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1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8/08 15:55:50
导读: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会,解读并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和五年总科技量值榜单。

“科学测度医学机构科技活动,构建优化科技评价数据集群,持续跟踪重要科技进展,深入分析科技实力要素,拓展科技评价广度深度,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科技人员致志、潜心、深入、持久开展科研攻关,始终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和世界大地上,推动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产出。”8月4日,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评估的宗旨和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权威医学研究机构,在医学科技评价领域持续开展探索。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STEM)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创新活动全链条,以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三方面反映科技活动影响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测算值,已历经了五年的研究和发展历程。今年主要从五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拓展国际权威指南范围,二是重视高价值专利及专利转化,三是不断加大学术不端惩戒力度,四是构建机构规范体系,五是立足长效机制建设,设立面向科技评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监督机制。

此次会议首次发布了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总科技量值(Accumul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ASTEM),一般以五年为周期,充分考虑了科学研究的长期性特点,立足当前科技评价的价值取向,基于最新完善的指标体系和约5年数据累积测算结果,实现评价周期的长短结合。年度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督促机构开展科学研究,而五年总体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医学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实力,两者结合体现了评价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从科学评价角度更加符合规律地促进医学科技发展。

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10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大学。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学科)、浙江大学(医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

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641家三级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及31个学科前100位医院。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院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院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自2018年首次创新提出科技量值(STEM)的概念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不断丰富科技量值品系,科学确定标准,提高数据质量,持续增强评价结果的导向性。2019年首次设立了医学院校科技量值,今年首次设立发布了医学院校和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

中国医学科学院将继续以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以大格局、宽视野、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医学科技评价,助力我国医学机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标签: 科技量值STEM
用户头像

作者:Ev

总阅读量 5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