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与解读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8/04 17:59:09
导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文冠果种仁等8种物质申请“三新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image.pn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文冠果种仁等2种物质申请新食品原料、β-淀粉酶等3种物质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玻璃纤维等3种物质申请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7月24日

一、新食品原料解读材料

(一)文冠果种仁

2.png

文冠果种仁是以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Bunge)的种籽为原料,经干燥、磁选、脱壳、筛选等工艺制成。文冠果种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且含有少量的皂苷和甾醇类等物质。文冠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地区均有种植,且在内蒙古、甘肃、陕西、山东等地区具有食用历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文冠果种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文冠果种仁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文冠果种仁含脂肪57.18%、蛋白质29.69%、淀粉9.04%,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北方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植物;种仁榨油出油率30%左右,种子油中神经酸含量约占1.5%~3%,是重要的神经酸资源植物,属二级食用植物油;种子榨油后饼粕是蛋白食品和精饲料的原料。种仁可以直接当水果吃,成熟的文冠果味道跟新鲜核桃一样甘甜。同时,它还可以当蔬菜吃,清炒、凉拌、腌渍各有风味。

文冠果油可作为普通食用油。在2020年,国家卫健委对文冠果油终止审查(受理编号:卫食新申字(2020)第0002号),鉴于该产品具有长期人群食用历史,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发布标准《LS/T3265-2019文冠果油》,建议终止审查,按普通食品管理。

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坚果与籽类食品的规定执行。

(二)文冠果叶

3.png

文冠果叶是以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的嫩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文冠果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且含有少量的茶多酚、多糖、皂苷、黄酮类等物质。文冠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地区均有种植,文冠果叶在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地区具有食用历史。本申报产品的食用方式为泡饮,推荐食用量为≤6克/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文冠果叶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文冠果叶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公告规定执行。待代用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后,则按照代用茶的标准执行。

文冠果嫩芽、嫩叶、花蕾还可以炒制成茶,树叶加工成茶叶,叶片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红茶,咖啡因含量与花茶相似,是市场的一种饮品。

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解读材料

4.png

(一)β-淀粉酶

1.背景资料。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来源的β-淀粉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日本厚生劳动省、法国食品安全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淀粉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二)溶血磷脂酶

1.背景资料。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来源的溶血磷脂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法国食品安全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溶血磷脂的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三)硫酸

image.png

1.背景资料。硫酸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啤酒、淀粉、乳制品等加工工艺。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油脂加工工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用于食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用于油脂加工工艺,中和油脂,去除加工副产物。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GB 29205)

三、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解读材料

image.png

(一)玻璃纤维;玻璃棉

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呈固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第2号公告已批准该物质用于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材料及制品中,最大使用量为25%,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聚醚醚酮(PEEK)塑料材料及制品,最大使用量为30%。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一种填充剂,可以提高食品接触用PEEK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机械性能。

image.png

(二)C.I.颜料黑28;铜铬黑

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黑色粉末状细颗粒,不溶于水。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PE、PP、PS等多种塑料材料及制品。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至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着色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红外吸收以及红外辐射性能,多用于耐高温涂层中,可使涂层承受温度变化而不发生开裂和脱落、提高涂层的辐射换热效率。

image.png

(三)N-(2-氨基乙基)-β-丙氨酸钠盐与1,4-丁二醇、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和己二酸的聚合物

1.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均允许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黏合剂。

2.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生产水性黏合剂的主要原料,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image.png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蔡蔡

总阅读量 3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