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国内创新药内卷化,谁能成为“新市场”先行者?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05/19 16:49:20
导读: 国内创新药内卷化,创新药企如何破局?

近年来,医药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一系列推动新药研发的政策不断优化国内创新药环境,为本土药企转型带来了新动力。相比仿制药,全球制药巨头明显更青睐于创新药,本土药企想要通过对外授权的形式争取海外市场份额,就必须以创新药角逐医药市场,这也让创新成为中国医药发展的趋势与目标。

创新药内卷化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创新药物有两种模式,分别为“First in Class”和“Fast Follow”。其中,“First in Class”是首创新药模式,指使用全新的、独特的作用机制来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Fast Follow”则是快速追踪新药模式,它是一种在“First in Class”药物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是指在不侵犯他人专利的情况下,在已有靶点和机理的基础上,对新药进行分子结构改造或修饰,寻找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具有新治疗效果的新药物。由于 “First in Class”模式的创新药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高失败率的特点,导致国内创新药的研发过程中“Fast Follow”模式较多,热门靶点扎堆,让不少国内药企感受到内卷化的压力与焦虑。

在这场药物研发竞争中,因为肿瘤是生物药的主要适应症,不少企业选择抗肿瘤药物作为行业厮杀的突破点。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抗肿瘤新药获批数量从2个快速增长至38个。其中,靶点药PD-1更是成为了创新药竞争的主赛道,自2014年全球首款PD-1抑制剂Opdivo问世以来,PD-1单抗体药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截止目前,国内获批的PD-1药物有8款,其中4款国产PD-1已经悉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医保谈判,年治疗费用从过去的十几万降至万元。除此之外,仍在研发阶段未获批准的PD-1药物还有几十个之多。未来在研PD-1产品上市后,由于部分适应症的重叠,市场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

增强人才软实力与仪器硬实力

在创新药抢占赛道的背后,药企之间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愈加激烈。据公开资料显示,药企对研发人员的薪酬不断上涨,医疗行业384家上市企业,2020年度报酬均值为1003.88万元,同比增加14%,行业薪酬增幅位居第二。人才软实力的增强对创新药企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不少本土药企为了能够增加研发领域的人才储备,更是将薪酬调整到可以与跨国企业比肩的程度,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还额外提供期权等其他福利。

在新物研发中科研人员不可或缺,而高精尖制药仪器能更好的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增强仪器硬实力能更好的帮助创新药企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优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给色谱、质谱等制药常见仪器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药仪器市场的发展。

如何破局成为“新市场”先行者?

随着药政改革的成功,仿制药盈利空间被压缩,各大药企纷纷加码创新药研发,中国已经进入创新药大时代。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创新药企面临国际制药巨头和本土创新药企间的多重竞争之境。国际制药巨头拥有全球竞争优势,有充沛资源和强大研发体系支撑,在抢占中国市场中占据很大优势,本土创新药企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创新药企想脱颖而出成为“新市场”先行者,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先审评政策红利加速上市,在时间上抢占优势。此外,可制定合适的创新药适应症选择策略,针对创新药拓宽适应症选择,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最后,在高质量完成研究临床基础上充分利用融资红利,创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充足的资金是支持创新研发的基础,创新药企应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药物研发有强劲的资金支撑。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思思

总阅读量 2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平安2021-05-20 21:49:59
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