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是由全国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专业性社会团体。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2/20 11:16:35
导读: 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奖办法,计划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届奖励的申请、提名和评选工作。诚挚邀请您提名候选人或由工作单位自荐申报。

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及相关单位:

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奖办法,计划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届奖励的申请、提名和评选工作。诚挚邀请您提名候选人或由工作单位自荐申报。

现将提名的有关条件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奖励类别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设以下三种奖项:

1.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简称“陆婉珍贡献奖”):奖励为推动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每届奖励不超过2名,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每人3万元人民币。

2.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简称“陆婉珍科技奖”):奖励在我国近红外光谱理论、技术研发或应用中有重大创新性成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每届不超过2名,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每人3万元人民币。

3.陆婉珍近红外光谱青年奖(简称“陆婉珍青年奖”):奖励在我国近红外光谱理论、技术研发或应用中,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青年工作者,每届不超过3名,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每人1万元人民币。

二、被提名人(申请人)应满足的授奖条件

1. “陆婉珍贡献奖”授予下列人员:

(1)积极投身科技事业,为推动中国近红外光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

(2)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国籍不限。

2. “陆婉珍科技奖”授予下列人员:

(1)中国国籍、年龄不超过65周岁,即为1959年1月1日(含)后出生;

(2)科技贡献要达到下述要求之一:

①有重大的近红外光谱理论发现,该发现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显著性影响。

②在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制(包括整机、器件、测量附件等)或制造技术方面有创造发明,所研发的仪器在关键性能指标(如信噪比、稳定性、一致性等)上达到或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并进行了商品化生产和一定时间的实际应用。

③在光谱采集实验方法上有创造发明,用该方法获取的近红外光谱在重复性、信噪比、信息量等方面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显著性提高。

④化学计量学方法上有原始性创新,所提出的方法用于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后,在预测准确性、计算速度、模型易维护性等方面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显著性提高。

⑤在近红外光谱应用研究上有开拓性成果,将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现场、快速或在线测量新分析对象或新分析指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校正模型,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验证,与已有分析方法相比,所提出新方法的预测结果准确、可靠,能显著提高分析效率。

⑥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工业化项目实施中有突出贡献,解决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的利用提出了新思想,并经长时间实践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上述贡献对该项技术的后续广泛推广有显著意义。

3. “陆婉珍青年奖”授予下列人员:

(1)中国国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为1984年1月1日(含)后出生;

(2)科技成果要达到下述要求:

①在近红外光谱理论、技术研发或应用中有创新性研究成果。

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至少4篇以近红外光谱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申请至少2项发明专利。

三、提名和申报要求

1.“陆婉珍贡献奖”由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以书面形式提名推荐,推荐材料格式不限,内容尽可能齐全、丰富,一式两份。

2. “陆婉珍科技奖”和“陆婉珍青年奖”由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提名推荐,也可由工作单位(一级单位)推荐申报,原则上每名理事每次提名候选人不超过1人。同一申请人只能由一个渠道申报。申报材料:带有推荐人签字或单位盖章的“陆婉珍科技奖”和“陆婉珍青年奖”申请表,以及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发表论文首页、专著封面和目录、项目鉴定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两份。

请提名人和申报单位坚持科学精神,秉持职业操守,对推荐的被提名人情况介绍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四、时间要求

请于2024年5月30日前将“陆婉珍贡献奖”推荐材料、“陆婉珍科技奖”、“陆婉珍青年奖”申报材料寄给近红外光谱分会,并将PDF电子版文件(含附件材料)发送联系人邮箱。

“陆婉珍科技奖”和“陆婉珍青年奖”申请者须提交答辩PowerPoint文件电子版(PPT格式不限,主要介绍个人情况及取得的科研和应用成果),以及对应PPT文件的7分钟之内视频(须申请者本人主讲,视频格式mp4),并将电子版发送联系人邮箱。

纸质文件邮寄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A座2303室 李杰 收,邮编:100088。

联系人:刘慧颖lhy0008@sina.cn,13910775473

              李   杰,lijie@cis.org.cn,13466764082

              褚小立,cxlyuli@sina.com,13501215398

衷心感谢您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附件:

        附件1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评奖办法.docx

        附件2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申请表.docx

        附件3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青年奖”申请表.docx

        附件4   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pdf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2024年2月20日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近红外光谱分会

总阅读量 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