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北京市3个食用菌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12/03 11:03:52

  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荧光增白物质进行了专项监测。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县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其中,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检测合格率为97.73%。

  从检出情况看,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据专家分析,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对本次监测检出不合格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责令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

  抽样包括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种类有香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冬菇、黑木耳、草菇、猴头菇、黄花菜等。

  据介绍,检测方法为《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 1257―2006)。判定依据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

  事件回放

  近日,众多媒体报道了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在实验中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张皓做这个调查的初衷是因为妈妈不让他吃烤蘑菇,说大多蘑菇都被荧光剂泡过。

  在家长的帮助下,张皓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完成了实验。他选取了16种不同的样品,得出“鲜食用菌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荧光增白剂浸泡”,以及“部分包装材料上残留的荧光增白剂较严重,沾染到食用菌上”等六条结论。

[来源:人民网]

标签: 食用菌
用户头像

作者:sunny

总阅读量 38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