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科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京揭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07/09 09:20:13

  7月6日,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CRC)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举行了揭牌仪式。该中心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学术委员会会议也于当日举行。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范蔚茗、副局长常旭,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大气物理所的曾庆存院士、黄荣辉院士、李崇银院士、穆穆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的胡敦欣院士,中国气象局的丁一汇院士,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副所长于贵瑞,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王东晓,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副所长王毅参加了以上活动。

  揭牌仪式由大气物理所副所长朱江主持。范蔚茗宣读了有关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成立的文件,并简要介绍了该中心的定位、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中心机构和岗位等。范蔚茗指出,CCRC是一个跨所、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平台,希望学术委员会可以把握中心的学术方向,确实解决我国气候变化方面的实际问题,而管理委员会则解决CCRC作为一个非法人机构,中心如何运行以及相关的机制问题。

  大气物理所所长、该中心主任王会军介绍了中心的目标任务和相关研究。随后,范蔚茗与王会军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常旭在讲话中指出,CCRC是围绕国家需求,联合相关学科和相关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中心。CCRC是非法人机构,这是中科院体制的一个创新,主要通过共同目的、共同主题把相关的领域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学术是牵动中心的一个最好的凝聚力,要注意营造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舞台,中科院和资环局都会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给予重点长期支持。

  在当天的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和中科院海洋所、青藏高原所、科技政策与管理所等单位的专家就气候变化相关方向上的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近千年大气涛动、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树轮记录的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变化、全球季风系统、中国区域大气成分变化的气候影响、区域气候模式在中国地区的应用、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和气候变化模拟、西太平洋-印度洋在东亚夏季风年际-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进展和新方向和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等。

  与会者就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和CCRC未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表示,中心应加强原创性的研究,同时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问题;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研究应该和气候变化影响和人类适应领域的研究相协调。关于CCRC的运行和管理,与会者表示,CCRC为国内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CCRC可以联合相关的研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来源:中科院]

标签: 中科院气候
用户头像

作者:wanghai

总阅读量 7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