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安捷伦BioTek:医药研发和学科交叉研究拉动多功能酶标仪需求增长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7/04 14:20:13
导读: “用户需求一定是技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帮助用户严谨可靠地解决现有问题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安捷伦BioTek 前进的动力。”

酶标仪问世之初,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专用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演变,酶标仪被赋予的功能日益丰富。由最初的吸收光(ABS)检测,到荧光强度(FI)、发光检测(LUMI),再到荧光偏振(FP)、时间分辨荧光(TRF)等检测技术,酶标仪早已突破了ELISA的范畴,在追道路驰而不息。

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酶标仪前沿技术、主流品牌与创新产品、市场动态以及相关活动,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从光吸收到多功能,酶标仪的“逐光”之路》专题(点击查看)。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赵黎明谈一谈BioTek酶标仪创新检测技术及她对酶标仪应用及未来市场的看法。

仪器信息网:请点评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时间分辨荧光(TRF)、荧光偏振(FP)和化学发光(Lum)等不同酶标仪检测方法的优劣势?

赵黎明:对于功能全面的多功能酶标仪而言,可以使用一种检测方法来做多种应用,同时,一种应用也可以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实现,便于用户根据实验目的、原理、通量、成本以及便利性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吸收光是酶标仪最经典和传统的检测方法,优势在于技术路线成熟,商品化试剂盒选择广泛,兼顾定性和定量检测,典型应用包括ELISA,核酸蛋白定量和细胞活性分析(MTT,XTT)。而劣势在于检测目标单一,灵敏度相对低,大多为非均相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建议搭配洗板机来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重复性。

荧光强度也是使用相当广泛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远高于吸光度检测,定量准确且可以在蛋白水平或细胞水平中实现多重检测,但大多数荧光强度检测方法存在自发荧光干扰、荧光信号淬灭等问题。正因如此,时间分辨荧光和荧光偏振是在荧光强度检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更高级的荧光检测方法,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也更高。通常时间分辨荧光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联合使用,即TR-FRET,其一大优势可以设计成一步法的均相体系用来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其具有优异灵敏度和特异性常常被用于药筛。同上述提到的方法相比,劣势则是使用成本较高。

荧光偏振与TR-FRET 的区别在于荧光偏振是采用荧光探针进行单分子标记,通常是标记小分子。主要应用于小分子和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其特异性不如TR-FRET,并且建立实验体系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优点在于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化合物初筛,比如皖南医学院陈云雨副教授团队利用荧光偏振技术建立的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三明治样高通量筛选模型。另外,值得注意荧光偏振技术需要检测仪器能产生并检测偏振光,通常需要使用滤光片系统。

化学发光检测涵盖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检测,是一种更灵敏的检测方式。该方法检测动态范围更宽,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代表应用包括报告基因检测、ATP 检测等。

仪器信息网:请谈谈酶标仪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赵黎明:酶标仪研发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技术革新,就近几年看,单纯的酶标仪检测技术可以说趋近成熟,但很多技术的应用空间亟待开发,比如筛选成本相对较低的荧光偏振技术。

用户需求一定是技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帮助用户严谨可靠地解决现有问题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安捷伦BioTek 前进的动力。BioTek Cytation 系列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以应用为导向,率先在多功能酶标仪中加入了细胞成像功能,并将Hybrid 设计理念进一步延申。Cytation 系列创新性的将传统的微孔板检测与高通量全自动数字显微成像相结合,支持各种生物化学和成像应用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了将标准微孔板检测输出数据与通过成像收集的表型细胞信息进行相互验证的能力,使研究者得以将细胞功能、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离子通道和其他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

目前酶标仪在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上已经达到了与工业发展相匹配的先进水平,那么下一步我们相信,未来微孔板检测一定是会朝着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便捷的工作流程上有更长远的进步。

仪器信息网:未来中国酶标仪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最看好哪些应用细分?

赵黎明: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发展十分快速,未来我相信会更加稳健和理性。随着医药研发和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多功能酶标仪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更多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除了市场火热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生物制药(抗体药、小分子药物)、RNA 疫苗研究之外,在交叉学科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应用,包括合成生物学、材料学、环境安全、食品与健康等,这些领域的实验室也需要进行分子表征或者细胞实验,将给酶标仪带来更多的机遇。

仪器信息网:贵司目前主推的酶标仪产品是什么?请您谈谈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赵黎明:作为微孔板仪器和软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球领先企业,BioTek拥有一系列微孔板检测、成像、液体处理和配套自动化设备。目前主推产品是Synergy系列多功能酶标仪,该经典系列经过数年的硬件与软件升级演化出Synergy LX,Synergy HTX,Synergy H1 和Synergy Neo2四个型号,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Synergy H1: 模块化设计确保用于着眼于当前需求,并可随着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演变,增加检测模式、气体控制和双试剂加样器。

Synergy 系列多功能酶标仪核心价值体现在独特的Hybrid 设计,吸收光功能均采用灵活光栅系统,满足全光谱范围内的任意紫外-可见吸收光检测需求,用户使用时仅需输入检测波长范围内的任意波长即可,非常方便快捷。Synergy  H1 和Synergy Neo2的荧光和发光检测则专门设计了光栅和滤光片两套独立系统,满足用户根据实验需求灵活选择检测方式,比如对灵敏度要求较高的荧光偏振、均相时间分辨荧光等实验,用户可以选择滤光片模块;而荧光波长扫描等实验,可以选择光栅模块。

Synergy LX和Synergy HTX作为两款入门级的多功能酶标仪,非常适合荧光检测波长相对固定的用户;Syenrgy H1 则更适合应用更为丰富的实验室;而对药筛实验室或者对检测通量和速度有极高要求的实验来说,Synergy Neo2 是最好的选择。

Hybrid 技术为微孔板检测仪提供灵活性和高性能

此外,BioTek还有一系列重要的酶标仪产品,即Cytation系列,该系列产品在上述提到的Synergy系列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微孔板成像检测的选择。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酶标仪主要应用哪些领域的哪些实验环节?

赵黎明:BioTek 微孔板检测设备对耗材和试剂拥有最大的兼容性,精细的辅助设计(温控、自动进样装置及气体控制装置等)和简洁的光路设计让每一款酶标仪都几乎成为了经典,在科研领域和工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疾病研究中的细胞学分析、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研究、代谢功能、信号通路、靶点筛选、耐药机制、药敏测试;疫苗研究中的中和抗体检测、递送载体全生命周期质控;生物制药领域中高通量药物筛选、生物学活性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化合物评价、自动化整合;农牧业以及环境研究中的化合物残留、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等都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酶标仪发展历程中里程碑事件。

赵黎明:BioTek(现为Agilent BioTek)创立于 1968 年,创始人为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家 Norman Alpert 博士。怀揣向新兴生命科学市场进军的美好愿望和抢抓非同位素免疫测定发展机遇的决心,BioTek于 1981 年成功推出了第一款微孔板酶标仪。随着时间的推移,BioTek 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孔板为基础,旨在提高医疗、制药、农业和研究等领域客户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先者之一。

1996年,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升级的ELx 808自动化酶标仪成为了日后内毒素检测的标准设备,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被多功能酶标仪取代。

2002年,BioTek首款Synergy HT(HTX 的上一代机型)多功能酶标仪问世,随后十年相继推出了包括H1 和 Neo在内的6款Synergy系列多功能酶标仪,以满足不同实验室的使用需求。其中在2007年,Hybrid技术首次被提出,并于2010年得到重要升级,完善了四光栅和无光纤耦合式滤光片模块的双系统模式。

为打破传统酶标仪在细胞实验中的局限性,BioTek于2013年推出了重磅产品——Cytation 3 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将酶标仪与自动化显微镜相结合,让用户在细胞实验中成功实现“Grow it”“Read it”“See it”,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细胞培养到图像采集再到获得可发表数据的全过程。同年,Cytation 3因其卓越性能和出色表现获得了2013 Drug Discovery Product of the Year - Scientists’ Choice Award。随后八年,BioTek 持续深耕该产品领域,先后共推出了8款微孔板成像检测产品,在2D 细胞、3D 细胞以及类器官与模式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初代产品——Cytation 3 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

2015年,BioTek发布了带有机械手的BioSpa 8自动化培养箱,可以与微孔板检测系统和液体处理系统对接,将活细胞自动化培养、图像及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通量提升到新的水平。

2021年,BioTek Cytation C10上市,率先在基于微孔板的多模式活细胞检测系统上实现了共聚焦成像,使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今年,恰逢Cytation 3 发布十周年,安捷伦在上海隆重举办了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并为享誉全球科研学术界的安捷伦 BioTek Cytation 产品家族面世十周年举办了庆典。300 多位来自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到会,与安捷伦高层以及技术工程师共同探讨了先进的细胞检测、成像与分析技术在多学科中的深度应用。未来,安捷伦BioTek 将继续深耕微孔板检测技术,并不断的完善周边配套设备,联合安捷伦其他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全面的解决方案。

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暨Cytation 发布十周年庆典

赵黎明.jpg

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 赵黎明

赵黎明女士,分子生物学硕士,安捷伦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BioTek 市场经理,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有近十年的技术推广和支持服务经验。

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酶标仪使用心得等内容,欢迎投稿,投稿文章将在《从光吸收到多功能,酶标仪的“逐光”之路》专题(点击查看)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zhaoyw@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13331136682(同微信)。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logo
安捷伦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