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

仪器信息网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免接触自动杀菌净手器相关的论坛

  • 紫外线杀菌器的工作原理

    1、 紫外线杀菌器的工作原理: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割分为A、B、C三种波段,其中的C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260nm之间,为最有效的杀菌波段,波段中之波长最强点是253.7nm。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光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C光照射流水(空气或固体表面),当水(空气或固体表面)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它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体,达到消毒和净化的目的。2、 紫外线杀菌器的应用范围:本厂产品是根据253.7Ao波长的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DNA并致死的原理而设计的,它以304或316L不锈钢作主体材料,以高纯石英管作套管,配合高性能的石英紫外线低压汞消毒灯管,具有杀菌力强,寿命长、支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其杀菌效率≥99%,进口灯管使用寿命≥9000小时,该产品已广泛用于:① 食品加工工业水体消毒,包括果汁、牛奶、饮料、啤酒、食用油及各类罐头  、冷饮制品等用水设备。② 医院、各类实验室用水消毒,以及高含量  致病体废水消毒。 ③ 生活用水消毒,包括居民住宅小区、办公  大楼、自来水厂、旅馆餐厅等。④ 生物化学制药,化妆品生产用冷却水消毒。⑤ 水产品加工用水净化消毒。⑥ 游泳池、水上娱乐设施用水消毒。⑦ 海水、淡水育苗养殖(鱼、鳗、虾、贝壳  类等)用水消毒。⑧ 电子工业用超纯水,等等。3、 紫外线杀菌器的维护、保养:① 紫外线杀菌器使用的最佳条件为:水温:5℃-50℃  相对温度:不大于93%(温度25℃时)电压:220±10V 50Hz进入处理设备饮用水的水质,其1cm的透射率为95%-100%。如需要处理的水质低于国家标准时,如色度高于15度,浊度高于5度,含铁量高于0.3毫克/升,先采用其它净化和过滤等方法,使其净化达标后用紫外线杀菌设备。② 定期检查,确保紫外线灯的正常运行。紫外线灯应持续处于开启状态,反复开关会严重影响灯管的使用寿命。③ 定期清洗:根据水质情况,紫外线灯管和石英玻璃套管需要定期清洗,用酒精棉球或纱布擦试灯管,去除石英玻璃套管上污垢并擦净,以免影响紫外线的透过率,而影响杀菌效果。④ 灯管的更换:进口灯管连续使用9000小时,或一年之后,应更换紫外线灯管,以确保高杀菌率。更换灯管时,先将灯管电源插座拔掉,抽出灯管,再将擦净的新灯管小心地插入杀菌器内,装好密封圈,检查有无漏水现象,再插上电源。注意勿以手指触及新灯管的石英玻璃,否则会因污点影响杀菌效果。⑤ 预防紫外线辐射: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启动消毒灯时,应避免对人体直接照射,必要时可使用防护眼镜,不可直接用眼睛正视光源,以免灼伤眼膜。4、产品介绍本厂提供的紫外线杀菌器以不锈钢作主体材料,以高纯石英管作套管,配合高性能的石英紫外线低压消毒灯管,具有杀菌力强,寿命长,运行稳定可靠,其杀菌效率≥99%,进口灯管使用寿命≥9000小时,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生活、电子等领域。 5、 紫外线杀菌器规格表: 型号 消毒水流量(T/H) 压力(Mpa) 杀菌功率(W) 进出口通径 电源 灯管使用寿命 ZX-0.5 0.5 9000 ZX-1.0 1.0 9000 ZX-2.0 2.0 9000 ZX-3.0 4.0 9000 ZX-4.0 6.0 9000 ZX-5.0 8.0 9000 ZX-6.0 10 9000 ZX-7.0 15 9000

  • 为什么不能用纯酒精消毒杀菌呢?

    1、这是根据酒精的杀菌机理与特点经过测定而确定的。由于细菌不具备进行氧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其氧化代谢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膜的表面;故其细胞膜蛋白质的干重可以达到70%以上,蛋白质是酒精杀灭因子的靶点物质。2、首先,酒精消毒剂是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结核杆菌;不能杀死如:细菌芽孢、部分种类的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酒精杀灭细菌的原理,主要是能渗入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1)如果酒精浓度过高,达到80%以上的浓度就会大大增强、加快蛋白质凝固的速度,使微生物族群的外层微生物接触到酒精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就发生迅速的变性凝固而形成对内层、里面微生物群体的坚固的包膜称之为:保护层。这个保护层为一层通透性极差的蛋白质层,阻止了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体内部的微生物群体的渗透,阻断了酒精杀灭因子进入菌群、菌体内部,将全部微生物杀死。(2)由于细菌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族群的形式存在的,菌群深层内部的、未接触到酒精杀灭因子的微生物个体就不能被杀死。这些在包膜保护层内的未被杀灭的细菌待到适当时机如:包膜保护层破裂,就将冲破包膜保护层重新露出复活、生长繁殖。(3)达到80%以上并浓度逐渐增高的酒精,其渗透性逐渐降低。尤其是高浓度时,酒精的杀灭因子就更不能透过这个由外层菌体蛋白质变性形成的包膜保护层而渗入菌群的内部,接触到深层的每个细菌,导致杀菌能力逐渐减弱,就达不到消毒的目的了。(4)低浓度的酒精,虽可进入细菌,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杀灭因子,渗透压会降低,无法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也就不能杀灭细菌。

  • 【分享】同步杀菌,引导食品安全新方向

    [align=left][size=4] 食品车间空气中微生物二次污染食品而导致细菌超标,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声誉和金钱损失,重要是危害了消费者健康,动摇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据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上海康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周立法先生介绍: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消毒专业知识,未对生产场所进行有效的同步杀菌,使基本无菌的食品在冷却、包装或灌装环节被空气中的微生物二次污染所致。[/size][/align][size=4][b] 定 义[/b][/size][size=4] “同步杀菌”,是指人机同场作业这样一种消毒方式:人和动态杀菌设备同处一个车间内,在工人操作的同时,使用动态杀菌设备对空间进行消毒。使得经高温后基本无菌的食品半成品,流转至冷却、挑选、包装及灌装等环节时,有效降低或避免这些空气或物品中含有的微生物附着在食品表面,再次污染食品。[/size][size=4][b] 来 源[/b][/size][size=4] 食品车间空气中细菌的主要来源:[/size][size=4] 1、室外细菌的入侵及食品车间自身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等所滋生、繁衍细菌。[/size][size=4] 2、操作人员自身的发菌(新陈代谢)及走动时产生气流所带动的扬尘。[/size][size=4] 3、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滤网等容易滋生繁衍细菌,开机时自动送入车间。[/size][size=4][b] 问 题[/b][/size][size=4] 企业在空气消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在生产前都会用紫外线、化学药剂或臭氧对车间进行杀菌,但由于这几种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在工人操作时,就应停止使用,导致杀菌设备形同虚设。因而,为细菌二次污染食品提供绝佳机会。[/size][size=4][b] 对 策[/b][/size][size=4] 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上海康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周立法先生介绍如下:[/size][size=4] 1、控制人员卫生[/size][size=4] 人是重要因素,直接接触食品的操作工人和进入车间的管理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方可上岗。有传染病、呼吸道疾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工人必须调离现岗。加强管理,敦促工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人要戴口罩和帽子并保持衣帽鞋干净,进入车间前应更衣洗手消毒,不留长指甲,不佩戴饰品,头发应裹在帽子里,以免发屑中细菌散落空中污染空气,便后要洗手消毒,不能穿工作服工作鞋进入卫生间。[/size][size=4] 2、改良食品加工场所的硬件设施[/size][size=4] 完善防鼠防虫防尘和空气消毒设施,通风良好,保持墙壁地板六面干净,有防霉措施。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的通风系统要相互独立,定期清理并用等离子体弥漫杀菌技术消毒层流管道,定期进行空气监测,预防带菌空气进入车间。[/size][size=4] 3、掌握科学的同步杀菌产品和技术[/size][size=4] 同步杀菌配套的是非常专业的动态杀菌设备,是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没有对号入座的设备,全部需要根据产品性质、空间体积、车间环境、温湿度、密闭度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据了解,量身定制的动态杀菌产品购买价、运行成本,比市场上出售的常规消毒产品还要便宜,有效消除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同步杀菌效果的影响[/size][size=4] (1)、等离子体弥漫杀菌机[/size][size=4] 为单一的空气杀菌设备,其原理为:将交流高电压输入特制管状电场中,生成大量等离子体群,称为物质第4形态,由阳离子(O2+)、阴离子(O2-)、活性自由基(?OH)等电离子构成。在风的引力下,等离子体会迅速弥漫至生产车间中,灭杀空气中的细菌,阻隔微生物二次污染;抑制物体表面的细菌生长,控制二次交叉感染;分解异味分子,改良工作环境。[/size][size=4] 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size][size=4] ①、采用1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的持续运行方式,不让细菌有任何的滋生及繁衍的机会;对空气中微生物杀灭率达99%以上;异味分解率率达90%以上。②、性价比高:主动杀灭细菌,设计寿命15年、耗电50瓦、2万小时内免费保修,分为:单机(独立的运行使用),管道机:(与中央空调、净化通风系统配套使用)。[/size][size=4] (2)、多功能空气消毒机[/size][size=4] 为杀菌净化的综合设备,其原理为采用双极等离子体静电场对带负电细菌分解与击破,再组合药物浸渍型活性炭、静电网、光触媒催化装置等组件进行二次杀菌过滤,经过处理的洁净空气大量快速循环流动,使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size][size=4] 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size][size=4] ①、开机 60分钟后,车间内空气沉降菌≤10CFU/皿?30MIN、空气中浮游菌≤200个/m?,空气洁净度等级≥ 300000级,初始投入仅是层流净化的1/6,运行成本为1/30,是真正意义的上低成本“无菌无尘室”.②、购买后直接插上电源即可使用,无需停产停工,无需车间装修改造,可移动,输入指令均为一键通,是企业申办QS、HACCP、GMP时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达标的最佳消毒净化设备。[/size][size=4][b] 结 束 语[/b][/size][size=4] 二次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科学地对冷却、包装及灌装环节生产场所进行同步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食品二次污染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树立风险分析理念,加强学习消毒相关知识,明确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把卫生管理技术纳入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将生产环节控制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size]

  • 酒精综合杀菌效果最佳浓度是75%

    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其浓度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经过测定,使用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形成阻挡酒精杀灭因子穿透的保护包膜。因而,就能使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群内部渗透,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质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达到杀灭的浓度、剂量,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形凝固,也就能彻底将外、中、里层的全部细菌杀灭,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效果。所以,消毒用酒精的最佳浓度应为75 %,酒精的杀灭因子既可以渗入菌体内,也能深入菌群的深层内部,接触到每一粒细菌,将它们尽数都杀灭,做到科学合理应用酒精消毒剂。

  • 75%的浓度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

    75%的浓度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12.0000pt][img=,400,34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6/202006080942469944_7234_676_3.jpg!w400x346.jpg[/img][/size][/font][/align][font=微软雅黑][size=12.0000pt]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并且它是混合物。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是植物原料产品。[/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2.0000pt][font=微软雅黑]医用消毒酒精[/font](乙醇)的浓度是75%,75%的酒精主要作用是因为可以进入细菌的细胞内,完全的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菌。[/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2.0000pt][font=微软雅黑]而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如,[/font]90%的,由于效果太强,可能导致只是让细菌细胞最外面的蛋白质变性,而形成一个保护圈,使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的目的。[/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2.0000pt][font=微软雅黑]所以,经过实验,[/font]75%的浓度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而95%的医用酒精主要用来物理降温。[/size][/font]

  • 【活动---讨论】惊奇!!!洗手液不能杀菌反而生菌!

    [size=4][color=#DC143C]今天看大一侧报道,"洗手液不能杀菌反而生菌",不知道大家看了有何感想,欢迎大伙讨论!!可不是白说的哦!![/color][/size]如今,呼吸系统的传染病是越来越厉害了,前有“非典”,后有禽流感。不管是幼儿园的小孩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们不仅对于感冒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它不只是咳嗽、发烧那么简单,而且对于手撕鸡、肯德基一类的食品也望而生畏,打掉馋虫——这口水只能往肚子里咽。难怪乎互联网上振臂一呼“我不想说我是鸡”,响应者无数。   不过,硬币有两面。突如其来的打击,反倒让我们因祸得福,更加注重一个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勤洗手。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这拿吃的双手当然要干净了。于是,洗手液大行其道。医院、学校、办公室、厕所、厨房间……据说在美国游船的舷梯上都放上了洗手液,方便游客清洁,随时可以享用自助餐。洗手液越来越普及,而老土的肥皂加水的清洁办法却不常用了。   但是,在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进行的一项针对洗手液的实验,却得出了一个烦人的结果——一部分洗手液不能杀菌,反而生菌!

  • 【分享】一起认识巴氏杀菌乳的加工

    [color=#DC143C][B]巴氏杀菌乳的加工 [/B][/color]巴氏杀菌乳又称市乳,主要是指用新鲜的优质原料乳,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装,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因制品的脂肪含量不同又分为全脂乳、高脂乳、低脂乳、脱脂乳和稀奶油,此外还有草莓、巧克力、果汁和调味酸乳等。按加热方法又可分为低温长时间杀菌乳、高温短时间杀菌乳、灭菌乳等。巴氏杀菌乳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乳的验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包装→冷藏 [B]1.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B] 杀菌乳的质量决定于原料乳,因此必须加强对原料乳的质量控制。其预处理主要包括本书前面所述的过滤、净化、冷却等工序。 [B]2.牛乳的脱气[/B] 牛乳中含有5.5%~7.7%非结合分散性气体,经贮存运输后其含量还会增加。这些气体对乳的加工有破坏作用。主要是影响乳汁量的准确性;增加杀菌机中的结垢,影响乳的分离效率,不利于标准化;促使脂肪球聚合,影响奶油的产量;促使发酵乳中的乳清析出等。一般除在奶槽车上和收奶间进行脱气外,还应使用真空脱气罐除去细小分散气泡和溶解氧。方法为将牛乳预热至68℃,泵入真空罐,部分牛乳和空气蒸发,空气及一些非冷凝异味气体由真空泵抽吸除去。 [B]3.标准化[/B]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巴氏杀菌乳中的脂肪含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般低脂乳脂肪含量为1.5%,常规市乳脂肪含量为3%。乳脂肪的标准化可通过添加稀奶油或脱脂乳进行调整。其方法有如下3种: (1)预标准化主要是指乳在杀菌之前把全脂乳分离成稀奶油和脱脂乳。如果标准化乳脂率高于原料乳,则需将稀奶油按计算比例与原料乳在罐中混合以达到要求的含脂率。如果低于原料乳的,则需将脱脂乳按计算比例与原料乳在罐中混合,以达到要求的含脂率。 (2)后标准化在杀菌之后进行,方法同上,但该法的二次污染可能性大。 (3)直接标准化这是一种快速、稳定、精确与分离机联合运作、单位时间内能大量地处理乳的现代化方法。将牛乳加热到55~65℃后,按预先设定好的脂肪含量分离出脱脂乳和稀奶油,并根据最终产品的脂肪含量,由设备自动控制回流到脱脂乳中的稀奶油流量,从而达到标准化的目的。 [B]4.均质[/B] 牛乳中脂肪球的大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出现聚结成块、脂肪上浮的现象。经均质后可使脂肪球直径变小(小于2微米),分布均匀,口感好,有良好的风味,不产生脂肪上浮现象。 均质效果与温度有关。均质前牛乳必须先行预热60℃左右,如用低温长时间杀菌,一般在杀菌前进行均质。如进行高温短时间杀菌或超高温瞬间杀菌,均质在预热工序后杀菌前进行。 常用的均质机为两段式,预热的牛乳经第一段压力调节阀时压力为176~204千克/平方厘米,而第二段压力保持在35千克/平方厘米。 [B]5.杀菌[/B] 杀菌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杀死引起人类疾病的所有微生物,使之完全没有致病菌。第二个目的就是尽可能地破坏除致病微生物外能影响产品味道和保存期的微生物其他成分如酶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杀菌有多种方法,但牛乳加工中最常用的是加热杀菌法,牛乳的杀菌是否适当,用磷酸酶试验来检查,试验结果必须是阴性的,即必须没有发现有活性的磷酸酶。但是脂肪含量8%的乳制品,稀奶油发酵乳等产品不用磷酸酶检验,而用过氧化氢酶试验来代替。 (1)低温长时间杀菌法(LTLT)又叫保持杀菌法、低温杀菌法。其杀菌方法为向具有夹套的消毒缸或保温缸中泵入牛乳,开动搅拌器,同时向夹套中通入蒸汽或热水(66~77℃),使牛乳的温度升至62~65℃并保持30分钟。但是使病原菌完全死亡的效率只达到85%~99%,而耐热的嗜热细菌及孢子等不易被杀死。尤其是牛乳中的细菌数越多时杀菌后的残存菌数也多,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工厂采用72~75℃15分钟的杀菌方式。 保持杀菌法应注意消毒缸的大小、搅拌器的大小及其相配合的转数,以获得最好的传热效率和不产生泡沫。要准确地确认乳温,在杀菌完后15分钟以内迅速地将乳温降到5℃以下。为防止二次污染,杀菌开始后不准打开消毒缸的盖子。 (2)高温短时间杀菌法(HTST)高温短时间杀菌是用管式或板状热交换器使乳在流动的状态下进行连续加热处理的方法。加热条件是72~75℃15秒。但由于乳中菌数的不同,也有采用72~75℃16~40秒或80~85℃10~15秒的方法进行加热。 HTST杀菌机的特点是将预备加热、加热及冷却部分合理地结合了起来。首先生乳进入预备加热部的热交换机,在此与从加热部分出来的杀菌乳进行热交换达到60℃左右,接着被送入到加热部加热到规定的温度。杀菌如果正常,乳被送到冷却部分,与重新进入的生乳进行热交换,达到部分冷却,进一步地冷却到5℃以下。如果在加热部分牛乳杀菌不充分,通过流动转换阀将牛乳送回杀菌部分进行再杀菌。热交换器有管式、片式两种,由于片式比管式热传导效率高,生产中常用片式。加热保持时间一般是通过调整管的长度或粗细,或通过调整热交换器片数(片式)来进行的。 HTST杀菌与低温长时间杀菌比较,有许多优点: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因利用热交换连续短时间杀菌,所以效率高。节省热源,加热时间短,牛乳的营养成分破坏小,无蒸煮臭,自动连续流动,操作方便、卫生,不必经常拆卸。另外,设备可直接用酸、碱液进行自动就地清洗。 (3)超高温瞬间杀菌法(UHT)该方法是采用加压蒸汽将牛乳加热到120~140℃保持0.5~4秒,然后将牛乳迅速冷却的一种杀菌方法,该方法杀菌效率极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一般在冷藏下可保存20天。如果与无菌包装结合起来可以生产灭菌乳,保持商业无菌状态,无需冷藏,常温下可长期保存(3~6个月)或更长。 超高温瞬间杀(灭)菌设备有间接加热式、直接加热式两种,间接加热式常用片式、管式热交换器型。工艺流程:牛乳首先经预热,片式加热器经热回收段预热达到80~85℃,然后进入均质机,接着通过加热部分使其达到135℃,经保温管、UHT加热段而后同新进入的牛乳进行热交换(热回收部分),冷却。 直接式是将预热的牛乳与具有一定压力的热蒸汽混合,蒸汽冷凝放热将产品加热至所需温度。这种直接超高温加热系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蒸汽通过喷嘴直接喷入到产品中去的喷射式;另一种是注入式即加压容器内充满达到灭菌温度的蒸汽,产品从顶部喷入。 直接加热系统中由于蒸汽与产品混合、冷凝会增加产品的水分,一般通过真空蒸发除去所加的水分。但是蒸汽里所含的各种化合物将残存于产品中。因此,对使用的蒸汽有严格的要求,即蒸汽中不能含有对消费者有害的化合物,也不能含有能导致产品在贮存期变质的化合物。 [B] 6.冷却[/B] 牛乳经杀菌后应立即冷却至5℃以下,以抑制乳中残留细菌的繁殖,增加产品的保存期。同时也可以防止因温度高而使黏度降低导致脂肪球膨胀、聚合上浮。凡连续性杀菌设备处理的乳一般都直接通过热回收部分和冷却部分冷却到4℃。非连续式杀菌时需采用其他方法加速冷却。 [B]7.灌装[/B] 灌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分送销售、便于消费者饮用。此外还能防止污染,保持杀菌乳的良好滋味和气味,防止吸收外界异味,减少维生素等成分的损失。 (1)灌装容器多种多样,有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塑料夹层纸盒和涂覆塑料铝箔纸等。虽然玻璃瓶有成本低、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但由于其易破损、运费成本高、又不利于消费者使用,所以现在市场上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瓶、复合袋和纸容器。其优点是一次性使用,减少污染机会,运输、携带方便,材料质轻、遮光、绝热性好,有利于乳的品质保持。杀菌乳在用复合袋、纸盒灌装后,在5℃的条件下可贮存1~2周。 (2)无菌灌装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保质期较长的市乳主要是用塑料瓶包装、利乐包和小房形包装。塑料瓶包装的奶是在灌装后进行了二次灭菌,其保质期可达6个月或1年。而利乐包和小房形包装若是在无菌条件下灌装,不必采用二次灭菌,这种方式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利乐包是利用专用纸为包装材料,过氧化氢为杀菌剂,灌装时纸先通过一个过氧化氢层,使纸壁上涂上一层过氧化氢膜,然后卷成纵纸筒,热合,再用红外线辐射,将过氧化氢分解,并蒸发掉,然后在该灭菌的纸筒内充填已杀好菌的乳,并热合、封口。 小房形包装不同于利乐包,它是将一个个已制好的但没有封底的纸筒放在灌装机上,通过气吹将纸筒打开,热合封底,然后进入无菌小室。在此向纸盒内喷入过氧化氢进行杀菌、加热,使过氧化氢蒸发掉。随后注入杀菌奶,热封口,同时送出无菌小室。(资料来源:食品伙伴网)

  • 【分享】70%乙醇杀菌作用的原理!!

    跟大家分享个小知识。酒精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所以酒精在医疗卫生上常用它作消毒杀菌剂。但为什么用70%~75%的酒精而不用纯酒精消毒呢?这是因为酒精浓度越高,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越强。当高浓度的酒精与细菌接触时,就能使菌体表面迅速凝固,形成一层包膜,阻止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细菌内部的细胞没能彻底杀死。待到适当时机,包膜内的细胞可能将包膜冲破重新复活。因此,使用浓酒精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如果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包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消毒杀菌。经实验,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0%,也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 【转帖】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的分类: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 有 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可以直达 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 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 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 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 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 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1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 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D波段,波长小于1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紫外线的杀菌原理 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 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 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线杀菌灯的结构 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 的是普通玻璃,253.7nm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们通常所见的 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 杀菌灯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等几种结构,可按外型和功率分为多种类型。 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不能封接铝盖灯头,所以杀菌灯的灯头材质多采用胶木、塑料或陶瓷。 紫外线杀菌灯的灯管 因成本关系与用途不同,也有用紫外线穿透率<50%的高硼砂玻璃管代替石英玻璃的。高硼玻璃的生产工艺与节能灯一样,因此成本很低,但它在性能上远比不 上石英杀菌灯,其杀菌效果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硼灯管的紫外光强度很容易衰减,点灯数百小时后紫外线强度就大幅下降到初始时的50%-70%。而石英灯管在点燃2000-3000小时后,紫外线强 度只减到初始时的80%-70%,光衰程度远远小于高硼灯。 还一种透紫外光较高的普通玻璃,比高硼玻璃要高得多,比石英玻璃略低。但光衰比石英杀菌灯大,并且不能产生臭氧。菲利浦生产的一种杀菌灯上的灯管就使用 这种玻璃制作。 紫外线杀菌灯的种类 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线主要有254nm和185nm两条。254nm紫外线通过照射微生物的DNA来杀灭细菌,185nm紫外线可将空气中的O2变成 O3(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臭氧的弥散性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 石英玻璃在炼制的时候,如果添加足够数量的钛(Ti)元素,就能使透过它的紫外线在200nm以下发生截止,而对254nm紫外线透过基本无影响。适当 控制钛元素的添加量,就可有效的控制185nm紫外线的逸出量。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制作低臭氧(无臭氧)、臭氧、高臭氧等三种紫外线杀菌灯 管。 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 1.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死亡剂量标准,其剂量是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杀菌剂量=照射强度照射时间/K=It),即紫外线的照 射剂量则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度大小以及照射时间的长短,高强度短时间与低强度长时间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 2.石英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发生衰退,为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应定期检查测石英灯的照射强度,发现强度不够时应立即更 换。 3.紫外线的只能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弱,任何纸片、铅玻璃、塑料都会大幅降低照射强度。因此消毒时尽量应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定期擦拭灯 管,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4.紫外线对人体的的皮肤能产生很大的伤害性,不要在有人的场所使用UV灯,更不要用眼睛直视点燃的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所以戴眼镜 可避免眼睛受伤害。 5.在有人员活动的场所,一般不能使用臭氧灯管,因为臭氧会促进人体的血红蛋白凝结,造成人体供氧不足,发生头晕、恶心的感觉,影响身体健康,特别在臭 氧浓度达到>0.3ppm (mg/m2 )时,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6.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这也就是说,紫外线的强度无法用 肉眼来判定。 7.灯具加反光罩可以保证紫外线能量的集中,另外可以避免给工作人员造成损伤。反光罩一定要用对253.7nm紫外线材料吸引少反射多的材料制作,表面 氧化抛光处理过的铝对短波紫外线的反射系数最大,所以一般紫外线灯具的反光系统均用铝材制成。 紫外线杀菌灯存在的问题 1、工艺特殊,制造困难,价格较高。由于石英玻璃的特殊性质,使得杀菌灯的生产不能规模化,造成石英杀菌灯的成本较高,阻碍它的进一步推广运用。 2、光衰较大,寿命不长。一般厂家生产的紫外线杀菌灯点燃数百小时后,它的紫外光强度衰减很快,最高达到30%,杀菌效果大大减弱。另外,加工中造成的 阴极损伤也影响了紫外线杀菌灯的寿命。由于紫外线杀菌灯的光衰与荧光灯光衰在机理上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一问题还有待各方努力解决。 3、由于灯丝及阴极材料不同, 与T8、T5荧光灯同功率的UV灯管,也不能用相同的镇流器驱动。 我司所生产的紫外线杀菌灯的产品特点以及优势: 1、热阴极有效寿命8000小时,冷阴极在20000小时以上。 2、优质石英玻璃管,羟基含量小于等于50ppm、紫外线透过率大于等于90%。 3、锆铝片技术,吸附管内杂气,延长使用寿命。 4、超低汞技术,汞含量小于等于5mg,达欧盟标准。

  • 养宠物带来的隐患及消毒杀菌净味除臭的方法介绍

    [align=left][b]简介[/b][/align]养宠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高品质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犬猫等宠物的原因。它们陪伴在我们身边,犹如家人一样,填补了内心更多的情感需求。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会因为养宠而面临一些问题。[b]养宠物带来的隐患 [/b]1、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宠物对人类健康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其传播途径包括:作为传染源直接传播人畜共患病:通过直接接触(如皮肤、黏膜、结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播方式传播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结核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猫抓病、弓行虫病、真菌等。作为病原体生长繁殖的宿主完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病原体在宠物体内完成必要的发育阶段或增殖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与人的皮肤接触使人得病,这类疾病包括鼠疫、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华支睾吸虫病、巴贝西焦虫病等。宠物排泄物的污染所造成的人畜共患病:宠物身上的脱毛、脱皮屑及随地大小便污染了蔬菜、食物及饮水,人误食后感染得病,这类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鹦鹉热及肠道疾病等。2、宠物流行性疾病交叉传染宠物流行性疾病很多,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猫瘟等等。在宠物医院、美容店、犬猫舍,由于宠物密集,最容易交叉传染。主人和爱宠都建立了非常好的感情,一旦生病,既是经济损失也是情感损失。3、生活环境质量变差宠物的特有体味和排泄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活环境质量的变差,空气异味难闻。特别是有3-5头犬以上,更是严重,容易使得亲朋好友、顾客避而远之。[b]宠物消毒 [/b]虽然有众多烦恼,但是宠物带给家人的感情寄托和快乐还是让养宠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养宠消毒变得非常关键。而在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尊重犬猫的生理特性。狗狗天性是喜欢到处嗅来嗅去的,狗狗低头嗅闻家中各处时,会非常近距离接触消毒剂。爱宠嗅闻时,刺激性消毒剂容易吸入肺泡中,会导致狗狗慢性损伤。而猫咪爱舔舐毛发,沾染身上的消毒成分就有被舔食到的可能。它们不同于我们人类会选择远离有害消毒剂,所以犬猫对消毒剂的要求比人更高。鉴于此,建议养宠家庭消毒最好不要使用84、过氧乙酸、戊二醇等这类刺激性很大的消毒剂。特别是幼犬猫、怀孕犬猫和老年犬猫更要注意,最好使用绿色环保刺激性低的消毒液。[b]消毒剂的选择 [/b]据调查,目前养宠家庭会定期消毒的占70%以上,这也说明很多养宠人的消毒意识逐步加强。目前,市面上的消毒产品主要有:一、氯类制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84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钙为主)、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氯铵T等。其中最多的是84消毒液,这种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二、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类消毒剂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羟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三、表面活性剂类:包括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四、酚类制剂:如滴露,其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是一种广谱的防霉抗菌剂,它可作为防霉抗菌剂广泛应用于衣物消毒或个人护理用品。不过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营养科临床病例研究证实:对氯间二甲苯酚由胃肠进人机体后,可导致食管及胃肠粘膜细胞坏死、脱落,出现食道灼伤,胃肠道粘膜脱落及中毒性肠炎等。同时还导致机体出现肠菌群失调。因此有一定风险。由此,我们可知,日常用的很多消毒剂类并不适用于养宠家庭。那么,养宠家庭该用什么来消毒呢?[b]奥克泰士D05养宠专用消毒剂[/b]目前,市面上针对养宠家庭推出了很多专用消毒剂。其中,奥克泰士D05养宠专用消毒剂越来越受到宠物家庭欢迎。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食品级过氧化氢 银离子复合杀菌消毒剂。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绿色最佳食品级消毒剂,奥克泰士D05的主要杀毒机理是:它可以穿透细胞膜,从内部进行氧化,从而杀死生物膜并使其脱落,通过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使细胞内物质外渗凝固其蛋白质,阻断其繁殖或直接杀灭;它能通过碘与各类细菌的电位差和级差保留对生物体有益的菌击杀有害菌。它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性、安全、环保以及用量少等优点,对细菌、病毒、芽胞的杀灭率可达100%,能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而且安全环保,消毒的同时具有非常好的除臭效果。非常适合犬猫的生理特性。[b]奥克泰士D05特点 [/b]1、奥克泰士为广谱型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真菌、病毒。不但能杀灭水中的各种微生物,还能杀灭原虫和藻类。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没有任何类型的微生物能对奥克泰士形成抗性。2、能渗透入裂隙及畜禽粪便、尘土、垫料等各种有机体内,控制环境中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彻底杀灭病原体,调控微生物生态结构。3、有效控制动物发病率,药物投入量极低。可以彻底避免抗生素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据实际应用数据分析,使用奥克泰士的费用仅为药物和抗生素费用的1/3左右。4、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霉菌引起的肠道腹泻,霉菌性呼吸道疾病。 5、有效抑制胃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5、减少和避免宠物肠炎、拉稀、腺胃炎、输卵管炎症、脐炎等各种病害。6、降低发病率、死亡率[b]特殊情况也要注意消毒 [/b]犬猫要多注意进行日常的消毒,一般每天最好喷雾环境消毒一次,宠物的窝垫笼具等也要经常消毒。当然,除了日常消毒外,以下几个时期也要特别关注:1、疫苗免疫期:免疫期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菌。2、病毒细菌等传染病发病期:病菌大量滋生,容易传播。3、皮肤病发病期:环境中病菌滋生,细菌真菌等病源微生物需要及时控制。4、怀孕及哺乳期:怀孕期犬猫感染疾病受到用药限制,哺乳期犬猫清洁不方便,易滋生病菌。5、多只犬猫共生及经常出外活动犬猫:容易交叉感染。6、家有小孩和孕妇的养宠家庭:做好消毒,人宠更安全。7、春秋等季节变换期:病菌容易滋生。[b]总结[/b]为了爱宠的健康和我们亲密的家人的健康,养宠一定要注重安全消毒,尊重犬猫的生理特性,让病菌拜拜,让臭味拜拜。

  • 饮料瓶盖的杀菌及其应用

    饮料瓶盖的杀菌及其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饮料的品种也从过去单纯的碳酸饮料逐步发展到矿泉水、果汁、果蔬汁饮料和功能性饮料等;灌装方式也从冷灌装发展到现在的热灌装、中温灌装、无菌冷灌装等;包装形式也从单一的玻璃瓶到现在的易拉罐、PET瓶等。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的包装形式,对包装物瓶盖的杀菌处理也很关键,本文就目前使用的各种饮料瓶盖杀菌方法进行讨论。 一、紫外线杀菌 微生物受紫外光照射后,其蛋白质和核酸吸收了紫外光谱能量,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 饮料灌装生产设备中,输盖机为压盖机或者拧盖机输送瓶盖。在输盖机储料仓的上部或者输送带的上部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管,瓶盖在被输送的过程中接受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到的地方可以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由于瓶盖的透光性差,紫外线无法穿透瓶盖照射到瓶盖的另一侧。因此,瓶盖只能达到部分杀菌,且杀菌的表面是随机的。为了有针对性地对瓶盖表面杀菌,在压盖机或拧盖机的瓶盖下滑道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通过此处的瓶盖已经被整理成方向一致,紫外线照射的一面就是瓶盖与饮料接触的一面,有效提高了杀菌效果。 紫外线杀菌设备简单,无需配套设备,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使用比较广泛。由于滑道的结构特点及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特性,紫外线杀菌方式一般适合在以下几类饮料灌装的瓶盖中使用: 1.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CO2,呈酸性,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碳酸饮料的瓶盖采用紫外杀菌即能满足需求。该方法在生产时,批量包装的新瓶盖倒入输盖机的储料仓,瓶盖在输盖机的储料仓内或输送带上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杀菌;还可以在拧盖机下盖滑道上设置紫外线杀菌灯,让瓶盖的内表面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杀菌,杀菌后直接输往拧盖机。 2.矿泉水饮料 国家对矿泉水的生产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其中对矿泉水的菌落总数、霉菌计数和大肠杆菌都严格限制为零。无论是否经过过滤杀菌处理的矿泉水,其总细菌数、霉菌计数和大肠杆菌数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由于矿泉水中只含无机盐,不含微生物营养源,缺少供微生物生产发育的营养成分,因而对其瓶盖也可以采用紫外线杀菌。 3.高温灌装的茶饮料、果汁饮料 茶饮料和果汁饮料中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细菌、霉菌和酵母等),饮料的杀菌就是要杀灭这些微生物。目前一般都采用高温短时杀菌法,也称瞬时杀菌法。高温灌装是让经过瞬时杀菌后的饮料冷却在85℃~92℃之间的一个温度区间进行灌装,饮料瓶选用结晶耐热的热灌装瓶,瓶盖选用耐85℃的耐热瓶盖,灌装方式采用满瓶灌装,灌装压盖(或拧盖)后增加倒瓶装置:瓶身倾倒90°~180°,利用饮料自身的高温对瓶盖内部进行杀菌处理。因此瓶盖的前期处理也可以采用紫外线杀菌。 二、热水喷冲杀菌 加热杀菌法是食品保藏的最传统方法之一。微生物细胞若被加热至一定温度,细胞内的生理活性物质(例如酶蛋白质、核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会发生变性和钝化,从而失去活性死亡。把微生物杀死的加热温度和时间,按微生物的种类、细胞生理状态、细胞浓度等的不同有明显不同。对于杀灭具体一个菌种,提高杀菌温度可以缩短加热时间,降低温度需要延长加热时间,温度太低,则对某些耐热菌种就起不到杀菌效果。 热水喷冲杀菌就是利用喷嘴对瓶盖多方向喷射热水,在进行杀菌的同时也去除瓶盖内外表面的灰尘。该方法在生产时,理盖后的瓶盖按一致方向在瓶盖通道内行进,在通道的上下方设置多组喷嘴,喷嘴对前进的瓶盖进行多方位热水喷冲,热水的温度就是杀菌温度,接受喷冲的时间就是杀菌时间。 金属盖由于其耐高温,喷冲的热水温度可以超过85℃,喷冲时间可以随着热水温度提高而减少;对于塑料瓶盖,喷冲热水温度一般控制在85℃。热水杀菌后需要对瓶盖喷无菌空气,促使瓶盖的干燥。 热水喷冲杀菌需要提供热水和无菌空气,需要相应的配套设备,生产时会消耗热能和少量水资源,为其配套的是常用的通用设备。热水喷冲杀菌可以用于高温灌装的茶饮料和果汁饮料的瓶盖处理,也可用于矿泉水的瓶盖杀菌。 三、臭氧杀菌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质,它可以直接破坏病毒的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并将其杀灭。臭氧也可以损伤细菌、霉菌类微生物的细胞膜,抑制其生长,并进一步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直至细菌、霉菌类微生物死亡。臭氧溶解于水,在湿度大的环境里杀菌效果非常好,也可以利用臭氧水对瓶盖进行杀菌。有关臭氧水杀菌将在后面讨论。臭氧的浓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在臭氧浓度为4.0mg/m3时,杀菌时间一般需要45分钟到1小时。 由于臭氧杀菌需要的时间很长,对于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来说,如果既要满足杀菌效果又要让瓶盖杀菌过程在杀菌设备内连续完成的话,杀菌设备需要做得非常庞大。实际生产过程中,瓶盖臭氧杀菌是在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在较大的密封空间里放置一定量的瓶盖,然后对瓶盖所在的空间充填一定浓度的臭氧并保持一段时间。放置的瓶盖数量以维持生产所需瓶盖数量而定。杀菌后的瓶盖存放时间越长,受污染的危险越大,所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一周。杀菌后的瓶盖需要与外界隔离,待输盖机需要瓶盖时送往输盖机。 目前,直接采用臭氧杀菌的独立设备多见于小型柜式瓶盖杀菌柜。这种瓶盖杀菌柜的杀菌空间小、生产能力小、间隔生产、非自动化。使用这种臭氧杀菌柜时,需要人工把杀菌的瓶盖搬出杀菌柜放入输盖机,容易造成瓶盖的二次污染。因此,臭氧杀菌只适合非自动化生产线,或对瓶盖有一定杀菌要求的小型生产线。 四、杀菌水杀菌 杀菌水中存在不稳定元素,它们会自行分解。杀菌水杀菌就是利用这个分解过程(氧化过程)对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氧化,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常见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有:过氧乙酸、臭氧水和氯水,臭氧的瞬时杀菌性质优于氯。目前,饮料瓶盖杀菌的杀菌水基本采用过氧乙酸和臭氧水,其中绝大多数为过氧乙酸。杀菌水的浓度越大,需要的杀菌时间也相应缩短。对于65℃2000PPM的过氧乙酸,通过30秒~60秒时间杀菌,可以使瓶盖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由于杀菌水的杀菌时间短、杀菌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果蔬汁饮料的瓶和盖杀菌。利用杀菌水对饮料瓶盖进行杀菌的方式主要有喷冲式和浸泡式。 1.喷冲式 是采用多组喷嘴,对瓶盖的多个方向喷射杀菌水进行瓶盖表面杀菌,瓶盖接受喷射的时间应保证微生物能被完全杀灭。具体方法为:经过理盖后的瓶盖方向一致地进入瓶盖轨道,在轨道的上下方设有多组喷头,每组喷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瓶盖喷射杀菌水,喷射的杀菌水既对瓶盖进行杀菌也推动瓶盖沿着轨道前行。 利用过氧乙酸作为杀菌水时,杀菌水喷冲后的瓶盖需要接受无菌水的冲洗,以去除瓶盖上残留的过氧乙酸,使之残留量低于相关标准;无菌水冲洗后再用无菌空气吹干瓶盖。 利用臭氧水作为杀菌水时,由于臭氧水分解后的产物是水和氧气,不存在任何有害的残留物质,理论上无需对瓶盖再作处理,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瓶盖杀菌机出口与旋盖机距离很近,无法使残留臭氧完全分解,因此,瓶盖经过臭氧水杀菌后还需要经过无菌水冲洗和无菌空气吹干处理。 由于喷射水的直线性,无菌水喷冲杀菌可以用于矿泉水瓶盖杀菌,也可以用于茶饮料和果汁饮料热灌装时的瓶盖杀菌。热灌装采用满瓶灌装,灌装旋盖后倒瓶加热瓶盖,进行内部杀菌处理。 2.浸泡式 是把饮料瓶盖完全浸泡在杀菌水中,使瓶盖的所有内外表面都接受杀菌水杀菌,浸泡时间应满足瓶盖完全杀菌的时间要求。一种方法是:方向一致的瓶盖固定在瓶盖架上,瓶盖架连接在链条上,链条的运动带动瓶盖架进入装有杀菌水的杀菌池内并使瓶盖完全浸泡在杀菌水中,浸泡的时间应满足完全杀菌的时间要求。与喷冲杀菌方式一样,杀菌水浸泡后的瓶盖同样需要无菌水的喷洗和无菌空气的喷冲,使瓶盖既干燥又无菌。 采用无菌水杀菌方式时,为其配套的杀菌水、无菌水和无菌空气需要制作和处理,外围的配套设备比较多,配套成本高,消耗成本大,管理要求高,因此这种杀菌工艺一般应用于果汁饮料的无菌冷灌装。 五、电解液杀菌 电解是利用惰性电极在液体中通电,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目前国外有关人员已经研究利用完全除盐的饮用水与氯化钠稀溶液发生电化反应,在阳极区得到杀菌效果好于传统杀菌水的杀菌液。如果把电解原理直接用于瓶盖杀菌,就可以大大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省时省力,安全有效。 总结 分析以上各种瓶盖杀菌方式,可以根据不同饮料的成分特性和品质要求,选用不同的盖杀菌工艺,如表中所示:瓶盖的杀菌方式 杀菌瓶盖适用的饮料 杀菌瓶盖对环境要求 备 注紫外线杀菌 碳酸饮料、矿泉水 万级无菌 热水喷冲杀菌 矿泉水、热灌装状态下的果汁饮料和茶饮料 千级无菌或万级无菌 臭氧杀菌 1.采用大密封空间放置瓶盖充填臭氧杀菌方式:矿泉水、热灌装状态下的果汁饮料和茶饮料 千级无菌或万级无菌 不适用金属瓶盖杀菌 2.采用臭氧杀菌柜杀菌:小生产能力半自动化生产的非无菌冷灌装饮料 杀菌水杀菌 1.喷冲式:矿泉水、热灌装状态下的果汁饮料和茶饮料 2. 浸泡式:可用于所有饮料,更适合无菌冷灌装状态下的所有饮料 百级无菌 不

  • 4月1日起杀菌乳、复原乳鉴定有标准

    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食品市场日渐丰富,单单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商品就有好多,复原乳、杀菌乳、酸奶、纯奶等让消费者产生了选择障碍,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牛奶叫法更是知之甚少。其实,据笔者了解,牛奶制品的的名称多半与其加工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农业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修订出台,完善了我国复原乳鉴定标准,为监管违规添加复原乳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维护消费者知情权,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杀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通俗地讲,还原奶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专家组介绍,《标准》选取的标示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均为生乳中含量极低的物质。糠氨酸是牛奶热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乳果糖是牛奶在加热过程中乳糖发生碱基异构的产物。作为乳品工业的一种乳原料,奶粉在复原之后至少还得再经过一次商业性热杀菌,总体上复原乳制品所经受的热伤害程度强于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乳产品。(来源:人民日报)

  • 为什么用75%酒精杀菌

    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灭菌消毒,此浓度杀菌力最强.在75%的酒精作用下,乙醇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于这个浓度,其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此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乙醇透入,削弱杀菌能力。

  • 【原创】杀菌酒精最佳浓度

    大家好: 本人看了很多有关消毒酒精浓度的资料,但是也未有得到最有据的答案请高手指点一下,什么浓度的酒精杀菌最好其杀菌与紫外灯杀菌有何不同呢??谢谢了

  • 瑞典嘉士伯啤酒厂隧道式巴氏杀菌机消毒除藻项目

    一、项目背景 瑞典嘉士伯啤酒厂采用隧道式巴氏杀菌机为已灌装的啤酒杀菌。巴氏杀菌机用水分为几个不同的温度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系列的喷淋管道,这些不同的温度区域都是连通的。巴氏杀菌机最后的区域,水温非常适合细菌滋生,再加上一些瓶子爆裂,啤酒外溢进入杀菌机系统水体中,给细菌提供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滋生环境。 细菌的大量滋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物膜,这些生物膜不同程度的堵塞杀菌机的喷淋系统会造成冷却故障,导致瓶子不能快速充分冷却,降低杀菌系统的工作效率。细菌和生物膜的产生还导致系统用水浊度升高,并产生难闻的气味,影响生产企业的公司形象和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要停止运行,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剂对整个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进行清洗,即便如此仍不能去除系统设备上生成的生物膜。二、项目方案 在设备间内安装一台DCW T25系列的250L/H的NEUTHOX清洁杀菌消毒机组,系统包括盐水罐、缓冲罐和一台ORP(REDOX)传感器控制的计量泵。机组生产的NEUTHOX溶液以1:1000的比例注入到系统水体中,并保持ORP读数在600mv左右。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4.png工艺流程示意图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51.jpg设备安装现场图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6.png未使用DCW设备:管道上很多污泽和生物膜 使用DCW设备:管道干净、水很清澈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7.1.jpg安装前 安装后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8.png安装前 安装后 http://www.dcwchina.com/images/191.png安装前 安装后 三、运行结果 两个星期后,巴氏杀菌机系统设备上的生物膜被完全清除,系统水体变得十分干净,完全没有难闻的气味,并且系统设备上的水垢也被清除掉了。四、技术原理与优势1、NEUTHOX溶液不仅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彻底消除生物膜,防止细菌滋生,还能够去除系统设备上生成的水垢。2、低剂量的NEUTHOX溶液就能达到完全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水体中完全不会产生任何让人感觉不适的异味,减少更换喷淋水的次数,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生产原料只是盐和电,不需要运输、处理、存储氯气或次氯酸钠等危险化学品。4、DCW产生的NEUTHOX消毒溶液对管道的腐蚀几乎为零,不影响供水管道的使用寿命。5、DCW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减少安装面积和对现场安装条件的要求。6、高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操作简单无需人员值守,节约人力成本,高精度的消毒液投加控制系统,高效、安全、环保。

  • 冷冻肉类专用杀菌剂的特点

    冷冻肉类专用杀菌剂的特点1 具备高效的杀菌能力: 诺福能够杀灭包括大肠杆菌,霉菌,沙门氏菌在内的200多种有害微生物,甚至能够杀灭芽孢和包括:禽流感,新城疫在内的部分病毒。可以有效杀灭冷冻肉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细菌 2 具备高稳定性:诺福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消毒中心(国内唯一有资格检测进口杀菌产品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中明确表明,在54摄氏度下,敞口放置14天,诺福的有效成分损耗只有0.42%,是目前已知的同类杀菌产品中,最为稳定的,因此,产品可以长期被使用,也因此能够保证冷冻肉类生产企业的每个批次的微生物指标不出现起伏 3 具备高适用性:诺福不受温度,光照,PH值影响,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冷冻肉类加工的各个环节4 不会产生耐药性:不同于二氧化氯和抗生素类产品,诺福独特的杀菌原理,不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在明胶企业生产中,可以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防腐产品使用量会递增,使用诺福是不会出现使用量递增的情况 2)传统杀菌防腐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效或者效果不稳定,诺福是目前唯一一款不产生耐药性的产品,因此可以长期,稳定的被企业应用5 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杀菌产品:诺福在作用后,分解为水和氧气,不会对成品产生任何有害残留,且过氧化物不超标,按照一定比例稀释诺福后使用,甚至可以直接饮用6 通过国家和欧盟权威认证检测:诺福拥有卫生部进口产品批件,欧盟食品安全认证,欧盟生态杀菌认证,多个国家级试验室检测报告,是目前拥有资质最全,最权威的冷冻肉类杀菌防腐产品7 使用简单,易于操作,可以规范化管理8 使用时:无色,无味,不会产生难闻气味,还能有效保护皮肤不干燥三 杀菌剂在冷冻肉类行业的具体使用方法 针对冷冻肉类生产流程的仔细分析,诺福提出了一套简单易用,行之有效的方案:收购环节: 大多数企业针对收购的肉类是很难有效控制的,因此所能做的消毒,杀菌工作非常少,我们只能建议在此环节中,针对肉接触到的各种表面,包括:车厢,员工手部等。具体使用方法:将诺福按照1:20的比例稀释,喷洒,车厢或者浸泡员工手部(手套)3分钟储存环节:肉类的储存是整个冷冻肉类加工的重点之一,需要消毒和杀菌的环节包括:储存空间的消毒。具体使用方法:仓库消毒:按照1:20的比例稀释后,喷洒到墙壁上,频率:每3天一次空间消毒:按照1:20的比例稀释后,均匀喷洒到空间中,频率:每3天一次加工环节:加工环节是冷冻肉类消毒,杀菌的最重要环节。具体使用方法;1) 肉类自身杀菌:主要是要杀灭:沙门氏菌,禽流感病菌,大肠杆菌等多种有害菌,使用方法包括:a) 浸泡:按照1:600的比例将产品稀释后,浸泡肉类1-2分钟后 捞出;b)喷淋:按照1:500的比例稀释产品后,对肉类进行喷淋

  • 干燥的海藻怎么杀菌

    我们公司加工海藻出口,因为工序问题,烘干后需要分级,和选别,到成品后细菌和大肠菌几乎都要超标,尝试过用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效果不明显,请教各位,还有那些有效的方法?想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又怕产品受潮,各位大侠,伸出你的手!

  • 美国 FDA加强橙汁中的杀菌剂测试

    美国 FDA加强橙汁中的杀菌剂测试 来源: WTO 检验检疫信息网 时间: 2012-01-12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近日致信全美果蔬汁企业,其在橙汁中发现一种低含量的杀菌剂,因此加强了对橙汁的检测。2011年12月下旬,FDA收到一蔬果汁公司的产品的提醒,该公司在自己生产的橙汁,竞争对手的橙汁样品以及目前市场上集中销售的橙汁中都检测到了杀菌剂多菌灵(carbendazim)的成分,但是含量较低。 FDA 在信中称,在美国,环保署(EPA) 并未允许多菌灵作为杀菌剂在橙子生长过程中使用,同时也并未针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橙汁制定多菌灵的使用耐受值或任何豁免。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法》(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规定,橙汁中使用多菌灵是一种非法农药化学品残留。来自行业的报告同时提醒,接受测试的橙子生长于巴西,多菌灵作为杀菌剂用来抵抗一种霉菌。 FDA 表示,此次关注的并不是橙汁的安全性,也不会对橙汁进行召回,但是 FDA 会展开独立的测试。若最终认定橙汁中使用的多菌灵达到危害公众健康的水平,FDA将警告公众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这类产品从市场上撤除。此外,任何进口的该杀菌剂检测呈阳性的货物将被拒绝入境。 FDA 对蔬果汁行业告知该信息的行为表示赞赏。同时要求蔬果汁行业向 FDA提交相关计划,确保巴西或其它地区供应商在向美国出口的橙汁中禁止使用该杀虫剂,以减少非法化学品残留。

  • 食品行业的臭氧杀菌技术

    臭氧的灭菌速度和效果是无与伦比的,它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它对氧化、脱色、除味方面的广泛应用,有人研究指出,臭氧溶解于水中,几乎能够消杀水中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铁、锰、铬、硫酸盐、酚、苯、氧化物等,还可分解有机物及灭藻等。http://image.tech-food.com/images/kndata/bpic/2012-11/201211191476612.JPGhttp://image.tech-food.com/images/kndata/bpic/2012-11/2012111914716108.JPG 二、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车间空气及设备、器具表面和工作服的杀菌消毒;二是生产加工用水的杀菌净化和制备高浓度的臭氧消毒液;三是冷库消毒和食品保鲜。 (1)、生产车间空气杀菌消毒:生产车间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极重要因素,臭氧机不但可以有效地杀灭它们,并可有效去除车间异味。使用臭氧消毒能使生产车间的空气、地面、操作台、器具等物体表面细菌指标达标合格,而且一些肉禽内屠宰车间的异味也有明显降低。 (2)、更衣室和工作服消毒:生产车间的大部分细菌,都能通过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带入生产车间,严重时会导致大面积传播,应引起足够重视。食品加工企业大多数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因紫外线照射的天然缺陷,消毒效果较差,而臭氧气体可渗透服装各个部位,故利用臭氧机对工作服进行消毒是高效、简单的方法。 (3)、生产用水的杀菌净化:臭氧在水中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杀灭率更高、速度更快,对水中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质去除彻底,而又不产生二次污染。这对食品加工用水有特别意义。通常生产用水采用氯制剂进行消毒,由于水源受到有机化学产物污染日趋严重,氯制剂消毒后会产生氯仿、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氯化有机物,这些物质具有致癌性,因而欧盟国家已禁止使用氯系列长效消毒药剂,日本也将逐步禁止使用。而臭氧消毒处理后不产生二次污染化合物,且臭氧对细菌的杀灭率比氯制剂更高,杀灭速度大约是氯制剂的300-600倍。特别在预冷消毒中,克服了次氯酸钠消毒后氯残留的缺点,可以高效、经济、简便的杀灭细菌。目前有些使用巴氏消毒法,但又追求食品外型美观的食品企业,正在尝试用臭氧消毒来代替巴氏消毒。 (4)、制备高浓度的臭氧水做为新型消毒剂:把高浓度的臭氧溶解于水中。制成的臭氧水具有极强的广谱杀菌效果,同时对各种农药、有机毒物、重金属离子都有极强的降解作用。高浓度的臭氧水在完成杀菌消毒及降解其它有害物质时,臭氧重新变成氧气,在水中不留下残留物,无二次污染和任何副作用。 (5)、食品冷库和保鲜冷库消毒:冷库的生物污染源主要是霉菌,它们对化学消毒剂有很强的耐受力,而且在低温条件下存活。实验证明:使用浓度为6-12PPM的臭氧连续3-4小时消毒,可以将包括抵抗力极强的未萌动孢子杀死。停机后封库24小时以上,细菌杀灭率达90%左右,霉菌杀灭率可达80%左右,现场测定停机48小时后,虽然臭氧早已分解完,但微生物数量还在不断下降,因此冷库的消毒最好安排在进货前3天左右进行。在食品保鲜中应用臭氧可以起到杀菌防霉与减缓新陈代谢的作用,同冷藏、空调、包装协同使用,更能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 总结:臭氧杀菌。臭氧扩散性好,不易产生杀菌死角,可弥补紫外线杀菌存在天然缺点,对工作服、包装材料和器具等消毒时,食品企业应优先采用臭氧消毒。臭氧杀菌效果受浓度、温湿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温度低,湿度大(相对湿度必须大于70%),消毒效果好。消毒时间应根据需要消毒场所的容积大小、洁净度等级及臭氧发生器的发生量而定,要得到预期的消毒效果,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能达到相应场所需要的浓度:食品车间空气杀菌的臭氧浓度要求达到0.5~1.0ppm;车间设备工具、包装物杀菌应达到5~6ppm;工作服消毒应达到10~20ppm。工人下班或休息时,采用臭氧制成臭氧水对车间地面、工作容器等消毒;成品仓库、原料间、配料间等可采用臭氧空气消毒,并有驱赶老鼠、苍蝇等生物功效。工人下班后,可采用紫外线对对冷却车间、包装车间及灌装车间环境消毒,预防工人休息期间空气中微生物滋生与繁衍。

  • 【资料】食品杀菌技术

    食品杀菌技术主要有热杀菌和非热杀菌,其中热杀菌主要有:湿热杀菌、干热杀菌、微波杀菌、电热杀菌和电场杀菌等;非热杀菌主要有:化学与生物杀菌、辐照杀菌、紫外线杀菌、脉冲杀菌、超高静压杀菌、脉冲电场(PEF)杀菌以及振动磁场杀菌等。下面就针对这些杀菌技术作一下详细的介绍:湿热杀菌:热杀菌是以杀灭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的热处理形式,而湿热杀菌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是以蒸气、热水为热介质,或直接用蒸汽喷射式加热的杀菌法。利用热能转换器(如锅炉)将燃烧的热能转变为热水或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再以换热器将热水或蒸汽的热能传给食品,或将蒸汽直接喷入待加热的食品。食品热处理中常用的加热介质及其特点 加热剂种类 加热剂特点 蒸汽 易于用管道输送,加热均匀,温度易控制,凝结潜热大,但温度不能太高 热水 易于用管道输送,加热均匀,加热温度不高 空气 加热温度可达很高,但其密度小、传热系数低 烟道气 加热温度可达很高,但其密度小、传热系数低,可能污染食品 煤气 加热温度可达很高,成本较低,但可能污染食品 电 加热温度可达很高,温度易于控制,但成本高

  • 食品冷杀菌技术浅析

    由于考虑到消费安全及消费者心理的需求,现代的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然而,传统的食品热力杀菌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出一些新型的冷杀菌技术,如超高压杀菌、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脉冲强光杀菌、放射线杀菌、紫外杀菌等冷杀菌技术引起了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冷杀菌是指在杀菌过程中食品温度不升高或升高很低的一种安全、高效杀菌方法。冷杀菌不仅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且还有利于保持色、香、味及营养成分。  1超高压杀菌  超高压杀茵是将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以后,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l 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茵要求。其基本原理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其细胞壁,使蛋白质凝固,抑制酶的活性和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等来实现 。一般而言,压力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在相同压力下延长受压时间并不一定能提高灭菌效果。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死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超高压冷杀菌技术的先进性是高压、常温灭菌,采用该项技术对食品进行处理后,不但具备高效杀菌性,而且能完好保留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口感佳,色泽天然,安全性高,保质期长,这是传统高温热力杀菌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目前,超高压灭菌已在国外果蔬、酸奶、果酱、乳制品、水产品、蛋制品、高粘食品等生产中得到应用。  2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  用高压脉冲产生的脉冲电场进行杀菌。脉冲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作用,使细胞膜透性增加,膜强度减弱,最终膜被破裂,膜内物质外流,膜外物质深入,细胞体死亡。电磁场产生电离作用,阻断了细胞膜的正常生物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使细菌体内物质发生变化。该技术避免了加热引起的蛋白质变性和维生素被破坏等一系列现象。  3强磁脉冲杀菌  该技术采用强脉冲磁场的生物效应进行杀菌,在输液管外面,套装有螺旋兴线圈,磁脉冲发生器在线圈内产生(2~10)T的磁场强度。当液体物料通过该段输液管时,其中的细菌即被杀死。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杀菌时间短且效率高。杀菌效果好且温升小,能做到既能杀菌,又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滋味、色香、品质和组分(维生素、氨基酸等)不变,不污染产品,无噪音,适用范围广泛。  4脉冲强光杀菌  脉冲强光杀菌是采用脉冲的强烈白光闪照方法进行灭菌。通过惰性气体发出与太阳光谱相反,但强度更强的紫外线至红外线区进行杀菌。使用高强度白光的极短脉冲,杀死食品表面的微生物。该高强度的白光类似阳光,但仅以几分之一秒钟的速度反射出来,比阳光更强能迅速杀死细菌。脉冲强光下使微生物致死作用明显,可进行彻底杀菌。在操作时对不同的食品、不同的菌种,需控制不同的光照强度与时间。可用于延长以透明物料包装的食品的保鲜期。  5微波杀菌  微波是频率从300 MHz~300 GMHz的电磁波。微波与物料直接相互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微波杀菌是微波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阻碍死亡。从生化角度分析,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若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大分子,微波导致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微波杀菌正是利用电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起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采用微波装置在杀菌温度、杀菌时间、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保质期及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德国内斯公司研制的微波室系统,加热温度为72~85 ℃,时间为1~8 min、杀菌效果十分理想,特别适用于已包装的面包、果酱、香肠、锅饼、点心以及贮藏中杀灭虫、卵等。微波处理的食品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  6放射线杀菌  放射线同位素放出的射线通常有α、β、γ3种射线,用于食品内部杀菌只有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对物体有较强的穿透力,微生物的细胞质在一定强度γ射线下,没有一种结构不受影响,因而产生变异或死亡。微生物代谢的核酸代谢环节能被射线抑制,蛋白质因照射作用而发生变性,其繁殖机能受到最大损害。射线照射不会引起温度上升。一般抗热力大的细菌,对放射线的抵抗力也较大。  7紫外线杀菌  日光能杀灭细菌,主要是紫外线的作用,杀菌原理是微生物分子受激发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破坏分子间特有的化学键导致细菌死亡。微生物对于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紫外线对不同微生物照射致死量也不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对紫外线最敏感。杀死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紫外线照射量需增大5~10倍。但紫外线穿透力弱,所以比较适用于对空气、水、薄层流体制品及包装容器表面的杀菌。  8臭氧杀菌  臭氧氧化力极强,仅次于氟,能迅速分解有害物质,杀菌能力是氯的600~3 000倍,其分解后迅速的还原成氧气。利用其性能的臭氧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得到广泛应用,是杀菌消毒、污水处理、水质净化、食品贮存、医疗消毒等方面的首选技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臭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日本石川岛播麻种工业公司证明,臭氧水有望成为最佳的果树杀菌剂,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明,臭氧可以有效地杀灭淋球菌,并且对水中的重金属有分解作用。  试验证明臭氧水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有效地杀灭大肠杆菌、蜡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脑双球菌等一般病菌以及流感病菌、肝炎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可杀死和氧化鱼、肉、瓜果蔬菜、食品表面能产生异变的各种微生物和果蔬脱离母体后继续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加速成熟乙烯气体,延长保鲜期。  冷杀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已逐渐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它不仅克服了传统热力杀菌的不足之处,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得冷杀菌技术的应用及研究在该科研领域受到密切关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冷杀菌技术成为必然的趋势。

  • 围剿果汁中致癌杀菌剂多菌灵-迪马先行

    围剿果汁中致癌杀菌剂多菌灵-迪马先行

    新年伊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还没从黄曲霉毒素的超标污染事件中走出来,美国又传来“全面叫停橙汁进口 因怀疑含致癌制剂多菌灵”的噩耗,让全体国民不得不大声疾呼:国人伤不起呀!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9.gif据新华社电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宣布,暂停从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口橙汁,以检测进口橙汁是否含有一种名为多菌灵的化学制剂。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012年1月11日声明,如果进口橙汁的多菌灵含量低于痕量,将得以放行进入美国市场并销售。痕量在化学上指极小的量,少得仅有一点痕迹。医学研究表明,多菌灵能增加动物肝脏患肿瘤的风险。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上月知会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一些巴西果农向果树喷洒多菌灵。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随后在从巴西进口的橙汁中发现这种杀菌剂。 针对橙汁中多菌灵的检测,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53-2006进出口浓缩果汁中噻菌灵、多菌灵残留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混合相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提取、净化;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为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早期曾借鉴上述行业标准使用ProElutTM PXC混合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进行各种果汁样品的提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成本低。可作为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检测机构及各个食品行业多菌灵检测的参考方法!以下为迪马科技关于果汁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检测的解决方案,供您参考!如您在果汁中多菌灵杀菌剂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欢迎积极发声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5.gif,共同创造国人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果汁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杀菌剂的测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果汁饮料、纯果汁和浓缩果汁中多菌灵和噻菌灵等杀菌剂的检测。2、样品准备2.1 果汁饮料和纯果汁将10mL 样品置于50mL 离心管,用0.1mol/L NaOH 溶液将样品的pH 值调为10-11 之间。加入15mL 乙酸乙酯,振荡提取1 min,4,000 rpm 下离心1 min,收集乙酸乙酯层,再用15mL 乙酸乙酯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有机相,30ºC 下减压蒸馏至近干,用6mL 0.1mol/L HCl 分两次溶解残渣,待净化。2.2 浓缩果汁将2mL 样品置于50mL 离心管,加入8mL

  • 生产线过氧乙酸杀菌和冲洗

    生产线过氧乙酸杀菌和冲洗目的:a)微生物隔离层内的机器外部杀菌b)供给外围杀菌流体的管道杀菌杀菌阶段结束后,为避免因环境中杀菌液的残留而污染成品,执行冲洗操作,无菌水由Unitherm提供。杀菌液由Unidox供给,如下所示:杀菌 单元需要条件持续时间—注释a袋隧道/无菌盖(袋杀菌机不要求杀菌)·设备的卫生·设备准备好·Unidox准备好·过滤器无菌·已执行泡沫清洗·已执行CIP大约20minb灌装机(外表面杀菌)·设备的卫生·设备运转·Unidox准备好·过滤器无菌·已执行泡沫清洗·已执行CIP大约20min此外,下列路线需要杀菌:·泡沫路线·无菌水冲瓶颈路线·无菌氮气路线(如果存在)c冲洗机(内部和外部杀菌)·设备的卫生·设备运转·Unidox准备好·过滤器无菌·已执行泡沫清洗·已执行CIP大约20min通过打开旋转圆盘传送部分的喷嘴杀菌执行冲洗

  • 空气中的紫外杀菌

    空气净化器中除了滤网以外,是否还需要紫外灯对滤网及经过的空气进行杀菌?如果需要紫外杀菌,是否采用汞灯?一般对紫外灯的要求是什么?谢谢大家

  • 食品杀菌洗涤剂成分分析

    微谱技术一直服务于未知成分分析领域,一直从事食品杀菌洗涤剂配方检测,食品杀菌洗涤剂成分分析,“清洗剂行业”产品性能改进等技术支持工作,全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近红外光谱(NIR)、核磁共振波谱(NMR)、热重分析仪/热天平(TGA)等仪器分析,经由检测得到准确的谱图数据显示,了解食品杀菌洗涤剂配方成分,从而可以优化产品性能,排除质量难题,找出生产中未知异物的出现的原因。http://www.peifang360.com/jsqxj/29.html电话:400-700-6001.食品杀菌洗涤剂配方:富马酸: 30%95%乙醇: 10%月桂酸蔗糖酯:5%黄原胶: 1%去离子水: 54%配制工艺:1.按配方量将水加热至60~70℃,加入富马酸,搅拌使溶解,停止加热,然后加入黄原胶,搅拌至溶剂后,防止备用。 2.按配方量将月桂酸蔗糖酯添加于乙醇中,搅拌使溶解,放置备用。 3.将月桂酸蔗糖酯的乙醇溶液,徐徐添加于不断搅拌下得富马酸和黄原胶水溶液中,搅拌,均质化即得。说明:用于生鲜果蔬使用前或加工前清洗消毒。使用方法:用上述方法配制的杀菌洗净剂,使用时需根据需要进行稀释。用于食品杀菌和净洗时,可用水稀释成富马酸含量0.1%~0.6%的稀释液,用于25~30℃浸渍10min左右取出,经或不经清水冲洗,即可供使用或送往加工。使用效果:通常生鲜青菜1g,污染携带的菌数约10000~100000个。本剂稀释液按上述方法处理后,活菌数可降低至100个左右。例如将用切碎机细切后的葱、芹菜、黄瓜、胡萝卜、豆芽、莴笋、甘蓝,各取500g,分别放入本剂100倍的稀释液2.5L中,于30℃浸渍10min,取出。经检测,附着于各种加工生鲜菜上的活菌数与处理前相比,均减少90%以上。

  • 【转帖】阴离子酸杀菌剂

    阴离子酸杀菌剂阴离子酸杀菌剂作用迅速并能杀灭多种细菌。它们稳定性好,作用温度范围广,并且不受水的硬度影响。杀菌操作可与酸清洗结合进行。这些杀菌剂对未加保护的金属有腐蚀作用,在CIP设备中起泡太多,高pH时杀菌效果较差,价格也比卤素杀菌剂高。阴离子酸杀菌剂的杀菌作用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反应来实现的,即通过离子吸附并穿透带正电荷的细菌细胞壁,破坏细胞功能。过氧乙酸在乳业、饮料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的CIP杀菌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杀菌剂具有快速、广谱的杀菌效果,其原理是基于对细胞膜中组分的氧化反应。由于该方法比碘和氯杀菌剂的腐蚀性弱而减少了设备表面的坑点。过氧乙酸可用于酸清洗循环中以减少流出物放电,同时它它还是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因为这种杀菌剂对酵母——如假丝酵母(Candida)、酵母菌(Saccharomyces)、汉逊氏酵母(Hansenula)和霉菌如青霉菌(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和白地霉(Geotrichum)均有效,已获准在软饮料和啤酒工业中使用。过氧乙酸对铝制酒桶灭菌效果很好。该杀菌剂用量在125~250ppm。这些杀菌剂的优点如下:1、对热和有机物稳定,性质温和,只要加热过程中不超过100℃就不会降低使用效果。 2、低泡性——适用于CIP设备。3、无选择性,能杀灭各种细胞。4、可用于大多数食品处理表面(低毒性——遇水、氧气和乙酸则分解)5、具有快速、广谱杀菌效果(可杀灭细菌、酵母和霉菌)6、适用pH的范围广7、对生物膜有效8、杀菌与酸漂洗可同时进行。缺点是成本高,有气味,有刺激性,会腐蚀铁和其它金属,存在有机物时杀菌效果将会减弱,对酵母和霉菌的杀灭效果不如其它杀菌剂。

  • 【资料】-几篇关于微波杀菌的文献

    [b]1.微波杀菌技术研究进展[/b]摘 要:利用微波杀灭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杀菌时间短、能量使用率高、基本上不破坏食品风味物质等特点。文中介绍了微波杀菌机理、微波杀菌工艺和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1869]微波杀菌技术研究进展[/url][b]2.微波杀菌机理研究的现状[/b]现今,微波能技术在食品、医疗和高科技领域内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微波杀菌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因其热效高、加热快速、便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而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业化生产中。其应用及推广较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微波设备的成本较高外,对微波杀菌技术的基础研究也是原因之一。微波杀菌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比常规方法更具杀菌效能,对于产生这种效果的真正原因及对杀菌过程,应有明确的认识,否则,在实际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将影响到食品工艺参数(温度、时间)等的确定。因此,搞清微波杀菌的机理对于推广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1870]微波杀菌机理研究的现状[/url]

  • 探讨:用热水烫碗筷能杀菌吗?

    [size=14px]都说在外吃饭,餐前用热水烫碗筷是广东人的专属仪式感。其实越来越多人这么做了,[/size][size=14px]觉得在外餐具可能不太干净,烫一烫就可以杀菌了。[/size][align=center][b][size=20px]但,真的可以杀菌吗?[/size][/b][/align][align=center][color=#ffffff][b][size=16px][back=#00b0f0] 如果餐具不干净,一般可能含有哪些有害物质?[/back][/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ffffff][b][size=16px][back=#00b0f0] 烫餐具的杀菌效果如何?[/back][/size][size=16px][back=#00b0f0][/back][/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size=14px]下面小C来展开讲讲。[/size][/align][size=14px]不干净的餐具,一般可能携带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真菌)、病毒和芽孢。下面看看它们的耐热性情况。[/size][b][size=14px][size=20px][color=#00b0f0]四类微生物的耐热性[/color][/size][sup][size=20px][color=#00b0f0][/color][/size][/sup][/size][size=14px][sup][size=16px][color=#00b0f0][1][2][/color][/size][/sup][/size][size=16px][color=#ff0000]1/ 细菌[/color][/size][/b][size=14px]细菌可谓是我们听闻最多的一种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若食品或食品接触材料(如餐具)受到细菌污染,人进食后容易引发肠道感染,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size][size=14px]大多数细菌不耐高温,以上述代表性细菌为例,在高水活的环境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温度是71.7℃持续15秒。沙门氏菌处于70℃以上温度下几分钟就可以被杀灭。大肠杆菌对外界的耐热性很弱,只要煮沸或70-80℃,就可以被杀灭。[/size][b][size=16px][color=#ff0000]2/ 霉菌(真菌)[/color][/size][/b][size=14px]霉菌是真菌的一种,肉眼可见的像水果、糕点的发霉就是霉菌,大多数霉菌在70-80°C温度下就足够被杀灭,但真菌孢子(休眠状态的真菌)及一些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无法在高温下杀灭。如果餐具有发霉,单纯用热水烫一烫,是没有作用的。[/size][b][size=16px][color=#ff0000]3/ 病毒[/color][/size][/b][size=14px]大部分病毒的热稳定性不高,因为病毒的结构就是简单的蛋白质衣壳包裹着DNA/RNA核心,即使是稳定性较高的DNA,在90℃的时候双链也会解螺旋,能够被消灭。但一些病毒如甲肝病毒,耐受温度比较高,在工业上,100°C持续2分钟才有把握消灭。[/size][b][size=16px][color=#ff0000]4/ 芽孢[/color][/size][/b][size=14px]芽孢是某些特定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 “休眠体”,它耐热,耐酸,耐干旱。细菌“变身”成芽孢时,它就失去了生命特征和繁殖能力,但一旦条件合适,芽孢会重新萌发成细菌。一般情况下,热水烫对芽孢的作用不大。[/size][align=center][b]——[/b][/align][size=14px]用热水烫餐具,只要把握好温度和时间,可以达到类似“巴氏杀菌”的效果。再结合以上微生物的受热特性,可以得出结论:[b]用热水烫餐具,可以杀灭绝大部分致病细菌,但对于霉菌的孢子和毒素、耐高温的病毒以及细菌的芽孢等无能为力。[/b](注:巴氏杀菌的其中一种操作是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s-16s[sup][3][/sup]。)[/size][align=center][color=#ffffff][b][size=16px][back=#00b0f0] 下面我们再看看一组实验数据 [/back][/size][/b][/color][/align][b][size=20px][color=#00b0f0]受污染餐具的菌落总数测试[sup][4][/sup][/color][/size][/b][size=14px]有实验室对已清洗消毒的干净餐具进行了人工污染(即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混合液涂抹在上述餐具内表面),按照不同的冲烫温度和冲烫时间对餐具进行“用热水烫一烫”处理,最后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2-2016检测人工污染餐具冲烫前后的菌落总数。实验证明[/size][size=14px],如果用100℃的沸水烫餐具并且保证持续30秒以上,那对去除餐具中的细菌是有明显效果的,菌落总数能减少90%。如果水温在60℃及以下,去除细菌的效果有限,菌落总数只能减少到25%以下。[/size][align=center][color=#ffffff][b][size=16px][back=#00b0f0] 看了以上的理论与实验数据,[/back][/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ffffff][b][size=16px][back=#00b0f0] 大家应该对热水烫餐具有了更多了解吧。[/back][/size][size=16px][back=#00b0f0][/back][/size][/b][/color][/align][size=14px]综上所述,热水烫餐具不是一项毫无作用的餐前仪式。用热水烫餐具对去除细菌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些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体效果和所用热水的温度以及冲烫的时间有关。[/size][size=14px]当然也不是百分百能杀菌。除了某些菌本身难以被消灭外,有些餐馆为了避免客人烫伤,提供的热水温度一般不会很高,大家烫餐具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所以在实际操作上效果也可能是有限的。[/size][size=14px]餐前要不要用热水烫餐具因个人意愿而异,建议大家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达标,值得信赖的餐馆。[/size][size=12px][color=#b2b2b2]参考资料:[/color][/size][size=12px][color=#b2b2b2][1]技术型吃货|在饭店吃饭前用热水烫碗,还真不只是心理安慰!![2]果壳|开水烫餐具真的能消毒吗?不烫会有多脏?[3]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河北省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编. 食品安全科普文丛 第3辑 “日常十大类”食品安全科普解读[M]. 2016:78-79页[4]上海市消保委|用热水烫餐具真能杀菌吗?真相来了[/color][/size][size=12px][color=#b2b2b2][/color][/size]

  • 【分享】杀菌剂-噻氟菌胺

    【分享】杀菌剂-噻氟菌胺

    5.6g/kg,蓝翻车鱼LC50(96小时)为1.2mg/L,虹鳟LC50(96小时)为1.3mg/kg,水蚤LC50(48小时)为1.6mg/L,鲤鱼LC50(96小时)为2.9mg/L。噻呋酰胺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一种广谱性杀菌剂,1994年美国罗门哈斯(已并入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购买了专利开始商品化生产。陶氏益农在中国获得登记的噻呋酰胺商品为24%满穗SC,登记作物和病害为水稻纹枯病;在其他国家还在花生、草坪、咖啡、马铃薯、棉花、甜菜、谷类等作物上获得登记。噻呋酰胺是苯基酰胺类内吸预防兼治疗性杀菌剂,抑制真菌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酯脱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影响病原菌呼吸链电子传递,持效期长。适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噻呋酰胺克服了当前市场上用于防治黑粉病的许多药剂对作物不安全的缺点,噻呋酰胺的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在种子处理防治系统性病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既可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大田作物和草皮茎叶喷雾,又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其广谱杀菌活性,防效优异,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其次有丝核菌属、柄锈菌属、伏革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一般叶面处理可有效防治丝核菌、锈菌和白绢病菌引起的病害。噻呋酰胺对藻状菌类没活性,对由叶部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如花生褐斑病、黑斑病效果不好。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立枯病等有特效。与五氯硝基苯相比,不仅效果好,而且用量仅为1/3~1/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