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国产高端扫描探针显微镜突破,北大江颖团队实现成果转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8/12 18:07:05
导读: 日前,北京大学江颖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台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性能达到国际最好水平。相关专利技术已经成功实现转让,并完成了首台商业化样机。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轻元素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江颖教授课题组与刘开辉教授课题组合作,自主研发了一台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该显微镜性能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其中原子力传感器振幅噪音和品质因子国际领先。相关技术细节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仪器杂志《科学仪器评论》(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相关专利技术已经成功实现转让,并完成了首台商业化样机。有望打破长期的国际垄断局面。

图1. 自行研制的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商业化样机

由于技术受限和经验缺乏,我国的高端扫描探针显微镜多年来一直严重依赖进口。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江颖课题组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核心部件以及高分辨成像和谱学技术,不断挑战扫描探针技术的探测极限。尤其是成功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侵扰式扫描探针显微术,该技术通过探测极其微弱的高阶静电力,刷新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水分子中氢原子的直接成像,将水的微观实验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图2. 自制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核心部件。A和B,光耦合扫描探头的三维设计图和实物图。C,qPlus原子力传感器。D,聚焦离子束刻蚀后的针尖。

在关键技术获得突破的基础上,江颖课题组的程博伟博士、博士研究生吴达和边珂副研究员进一步与刘开辉课题组紧密合作,成功搭建了一台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商业化样机(专利1)。该设备兼容超高真空和低温(液氦)环境,电路噪音背底低至5 fA/Hz1/2,针尖高度振动噪音峰小于200 fm/Hz1/2,热漂移小于0.1 pm/min,各项指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同时,该设备的qPlus传感器具有极低的背底振幅噪音(~2 pm)和优异的品质因数(最高1400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该显微镜系统还具备独特性设计,其扫描探头上直接集成了可驱动光学透镜的三维纳米定位器(专利2),大幅提升了光激发与光收集效率,避免了激光聚焦光斑的微抖动问题,使得该显微镜兼备十分优异的光学兼容性,是研究多种分子和材料体系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动力学行为的理想工具。

图3. 自制qPlus型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原子力显微成像测试结果。A,qPlus力传感器频率扫描曲线。B和D,不同针尖高度下Au(111)表面二维冰的恒高原子力显微图像(频移图)。C,二维冰表面不同位置的力谱。E和F,二维冰的原子结构图。

相关论文:

Bowei Cheng, Da Wu, KeBian, Ye Tian, Chaoyu Guo, Kaihui Liu, Ying Jiang, A qPlus-base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compatible with optical measurements.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93, 043701 (2022).(https://doi.org/10.1063/5.0082369)

相关专利:

[1] 江颖、程博伟、边珂、吴达,一种基于qPlus的光耦合扫描探针显微镜,中国,202121333378.5,2021-09-03。

[2] 江颖、程博伟、吴达、边珂,一种透镜三维移动装置,中国,202120697032.7,2021-05-07


[来源:北京大学]

用户头像

作者:Ev

总阅读量 5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