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释定比器

仪器信息网稀释定比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稀释定比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稀释定比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稀释定比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稀释定比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稀释定比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稀释定比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稀释定比器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稀释装置的准确度指标的商讨

    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稀释装置的准确度指标的商讨 依据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主要应由国家标准气体物质和稀释装置组成。用稀释装置稀释高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以适应不同量程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所谓稀释装置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多个高准确度的流量控制装置,按比例输出稀释气和标准气,构成所需组份和浓度。JJG693-2011要求稀释装置流量示值误差不大于±1%,重复性应不大于±0.5%。 因为该稀释装置是开环控制的,也就是说没有去对稀释配制的检定用气的浓度进行测量,然后去调节流量控制装置。所以其稀释配制得到的浓度,除依赖用于稀释的高浓度标准气体物质的不确定度外,就取决于流量控制装置的置流量示值误差。所以我认为对于稀释配气装置的准确度指标,应该给出流量控制装置的置流量示值误差。至于配制得到的气体的不确定度,可由稀释配气装置使用者,据所需配的组份和标准气体的不确定度去评定。 例如:用浓度为C1的标准气体(U=2%,k=2),稀释为浓度为C2的检定用气。其稀释的数学模型为: C2= (C1·V1)/ V2 (1) 式(1)中:V1和 V2分别是为所需标准气体和稀释气体的体积,在稀释配气装置中由流量控制装置给出。 因为该数学模型为纯积商型式,所以可以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方和根合成,并得到相对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原创大赛】仪器自稀释与人工稀释之比较测试

    【原创大赛】仪器自稀释与人工稀释之比较测试

    [align=center]前言[/align]自从用上了带有自动进样器的机子,感觉自己终于脱离了苦海。想当初,手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往那小小的石墨管进样孔里面打样品溶液,啥也看不见,就象闭着眼睛一样,一下一下约摸着把那几微升样品溶液打进去!单说每天进几百枪的辛苦,能向谁述说?何况进样时擦碰刮蹭,导致测出来的数据昏天黑地,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现在有了它,一切便有了一个改观。而且,用上了自动进样器以后,我的测试数据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而且连配制标液做标曲也可由它代劳了,于是对自动进样器这一神器感觉有点膜拜了。后来在论坛上看到安老师淡然谈到时说手动进样比自动进样更准确,我当时很不服气。然而,常言道:上的山多终遇虎。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仪器自稀释与人工手动稀释有所差异,这才不再迷信盲从,于是有了下面的实验。1 方法与过程1.1 见图1.人工手动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0ug/L、20ug/L、30ug/L、40ug/L、50ug/L,上机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后,再人工稀释4倍,上机测定。图1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均值为10.16mg/kg,稍低(GSB-6的标值范围为11.1mg/kg±0.9mg/kg)。[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2561314_1930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align][align=left]1.2 见图2 仪器自稀释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2.5、25.0、37.5、50.0ug/L,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与上述图1中所用为同一样品,即经微波消解后,再赶酸、定容,然后人工稀释4倍后,上机测定。图2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均值为9.80mg/kg,明显低于图1中GSB-6的测定值。GSB-6(菠菜)的标值范围:11.1mg/kg±0.9mg/kg。[/align][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3378227_7192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1.3 见图3 仪器自稀释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2.5、25.0、37.5、50.0ug/L,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经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后,再经仪器自稀释4倍后测定。图3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值为12.31mg/kg,明显超过了标值上限。GSB-6(菠菜)的标值范围:11.1mg/kg±0.9mg/kg。[/align][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4049511_5133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align][align=left]2 分析与讨论[/align][align=left]2.1 通过对比1.1与1.2可以看出,由仪器自稀释配制标液做标曲测出同一个样品GSB-6的铅含量低于人工配制标液做标曲的测定值。这表明这两种配制标液的方式不尽相同,仪器自稀释与人工手动稀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align][align=left]图1中蓝色方框内为1.2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试数据代入1.1中校准方程进行计算,结果为10.21mg/kg,进入GSB-6的标值范围。[/align][align=left]图2中蓝色方框内为1.1中红色方框内GSB-6 的测试数据代入1.2中校准方程进行计算,结果为9.75mg/kg,明显低于GSB-6的标值下限。[/align][align=left]2.2 通过对比1.2与1.3可以看出,人工手动稀释GSB-6后的测定值显著低于仪器自稀释GSB-6后的测定值。由此可知仪器自稀释的取液量比人工手动偏大,将导致校准曲线的信号值偏高,而使测定值偏低,这一点从1.1与1.2的对比中得到印证。[/align][align=left]3 结论[/align][align=left]结论似乎就是一句话:仪器的自稀释不可靠啊!但是这样讲,未免太过武断。没有经过大量重复性的验证试验,没有看到大量重现性的验证结果,就这样简单地否定广大仪器公司殚精竭虑为我们制造出来的自动进样器不仅厂家不答应,广大自动进样器的忠实拥趸们也是不会答应的。实际上,就连本人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些数据毕竟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在这里,我只想提醒我们的同行,对此要留一个心眼。如果有不服的版友采用实验数据驳倒了我的结论,哪怕是把我体无完肤了,我心亦热。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自动进样器![/align][align=left]谨以此文向安老师致意![/align][align=left] [/align]

  • 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稀释装置的准确度指标的商讨

    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稀释装置的准确度指标的商讨

    关于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稀释装置的准确度指标的商讨 依据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主要应由国家标准气体物质和稀释装置组成。用稀释装置稀释高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以适应不同量程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所谓稀释装置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多个高准确度的流量控制装置,按比例输出稀释气和标准气,构成所需组份和浓度。JJG693-2011要求稀释装置流量示值误差不大于±1%,重复性应不大于±0.5%。 因为该稀释装置是开环控制的,也就是说没有去对稀释配制的检定用气的浓度进行测量,然后去调节流量控制装置。所以其稀释配制得到的浓度,除依赖用于稀释的高浓度标准气体物质的不确定度外,就取决于流量控制装置的置流量示值误差。所以我认为对于稀释配气装置的准确度指标,应该给出流量控制装置的置流量示值误差。至于配制得到的气体的不确定度,可由稀释配气装置使用者,据所需配的组份和标准气体的不确定度去评定。 例如:用浓度为C1的标准气体(U=2%,k=2),稀释为浓度为C2的检定用气。其稀释的数学模型为: C2= (C1·V1)/ V2 (1) 式(1)中:V1和 V2分别是为所需标准气体和稀释气体的体积,在稀释配气装置中由流量控制装置给出。 因为该数学模型为纯积商型式,所以可以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方和根合成,并得到相对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200500_391975_1626275_3.jpg 同样取包含因子k=2,故经稀释后检定用气体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2.6%,k=2。 而且当稀释的组份不同时,由于数学模型不同,经稀释后检定用气体的扩展不确定度也不同。 但现在有的稀释配气装置生产者,直接给出其稀释配气装置的配气不确定度为±1%(因为他给出时有“±”号,我们只能按误差限来理解),不知是否欠妥? 虽说不确定度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但人们还是应该,实际上人们也正是这样努力,尽可能多地去发现能认识的不确定度源,将其尽可能恰当地评定出来。 版友们:你们说是吗?

  • 【讨论】定容与稀释倍数?

    在这个版块我看到很多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确切的讲是定容到100ml。而操作者总是想着加进100ml。我刚开始也有些糊涂,慢慢就理解了。但让我讲清楚不太容易。我不是化学专业人士。请这里的大侠帮忙讲下:如何理解标准里的定容与稀释倍数的区别?最好法例说明,如课件就更牛了!

  • 固定源稀释采样出现PM2.5倒挂情况的分析

    [align=center]固定源稀释采样出现PM2.5倒挂情况的分析[/align][align=center](陕西正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宋伟)[/align][b] 背景:[/b]我国是燃煤大国,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其中50%以上二氧化硫是燃煤电厂排放的。所以,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是重中之重。烟气脱硫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成熟技术,其中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电厂烟气脱硫装置中占到20%~30%。该工艺的核心是将燃煤烟气绝热增湿,以促进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的进行。其衡量指标之一为烟[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湿度。烟气湿度大,烟气脱硫效果好,所以我国燃煤电厂或者其他燃煤固定污染源的排放特点就是:湿度大、腐蚀性强。 2013年以来,雾霾的影响范围已波及中国大部分省市,京津冀三地的雾霾指数更是屡次爆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成为百姓和政府都非常关心的事。“大气颗粒物解析可以找到罪魁祸首,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指明方向,使我们明白该对哪种源采取措施。而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颗粒物构成,这些措施也应有所区别。”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说。同时,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采样方法,也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b] 稀释采样法:[/b]在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率先开发了烟气稀释通道采样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稀释采样方法关注于燃烧源排放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而后考虑到颗粒物的健康效应,才关注燃烧源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和化学组成。随着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兴起,为构建更加真实的固定源排放颗粒物源谱,愈来愈多的科学家采用稀释通道采样方法采集固定源颗粒物样品。 稀释采样方法的主要装置称为稀释通道,是该方法最关键的部分。稀释通道主要的参数包括稀释比、停留时间和混合段雷诺数。稀释通道原理相对简单。各国学者根据需要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稀释通道,如正压稀释、负压稀释。为了保证烟气与稀释气充分混合,稀释通道多采用湍流混合方式。稀释过程是挥发和半挥发物质与颗粒物以及颗粒物与颗粒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包括成核、凝结和聚并,须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才能保证颗粒物粒径分布达到稳定。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固定源稀释通道采样方法的标准方法。国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EPA经过多年的探索,以England设计的便携式稀释通道为原型提出的(如下图所示),提出了稀释采样法的标准,分别为ISO25597:2013、EPA Method CTM-039。其中ISO方法利用PM[sub]2.5[/sub]-PM[sub]10[/sub]两级旋风采样器去除烟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 μm的颗粒物,然后稀释冷凝之后用一个旋风采样器去除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 μm的颗粒物,然后用滤膜采集最后称重。该标准详细地规定了稀释通道的参数稀释比应大于等于20:1,停留时间应不小于,10 s,稀释后滤膜处的温度小于等于42 ℃,相对湿度小于70 %。[b] 行业共性问题:[/b]针对国内目前采用稀释通道采样过程中PM2.5倒挂的情况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 [color=#ff0000](前提:撞击式切割器/旋风式切割器通道流量在采样过程中运行稳定精准,气密性良好,除此之外分析如下)[/color]1、我国燃煤锅炉多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烟道内部水汽大,含湿量高;2、稀释采样技术需要模拟真实的自然环境,需要进行自然冷却,故采样过程管路冷凝水多;3、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锅炉普遍实行超低排放标准,达到采样分析量需要采样时间长,加之高含湿量的环境下大颗粒损失量比较大;4、基于我国国情,测试单位配合问题,现场很难按照国际ISO:25597:2013标准参数设定执行;5、高含湿量情况下,有可能采集不到样品;[b] 综述:基于我国与国外固定源特点情况不一样的特点,针对高含湿量的锅炉,其解决办法是如何更好地控制采样过程中烟道内部水蒸气和高温冷凝后的冷凝水,这也是稀释采样技术中普遍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该问题我司已经实施具体的方案,后期将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解决办法。 [/b]

  • 关于原子荧光测汞稀释用盐酸定容和用水定容的区别

    从原理上说,测汞是不需要生成氩氢火焰的,直接对汞蒸汽进行检测,那么测汞时稀释,用盐酸定容比用水定容值大1.5倍,是什么原理呢?难道就是基体匹配?那问题来了,样品从微波下来的时候就是用水定容的,是否这一步就已经导致值偏小了呢?是否微波下来也应该用载流,即盐酸定容呢?因为氮氧化物会对测汞有影响,微波下来的汞赶酸不一定能全部将氮氧化物赶进,是否需要用盐酸去消耗掉多余的?

  • HMI与AMS的稀释气

    稀释气设计的目的为了在线对样品溶液进行稀释,没有一种溶剂比纯净的氩气更干净,用氩气在雾化室后面引入系统,去稀释雾化的气溶胶,实现对样品的稀释是一个特别好的创新。使用这种技术,开发方法也更为简便,可以通过减小雾化气流速,增大稀释气的办法去改变进入仪器的样品浓度,还能避免稀释过程的污染。另外,用ICP火焰的燃料氩气去稀释,相对于溶剂稀释,待测元素强度降低得更少一些,对于Be这种难电离元素更是这样,在一定稀释倍数内强度甚至不降反升。 但是,因为引入了这一路气会带来一些其他影响。且有好有坏。两点好处:首先是空白的本底会变得更低一些,这就意味着信噪比因为稀释气的引入而有所增大,这一点是特别好的结果。其次,稀释气的稀释作用,会降低气溶胶的酸度,进而起到了保护锥的作用。 一点坏处:对于I,Au,Hg,B等容易残留的元素,因为稀释气的引入,会使气溶胶更干,减小了冲洗进样系统的作用,加重了残留效应。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设置一个合理的稀释气流速,这个流速一定是根据实际情况去优化的,比较通用的流速肯定是比较低的(小于0.4ml/min)。比如做碘的时候,稀释气最好就设置为0;在Hg,Au等冲洗效果特别不好的时候,可以考虑把雾化气流速设置得高一些并且关掉稀释气。 稀释气还有提升气溶胶的作用,所以优化AMS气体时和优化雾化气流速类似,而并不是单纯的稀释作用。

  • BOD5怎么判定用稀释法和非稀释法呢?

    请问各位老师,拿到一个水样,怎么判断用稀释法还是非稀释法?标准上写的界限是6mg/L,刚拿到样品,怎么能确定这个界限呢?怎么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微生物呢?谢谢。第二个问题,对于总有机碳用直接法,需要酸化曝气,这个是具体怎么操作呢?还是TOC仪器可以做到呢?我们买的是上海元析TOC2000。谢谢。

  • 【原创大赛】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

    这样能挣上金币吗?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在日常分析中常常需要对溶液进行稀释。我们知道由于稀释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随机误差,而且误差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误差也随之增加,所以有些标准里会有逐级稀释到多少多少浓度,或者是每次稀释倍数不能超过20倍的明确要求。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较大的稀释倍数的情况下,逐级稀释显然是费时费事的。那么可不可以进行一步稀释呢?我的同事找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当然是想省事了。尤其因为大多水样的矿化度很高,大量稀释的需要是在所难免的。我个人认为在保证质量可靠的情况下是可以一步稀释的。我建议同事做一下比较。同事于是对同一个未知样品分别进行两级稀释和一步稀释作为两个样品,然后对两个稀释样品进行了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测定。一步稀释方法:用1.00mL移液器吸取1.00mL原液样品定容到100mL。此溶液为A液。两级稀释方法:先用5.00mL移液器吸取100mL原液样品定容到100mL。再用10mL大肚移液管从一级稀释液中吸取10.00mL溶液定容到50mL。此溶液为B液。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钙离子,离子色谱法测硫酸根。测定结果:A液B液均值相对偏差钙离子mg/L10.3810.4710.420.38%曲线方程y=117800x-1750 r=1.000000硫酸根mg/L10.1510.1210.140.20%曲线方程y= r=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一步直接稀释100倍。有这个数据作依据,我说你这么做就是了。可这个同事却去找领导,希望领导肯定并支持这样做法。很可惜领导没有同意。所以这个同事不得不仍然重复着大量的稀释和大量的清洗工作。不能理解同事这样做法。除非这组数据是编出来的,要么就是对自己的操作水平没自信,不然为何自讨苦吃?[f

  • 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

    今天配溶液的时候和同事谈到了逐步稀释和一步稀释哪个好,同事们都说逐步稀释比一步稀释要好,逐步稀释误差比一步稀释要小,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和他们挣了半天也没出结果。他们的观点是无论怎么样逐步稀释都比一步稀释准确,只是实际操作可能一步稀释简单一些,都不使用逐步稀释;我的观点是如果取同样体积的原液稀释100倍,一步稀释比逐步稀释要好一些,例如A:取1ml直接定容至100ml,B:取1ml先定容至10ml,再取1ml定容至10ml,我的观点就是A比B要准确一些,但是我同事都说B比A准确。C:取1ml定容至100ml,D:取10ml定容至100ml,再取10ml定容至100ml,这种情况我和我同事的观点都一样,D要比C准确一些。CD这种情况基本没什么可说的了,D就是比C准确,但是AB这种情况我还是坚持A要好一些,但是我没法用数据来说服他们,他们也找不到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数据,有没有人能用数据来说一下AB哪个更好?我来说一下为什么我觉着A要比B准确吧。因为我觉着同样取1ml溶液,取一次的误差就是比取两次的误差要小,一步稀释定容至100ml在取样上只会产生一次误差;但是逐步稀释需要2次取样,会产生2次误差。有可能2次取样会产生正负互补,但是如果2次取样都是正正或者都是负负呢?如果一次取样的误差范围是±0.1,而2次取样的误差范围就有可能是±0.2了(数据是随便编的,但是2次取样误差范围一定会比1次取样要大),这种情况下还是一步稀释要准确一些。总体来说我的观点就是:如果取的母液容积一定,一步稀释要比逐步稀释准确,不管你稀释10倍、100倍还是1000倍。还有一点就是,通常说的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我认为这个也是要看情况的,我还是上面的观点,如果你只有1ml的母液要稀释1000倍,直接取1ml定容至1000ml要比取1ml定容至10ml、再取10ml定容至1000ml(或其他逐步稀释的方法)要准确。如果母液充足,逐级稀释要比一步稀释准确。求大神用数据来支持或反驳我的观点,如能说服我改变观点,感激不尽!!!!!!!

  • 【讨论】AAS的进样自动稀释器

    我们单位那台AAS没有自动稀释器,配标液很累,一次好多元素,每个配很多,而且测试时经常样品会OVER,感觉很不方便.请问大家,可以另外装个自动稀释的进样系统嘛,用自动稀释的测试准确度和自己配标液测试比,哪个更准

  • 当样品浓度超过最大浓度,需要稀释,那么,样品空白也要稀释再测么?

    比如样品稀释10倍,空白也要稀释10倍么,这样是不是更正确,保证基体一致,[im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Users\852673590\TIM\WinTemp\RichOle\YQTYL(7Y6HMSQIYN1V@IU]W.png[/img]一般的公式都是(p-p0)*f*v,这里的p0是否就是稀释后的空白,还是说不管稀释还是不稀释,这个p0是固定的,稀释,不稀释都是一个空白

  • 自动进样器自动稀释结果和手动稀释结果相差大,什么原因?

    各位专家和版友,我用的是海光AFS-230E的自动进样器,在样品测得的结果超过标准曲线两倍的时候会出现是否要自动稀释的提示,然后选择自动稀释,输入稀释的倍数,自动进样器会根据输入的倍数的大小调节蠕动泵的快慢进行稀释,但是我发现稀释后的结果和我自己去手动稀释测出的结果相差挺大的,大的时候有2倍,都是自动稀释的大于手动稀释的,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希望各位帮助小弟寻找一下原因,谢谢了!

  • 【国产好仪器讨论】之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的D-50精密稀释配液器(D-50)

    http://www.instrument.com.cn/show/Breviary.asp?FileName=C243075%2Ejpg&iwidth=200&iHeight=200 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 的 D-50精密稀释配液器(D-50)已参加“国产好仪器”活动并通过初审。自上市以来,这款产品已经被多家单位采用,如果您使用过此仪器设备或者对其有所了解,欢迎一起聊聊它各方面的情况。您还可以通过投票抽奖、参与调研等方式参与活动,并获得手机电子充值卡。【点击参与活动】 仪器简介: 产品简介:稀释配液器是一种对样品进行定量或连续稀释的仪器,适用于实验室精密稀释、标准曲线制作及标样稀释,以及医疗、生化制剂精确配液,批量定容分液等。其稀释过程完全模拟手工过程,定容准确度远远高于最精密的A级品容量瓶和人工操作,且随时可以校准,避免了手工操作时因为移液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而导致的稀释误差。产品特点:1.相对误差小于0.1%,定容准确度远远高于最精密的A级品容量瓶和人工操作。2.配备温度补偿探头,实现自动校准温度系数,弥补环境温度对稀释定容体积的影响,确保了不同温度下的高精度准确稀释、定容。3.专为解放日常实验过程中需要手工进行的稀释定容操作,解决制作标准曲线时跳点、线性不理想、标准系列计算复杂、稀释定容难的问题而研发。应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化工、化纤、生物、化学、临床、食品分析、免疫检测等实验室精密稀释、标准曲线制作及标样稀释,以及医疗、生化制剂精确配液,批量定容分液等。【了解更多此仪器设备的信息】

  • 非甲烷总烃稀释气问题

    非甲烷总烃氮气作为稀释气,如果氮气不合格,是否可以把氮气按比例用高纯氧气稀释,之后作为稀释气使用

  • 农药标品稀释及保质期

    我们会购买1000μg/ml,100μg/ml,1ml或者1.2ml的标品,1.2ml是要取1ml出来吗,稀释后100 ,10这种保质期怎么定几个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