仪器信息网: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LGC公司?LGC是何时进入中国的?在中国包含哪些业务?/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 孔祥锋:/span/strongLGC公司成立于1842年,距今已有175年的历史,公司总部位于伦敦,拥有2600多名员工,并在全球22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LGC是一家国际性的生命科学、计量分析和检测服务公司,我们拥有诸多的原创成果和知识产权,提供包括标准物质、能力验证、基因分析仪器和试剂,以及专业的样品测试和解析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客户则包括医药卫生、农业技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体育运动以及政府和科研单位等。/pp  同时,LGC在英国还承担了许多项政府职能,包括:国家计量研究院(化学与生物分析领域),政府化学家实验室(英国国内食品和农业等实验室数据纠纷的最高仲裁),为政府提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监管法规方面的建议,管理一些政府部门的科研经费,代表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及英国药典(BP)委员会运营实验室等。我们的业务通过了多项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如ISO/IEC 17025、ISO 13485、GMP、GLP和ISO Guide 34等,这些强大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了LGC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pp  在中国,LGC于2009年成立了代表处,并在2012年正式成立中国分公司。目前中国的团队已达30余人,并已在北京及上海设立了销售及技术服务办公室。LGC于2016年建立了中国仓库,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pp  LGC中国区分为4大业务部门,包括Standards(标准品)、Proficiency testing(能力验证)、Genomics(基因组学)和HS& I(Health Science and Innovation,健康科学与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持续的战略并购,LGC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品供应商之一 能力验证部门主要提供提供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服务于全球150余个国家的12000多家试验机构 我们的基因组学部门在基因分型上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健康科学与创业部门的主要业务则是第三方检测和研发外包,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开发服务、兴奋剂检测、食品与农业分析检测、毒品与酒精检测、消费品检测、化妆品、玩具等。另外这个部门还提供ParaDNA核酸检测平台、分析质量培训和实验室咨询等服务内容。/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仪器信息网:LGC标准品在全球和中国的市场包括哪些领域?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是否有不同之处?LGC标准品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表现如何?/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孔祥锋:/span/strongLGC标准品服务的行业很多,通过积极的合作,LGC一直为帮助从航空航天、汽车、制药到食品、兽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客户实现其需求而不懈努力。无论客户是从事制药或生物技术行业、食品生产和供应、饮料或其他日用消费品、水中污染物测试、汽车、飞机和重型装备生产以及机械制造,还是精炼和开采诸如原油和金属矿石,LGC Standards都能提供参考标准品或测试方案以满足其分析业务需求。/pp  目前LGC农残检测标准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医药杂质标准品也在杂质标准品这一细分市场表现出色。得益于各国政府及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持续监管和关注,以及对于仿制药研发的巨大投资,LGC标准品中国区及全球业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仪器信息网:相对其他同类供应商,LGC的标准品有何独特之处?/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孔祥锋:/span/strongLGC标准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涵盖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食品、环境、油品、金属、制药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 LGC的产品线也非常齐全,我们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标准品 同时,LGC标准品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进行标准研究以推出针对国内特定检测需求的定制化标准品,以求充分满足国内的某些特殊市场要求。/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仪器信息网:在当前的中国市场,食品安全与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市场可谓“炙手可热”,类似的市场热点给LGC的标准品业务带来了哪些影响?LGC有何应对之策?/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孔祥锋:/span/strong对于食品安全领域,我们一直紧跟最新的监管政策要求,积极研究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检测方法,同时协调LGC的全球化生产工厂定制满足本地检测需求的标准品。同时我们时刻关注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随时准备提供相应的标准物质以帮助客户尽快应对突发事件。如近日热门的“毒鸡蛋”事件,LGC在第一时间向国内市场提供了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标准品的现货,帮助客户快速完成了相关检测任务。/pp  而对于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LGC可以提供匹配289个首批一致性评价品种的丰富的杂质标准品,以满足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于杂质检测的相关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中国区医药客户对于医药标准品的需求,LGC还于2017年4月在中国区推出了API原料药标准品。/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仪器信息网:未来,LGC标准品在中国市场都有哪些规划?/span/strong/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孔祥锋:/span/strong除了目前可提供的食品、环境、医药、工业等领域内的各种形式的标准品,LGC还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便将我们的产品扩展到各个检测领域。同时我们还在不断增加新的能力验证方案,除了帮助客户完成检测需求外,LGC也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提升检测能力。此外,为了满足国内客户的特定检测需求,LGC还可提供定制化服务,并且时刻关注中国政府在食品和环境等领域的监管政策,针对中国法规方法,LGC将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以应对中国食品和环境领域的检测要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14ca1883-f0d4-4679-b29a-eaad4f04e342.jpg" title="LGC展位.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LGC在BCEIA2017的展台/span/strong/ppbr//p
  • 沃特世公司推出可追溯的认证分析标准品与试剂新生产线
    独立来源的随时可用的标准品与试剂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产能,降低浪费,增加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奥兰多,福罗里达州-2012年3月12日-沃特世公司(WAT:NYSE)今天启用了一条分析标准品和试剂的新生产线,目前它可以向科研实验室提供200多种预包装的标准品和试剂。沃特世分析标准品和试剂满足了实验室对提高工作量、支持全球化、刺激业务增长和加强合规性的需要。沃特世公司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Golden新建成的工厂生产标准品和试剂。全球客户现在可以立即订购沃特世公司的分析标准品和试剂,从小分子、单一化合物标准品、到蛋白酶切和多糖标品,品种繁多。为满足客户需求,沃特世今后还将推出更多新品。&ldquo 对于认证的LC和LC/MS分析而言,标准品和试剂对获得理想的性能,以及符合法规十分重要。配置过程从纯净的起始材料开始,经过适当的混合,到稳定性分析和准确记录,&rdquo 化学商业运营部高级总监Mike Yelle说。&ldquo 我们调查了上百名科研人员并且发现,目前即使不是绝大多数,也有很多实验室从外部供应商购进化学原料,然后自己亲手配制标准品。说实话,实验室不想再干这些事情了。因为他们的工作不是配制标准品;而是进行化验,发现新成果。因此,我们将配制分析标准品和试剂作为我们的业务。&rdquo 分析标准品和试剂对正确校准、控制、量化和评估分析操作中使用的LC、SFC或LC/MS系统至关重要。而对于一家拥有全球实验室网的组织而言,保持分析与分析、仪器与仪器,以及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质量水平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而在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防御性方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完全可重复地配制标准品极为关键,因此沃特世公司按照严格的规范生产标准品和试剂。沃特世标准品和试剂具有绝对的可追溯性,这是她标志性的特征。为了确保真实性,测定的属性必须通过明确与完整的可追溯链条,直接与标准品的来源相关联。沃特世公司作为一个有资质的,可随时使用的标准品与试剂的单独来源的认证的供应商,它能帮助实验室:将员工从繁琐和低效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让员工参与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压缩库存控制/控制运营成本降低损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简化工作流程/降低运营成本/采用更加一致更容易地评估分析测定的质量通过消除标准品和试剂导致的错误,提高了对分析准确性和质量的信心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缩短了分析结果的周转时间沃特世公司为客户提供标准品与试剂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很多年前。沃特世公司对每个工序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促进了每批次、每月和每年生产的产品性能不变,从而可以确保目前开发出的分析方法在产品的有效期之内始终有效。沃特世分析标准品和试剂的推出,使沃特世公司实现了它作为端对端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承诺,它为分析测定提供了最佳的设备、信息、色谱柱,现在又为它提供了标准品和试剂。实验室可以通过www.waters.com网上直接购买沃特世产品。了解更多信息:www.waters.com/standards关于沃特世公司 (www.waters.com)50多年来,沃特世公司(NYSE:WAT)通过提供实用和可持续的创新,使医疗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监测领域有了显著进步,从而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创造了业务优势。作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的开创者,沃特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创造了持久的平台。2010年沃特世拥有16.4亿美元的收入和5,400名员工,它将继续带领全世界的客户探索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联系人:叶晓晨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市场服务部xiao_chen_ye@waters.com周瑞琳(GraceChow)泰信策略(PMC)020-8356928813602845427grace.chow@pmc.com.cn
  • “我与标准品的那些事”征文通知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标准品是建立化学测量值溯源体系的有效工具,是生产检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改进检测工作质量,提高检测准确度,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标准制定、实施和验证、民生保障等提供坚实的支撑。/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为此仪器信息网特推出专题——“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color: rgb(192, 0, 0) "strong我与标准品的那些事/strong/span”,并推出征文活动,如果你在使用标准品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就赶快来与我们分享吧!/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5514d55-2877-4357-9c19-9879460c2c76.jpg" title="w330h185biaozhun_副本.jpg" alt="w330h185biaozhun_副本.jp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这里的“故事”是广义的,可以包括且不限于如下题材/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1、结合您的自身心得体会,叙述您在学习或工作中与标准品发生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2、讲述自己与标准品的不解情缘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3、提出当前标准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个人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具体的建议和措施等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4、对比国产与进口标准品的差异,提出国产标准品的发展之路。/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征稿要求:凡与标准品相关内容均可投稿。稿件要求作者原创且未在其他媒体公开发表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500字以上,投稿数量不限。/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征稿时间/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2020年6月1日-8月15日/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投稿方式/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二选一)/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1、登录仪器论坛或原创大赛主题页面发布参赛帖或选择相应的赛区进行投稿:/spana href="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zp?ID=264" target="_self"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84, 141, 212)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zp?ID=264/span/strong/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并在标题中加入【strong标准品专题/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2、投稿邮箱:zhangyy@instrument.com.cn/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征稿奖励/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参与本次活动,作品通过审核的,即可获得原创大赛参赛奖励(4000~8000积分),同时还有机会获取以下双重大奖!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1、原创大赛月度及年度大奖/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详情请参照原创大赛章程及奖励规则:/spana href="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rule" target="_self"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84, 141, 212)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rule/span/strong/a/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2、仪器信息网提供奖项/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一等奖:1名,奖金800元;二等奖:3名,奖金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200元。(注:该奖项由仪器信息网编辑评定,并将从中选取优秀作品发布到资讯频道!)/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br//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20px "关于原创大赛更多信息,请点击/span/stronga href="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index" target="_self" style="font-size: 2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192, 0, 0) "https://yc.instrument.com.cn/yc/2020/index/span/span/strong/a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20px "查看/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20px "!/span/ppbr//p
  • 关于举办2019国际药品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专题研讨会的通知
    pimg width="666" height="948" title="1.jpg" style="width: 666px height: 94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c1a4555b-e12c-41fc-a113-ca2ad7cfb4bc.jpg"//ppimg width="674" height="935" title="3.jpg" style="width: 674px height: 93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55eee262-e60c-412a-b635-5102af0f4d6b.jpg"//ppimg width="658" height="941" title="2.jpg" style="width: 658px height: 94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1e3ea166-fa3b-43ce-8246-8c59bf9a3359.jpg"//ppimg width="667" height="952" title="4.jpg" style="width: 667px height: 95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128d6d9e-bf7d-4b8b-ac72-b1fbdb1c49ca.jpg"//ppimg width="654" height="915" title="5.jpg" style="width: 654px height: 91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8be6017e-885c-4a26-96eb-6e7b4d7784d1.jpg"//ppimg width="686" height="473" title="7.jpg" style="width: 686px height: 47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09eb0a99-9145-49e0-a096-60e16d4ee730.jpg"//ppimg width="656" height="464" title="6.jpg" style="width: 656px height: 46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312bf8b9-40e0-4518-809f-8e30566fda6c.jpg"//ppimg width="663" height="464" title="8.jpg" style="width: 663px height: 46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2ce6c1e5-d71f-4b58-bc96-7d43eb169f53.jpg"//pp附:/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title="2019年国际药品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专题研讨会报名表.docx" style="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6/attachment/cbdb4613-ed41-4c03-af9f-1e5772acd7c2.docx"2019年国际药品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专题研讨会报名表.docx/a/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a title="关于举办2019国际药品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专题研讨会的通知.pdf" style="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6/attachment/d161f228-75a6-46ff-8db8-bff2967e60d6.pdf"关于举办2019国际药品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专题研讨会的通知.pdf/a/ppbr//p
  • LGC与上海计量院联合举办“2018年度标准品与能力验证技术交流会”
    2018年5月17日,LGC与上海计量院联合举办的“2018年度标准品与能力验证技术交流会”在上海计量院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吸引了华东地区的百余位来自食品环境领域的企业检测实验室、出入境检验检疫、疾控、药检、第三方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主办方特地邀请了多位标准物质研究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分享了标准品生产、管理、实际应用以及实验室能力验证等方面的知识。2018年5月17日,现场一览上海计量院副院长韩瑜致辞上海计量院韩瑜副院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欢迎辞。韩院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上海计量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上海计量院在持续开展计量技术研究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与用户和国际高水平实验室的交流合作。上海计量院曾联合LGC英国总部,面向中国的检测行业专家,在上海组织全英文的“分析方法验证”的专题培训。此次联合举办研讨会更加强了上海计量院与LGC的合作,为持续追踪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LGC标准品中国区总经理孔祥锋致辞LGC标准品中国区总经理孔祥锋对于上海计量院为此次合作所做出的各种支持表达了极高的赞誉,LGC集团前身为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发展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在英国还承担着英国国家计量院化学和生物计量所的职能,并在国际计量组织中拥有代表席位,与各个国家计量机构开展合作。此次与上海计量院的合作为华东地区的广大食品环境检测实验室用户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帮助解决了实验室检测中标准品及能力验证相关的各类问题。随后,来自相关检测单位、研究机构及LGC的专家们在一天的会议里面为参会的客户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技术报告。LGC标准品食品环境全球产品经理Liam Gormley讲解了新版 ISO17025 和CNAS-CL01 对于标准品使用和管理的解读以及使用满足ISO Guide 34的标准品对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浙江省长三角研究院的任一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微量分析质量控制要求》的报告,任老师在现场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如何建立质量控制流程以及在实验室中如何正确选择标准物质,同时还分享了使用不正确标准物质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经验及案例。上海计量院生物计量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刚博士分享了题为《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应用》的报告。上海食品所的吴轶老师做了《基质标准物质和质控样在实验室检测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实验室检测的痛点以及基质标准物质和质控样对实验室检测和管理的作用。LGC中国食品环境专员申杰的报告题目是《实验室如何规范选择、使用和管理标准品》,报告从实验室使用的角度出发,从标准物质如何选择、如何使用以及如何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LGC能力验证专员沈晓骅以新版ISO 17025中对能力验证的具体要求为切入点,结合案例说明了能力验证对各个实验室的帮助,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能力验证报告为实验室提供切实可行方案以确保其检测能力。现场交流
  • 安谱实验西南专场培训通知--聚焦标准品及前处理固相萃取
    一、培训背景及目的2016年9月,安谱实验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实验室耗材厂商,即将开启西南地区专场培训,本次培训系安谱公司专门为西南区域客户量身定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安谱公司做了大量针对西南客户培训需求的调查,也收到了很多西南客户集中反馈过来的问题和困惑,应客户实验室强烈的呼声,安谱公司结合自身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以及近二十年来处理售前售后积累的专业知识,开发出与西南客户实验室需求高度匹配的精品培训课程,从知识和技术角度出发,深入解读实验室日常操作中的难点和疑点。本次西南专场培训,安谱将通过精准培训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于标准品、前处理固相萃取柱正确使用的认知和关键步骤的掌控,提高实验室安全防护意识,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最终帮助客户解决实验室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以期为安谱用户创造出更多产品以外的附加价值。二、培训内容 日程表三、讲师介绍(按培训顺序) 彭倩样品前处理耗材组组长,2012年加入安谱实验,从事样品前处理的市场推广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在SPE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公司研发多款SPE专用柱和应用,并成功申请多项专利。 屈文军安谱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化学试剂产品线产品经理,负责安谱公司自有品牌CNW化学试剂产品线的渠道管理和引进,在化学试剂产品选型、危险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李富娟安谱公司市场技术部副经理,从事培训工作,负责标准品产品线的运营维护,在标准品使用注意事项,标准品供应商评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赵源安谱公司研发中心副经理,标准品及液相产品线的产品经理,在标准物质研发、制备、质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对ISO体系要求对实验室的影响有独到的理解和运用。四、时间、地点及报名须知客户回执:附表一:《培训报名表》 附表下载请到安谱公司官网:http://www.anpel.com.cn/uploads/2016.8.23/附件.docx 关于安谱实验: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组建成立;是中国领先的实验用品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目前公司已是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客户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 声誉;主要产品包括色谱产品、化学试剂、标准品、实验室用品、分析仪器配件及耗材等;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近300位员工,15年销售额超过2亿,处于中国色谱消耗品行业的前列。安谱实验科技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证券简称:安谱实验,证券代码:832021)。2015年8月11日,安谱实验与聚光科技(证券代码:300203)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安谱实验加入聚光科技集团。更多资讯请访问:www.anpel.com.cn 快,关注上海安谱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 “货期更快”不是口号,CATO美国标准品在筹建亚洲区国际级实验室
    在CATO美国标准品的全球化进程中,亚洲市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亚洲市场以中国为首一直占领着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较大份额。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频发,食品、工业品、环境、药物等领域的检测需求在不断攀升,市场也对标准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CATO美国标准品作为国际上知名的产品,也因此受到亚洲市场的高度认可。自2016年在中国搭建亚洲运营中心后,在亚洲市场的攻势一发不可收拾。CATO的工业品检测标准品、食品检测标准品、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品、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品、环境检测标准品、药物杂质检测标准品、天然提取物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检测机构、实验室、高等院校以及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同时也收到了用户对品种、货期、混标开发等方面的建议。责任CATO美国总部对亚洲市场有着很高的期待,要想成为标准品行业上不折不扣的领 袖,也意味着必须正视和解决用户提出的建议。对此,CATO美国总部正式决定,CATO亚洲运营中心(广州佳途科技有限公司)将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第 1个海外区域总部,并在原已取得CNAS和美国CPSC认可,日本玩具协会ST授权,同时也通过了CCC、CQC、QS、FDA、ISO Guide 34等多个认证体系的大中华区实验室进行能力扩容,逐步实现研发与生产功能,引入国际上顶 尖的科研人才,使其达到国际级别的实验室。从而实现“因亚洲而改变”的策略方针,为亚洲市场研发专 供产品,以及本土化生产让货期更快。优势食品、农残、兽残、工业消费品以及环境等领域将是CATO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CATO在这几个领域上也具备了不少优势的产品,如DHNUP,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混标,黄曲霉毒素系列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很少有品牌在销售,客户可选择的少,即使有,货期也很漫长。针对这些客户痛点,CATO研发出稀有产品,并且在亚洲市场备足库存,弥补检测领域上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CATO的食品类检测标准品已能满足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检测项目的90%以上。在这里,列举一些主要的标准品:? 黄曲霉毒素系列8种? 邻苯系列35种? 偶氮系列30种? 四环素类药物有25种? 青霉素类药物有30种? 磺胺类药物有25种? 喹诺酮类药物有44种? 咪唑与苯并咪唑类药物有60种? 荧光增白剂20种? 硝基呋喃药物及其代谢物有19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18种? 其他类抗生素有8种? 甾体激素类有65种? β-受体激素/瘦肉精类有35种? 孔雀石绿与结晶紫有6种? 其他兽药标准品有56种 展望未来,CATO亚洲运营中心不再依附美国总部,而是以亚洲区总部的形象面向客户,并且以研发为导向,除了以建立行业高标准为目标以外,也将联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优势研究力量,支持和参与检测领域上的国际合作,为亚洲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年会日程公布
    会议日期: 2011年10月20-21日  举办城市: 青岛  会议地址: 青岛海情大酒店  主办单位: AOAC中国分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 世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年会,会议将汇聚来自海内外化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围绕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水平”这一宗旨从科学技术、最新产品、检测方法以及解决方案等视角展开研讨,因此,本届会议将是一次与业内精英学习、交流和分享在农业、食品、医药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科学发展的良好机会。  会议主要议题   食品安全形势、突发事件及对策(主论坛)   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认可(主论坛)   食品中污染物质和残留的检测技术 (分论坛)   微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分论坛)   天然毒素的检测技术(分论坛)   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与过敏原检测(分论坛)  大会日程公布如下: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开幕式主持人:鲍蕾09:00K1 开幕致词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 葛志荣先生09:10K2 开幕致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王大宁先生09:20K3 开幕致词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 周建安先生09:30K4 开幕致词AOAC主席 罗素.弗劳尔博士09:40茶歇主题报告主题:食品安全形势、突发事件及对策 主持人:梁成珠 罗素.弗劳尔10:00K5 主题演讲"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 武津生先生10:30K6 主题演讲"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 林伟博士11:00K7 主题演讲"确保食品安全的实用微生物检测方法"AOAC主席 罗素.弗劳尔博士11:30K8 主题演讲"中国食品进出口与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主任 史小卫12:00午餐主题报告主题:食品安全形势、突发事件及对策主持人:梁成珠 罗素.弗劳尔13:30K9 主题演讲"AOAC SPIFAN (婴儿配方奶粉及成人营养素国际标准)项目进展"AOAC理事、婴儿配方奶粉及成人营养素国际标准项目主席 戴尔.苏利安博士14:00K10 主题演讲"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安捷伦全方位检测方法和解决方案介绍"安捷伦全球食品应用首席专家 Paul Zavitsanos 博士14:30K11 主题演讲"AOAC国际标准协作研究: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学检测技术专家 庞国芳先生15:00茶歇主题报告主题: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认可主持人:梁钧 Hilde Skå r Norli15:20K12 主题演讲"微生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与现代控制技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刘秀梅15:50K13 主题演讲"AOAC国际标准的验证" 美国FDA科学家 Mary W. Trucksess16:20K14 主题演讲"新奇样品前处理方法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玉奎先生16:50K15 主题演讲"NMKL的方法验证和质量保证"NMKL/NordVal (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秘书长 Hilde Skå r Norli 17:20K16 主题演讲"真菌毒素的方法验证—是质量控制中的最后还是第一个环节"欧盟生物毒素标准实验室,欧盟标准物质与测量研究院 Joerg Stroka博士17:50K17 主题演讲"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验证技术和程序"深圳检验检疫局 岳振峰博士19:00优秀论文颁奖晚宴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专题一:天然毒素检测技术主持人:鲍蕾、Mary W.Trucksess专题二:食品中污染物质和残留的检测技术主持人:王功明、岳振峰08:30T101 "大米中的霉菌毒素"美国FDA、真菌毒素专家Mary W. Trucksess博士T201 "食品和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分析的进展与挑战"美国FDA资深科学家Jon Wong 博士09:00T102 "AOAC国际标准室内验证和协同研究: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山东检验检疫局生物毒素实验室主任、国家质检总局生物毒素基准实验室技术领衔人 鲍蕾博士T202 "安捷伦食品安全筛查全新解决方案"安捷伦科技(中国)食品项目经理 张伟国 博士09:30T103 "欧盟国家基准实验室霉菌毒素实用方法验证透视"欧盟生物毒素标准实验室, 欧盟标准物质与测量研究院 Joerg Stroka博士T203 "复杂化合物分离分析的解决方案"岛津公司产品经理 靳松10:00T104 "天然毒素检测技术的'质'的飞跃"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 蔡麒T204 "借助液相色谱与质谱(LC / MS)实现对食品安全的高通量分析"美国FDA资深科学家王功明 博士10:30 茶歇10:50 T105 "同位素内标在真菌毒素液-质/质联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ROMER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技术与市场部经理 张喆T205 "食品与食品安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彭涛博士11:20 T106 "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胡青T206 "在高流通量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质量标准的农药检测"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技术总监Helmut Rost博士11:50T107 "麻痹性和腹泻性贝毒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生物毒素试验室副主任 吴振兴 工程师T207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万宇平12:20 午餐专题三:微生物、基因检测技术主持人:王甲正、罗素.弗劳尔专题四: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与过敏原检测主持人:邹志飞 戴尔.苏利安13:30T301 "转基因农产品生产现状、安全性评价与对策"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王宝维教授T401 "色质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违禁添加物分析中的应用"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工作副主任 邹志飞14:00 T302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AOAC主席 罗素.弗劳尔博士T402 "离子淌度差分质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最新应用"AB-SCIEX公司亚太区技术支持中心 李立军14:30 T303 "生物计量、标准和生物分析(基因/转基因)"国家计量测试院,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晶博士T403 "毛细管电泳分析食品添加剂"北京大学 刘虎威 博士 教授15:00 T304 "食品和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3M 公司食品安全部全球技术服务与监管事务经理KEVIN F. MCGOLDRICK T404 "满足产品标签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AOAC理事、婴儿配方奶粉及成人营养素国际标准项目主席 戴尔.苏利安博士15:30T305 "一种可能存在的超小微生物"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 徐彪博士T405 "饮料与香精香料中的塑化剂检测:方法、挑战及展望"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研究和发展分析科学总监杨生生 博士16:00 茶歇16:20T306 "PCR-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文杰博士T406 "食品安全完整工作流程解决方案"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市场开发经理 郭久和16:50T307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体系和应用"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中国分委会观察员雷质文 高级工程师T40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从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中心重金属检测实验室主任 江志刚教授17:20T308 "牛奶中无乳链球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祝长青T40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冬东18:00晚宴
  • 《化妆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化妆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部决定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化妆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定,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有关材料印送给你们,请研究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于2010年4月1日前反馈我部科技标准司。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滕云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电话:(010)66556216  传真:(010)66556213  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化妆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3.《化妆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二○一○年二月一日  附件一:  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水利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质检总局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  江苏省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  浙江省日用化学品协会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院  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蓝月亮有限公司  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花王有限公司  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广州露纯化妆品有限公司  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  上海卓多姿中信化妆品有限公司  丝宝精细化工(武汉)有限公司  中山市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  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部内征求意见单位:总量司、环评司、监测司、污防司、环监局、应急中心)
  • 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征集《化妆品微生物防控效能验证方法》团体标准参编单位和起草组成员
    各会员单位及相关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广东化妆品行业团体标准建设,构建广东省化妆品行业团体标准体系,引导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标准,根据《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经我会标委会专家组研究审议,批准《化妆品微生物防控效能验证方法》团体标准立项。化妆品微生物防控体系是确保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基础,传统化妆品防腐挑战实验采用标准菌作为目标挑战菌种,但其难以应对微生物进化性导致的微生物防腐体系崩溃的情况。建立根据企业日常击破微生物体系的事故菌种库,利用它们补充传统防腐挑战实验利用标准菌的缺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挑战结果即时升级产品防腐体系,确保整个公司产品的微生物控制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和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标准编审工作,确保标准内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使标准更具实用性、广泛性、代表性,现公开征集标准参编单位与起草人,申报事项如下:一、参编单位、起草人资格条件1.参编单位应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且为依法经营的企业;2.标准起草人由参编单位推荐,应熟悉标准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并积极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确保标准的先进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可验证性。二、参编单位、起草人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1.参与标准制定,成为标准起草组成员,并在标准文本中体现单位名称和起草人姓名(原则上每个单位限定为1人);2.标准升级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区域国际标准或修订时,优先享有参与标准制修订的权利;3.优先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评价;4.全面负责所参与起草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按时完成标准编制工作 5.全程参加标准起草相关工作会议、调研分析及实验验证等活动,按时完成标准起草工作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6.保证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三、申报要求申请参与标准起草的相关单位需填写《团体标准起草参编单位申请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将申请表以邮件形式发送至研究会邮箱:3126145286@qq.com,并将原件快递至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四、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联系方式联系人:林芝电话:18520226299邮箱:3126145286@qq.com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110号中创汇赛宝科技园E栋104室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2024年3月4日
  • 《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环保部发布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意见的函,具体如下: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防治乳制品工业污染,我部决定制定《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定,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有关材料印送给你们,请研究并提出书面意见,于2011年1月15日前反馈我部。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胡林林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电话:(010)66556215  传真:(010)66556213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原霞 周羽化  通信地址:北京市安外大羊坊8号  邮政编码:100012  联系电话:(010)84934068  传真:(010)84921403  附件:1.《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2. 《乳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一: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水利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环境保护部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生产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乳业有限公司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  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  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  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  徐州绿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部内征求意见单位:总量司、环评司、污防司、环监局)
  • 《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发布!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蝙蝠蛾(Hepiahus/Thitarodes spp.)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藏药资源,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冬虫夏草常被称作“冬虫草”或“虫草”,藏语称之为“雅扎衮布”,意为“冬天的虫,夏天的草”。近些年,随着保鲜技术、快递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使得消费者短时间内获得新鲜冬虫夏草成为可能,新鲜冬虫夏草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青海省冬虫夏草(鲜品)的交易额已突破30 亿元,在冬虫夏草的交易比重中逐渐增大。然而,在逐渐增大的市场大背景下,对于新鲜冬虫夏草的除杂、包装、运输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缺乏野生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准。冬虫夏草(鲜品)市场上出现人工冬虫夏草掺杂、以次充好、“水洗草”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冬虫夏草(鲜品)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急需对冬虫夏草(鲜品)的除杂、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准,为冬虫夏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由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归口,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起草的《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了保证该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7月20之前以邮件(287560889@qq.com)方式反馈至协会,逾期未回复意见的按无异议处理。《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意见稿)规定了冬虫夏草(鲜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集自青海省冬虫夏草产区内,海拔≥3500m,采集时间为4月上旬至6月下旬的冬虫夏草采挖季节内的野生冬虫夏草(鲜品)。  在“技术要求”方面,该标准规定了冬虫夏草的原料、虫草性状、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特殊规定及净含量等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冬虫夏草需要满足不使用化学方式处理(如:使用硫磺熏制等);不添加防腐剂;不使用着色剂;不添加金属类物质(如:注入、裹杂金属或重金属类物质等);不添加可影响产品性能、影响产品重量或颜色的任何异物(如:在子座上裹杂水泥等)等特殊规定。 理化指标在检验方法中也对原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水分、砷、铅、汞、二氧化硫残留量按照GB5009系列标准测定,腺苷按照附录B测定。检验规则中也对抽样有明确规定;从同一时间、同地点、同等级虫草成品中,随机抽取30 根,其中20 根用作检验,余样封存备查。在“标志、标签、贮存和保质期”方面,该标准规定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志、标签应符合符合GB7718的规定;贮存温度≤-20℃,相对湿度≤30%;成品在符合本标准条件下,保质期为30天。  其他详细内容可下载下文附件查看。《冬虫夏草(鲜品)》(征求意见稿).pdf意见反馈表.doc
  • 市场监管总局:以更高标准提供“湾区认证”服务,推动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结果互信互认
    今日(7月1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场监管局总局了解到,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目前,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正在涉港企业登记法律文书公证及相关事项达成共识。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探索、创新举措,推进监管规则有机衔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湾区标准”是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以清单形式公布。自2020年以来,总局支持和指导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聚焦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研制和实施“湾区标准”,目前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湾区认证”是在市场监管总局和粤港澳三地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由内地和港澳地区合格评定机构等经营主体联合开展的高端品质认证项目,致力于推动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结果互信互认。三地认证检测机构及相关组织还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交流合作,以更高标准提供“湾区认证”服务。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局全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内地与香港共同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多次进行沟通交流,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对策,保障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质量安全可靠。接下来,将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领域监管规则衔接,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此外,根据中国委托公证人制度,香港居民回内地处理法律事务公证书,须由司法部任命的委托公证人出具,并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加章转递发往内地使用。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保持良好交流互动,就涉港企业登记法律文书公证及相关事项达成共识。双方均表示愿意建立长效互动机制,促进内地与香港经贸往来、便利香港投资人在内地创业,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我国拟全面清整现行食品安全质量等标准
    相关新闻 卫生部:2015年底前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日前,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将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清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具体通知内容如下所示: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可从卫生部网站下载)。现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请于2012年2月28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部监督局。  传真:010-68792408  电子邮件:biaozhun@moh.gov.cn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制定本规划。  一、食品安全标准现状  (一)建设成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各部门、各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立了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行业标准3100余项。  《食品安全法》公布施行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明确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和管理制度。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制度。二是加快食品标准清理整合。重点对粮食、植物油、肉制品、乳与乳制品、酒类、调味品、饮料等食品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废止和调整了一批标准和指标,稳妥处理现行食品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三是制定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制定公布1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农药残留限量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补充完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四是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顺利实施。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传培训,组织开展标准跟踪评价,指导食品行业严格执行新的标准。五是深入参与国际食品法典事务。承担国际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当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区域执行委员,主办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会议、农药残留法典会议,充分借鉴国际食品标准制定和管理的经验。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近年来,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和食品标准研制条件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清理完善。《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各部门依职责分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总体数量多,但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标准间的衔接协调程度不高。二是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尚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例如部分配套检测方法、食品包装材料等标准缺失。三是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标准总体上标龄较长,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需要,影响了相关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四是标准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有待加强。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执行要求高,社会关注度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改进征求意见的方式和方法,做好标准的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等工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的制约因素有: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标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研制标准的能力不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的原则,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努力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基本构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二)基本原则。  1.以保护公众健康为宗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标准项目与指标要涵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要求。  2.以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为重点,科学合理设置标准内容,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坚持立足国情的原则。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中国国情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兼顾行业现实和监管实际需要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4.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注重在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拓宽征求意见的范围和方式,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三)主要目标。  ——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到2015年基本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整合工作,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  ——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与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建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鼓励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  ——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学习贯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食品安全状况。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清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和强制执行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标准清理的原则和方法并开展清理工作。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对现行1900项食品国家标准和30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根据标准清理结果,提出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整合和废止相关标准或技术指标的清理意见 根据标准清理结果,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整合和废止工作。  (二)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基础标准。按照“边清理、边完善”的工作原则,在对现行食品标准清理的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组织和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重要标准不足和标准不配套等问题,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重点做好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污染物、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限量、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标签、食品安全术语、分类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2015年底前,修订食品污染物、生物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食品标签标准 制定食品安全术语、分类标准 制定食品致病性微生物限量标准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指示性微生物控制要求,制定餐饮业即食食品微生物标准,科学设置食品产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和限量 完善食品容器、包装、加工设备材料标准和食品容器、包装用添加剂使用等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按照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安全控制的要求,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强化原料、生产过程、运输和贮存、卫生管理等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2015年底前,制定公布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经营企业卫生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卫生规范等2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形成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标准体系。按照食品类别、生产经营方式等特点,进一步细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控制食品污染的要求和规定。  (四)合理设置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不同特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制定食品中基础标准不能涵盖的危害因素限量要求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强制性质量指标,覆盖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原料及产品等。  2015年底前,制定、修订肉类食品、水产品、粮食、食用油脂、酒类、调味品、豆类制品、饮料等主要大类食品产品标准,侧重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  (五)建立健全配套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限量指标,制定、修订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  2015年底前,重点制定、修订食品中各类污染物、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产品标准指标、包装材料等分析检测方法标准,进一步完善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等标准。  (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2012年底前,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规范等相关法规。2013年底前,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征求意见、标准审评、审评委员会委员管理、标准公布等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  (七)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沟通交流和贯彻实施。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的宣传、培训、咨询和跟踪评价等工作力度,促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重点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传和标准相关知识科普,特别是技术性强、公众普遍关注标准的宣传和解读 完善标准申报、咨询和解释等程序,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事件舆情处置程序,及时解答各方关注的标准问题 督促行业、企业主动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依标准做好食品安全监管 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掌握标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八)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需要,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增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研究、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追踪比较研究、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体系设置研究、主要功能类别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等基础研究,并在标准工作中积极转化和应用研究成果。  (九)提高参与国际食品法典事务的能力。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学习和借鉴国际食品标准管理经验,同时参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维护我国食品贸易利益。  到2015年,实现全面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各项活动,动态跟踪食品法典标准工作 参与或牵头与我国食品贸易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食品标准制定、修订和相关技术交流 不断完善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会商机制,研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要问题,协商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各项工作,细化分解本规划确定的任务,明确具体工作的目标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  (二)落实各部门和行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的责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卫生部要牵头规划实施,组织标准清理和制定、修订工作 食品相关监管部门要对本部门制定公布的食品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清理,提出标准清理的意见并提供日常监测和监督检查数据,敦促行业和企业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经营 行业部门要主动参与和配合标准体系建设,配合标准制定、修订和标准宣传、行业引导等。  (三)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需要配备必要的经费保障。国家财政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开展本规划确定的重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保障经费投入,同时严格监管标准工作经费使用,确保经费高效合规使用。充分利用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研制机构和行业组织,设立各类标准的技术性平台,参与标准制定和修订、宣传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建设,引进优秀领军人才,增加标准工作人员配备,充实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力量。加强对重点科研院校、技术机构专业人才的标准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支数量足、水平高的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五)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对本规划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和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每项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管理要求,及时、科学、动态调整本规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卫生部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指导未来五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主要依据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制定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规划和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也对食品安全标准等工作作出规定。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10年,我部委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承担《规划》起草任务,并于2011年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并修改完善《规划》。  2011年5月至8月,多次组织召开《规划》研讨会,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基本状况,存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框架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重点工作,形成《规划》初稿。  2011年9月至10月,进一步研究完善《规划》文本,请相关部门提供以往公布的食品国家、行业标准和相关建议等,充实和完善《规划》内容,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2011年10月至11月,组织召开3次专家研讨会,认真研究《规划》文本,梳理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文本。  2011年11月底,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行业研讨会,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对《规划》意见。  2011年12月,发文征求各相关部门、有关协会、部内司局等单位意见,共计收到来自23个单位64条意见。  2011年12月2日,提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研究,并根据委员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说明  (一)关于《规划》的定位。起草过程中对《规划》定位进行了反复研究,主要包括:一是《规划》涵盖的范围。经研究,《规划》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等体系建设内容,还包括标准清理完善和标准制定、基础研究等具体工作内容 二是《规划》的名称。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确定《规划》的名称,不采纳《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规划》等意见 三是仅限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内容,各省份可以参照《规划》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划。  (二)关于《规划》的框架。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食品安全标准现状,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后的食品标准工作和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第二部分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提出清理整合现行标准、加快标准制定、修订、完善标准管理制度、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等主要目标。第三部分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主要任务,确定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重点,明确基础标准、生产经营规范、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修订重点任务等。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强化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在标准工作中的责任,加大标准建设经费投入,开展标准相关基础研究等要求。  (三)关于标准建设成效。起草过程中曾多次研究食品标准现状,经征求专家和部门意见后,确定分别介绍《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后的工作情况。我部还专门发文请相关部门提供其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情况,便于准确反映食品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制约因素。  (四)关于工作任务。《规划》突出了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本着“先清理”现行食品标准,再逐步“整合”完善为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加快推进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方面,特别突出加快基础标准和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此外还分析提出了基础标准、生产经营规范、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的工作重点和每类标准的具体工作任务。  (五)关于食品中违法添加物管理。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经验,食品污染物指食品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本身含有或带入的物质,不包括违法添加的物质,通常不将违法添加物作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信息等,对发现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名录及检测方法予以公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根据上述规定,我部研究公布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及其检测方法,现已公布六批“黑名单”涉及非法食品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六)关于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经反复研究,提出建立标准工作部门会商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标准体系建设重点问题。请食品相关监管部门清理本部门制定公布的标准,提供日常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数据,请行业部门主动参与和配合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并做好行业引导等工作。此外,还特别提出开展标准相关基础研究,为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 卫计委公开征求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意见
    p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17年7月15日前反馈意见。/pp  邮箱:biaozhunchu@126.com/pp  传真:010-68791474/pp  附件:/pp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33b2a800-60e8-4423-99b5-45a6fefc070e.docx"1.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a  /pp style="line-height: 16px "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e328236f-1852-4344-8a52-3c361b0daee6.docx"2.《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docx/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征求意见稿)/strong/spanstrongbr//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一章 总则/strong/pp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办法。/pp  第二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pp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pp  国家卫生计生委、农业部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pp  第四条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等部门应当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实际提出食品安全标准立项建议、提供标准制定的有关条件,组织开展标准跟踪评价并及时通报国家卫生计生委。/pp  鼓励跨部门、跨领域的专家和团队组成标准协作组参与标准研制、跟踪评价和宣传培训等工作。/pp  第五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包括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编号、公布以及跟踪评价等。/pp  第六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负责审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其他技术问题,提出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建议,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pp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审评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拟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督促检查标准制定项目执行情况,审核并上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咨询、答复、跟踪评价、研究和交流,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信息化管理。/pp  秘书处设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pp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pp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和本办法有关要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二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计划和立项/strong/pp  第八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pp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应当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等。/pp  第九条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应当征集本系统意见,并在编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年度制定计划期间,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立项建议。/pp  相关行业协(学)会、消费者协会、技术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pp  第十条 建议立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pp  第十一条 立项建议应当包括需要解决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立项的背景和理由、现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依据、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标准候选起草单位等。/pp  第十二条 审评委员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需求,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进行研究,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的咨询意见。/pp  秘书处根据立项建议和审评委员会的咨询意见提出承担标准起草单位的建议。/pp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年度制定计划在公布前,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p  第十四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等部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年度制定计划。/pp  第十五条 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pp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可以紧急增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三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strong/pp  第十六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标准起草单位签订委托协议。相关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本系统标准起草单位做好相关工作。/pp  第十七条 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pp  第十八条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负责人在起草过程中,应当组成标准起草协作组深入调查研究,保证标准起草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食品安全监管及其他相关部门、行业协(学)会、技术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应对标准起草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pp  第十九条 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充分听取标准使用单位、有关科研院校和专家的意见。/pp  第二十条 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起草工作,并将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对世界贸易组织通报材料等送审材料及时报送秘书处。/pp  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写要求由秘书处另行制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四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和审查/strong/pp  第二十一条 秘书处对送审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等进行初步审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及时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pp  第二十二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征求部门、行业意见,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照规定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的通报程序。/pp  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组织本部门(行业)认真研究,在规定时限内反馈意见。/pp  第二十三条 标准起草单位应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当说明理由,形成标准送审稿。/pp  第二十四条 秘书处适时提请专业委员会审查标准送审稿。/pp  专业委员会负责对标准送审稿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审查。单位委员派员参加专业委员会会议,并代表本单位提出标准审查意见。/pp  第二十五条 专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标准,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签署审查意见后,提交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查。经主任会议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应当经技术总师签署审查意见,形成标准报批稿,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pp  第二十六条 未通过审查的标准,审评委员会应当说明未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标准起草单位应当根据修改意见修改,由秘书处审核后提交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审查。/pp  有重大原则性修改内容的,应再次公开征求意见。/pp  第二十七条 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标准审查程序可简化,由审评委员会主任委托技术总师牵头组织相关专业委员会和专家会议共同审查标准后,按程序报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五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批准、编号和公布/strong/pp  第二十八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等部门联合批准并以公告形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pp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及其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pp  根据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可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pp  批准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部门在标准会签过程中应当审核待发布标准的制定程序、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pp  第二十九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编号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标准委的协商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pp  第三十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pp  第三十一条 根据需要,秘书处组织标准起草单位等编写标准实施要点问答,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核后发布,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指导。/pp  第三十二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解释,标准解释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文本具有同等效力。/pp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及其检验方法标准的解释由农业部负责。/pp  秘书处组织标准起草人和起草单位为标准解释工作提供技术支持。/pp  第三十三条 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地方有关部门,依据标准解释及问答等给予指导、解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六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strong/pp  第三十四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工作。/pp  第三十五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pp  第三十六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本系统并广泛发动食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社会资源,收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意见和建议。/pp  第三十七条 秘书处应当对收集的标准跟踪评价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并反馈标准起草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秘书处可组织开展重点标准的专项跟踪评价工作。/pp  第三十八条 跟踪评价结果应当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的重要依据。/pp  第三十九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后,相关技术内容需作纠正、调整、修改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改单形式修改。/pp  第四十条 标准修改单经专业委员会审查通过,报请审评委员会技术总师签署意见后,由秘书处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pp  第四十一条 对标准编辑性错误等非实质内容进行调整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可以通过发布标准勘误加以修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七章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strong/pp  第四十二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要求,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宣传、跟踪评价和咨询等。/pp  第四十三条 地方特色食品,指在部分地域有30年以上传统食用习惯的食品,包括地方特有的食品原料和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pp  第四十四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包括地方特色食品原料及产品、与地方特色食品配套的检验方法与规程、与地方特色食品配套的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要求等。/pp  第四十五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得与国家标准交叉、重复或矛盾。/pp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通用标准或食品产品标准等已经涵盖的食品、检验方法,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不得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pp  第四十六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制度和工作程序。秘书处负责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具体工作。/pp  第四十七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计划书面报送秘书处征求意见。/pp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公布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秘书处提交报送文件、标准文本以及编制说明等备案材料(含电子版)。/pp  第四十八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抵触的,秘书处书面反馈不予备案意见。/pp  第四十九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pp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编号由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三部分组成。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S”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加斜线组成,标准顺序号与年代号之间的连接号为“-”字线。/pp  第五十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联合制定发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pp  第五十一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如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部门、行业协(学)会、消费者协会、技术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自行废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八章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strong/pp  第五十二条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是指由境外生产经营的,出口国有相应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进行规范,而我国尚未制定公布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进口无国标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进口无国标食品不包括以下情形:/pp  (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通用标准或产品标准已经涵盖的食品 /pp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或审批的食品 /pp  (三)由已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种原料混合而成的预混食品 /pp  (四)其他不属于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形。/pp  第五十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负责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指定适用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pp  第五十四条 根据审查需要,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中选择相关专家承担具体申请材料的技术审查工作。根据需要,可邀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的有关技术机构的专家参与审查工作。/pp  第五十五条 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需要指定适用标准的,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将出口国所执行的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其他国家相关标准等材料提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进行技术审查。/pp  第五十六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技术审查意见审核通过后,发布暂予适用标准。/pp  第五十七条 需要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执行。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后,原文件自行废止。/pp  第五十八条 有证据表明进口无国标食品其安全可能存在问题或所执行的标准技术指标发生变化等情形的,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对发布的进口无国标食品的适用标准进行重新审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九章 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标准化管理/strong/pp  第五十九条 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查程序开展安全性审查,公布适用标准。/pp  第六十条 秘书处负责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审查具体工作。/pp  第六十一条 相关行业协(学)会、消费者协会、技术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或公民等可以向秘书处提出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标准立项建议,提交标准草案、编制说明(包括产品安全性评估资料)。/pp  第六十二条 对符合要求的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立项建议,秘书处提交审评委员会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立项建议,应当书面告知申请者。/pp  第六十三条 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审查实施等参照本办法第四章、第五章执行。/pp  第六十四条 审查通过的标准,秘书处将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 未通过审查的标准,秘书处应明确理由并告知申请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十章附则/strong/pp  第六十五条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并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财经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pp  第六十六条 标准文本应在前言中注明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信息。/pp  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属于科技成果,并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pp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月日起施行。/p
  • 多项标准征求意见稿密集发布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日趋完善
    p  近日,生态环境部密集发布多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征求意见稿,继水质检测相关标准、产品技术要求之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又相继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日趋完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362c233-4273-43ac-9996-29901a19c1e4.jpg" title="tu1.jpg" alt="tu1.jpg"//pp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第一次修订,标准中规定了固定污染源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与原标准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取消了标准分级 2.收严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调整了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 4.更新了监测要求。/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2/attachment/198631e4-ad27-4f28-a47c-aafc97a42174.pdf" target="_self" title="1.pdf" textvalue="《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pdf/a/span/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2/attachment/e1b1cec2-3b9f-455a-9948-bd113d01c0a0.pdf" target="_self" title="2.pdf" textvalue="《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a/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91840d0-d8f0-4162-b286-cd6d646f51e1.jpg" title="tu2.jpg" alt="tu2.jpg"//pp  《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为首次发布,标准中规定了农药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该标准是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2/attachment/000c9cc7-b83b-43ab-81bd-92f4f597e2ae.pdf" target="_self" title="3.pdf" textvalue="《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pdf/span/a/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2/attachment/04253afd-75fb-4ffe-8d36-7069a10e8188.pdf" target="_self" title="4.pdf" textvalue="《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a/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66dfa42-9d64-415c-a8df-d05350297c18.jpg" title="tu3.jpg" alt="tu3.jpg"//pp  《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涉及黄金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旨在规范污染治理行为,推动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政策适用于黄金行业金矿采选和以金精(块)矿、废杂金等为原料冶炼黄金过程的污染防控,不适用于有色金属等行业冶炼副产金的过程。以下为《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详细内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征求意见稿)/strong/pp  一、总则/pp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防治黄金行业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黄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pp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黄金行业金矿采选和以金精(块)矿、废杂金等为原料冶炼黄金过程的污染防控,不适用于有色金属等行业冶炼副产金的过程。/pp  (三)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可为黄金行业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制度贯彻实施和排放标准制定等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pp  (四)黄金行业应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资源化利用”结合的原则,以氰化尾渣、含氰废水及重金属污染防控为重点,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提高黄金行业污染防治水平。/pp  二、源头及生产过程污染防控/pp  (一)源头控制/pp  1.鼓励金矿资源经浮选工艺富集后再进行冶炼处理。/pp  2.鼓励金精矿集中氰化冶炼,提高金冶炼产业集中度。/pp  (二)采选过程污染防控/pp  1.优先采用充填采矿法等能够减轻对环境影响的开采技术。/pp  2.有颗粒金的金矿石宜选用重选工艺。/pp  3.选矿生产宜使用复合、低毒浮选药剂。/pp  4.鼓励采选过程使用采选专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pp  5.采选过程应采用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的生产设备。选矿工艺设备宜采用变频节能技术。/pp  6.矿井涌水应进行收集,经处理后优先进行选矿、除尘、绿化等综合利用。/pp  (三)冶炼过程污染防控/pp  1.难处理金精矿预处理宜采用生物氧化、压力氧化等湿法预处理技术。/pp  2.鼓励采用低氰浸金药剂提金。/pp  3.氰化提金过程宜采用实时数据收集、远程控制的自动化技术,达到最佳工艺参数实时调整。/pp  4.金精炼过程宜采用氯化精炼、萃取精炼及电解精炼等氮氧化物产生量少的工艺。鼓励常规湿法精炼采用氮氧化物循环利用技术。/pp  5.氰化尾矿浆输送管线宜采用全过程监控与风险防范技术。/pp  6.氰化提金工艺应配套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氰化物及有价组分综合回收等有利于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清洁生产工艺。/pp  7.难处理金矿石或金精矿预处理工艺产生的余热宜综合利用。/pp  三、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pp  (一)大气污染防治/pp  1.金矿石破碎筛分工序宜设置在有挡风、遮盖措施的半封闭车间,应采取收集措施,宜选择袋式除尘装备,收集的粉尘应返回生产过程。/pp  2.金矿石、金精矿贮存场所应设有防风抑尘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采场、排土场、尾矿库应采用遮盖、喷淋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排放。生产区内道路应采用洒水降尘控制扬尘。/pp  3.焙烧烟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优先采用制酸技术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pp  4.鼓励利用含氰贫液或含氰矿浆净化处理焙烧烟气中二氧化硫和冶炼烟气中氮氧化物。/pp  5.含金物料(包括废杂金)精炼提纯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采取负压工况收集、处理合格后外排。对无法完全密闭的废气排放点,应采用集气装置收集并处理后统一外排,严格控制无组织排放。/pp  (二)水污染防治/pp  1.水污染防治应遵循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原则。/pp  2.采矿废水宜采用混凝、沉淀或过滤等方法达标处理后进行生产、绿化、生活等综合利用。/pp  3.鼓励金精矿预处理过程产生的含酸废水用于处理氰化尾渣。/pp  4.鼓励将氰化工艺循环水中的硫氰化物转化为氰化物进行回用。/pp  5.生活污水经单独收集并达标处理后宜用于生产、绿化、冲洗。/pp  (三)固体废物利用处置/pp  1.采矿废石、浮选尾矿等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利用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应要求。采矿废石应优先用于回填利用,或作为建材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鼓励利用采选过程产生的浮选尾矿进行回填等综合利用。/pp  2.氰化尾渣等危险废物的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应要求。氰化尾渣用于露天采坑或井下采空区回填、水泥窑协同处置、有价成分回收等资源化利用,应采用与利用处置方式相适应的预处理技术,确保满足无害化要求。/pp  3.宜采用焙烧烟气、工艺废水对氰化尾渣进行无害化处理。/pp  4.精炼过程产生的冶炼渣宜返回生产流程再次利用。/pp  (四)其他污染防治/pp  1.噪声污染防治/pp  (1)应通过合理的生产布局减少对厂界外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pp  (2)对于噪声较大的各类风机、破碎机、球磨机等应采取隔振、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pp  2.生态保护/pp  (1)采矿、选矿工业场地的选择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黄金矿山企业应建挡墙,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pp  (2)露天开采矿山宜采用“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pp  (3)优先采用原生植物覆盖生态修复技术。/pp  (4)新建、改扩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pp  四、二次污染防治/pp  (一)应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减少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pp  (二)对储存、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和存在泄漏风险的装置,应设置防渗的事故废水收集池。/pp  (三)宜采用臭氧法、双氧水法等二次污染少的方法对含氰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pp  (四)宜采用臭氧法、双氧水法、压榨-反洗-净化法等二次污染少的方法对回填用氰化尾渣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采用因科法、氯氧化法和降氰沉淀法作为氰化尾渣回填的预处理工艺。/pp  (五)采用氰化提金工艺企业应设置相应含氰废水或氰化尾渣渗滤液事故收集池,并配套相应无害化处理设施。/pp  (六)在矿石、采矿废石及采选过程浮选尾矿运输过程中,应对运输车辆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防遗撒措施。/pp  (七)氰化尾渣应单独运输,汽车运输过程应采取防扬尘、防雨、防渗(漏)措施。运输车辆离开氰渣场地前应对车身进行清洗,清洗后废水应收集后无害化处理。/pp  (八)尾矿库应采取干滩遮盖或植被覆盖、设置截排洪沟渠、设置挡风抑尘墙(网)等防止尾矿流失或尾矿粉尘飞扬的措施。/pp  (九)尾矿库应按照贮存尾矿性质进行合理防渗,并在坝外设置尾矿库渗滤液收集设施及渗滤液应急无害化处理设施。/pp  五、鼓励研发的污染防治技术/pp  (一)井下采、选一体化技术。/pp  (二)智能化矿山开采技术。/pp  (三)浮选废水尾矿库前处理回用技术。/pp  (四)无氰提金技术。/pp  (五)金矿清洁氰化提金技术。/pp  (六)废杂金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pp  (七)分选回收尾矿中有价组分技术。/pp  (八)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技术。/pp  (九)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矿山全生命周期的可跨界服务的资源转型技术。/pp  (十)氰化尾渣作为建材原料综合利用技术。/pp  (十一)氰化物应急预警和原位快速处置技术。/p
  • 我国正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限量值标准体系
    我国正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限量值标准体系用标准给食品安全划出底线  【最新进展】  限量值,一个陌生的名词突然间让许多中国人熟悉起来。  国务院近日颁布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乳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检验方法与规程,与乳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内容。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不但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需要对这些物质含量进行限定,其他食品安全标准同样需要。  “农药残留、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的限量值,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里基本上都有相关规定。兽药残留方面目前稍微欠缺一些。”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前秘书长郝煜说。  据了解,早在3年前,我国就颁布实施了有关食品安全中相关物质限量值规定的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对“污染物”的界定是“食品在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过程或环境污染所导致产生的任何物质,这些非有意加入食品中的物质为污染物,包括除农药、兽药和真毒素以外的污染物”,而“限量”则指的是“污染物在食品中允许的最大浓度”。  “这个标准对于有关物质限量的要求还太少,不能完全满足目前食品安全检测限量的相关要求。”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曹宝森说。  郝煜指出,制定一套完整有关食品安全限量值的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为每一个物质的限量值标准都需要相关的检测标准做支撑。这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和设备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相关工作非一日之功。  【追踪阅读】  尽管自2002年起,中国乳制品就被禁止进入欧盟。但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欧盟委员会还是要求欧盟各国进一步加强对入境奶制品的控制。欧盟海关将对于所有奶粉含量超过15%的中国入境食品进行严密检查。对于已经在欧洲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的同类产品,将进行随机抽样检查。  曹宝森表示,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历史发展等一系列原因,目前对于食品安全标准中一些物质的限量值要求非常具体,也非常完善。除了类似三聚氰胺这样明确不能加入的物质外,一般性的物质,在食品中都有相关限量值的要求,他们能根据试验数据很快做出相应的风险评估。  “建立有关食品安全限量值的标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样也是国际食品安全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启动这样的系统工程建设,早日让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跟国际接轨。”曹宝森说。  据悉,今年4月公布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内容”方面,就明确提出要有“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记者点评】  一个小小的“限量值”,不但能确保很多食品的质量安全,更重要的是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安全。尽快建成这样的标准体系,已迫在眉睫。
  • 沃特世公司参加2011年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年度会议
    即时发布山东,青岛 - 2011年10月20日2011年10月20日至21日,由国际官定分析检测协会(AOAC)中国分部联合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承办的&ldquo 2011年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2011年AOAC中国区年度会议&rdquo 在山东青岛盛大开幕,共有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农业部,以及AOAC总部、美国FDA、欧盟委员会、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世界粮农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设立主论坛并分设天然毒素检测技术、食品中污染物质和残留的检测技术、微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和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与过敏原检测等四个分论坛,由食品安全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主题学术报告。会议汇集了国内外各方在食品安全信息工程、产品研发、技术应用、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为参会者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沃特世公司(Waters)作为全球最大的液相色谱、质谱及相关产品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全程参与了此次大会。大会期间,沃特世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蔡麒先生,在天然毒素检测技术分会场,做了题为&ldquo 天然毒素检测技术的&ldquo 质&rdquo 的飞跃&rdquo 的报告。目前针对食品中的天然毒素的检测,诞生了一些新型、快速、简单、灵敏并且稳定的技术,这些技术增加了分析实验室的效率并且降低了分析成本。例如,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技术结合荧光检测器,无需任何衍生化就可以直接分析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并且灵敏度大大超过传统的HPLC/FLR衍生化方法。另外,ACQUITY UPLC与沃特世最新的Xevo 家族串联质谱联用,现在可以通过ESI/APCI和正负电离模式的快速切换,一次分析就同时分析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毒素。结合特有的RADARTM技术,实验室可以在通过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法规定量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样品基质以及其他未知污染物的信息,而无需多次进样。 关于沃特世公司 (www.waters.com)50多年来,沃特世公司(NYSE:WAT)通过提供实用和可持续的创新,使医疗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监测领域有了显著进步,从而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创造了业务优势。作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的开创者,沃特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创造了持久的平台。2010年沃特世拥有16.4亿美元的收入和5,400名员工,它将继续带领全世界的客户探索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 联系人:张林海沃特世公司市场部86(21) 61562642lin_hai__zhang@waters.com 周瑞琳 (Grace Chow)泰信策略(PMC)020-83569288grace.chow@pmc.com.cn
  • 环保部发布首个家电产品绿色低碳标准
    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日前在北京举办“首批中国环境标志低碳认证标准发布暨首批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颁证仪式”。这是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第一个有关家电产品绿色低碳标准,同时也是最严格的标准。从标准所要求的各项指标看,该标准在多个项目上比欧盟的ROHS指令还要苛刻,共有11个企业200多个产品通过了本次低碳认证。  海尔冰箱由于满足了国家环保部对能效指数、噪音、有害物质限制上的要求而获得了此次低碳认证的001号证书,成为中国冰箱行业第一个和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品牌。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表示,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准发布,以及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是为了应对日益恶劣的环境,摆脱资源枯竭对中国经济的制约,抢占经济制高点,是中国企业必须走的绿色发展道路。
  • 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对2023年第一批化妆品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标委会委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按照标准起草的有关有求,现在网上对《化妆品限用组分月桂醇聚醚-9 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妆品中限用组分二氨基嘧啶氧化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两项化妆品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组织人员进行讨论,有意见的单位填写《征求意见表》并于2023年6月19日前将《征求意见表》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形式反馈给起草单位(联系方式见《征求意见表》),并抄送标委会秘书处。同时,按照GB/T1.1-2020的最新要求,在提交反馈意见时,也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意见,如没有意见也应复函说明,逾期不复函,按无异议处理。对比较重大的意见,应说明论据或提出技术经济论证。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斌、康薇 电话:021-64087272*3012 传真/电话:021-54483433 邮箱:tc257sc2@sriffi.com 邮编:200232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南宁路480号上海香料研究所 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化妆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23年4月19日化妆品限用组分月桂醇聚醚-9 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pdf化妆品中限用组分二氨基嘧啶氧化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pdf
  • 《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核磁共振波谱法》标准征求意见中
    近日,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核磁共振波谱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如下图所示:附件1 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Determination of stachyose in foo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方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的乳糖,包括牛奶、发酵乳、奶片、奶酪、奶粉中乳糖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JY/T 0578—2020 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测试方法通则JJF 1448—2014 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校准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原理在充分弛豫条件下,一维核磁共振波谱谱峰的积分面积与样品中所对应的自旋核的数目成正比。同时基于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峰面积)互易原理,即给定线圈中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90°脉冲宽度成反比,分别测定外标参考物质和待测样品的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90°脉冲宽度,采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乳糖的含量。5  试剂和材料5.1  一般要求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2008规定的二级或二级以上水。5.2  试剂5.2.1  重水(D2O):纯度≥99.8%。5.2.2  3-(三甲基硅烷基)氘代丙酸钠[(CH3)3SiCD2CD2CO2Na,TSP-d4]。2 mol/L盐酸(HCl)。2 mol/L氢氧化钠(NaOH)。叠氮化钠(NaN3)。5.3  试剂配制5.3.1  TSP-d4溶液(10 g/L):称取0.5 g(精确至10 mg)TSP-d4(5.2.4)至50 mL容量瓶,加入5 mg叠氮化钠(5.2.5),用重水(5.2.1)定容,混匀。5.4  标准品5.4.1  柠檬酸标准品(C₆H₈O₇,CAS号:77-92-9):纯度≥99%。或国家有证标准物质。5.4.2  乳糖标准品(C12H22O11,CAS号:63-42-3):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5.5  标准溶液配制乳糖标准贮备液(51.2 g/L):称取512 mg(精确至1 mg)乳糖标准品(5.4.2)至1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混匀。现配现用。外标参考物柠檬酸溶液配制(2 g/L):称取200 mg(精确至1 mg)柠檬酸(5.4.1)至10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混匀。0℃~4℃密封保存,保值期1个月。乳糖系列标准工作液:准确量取上述乳糖标准储备液(5.5.1)5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得到25.6 g/L的乳糖标准溶液。使用以上相同方法,分别得到12.8 g/L、6.4 g/L、3.2 g/L、1.6 g/L、0.8 g/L、0.4 g/L、0.2 g/L、0.1 g/L、0.05 g/L乳糖标准溶液。根据样品中乳糖含量适当调整乳糖标准工作液浓度范围及乳糖标准贮备液浓度。6  仪器设备 6.1  核磁共振波谱仪:氢(1H)共振频率不低于400 MHz;可控温,温度精度不低于±0.1 K。6.2  核磁共振样品管:外径5 mm,同心且均匀。6.3  分析天平:感量为0.1 mg和1 mg。6.4  旋涡震荡仪。6.5  pH计:精度为± 0.01。6.6  移液器:量程为10 μL~100 μL和100 μL~1 000 μL。6.7  水系微孔过滤膜:孔径0.45 μm。6.8  离心机:离心速度≥ 8 000 r/min。7  试验步骤8.%2.%3  上机样品制备牛奶和发酵乳准确称取10 g(精确至1mg)样品于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35 mL蒸馏水后涡旋震荡30分钟溶解,用稀盐酸调pH值为4.4至4.5后,再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后取5mL,转速为8 000 r/min离心10 分钟,弃去上层脂肪和蛋白相,取出中间澄清的部分,用滤膜过滤,准确量取900 μL滤液,再加入100 μL浓度为10 g/L的TSP重水溶液(5.3.1),取600 µL于核磁管中待测。奶粉准确称取1 g样品(精确至1 mg)于50 mL容量瓶中,以下部分同纯奶和发酵乳(7.1.2)。奶片取适量样品,压碎研磨成粉末。以下部分同奶粉样品的配制(7.1.2)。奶酪取适量样品,压碎或用粉碎机粉碎。以下部分同奶粉样品的配制(7.1.3)标准样取900 µL样品溶液(5.5.2,5.5.3),100 μL浓度为10 g/L的TSP重水溶液(5.3.1),旋涡震荡至少1min.充分混匀,取600 µL于核磁管中待测。7.1  上机测定参考条件7.1.1  核磁共振样品管不旋转。7.1.2  检测温度:(300.0± 0.1)K。7.1.3  空扫次数:4次。7.1.4  扫描次数:64次。7.1.5  谱宽:8 000 Hz。7.1.6  采样点数:65 536。7.1.7  接收增益:16。7.1.8  弛豫延迟时间:≥4 s。7.1.9  水峰压制脉冲序列:预饱和加相位循环。7.2  上机测定7.2.1  按照JY/T 0578—2020的规定对探头温度进行校正;按照JJF 1448—2014的规定对1H谱灵敏度、分辨力、线性、1H谱定量重复性进行校准。7.2.2  将装有上机样品(7.1.3)的核磁共振样品管置于核磁共振仪检测腔内,设置样品管不旋转。7.2.3  设置待测样品温度为300.0 K,测样前需要等待样品温度稳定。7.2.4  新建氢谱标准实验文件。7.2.5  锁场与调谐。7.2.6  匀场。7.2.7  测定样品的90°脉冲宽度,并记录结果。7.2.8  调用有相位循环的预饱和水峰压制脉冲序列。7.2.9  在7.2条件下设定参数,根据记录结果(7.3.7)设定90°脉冲宽度,根据水峰压制效果优化水峰压制位置、压制功率等,保持各样品接收器增益值一致。7.2.10  采集并保存数据。9  数据处理9.1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相位校正和基线校正,并以TSP-d4中硅烷甲基的化学位移作为零点进行定标。9.2  定性分析对乳糖标准品和外标参考物柠檬酸的1H NMR谱(参见附录A)信号峰进行归属,得到乳糖和柠檬酸的定量相关参数(参见附录A),包括定量峰化学位移、耦合常数、氢原子数量及积分区域。应注意定量峰积分区域未受到干扰。9.3  定量峰积分根据定性分析(8.2)得到的积分区域进行积分,分别得到外标柠檬酸和乳糖定量峰积分面积。 10  结果计算10.1  校正因子(CF)的计算10.1.1  乳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上机样品质量浓度计算乳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5.5.3)上机样品质量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 … … … … … (1)式中:CQ——外标柠檬酸溶液(5.5.2)上机样品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WQ——柠檬酸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AS——上机样品中乳糖定量峰积分面积;AQ——外标柠檬酸溶液上机样品中柠檬酸定量峰积分面积;nHQ——外标柠檬酸溶液上机样品中柠檬酸积分区域对应的氢原子数量;nHS——上机样品中乳糖积分区域对应的氢原子数量;NSQ——外标柠檬酸溶液上机样品扫描次数;NSS——上机样品扫描次数;PS——上机样品1H 90°脉冲宽度;PQ——外标柠檬酸溶液上机样品1H 90°脉冲宽度;TS——上机样品检测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TQ——外标柠檬酸溶液上机样品检测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MWS——乳糖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10.1.2  回归方程绘制由公式(1)计算得到的乳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上机样品质量浓度(9.1.1)为横坐标,乳糖系列标准工作溶液(5.5.3)上机样品质量浓度为纵坐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ɑx+β,校正因子(CF)为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ɑ。10.2  结果计算样品中乳糖的含量按照公式(2)计算:… … … … … … … … … … … … … … … (2)式中:CS-S——样品中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千克(g/kg);CS——由公式(1)计算所得溶解并定容后的样品中乳糖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样品定容后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s——称取的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CF——校正因子,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ɑ。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1  精密度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12  检出限及定量限12.1  固体样品奶片、奶酪及奶粉中的乳糖检出限为0.3 g/kg,定量限为1.1 g/kg。12.2  液体样品纯奶、发酵乳中乳糖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附录A乳糖和柠檬酸1H NMR谱图及定量相关参数图A.1 标准品乳糖1H NMR谱图A.2 外标物柠檬酸1H NMR谱表A.1 定量相关参数化合物摩尔质量/(g/mol)δH(峰形,耦合常数)氢原子数量积分区域/Δδ检测温度/K乳糖342.34.45(d, J=7.8 Hz)14.359~4.503300.0柠檬酸192.143.01(d,J = 15.7 Hz)22.921~3.1432.84(d,J = 15.7 Hz)22.693~2.916编制说明.docx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