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晶泰科技

关注

已关注

金牌2年 金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03-1778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晶泰科技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实验室自动化第一股!晶泰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首日大涨24%

2024年6月13日,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QuantumPharm Inc.(简称"晶泰科技”)(02228.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挂牌交易表现突出,公司股票开盘价较发行价高出2%,股价随后上涨,最高涨幅达到24.62%,触及6.58港元。晶泰科技IPO定价为每股5.28港元,通过公开发售集资净额为10.43亿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认购倍数为102.35倍,每手1000股的中签率为20%。晶泰科技是一家世界前沿的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2015年创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致力于实现生命科学和新材料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革新。公司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及产品。此前招股书介绍,晶泰科技主营业务分为两大块:一是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二是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详情请点击“晶泰科技”。

媒体关注

2024.06.13

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AI+机器人打造18C第一股

2024 年 6 月 13 日,晶泰科技(2228.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 5.28 港元/股,净募集资金约 8.96 亿港元。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副局长张曼莉,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唐家成、行政总裁陈翊庭出席上市仪式,与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温书豪、马健、赖力鹏一起,共同见证港交所 18C 第一股诞生的历史性时刻。右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唐家成、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IO赖力鹏、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联合创始人/CEO马健、CFO谭文康、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在上市典礼现场,晶泰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首席执行官马健、首席创新官赖力鹏,与晶泰科技首席财务官谭文康共同敲响开市锣,庆祝公司创业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并开启 AI+ 机器人赋能研发新基建的全新时代。与他们一同庆祝的还包括晶泰科技众多新老投资人,最早入职的员工代表,来自深圳、上海、北京、波士顿的研发科学家代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伙伴,以及参与本次 IPO 的保荐人与中介机构等,共 200 多位嘉宾共襄盛举。右起: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IO赖力鹏、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联合创始人/CEO马健、CFO谭文康作为首家根据 18C 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公司,晶泰科技此次 IPO 不仅得到了 5 位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和8家全球知名机构基石投资者的支持,还吸引了近 80 家全球投资机构参与锚定投资,其中不乏有来自欧美和中东的知名国际长线、医疗专项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国际配售订单超额认购 2.13 倍,也是过去两年规模5000万美元以上的发行中,唯一超 100 倍 HKPO 认购的上市公司。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在致辞中,温书豪强调,晶泰科技的目标是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卓越企业,以 AI 和机器人技术构建未来产业的研发新基建。上市后,晶泰科技将延续 “利他即利己” 的商业理念,广泛赋能全球客户的研发创新,致力于让 AI(爱)流淌进每一款新药,让 AI(爱)创造更多造福人类的新材料。同时,温书豪鼓励更多的科技创新公司利用港股 18C 规则来港上市,共同催生出 AI 时代的万亿级企业,为香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作为一家以量子物理、AI 与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研发平台企业,晶泰科技自 2015 年成立以来,深耕算法与自动化的融合互通,在微观中改造世界,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一代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推动药物与材料科学产业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公司已成为 AI for Science 领域的先锋,是学术和工业界创新研发的重要伙伴,获得 300 多家企业与科研客户的信赖与合作,并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农业技术、新化工、能源及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场景。未来,晶泰科技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创新,打造未来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海外业务拓展,以 AI+ 机器人催生更多新药和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通过不懈努力,为改善人类共同的健康与生活环境做出贡献,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价值回报。

企业动态

2024.06.13

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聚焦实验室自动化与智能化

2024 年 6 月 13 日,晶泰科技(2228.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 5.28 港元/股,净募集资金约 8.96 亿港元。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副局长张曼莉,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唐家成、行政总裁陈翊庭出席上市仪式,与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温书豪、马健、赖力鹏一起,共同见证港交所 18C 第一股诞生的历史性时刻。右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唐家成、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IO赖力鹏、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联合创始人/CEO马健、CFO谭文康、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在上市典礼现场,晶泰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首席执行官马健、首席创新官赖力鹏,与晶泰科技首席财务官谭文康共同敲响开市锣,庆祝公司创业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并开启 AI+ 机器人赋能研发新基建的全新时代。与他们一同庆祝的还包括晶泰科技众多新老投资人,最早入职的员工代表,来自深圳、上海、北京、波士顿的研发科学家代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伙伴,以及参与本次 IPO 的保荐人与中介机构等,共 200 多位嘉宾共襄盛举。右起: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IO赖力鹏、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联合创始人/CEO马健、CFO谭文康作为首家根据 18C 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公司,晶泰科技此次 IPO 不仅得到了 5 位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和8家全球知名机构基石投资者的支持,还吸引了近 80 家全球投资机构参与锚定投资,其中不乏有来自欧美和中东的知名国际长线、医疗专项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国际配售订单超额认购 2.13 倍,也是过去两年规模5000万美元以上的发行中,唯一超 100 倍 HKPO 认购的上市公司。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在致辞中,温书豪强调,晶泰科技的目标是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卓越企业,以 AI 和机器人技术构建未来产业的研发新基建。上市后,晶泰科技将延续 “利他即利己” 的商业理念,广泛赋能全球客户的研发创新,致力于让 AI(爱)流淌进每一款新药,让 AI(爱)创造更多造福人类的新材料。同时,温书豪鼓励更多的科技创新公司利用港股 18C 规则来港上市,共同催生出 AI 时代的万亿级企业,为香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作为一家以量子物理、AI 与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研发平台企业,晶泰科技自 2015 年成立以来,深耕算法与自动化的融合互通,在微观中改造世界,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一代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推动药物与材料科学产业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公司已成为 AI for Science 领域的先锋,是学术和工业界创新研发的重要伙伴,获得 300 多家企业与科研客户的信赖与合作,并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农业技术、新化工、能源及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场景。未来,晶泰科技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创新,打造未来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海外业务拓展,以 AI+ 机器人催生更多新药和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通过不懈努力,为改善人类共同的健康与生活环境做出贡献,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价值回报。  热知识:晶泰科技已入驻仪器信息网信通金牌会员,了解企业产品及更多信息,请点击晶泰科技展位: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16271

媒体关注

2024.06.13

喜讯,复旦大学智能合成工作站顺利交付了!

近日,晶泰科技顺利交付给复旦大学化学系麻生明院士团队一台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用于团队某催化剂的合成筛选研究,目前该设备已落地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投入使用。您为什么需要一台自动化合成工作站?2023 年 5 月,晶泰科技接到了复旦大学麻生明院士团队购买 “自动化高通量合成工作站” 的需求。课题组在进行 “催化反应筛选” 研究时,为了开发机器学习算法,有大量标准化数据的要求,但面临着以下这些问题:• 人工实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人为误差;• 人工实验结果一致性难保证,数据记录难追溯;• 项目研究需要在惰性气氛反应条件下,工作流程步骤多反应复杂,想利用自动化方式打通全流程,具有很大的挑战;• 国外产品价格昂贵且大多不接受指定流程的定制服务,国内产品供应商很少聚焦化学领域。足够专业,办法总比困难多晶泰科技自动化团队在了解了麻院士团队使用场景和技术要求后,迅速给出了自动化解决方案,双方多轮沟通后最终确认了执行方案,复旦大学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项目正式立项。复旦大学作为晶泰科技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的首个高校客户,我们非常重视此次的合作,因此项目立项后,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功能模块的设置、里程碑节点的顺利推进,我们都会及时和对方确认,让客户放心安心。我们会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满足其需要的功能模块和产品,并基于多年深耕化学自动化领域的经验,提前和客户沟通潜在的风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考虑后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让客户深度了解 “产品是什么” “产品能做什么”,避免最后 “货不对版” 的问题发生。● 设计优化案例 1:一吸多排避免滴液产品测试阶段,客户提出在稀释过程中,实现一吸多排的功能,减少转移次数,从而提高时效的优化建议。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晶泰开发团队迅速开展了市场调研,剖析了市面上移液器一吸多排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用户实际体验。结果发现现有技术普遍存在 “首尾排液误差大,连续排液时易出现滴液” 的问题。 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晶泰开发团队结合实测数据和各类溶剂的沸点、粘度等特性进行分析与讨论,终于成功设计出一版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一吸多排的功能,而且在每次排液时都能保证精度满足客户需求,解决了滴液现象的发生。该方案实现 48pcs 实验通量的稀释时间从 50min 缩减到 15min 左右,有效提升了实验效率,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设计优化案例 2:兼容多规格试剂瓶存放产品交付过程中,客户提出当前配置的 125ml 溶剂瓶较大,不适合存储高价值/量少的溶剂,希望能够有一些更小的溶剂瓶用于承载该类溶剂。晶泰研发团队在接收到客户需求后,迅速行动,首先仔细检查现有整机的硬件配置,评估是否有扩展的空间,并探讨了软件层面新增溶剂瓶的开发任务。• 24 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新增 12pcs 的 8ml 溶剂瓶和 6pcs 的 40ml 溶剂瓶,并对设备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优化,全面满足客户对不同梯度体积溶剂的使用需求;• 方案提出后两周内:完成硬件设计和物料采购,以及软件功能的开发,并到达客户现场进行升级改造调试;• 方案提出后三周内:升级调试完成,并交付客户使用;新的方案不仅维持了初始溶剂瓶的数量,还实现了对各种梯度体积溶剂的兼容,有效提升了溶剂的使用效率。客户对新方案表示高度满意,对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高效响应给予了高度评价。● 设计优化案例 3:不同实验磁子选型客户的测试实验为 Suzuki 偶联反应,该反应涉及了金属催化剂、有机化合物、无机碱、有机溶剂和水。然而,第一轮测试结果却并不理想,各个孔位的产率相差较大,晶泰研发团队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碳酸钾遇水结块,影响反应效果;• 碳酸钾固体包杂了部分底物,导致没有完全反应;• 反应是非均相的,磁子较小无法使反应体系混合均匀,使得产率均一性较差。基于上述假设,首先,我们将碳酸钾配置成水溶液。但在加样过程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当将碳酸钾溶液注射进反应体系时,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因此排除该原因;接着,我们使用了不同规格的磁子来开展反应,最终把各个孔位的产率差值能够控制在 5% 以内。对于非均相反应,特别是当反应为包含两相溶液、有机物、无机碱、金属催化剂这类复杂的体系时,搅拌是否充分是影响产率的关键因素。新的实验磁子方案,可以让客户实验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催化剂能够充分参与到催化循环中,各个孔位的产率差值从原来的 14% 控制到了 5% 以内,客户欣然接受了新方案。产品顺利交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的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经过层层考验顺利交付到了客户现场,并在 10 天内完成安装调试培训,得到客户的验收批准!我们非常高兴复旦大学麻院士团队能够信任晶泰科技,并将这个需求交给晶泰研发团队完成。我们很荣幸能够不辜负这份信任,并成功交付这台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期待 XmartChem® 在复旦大学开启新的篇章,助力学校师生进行课题研究,为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贡献!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从内部的化学合成场景出发,晶泰科技建立了高柔性、高容错的阵列式自动化实验室,对化学自动化有深刻理解,设备经过内部大量化学反应验证,可通过专业技术和行业经验解答客户的技术需求并提供支持。晶泰科技将自动化技术与手套箱有机结合,研发的机器人工作站系列——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自动完成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全过程,实现无水无氧操作体系下化学合成实验操作流程自动化,专门为化学人员研发的软件系统 ,直观易用。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增加科学研究产出。

应用实例

2024.06.07

央地媒体团到访晶泰科技,探访生产力新跃迁的策源之力

近期,“策源之力” 媒体行活动顺利举办,央地媒体团记者们通过实地走访张江机器人谷、羲和激光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在内的科技园区、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等机构和企业,探寻科技创新的策源之力。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央广网、中新社、经济日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报、第一财经、澎湃新闻、新民晚报、看看新闻、话匣子、界面新闻等媒体记者们来到晶泰科技,探访量子物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等前沿技术加持下,晶泰科技为未来产业带来的创新加速度。作为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科技公司,晶泰科技持续关注前沿科技,研发迭代创新技术,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起源之力”,推动生产力新跃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之力。(以下为部分媒体报道)● 央广网● 中新社● 文汇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第一财经● 澎湃新闻● 界面新闻● 看看新闻、新民晚报、话匣子

企业动态

2024.05.28

智AI校园行 | 大连理工大学站,AI+Automation赋能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环节。晶泰科技非常重视与科研院校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期望通过双方在科研、技术和产业各自领域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和产学研一体化的进步。基于此,晶泰科技推出的 “智AI校园行 | AI+Automation,赋能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校企高效深入交流平台,期望与高校师生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运用及成果转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2024 年 5 月 18 日,智 AI 校园行首站来到了大连理工大学,晶泰科技自动化商务拓展总监李敬芝与在校师生分享了主题为《智能化自动化赋能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大连理工大学首届 “AI 化学实验挑战赛” 决赛同天进行,晶泰科技支持赞助本次活动成功举办。晶泰科技自动化商务拓展总监李敬芝为师生作主题演讲大连理工大学首届 “AI 化学实验挑战赛”决赛现场智能化自动化赋能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晶泰科技自动化商务拓展总监李敬芝和师生们分享的内容主要如下:• AI+Automation 技术发展历程• 晶泰科技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走进校园• 化学/材料领域应用案例分享AI+Automation 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自动化实验室的构建已经从最初重复耗时的 “手动实验” 模式升级为通量和自动化程度都显著提高的 “多实验阶段”,晶泰科技是作为一家世界前沿的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在 “智慧实验室” 领域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进校园是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晶泰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一直积极与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交流互动,探索产学研多元主体的创新协同模式,帮助高校高效完成设备更新、改变固有科研模式,助力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接轨,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圈。晶泰科技的 “AI+自动化解决方案” 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如药化化学合成/共晶筛选、陶瓷材料设计与制备、催化剂自动化合成、功能材料合成表征、电解液自动化配置方案等场景,赋能行业高效发展产业升级。大连理工大学首届“AI化学实验挑战赛”2024 年 5 月 18 日,晶泰科技支持大连理工大学首届 “AI 化学实验挑战赛” 决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由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共同主办,挑战赛主题为 “基于机器视觉的 AI 滴定实验”,吸引了全校各个学院的本科生/硕士/博士 60 多人参赛,21 支队伍晋级总决赛。晶泰科技一直关注支持高校教育发展和高科技人才培养,鼓励大学生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大赛,让大学生了解和热爱 AI,并努力成长为中国 AI 的新生力量。作为 “AI+Automation” 技术的代表企业,晶泰科技支持 “新质” 力量进入校园,先行先试,为培养高质量的 “人工智能+” 交叉学科创新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建设,以及促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做出贡献。

企业动态

2024.05.23

ChemPlus® 应用报告 | 陶瓷材料研究中的粉末分装

在材料科学领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对于众多工业部门,如冶金、陶瓷、电子、医药和化工等,都至关重要。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材料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这就要求在材料配方设计和实验工艺流程中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尤其在配方研究中,涉及到多种粉末材料的精确配比,粉末加料过程因而成为了一个复杂且耗时的步骤。传统的粉末称量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这不仅效率低,而且结果的准确性易受操作者技能水平的影响,导致加料精度不稳定。同时,人工操作还可能引起粉尘污染和物料浪费。此外,不同粉末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粒径分布、密度等)对称量过程的影响是显著的,这进一步增加了称量过程的复杂性。因此,传统的人工称量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材料研发对于粉末称量精度和效率的严格要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粉末称量系统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重量控制和高效率的称量操作,显著提高了材料配比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自动化粉末称量系统通过精密的控制设备和算法,确保了粉末的精确加料,同时减少了粉尘污染和物料浪费,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自动化系统通常具备易于操作的界面,能够适应不同粉末特性的变化,并且可以与其他实验室自动化设备无缝集成,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在陶瓷材料的研发过程中,通常涉及对 5 至 8 种不同的原始粉末进行精确称量,随后执行一系列实验步骤,包括研磨、烧结等。这些步骤之后,还需进行造粒、分装等操作,这些环节往往是劳动强度高且重复性强的工作。传统的手工操作不仅耗费大量的实验人员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容易引入人为误差。高通量自动化固体加样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精确控制原料粉末的称量和分配,确保了实验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实验操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同时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从而保障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科研过程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 17 种常用的原料粉末,使用晶泰科技桌面型固体加样仪 ChemPlus® 进行加样测试。目标加样量:500mg、1000mg、2000mg,测量数据如下:除了对原始粉末进行测试,我们还对球磨烧结后的造粒粉末进行了相应测试。鉴于造粒粉末对精度的要求没有特别严格,通常情况下,偏差在 10% 以内即可满足工艺标准。因此,我们选择了 300mg 和 3000mg 这两个不同的加粉量,进行了多轮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使用 ChemPlus®,可以非常有效地分装造粒粉末,并且在加样过程中不会破坏粉末原有的颗粒状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材料场景下进行粉末加样时,ChemPlus® 能够将标准偏差有效控制在 ±0.5mg 以内。加样时间会根据粉末的具体性状而有所变化,但所有类型的粉末加样合格率均高达 98% 以上。此外,该加样过程还能够很好的处理造粒后的粉末,确保其结构的完整性得到保持。ChemPlus®桌面型固体加样仪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固体称重加样操作。‍• 高通量:可放置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全面提升效率;• 适用范围广:样品无需特殊处理,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 智能算法参数调节: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 压电陶瓷激振技术:多类型粉末出粉更流畅;• 除静电:有效降低静电效应,加样更准确;• 成本可控:耗材价格低廉,节省成本;• 占地小:整机尺寸小,桌面型;• 兼容性广:可兼容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 数据追踪: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品管理,支持审计追踪。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是一种专为不同固体粉末设计的自动化加样设备。该设备可以实现精确加样、提升加样效率、操作界面友好,使用安全,有效降低了物料浪费和人工成本。ChemPlus® 的引入为实验室提供了一个高效能、可靠性强和经济性高的固体加样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需要高通量和重复性的粉末处理场景。通过自动化技术,该设备确保了加样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减少了潜在的人为误差,从而提升了整体实验流程的质量和产出,对新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实例

2024.05.14

无水无氧操作体系 | XmartChem®助力化学合成科研创新

近年来,科研高校实验室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在这些领域中,很多化学反应对实验过程中的水分和氧含量要求十分严格,比如 Buchwald-Hartwig 偶联反应;也有一些化合物和试剂对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极为敏感。科研工作者为了能够高效的开展研究,必须借助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来进行无水无氧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即便反应路径和条件设计得当,也可能无法得到期望的产物。因此,无水无氧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无水无氧操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高真空线操作(Vacuum-line):适用于对无水无氧条件要求不是很高的体系,通过直接用惰性气体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这种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多种常规反应,是最常见的保护方式。Schlenk 线操作:在需要进行无水无氧的回流、蒸馏和过滤等操作时,使用 Schlenk 线技术较为便捷。手套箱操作(Glove-box):对于需要称量、物料转移、稀释和过滤等更为复杂的操作体系,通常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手套箱已在科研实验室中被应用在有机合成、OLED 封装、锂电池制作与研究、对水氧敏感的试剂的存储与分装以及生物领域如厌氧菌培养、细胞低氧培养等方面[1] 。XmartChem®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晶泰科技将自动化技术与手套箱有机结合,研发的机器人工作站系列——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手套箱工站),自动完成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全过程,实现无水无氧操作体系下化学合成实验操作流程自动化,专门为化学人员研发的软件系统 ,直观易用。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增加科学研究产出。● 产品特点• 无水无氧操作体系:具备高效的气体净化系统,O2 & H2O • 高通量全自动:自动化完成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全过程,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质增效;• 人机协作 :系统高效稳定,7×24 小时不间断安全运行;• 信息溯源:支持条码扫码,样品信息可溯源;• 可视化软件系统:触屏式操作界面,轻松访问资源、方法、任务及数据等功能信息;资源配置界面与设备内部布局完全一致,操作方式直观,充分降低学习成本,易于使用;• 简化工作流程:可直接创建或调用模板实验设计流程方法,轻松设定参数,节约时间;支持批量实验参数导入,简化操作;• 用户权限设定:软件系统支持划分用户权限,维护实验方法、数据安全;• 完整数据记录:实时自动采集反应条件、实验控制以及数据,确保完整实验流程可追溯;• 数字化平台:支持接入 LIMS 系统,并兼容晶泰数字化软件(ELN、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等);• 立体仓储物料架:多层自动化控制,适用于多种物料存放;• 人工操作位设计:惰性气体手套箱一机多用,用于敏感试剂的人工备料和存储;自动物料架,实验过程中按需补料;• 开放集成:支持多种第三方设备如 LC-MS 等集成到工作站,实现产物的快速鉴定;● 工作流程参考文献[1]郑杰,张福平,李玉佳. 无水无氧手套箱在实验室安全运行与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3,38(10):300-305.

新品

2024.05.10

马健博士获香港特首李家超接见,与港深创科园签约合作备忘录

4 月 18 日,港深创科园合作伙伴启动礼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隆重举行,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马健与首批签约企业代表一起与港深创科园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香港特別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以及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等官员见证签约仪式,并在签约仪式后与晶泰科技等企业代表亲切会面交谈。港深创科园的首批签约合作伙伴由来自 9 个不同经济体的公司和机构组成,其中还包括阿斯利康、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招商局集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行政长官出席港深创科园合作伙伴启动礼。(图片来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启动礼致辞时表示,启动礼对港深创科园发展是重要里程碑,港深创科园在香港创科发展扮演重要角色,河套区将会成为港深创科的关键区域,超越与内地的地域限制。他指,港深创科园有助吸引人才和投资,香港有条件推行新质生产力,政府日后会持续与深圳合作,为创科园内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跨境便利措施。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辞时指出,港深创科园与数十间企业合作是重要里程碑,对初创企业来说只是开始,强调政府会继续支持港深创科园发展。“要实现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政、产、学、研、投的合作至关重要。今天的仪式标志着我们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作出的努力。”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与晶泰科技 CEO 马健亲切会谈。(图片来源:深港科学园)仪式后,李家超特首与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马健博士会面,并听取了晶泰科技在以 AI+ 机器人的研发新基建服务全球科技创新,推动新药及新材料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升级中取得的成果与进展。晶泰科技扎根大湾区,充分利用国内的创新生态与产业化研发落地的效率优势,以及香港在科研资源与人才上的优越条件,积极推进深港在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多链融合。近年来,晶泰科技不断加深与香港科研院校及先进企业的创新合作,其中包括:与港大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建立合作,推进硬科技成果商业化;与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签署产学研及孵化创新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与长江生命科技(CK Life Sciences)签订 AI 肿瘤疫苗研发平台及 AI 癌症预后风险预测分子诊断模型的研发合作等。未来,晶泰科技将继续发挥深港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与创新协同,持续赋能大湾区、中国乃至全球的前沿研究与先进技术的产业转化,以开放的全球化合作加速业务拓展,为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河套合作区地处深港跨境接壤地带,拥有 “一区两园” 的独特协同发展优势,包括 87 公顷的香港园区(即港深创科园)及 300 公顷的深圳园区。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面积 87 公顷,是全港唯一与深圳相连的创科园区,主力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以及机械人六大支柱产业。此次约 60 家企业代表在启动仪式上签署备忘录,正式成为港深创科园的合作伙伴,标志着园区即将踏入营运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企业动态

2024.04.26

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圈:产学研专家畅谈前沿技术赋能生物医药发展

当下,“AI + Bio” 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生物医药发展进入了历史性机遇期,也为 AI 智药产业带来了新浪潮、新动力和新机遇。作为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晶泰科技一直积极与产业伙伴、科研院校等领域专家交流互动,探索产学研用多元主体的创新协同模式,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圈。作为张江 AI 新药研发联盟(以下简称 “AI 联盟” )联席主席单位,晶泰科技亦携手联盟成员,打造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以新工具、新领域、新模式推动前沿技术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和深化,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对话科创AI 技术智领创新药产业未来近日,AI 联盟联合张江集团、医药魔方组织了以 “新变革、新动力、新机遇——AI 技术智领创新药产业未来” 为主题的闭门会。会议定向邀请了来自知名科研院校、生物医药企业、AI 技术公司等 20 余位学者及专家,围绕大模型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的机遇与挑战、AI 变革创新药研发的突破口、AI+新疗法(modality)的发展潜力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袁涛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在活动致辞中表示:“AI 技术已全方位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张江的生命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前沿赛道的研发机构云集于此。张江敏锐捕捉到 AI 技术与生命科学融合的趋势。2021 年,张江 AI 新药研发联盟正式揭牌成立。经过 3 年多的发展,AI 联盟已成为推进 AI 与医药跨界交叉融合、数据资源共享、技术迭代升级的重要纽带。AI 技术推动创新药产业升级,离不开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未来,希望随着更多高质量生命科学数据的汇集,AI 将推动生命科学及创新药产业大步向前。”张佩宇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张佩宇在致辞中分享道:“目前,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头部药企,都在利用 AI 来开展新药研发。AI 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动力、新变革。数据是 AI 制药发展的基石,通过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可以不断产生湿实验数据,通过量子物理、计算化学,能够产生大量的干实验数据。以高质量的数据建立高质量的模型,将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未来,AI 的目标绝不只是 ‘降本加速’,同时也要能做 first-in-class、best-in-class 的药物研发。”张江集团副总经理陈衡,医药魔方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蒋建华,AI 联盟秘书长、晶泰科技副总裁王明泰,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百图生科、水木分子、埃格林医药、宇道生物、恒瑞医药、溪砾科技、深势科技、剂泰医药、德睿智药等院校、机构和产业嘉宾出席活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生物医药分会第二届第四次年度会议由 AI 联盟协办的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生物医药分会第二届第四次年度会议,近期在张江科学会堂顺利落幕。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生物医药分会会长李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等嘉宾出席活动,来自产学研用各领域学者专家围绕 “中国创新药在资本寒冬中如何突围” “AI 在全球卫生和医疗领域中的影响和挑战” 等主题展开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李林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生物医药分会会长李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张佩宇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活动现场,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张佩宇博士做《AI+机器人赋能药物发现》主题报告,介绍了 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药物发现等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来源:医药魔方、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生物医药分会● 关于张江 AI 新药研发联盟 ● 张江 AI 新药研发联盟成立于2021年10月,由陈凯先院士、蒋华良院士、饶子和院士创始倡议,张江集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晶泰科技、美迪西、翰森制药等单位创始发起。AI 联盟现有成员单位 35 家,涵盖了源头创新科研院所、AI 新药研发头部新锐企业、CXO 服务企业、新药研发头部企业,以及 AI 互联网企业等,旨在以关键项目为牵引,联合开展协同攻关,以区域生态为基底,共同提升区域生态密度。

企业动态

2024.04.24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动化推动高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空气主份转化化学”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于 2020 年 1 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申请。利用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高效、温和地合成含氮/氧有机化合物作为项目核心研究内容,这对于减少碳排放、提高碳去除能力,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 4 月 12-14 日,“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国际研讨会” 在复旦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北京大学席振峰院士和复旦大学麻生明院士担任,复旦大学施章杰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以及国内数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及企业等 150 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复旦大学化学系分党委书记马蔚纯、副书记侯军利、副主任李伟等出席了会议。晶泰科技参展并支持本次会议成功举行。晶泰科技作为一家创新平台型企业,一直关注国家战略科技需要和前沿技术研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致力于以 AI+ 机器人技术赋能各行业。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晶泰科技非常重视和高校在前沿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可以发挥各自在科研、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和产学研融合实践。合成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席振峰、麻生明两位院士向我们介绍了氮气/氧气转化领域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新策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利用和改造自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重要意义。氮气分子十分稳定,难以活化,氮气、氧气直接转化合成氮氧化合物,甚至通过引入碳源直接生成碳氮氧有机物极具挑战。目标化学分子的合成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条件筛选和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化学家,整个流程涉及大量重复的人工操作,海量样品的检测及分析易出错等问题都需要“高通量、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方式解决,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方式已成为趋势。晶泰科技提供的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打通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软件系统直观易用,可根据研究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合成效率。为高校新质生产力革新注入新动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在药物研发、化学合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

企业动态

2024.04.18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到访晶泰科技

4 月 11 日上午,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驻华大使陈海泉、国立研究基金会总裁马健德、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等一行到访晶泰科技。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等出席接待。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右)与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左)温书豪陪同王瑞杰副总理参观了晶泰科技的 AI+ 机器人实验室,详细介绍了其创新研发平台在新药发现和新材料研发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晶泰科技与新加坡国家药物研发平台 EDDC 等多家科研机构、院校在前沿领域所开展的合作。温书豪介绍道,AI 与机器人正成为未来产业的水和电,驱动创新与效率的升级。晶泰科技作为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先行者,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以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为 AI 在新药和新材料领域的融合打造了一套底层创新平台和研发的基础设施。这一平台已经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获得广泛应用,并通过积累大量高精度研发数据,持续提升算法和自动化实验的准确性与效率。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参观晶泰科技AI+机器人实验室王瑞杰副总理详细了解了晶泰科技在加速和赋能源头创新中作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晶泰科技在驱动未来产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期待晶泰科技与新加坡能够加强合作,加速 AI 技术在重点科研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区域合作,催生更多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创新应用。王瑞杰副总理当晚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表示,位于大湾区的深圳,拥有许多处于技术前沿的创新公司。他参观的四家深圳企业,就包括了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的科技公司晶泰科技(XtalPi)。他点评道,“这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和成本效率,创造出改变游戏规则的解决方案。”晶泰科技以创新平台为定位,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市场,希望可以与新加坡等地的全球伙伴加深合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动态

2024.04.16

客户案例 | 合金材料研究中金属粉末自动称量分装应用

探索未来的关键材料!合金材料研究正在掀起科技浪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无论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可再生能源还是医疗领域,高性能的合金材料都是推动进步的核心力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合金材料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出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的新型合金材料,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对于晶泰科技的客户——合金材料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而言,精确的金属粉末称量是影响他们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研究中金属粉末称量面对各种挑战,如流动性差的粉末、静电吸附、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为了应对挑战,客户选择使用晶泰科技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来确保金属粉末加样称量的精准性,为合金材料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客户在合金材料研究实验过程中,选择了 3 种代表性的金属粉末,设置了 50/1000/2000mg 3 个目标加样量,记录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对于不同粉末在不同目标加样量下的称量数据:平均加样值、加样偏差、加样时间等。• 测试粉末样品:3 种(因研究保密性,不展示具体粉末名称,有相似需求的客户,晶泰科技提供样品免费测试服务,可联系我们);• 目标加样量:50mg、1000mg 和 2000mg;• 每种粉末样品分装到定制实验小瓶。表1.三种金属粉末自动加样称量实验数据经过对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在称量合金材料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金属粉末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体的性能表现如下:• ChemPlus® 能够有效处理吸潮结块、流动性差以及易氧化的金属粉末,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操作性,没有出现堵塞现象表明其适用性广泛,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实验需求。• 在进行加样称量时,ChemPlus® 对于所有预定目标重量的偏差控制在了 0.1mg 的精确范围内,反映出其突出的称量精度。• 当进行中量程加样操作时,ChemPlus® 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达成目标加样,展示出较高的友好性和快速精确的加样称量能力。• 将 ChemPlus® 系统置于手套箱内进行操作,能够顺利执行金属粉末 C 的自动加样称重任务,并且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综上所述,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在精确控制金属粉末加样过程中展现出了高效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进行合金材料研究中金属粉末加样称量。• 高通量:可放置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全面提升效率;• 适用范围广:样品无需特殊处理,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 智能算法参数调节: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 压电陶瓷激振技术:多类型粉末出粉更流畅;• 除静电:有效降低静电效应,加样更准确;• 成本可控:耗材价格低廉,节省成本;• 占地小:整机尺寸小,桌面型;• 兼容性广:可兼容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 数据追踪: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品管理,支持审计追踪;• 简易交互软件:可视化操作软件,易上手使用。ChemPlus® 这款结构紧凑的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帮助客户合金材料研究实验室,提高了金属粉末加样称量的效率、精准性和安全性,为研究人员节省了宝贵的科研时间。ChemPlus® 适用性非常广泛,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兼容不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称重固体加样操作;同时,ChemPlus® 自动化粉末加样技术能够处理多种粉末,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无需针对特定粉末进行设置或者优化加样参数;自动化高通量的加样,避免研究人员直接接触可能具有毒性或易燃性的粉末。在此客户案例中也为客户定制专属实验小瓶和托盘;并且支持集成到无水无氧体系手套箱中。

应用实例

2024.04.08

晶泰科技出席《财富》创新论坛,温书豪:AI正成为创新的基础设施

2024 年 3 月 27 日至 28 日,《财富》创新论坛在中国香港成功举办。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受邀出席,并作为圆桌嘉宾参加首日上午的 “Unlocking Asia's AI Potential(释放亚洲的人工智能潜力)” 主题圆桌讨论。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右一)与CBS著名主持人Jo Ling Kent(左一), 谷歌亚太区总裁石博盟(左二)等嘉宾展开圆桌讨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据《财富》报道,亚洲拥有全球一半以上互联网用户,预计到 2027 年亚太地区的人工智能投资将高达 784 亿美元。在 “释放亚洲的人工智能潜力” 的环节,谷歌亚太区总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IN Capital 创始合伙人朱晋郦、Kakao Brain 首席执行官 Curtis Kim 以及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讨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整合进业务中并产生切实的商业成果,并着重讨论了亚洲市场在 AI 产业发展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提到公司的进展,温书豪介绍说,创业之初,晶泰科技以成为 “微观物质结构的搜索引擎” 为目标,打造了量子物理 +AI 的算法平台,于 2018 年成功获得谷歌的投资与技术合作。如今再次与谷歌同框,晶泰科技已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成长为 AI 药物研发领域具有代表性和领先性的企业。公司还自主研发了自动化学合成实验室,在全球部署数百台化学机器人工作站,成为辉瑞、礼来等国际药企所信任的源头创新伙伴和赋能平台,并在石油化工、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持续拓展商业版图,在业务的驱动下不断完善其预测算法与化学机器人的性能和精度,加速基础研究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关于 AI 在垂直领域的价值,温书豪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成为新药、新材料等领域 “水” 和 “电” 一样的基础设施,全面赋能 “未来产业” 的创新研究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解放人类科学家的生产力与创造力。而那些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去做全球生意的企业,更能把握住机会加速成长。晶泰科技扎根大湾区,并着重布局在香港的发展计划,充分发掘深港合作的地区协同优势,目前已与香港高校与企业签订多项科研与商务合作。谈及香港的创科发展优势,温书豪认为,香港具备顶尖的科研院校和先进项目与科创鼓励政策,香港的税制对高精尖人才有很大吸引力,临床数据也获得多国监管机构认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支持,聚集全球资本,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出海、海外资本参与本土创新分配的重要阵地和桥梁。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本次活动汇聚了逾 60 位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美国前财政部长及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01.AI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等。论坛议题广泛,涵盖了宏观经济、金融投资、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共同探讨塑造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动力。

企业动态

2024.04.02

仪器设备更新升级 | 晶泰科技构建智慧实验室,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重磅利好!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 以上。《行动方案》鼓励更换新设备新仪器,致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其中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指出,要“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晶泰科技是一家世界前沿的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各级科研院校、科研实验室、生物医药等行业提供覆盖药物研发、化学合成、仪器串联自动化等多领域多元化的设备换新解决方案,帮助相关机构高效完成设备更新、变革固有科研模式,建设高效高质智慧实验室。晶泰科技自动化产品与服务仪器设备的更新不是简单的换新设备、买新产品,更重要的是 “工作方式的转变、实验模式的创新、科研方法的突破”,我们致力于走在客户心智产品的前列,提供便捷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您是否想过 “黑灯工厂” 落地在自己的实验室?是否也在期待自己仅需设计实验方法,由机器人来完成实验?是否厌倦了繁复的操作流程,期望简单一键启动后轻松等待结果?晶泰科技就可以满足您的以上需求,我们提供的自动化产品与服务涵盖:智慧实验室一站式建设服务、多台自动化工作站串联使用的实验岛、特定自动化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工作站,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特定的应用需求,提供个性化且可扩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应对不断变化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智慧实验室一站式建设服务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晶泰科技能够从客户需求出发,以「自动化实验设备」为核心,多专业协同,提供智慧实验室一站式建设服务,包含基建设施建设、自动化装备和数字化信息化软件系统。● 自动化实验岛药品HPLC检测样品前处理系统全自动进行药品精密称量、移液、溶解、体积定容、离心、过滤和液相色谱分析的工作流程。功能材料合成表征自动化系统晶泰科技为功能材料行业用户开发出全流程材料制备和分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多种辅助合成、制样和分析设备的集成和调度。● 机器人工作站XmartChem®智能合成工作站• 打通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 专门为化学人员研发,显著提高合成效率;• 突破了自动固体投料、自动分离纯化技术壁垒;• 适用于无水无氧操作体系的合成反应;• 高校客户已落地使用。应用场景:工艺条件筛选、合成方法研究、催化剂研究、化合物库构建ChemPlus®桌面型固体加样仪• 告别手工加样,称量范围 0.1mg-20g,精度可达 0.1mg,自动化进行固体粉末加样分装;• 适用多种固体粉末,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等粉末;• 适配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及 96 孔板、小口径胶囊;• 智能算法调节,自适应学习提高加粉速度;• 可调节加样速率与准确度应用场景:药物研发领域的合成、处方前、制剂等XtalComplete®智能结晶工作站• 自动完成加样、过滤、搅拌和检测等流程;• 100% 覆盖常规溶液固态筛选方法• AI 算法溶清判断,智能决策下步实验• 友好开放的系统、支持接入 LIMS、ELN 系统• 应用场景:晶型筛选、盐型/共晶筛选、结晶条件筛选应用场景:晶型筛选、盐型/共晶筛选、结晶条件筛选

企业动态

2024.03.28

直播回顾 | 自动化固体称量分装干货全收录,立即获取

3 月 14 日,晶泰科技主办的直播《实验室自动化:高效合成研究之自动固体投料应用》成功落幕。本次直播涵盖了哪些亮点内容?一起来回顾精彩瞬间!如何利用计算智能和实验室自动化合成助力分子基新材料发现在会议中,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员姜珊博士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以提高新材料化学合成领域的高通量筛选效率。新材料的合成过程复杂,需要不断试验以揭示合成规律,并且精确控制合成条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此,姜珊博士课题组利用 AI 与高通量合成表征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材料研发闭环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新材料的精确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了功能导向的材料定制化。固体粉末自动化称量分装应用解析在化学合成实验中,"固体加样" 是一项基本操作。采用自动化固体加样称量分装技术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精确度。由于实验中常常面临待测样品数量众多、精度要求高、样品性状复杂多变、操作繁琐耗时等挑战,因此自动化固体加样称量分装技术在多个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合成、处方前和制剂等环节中,该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晶泰科技的产品经理叶杨陟,就自动固体加样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需求进行了深入讲解。他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自动化固体投料解决方案——ChemPlus®,并分享了该产品在处理不同粉末材料时的性能测试数据以及客户的应用实例。ChemPlus® 通过整合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功能,能够高效满足各种场景下的自动化称量与分装需求,为研究工作流程带来更加灵活和经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适用多种类型、不同量程样品ChemPlus® 是一款结构紧凑的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兼容不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称重固体加样操作。ChemPlus® 自动化粉末加样技术能够处理多种粉末,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无需针对特定粉末进行设置或者优化加样参数。ChemPlus® 可作为制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合成、食品饮料、再生能源、生物研究等行业实验室中自动化加粉称量、分装的通用设备。● 多种“难搞”粉末加的快、加的准我们精心挑选了多种不同物理特性的固体粉末,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等不同物理特性,是制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等实验研究中经常遇到的 “难搞” 粉末。特别是 HATU 这种易结块流动性差的固体粉末,在称量时容易堵住出粉口,很多自动化称量设备都无法对其进行精准地加样称量。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凭借独特粉筒设计和自适应加粉算法智能调节,可以准确、稳定称量不同物理特性的固体粉末,测试数据稳定出色。● 独特设计,性能卓越前面提到 ChemPlus® 的独特粉筒设计和自适应加粉算法智能调节,具体在应用上有哪些突出表现呢?• 自适应加粉算法,可以根据样品的性状智能调节参数,设备通过多次训练和学习提高同一样品的加样速度;• 实验中用到 96 孔板或者一些小孔径胶囊作为接收容器时,需要非常注意加样过程的交叉污染,ChemPlus® 粉筒结构经过反复迭代优化,在保证加样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做到粉末不飘洒,避免产生交叉污染风险;• 不同应用场景,加样准确度的需求不同,ChemPlus® 软件能够自主设定不同的准确度,从而对加样速度产生影响,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货比三家,你买对了吗?每一个客户都希望买到高性价比并且适合自己的产品,花钱买了产品后也难免会自问 “我买对了吗?”。本着对用户负责和高标准验证产品质量的出发点,我们挑选了市场上的两款自动加样称重仪器:一款是进口设备,另一款是国产设备,将这两款设备与我们的 ChemPlus® 进行测试对比,经过测试,可以看到 ChemPlus® 不论是在准确度还是在效率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还不放心?可以申请免费试用鉴于市场上的客户对自动化固体加样称重设备的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功能及实际应用效果仍持观望态度,我们诚挚邀请有自动化固体称重需求的客户与我们取得联系。只要需求匹配,您可以免费申请试用我们的样品机,以便亲身体验其卓越性能。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可拓展自动化解决方案不同客户在自动化程度和应用场景上的需求各异。晶泰科技提供的自动化产品与服务涵盖从单一功能的台式仪器到自动化工作站、实验岛,乃至集群化的自动化实验室平台,产品功能应用上有一定的互通性,还可以和第三方平台仪器设备串联使用,确保了极高的配置灵活性。我们致力于根据客户特定的应用需求,提供个性化且可扩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工站集群虽然能提供广泛的自动化能力,但其占用空间大且初期投资较高,并不适宜于初步探索自动化建设的用户。大多数用户倾向于从单个自动化工站或者小型实验岛开始接触自动化技术。一个典型的实验岛可能包含四个功能各异的工站,如投料站、反应站、稀释过滤站和分析站,这些工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搭配,适用于有机合成、化学药品合成、材料研究等多种研究领域。自动化系统设计上的灵活性允许用户根据现有资源和可用空间进行定制化部署,并且系统可随时扩展,避免了因规模调整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重建成本。

企业动态

2024.03.18

直播预告 | 实验室自动化:高效合成研究之自动固体投料应用

实验室自动化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的决策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生物医药、材料化工、新能源等由创新研发驱动的应用领域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化学研发领域具有实验操作复杂、试剂性状繁多等特性,研究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更加高效利用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开展化学研究,如何通过逐步布局特定功能自动化平台来实现整个工作流程自动化智能化。3 月 14 日 15:00-16:00,晶泰科技举办《实验室自动化:高效合成研究之固体投料应用》直播,邀请到了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姜珊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新材料化学合成领域,如何通过AI 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进行高通量合成筛选,为新材料的可控合成提供了新策略,为理解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内在关系提供依据,实现以功能为导向的材料按需定制,同时也将分享自动化固体投料技术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晶泰科技自动化产品经理叶杨陟将介绍自动化固体投料平台-ChemPlus® 在药物研发领域中合成、处方前、制剂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通过集成机器人和自动化功能平台,以更加灵活经济的方式实现研究工作流程自动化。报名预约及直播抽奖3月14日  15:00-16:00立即扫码预约直播参与直播还有机会获取联想智能音箱与华为智能跳绳精美礼品!联想智能音箱(左)华为智能跳绳(右)内容概要报告一: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  姜珊如何利用计算智能和实验室自动化合成助力分子基新材料发现• 自动化高通量合成筛选/合成条件精准控制• 新材料的智能设计和高效合成• AI+自动化实现以功能为导向的材料按需定制为,新材料的可控合成提供新策略嘉宾介绍姜珊博士 2013 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导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Andy Cooper 教授),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和杜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 年 11 月入职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课题组组长,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分子基多孔材料的智能设计与高效合成:通过建立高通量材料预测、筛选的计算手段以及自动化实验合成方法,为分子基多孔材料的可控合成提供新策略,为理解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内在关系提供依据,实现以功能为导向设计、合成新材料。相关工作成果相继发表在包括 Nat. Mater.、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在内的国际期刊上。报告二:晶泰科技产品经理  叶杨陟固体粉末自动化称量分装应用解析• 自动化固体投料面临的挑战• 不同量程、多种粉末自动化称量分装测评• ChemPlus®案例分享• 多场景、全流程自动化平台智能实验室解决方案嘉宾介绍晶泰科技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部产品经理,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具有丰富的实验室自动化使用经验,熟悉化学、材料相关领域的不同类型研发场景。目前主要负责高通量合成工作站,桌面型固体加样仪等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

企业动态

2024.03.06

化学派 | 有奖征文,寻找实验室中乐于分享的你

参与对象: 药企、CRO、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征稿时间:即日起至 2024年 6 月 30 日征文主题:分享药物研发过程中有机合成实验&工艺优化的心得体会、经验、典型案例等,共同探讨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实验设计与优化,热点/难点反应解析及案例分享、实验操作技巧与心得体会,实验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以及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等。 稿件要求:文章需原创,文章内容(含图片)无侵权风险,不侵犯任何第三人 / 方的版权、知识产权、肖像权等权利,作者应对其作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稿为 1500 字左右,文章尽可能图文并茂,内容专业、有实用价值,逻辑性好,可读性强。文章须在Xtal化学派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 征文评选与奖励:1. 本次征文来稿的评选,采用专家评审的方式。2. 本次征文数量上不设上限,所有符合条件的文章均有奖励,稿件一经采用,会给予丰厚的稿酬。一重奖金:提交摘要,稿酬300元/篇(摘要要求100-200字,建议摘要评审通过再发正文,也可与正文一起提交,稿酬待收到正文后一并发放)二重奖金:提交正文,稿酬1000元/篇三重奖金:阅读量提成,文章在“Xtal化学派” 公众号发表一周内阅读量>1000,稿酬+500元3. 我方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实名或笔名均可)以及作品完整权,并有权对来稿提出必要的修改、润色或删减意见。4. 定稿后的作品将择期在“Xtal化学派”公众号指定的时间发布,并标注“原创”;另外,优秀的文章,将可能转载在其他第三方媒体或杂志,该等情形下无须向作者支付额外稿酬。投稿方式:1. 请将稿件以 word 格式发送至 bd@xtalpi.com2. 邮件主题以“ Xtal化学派投稿+姓名”命名3. 将在收到稿件的一周之内反馈是否采用,晶泰科技对录用稿件拥有宣传、发布、印刷等使用权,参与者一经投稿视为同意本条款内容。 *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晶泰科技所有

企业动态

2024.03.01

固粉加样报告|自动化高通量粉末称量分装应用研究报告

制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合成、食品饮料、再生能源、生物研究等行业,都离不开固体加样这一单调重复的实验步骤。手工固体投料加样方式会随着样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变的繁琐且极易出错,因此,自动化固体投料的需求在各行业逐步增加。发展到今天,国内外都研发出了不同称量范围和使用场景的自动化固体加样设备,但依然面临很多挑战:• 单通道固体投料的方式无法应对当前复杂配方体系;• 样品需要人工预处理,如降低样品颗粒度、干燥样品、过滤样品等,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单通道自动化设备,原料桶切换仍需人工介入操作,并未做到真正的解放人力;• 多类型固体原料性状不同,称量精准度无法全部满足需求。市场上是否有 “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化加粉称量、分装” 的固体加样仪应对以上挑战?本篇应用报告里,晶泰科技在自主研发的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上进行实测研究,选取了 6 种不同物理特性的固体粉末,通过设置不同目标加样量,分别对加样次数、加样速度、加样准确度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用实际应用数据说话,满足您不同应用场景的自动化称量分装需求。测试方案选取 6 种不同物理特性的固体粉末,设置了 5/10/20/100mg 四个目标加样量,多次(12 次或 96 次)测量,记录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对于不同粉末在不同目标加样量下的称量数据:平均加样值、加样偏差、加样时间等,以观察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在 “粉末自动化称量、分装” 应用上的表现。• 测试粉末样品:6 种,分别为 HATU、X-Phos、碳酸钾、山梨醇、乳糖、硬脂酸镁;• 目标加样量:5mg、10mg 、20mg 和 100mg;• 每种粉末样品分装到不同接收容器托盘中,选取的接收容器托盘:8mL×12试剂瓶,96 孔板。样品选取我们精心挑选了 6 种固体粉末,代表制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等实验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粉末样品,详细信息如下表 1:表1:6种不同性状粉末样品自动化测试结果以上测试数据可以看出,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可以准确、稳定称量不同物理特性的固体粉末,具体表现如下:• ChemPlus™ 适用样品可以覆盖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甚至是 HATU 这种吸潮结块特性的固体粉末,ChemPlus™ 的称量数据依旧很稳定出色;• 对所有目标重量的加样称量偏差基本在 0.1mg 范围内;• 小量程的目标加样速度更快,并且保证高准确度;• 流动性好容易加不准,流动性差粉末不容易掉下来,这些都是自动化处理的挑战,但面对各类量程目标加样,ChemPlus™ 都可以快速准确的称量分装碳酸钾、乳糖这些流动性各异的样品;• 96 孔板孔径小、易交叉污染,静电粉末加粉挑战难度非常大,但 ChemPlus™ 凭借除静电装置和独特粉桶设计,高效顺利完成硬脂酸镁这种静电粉末的 96 孔板加粉操作;• 可以根据需要把样品分装到不同接收容器,如 2mL×24,4mL×12,8mL×12,20mLx6、96 孔板等(表中仅以 8mL×12、96 孔板为例)。ChemPlus™处理不同类型粉末的性能• 独特粉筒设计,吸潮结块、蓬松流动性差等难处理粉末轻松应对易结块,流动性差的 HATU 容易在加粉过程中堵住出粉口;X-Phos、乳糖此类粉末蓬松,流动性差,加粉过程中容易加粉速度过慢,晶泰科技的粉筒结构经过反复迭代优化,确保固体粉末的顺利加粉。• 自适应加粉算法智能调节,保证流动性好、大颗粒等多类粉末准确加粉碳酸钾的流动性好,在加粉过程中的准确度需要算法精细调控,山梨醇具有较大颗粒,同样需要合适的算法保证其准确度,晶泰科技自研的控制算法将加粉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了最开始的粉末适应阶段,快速加粉阶段和最后的精确控制阶段,可对不同性状的粉末进行适应,达到准确加粉。• 配备除静电装置,有效应对“静电飘粉”硬脂酸镁质量比较轻,在加粉过程中更是容易产生静电导致飘粉,晶泰科技的固体加样仪中配备的除静电装置,同时为了平衡加样速度与保证粉末不飘出样品瓶,粉筒出粉口的大小经过反复优化,应用在 96 孔板此类小孔径目标容器中加样同样能够避免交叉污染的风险。ChemPlus™功能优势• 高通量:可放置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全面提升效率;• 适用范围广:样品无需特殊处理,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 智能算法参数调节: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 压电陶瓷激振技术:多类型粉末出粉更流畅;• 除静电:有效降低静电效应,加样更准确;• 成本可控:耗材价格低廉,节省成本;• 占地小:整机尺寸小,桌面型;• 兼容性广:可兼容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 数据追踪: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品管理,支持审计追踪;• 简易交互软件:可视化操作软件,易上手使用。ChemPlus™ 是一款结构紧凑的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兼容不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称重固体加样操作。ChemPlus™ 自动化粉末加样技术能够处理多种粉末,覆盖吸潮结块、较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自适应加粉算法,多类型粉末智能识别,无需针对特定粉末进行设置或者优化加样参数。ChemPlus™ 可作为制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合成、食品饮料、再生能源、生物研究等行业实验室中自动化加粉称量、分装的通用设备。产品彩页和应用报告可在晶泰科技展位“资料中心”直接下载。(点击该行文字可直接跳转)

应用实例

2024.01.19

高通量全自动化学合成工作站,让化学合成简单又高效!

化学合成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在制药、材料、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都需要用到。以制药领域为例,在药物研发阶段,合成药物分子是整个 DMTA(设计-合成-测试-分析)周期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据相关报道表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新药分子的结构变得日益复杂,这一趋势无疑给药物的研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复杂药物分子的合成过程往往依赖于经验丰富的有机化学家,他们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和大量的实验条件筛选,才能够实现这一合成目标。由此产生的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不仅严重拖延了新药的开发进度,而且还导致了患者难以承受的高昂药价。近年来,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愈发成为趋势,旨在突破现有化学合成方式的局限性,使化学合成变得 “反应条件简单、反应快、产率高、后处理简单、操作标准化”,为化学家提供一个高效简便的工作环境。以药物筛选为例,化合物库的构建是药物筛选的重要基础,获取先导化合物 6 种主要途径中,化合物库筛选占比高达 80%。目前各大国际制药企业都有自己大型的高质量化合物库,可谓是制药公司 “保护最为严密的资产”,化合物库的构建涉及大量重复的人工操作,后处理费时费力、数据易出错等问题都需要“高通量、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方式解决。为满足客户多元化学合成的应用场景,晶泰科技推出全自动高通量合成筛选工作站 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该自动化合成工站专门为化学人员研发,人机协作,操作标准化,提高合成效率;同时,应用科学家与自动化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突破了自动固体投料、自动分离纯化技术壁垒,开发的智能手套箱工作站,适用于无水无氧操作体系的合成反应,真正实现化学合成实验流程全自动高通量运行,系统稳定高效,已落地客户场景。晶泰科技XmartChem™智能合成工作站XmartChem™ 智能合成工作站打通合成实验中投料、反应、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软件系统直观易用,可根据研究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降低操作门槛,提高合成效率。● 应用场景● 产品特点提高合成效率,增加研究产出• 人机协作:系统高效稳定,7×24 小时不间断安全运行;• 降低操作门槛:减少水氧敏感化学合成反应操作难度;实验过程操作标准化,减少人为出错率;• 提升安全性:减少了合成工作人员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潜在危险反应的风险;根据客户需求搭建专属合成平台• 灵活模块:固/液投料、反应、稀释、过滤、SPE 固相萃取、分析及纯化;• 固体投料:覆盖大粒径(1.2mm)、流动性差、蓬松、静电等复杂性质粉末投料,投料范围 1mg~20g,称量分辨率 0.1mg;• 惰性气氛条件:智能手套箱工作站,适用于无水无氧操作体系的合成反应,实现投料反应及监测需求;• 开放集成:支持多种第三方设备如 LC-MS、离心机等集成到工作站;• 柔性拓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兼容不同反应容器,六轴/四轴机器人系统支持集成多种自动化模块。专门为化学人员研发的软件系统 ,直观易用• 可视化软件系统:触屏式操作界面,轻松访问资源、方法、任务及数据等功能信息;资源配置界面与设备内部布局完全一致,操作方式直观,充分降低学习成本,易于使用;• 简化工作流程:可直接创建或调用模板实验设计流程方法,如酰胺合成、还原胺化、金属催化偶联、环化反应等常用实验,轻松设定参数,节约时间;支持批量实验参数导入,简化操作;• 用户权限设定:划分用户权限,维护实验方法、数据安全;• 完整数据记录:实时自动采集反应条件、实验控制以及数据,确保完整实验流程可追溯;• 数字化平台:支持接入 LIMS 系统,并兼容晶泰数字化软件(ELN、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等)。完善的本地技术支持体系• 多元化团队:化学家与自动化结合的研发团队,深入理解应用场景,产品更符合您的需求;• 高效支持和服务:产品从安装、培训、维护、维修到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售后无忧:专业完善的服务团队,当日响应。扫码留言获取产品彩页晶泰科技自动化赋能的化学合成平台AI 和自动化已经大踏步迈进合成化学的领域,并逐渐实现产业化。自 2019 年起,晶泰科技便开始探索自动化实验室的自主研发之路,已在自动化化学合成、自动化结晶等场景中应用。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化学合成平台,采用人机协作的工作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云端软件控制系统,可以远程操控自动化工站和起串联作用的 AGV 小车,实时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果,有效保证了实验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确保规范性。帮助客户最大程度地实现提质增效,自动化合成在高通量反应或平行反应中,有明显的优势。

企业动态

2024.01.05

共晶筛选应用报告|自动化结晶工站助力药物共晶筛选制备提质增效

药物共晶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药物制剂固体形态。通过制备共晶,能够显著改善 API 的理化性质,如熔点、溶解度、渗透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机械性能等,另外,共晶在掩蔽药物味道、改善药物压片性能、扩大生产等方面也有不错的应用。在进行共晶研究时可按照所研究化合物的溶解特性、化学结构、药用疗效、靶向等有效筛选。药物共晶指的是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和共晶配体(CoCrystal Former,CCF)以固定的化学计量比在非共价键的作用下结合而成的晶体。常见的药物共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溶液法(溶液挥发法、反应结晶法和冷却结晶法)和研磨法(干法研磨、湿法研磨)两大类。其中反应结晶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 工艺流程图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工站能够进行模块化配置,根据实验流程进行工站模块的设计与排布,实现实验流程的自动化。在药物共晶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自动化工站进行固体、液体加样,进一步利用视觉模块和智能算法进行液体溶清判断,完成 API(表1)和 CCF(表2)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根据溶解度判断的结果,接着通过自动化工站进行共晶的制备,包含了悬浊液配制、控温搅拌等步骤。表1. API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表2. CCF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 高精度移液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自动化固体称量加样,准确度可达 0.5mg;• 视觉模块配合算法完成液体的溶清判断。图2 晶泰科技自动化工站与溶清判断算法利用自动化工站,在溶解度测试环节高效筛选了 10 种 CCF 和 6 种 API 分别在 14 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情况,并完成共晶的制备,为后续表征鉴定提供样品。图3 通过自动化工站筛选得到的药物共晶的拉曼谱图• 反应只需 1 步完成,且产率高达 66%• 反应催化剂的用量降低至 2mmol%• 反应成功放大至 20g初步实验结果证明,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工站十分适用于药物共晶的实验筛选。自动化工站通过标准化的机械臂操作,能够保证共晶筛选的可重复性;结合溶清判断算法,无需人工干预可完成溶解度测试以及共晶析出的判断。更多产品信息、电子版应用报告可发送需求至bd@xtalpi.com获取。

应用实例

2023.12.07

视角:探秘晶泰AI自动化实验室【别人家实验室】

AI来了,自动化真的来了。当文心一言还在全力“阻击”ChatGPT的时候,AI自动化实验室早已从小谱君对未来想象的文字中  跳进我们的世界  ,在我们身边  低调的运作了很久  。‍‍本文小谱君将带仪粉er们云参观两家  获奖的AI自动化实验室  。AI自动化实验室入选合成生物十大新品‍‍4月2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联合发布  2023深圳合成生物十大新品  ,这也是深圳首次发布合成生物十大新品。  现场亮相的十大新品包括:1、柏垠生物发布的重组贻贝蛋白原料2、中科欣扬发布的SYSTASE®SOD产品3、百葵锐发布的新型溶菌酶4、道生生物发布的天然色素染料生物合成—靛蓝5、瑞吉生物研发的冻干新型带状疱疹mRNA疫苗RH3156、赛桥生物发布的多功能细胞处理系统7、未知君发布的重组活体生物药产品8、  晶泰科技发布的基于AI和超大规模的自动化实验室集群解决方案9、循原科技发布的非粮碳源生物炼化平台10、倍生生物发布的低嘌呤起泡酒。小谱君注意到,由  深圳晶泰科技  推出的基于AI的自动化实验室集群解决方案位列其中。XtalDynamics™自动化系统这不仅是晶泰科技的荣誉,还是  AI自动化实验室及AI制药大趋势  的最好印证。今天小谱君就带大家来参观晶泰科技的两家自动化实验室:  上海药物研发中心  和  深圳实验与计算研发中心  。本文图片版权由晶泰科技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使用上海药物研发中心自动化化学合成实验室晶泰科技上海药物创新研发中心位于上海自贸壹号生命科技园,研发中心内设晶泰科技自动化化学合成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壮观的自动化工站集群,极大程度的解放了科学家的双手,让科学家发挥更多的创造力。下面我们就去这家实验室一探究竟吧:‍‍‍图源:晶泰科技官网,感谢供图1F核磁共振室6F合成实验区5F合成实验区分析实验室Prep-HPLC制备设备:Gilson GX-281系列、Shimadzu 20AP系列,Warers AutoP系列,配备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均为全自动高压制备液相,流速范围1-150ml/min,可实现从mg到g级的样品分离纯化。5F合成实验区分析实验室:Prep-HPLC5F合成实验区分析实验室  LC-MS  :Agilent 1260+DAD+ELSD+6125B,Waters H.Class+PDA+ODA,Shimadzu 2030Plus+2020MS,标配Walkup软件全开放式送样平台。FA、TFA、NH4HCO3等多种不同流动相体系,2min、3min、5min、 10min等10余种不同分析方法,满足合成检测的不同需求。5F合成实验区分析实验室:LC-MS  5F合成实验区分析实验室:化合物库管理4F合成实验区4F合成实验区:实验记录区噬菌体实验室依托KingFisher和QPix搭建了噬菌体自动化panning和克隆挑选XpeedPlay™平台,整个平台的通量能达到人工的10倍左右。3F抗体实验区:噬菌体实验室  3F抗体实验区:细胞培养间整合了Hamilton工作站、协作机器人、自动化培养箱、堆栈和标签机,以解决杂交瘤在抗体发现中克隆挑选的痛点。3F抗体实验区:分子克隆实验室3F抗体实验区灭菌间3F抗体实验区公共实验平台Sartorius Intellicyt iQue3Cytiva Biacore 8K Plus下面我们来看看位于2F的  自动化实验区  :2F自动化实验区人机结合模式的XtalDynamics™自动化系统现了化学合成实验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中心化的  智能调度系统远程操控数百台规模的自动化工站和AGV小车  ,可  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同时提升化学合成和物料传送过程的效率。人和机器系统之间通过ELN模式的界面进行交互,不同功能的自动化工站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灵活配置组合成小的分区系统。2F自动化实验区高通量投料反应工作站自动化高通量地进行有机合成备料和合成反应过程,功能包含:机器人投料,  精密加粉,精密加液,恒温搅拌功能模块,开关盖模块。自动化高通量地进行有机合成备料和合成反应过程,功能包含:机器人投料、精密加粉,精密加液,恒温搅拌功能模块,开关盖模块。2F自动化实验区:数字化可视化LIMS系统数字化可视化LIMS系统:  智能化实验室调度与分析系统,包含ELN,LIMS,子系统(仿真,资源管理控制等功能模块)。长按识别二维码VR在线参观本文图片版权由晶泰科技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使用深圳实验与计算研发中心2021年,晶泰科技实验与计算研发中心落址深圳福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除了计算研发中心外,这里还设有  化学合成实验室  、  药物固态研发实验室  、  药物发现生物学实验室  、  自动化实验室等  ,以支持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下面我们就接着去云参观这间实验室吧:图源:晶泰科技官网,感谢供图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控制室自动化实验室:备料区自动化实验室:人机交互货架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合成区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合成区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固态化学区化学合成实验室  化学合成  实验室:试剂室  化学合成实验室:冻干室  化学合成实验室:溶剂  室  化学合成实验室:合成实验  室  化学合成实验室:合成实验  室  化学合成实验室:分析分离实验  室  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蛋白表达纯化实验  室  生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  室  生物实验室:生化实验  室  生物实验室:药代前处理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LC-MS/MS  生物实验室:电生理实验室冷冻电镜实验室  晶泰科技现有电镜实验室面积150m2,配置来自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的Glacios 200千伏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eta-D探测器、Falcon IV直接电子探测器、Vitrobot冷冻制样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  冷冻电镜实验室:电镜主机间冷冻电镜实验室:电镜操作间冷冻电镜实验室:常温制样  间  冷冻电镜实验室:冷冻制样  间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结晶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天平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衍射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衍射操作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稳定性实验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样品干燥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色谱室  药物固体形态研究实验室:固态分析室长按识别二维码VR在线参观本文图片版权由晶泰科技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使用晶泰科技和他们的自动化实验室产品晶泰科技自2019年开启探索自动化实验室的自主研发之路,已成功开发XtalDynamics™自动化系统、SynArt™智能合成工作站、CrysArt™自动化结晶工作站,并已在自动化化学合成、固态研发等场景中成熟应用。采用人机结合模式的XtalDynamics™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实验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远程操控百台规模自动化工站和AGV小车  ,同时提升实验过程和物料传送的效率。系统可  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并实时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果,有效保证了实验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追湖性。系统配置灵活,可按照客户场景需求分阶段搭建专属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包含:SynArt™智能合成工作站和CrysArt™自动化结晶工作站。SynArt™智能合成工作站自动化工作流程CrysArt™自动化结晶工作站自动化工作流程

媒体关注

2023.12.07

晶泰科技自动化高通量实验筛选应用报告

在有机化学领域,实验条件的筛选对于实现高效、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条件筛选方法通常依赖于化学家的经验和直觉,这种方法往往耗时且效率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应运而生,为有机化学条件的筛选带来了变革。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利用高通量实验、自动进行反应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大量实验条件的快速筛选和优化。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学反应条件进行评估,从而为化学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此外,自动化实验筛选技术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对一个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反应(如图1)探究,对其催化剂,溶剂,碱等条件进行筛选,从而得出最佳的实验反应条件。传统的实验条件筛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而且实验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一个初始人工实验的筛选结果,得到初步的结论:• 反应需要 2 步,且最终的目标产物产率只有 34%• 反应需要 20 mmol% 催化剂用量• 反应中间体有恶臭,难以分离且保存困难图1 药物中间体合成反应然而,晶泰科技的智能合成工作站(如图2)能够进行模块化的配置,根据实验流程进行不同模块化的组合,从而去满足不同的化学场景需求。此外,晶泰科技还有大规模的工站调度集群(如图3)可以满足更大规模的自动化实验场景。图2(上),图3(下)运用晶泰科技的自动化实验工站进行实验,对上述反应进行了 3 轮反应条件的筛选,第一轮筛选了反应的催化剂和溶剂,通过 1 天时间进行了 65 个反应,分别对 5 种催化剂和 13 种溶剂进行筛选,得出了最佳催化剂为 Pd(dppf)Cl₂•DCM,最佳溶剂为 DCE(图4)。图4 催化剂及反应溶剂条件筛选第二轮用 0.5 天时间进行了 6 个反应,对碱进行筛选,实验数据得出最佳反应碱为 K₂CO₃(图5)。图5 碱条件筛选第三轮用 0.5 天时间进行了 12 个反应,对反应试剂比例,溶剂体积以及反应时间进行筛选,得出了此反应的最佳条件(图6)。图6 最佳反应条件利用自动化工站高通量的实验筛选,在短时间内高效的筛选出了该药物分子中间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后续的合成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且与优化前的反应相比。• 反应只需 1 步完成,且产率高达 66%• 反应催化剂的用量降低至 2 mmol%• 反应成功放大至 20g自动化实验为有机化学条件的筛选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通过利用高通量实验、自动检测分析等先进技术,化学家可以更快地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从而实现高效、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实验将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多产品信息、电子版应用报告可发送需求至bd@xtalpi.com获取。

应用实例

2023.11.23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办,智能化自动化促进药物研发产学研深度融合

11 月 4 日,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开幕式上成功举办。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晶泰科技 CEO 马健博士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教授,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张福利研究员等嘉宾出席,仪式由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院长蔡挺主持。联合研究中心的落成运行,将进一步发挥中国药科大学的雄厚科研实力和晶泰科技的 AI 和机器人集群等技术优势,加速推动自动化智能化赋能药物研发。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左)与晶泰科技CEO马健博士(右)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出席会议,并分享了晶泰科技在药物分子研发算法、 AI+ 自动化大规模实验室集群辅助推进药物研发方面经验。晶泰科技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结合,已具备多应用场景下高效、柔性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应用在生物制药、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检测等领域。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会议期间,参会嘉宾分批参观了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晶泰科技产品经理张洪威先生为参观嘉宾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动化工站在智能调度软件控制下自动化完成药化合成、药物共晶筛选实验的过程。通过介绍,参观嘉宾直观感受到了智能化自动化带来的药物研发方式的变革,现场交流热烈。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为探索推进校企战略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赋能高端智造,2023 年 4 月,晶泰科技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同签署了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战略合作协议。2023 年 8 月,“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落成并投入使用,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由完成实验操作的不同功能的工作站、AGV 自动巡航小车和进出物料的货架及智能调度软件组成。工作站中可以完成固液加样、温控反应监测、分析检测等实验流程,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库合成、分子砌块合成、反应条件筛选、催化剂筛选、晶体形态研究等方向。联合研究中心在药化合成实验中可打通实验中投料、合成、产物稀释、过滤和液质分析全过程,并可根据研发需求配置不同反应体积、温度条件、混合方式、惰性气氛条件,突破高通量合成筛选的瓶颈。在药物共晶筛选实验溶解度筛选和悬浊液配置实验操作中,涉及到多种固体样品在数十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测试,工站内的固液体加样,结合视觉算法进行溶清判断,可以高效、全流程自动化实现上述过程。校企合作创新,融合发展是核心,校企联手能实现 ‘1+1>2’ 的效果。中国药科大学学科优势显著,晶泰科技在 AI 药物研发领域实践经验丰富,在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的市场环境下,此次校企强强联手形成了良好的资源整合效应,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药物研发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打造 “产学研” 的生态聚合链。● 关于中国药科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实力,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学校与世界各地的知名药学院、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秉承“精业济群”校训,为培养高水平药学人才和推动药物研发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于晶泰科技 ● 晶泰科技是一家世界前沿的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运用 AI 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以及高精计算的算法,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去探索更广阔的分子空间,利用最前沿的实验室自动化技术,验证发现最有效的药物分子,致力于实现生命科学和新材料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革新。

企业动态

2023.11.07

晶泰科技携手ABB机器人|打造柔性智能自动化实验室,突破研发效率瓶颈

晶泰科技与 ABB 机器人联合打造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的未来实验室,让自动化设备成为科研人的手中利器,成为突破各科研领域效率瓶颈的日常工具。ABB GoFa 复合协作机器人将帮助晶泰科技旗下新品牌 “晶泰智造” 提升实验串联环节的效率,面向生物医药、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检测等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水平的解决方案。在 ABB 的支持下,晶泰智造针对行业痛点及相关业务需求,正式推出 3 款标准化产品(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智能合成工作站、智能结晶工作站),为推进商业实验室自动化装备普及和发展贡献力量。实验室自动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人工智能时代,高质量大体量的实验数据是算法验证和迭代的重要路径。实验室自动化可以加快实验速度、提升时间利用率,减少耗材的使用量并提升实验通量,生成质量更高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在自动化的帮助下,过去花大量时间执行繁琐重复实验的研究人员,可以将时间投入于思考实验的各种影响条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反应的顶层设计等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致力于实现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革新。2023 年,晶泰科技旗下自动化方向的新品牌 “晶泰智造” 正式推出,其使命正是让自动化设备成为科研人的手中利器,颠覆几十年不变的传统实验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有害的实验环境,从繁琐重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打造未来实验室,实现科研模式的革新以提升创新效率及社会福祉,是晶泰智造更长远的目标。自动化实验设备产生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将成为推动 AI for Science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突破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瓶颈,以实践反哺科学,使 Design-Make-Test-Analyze 研发循环更为迅速和高效。晶泰科技于 2019 年开启探索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的自主研发之路,并于2022年 与 ABB 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资源,共同深耕自动化和智能化实验室解决方案。通过数年的研发积淀,晶泰科技在 ABB GoFa 协作机器人等优质合作方的支持下开发了一系列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覆盖石油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医药、食品药品检测、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药物研发所需要的自动化实验流程,为算法和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数据输入,加速验证迭代。对于双方的合作,晶泰科技自动化产品总监张晨曦表示,“我们通过和 ABB 合作,采用机器人与人协作的模式,大幅提高了实验室的效率。我们希望将晶泰科技的智能软硬件系统和行业经验与 ABB 机器人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携手为药物研发等行业开发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扩大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创新药物和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的应用,为更多实验室开启智能的自动化之旅。”目前,晶泰智造创新的实验室自动化工作站可根据需求,搭配不同模块组合,完成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种类,让实验研究 “以人为本”。ABB GoFa 机器人集成于晶泰智造的智能合成工作站、智能结晶工作站、制备站、稀释过滤站、反应站、UPLC 测试站、手套箱工作站、卫星仓及自主移动小车等多功能柔性化工作站中,可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为实验室研发人员服务,帮助加快实验研究提质增效。ABB 机器人业务部协作机器人产品线全球负责人 Jose-Manuel Collados 说道,“ABB 与晶泰科技的合作是激动人心的,这是 GoFa 协作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一次成功的应用。通过与晶泰科技的合作,ABB 机器人将在实验室自动化这条充满机遇的行业新赛道上走得更快、更远、更稳。同时,我们未来也将加速拓展应用,期待 ABB 机器人能够在各个创新领域大放异彩。”ABB 机器人与晶泰科技的战略合作还在继续,未来将推出更多不同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实验室自动化工作站,共同建立能够应对药物研发等领域 “工程学挑战” 的生态系统。通过机器人打造大规模高柔性实验室,解放双手,产生高质量数据,真正赋能研发创新之路。关于晶泰科技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2014 年创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致力于实现生命科学和新材料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革新。公司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及产品。关于ABB 机器人ABB 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机械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全套产品组合的公司,通过ABB自主软件设计与集成,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我们致力于帮助汽车、电子、物流等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增强发展韧性、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生产柔性,助其迈向互联、协作的未来工厂。ABB 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拥有超过 1.1 万名员工,遍布于全球 53 个国家的 100 余个地区。

媒体关注

2023.11.07

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 |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同期举办

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将于2023年11月4-5日在南京·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办,本次会议将以 “精准化学与绿色制药” 为主题,继续秉承 “一线一流,着重实践” 原则,关注药品制造领域的各种关键技术难题,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知名专家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总结提炼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中有实效、可推广的实践案例,为降本、提质、增效开辟新方法,为实现绿色制药拓展新思路,持续推动制药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从制药大国转变为制药强国。同期会上将举行 “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揭牌仪式,并对参会嘉宾开放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晶泰科技 CTO/ 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将出席会议做主题演讲:自动化智能化加速制药研发,欢迎大家关注会议信息,报名参会,预约参观。会议议程*具体以大会当天公布日程为准更多会议信息了解:2023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大会日程发布,会议报名持续进行中!晶泰科技,赞579

企业动态

2023.10.23

校企合作进展 | 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南京

第八届制药工艺论坛将于2023年11月4-5日在南京·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办,同期会上将举行“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对参会嘉宾开放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欢迎大家关注后续活动信息,提前报名预约参观。中国药科大学-晶泰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中国药科大学的雄厚科研实力和晶泰科技的AI和机器人集群等技术优势,致力于推动自动化智能化赋能药物研发,运用自动化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降低实验成本。联合研究中心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由制备工站、反应工站、检测工站、AGV 小车及智能调度软件组成,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库合成、分子砌块合成、反应条件筛选、催化剂筛选、固体形态研究等方向。联合研究中心将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排序不分先后,具体以大会当天日程为准1.报名参会本次会议将秉承往届论坛“众筹、自助、简朴、实用”的办会精神,所有参会人员免会费,线下参会人数拟控制在800人以内。报名方式1:长按识别二维码,马上报名。线下参会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扫描二维码 马上报名报名方式2:长按识别小程序码,马上报名。线下参会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扫描小程序码 马上报名特别说明:1. 由于会议属于公益性质,会议期间参会人员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由个人承担,会务组不统一安排。(注:会场将提供会务餐,参会人员可自行购买,报名时请如实填写是否需要会务餐,以便会务组提前准备。)2.会议赞助与参展制药工艺论坛一直以来得到各方朋友鼎力支持,本次会议继续期待各方支持!会场可以安排部分展览,欢迎展商参展!恭请有识之士鼎力支持,共襄盛举!会议赞助联系人:李娟娟:13788914229juanli0110@163.com往届论坛报告集▼往期会议精彩现场▼(图片左右滑动)部分报告专家和展台现场▼(图片左右滑动)联系我们论坛会务组联系人:李娟娟:13788914229juanli0110@163.com查晓明:13675106275xmzha@cpu.edu.cn会议赞助与参展联系人:李娟娟:13788914229juanli0110@163.com本次会议地点设在中国药科大学校园中,参会人员可以一边交流学习、享受知识盛宴,一边欣赏药大风光、在大学氛围中感受秋日的微凉与惬意。热忱欢迎各位制药行业的专家学者、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诚邀你们参会与讨论!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企业动态

2023.10.07

活动预告 | 2023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

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科大学和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 “2023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CMCS2023)将于 2023年10月7日至10日 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原创新药研发与药物合成新技术”。会议将采用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企业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墙报展示及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为药物化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同仁提供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作为参会商之一,我们将分享公司最新的研发成果和产品,晶泰科技CTO/自动化创新事业部负责人古亮博士将出席企业论坛(分论坛11)做主题演讲:智能化与自动化开启科研新范式。同时,我们将在活动现场设置展位(展位号:16),展示自动化标准产品与解决方案,欢迎大家关注及莅临展位交流。● 会议信息● 展位图更多会议信息了解:2023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第三轮通知

企业动态

2023.09.22

高通量桌面型固体加样仪 | 全自动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样品无需特殊处理,全面提升加粉效率

制药、食品饮料、生物研究、材料合成、再生能源、精细化工等行业,都离不开固体加样这一简单但重复性高、操作繁琐的实验步骤。手工固体投料加样方式通过取样称重等操作后,将一种或多种固体注入到烧杯、试管、反应釜等目标容器内,但这种操作会随着样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变的繁琐且极易出错。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自动化固体投料的需求在各行业也在逐步增加。以制药公司为例,在处方前药物合成阶段,实验研发人员要做很多固体 - 催化剂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等高通量实验,涉及大量的固体称量、配液等实验步骤,操作过程会遇到很多痛点难点问题:静电粉末难称量、高精度称量操作耗时、目标容器的标记和数据记录易出错、实验结果难以复现、出现问题难以追踪溯源、实验室一大堆瓶瓶罐罐影响整体形象、被重复低效工作所拖累等,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制药公司寻求高通量自动化方式替代人工。自动化固体粉末加样的发展现状对于 “自动化称量” 的探索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如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电子秤,应用电子技术提高了精度,与分装设备结合后,提高了固体称量分装设备的准确性。到了 21 世纪,出现了自动化固体称量分装设备,应用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到智能化称量分装,但仍然需要实验人员对样品做预处理,如降低样品颗粒度,干燥样品、过滤样品等,方便称量和保证称量数据的准确度。发展到今天,国内外都研发出了不同称量范围和使用场景的自动化固体加样设备,实验人员有了多种选择,但依然面临很多挑战:1)单通道固体投料的方式无法应对当前复杂配方体系;2)原料桶切换仍需人工介入操作并未做到真正的解放人力;3)多类型原料的性状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加样的精准度达不到需求。市场上高通量固体自动化加样产品较少,并且进口品牌处于领先优势地位,但进口设备也有很多问题也困扰着用户,如总价格高昂、运营成本高、货期长且不固定、服务响应不及时等。现有的自动化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且固体加样技术的壁垒较高,面对这样的不利状况,需要国产仪器制造商攻坚克难寻找解决方案。晶泰智造的全自动固体加样解决方案晶泰智造固体投料技术通过软硬件的双重攻坚,突破传统加样技术壁垒,有效解决了原料颗粒大、流动性差、蓬松、静电大等难处理固体的加样问题。晶泰智造通过增加原料桶数量,使用先进的压电陶瓷激震等技术,配合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扩大接收容器兼容性,有效提升加样效率及精准度,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固体加样自动化。配合高效智能的自适应加粉算法,样品无需预处理,只需设定目标加样量和允许的最大加样偏差,通过软件智能算法参数调节即可完成固体加样流程。晶泰智造的工业级安全防护、Satrun_V 底层操作平台、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和智能化体验。晶泰智造历经多个自动化固体加样的技术攻关和经验积累后,推出 ChemPlus™ 桌面型固体加样仪。ChemPlus™桌面型固体加样仪ChemPlus™ 是一款结构紧凑的桌面型固体加样仪,支持多种固体原料和兼容不同接收容器,无需人工值守,自动完成重复耗时的称重固体加样操作。● 应用领域● 产品特点• 高通量:可放置多种固体原料和接收容器,全面提升效率• 适用范围广:样品无需特殊处理,适用于大颗粒、蓬松、流动性差的粉末• 除静电:有效降低静电效应,加样更准确• 成本可控:耗材价格低廉,节省成本• 占地小:整机尺寸小,桌面型• 兼容性广:可兼容多种实验室常用尺寸小瓶• 数据追踪: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品管理,支持审计追踪• 简易交互软件:可视化操作软件,易上手使用● 样品测试数据**以上测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结果以样品实际测量为准。

企业动态

2023.09.20

< 1 2 > 前往 GO

晶泰科技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晶泰科技

公司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保社区红柳道2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1层 联系人: 王女士 邮编: 518000 联系电话: 400-803-1778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