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绿色智能装备改造将推动生物发酵技术升级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3/19 19:05:35
导读: 2024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大会举行,生物发酵行业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保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行业要加大绿色智能装备改造力度,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不断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3月初,“2024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大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图片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主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致辞中说,2023年,生物发酵行业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得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完成了蛋白酶、纤维素酶等8项酶制剂的筛选方法研究,建立了酶制剂特性评价关键技术,实现了药用氨基酸培养基国产替代。生物发酵行业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保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他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生物发酵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一是补短板,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去年11月29日发布的《轻工业共性关键技术目录》提出了 55项急需攻克和18项急需推广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其中涉及食品行业19项。生物发酵行业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产学研用资源,围绕基因改造、菌种构建、高效酶制剂、非粮生物质利用、智能化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装备等短板,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加强成果转化,不断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二是固长板,夯实行业竞争优势。2023年,工信部等11个部门发布了《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打造“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食品产业集群。生物发酵行业要强化生物合成技术,改造优化菌种,提升原料利用率,巩固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优势产业要加大绿色智能装备改造力度,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不断提升行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夯实行业竞争新优势

三是铸新板,布局行业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生物发酵行业要加强前瞻谋划,聚焦前沿科技,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未来食品、微生物替代蛋白、营养化学品、微生态制剂、医药中间体、生物材料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强化研发应用,不断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图片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

 济南市商务局王志刚副局长在致辞中说,本次大会搭建了生物发酵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是对济南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济南市在促进生物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由大变强等方面提供了较适宜的基础和环境。近年来,济南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生物产业的发展,并把“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列为济南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也为生物发酵产业在济南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真诚希望社会各界支持济南生物发酵产业发展,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发展贡献济南力量。    


图片

济南市商务局王志刚副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在《生物制造:前沿技术实现新质生产力》报告中指出,生物经济是第四次产业浪潮,生物制造是实现生物经济的主要途径,而发酵产业是生物制造的主要部分。目前,生物制造存在升级次数少、提高速度慢、产业链短、产品覆盖面少等问题,需要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合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其应用研究从高附加值向大宗产品(淀粉、蛋白等食品)转变。高通量筛选技术、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设计和构建可实现微生物菌株的快速迭代升级。而精密发酵和智能化制造,譬如连续反应的微纳反应器则可实现制造过程的快速迭代升级。他总结说,我们要以前沿技术实现发酵产业过程与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贯彻落实“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解决技术“卡点”、产业“痛点”、体制机制“难点”,畅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利益链条,实现重要产业“自主可控”、重点技术“并跑领跑” 、重大产品“特色优势”。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重要健康微生物菌种定向选育及功能产品研发》报告中指出,微生物资源的研发和利用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生物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健康产品已得到广泛开发,在肠道菌群、平衡营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鉴于微生物产业在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各国纷纷制定战略措施,推动微生物领域的研发。自2004年以来,《Nature》、《Science》等顶级学术刊物报道了大量有关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论文,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超过50种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失调有关系,其因果关系也在逐步阐明中。因此,人体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在未来医疗方面的应用广阔。他还对基于组学技术的新功能安全性评价方法、健康功能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功能基因勘探和新制剂合成创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在《功能性优质生物制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油脂健康是人类膳食中的“关键”。油脂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具有维护机体的心血管健康、缓解炎症、调节胆固醇作用。然而,不健康的油脂摄入是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作为油脂消耗大国,我国是不健康饮食“重灾区”。然而,功能性油脂植物来源面临优良品种选育周期长、分子调控机制不清晰、基因编辑技术不成熟等挑战,未来需要借助机械化生产缩短优良品种选育周期,同时借助多组学分析技术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以及开发基因组编辑技术。本团队进行了长达 20年的DHA生物制造研究,从源头菌种挖掘、基因组解析、精准调控到工业化集成,实现了DHA的智能产业化。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的《碳水化合物与人体健康》报告,对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淀粉基膳食纤维、抗性淀粉、抗性糊精等)、甜味剂的感知与健康、碳水化合物与健康饮食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他指出,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摄入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碳水饮食是国民营养关注的焦点,碳水化合物饮食引发的相关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碳水化合物结构与功能调控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近年来碳水化合物在结构解析、人工合成、营养调控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

大会同期还召开了2024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论坛、2024年生物发酵美妆原料创新与应用论坛、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论坛。

[来源: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用户头像

作者:突破

总阅读量 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