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近场近场显微镜

仪器信息网近场近场显微镜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近场近场显微镜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近场近场显微镜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近场近场显微镜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近场近场显微镜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近场近场显微镜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近场近场显微镜相关的解决方案。

近场近场显微镜相关的论坛

  • 【分享】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分享】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扫描电声显微镜是一种多功能、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仪器,兼具电子显微术高分辨率和声学显微术非破坏性内部成像的特点,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2011年3月7-14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热学-声学显微镜成像系统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并引起了业内人士、专业媒体多方面关注。  据了解,该项目负责人殷庆瑞研究员以自行研制的材料和器件为核心技术,已成功研发出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如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SPAM)、扫描热学显微镜(SThM)、激光-光声测量仪、超声雾化器等。其中,扫描电声显微镜创新性地将电子显微术(SEM)与声学显微术(SAM)“合二为一”,现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殊荣。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多数成果却陷入了“成果-证书-鸡肋”的尴尬状况。虽然目前科学成果商品化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少成功范例,殷庆瑞研究员扫描电声显微镜的成功商品化便是其中之一。据悉,目前,该款仪器已成功更新至第IV代,分辨率达到200nm,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地,成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成功范例”,被誉为“全球唯一成熟的商品化扫描电声显微镜”。  随着材料科学朝着纳米及精细复合方向发展,功能器件则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这就对材料及功能器件的评价表征方法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为应对这一挑战,殷庆瑞研究员课题组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与扫描热学显微镜,现正在研发电-声-热显微镜“三合一”技术。  近日,仪器信息网就声学显微镜成像技术与仪器的研制、应用、产业化等问题,专门采访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10920_300691_1899109_3.jpg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6/2011620192355875.jpg扫描电声显微成像系统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6/2011620192516447.jpg扫描探针近场压电-声学-热学显微成像系统  其它相关新闻报道:  发展我国电子显微镜产业需循序渐进——访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  风物长宜放眼量——访国家“十一五电镜项目”攻关单位之一、中科科仪张永明总裁

  • 【分享】中科院微电子所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与近场光学显微镜招标啦!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11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四批)招标公告  日 期: 2011年3月15日  招标编号: OITC-G11032057  1、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招标人)的委托,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11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四批)(以下简称项目)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就下列货物及有关服务提交密封投标。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接受进口产品1近场光学显微镜1是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1是  投标人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  2、投标人资格条件:  1)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  2) 按本投标邀请的规定获取招标文件;  3、有兴趣的投标人可从 2011 年 3 月 15 日至 2011 年 4 月 6 日每天上午9:00至下午17:00(北京时间)在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1507室查阅或购买招标文件,本招标文件售价为500元/包,如需邮寄另加100元的邮资费用,邮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由购买标书人自行负责,售后不退。  4、所有投标文件应于 2011 年 4 月 6 日上午9:30时(北京时间)之前递交至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办公楼A座西大厅101会议室,并须附有不低于投标金额1%的投标保证金,以招标机构为承受人。  5、兹定于 2011 年 4 月 6 日上午9:30在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办公楼A座西大厅101会议室进行公开开标。届时请投标人派代表出席开标仪式。  招标机构名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详情请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315/057749.shtml

  • 【转帖】光子隧道效应与近场光学显微镜

    【转帖】光子隧道效应与近场光学显微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德裔物理学家葛.宾尼和他的导师海.罗雷尔在IBM公司设在瑞士苏黎士的实验室进行超导实验时,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有关超导隧道效应的研究与新型显微镜的发明联系到一起。但是真空中超导隧道谱的研究已经为他们今后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准备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读到了物理学家罗伯特杨撰写的一篇有关“形貌仪”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有关驱动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的方法使他们突发奇想:难道不能利用导体的隧道效应来探测物体表面并得到表面的形貌吗?以后的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经过师生两人的不懈努力,1981年,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原子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终于诞生了。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英文名称是 Scanning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为STM。STM具有惊人的分辨本领,水平分辨率小于0.1纳米,垂直分辨率小于0.001纳米。一般来讲,物体在固态下原子之间的距离在零点一到零点几个纳米之间。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导电物质表面结构的原子、分子状态清晰可见。下图显示的是硅表面重构的原子照片,照片上,硅原子在高温重构时组成了美丽的图案。[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181030_197432_1601358_3.jpg[/img]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的计算和科学实验的证明,当具有电位势差的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将存在一定的几率穿透两导体之间的势垒从一端向另一端跃迁。这种电子跃迁的现象在量子力学中被称为隧道效应,而跃迁形成的电流叫做隧道电流。之所以称为隧道,是指好象在导体之间的势垒中开了个电流隧道一样。隧道电流有一种特殊的性质,既对两导体之间的距离非常敏感,如果把距离减少0.1纳米,隧道电流就会增大一个数量级。[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1/201001181031_197435_1601358_3.jpg[/img]

  • 显微镜的发展

    显微镜是一种借助物理方法产生物体放大影像的仪器。最早发明于16世纪晚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地用于生物、化学、物理、冶金、酿造、医学等各种科研活动,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随着现代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显微测量技术在上业、国防、科技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对显微镜的发展及分类作个概述。一、显微镜的历史光学是研究光波传播规律的科学。而显微镜的发展是在对光学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春秋时的《墨经》和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德的《反射光学》都对光学的研究有所记载,后来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菲涅耳、夫琅和费、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努力,光学已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形成了严格的数学理论方法及实验方法。研究光的一个分支便是光学仪器——显微镜。最初的显微镜产生于十六世纪末期。十七世纪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后来被用来发现细菌及细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Lebdeff(莱比戴卫)设计出第一架干涉显微镜,随后Zemicke(卓尼克)发明了相位差显微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Nomarski(诺乌斯基)发明了干涉相位差光学系统,并以此设计出诺马斯基显微镜。二十世纪束期,产生了共轭焦显微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光学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子学也得以迅速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Bruche和Johannson制造出了第一宋菲君型传头式电子显微镜,随后Ruaka发明了第一部磁场型传头式电子显微镜(TEM)。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二、显微镜的分类显微镜主要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物体放大实像,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放大为虚像。显微镜中通过聚光镜照亮标本,再通过物镜成像,经过目镜放大,最后通过眼睛的晶状体投影到视网膜。显徽镜按工作原理和它的组成结构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徽镜的成像原理是以光为介质,利用可见光照射在物体的表面。造成了局部散射或反射来形成不同的对比,然后再对被物体调制了的信息进行解调便可得物体的空间信息。光学显微镜又分为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近场显微镜。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远场光学显微镜)的光路原理如图1: 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1/1321511297.png图1 光学显微镜的光路原理由图1可以看出光学显微镜主要光学系统(接物镜、目镜、聚光器、光源)和机械系统组成。2. 近场光学显微镜

  • 【原创】显微镜的发展史

    一、显微镜的发展史 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比0.1mm更小的物体或物质的结构细节。人要想看得到更小的物 质结构,就必须利用工具,这种工具就是显微镜。 第一代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极限分辨率是200纳米。由于光的衍射效应,分辨率受制于半波长,可见光的最短波长为0.4微米。 第二代显微镜:电子显微镜。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后来这种假设得到了实验证实。此后物理学家们利用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与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相似的性质,研制成功了电子透镜,在此基础上于1933年发明了电子显微镜。TEM的点分辨率为0.2~0.5nm,晶格分辨率为0.1~0.2nm,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为6~10nm。它们的工作环境都要求高真空,并且使用成本很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第三代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80年代初期,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G.Binning 和H.Rohr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分辨率达到0.01纳米。STM的诞生,使人类第一次在实 间观测到了原子,并能够在超高真空超低温的状态下操纵原子。因为这两项重大的意义,这两位 科学家荣获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在STM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等,这些显微镜都统称扫描探针显微镜。因为它们都是靠一根原子线度的极细针尖在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上方扫描,检测采集针尖和样品间的不同物理量,以此得到样品表面的形貌图像和一些有关的电化学特性。如:扫描隧道显微镜检测的是隧道电流,原子力显微镜镜测试的是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等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都称之为远场显微镜,因为相对来说样品离成像系统有比较远的距离。成像的图像好坏基本取决于仪器的质量。而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微观或介观范围的各种物理特性,探针和样品之间只有2-3埃的距离,会产生相互的作用,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耦合体系。我们称它为近场显微镜。它的成像质量不单单取决于显微镜本身,很大程度上受样品本身和针尖状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一类的仪器时,要想得到好的图像,关键是要学会分析判断各种图像及现象的产生原因,然后通过调整参数,得到相对好的图像。 二、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原理及设计思路 1、STM的产生 STM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 时,他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 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隧道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波动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隧道效应才会显著。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 (通常小于1nm)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由于隧道电流(纳安级)随距离而剧烈变化,让针尖在同一高度扫描材料表面,表面那些“凸凹不平”的原子所造成的电流变化,通过计算机处理,便能在显示屏上看到材料表面三维的原子结构图。STM具有空前的高分辨率(横向可达0.1nm,纵向可达0.01nm),它能直接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原子结构图,从而把人们带到了纳观世界。 STM中针尖对样品作两维扫描 隧道电流与针尖样品表面距离呈负指数关系 2、STM恒高模式的产生和局限性 2.1 恒高模式 针尖以一个恒定的高度在样品表面快速地扫描,检测的是隧道电流的变化。当针尖扫描样品表面时,记录每点的隧道电流值,经过处理后得到图像。[/f

  • 【网络讲堂】:2015年01月06日 拉曼光谱仪及其与原子力显微镜的联用

    【网络讲堂】:拉曼光谱仪及其与原子力显微镜的联用【讲座时间】:2015年01月06日 14:30【主讲人】:葛林 (北京应用工程师,清华大学本科,德国马普研究院博士。负责产品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拉曼联用系统、及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会议简介】首先介绍拉曼光谱的原理和应用类型,之后详细阐述一台拉曼光谱仪的内部构造,着重介绍设备Raman与原子力显微镜AFM联用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最后介绍设备相关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提供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会议时间为2015年1月6日下午14:30,对讲座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请点击链接报名。NT-MDT内部用户,也可请致函ge@nt-mdt.cn获取邀请码。-------------------------------------------------------------------------------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01月06日 14:004、报名参会: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305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231246773

  • 有多少人在从事显微镜的销售呢?

    替某外企招聘销售工程师,待遇优厚,公司上六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各种年假及福利制度完善。职位描述及要求 职位类别销售 - 销售工程师(光学方向)工作性质全职截止时间2014-12-31招聘对象不限招聘人数1人工作地区北京学历本科以上外语要求英语工作经验2-3年以上 招聘条件:岗位职责: 1.负责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等显微镜产品及激光器在科研及工业领域的销售工作;2.负责辖区内的销售任务,完成公司分给的销售任务;3.开拓潜在的市场和客户资源,掌握重点客户资源; 4.配合公司参加市场活动,比如展会,研讨会;5.根据销售情况及公司发展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任职资格: 1.光电,物理或仪器仪表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学历优先;2.英语能力强,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国外厂商流畅沟通;3.两年以上光电产品,尤其是激光产品的销售经验,具有一定的客户资源者优先;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4.对光电产品本身及其市场定位、市场推广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有开拓市场经验者优先;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沟通,应变能力,丰富的谈判经验;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6.能适应频繁出差;7.熟悉高校及科研院所客户,有用户基础的优先;8.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如有意向请将简历发至:[back=#

  • 近场热辐射表征中的保护热板法测试技术

    近场热辐射表征中的保护热板法测试技术

    [color=#990000]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场热辐射基本概念,并针对两平板之间的近场热辐射测试,介绍了经典导热系数保护热板测试方法在近场热辐射表征中的应用。[/color][size=18px][color=#990000]一、近场热辐射现象[/color][/size]如果两个相邻物体的温度不同,则它们之间则存在热辐射传递,可以用众所周知的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来准确估计此辐射热流,条件是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要远大于辐射的平均波长。目前已经确定的是,当物体间距小于辐射波长时,普朗克理论会失效,而这种距离则称之为近场,近场热辐射是指与物体间距小于特征波长区域的辐射, 热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体间距的减小而呈指数规律快速增大,如图1所示。[align=center][img=近场辐射测量,600,4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311018508887_5199_3384_3.jpg!w690x571.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1 辐射热流密度随距离的变化[/colo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二、近场辐射热流测量[/color][/size]为了对近场热辐射进行表征,一般是在真空中测试两个微小间距的平行板。随着平板间距减小,辐射热流逐渐受到干涉波和消散波的影响,辐射热流会随之增强。近场辐射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是基于保护热板法(GHP),该方法通常用于测量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如图2所示,图中的样品1在近场辐射测量中则是真空间距。[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近场辐射测量,690,2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2/202112311019195377_8070_3384_3.jpg!w690x296.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 经典防护热板法测量原理[/color][/align]选择保护热板法的依据是这种方法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热损失,这对热辐射测量至关重要。辐射热流测量装置中,图2所示的辅助绝热板将由一个热电堆温差传感器代替,由此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热损失。两板之间的平行度和距离控制是测量装置的关键条件,我们采用三个独立控制的压电致动器以纳米量级来变化板之间距离,并用电容传感器监测两板之间三个位置点的绝对间隙值。该装置的研制将能够精确测量近场热辐射的热流密度。[align=center]~~~~~~~~~~~~~~~~~~~~~~~~~~~~~~~~~~~~~~~~~~~~~~~~~~~~~~~~~~~~~~~~~~~~~~~[/align]

  • 【分享】分析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与性能

    传统的光学[URL=http://yiqi.jixie.com]显微镜[/URL]主要由光学系统及支撑它们的机械结构组成,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和聚光镜,都是由各种光学玻璃做成的复杂化了的放大镜。物镜将标本放大成像,其放大倍率M物由下式决定:M物=Δ∕f’物 ,式中f’物是物镜的焦距,Δ可理解为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目镜将物镜所成之像再次放大,成一个虚像在人眼前250mm处供人观察,这是多数人感觉最舒适的观察位置,目镜的倍率M目=250/f’目,f’目是目镜的焦距。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是物镜与目镜的乘积,即M=M物*M目=Δ*250∕f’目*f 物。可见,减小物镜及目镜焦距将使总放大倍率提高,这是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菌等微生物的关键,也是其与普通放大镜的区别所在。  那么,是否可以设想无限制地减少f’物f’目,以便提高放大倍率,使我们能看到更加细微的物体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用以成像的光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免不了产生衍射和干涉现象,就像日常所见水面的波纹遇到障碍时能绕行,两列水波相遇时能互相加强或削弱一样。当从一个点状的发光物点发出的光波进入物镜时,物镜的边框阻碍了光的传播,产生衍射和干涉,经物镜后无法再会集于一点,而是形成有一定大小的光斑,外围还有强度微弱并逐渐减弱的一系列光环,我们称中心亮斑为艾里斑,两个发光点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两光斑就会重叠,直至无法确认为两个光斑。瑞利提出了一个判定标准,认为当两光斑中心相距等于艾里斑半径时,两光斑是能分辨的,经计算,这时候两个发光点间的距离e=0.61入∕n.sinA=0.61入∕N.A,式中,入为光波波长,人眼可接收的光波波长约为0.4—0.7um,n为发光点所处介质的折射率,如处在空气中,n≈1,处在水中,n≈1.33,而A为发光点对物镜边框张角之半,N.A称为物镜的数值孔径。从上式可见,物镜能分辨的两点间的距离受到了光的波长和数值孔径的限制,由于人眼视觉最敏锐的波长约为0.5um,而A角不可能超过90度,sinA总小于1,对于可用的透光介质最大折射率约为1.5,故 e值始终大于0.2um,这是光学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极限距离。通过[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放大成像,若想将能被具有某些N.A值的物镜分辨率的物点间距e放大到足以被人眼分辨,则需M.e≥0.15mm,此处0.15mm为实验得出的人眼能分辨的置于眼前250mm处两微物间的最小距离,故M≥(0.15∕0.61入)N.A≈500N.A ,为使观察不致太费力,M扩大一倍便足够了,即500N.A≤M≤1000N.A,是显微镜总倍率的合理选取范围,再大的总放大倍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URL=http://yiqi.jixie.com]物镜[/URL]数值孔径已经限制了最小可分辨距离,提高放大倍率已不可能分辨出更小的物体细节了。  成像衬度是[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所谓衬度,即是像面上相邻部份间的黑白对比度或颜色差,人眼对于0.02以下的亮度差别是很难判定的,对颜色差别则稍微敏感一些。有些[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观察对象,如生物标本,其细节间亮度差别甚小,加之显微镜光学系统设计制造误差使其成像衬度进一步降低而难于分辨,此时,看不清物体细节,不是总放大倍率过低,也不是物镜数值孔径太小,而是由于像面衬度太低的缘故。[URL=http://yiqi.jixie.com][IMG]http://forum.yidaba.com/attachments/20080818_4bc5ca56d10a099a7184A9ekahrt5sBT.gif[/IMG][/URL]  多少年来,人们为提高[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的分辨能力和成像衬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具的不断进步,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加上原材料性能的提高,工艺和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观察方法的创新,使光学[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的成像质量已经接近衍射极限的完善程度,人们将用标本染色、暗场、相衬、荧光、干涉、偏光等观察技术,使得光学显微镜已能适应形形色色标本的研究,虽然近年来电子显微镜,超声显微镜等放大成像[URL=http://yiqi.jixie.com]仪器[/URL]先后问世,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的性能,但在廉价、方便、直观、特别是适合生物活体的研究等方面仍无法与光学显微镜匹敌,光学显微镜仍然牢固地占据着自己的阵地。另一方面,与激光、计算机、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古老的[URL=http://WWW.JXIIE.COM]光学显微镜[/URL]正焕发青春,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数码显微镜、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近场扫描[URL=http://WWW.JXIIE.COM]显微镜[/URL]、双光子显微镜及具有各种新的功能或能适应各种新的环境条件的[URL=http://yiqi.jixie.com]仪器[/URL]层出不穷,更加扩大了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领域,作为最新的例子。从火星探测车上传回的岩层显微图片是多么令人振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光学显微镜将会以更新的姿态,造福人类。

  • 【原创大赛】实验室不容忽视的湿度变化对扫描探针显微镜测试结果的影响

    【原创大赛】实验室不容忽视的湿度变化对扫描探针显微镜测试结果的影响

    前言:扫描探针显微镜它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静电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等20多个品种的庞大显微镜家族。这类显微镜的问世不仅仅是显微技术的长足发展,而且标志着一个科技新纪元——纳米科技时代的开始。这类显微镜自问世以来,在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微电子学与材料科学等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一直是国内外科技人员研究的热点。作为仪器使用技术人员,虽不能开发出更出色的仪器,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它,如何让它发挥到极至得到理想的结果,是我们仪器使用者应该探索的。实验室不容忽视的温湿度变化,对扫描探针显微镜测试结果影响有多大呢?本文研究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四种不同湿度环境下(实验室温度调节受限这里不做研究)测试三种不同材料表面形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仪器最佳使用湿度环境。 一、仪器介绍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1_669577_2224533_3.jpg 图A图A为布鲁克公司型号为Nano man VS 扫描探针显微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82509141228_01_2224533_3.jpg 图B图B为海瑞弗公司的精密空调机(有快速除湿功能) 二、测试过程及分析选择一个阴雨天气,首先关闭精密空调机除湿功能,等待室内湿度加大,湿度显示90%时,对实验材料表面扫描成像(不需要抬起探针保持扫描状态)开启除湿机,湿度显示80%时保存一张形貌图,等湿度降到70%、60%分别保存一张形貌图。如此,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分别对普通载玻片、普通硅片、非晶材料三种不同材料表面测试,得到如下图结果。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82509174389_01_2224533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82509175648_01_2224533_3.jpg 上图随机选取普通载玻片某个区域,在湿度90%时,图1.1a、b区域,出现非常明显的干扰条纹,这种条纹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测试表面比较湿或者样品在微动引起的。这里很明显是因为空气湿度过大,在载玻片表面已经形成了水珠,对扫描过程干扰过强导致扫描失败。再看图1.2,这时候湿度降到80%,强烈的干扰条纹基本消失,但是图片上颗粒状不明显,棱角模糊,这是因为样品表面还残留着一层水膜,有的区域探针无法穿透水膜扫描到真实的样品表面,所以扫描出来的图像在感官上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再看图1.3湿度降到70%,图像上的颗粒明显,棱角清晰,这说明残留水膜基本消失。图1.4湿度降至60%的时候已经达到理想效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82509192148_01_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6082509193007_01_2224533_3.jpg上图非晶材料做完纳米压痕实验后残留的一个压痕印迹,图2.1湿度90%时虽然没有出现强烈干扰条纹,但是a、b区域有着很厚的水膜,显然扫不出清晰的图片。图2.2湿度80%,可见上半部小部分处于模糊状态,水膜未彻底消失,当湿度降至70%[color=windowtex

  • 【转帖】金相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

    生物显微镜与金相显微镜的区别主要是在照明方式与物镜上面: 1、生物显微镜用的是透射照明,一般用来观察透时和半透明的样本,不能用来观察不透明物体,而金相显微镜主要是落射照明方式(也叫同轴照明),光源从物镜射出,主要用于观察不透明样本的表面,当然也有附带透射照明装置的较高级金相显微镜,可同时用于观察透明样本。 2、从物镜来看,生物显微镜的高倍物镜都有考虑盖玻片厚度(0.17)和载玻片、培养器皿厚度(1.2),所以其物镜是通常标有 /0.17(正置显微镜)、 /1.2(倒置显微镜),正置生物显微镜10倍以下物镜则是 /-,也就是可以不考虑,这是为了校正玻璃对于光折射的影响,而金相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标有/0 。

  • 生物显微镜和工具显微镜的原理

    生物显微镜和工具显微镜又称工具制造用显微镜,是一种工具制造时所用高精度的二次元坐标测量仪。生物显微镜工具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将工件成像经物镜投射至目镜,即借着光线将工件放大成虚像,再利用装物台与目镜网线(eyepiece reticle)等辅助,以作为尺寸、角度和形状等测量工作,可作为检验非金属光泽的工件表面。生物显微镜工具显微镜仪器在立柱上装有一显微镜,放大倍率从10倍至100倍间等数种倍率,工具显微镜的测量系统光源( 灯炮 ) 通电后,光线依次经过二个透镜滤热镜 ( 片)、镜径薄膜、透镜、反射镜、装物台、物镜、反射镜、目镜等,工件与物镜间的距离,随着放大倍率和工件厚薄,可利用对焦旋钮调至理想位置。1、 生物显微镜工具显微镜将人眼瞄准,采集元素的个别点坐标,改为CCD摄像机自动采集元素图像,采集信息量增大,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效率提高。 2、生物显微镜工具显微镜软件数据处理结果除以数据表示外,增加了图形信息窗,处理的点、线、图、弧等元素展现在屏幕上,形象直观,条理清晰,避免出错,并且可以输出到AUTOCAD形成工程图。3、引进先进的英国RENISHAW钢带反射光栅系统代替原有的玻璃光栅系统,该系统信号优良,安装间隙大,外形小巧,发热量小,安装调试简单,抗污染,抗腐蚀能力强,耐震性好等众多优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是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光栅系统之一。4、 生物显微镜和工具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工具显微镜除X、Y坐标数字显示外,将测高坐标和分度头角度坐标也改成数显,实现了四坐标全数显化,这一改进对凸轮轴测量十分有益。5、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指向器,红色光点打在工件表面,用于快速确定测量部位,避免了因CCD视场面积小带来的找象困难,解决了目前图像系统的通病。引用:www.bsdgx.com

  • 【资料】工业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

    工业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但就字面意思上能了解到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用途不同,这里主要从其物镜上来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物镜的鉴别能力可分为平面和垂直鉴别能力。物镜(objectivelens)物镜是决定光学显微镜基本性能及功能的最重要的光学单元。因此,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和应用,我们研制出了有着最佳光学性能和功能(这对光学显微镜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和功能)的物镜,推出了能满足不同使用目的多种物镜产品。 光学显微镜的用途大致分为“生物用”和“工业用”两大类。物镜也可以按照这两种用途,划分为“生物物镜用”物镜和“工业用”物镜。在工业用途中,一般是在金属矿物切片、半导体晶圆和电子零部件等标本没有被遮盖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所以,工业显微镜用物镜采用了物镜前端和标本之间没有盖玻片状态的最佳光学系统设计。然而在生物用途中,一般是将生物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从上面用盖玻片遮盖固定。由于生物用物镜需要透过盖玻片观察样本,所以采用了考虑到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的光学系统设计。  在这里说明生物显微镜和工业显微镜的物镜也是大有不同的,基本上物镜是按照用途、观察方法、倍率、性能(像差校正)等进行分类。其中,按照像差校正来分类的是显微镜物镜特有的分类方法。

  • 发表《自然通讯》|研究成员提出一种近场光学成像技术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三层石墨烯的菱形堆垛结构发现,在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这有望应用于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近年来,三层石墨烯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常,三层石墨烯可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堆叠几何构型,分别是菱形堆垛和Bernal堆垛。“这两种堆垛的三层石墨烯具有完全不一样的对称性和电子特性,比如中心对称的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具有位移电场可调的能隙,并可展现出一系列Bernal堆垛三层石墨烯不具有的关联物理效应:莫特绝缘态、超导和铁磁等。”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宇说。[align=center][img=,573,323]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75ae2619-5736-4ee9-bf61-925d0d6d44bd.jpg.2[/img][/align][align=center] 三层石墨烯中堆垛相关的电声耦合示意图。受访者供图[/align]如何理解三层石墨烯菱形堆垛中的这些独特关联物理效应,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前沿之一。此次,科研人员通过[b]栅电压可调的拉曼光谱和激发频率依赖的近场红外光谱[/b],[b]发现了菱形堆垛三层石墨烯中电子和红外声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b]“[b]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无损、高空间分辨的近场光学成像技术,不仅可以鉴别石墨烯的堆垛次序,还可以探索电子—声子强相互作用,这为将来多层石墨烯以及转角石墨烯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b]。”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说。据悉,这项研究为理解菱形堆垛的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和铁磁等物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它也为新一代光电调制器和光电芯片的设计提供了相关材料研究的基础。[来源:科技日报][align=right][/align]

  • 【转帖】显微镜锦之堂显微镜常识--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本文来自显微镜之家转贴显微镜之家融合了各种进口国产显微镜的集中展示,集显微镜知识/咨询/动态等于一体的显微镜之家 http://goldroom.zhan.cn.yahoo.com/登陆指导!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相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利用调焦旋扭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像,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物镜是显微镜对成像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按照所说的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概念。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廊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聚光照明系统对显微镜成像性能有较大影响,但又是易于被使用者忽视的环节。它的功能是提供亮度足够且均匀的物面照明,聚光镜发来的光束应能保证充满物镜孔径角,否则就不能充分利用物镜所能达到的最高分辨率。为此目的,在聚光镜中没有类似照相物镜中的,可以调节开孔大小的可变孔径光阑,用来调节照明光束孔径,以与物镜孔径角匹配。改变照明方式,可以获得亮背景上的暗物点(称亮视场照明)或暗背景上的亮物点(称暗视场照明)等不同的观察方式,以便在不同情况下更好地发现和观察微调结构。

  • 【分享】三维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

    【分享】三维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

    三维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三维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装置Nanofinder30  Nanofinder30 三维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装置是日本首创,世界最初的分析装置。它能在亚微米到纳米范围内,测定物质化学状态的三维图像。它由共焦激光显微镜,压电陶瓷平台(或电动扫描器)和光谱仪组成。并能自选追加原子力显微镜和近场表面增强拉曼测定的功能。 最新测量数据[ 变形Si的应力测定]PDF刊登 用二维的平面分析来评价变形Si。空间分辨率130nm, 变形率0.01%(0.1cm偏移)。 半导体/电子材料(异状物,应力,化学组成,物理结构)薄膜/保护膜(DLC,涂料,粘剂)/界面层,液晶内部构造结晶体(单壁碳纳米管,纳米晶体)光波导回路,玻璃,光学结晶等的折射率变化生物学(DNA, 蛋白质, 细胞 组织等) 以亚微米级分辨率和三维图像,能分析物质的化学结合状态空间分辨率200nm(三维共焦点模式),50nm(二维TERS模式)能同时测定光谱图像(拉曼/萤光/光致荧光PL),共焦显微镜图像,扫描探针显微镜图像(AFM/STM)和近场表面增强拉曼图像(SERS)能高速度,高灵敏度地测定样品(灵敏度:与原来之比10倍以上)不需要测定前样品处理,在空气中能进行非破坏测定全自动马达传动系统的作用,测定简单 共焦显微镜模式不能识别结晶缺陷,然而光致荧光(PL)模式却能清楚地测到结晶缺陷 共焦激光显微镜模式的形状测定 光谱窗 560 nm 用光致荧光(PL)模式测到的结晶缺陷的光谱图像(560nm的三维映像) 用AFM和共焦显微拉曼法同时测定CNT,能判定它的特性 (金属,半导体)和纯度。 同时测定单壁碳纳米管(CNT)的原子力显微镜(AFM) 形貌图像和拉曼光谱图像的例子 :拉曼光谱: 激光488nm,功率1.5mW,曝光时间2 sec,物镜100×Oil, NA=1.35, 积分时间100 sec (AFM和拉曼图像测定时) AFM形貌图像(右上)表示了单壁碳纳米管混合物的各种形状结构。图像中用数字1到8来表示其不同形状。数字1-6测得了拉曼光谱(上图所示),判定为半导体CNT。但7-8测不到拉曼光谱,所以不是半导体CNT,而可能是金属CNT(可用He-Ne激光633nm验证)。最上面表示了RBM(173cm-1), G-band(1593cm-1)及D-band(1351cm-1)的拉曼光谱图像 综合激光器和光谱分析系统的长处,坚固耐用的复合设计,卓越的仪器安定性,是纳米技术测定装置中的杰出产品。 ※日本纳米技术2004大奖“评价和测量部门”得奖. ※日本第16届中小企业优秀技术和新产品奖 “优良奖”得奖. 光学器件配置图Nanofinder30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2/200812071751_122565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2/200812071751_122566_1634361_3.jpg[/img][~122567~][~122568~]

  • 【原创】电脑型显微镜PK数码型显微镜

    显微镜现在大部分都是用三目型的显微镜,不管是金相还是生物。成像效果都是有所差异的。大家觉得电脑型的显微镜好一些,还是数码型的好一些。自己更倾向于那一种,谈谈自己使用的体会吧。

  • 【求助】光学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的区别?

    如题,光学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的区别?土豆在填写药检仪器调查表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名词,有点不太明白,一般常用的就是光学显微镜了,那解剖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用在什么实验上的啊?有何不同之处,还望各位指教。

  • 【求助】相差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的区别?

    我想购买一个显微镜用于观察活体细胞,查了相关的资料有用相差显微镜的,有用倒置显微镜的,不知道这两个有什么不同。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什么的,什么牌子的比较好,我需要能拍照的。价钱大概多少?谢谢!

  • 显微镜的分类

    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1.双目体视显微镜双目体视显微镜又称"实体显微镜"或"解剖镜",是一种具有正象立体感地目视仪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在工业中用于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它利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12度--15度),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它实质上是两个单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两个镜筒的光轴构成相当于人们用双目观察一个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角,以此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图像。目前体视镜的光学结构是:由一个共用的初级物镜,对物体成象后的两光束被两组中间物镜----变焦镜分开,并成一体视角再经各自的目镜成象,它的倍率变化是由改变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而获得的,因此又称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Zoom-stereomicroscope)。随着应用的要求,目前体视镜可选配丰富的选购附件,如荧光,照相,摄象,冷光源等等。2.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在金相显微镜中照明光束从物镜方向射到被观察物体表面,被物面反射后再返回物镜成像。这种反射照明方式也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硅片的检测工作。3.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microscope)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学和植物学也有应用。4.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用短波长的光线照射用荧光素染色过的被检物体,使之受激发后而产生长波长的荧光,然后观察。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荧光显微镜一般分为透射和落射式两种类型。透射式:激发光来自被检物体的下方,聚光镜为暗视野聚光镜,使激发光不进入物镜,而使荧光进入物镜。它在低倍情况下明亮,而高倍则暗,在油浸和调中时,较难操作,尤以低倍的照明范围难于确定,但能得到很暗的视野背景。透射式不使用于非透明的被检物体。落射式:透射式目前几乎被淘汰,新型的荧光显微镜多为落射式,光源来自被检物体的上方,在光路中具有分光镜,所以对透明和不透明的被检物体都适用。由于物镜起了聚光镜的作用,不仅便于操作,而且从低倍到高倍,可以实现整个视场的均匀照明。目前许多新兴生物研究领域应用到荧光显微镜,如基因原位杂交(FISH)等等。5.相衬显微镜(Phasecontrastmicroscope)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衬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 相衬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衬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中。6.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DifferentialinterferencecontrastDIC)微分干涉对比镜检术出现于60年代,它不仅能观察无色透明的物体,而且图象呈现出浮雕壮的立体感,并具有相衬镜检术所不能达到的某些优点,观察效果更为逼真。微分干涉对比镜检术是利用特制的渥拉斯顿棱镜来分解光束。分裂出来的光束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强度相等,光束分别在距离很近的两点上通过被检物体,在相位上略有差别。由于两光束的裂距极小,而不出现重影现象,使图象呈现出立体的三维感觉。7.倒置显微镜(Invertedmicroscope)倒置显微镜是为了适应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的组织培养、细胞离体培养、浮游生物、环境保护、食品检验等显微观察。由于上述样品特点的限制,被检物体均放置在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这样就要求倒置显微镜的物镜和聚光镜的工作距离很长,能直接对培养皿中的被检物体进行显微观察和研究。因此,物镜、聚光镜和光源的位置都颠倒过来,故称为"倒置显微镜"。由于工作距离的限制,倒置显微镜物镜的最大放大率为60X。一般研究用倒置显微镜都配置有4X、10X、20X、及40X相差物镜,因为倒置显微镜多用于无色透明的活体观察。如果用户有特殊需要,也可以选配其它附件,用来完成微分干涉、荧光及简易偏光等观察。目见倒置显微镜广泛应用于patch-clamp,transgeneICSI等领域。8.数码显微镜数码显微镜是以摄像头(即电视摄像靶或电荷耦合器)作为接收元件的显微镜。在显微镜的实像面处装入摄像头取代人眼作为接收器,通过这种光电器件把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然后对之进行尺寸检测、颗粒计数等工作。这类显微镜可以与计算机联用,这便于实现检测和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多应用于需要进行大量繁琐检测工作的场合。目前出现一种便携式数码显微镜照相机,简称数微相机。它将显微镜和数码相机相结合,以同时达到显微镜观察(Micro preview)和显微摄影(Micro photography)的要求。最高物镜显微倍率可达150X,机身小巧,便于携带,自备光源,可运用于多种场合。可直接与计算机、打印机(不需要电脑)、电视(不需要电脑)联用。

  • 电子显微镜和数码显微镜的区别

    ①照明源不同。电镜所用的照明源是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流,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日光或灯光),由于电子流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故电镜的放大及分辨率显著地高于光镜。   ②透镜不同。电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物镜是电磁透镜(能在中央部位产生磁场的环形电磁线圈),而光镜的物镜则是玻璃磨制而成的光学透镜。电镜中的电磁透镜共有三组,分别与光镜中聚光镜、物镜和目镜的功能相当。   ③成像原理不同。在电镜中,作用于被检样品的电子束经电磁透镜放大后打到荧光屏上成像或作用于感光胶片成像。其电子浓淡的差别产生的机理是,电子束作用于被检样品时,入射电子与物质的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散射,由于样品不同部位对电子有不同散射度,故样品电子像以浓淡呈现。而光镜中样品的物像以亮度差呈现,它是由被检样品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多少的不同所造成的。   ④所用标本制备方式不同,电镜观察所用组织细胞标本的制备程序较复杂,技术难度和费用都较高,在取材、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环节上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操作,最后还需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人超薄切片机切成50~100nm厚的超薄标本片。而光镜观察的标本则一般置于载玻片上,如普通组织切片标本、细胞涂片标本、组织压片标本和细胞滴片标本等。   电子显微镜由电子流代替可见光,由磁场代替透镜,让电子的运动代替。光子“数码显微镜”实际上就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数码成像装置,可以将显微镜所成的像,在电脑屏幕上直接显示出来(Intel就推出过一款类似儿童玩具的“数码显微镜”),其基础还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有根本区别的。在这里我们要区别清楚分辨率和放大倍数的问题。细微物体在放大成像时,其最高分辨率取决于所反射的光波的波长,波长越短,分辨率就越高,电子显微镜是利用了波长比普通可见光短得多的X射线成像,当然具备很高的分辨率,而普通“数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很大,但分辨率是无法提高的。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光波的波长有关。对于接近和小于光波波长的物体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电子运动的波长比光波波长短的多,就可以看到更细小的物体。光学显微镜是由一组光学镜头组成的放大成像系统,而电子显微镜由电子流代替可见光,由磁场代替透镜,让电子的运动代替光子,这样就可以看到比光学系统能看到的更小的物体。   所谓“数码显微镜”实际上就是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数码成像装置,可以将显微镜所成的像,在电脑屏幕上直接显示出来(Intel就推出过一款类似儿童玩具的“数码显微镜”),其基础还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有根本区别的。在这里我们要区别清楚分辨率和放大倍数的问题。细微物体在放大成像时,其最高分辨率取决于所反射的光波的波长,波长越短,分辨率就越高,电子显微镜是利用了波长比普通可见光短得多的X射线成像,当然具备很高的分辨率,而普通“数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很大,但分辨率是无法提高的。

  • 【分享】共聚焦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比较

    共聚焦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比较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主要工具。根据光源不同,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前者以可见光(紫外线显微镜以紫外光)为光源,后者则以电子束为光源。普通光学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同属于光学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普通生物显微镜由3部分构成,即:①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聚光器;②光学放大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是显微镜的主体,为了消除球差和色差,目镜和物镜都由复杂的透镜组构成;③机械装置,用于固定材料和观察方便。  显微镜物象是否清楚不仅决定于放大倍数,还与显微镜的分辨力(resolution)有关,分辨力是指显微镜(或人的眼睛距目标25cm处)能分辨物体最小间隔的能力,分辨力的大小决定于光的波长和镜口率以及介质的折射率,用公式表示为:  R=0.61λ /N.A. N.A.=nsinα/2  式中:n=介质折射率;α=镜口角(标本对物镜镜口的张角),N.A.=镜口率(numeric aperture)。镜口角总是要小于180?,所以sina/2的最大值必然小于1。  制作光学镜头所用的玻璃折射率为1.65~1.78,所用介质的折射率越接近玻璃的越好。对于干燥物镜来说,介质为空气,镜口率一般为0.05~0.95;油镜头用香柏油为介质,镜口率可接近1.5。  普通光线的波长为400~700nm,因此显微镜分辨力数值不会小于0.2μm,人眼的分辨力是0.2mm,所以一般显微镜设计的最大放大倍数通常为1000X。

  • 【讨论】光学显微镜升级为数码显微镜的方法

    【讨论】光学显微镜升级为数码显微镜的方法

    数码目镜数码目镜也称为显微相机,可以使现有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立刻升级为数码显微镜显微相机,是专门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像数字化而开发设计的。她具有安装简便,通用性强、使用成本低廉、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等特点。安装只需要2个步骤:1、取下原有的显微镜目镜,2、插入电子目镜替换原有目镜。即可通过USB线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传输至电脑进行实时显示,并可以随时抓怕冻结图像、录像、测量长度、角度、弧度、矩形面积及周长、不规则图形面积及周长、细胞计数、色彩分割、伪彩色还原、虚拟3D、图像边缘识别、傅立叶变换、光点测量及部分PS图像处理功能。可满足大多数专业应用。非常适合教师教学和装备数字化实验室、医学研究、工业生产(PCB线路版检查,IC质量控制)、医疗(病理切片观察)、食品(微生物菌落观察、计数)、科研、教育(教学、演示、学术交流)、公安(印章验证、弹头检测)等领域...... DCM系列显微相机从普教级到科学级有十几个型号,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置。显微相机的光学接口为国际标准目镜尺寸,适用于任何目镜筒内径为23.2mm、30.0mm或者30.5mm的各类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熔点仪、硬度计等光学设备。另有C-Mount接口的专用型号,可配在标准的C接口上使用。显微相机的光学部分全部采用高透光率优质光学玻璃制成,比树脂镜头产品性能有极大的提高。组装车间装备有千级无尘,超高压静电除尘设备,并采用新型防尘结构,确保每件产品的优质效果。jacobxu7001@163.com[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1/200911201009_185541_1734324_3.jpg[/img]

  • 【原创】数码显微镜有效解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局限性

    普通光学显微镜有许多局限性。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情况下只限于通过目镜来观察显微物体。一眨眼的时间,很有可能就会错过一些刚才观察到的显微图像。另外,观察者除了通过自己的描述外没有其他办法将刚才观察到的显微图像保存下来。用眼睛观察到的显微图像只能通过观察者的文字描述来和他人共享。普通光学显微镜最明显的局限性还在于观察者的视野范围受到了限制。因为镜头尺寸小,所以每次只能研究一小块区域。如果想查看物体表形,就需要不断的移动载物台来查看物体的全貌。以上这些限制通过数码显微镜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数码显微镜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从显微镜目镜看到的显微图像能在电脑显示器中实时预览。 当然,数码显微镜能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通过数码显微镜你可以建立自己的显微图片库。这意味着你能把显微图片保存下来供日后的观察及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此外,拍摄的显微图片还可以进行编辑处理。想更近距离的观察显微物体表形的特定区域吗? 通过数码显微镜的数码放大功能,能看到的图像比肉眼通过常规显微镜看到的要大30倍、50倍,甚至100倍。想和他人共享你的发现吗?因为你已经将图片保存下来了,所以共享将会变得十分简单。目前,数码显微镜在世界上许多工业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工具。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实测复杂活体活动的研究中,数码显微镜的应用价值也是无价可估的。想要鉴别钱币和邮票的集邮爱好者们将会发现数码显微镜将给他们带来的种种益处。业余爱好者们也将会发现数码显微镜的优势。当然,从事研究事业的朋友们使用数码显微镜将会得更多的多产期。

  • 正立式显微镜与倒置式显微镜

    显微镜分为正立式和倒置式两种 正立式显微镜的特点: 1 便于维护保养 2 找多个视场方便,特别是找最恶劣视场方便 3 成像较比倒置式好些,因为光路短。 4 试样要求高些,大小 倒置式显微镜的特点: 1 试样大小形状无要求 2 容易被污染 3 找多个视场不方便。总之,正立式倒置式显微镜,各有有缺点,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显微镜,正常情况应该正立式倒置式各一台。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如有不对请大家指正。谢谢!

  • 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有哪些区别

    1、荧光显微镜的照明方式通常为落射照明,即光源通过物镜投射于样品上;2、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紫外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显微镜;3、荧光显微镜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滤除可见光,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用于滤除紫外线,用以保护人眼。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