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办证芴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办证芴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办证芴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办证芴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办证芴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办证芴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办证芴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办证芴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办证芴标准品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标准品的过度依赖症【标准品专题】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18.0000pt]标准品的过度依赖症[/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0000pt][font=宋体]李学哲[/font] [/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4.0000pt] 已有近一年时间了,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发生在我去购买杜马斯定氮仪用氨基酸标准物质的国家标物中心业务办理的那次经历。记得那天下着小雨,由于好久不去位于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内的标物中心了,竟还走错了路,绕道才找到一个入口偏门,进去后看到的是熟悉的柜台,熟悉的购物方式,熟悉的那个递我标物的年长者。其实不一定非要去现场买标物的,网上购买也很方便快捷的。但是我这老观念一直在作祟,总觉得不在现场的购买行为总是让人放心不下。[/size][/font][font=宋体][size=14.0000pt][font=宋体] 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这又勾起了我在十几年前的一次能力验证的往事。不怕大家笑话,有一次省局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中,有一个市级检验机构在铅含量试验中一大瓶酱油用完后还不能确定结果,问我还有没有比对样品?落后啊!那时是叫[/font]“比对试验”,现在我们称之为“能力验证”。我们这回是参加国家局组织的能力验证,我们单位相当重视的,经我们部门建议,受单位委派,我这实验室负责人亲赴北京,去当时的国内唯一的标准物质生产销售机构国家标准化院购置标准品,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标物中心。[/size][/font][font=宋体][size=14.0000pt][font=宋体] 这次我是开了眼界,我没想到标准物质分类有这样的细,一个铅标准品几大类,浓度上区分就有好多种,我想到的最多也就是到[/font]100 mg/L[font=宋体]的储备液应该就是不错了,远不止这些,如酸基及浓度不同的就有好几种,[/font][font=Calibri]ng/mg/g[/font][font=宋体]级也有区分,我感觉来对了,比对试验似乎有底了。铅是火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法,选择适合基质的标准品后,浓度上我就选择了[/font][font=Calibri]0.5mg/L[/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5mg/L[/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0mg/L[/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00mg/L[/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000mg/L[/font][font=宋体]的各几支标准品,汞标准品也不示弱照单尽收,有了这些标准品“利器”结果我就不细说了。基于这些基础,更有甚者我还在仪器信息网上发过“比对试验进行时”的超高回复帖,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后怕,万一我的比对试验出了问题呢?[/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4.0000pt] 话说回来,这些年来我们一遇到能力验证试验、仪器期间核查、检验数据可疑、仪器验收等工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标准品,这不我又来到标物中心了[font=宋体](我还是习惯叫她这个名字)[/font]。这次标物中心工作人员见到我的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以网上订购的。我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目录,其实我在单位时已做足了功课,是有所选择的,这也是估计到情况会复杂一些,提前做的准备,结果是没想到这次我只选择到一个标准品,这与我多年去标物中心的感觉大相径庭,特别是听到某工作人员介绍的由于人为因素(做化肥标准品的那个老师退休等原因什么的?!)今后若是购买肥料标准品的话困难比较多了,我又赶紧买了氧化钾标准品。[/size][/font][font=宋体][size=14.0000pt][font=宋体] 这真不是我希望的,离开之时我在想我还会来吗?我想到的是我真的落伍了,网上选择也许会更多、更好,我今后应该会首选[/font]“网游”了。从此标准品的过度依赖感也许会淡化很多、很多……。[/size][/font]

  • 【原创】废品回收站需要办证经营

    收破烂如果是有废品收放门面的也需要办理营业证,这让多数废品回收小站的经营者颇为不解。近来,盗窃国家电力设施设备的行为十分猖獗。偷盗团伙放肆偷盗建筑工地电机、电缆,甚至偷盗国家变压电房内的电机设备。这不仅仅导致财产大量损失,也给建筑工地、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及损失。废品回收站特别是拥有电缆剥线机的经营业必须办理营业证备案。防止偷盗不法分子将不明途径的电缆电线“送缴”电缆剥线机。

  • 色谱分析类能力验证小技巧之选择合适的标准品

    根据检测项目,建议选择两个品牌或两个批次的标准品进行对比验证,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注意商品化标准品和标准储备溶液的有效期,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能力验证实验使用新的未开瓶的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纯品型标准品需要使用分析天平进行准确称量,并记录数值,同时需要关注标准品的纯度,计算目标物浓度时需要带入标准品纯度。标准品的选择还需关注目标物的形式,例如四环素的标准品是以四环素盐酸盐的形式存在的,需要确认最终要求以何种形式进行报告,在进行浓度计算时需要注意换算。

  • 【分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摘要: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8号)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106号)的要求,在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秘书处(挂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成立食品污染物限量的基础标准整合完善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本次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明确了工作组内框架组、模型组、比对组、无机组及有机组的工作内容、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进度要求等。

  • 【讨论】卫生部公开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意见

    根据 《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组织制(修)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组织制(修)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征求意见稿),并与8月6日发布。现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说明,征求意见截止于2010年10月1日,反馈意见按以下方式反馈:传真 010-67711813或电子信箱[email]gb2760@gmail.com[/email]. 附件下载: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征求意见稿)。doc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二○一○年八月四日

  •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标准“十二五”规划

    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1202/01/09-19-48-90-410687.jpg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屡遭舆论批评。近两年来,从面粉增白剂风波,到乳制品标准争议,无论是标准本身的科学性还是标准制定程序的公正性等,均面临大量质疑。日前,卫生部发出关于公开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意见征集截止到2012年2月28日。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食品安全的数千条标准有望重新洗牌。  标准清理整合至关重要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面的主要目标包括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征求意见稿》称,“十二五”期间,要清理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现阶段,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至关重要,“比补充更新重要得多”。他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多头管理,中国很多食品存在多重标准,且多为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往往交叉、重复、矛盾,对食品安全监管颇为不利。“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着多套强制性标准的国家”。  食品风险评估亟待加强  在谈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时,征求意见稿指出,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此,南开大学副教授宋华琳也指出,“风险评估”缺乏,一直是我国食品标准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的软肋之一。  宋华琳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具备典型的风险监管的特征,因此需要通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这一组织形式和程序装置,将相关的化学、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等专业知识加以整合,将诸多科学和技术信息加以整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推演,来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并将其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但宋华琳指出,目前在制度、能力、人才和技术体系等诸多方面,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对此,本次征求意见稿也强调,将“以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作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为重点,科学合理设置标准内容,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制定标准程序要透明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程序正义问题始终备受关注。本次规划对此亦有所涉及。其主要任务中提到,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即“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征求意见稿规定,2012年底前,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规范等相关法规。2013年底前,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征求意见、标准审评、审评委员会委员管理、标准公布等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  宋华琳建议,应建立审评专家的动态更新机制。这有助于防止审评专家过于固定,防止产业界和审评专家之间形成不当的联系;通过建立审评专家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从而将真正活跃在食品标准和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及时充实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专家的队伍之中。此外,他强调,未来还应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待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的利益冲突问题。  进度表  到2013年底,要基本完成对现行1900项食品国家标准和30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整合和废止。

  • 实验室配置标准溶液的到底该用纯品还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标准品

    看了一些认证过的标准品证书,标准品是经过纯品采用称量法使用基体溶液经过认证,申请GBW(E)的。我想问一下实验室啥情况用纯品,啥时候用认证过的标准品。有没有老师有正己烷中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证书啊,那个厂家的都行,以前领导买的是甲醇中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现在这个证书用不了。

  • 【原创】PBDE能力验证标准品问题

    此次ABS塑料中PBDE的能力验证考察的是PBDE-47(五溴),99(五溴),183(八溴),197(八溴),209,但我们只有PBDE-100(五溴),PBDE-205(八溴)和PBDE-209,不知道用现有的这几种标准品定量PBDE-47(五溴),99(五溴),183(八溴),197(八溴),209会不会用大的偏差,大家是如何处理的?

  • 【讨论】如果你做能力验证,你会使用液体的标准品还是固体标准品

    如果是你参加能力验证Or计量审核,你的标液会优先考虑那种?是纯的少量的标准品,量大的纯标准品,还是液体的配置好的标准品?我先谈谈我的看法,不知是否会被接受Or正确:1.量大的纯标准品 优点:可以自己称量,然后按照自己的要求配置不同高的浓度,自己操作过程,自己了解标准品过程的影响,自己信心比较的足; 缺点:一般称量比较的少,对天平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标准品本身就是液体的,取样不是很方便,而且还会有损失,害怕污染;一些标准品还不知道溶解度是多少,在配置母液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溶解完成;自己配置的标准品的时候玻璃器皿很少会经过去活化,玻璃器皿的影响也待确认。 2.液体的配置好的标准品 优点:可以直接用来使用,可以往下配置一系列的标液做标准曲线,使用方便 缺点:一般量比较的少,浓度比较低,只可以把曲线往低的点去配置,不能有高浓度的标准曲线3.纯的少量的标准品 优点:可以一定量的高浓度的点,成本比较的低 缺点:量少,配置的时候对称量的准确度要求比较高,不能配置量大,浓度高的标准液。使用建议: 1.少量的纯标准品和液体的配置好的标准品不能就使用标准品上写的质量和体积,使用称量的重量Or取出的体积,因为由溯源性考量,都只有对标准品的纯度Or浓度可以溯源(有不确定度),而体积和质量都会有一些的偏差; 2.做计量审核的话,尽量去参加的机构那边去采购标液,他的基质会和样品的基本一致,参加能力验证就如现在的6P,PBDE 的,尽量采用Accu的,因为现在大多数做这块的都是使用这个品牌的标液和大多是保持一致,那么结果就会更与大家结果保持接近!纯属个人所想!希望可以有人讨论!

  • 【原创大赛】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扩项认证

    【原创大赛】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扩项认证

    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扩项认证 由于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代替 GB/T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4.4氰化物、GB/T5009.48—2003《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4.7氰化物和GB/T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的4.45氰化物;增加了木薯粉的分析方法,所以对木薯粉中氰化物进行扩项。实验原理为:将木薯粉中的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出的氰氢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H=7.0 条件下,馏出液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本报告通过代表性样品对GB 5009.36-2016的木薯粉检测方法进行验证。[img=,690,48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146331930_70_2166779_3.png!w690x486.jpg[/img][img=,690,37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147028020_5772_2166779_3.png!w690x370.jpg[/img][b]3. 线性范围、线性方程[/b]对氰化物标准系列工作溶液进行测定,以氰化物标准溶液中氰化物的质量(ug)(即V[sub]2[/sub]体积氰化物的质量)为横坐标,氰化物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和计算回归方程,工作曲线为y=0.23478x+0.00296,R[sup]2[/sup]相关系数=0.99849。4.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b]精密度:[/b]称取6份木薯粉样品,按样品检测方法处理,测定其平行性。测得样品中氰化物含量平均值为0.230mg/kg,结果见下表:[img=,690,25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08425508_2448_2166779_3.png!w690x254.jpg[/img]回收率:取木薯粉样品,加入三个浓度水平的氰化物标准溶液(0.75mL(5ug/mL)、0.45mL(25ug/mL)、1mL(50ug/mL))进行回收实验。每一浓度水平做6次平行测定,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96.9%、92.5%,结果见下表。[img=,690,34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12508708_58_2166779_3.png!w690x348.jpg[/img][img=,690,20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13152592_8525_2166779_3.png!w690x201.jpg[/img][img=,690,21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13287106_805_2166779_3.png!w690x213.jpg[/img][img=,690,20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16493506_3493_2166779_3.png!w690x201.jpg[/img][img=,690,29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52218427958_1868_2166779_3.png!w690x295.jpg[/img]结论:按GB5009.36-2016中的第一法测氰化物,我们的方法检出限达不到标准中所写的0.015mg/kg,不知道你们的能否达到,我们也找不出什么原因。欢迎探讨下。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征求意见稿

    为啥提取物还是水浴蒸干呢?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食品添加剂 氯化钙》等12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http://www.nhfpc.gov.cn/sps/s3593/201410/651f7af836d341dd84f2cf07a8eb5e17.shtml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有以下几个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7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树脂中干燥失重的测定》7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树脂中挥发物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7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树脂中提取物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7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树脂中灼烧残渣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7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脱色试验的测定》(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模拟物中总迁移量的测定》1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模拟物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 验证方法用到的标准品问题

    请问:发展了一种手性物质拆分的新方法,并用于该手性物质的左旋和右旋物质的含量测定,对方法学进行考察验证时,做线性关系以及精密度实验,标准品应该用该手性物质的外消旋体,还是用其纯的光学异构体左旋或者右旋的呢,请大家指教哈!我觉得应该加外消旋体,因为验证这个方法要考虑拆分的分离度问题,如果用纯的左旋或者右旋做标准曲线,那就体现不了分离度,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 CMA资质认证中,标准品可以使用带ISO标号的证书吗?

    各位老师好,我们在做涂料中和人造板中有害物质物质的检测,CMA资质的认证。其中部分标准品的混标没有在标准物质网中找到,如果找单标也不没有找全(比如标准中需要检测16种多环芳烃,只有6中混合的标品)。现在找到一家公司,这种混标国内没有,所以标品的证书没有国家标准物质的标号,只有一个ISO质量体系的标号,请问这个可以通过CMA资质认证对的审核吗?

  • 分光测还原糖,如何用95%标准品做准确度验证?

    各位大神,我用DNS分光法测糖蜜中还原糖,网上没买到相对应的质控样,只买到了95%的D-葡萄糖标准品,我打算用分析纯无水葡萄糖做标准曲线,用95%的D-葡萄糖标准品做准确度验证,因为样品的还原糖高达48%,不打算做加标回收率,如何把95%的D葡萄糖标准品配制成10mg/ml的标准溶液做准确度验证?

  • 分光测还原糖,如何用95%标准品做准确度验证

    各位大神,我用DNS分光法测糖蜜中还原糖,网上没买到相对应的质控样,只买到了95%的D-葡萄糖标准品,我打算用分析纯无水葡萄糖做标准曲线,用95%的D-葡萄糖标准品做准确度验证,因为样品的还原糖高达48%,不打算做加标回收率,如何把95%的D葡萄糖标准品配制成10mg/ml的标准溶液做准确度验证?

  • 如何进行有机标准品表征实验来进行纯度获取?

    如何进行有机标准品表征实验来进行纯度获取?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8px]如何进行有机标准品表征实验来进行纯度获取?[/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6px]标准品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实验室测试工作中,标准品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对于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量和定性,我们都需要用到标准品。目前实验室的标准品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购买商业标准品,这一类标准品都附带有标样证书,证书上会有一个纯度赋值再加上一个不确定度。一般对于这一类有定值的标准品,我们都是拿来直接配制校正曲线使用。还有一类是市场上买不到的,而我们分析工作又需要此种标准品来进行定量和定性,那么此类标准品需要由实验室自己内部合成或者委托外部合成团队进行合成并提纯。[/size][/font][align=center][img=,486,5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171008192055_3102_3141805_3.png!w486x590.jpg[/img][/align][font=宋体][size=16px]这一类合成的标准品是不知道准确纯度的,也不知道该标准品含有多少杂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合成的未知纯度标准品进行标样表征,通过表征来获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子量以及相应得纯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标准品表征是一项精细且复杂的工作,而且对于分析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常用的标准品表征手段有以下几种,分别为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分析以及核磁分析,除了上述的四种主要手段外,还有其余辅助手段,比如水分含量得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测定,溶剂残留的测定等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色谱分析利用的主要手段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分析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分析,根据化合物得性质,分子量小,容易汽化,热稳定好的有机物可以利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进行分析,通过归一化法来获得有效主成分的粗略纯度。如果化合物分子量比较大,不易挥发,热稳定性不好,那么就需要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来获取其纯度及紫外图谱。[/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质谱分析获取的信息是化合物的分子量,包括[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分析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color][/url]分析。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为后续的有效成分确定来提供依据。[/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红外分析可以获得定向合成的标准品的红外图谱,通过对红外图谱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推断化合物主成分具有哪些基团,为化合物结构鉴定提供数据支撑。[/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核磁分析分为定性核磁和定量核磁,定性核磁可以获得化合物的核磁图谱,一般对于未知化合物需要进行一维和二维图谱的测定,通过核磁氢谱和碳谱,甚至是氟谱等可以确定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还有氢原子,碳原子对应的空间排布和数量。定量核磁可以通过内标的引入来确定化合物在核磁上得纯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水分和溶残含量的测定可以获得定向合成标准品里面的部分非有效成分含量,最后定值的时候可以将其扣除。[/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总结:标准品表征并非一项单一的测试工作,需要多方面考虑,通过上述手段可以获得化合物的各种信息,然后将其整合,综合对比考虑来确定化合物中有效成分的最终含量。[/size][/font]

  • 【分享】卫生部公开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意见

    [table=100%][tr][td]卫生部公开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意见[/td][/tr][tr][td] [/td][/tr][tr][t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0-08-06 15:39:12 [/td][/tr][tr][td][/td][/tr][tr][td][align=left]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我部组织制(修)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可从卫生部网站[url=http://www.moh.gov.cn/]http://www.moh.gov.cn[/url]下载),请于2010年10月1日前按以下方式反馈意见:传真010-67711813[email=foodsafetystandards@gmail.com]或电子信箱foodsafetystandards@gmail.com[/email]。 [/align] 附件:1.[ur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jdj/cmsrsdocument/doc9461.doc][color=#0000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olor](征求意见稿).doc[/url] 2.[url=http://61.49.18.65/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jdj/cmsrsdocument/doc9460.doc][color=#0000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color](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url][align=right]二○一○年八月四日[/align][/td][/tr][/table]

  • 食品中总酸方法验证用什么有证标准物质

    GBT13662-2018黄酒 总酸和GB12456-2021食品中总酸的方法验证,请问大家都买的什么标准物质,我们实验室供应商提供了几个,:总酸值标准1.0、0.5、0.1mg/gKOH,50g食醋中总酸啤酒中总酸苹果汁中总酸酱油中总酸不知道该选哪种或者是几种

  • 有证标准物和无证标准物质采用的核查、期间核查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证标准物和无证标准物质采用的核查、期间核查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对有证标准物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符合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条件等要求,对于一次性不能用完的,还要关注其密封状态,以确保在满足要求。对于无证标准物质,最好的方式是使用已知的、稳定、可靠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无法获取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选用以下核查方式或其组合:(1)通过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确认量值;(2)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3)测试近期参加过的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4)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样品。

  • 【分享】关于征求部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第五批)

    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 根据卫生部下达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计划,食品添加剂辣椒油树脂等24 项标准被列入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20100103,完成年限为1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为标准的主承担单位,负责标准的制定及组织协调工作。按照制标程序,各标准起草工作组在研究了相关标准技术资料、行业调研、检测方法验证、样品检测及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为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适用,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送给各相关单位及有关专家,广泛听取意见。请贵单位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并务必将意见填写到“意见反馈表”(见附件)中,请务必于2011年3 月10 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反馈意见,标准起草工作组将根据所收集的合理建议及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请发至:cfaa2003@yahoo.com.cn 和foodstan@sohu.com联系方式:一、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电子信箱:cfaa2003@yahoo.com.cn电话:010-59795833 传真:010-59071335联系人:薛毅 孙瑾 杜鉴二、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电子信箱:foodstan@sohu.com电话/传真:010-64645335联系人:李惠宜 柴秋儿附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番茄红(天然)》(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2011 年3 月1 日

  • 【转帖】哪天开办“准吃证”呢

    什么时候吃饭要办“准吃证”呢,这可能是个现实的问题。   河南漯河市堰城区裴城镇推出新的管理办法,农民收获玉米,要办“砍伐证”,这是《东方今报》9月17日登的奇闻怪事。一些地方一些人为创基尼斯大动阵仗,却忽略生活本身中的创造与奇迹,难道收玉米要办“砍伐证”,没有资格去打拼一个纪录回来吗。   滥砍乱伐,绝不允许的,但收玉米算是砍伐吗?算不算砍伐不管,不办证就去收玉米,镇里就要“给予严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收自家地里的玉米,还可以“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不是胡扯吗,但还真难说它就不能变成现实,哪个又曾想到过收玉米需要“砍伐证”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况且说的是“直至追究”嘛,办玉米砍伐证属于违法设立行政许可,但执行起来毕竟也是公务,你要违抗,就不免引起冲突,那就是妨碍公务,搞出事情来,不就“直至”被捉去坐牢了吗。   办证要首先向村干部打报告,写清姓名、住址、收割目的和用途、地块位置、亩数等,审查同意后找镇领导签字批准,然后去武装部办理。武装部管这事儿,准,这是一件要“使用武力和以武力为威胁”的事情。收割玉米的目的和用途,哦呀,这题目就难了,人类全部种玉米的历史,恐怕都没有人正经阐述给过答案呢。   镇里的武装部长说,办理“两证”收费是押金,目的是“震慑乱烧秸秆的行为,将来要归还”。归还不归还,还是将来的事;而眼前的情况是,一亩地500元交费,很多人交不出啊,交不出就搁着吧,这也是“震慑”效果的一部分,政府是说话算话的,不办证,玉米烂掉也不许收。   现在,裴城镇每个村都有迷彩服在巡逻,已经有人砍伐了几把玉米秆喂牲口被“拘留”并罚款。嗯,喂牲口不在“震慑”范围之内啊,为何也要捉进官里去?管不了那么多,烧不烧不是问题,办不办证才是问题。敢反抗?“直至追究……”!   丁是丁卯是卯,政策严明,有规矩而成方圆,怎不令人赞颂法家再生呢,可真是赶上被法所制的时代了。法家吴起要练女兵,杀掉几个不成队形的,要什么法,只是证明一下“军中无戏言”而已。镇政府发“玉米砍伐证”,要什么依据,只为落实不得焚烧秸秆而已。   我看到网上链接,去年河北邯郸就批办过“秸秆放倒证”,以落实不得焚烧秸秆的规定。砍伐证、放倒证,河南河北叫法不一,术语不统一,似乎也不成队形啊。《法制日报》去年的报道中,虽然质疑了“放倒证”(这名称真别扭)的做法,但也明确说了“记者不怀疑要求农民办《秸秆放倒证》的良好初衷”。出发点好,裴城镇邯郸学步或者说邯郸取经有何不可,改进一下,今年不就叫“砍伐证”了吗。   震慑确实是有效的。一个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来了,一个“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威胁来了,一队队迷彩服开到地头来了,农民是何反应呢?《东方今报》说,“说起镇政府的做法,不少村民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如此而已,也只能如此而已。   为什么不伸张权利啊,为什么不反抗非法行政啊,为什么如此唯唯诺诺啊?问问是可以,但怎样去伸张和反抗呢?有律师出主意:“村民可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举报反映”。哦,很多人在信访路上,他们反映了几十年。云南孟连的胶农也曾反映到省里,仍不免以两个胶农的死亡为代价换来一回重视。“玉米砍伐证”,算什么事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是因为爱这片土地,要我说,是因为大家对官府无可奈何。违法的行政,委屈的泪水,也算是有来有回。假如有一天,哪个地方因为吃了要拉,从而治理环境,设立“准吃证”,大概也只是“不少人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这就是被法制的生活。    2008/9/17 以上内容转自http://qzone.qq.com/blog/622000022-1221878165

  • 大家做药品分析时,怎样买有证标准物质啊???

    某次去培训听人说标准品是要有证的,也就是附有不确定度,含量,使用条件,等信息的证。具体不知道是什么证了,他说有证的话就可以不做期间核查了。想问问大家是怎样买的,国家标准物质网的那些人一点耐性都没有,有时候问多一下都不理,要他们给证更没可能。

  • 13种食品污染物将有新限量标准

    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铅、镉、汞、砷等13种食品污染物有了新的限量标准。记者昨天从卫生部获悉,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新国标制定了铅、镉、汞、砷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相比以往,则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记者昨天从新国标看到,很多污染物都曾引发过多起轰动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如镉大米、毒胶囊、血铅等。新国标不包括农残、辐射限量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卫生部专家指出,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新的GB2762标准不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限量指标。镉限量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据了解,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关行业标准411项,涵盖16种食品污染物。但此次新国标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专家表示,该新修订国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此前,国内曾发生大米镉超标事件,对镉含量标准,消费者普遍关注。记者昨天从新国标获悉,食品中对镉的限量标准设定为0.2毫克/千克,据悉,该标准比国际标准的0.4毫克/千克要严格。卫生部解释,铅、镉是食品当中更为主要的污染物,涉及食品种类甚多,CAC和各国对铅、镉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基于我国目前大范围铅污染仍比较严重的现状,新国标在2005年版本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涉及食品的种类,将原来的17类食品扩充到22个大类。"专家指出,对镉采取严控的主要原因是,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硒、铝、氟三种元素被删除记者发现,上述新国标中,对硒、铝、氟在食品中的限量要求被删除了。对此,卫生部专家解释称,上述三种元素均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硒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有的已无需作为食品污染物进行控制,有的适用于其它管理范围。专家举例称,CAC和多数国家、地区将硒从食品污染物中删除。我国实验室检测、全国营养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数据显示,各类地区居民硒摄入量较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极个别发生硒中毒地区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硒摄入,地方性硒中毒得到了很好控制,多年来未发现硒中毒现象。以上情况表明,硒限量标准在控制硒中毒方面的作用已经有限。对于铝,在旧国标里规定了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限量。调查研究发现面制品中铝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明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已明确规定了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残留量,因此此次新国标不再重复设置铝限量规定。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执行。"另外,随着对氟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普遍不再将氟作为食品污染物管理,新国标也取消了氟限量规定。如对个别食品需要制定氟限量的,可以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经研究论证后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予以管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