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1年最受资本青睐的5种科学仪器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2/23 16:06:39
导读: 透过资本市场犀利的眼光,我们来看看中国科学仪器市场藏着哪些“优质股”。

  资本向来是敏感的,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往哪里钻。

  2021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官宣了不下40起融资事件,创造了超越40亿元的融资记录,最大一笔金额超过4亿元。后疫情时代,科学仪器市场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尤其是科创板推出、北交所成立以及“专精特新”概念爆火之后,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们蜂拥而至,拼命寻找着这个行业下一个“小巨人”。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未来之星,透过资本市场犀利的眼光,我们来看看中国科学仪器市场藏着哪些“优质股”。

2021年科学仪器企业融资情况

  纵观2021年,资本市场重点关注临床质谱、基因测序、数字PCR、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这5个细分赛道。它们究竟有何魅力,仪器信息网进行了追踪:

  赛道一:临床质谱

  据仪器信息网统计,2021年一级市场共有11家临床质谱企业完成融资,其中佰辰医疗3月获得CPE领投的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为目前临床质谱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

  临床质谱检测是指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质谱技术飞速发展,质谱仪市场需求迅猛,虽然我国质谱技术临床应用起步较晚,但市场发展较快,2018年更是被业内称为临床质谱爆发元年,2018年我国临床质谱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4.8亿元,2020年达到30亿元左右。目前,中国临床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期,而北美质谱在临床检验整体业务当中占20-30%的比例,且在持续增长。所以将来市场前景前途不可估量,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现阶段,主流的临床质谱检验项目包括新生儿筛查、维生素、激素、药物浓度监测等,主要应用在妇幼、心血管、内分泌、精神卫生、药学、体检等领域。而作为一项平台性技术,质谱技术优势明显,应用领域很广,在常规检测项目上可以对生化、发光等传统方法学做不好、不能做的项目上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对应数百亿的市场规模。下一步,结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并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创新检测应用,临床质谱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等领域的落地,则将进一步推高市场天花板。

  与此同时,质谱仪价格昂贵、设备国产化率极低、检测项目少、临床认知不足也制约着质谱临床的落地。临床质谱企业融资主要用于创新标志物发现、转化,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注册报证、产能扩建及商业化应用战略的全面推进。

  赛道二:基因测序

  据统计,2021年共有5家基因测序企业完成融资,真迈生物与齐碳科技各自获得4亿元融资,前者双线布局“单分子测序仪”加“高通量测序仪”,后者打破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国外垄断。单细胞测序 “新秀”墨卓生物、德运康瑞也受到资本关注。

  从上世纪70年代Sanger发明的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和Gilbert与Maxam发明的化学降解法为标志的第一代测序技术诞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一共涌现了4代测序技术。目前,二代测序技术为市场主流,其中典型代表有Illumina公司的Solexa技术、罗氏公司的454技术以及Life tech公司的SOLID技术。近几年来,以Heloscope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和PacBio的SMRT技术为代表第三代技术以及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相继出现,标志着测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到2020年,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基因测序下游应用的不断繁荣和普及,近年来,基因测序平台的市场规模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行业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基因测序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市场容量将超过24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超过300亿人民币。基因测序下游应用中,科研用基因测序占比最高,超过50%,临床研究和医院诊断的比例仅为18%和14%,预计未来临床用基因测序应用占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0年,全球单细胞基因组学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5.2亿美元。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胚胎发育、肿瘤检测、免疫细胞治疗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单细胞测序在临床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赛道三:数字PCR

  2021年PCR市场发生近10起融资事件,其中6起与数字PCR相关。惠每资本领投的思纳福医疗B轮融资达2亿元,领跑数字PCR市场。

  新冠疫情带火了核酸检测,也让PCR这一细分领域成为资本眼中的黄金赛道。数字PCR是一种新的核酸检测与定量方法,与传统的PCR和qPCR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确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能实现精准的绝对定量分析。同时,作为突破性的“第三代PCR技术”,数字PCR操作简单、质量可控,成为当下PCR的研发方向。疫情防控常态化,核酸检测已成为常规项目,数字PCR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引发仪器企业和资本纷纷布局。

  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数字PCR市场规模并不大,全球约1.5亿至2.5亿美元,占到qPCR市场总规模(约20亿美元)的10%,但增长趋势显著。行业报告分析指出,全球定量PCR和数字PCR市场将以8.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53.1亿美元。

  当前数字PCR应用于临床仍然是挑战,多家企业融资主要用于创新型设备平台与诊断试剂的开发、临床试验及注册报证,加快数字PCR产品的临床落地进程。

  赛道四: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是一种能够探测和计数以单细胞液体流形式穿过激光束的细胞检测装置,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是生命科学和细胞分析领域重要的分析工具,应用场景涵盖科学研究、临床体外诊断、生物制药、细胞疗法等多个领域,其终端用户包括商业组织、医院、学术机构、临床测试实验室等。

  2018年(含)以来,包括红杉、斯道资本、北极光创投、弘晖、幂方、松禾、辰德、本草等在内的TOP VC先后涌入流式赛道纷纷布局,国产流式领域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含)至今,国内流式细胞赛道上超十家企业先后共获得超20笔融资,超50家机构纷纷进场布局。新冠疫情爆发无疑加速了流式领域的发展,在流式细胞仪成为二级医院标配的大背景下,2021年又有3家国产流式企业获得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到上亿元不等。

  当前,流式细胞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研究、制药工业等科研领域,但临床应用正加速,呈现反超之势。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明确了流式细胞仪在细胞因子检测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应用,这带动了医疗用流式细胞仪的需求增长。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全球流式细胞仪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2019-2025年预期复合年增长率为8.3%。全球市场由北美和欧洲主导,而亚太地区在预测期内增速最快。我国流式细胞产业起步较晚,外资品牌依然主导国内市场,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赛道五: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人类探知微观世界最有力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工业检测,在材料、半导体、医学、生物、冶金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来看,电子显微镜处于仪器仪表行业的金字塔尖,2017年其细分领域冷冻电镜的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2021年电镜及其相关技术仍然受到资本关注,国仪量子、金竟科技两家设备商与冷冻电镜服务商佰翱得获得融资。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生命科学、材料研究的探索和研究持续深入,以及对半导体需求不断扩大等,全球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6年全球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为23.61亿美元,至2019年涨至26.82亿美元。2020年受全球安全卫生事件影响,全球电子显微镜行业增速有所放缓,约为27.84亿美元。不过据预测,未来全球电子显微镜将保持5.85%的复合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到2026年全球电子显微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8亿美元。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融资资本
用户头像

作者:weidy

总阅读量 70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