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莱伯泰科投资2.8亿元的生产研发项目拟延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8/29 11:49:36
导读: 莱伯泰科决定将“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原计划的2022年9月延长至2023年9月。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伯泰科”或“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综合考虑当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等因素,决定将“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原计划的2022年9月延长至2023年9月。本次延期未改变募投项目的内容、投资用途、投资总额和实施主体。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于2020年8月4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657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4.8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421,600,0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47,117,924.53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4,482,075.47元。上述资金已全部到位,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编号XYZH/2020BJA20751)。上述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同意开立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并由公司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三方监管协议。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莱伯泰科募资.jpg

  三、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具体情况

  (一)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结合目前公司“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和投资进度,在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拟将前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莱伯泰科募资-2.jpg

  (二)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原因

  1、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

  公司根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及经营状况,于2020年12月28日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对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公司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伯泰科天津”)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实施地点同时增加了莱伯泰科天津所在办公地,并根据调整情况对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做了部分修改。在对项目设计图纸等内容进行修改确认后,公司陆续开展天津地区相关施工单位考察、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等工作。

  公司根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及经营状况,于2020年12月28日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对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公司全资子公司莱伯泰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伯泰科天津”)作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实施地点同时增加了莱伯泰科天津所在办公地,并根据调整情况对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做了部分修改。在对项目设计图纸等内容进行修改确认后,公司陆续开展天津地区相关施工单位考察、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等工作。

  综合上述原因,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预计延后至2023年9月。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根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及经营状况,于2021年9月13日经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调整,除在北京建设研发中心外,同时在上海购置房产并进行必要的装修,购置先进实验设备及软件,引进高端人才,共同建设研发中心,进一步巩固公司现有的技术优势和保持公司研发技术的先进性。

  2021年底,公司在办理完成上海购置房产的入驻手续后,随即开展与项目有关的政府审批工作、装修材料采购、内部装修工程等。2022年2月,一方面,受上海本地疫情影响,上海研发中心的施工工作暂停,直至2022年6月初才恢复研发中心实验室的装修改造工程,进而影响了拟购置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环节进展;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竞争激烈,相关岗位研发人员招聘不及预期,且已招聘到的研发人员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到京接受培训,使得项目的整体进度放缓。

  综合上述原因,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预计延后至2023年9月。

  四、重新论证募投项目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相关规定:“募投项目出现下列情形的,科创公司应当重新对该募投项目的可行性、预计收益等进行论证,决定是否继续实施该项目:……(三)超过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完成期限且募集资金投入金额未达到相关计划金额50%”。

  (一)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要求本行业企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品安全监测、精准医疗等关系民生的行业在分析检测过程中亟需先进、适用的样品前处理产品与分析测试仪器联用来保证检测结果精准。本项目目标是研发与生产更加专业的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为上述各领域中的检验检测环节提供自动,智能,高效的分析手段,更好地控制数据质量并提高效率。分析仪器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给本项目产品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公司经过多年经营,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才,良好的生产制造基础,并奠定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因此,顺应下游市场需求的发展,扩大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的生产和销售,既是公司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的必然要求。

  (2)样品前处理技术迅速发展促使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智能化联用产品引领技术前沿

  分析化学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而其前端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近年来却有着非常活跃的发展,尤其是在样品前处理产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特别突出。这是由目前样品分析需求量大,同时工作步骤复杂多变等因素决定的。作为样品前处理领域的重要设计生产厂商,公司必然要在这个技术前沿上通过加强创新和提高生产能力来保持自身优势。基于公司实际应用市场和未来发展前景,本项目中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多种样品前处理仪器及其相互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当一项分析任务中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样品前处理步骤时,能否很容易地将这些过程通过产品组合联用来实现就是本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公司以“解决方案”形式进行该类产品推广的核心。二是样品前处理仪器与分析测试仪器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三是智能化服务,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为分析数据管理提供全流程服务。

  在分析检测领域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在信息化方面进行拓展,使分析检测设备与智能化实验室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分析工作效率。从牢牢掌握技术发展趋势角度来说,实施本项目具有必要性。

  (3)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公司分析检测自动化联用系统产品在市场上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目前产能无法完全满足现有及潜在客户需求。随着环保行业、食品安全行业、生命科学领域等下游市场需求的逐渐释放,市场需求巨大。现阶段,虽然行业内生产企业众多,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的分析仪器和样品前处理设备属于中低档产品,将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整个行业将加速整合。在上述发展趋势下,公司只有充分利用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及多样化的产品线优势,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应对竞争,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因此,通过实施本项目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发展,具有必要性。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公司现有联用系统生产体系基础非常成熟

  公司现有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体系基础非常成熟。生产体系以生产部为核心,生产部经理负责各产线生产管理,各生产线采取班组制进行生产活动。同时配套设置采购部、物流部为生产服务,质管部和研发部为生产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持,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以保障生产安全。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生产相关人员95人,产品研发人员110人。车间、库房和办公室实行6S管理,定期检查验收。公司生产符合ISO9001要求,并连续多年获得认证。

  采购部负责生产的上游环节,通过供应商管理措施和价格管理措施,根据生产计划组织采购和外协加工,为正常生产提供原料保障。物流部负责库房管理和货物运输。质管部负责对生产中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和统计等质量管理工作。研发部通过新产品生产培训、改进工艺和设计、响应质量反馈等方式,保证生产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公司现有的生产体系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公司已经建立了较好的销售和技术壁垒

  公司多年来一直深耕仪器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产品应用经验,建立了较好的销售渠道,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公司的高端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技术难度,并取得多项专利保护,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壁垒。而其他如实验室常规加热和冷却产品等设备,虽然从功能上属于较为常规的产品,但由于公司在防腐和精确控温上有多项专利,对仿造者造成相当大的难度。此类产品量大价不高,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上要有长期的投入与积累才能保持市场地位。

  因此,公司拥有的多项核心技术及良好的市场形象使该项目实施具有可行性。

  (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

  科学仪器,特别是分析仪器,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科学工具。分析仪器核心功能是提供所有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信息,是新型材料研究(包括半导体材料)、新药研究、医疗分子诊断、核素分离、航天和海洋探测、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疾病控制等不可缺少的必需工具。

  科学仪器的技术水平对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制造已经被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要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制度,完善国家科技资源库,培育一批尖端科学仪器制造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

  因此,公司大力建设科学仪器研发中心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要,具有必要性。

  (2)公司自身发展需要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首先,我国科学仪器产业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其次,国家科研安全也需要更强的科学仪器自主研发能力建设。为更积极主动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科学仪器行业极有必要加大创新建设力度。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科学仪器行业正在因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而经历着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更高的产品质量和耐用性、更好的适用性以及先进性,是市场对科学仪器生产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的挑战,也是目前该行业内竞争的主要阵地。在这样一个极具增长潜力,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中,及时把握产品技术先机是科技型企业的制胜法宝。

  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厂商,一方面产品线仍需要不断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满足下游的市场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因此,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建设强大的研发中心,高效地推陈出新,拿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是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必要性。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研发中心建设有着非常有利的政策基础

  国家和地方在宏观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多层次规划中均对科学仪器和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产业政策方面也同样给予支持和鼓励。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本项目实施非常有利的大前提,具有可行性。

  (2)公司现有的产品基础、人才基础等将有力的支持研发中心的建设

  公司研发团队在公司发展历程中自主开发出许多优秀产品,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还曾承担过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样品前处理相关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NQI专项)项目“进出口贸易突发性事件检测与应对技术研究”中2项任务的科研攻关、北京市科委等委托的研发课题,均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有研发和管理经验的研发骨干力量。公司研发团队拥有特殊的优秀技术带头人和成熟的研发管理组织结构,完善和多样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研发队伍具有非常强的活力。公司现有的产品基础、人才基础将有力的支持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行性。

  五、本次募投项目延期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募投项目延期是公司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审慎决定,项目的延期未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不会对募投项目的实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本次对上述募投项目延期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符合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符合公司发展规划。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weidy

总阅读量 70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