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2/15 09:54:54
导读: 中国科协面向国内外科技共同体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2月14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确定面向国内外科技共同体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征集全球共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从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2年4月20日止。

二、征集内容和领域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征集对未来科技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加强有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问题征集,尤其是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等问题,重点关注前沿交叉融合领域的相关问题难题。

征集范围原则上覆盖所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产业领域,重点征集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科技领域。

三、征集方式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等(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组织征集推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50个学会原则上必须推荐,鼓励领军企业科协参与推荐。推荐单位可单独或者联合推荐,鼓励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或国际专家共同推荐,每个推荐单位可推荐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各3-5个。

四、组织推荐程序

1. 制定推荐方案(2022年2月13日前)。方案要明确推荐原则、推荐标准、推荐流程等事项;明确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并负责最终审定;明确专人作为学术秘书和联系人,负责征集推荐工作的落实推进。

2. 成立专家推荐委员会(2022年2月13日前)。推荐单位成立能代表本领域、本学科学术水平的专家推荐委员会,负责确定推荐问题难题,把握问题难题颗粒度,审核推荐文稿,对推荐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负责。委员会专家不少于15人,联合相应国外科技组织推荐的,应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专家推荐委员会。

3. 广泛征集问题难题(2022年3月31日前)。要面向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学会理事、全体会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重点面向学会负责人、企业科技工作负责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征集。

4. 确定并提交推荐问题(2022年4月20日前)。推荐单位以高层次专家推荐、线上线下会议研讨筛选、专家推荐委员会议定等形式,确定可推荐的问题难题,并将所推荐的问题难题推荐方案、推荐表、推荐报告经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或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通过活动专题网站(scique.kczg.org.cn)按照相关要求上传提交。

每个问题难题应包括问题题目、所属学科、关键词、问题正文(含问题描述、问题背景、最新进展、重要意义)。正文长度2000字左右。除标题及关键词以中英文双语对照撰写外,其余内容均以中文撰写(附件1)。不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问题难题将不能进入遴选环节。

5. 中国科协将组建领域专家组和终选专家委员会,通过科技工作者初选、领域专家复选、专家委员会终选3个环节,对推荐问题进行遴选评议,遴选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将面向社会发布。通过终评遴选的30个问题难题正文及科普文章将分别结集出版。围绕征集遴选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召开系列高层次研讨会,形成建议报告呈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五、工作要求

1. 深化与国外科技组织合作,鼓励联合国外科技组织建立本学科本领域的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机制。

2. 实行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负责制,由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理事长,企业科协主席牵头主持本领域的问题难题推荐工作,协同国外相关学会或科技组织推荐的问题由相关学会、学会联合体或企业科协负责推荐,理事长或企业科协主席签字后提交。

3. 把握问题难题界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聚焦“点”上的问题,原则上应细化问题颗粒度至少到三级学科以下;对于既需要科学原理创新也需要工程技术应用创新的问题难题,可考虑进一步细化问题;对于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难题,视情况考虑明确应用领域和场景。

4. 鼓励学会发布本学科本领域科学问题难题,建立发布问题难题机制。

联系人:刘豫颖  严雯羽    

联系电话:010-62126641 

电子邮箱:chinakx@stimes.cn

附件1.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撰写格式模板.doc

附件2.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荐表.doc

附件3.问题难题遴选推荐报告模板.doc

附件4.2018-2021年重大问题难题清单.doc


[来源:中国科协]

用户头像

作者:葱头

总阅读量 24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