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5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549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中科奥辉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响应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中科奥辉助力科研仪器升级

     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其中,在教育领域“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因此,以“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为依据,助推科研教学领域科学仪器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中科奥辉是一家致力于掌握核心硬科技的高端精密仪器智能制造公司,为实现高端科研仪器国产替代不断创新,解决国内科研仪器“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高端科研仪器行业空白。

企业动态

2024.04.08

会议通知 ▏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 ”会议将于2024年1月20-21日举办。由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学会(筹)主办,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会议以“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为主题,积极研讨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深入探讨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特邀国内外多位专家做学术报告,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参会交流。会议信息会议时间:2024年1月20-21日会议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6楼仪器培训地址:广东省翠亨新区翠海道东三围GMP厂房2栋3层,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会议议程1月21日培训议程时间培训内容主讲人8:30-9:30荧光相关光谱技术(FCS)原理培训Thorsten Wohland09:30-10:10荧光相关光谱技术应用及新进展黄韶辉10:10-10:30茶歇10:30-12:00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上机培训郑敦锦12::00-13:30午餐13:30-14:30交替激发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ALEX smFRET)原理培训张沃伦15:40-16:00茶歇13:30-17:30客户样品DEMO实验郑敦锦报告嘉宾简介 Thorsten Wohland新加坡国立大学2000 - 2002 年间在美国斯坦福从事单分子检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2002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现任生物科学系和化学系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Thorsten Wohland教授开发了几种荧光相关光谱学方法,包括成像全內反match射荧光相关光谱学、单平面照明显微镜荧光相关光谱学和单波长荧光交叉相关光谱学,这些方法分别拍摄活细胞的相关图像和定量测量活细胞体中双分子相互作用的亲和常数。黄韶辉|Shaohui Huang中国科学院大学1998年获堪萨斯大学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康乃尔大学应用和工程物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09年任麻省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2009-2013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肺成像和形态学中心主任。2014年以中科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技术百人)回国,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公益研究和能力建设基金、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等科研项目负责人。2017年创办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陈春来|Chunlai Chen清华大学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独立PI。他的课题组致力于发展新型单分子荧光技术,包括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和基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荧光相关光谱(FCS)技术;并利用单分子技术揭示生物大分子的动态过程以阐明其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对象有核糖体、CRISPR-Cas蛋白和液液相分离等。目前已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次数800余次;获得优秀青年基金等基金委资助。 郜 鹏|Peng Gao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独立PI。他的课题组致力于发展新型单分子荧光技术,包括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和基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荧光相关光谱(FCS)技术;并利用单分子技术揭示生物大分子的动态过程以阐明其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对象有核糖体、CRISPR-Cas蛋白和液液相分离等。目前已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次数800余次;获得优秀青年基金等基金委资助。 尹延东|Yandong Yin深圳湾实验室博士,200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大学医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Postdoc Fellow)和助理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于2021年以特聘研究员身份正式加入深圳湾实验室。尹延东博士先前的科研方向包括单分子荧光相关光谱技术的开发,高内涵复杂超分辨图像高阶相关技术的开发,以及双螺旋DNA分子碱基翻转动力学、DNA受抑复制及应激响应的生物物理机制的研究。迄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Cell, PNA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马杰|Jie Ma中山大学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3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2004-2008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系从事超高灵敏激光光谱(包括腔衰荡激光光谱和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等)和等离子体化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2008-2009年继续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4年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和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作为博士后高级研究助理,从事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期间主要利用先进的角控光镊/光学扳手技术,研究了DNA扭矩对于转录过程的调控,并首次测量出转录过程中的核心分子马达蛋白,即RNA聚合酶 (RNA polymerase),所能产生的最大扭矩 (stall torque),该结果发表于2013年Science期刊上。 孙广瑜|Guangyu Sun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心研所博士,201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部,2015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系Scott Holley课题组从事博士后工作。2021年3月入职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心研所。研究工作立足于单分子级别荧光成像与光谱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以细胞和斑马鱼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细胞,分子各层面探索生物发育与疾病发生背后的调节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 Analytical Chemistry, Development等期刊。 严伟|Wei Yan深圳大学博士,特聘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新锐研究生导师,2013年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学工程专业,2013-2016年在深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2014.08-2016.03)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做了约一年半的访问学者,2016年9月起入职深圳大学,现主要从事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主持科研项目16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子课题1项,基金委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等。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PhotoniX、Advanced Materials、Angew. Chem.、Nature Communications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Nanophotonics 、Photonics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0多篇。申请国家以及PCT专利20项,已经授权15项,实现专利转让3项。2022年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荣获中国光学学会科技二等奖,2021年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担任国际期刊Optica、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Optic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郭佳佳|Jiajia Guo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B类,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纳米生物光子学和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重大疾病精准诊疗中应用的研究。2008-2015年吉林大学学士、硕士;2015-2019年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士;2019-20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2021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参与深圳市科创委重点研究计划等。现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Nano Letters、Analytical Chemistry、JPCL、 Smal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吴绍文|Shaowen Wu广东省农科院基因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使用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计算生物学等交叉领域研究方法,解析真菌毒素污染相关重要蛋白质的功能机制,研发真菌毒素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入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金颖之星”人才培育计划,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J. Hazard. Mater、Chem. Sci、J. Agric. Food Chem、Commun. Biol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12篇,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共8项。 刘萍|Ping Liu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2008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主要开发和应用前沿光学显微  成像技术到生物医学研究,专注细胞表面膜蛋白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特别是人体免疫细胞表面膜蛋白受体与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入侵机制以及强中和抗体阻断机制。在Cell(正刊),Science Advances (第一作者)等期刊都有发表文章,文章大概有三十多篇,引用率大概有四五百次。 徐世祥|Shixiang Xu深圳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委员、高速摄影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浦江人才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优秀学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会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省部级、深圳市项目约20项。在Adv. Optical Mater. 、Laser Photonics Rev.、Photonics Res.、Nanoscale、Nanophotonics、 Phys. Rev. Appl.、Opt. Lett. 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从事超短脉冲激光技术、超快光学成像、太赫兹成像检测以及矢量光场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工作注重产业化,具有广泛地企业人脉。 宋桥|Qiao Song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导师:张希院士)。随后在英国Warwick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Sébastien Perrier教授)。2020年10月至今,任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超分子材料,特别是光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Chem. Sci.、Chem. Rev.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 胡方|Fang Hu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临床检验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molecules期刊客座编辑、《交叉医学》(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生物材料领域研究工作,开发了多种荧光材料,应用于体外诊断、体内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发表论文引用近6000次,两次入选爱思唯尔和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多次获得国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项目的经费支持;在体外诊断方面与上市企业合作实现了荧光试纸条的大规模制备,并获得技术转让资助。 马家海|Jiahai Ma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随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环境水化学研究,集中于有机污染物绿色催化转化和天然有机质构效关系,代表性工作发表于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 J. Hazard. Mater. 等期刊。获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奖项。参会注册一、参会注册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注册信息    或复制该网站链接登记注册信息http://wo69p8ht4qbx2ufa.mikecrm.com/WqNPpQm 参会注册费与支付方式参会身份注册费正式代表1000元学生代表800元支付方式:汇款缴费转账信息开户行建行中山火炬开发区支行账户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号44050178050200000447(1)注册费:为便于为各位与会代表提供更好的服务,请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将注册费汇款至指定账号,并备注“FCS注册费+姓名+单位”(务必注明)。(2)开具会务费票据:付款后请将汇款凭证及如下开票信息提供至邮箱lyu@gdzkah.com,并注明文件主题“FCS注册费+姓名+单位”(务必注明)。会前付款的与会者于现场报到时领取票据(开具内容为“会务费”的票据,如有特殊要求,请联系大会会务处)。开票信息单位名称(必填)纳税人识别号(必填)地址、电话(选填)开户行及账号(选填)(3)接受现场注册缴费,请联系现场会务组。(4)此次会议餐饮由会议统一安排,住宿需自理。就餐:午餐及晚餐为自助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家属需额外购买餐票或自费在其他餐厅就餐。住宿:可以协议价预订会务组推荐酒店,或者自行安排在周围其他酒店入住。(5)会议注册费退款政策,12月30日前申请退款,按全额退还会议注册费;2024年1月15日前申请退款,按全额的50%退还;2024年1月15日后申请,不予以退款。二、酒店住宿与交通(一)住宿:会务组以协议价格推荐酒店,请各位代表根据需求自行预定房间,费用自理。(标间协议价380元/间/天) 酒店预定请联系希尔顿欢朋酒店,李经理18825335853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和信路18号西湾科技金融大厦B栋1层                                  (二)参会交通参考:1、乘坐飞机:广州白云机场-中山市翠亨新区,从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前往中山的机场大巴到达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候机楼,打车到“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路程约25分钟。2、乘坐飞机:珠海金湾机场-中山市翠亨新区,从珠海金湾乘坐前往中山的机场大巴到达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候机楼,打车到“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路程约25分钟。3、乘坐飞机:深圳宝安机场-中山市翠亨新区,从宝安机场乘坐前往中山的机场大巴到达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候机楼,打车到“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路程约25分钟。4、乘坐高铁:到达站为“中山站”或“南朗站”,打车到“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路程约35分钟。5、驾车:搜索“中山市翠亨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导航即可。报告摘要提交范围: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及衍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要求:(1) 请严格根据摘要模板格式和要求书写,中英文皆可,格式见附件(报告摘要模板请联系会务组吕老师,或扫描二维码下载。(2) 征文的内容一律视为不涉及保密问题,请作者单位自行完成论文保密审查;(3) 注册信息和投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或发送至指定邮箱(lyu@gdzkah.com),如有问题请联系会务组工作人员。注:提交报告摘要前请确认注册信息登记成功并缴纳注册费。联系会务组会议相关事宜请与大会会务处联系。联系人:吕巧莉联系电话:0760-88287898邮箱:lyu@gdzkah.com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学术研讨会组委会(代章)2024年1月17日附件2 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最后一轮通知.pdf

企业动态

2024.01.17

会议邀请 ▏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

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第一轮会议通知“2023年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 ”拟定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本次会议由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学会(筹)主办,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会议以“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为主题,积极研讨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深入探讨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从事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研究的相关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同时为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热忱欢迎广大相关领域工作者积极参会。 一、会议主题本次会议以“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和墙报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二、主办方与承办方主办: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学会(筹)承办: 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 三、学术委员会及嘉宾组织委员会黄韶辉  陈春来  赵江  林金星 郜鹏 刘萍 大会邀请嘉宾:新加坡大学         Thorsten Wohland中科院化学所        赵江清华大学           陈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郜鹏华中科技大学         刘萍北京林业大学         林金星 四、会议时间与地点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8-29日会议地点: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国际人才港1楼香山人才讲堂 五、会议日程安排10月27日全天:代表报到10月28日上午:开幕式,大会报告10月28日下午:学术报告,基地展览10月29日上午:荧光相关光谱仪仪器培训10月29日下午:荧光相关光谱仪上机演示10月30日上午:代表离会 五、征文范围和要求范围: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及衍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要求:(1)请严格根据摘要模板格式和要求书写,中英文皆可,格式见附件1;(2)征文的内容一律视为不涉及保密问题,请作者单位自行完成论文保密审查;(3)注册信息和投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或发送至指定邮箱(lyu@gdzkah.com),如有问题请联系会务组工作人员。注:提交报告摘要前请确认注册信息登记成功并缴纳注册费。 六、参会注册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注册信息或复制该网站链接登记注册信息http://wo69p8ht4qbx2ufa.mikecrm.com/WqNPpQm 参会注册费与支付方式注册费正式代表1000元学生代表800元支付方式:汇款缴费汇款信息开户行建行中山火炬开发区支行账户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账号44050178050200000447(1)注册费:为便于为各位与会代表提供更好的服务,请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将注册费汇款至指定账号,并备注“FCS注册费+姓名+单位”(务必注明)。(2)开具会务费票据:付款后请将汇款凭证及如下开票信息提供至邮箱lyu@gdzkah.com,并注明文件主题“FCS注册费+姓名+单位”(务必注明)。会前付款的与会者于现场报到时领取相关票据(开具内容为“会务费”的票据,如有特殊要求,请联系大会会务处)。开票信息单位名称(必填)纳税人识别号(必填)地址、电话(选填)开户行及账号(选填)(3)接受现场注册缴费,请联系现场会务组。(4)会议注册费退款政策,9月30日前申请退款,按全额退还会议注册费;10月15日前申请退款,按全额的50%退还;10月15日后申请,不予以退款。 七、酒店住宿与交通(一)住宿:会务组以协议价格推荐酒店,请各位代表根据需求自行预定房间,费用自理。酒店预定请联系希尔顿欢朋酒店,李经理18825335853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和信路18号西湾科技金融大厦B栋1层(二)参会交通:1、乘坐飞机:广州白云机场-中山市翠亨新区,从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前往中山的机场大巴到达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候机楼,打车到“中山翠亨国际人才港”,路程约25分钟。2、乘坐飞机:珠海金湾机场-中山市翠亨新区,从珠海金湾乘坐前往中山的机场大巴到达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候机楼,打车到“中山翠亨国际人才港”,路程约25分钟。3、乘坐高铁:到达站为“中山站”或“南朗站”,打车到“中山翠亨国际人才港”,路程约35分钟。4、驾车:搜索“中山市翠亨新区国际人才港”导航即可。  八、联系方式会议相关事宜请与大会会务处联系。联系人:吕巧莉联系电话:0760-88287898/13824753663 邮箱:lyu@gdzkah.com  第三届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学术研讨会组委会(代章)2023年8月31日

企业动态

2023.09.08

多个世界首创,我国在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领域取得领先——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韶辉

荧光相关光谱(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S)是一种对荧光强度随时间的规律性涨落进行自相关和交相关分析,从而对导致信号涨落的物理(自由扩散等)、化学(分子互作等)和光物理(单线态-三线态循环等)进行定量分析的荧光光谱技术。近年来,随着理论和仪器的不断发展,荧光相关光谱在生物学、医学、化学、材料学、光物理学、微纳科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今我国荧光相关光谱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与国外技术相比,我国的技术处在什么水平?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专门视频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黄韶辉。黄韶辉:1998年获堪萨斯大学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康乃尔大学应用和工程物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09年任麻省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2009-2013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肺成像和形态学中心主任。 2014年以中科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技术百人)回国,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公益研究和能力建设基金、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等科研项目负责人。因缘际会,确定技术转化方向黄韶辉博士在国外的科研工作一直开发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学新方法和新技术以解决生物学研究的科学问题,期间对科研仪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借“中科院技术百人”的人才计划,黄韶辉回到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开始从事科研仪器的产业化工作。在谈到选择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原因时,他表示:“这是我在康奈尔做博士后时导师发明的一种技术——荧光相关光谱,通过研究荧光信号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来揭示荧光信号规律性变化背后的物理、化学和光物理过程。当时我觉得这个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借着回国的机会将它进行技术转化,使其应用于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从技术走向产品,从产品走向市场回国后为了真正将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从技术变成产品,从产品走向市场。黄韶辉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基础性工作,终于在2017年的广东中山成立了产业化公司——中科奥辉,随后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两个困难:一个是产品工程化,另一个是技术推广。“一个实验室技术并不是天然就可以成为一个产品,它需要进行工程优化,不断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个是要让产品能够被客户所接受,这就需要做技术推广、示范应用等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将产品推向市场。” 黄韶辉表示。通过六年不断地努力,黄韶辉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小型化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仪,相较于国外竞争对手蔡司、PicoQuant和ISS开发的基于荧光显微镜的FCS产品,它更适合在实验室桌面环境中使用,这也是该产品最主要的优势。CorTector SX100 荧光相关光谱仪(点击查看)应用领域既要广度又要深度单分子荧光相关光谱仪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科研领域,另一个是药物研发领域。“目前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超过13000篇,主要应用在基础科研领域,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材料学和光物理学,因为它的特点就是研究荧光信号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荧光信号与时间能够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包括:物理过程,比如分子或纳米颗粒的自由扩散;化学过程,比如分子间相互作用;光物理过程,比如单线态-三线态循环。所以它的应用在基础领域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广的。” 黄韶辉这样说,“接下来我们的应用领域是药物研发,因为所有的药物研发仪器,包括医疗器械最早的前身都是科研设备,是科学家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科学问题而研制出来的。”在谈到未来发展路径时,黄韶辉表示,公司发展的下一个目标是与大型药企合作,将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用于药物筛选。未来将单分子荧光技术转化为一个超灵敏的医疗检测设备,比如说阿尔兹海默症疾病标记物的超灵敏检测。拓展领先客户群体,展现国产高端科研仪器价值黄韶辉认为,从2017年产业化到如今,最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在做产业化工作之前,我一直是科学家,从事了20多年的基础研究,最近这6年多给我一个主要体验就是真正把我从一个科学家的思维转变到一个经营产品、经营公司的思维。”与此同时,经过六年多的发展,黄韶辉团队的产品价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我们做的是一个高端光学仪器,我们第一代产品的终端客户价是120万,第二代产品的终端客户价发展到了150万,去年我们第三代产品的终端客户价已经达到了180万。”黄韶辉介绍说。不仅如此,优质的客户群体也是这些年黄韶辉团队实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指标,是国产高端仪器价值的最好展现。黄韶辉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发展了排在全世界研究领域前十的用户群体,比如说我们的首批客户,前四个客户都是国外知名用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省大学医学院。疫情发生后,我们把焦点聚焦到国内,目前的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澳门大学和中科院的很多院所,这些也是可以排到国内大学或者研究所前十位的学术机构。”为了改变大家对国产仪器价格低、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黄韶辉团队以持有“世界上最先进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姿态进入市场,与世界领先企业展开竞争。用户群体从国外企业到国外领先科研机构,再到国内领先科研机构,展现出了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的价值。国产替代要有,持续创新也要有目前,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属于世界先进技术,黄韶辉团队通过这项技术研制了世界首款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黄韶辉表示:“我们确实做了全世界第一个基于溶液样品的桌面式单分子荧光商业科研仪器,经过了科技部下属机构的查新认证。所以我觉得科研仪器除了要实现国产替代,也要在创新性领域做出贡献。”发展国产科学仪器,“观念”和“政策”两手都要抓如何更好的发展国产科学仪器,黄韶辉表示最重要的是“给机会”:“对于一个产品来说需要有广泛的用户来不断的使用并提出各种改进意见,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出好仪器。”第二点则是要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要将政策支持落到实处。随着人们对国产化科学仪器关注度的增加,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产企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的情怀、技术的创新、用户的支持、政策的落实,缺一不可。国产科学仪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完整访谈视频如下关于中科奥辉:中科奥辉响应国家规划发展智能制造和健康医药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引导,成立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中山翠亨新区,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黄韶辉博士(中科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团队的核心技术和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资源,致力于成为掌握核心硬科技的国际一流高端精密仪器智能制造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CorTectorTM SX100,2018、2020年连续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并在2019年入选中科院首批国产仪器推荐目录。公司以现有研究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为高校研究院及其他创新企业提供服务业务,包括显微成像与光谱整合系统搭建、分析测试服务、医疗器械产品委托生产与注册及医疗器械及科研设备研发制造公共服务四大服务板块。

媒体关注

2023.05.25

科技日报▕▏黄韶辉:造出最“懂”科学家的仪器

黄韶辉:造出最“懂”科学家的仪器  【奋进者】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科研仪器是个特殊行业,科学家不亲自做产品,是很难做好的。我曾经只想做个教授,不想做更复杂的技术转化工作。不过,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我就要一心一意做下去,争取做出些成绩,造出最“懂”科学家的仪器。  黄韶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黄韶辉的采访前后进行了一年。也恰恰是这一年,他的科研仪器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  现在,公司正开足马力完成订单交付。“我们在忙着完善用户培训和应用服务支持方面的工作。客户把采购的仪器用好,产出优质的科研成果,我这条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研发之路才算走通了。”4月7日黄韶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  看到新闻后,黄韶辉更觉使命在肩。与多数科学家不同,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边搞科学研究边搞技术攻关,做国产高端科研仪器。  “科研仪器是个特殊行业,科学家不亲自做产品,是很难做好的。”黄韶辉坦言,曾经他只想做个教授,不想做更复杂的技术转化工作。不过,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他就要一心一意做下去,争取做出些成绩,造出最“懂”科学家的仪器。  在市场大潮中搏击  黄韶辉的研究对象是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技术(以下简称FCS)。这种技术可以对微量溶液中或单个活细胞内的分子特性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在生物学、医学、化学、药物研发、微纳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2014年,他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彼时,国内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但科研仪器依然受制于人,大部分高端科研仪器为进口。他长于仪器研发,而国内又需要国产仪器,“我想将个人事业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  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支持下,黄韶辉不仅是在实验室做基础研究,还“亲自下场”,从事科研仪器技术研发。2017年,黄韶辉在广东成立了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奥辉)。  “我们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也不缺市场,为什么仪器行业的发展还是落后?”多年实操下来,黄韶辉认为主要卡在了两个环节——从技术走向产品,从产品走向市场。  在这两个环节中,科学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FCS技术有广阔前景,但要把这种先进技术转化为普通研究人员可用的产品,对产业化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他们既要有数学、物理、光学、机械与计算机等领域的知识,又要懂用户需求、了解相关领域前沿科学问题。  因此,在国产科研仪器行业还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家就得亲自参与“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转化。  一切并不容易。  黄韶辉记得,当年公司准备将样机运送到国外参展。此前在实验室中,他们已经做了各种测试,模拟长途运输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但当仪器被空运到美国后,依然无法正常运行。  “真实世界和模拟的不一样。” 黄韶辉说,“这么多年来,在公司层面我们并没有在仪器产品上进行太多颠覆性创新。我们需要面对市场和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原理样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而且,要想让新产品被用户接受,对推广人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我是科研人员,所以潜在客户愿意坐下来听我说话。我能讲清楚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能匹配他们的需求。”黄韶辉说。  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  虽然竞争对手都是仪器巨头,但黄韶辉相信,国产企业也能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  黄韶辉团队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技术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款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CorTector SX系列样机。它体积小、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获得国内外许多高端客户的青睐。  “我本身就是科研人员,知道什么样的仪器才是对用户最友好的。”黄韶辉相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  他们研发的样机已经逐步进入国内外大量用户视野。如今,黄韶辉常年在各地奔波。要搞研究、带学生,也要作报告、听意见。拥有科研人和研发者的双重视角,谈起仪器行业,黄韶辉有很多思考。  “很多人不信任国产仪器。”黄韶辉说,在国内的仪器采购流程中,从终端用户、平台到单位,都倾向于采购进口产品。因此,黄韶辉希望国家能有具体政策,支持目前还较为弱小的国产科研仪器行业。  “好仪器是用出来的,对创新国产仪器更要宽容,在仪器采购和使用层面要给予试错和改进机会。”黄韶辉呼吁。  一年后再聊起自己的仪器之路,黄韶辉觉得,艰难的试错探索期已经过去,从0到1的开拓已经完成。“中国科学家的创新性工作越多,对创新性仪器的需求就越大,国产科研仪器企业也就有更多机会。”接下来,黄韶辉想要壮大团队,整合更多资源,完成从1到100的跨越,为科研仪器设备国产化出份力。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4/10/content_551807.htm?div=-1

企业动态

2023.04.13

中科奥辉:追光三十载,突破高端科研仪器技术“卡脖子”|翠亨智造

中科奥辉:追光三十载,突破高端科研仪器技术“卡脖子”|翠亨智造记者 雷海泉 连婉晴 01-01 14:25因为有光,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中介,也是物质的信使,源于物质上的光,可反应物理世界的原理。发现并理解光子的轨迹,可帮助人们理解某个科学领域的规律,但仅凭肉眼难以实现。在中山翠亨新区,就有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奥辉”),通过研发生产科学仪器,帮助人们捕捉光的轨迹,并通过荧光相关光谱技术发现光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分析和掌握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和微纳科学领域的规律。中科奥辉由中山小榄籍海归科学家黄韶辉博士创办。2018年,中科奥辉成功研发推出世界首款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仪 CorTectorTM SX100,打破了国外在高端科研仪器领域的“卡脖子”格局。凭着其出色的性能,中科奥辉的产品已销售至美国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2022年,中科奥辉迎来业绩爆发期,客户主要为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市场格局逐渐打开。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创业者黄韶辉最近有点忙。随着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上门需求合作的客户也逐渐增多。为进一步开拓市场,他带着团队一边加快开发新产品,一边开展团队新成员招聘,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一手抓技术和产品研发,一手抓市场开拓,如今已成为黄韶辉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然而,这在创业之初,这位在实验室从事了超过30年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并不像如今这样从容,从“做科研”到走向企业前台,黄韶辉经历不少转变。黄韶辉祖籍中山小榄。1989年,他进入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1993年,黄韶辉转学至美国堪萨斯大学完成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在堪萨斯大学期间,黄韶辉接触到丰富的实验项目,并最终留在堪萨斯大学分子生命科学系,攻读了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黄韶辉介绍公司高端科研仪器产品。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在堪萨斯大学期间,虽然黄韶辉研究的是生物化学领域的问题,但日常用到的科研工具都是物理领域的技术。“做科学研究,工具很重要。据统计,1/3的诺贝尔奖与新的科研技术和仪器有关。”黄韶辉说,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与科研仪器密切相关,有了新工具,才能发现新的知识。1998年,带着对科研技术的爱好,黄韶辉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和工程物理系,从事荧光显微成像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博士后研究,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跨界转入到生物物理研究领域。在康奈尔大学,他进入了由荧光相关光谱学(简称“FCS”)领域的权威专家——美国科学院、工程学院、科学和艺术学院三院院士Watt W.Webb教授领衔的实验室,开展多光子显微镜和FCS领域的研究工作。正是在这里,为黄韶辉开启了他的“追光”之路,为后来回国创业打下了基础。FCS在生物学、医学、化学、材料学、药物研发、光物理学、微纳科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只要能被荧光标记的,FCS就能在微量溶液样品或单个活细胞内定量分析化学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病毒、纳米颗粒、细菌等样品的摩尔浓度、扩散系数/水动力半径、相互作用亲和力、分子构象及构象转换速率等特性。在康奈尔大学,黄韶辉认识到FCS的魅力,推动该项技术产业化的种子就此在他心中埋下。此后,黄韶辉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药系担任研究助理教授和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兼任该研究所的肺成像和形态学中心主任。在海外的30多年里,黄韶辉积累了丰富的实验室研究工作经验。2013年,黄韶辉成为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杰出引进技术人才”,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前任所长、现任广州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院士牵线下,回国踏上了创业的道路,主推FCS技术产业化。打破高端科研仪器“卡脖子”局面创业之路并不易,但黄韶辉始终怀着一颗为国内科研创新作贡献的赤子之心。黄韶辉对国内科研事业十分关注。他说,根据国际学术顶级刊物《自然》2022年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大陆在发表的总论文数、引用次数前10%和应用次数前1%论文数这三个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指标都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与研究成果繁荣活跃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高端科研仪器研发生产仍处于相对“空白”阶段,90%以上的高端科研仪器依靠进口。作为科研工作的工具,科研仪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黄韶辉看来,这样的局面对国内科研创新工作较为不利,一旦国外生产商采取限制措施,国内科研工作极有可能陷入无“器”可用的境地。正是带着为国内科研工作突破“卡脖子”格局的初心,黄韶辉启动了FCS创业项目,生产制造国产化的FCS仪器——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2017年,翠亨新区招商团队在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找到了黄韶辉,双方经过沟通,最终达成共识。由黄韶辉牵头的中科奥辉最终落户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是黄韶辉团队创业面对第一道门槛。虽然黄韶辉拥有丰富的科研知识和经验,但要将一项实验室技术转化为标准化的市场产品,则需要系统解决产品软硬件的工程化问题。成立中科奥辉后,黄韶辉先后招引了光学、电子、机械、计算和生物学领域的技术人才,并自主设计开发了产品的所有软硬件。黄韶辉(左)与研发人员调试产品软件。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在翠亨新区的创业扶持下,中科奥辉建立了近2000平方米的办公、研发和生产设施,建设了高端科研设备和医疗器械的工程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和GMP洁净车间等这为高端科研仪器和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经过攻坚,中科奥辉的第一款产品——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单分子分析仪CorTectorTM SX100最终在翠亨新区诞生。经过不断的优化,目前,已开发CorTectorTM SX100、SX200和SX300三代产品、零件国产化率已达到99%以上。与国外巨头蔡司、PicoQuant和ISS等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中科奥辉的桌面式荧光相关光谱仪为全球首创,有着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性价比高等优势,更具竞争力。该产品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中科奥辉的首个客户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省大学医学院等美国顶级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先后进入了中科奥辉的客户名单。国内的科研机构也逐渐找到了中科奥辉,仅今年新增的国内客户就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国家蛋白质中心、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此前的国内客户还包括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肿瘤和基础医学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广东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虽然首款产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但黄韶辉的创业探索并未就此止步。在他眼里,从产品面市到在市场上站稳阵脚,还需有一段漫长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客户需求,是黄韶辉团队争夺市场的关键。以CorTectorTM SX100为例,它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优化,才最终成为备受客户认可的“爆款”。稳定性和使用便利性,是CorTectorTM SX100的两大法宝。黄韶辉说,CorTectorTM SX100的光路矫正精度需达到1微米,既头发丝十分之一。公司产品首次参加国外展会时,经过长途运输,产品拆封后竟无法正常运行。针对产品稳定性问题,黄韶辉团队在工业设计和原器件加工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多轮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稳定型号。后续产品从中国发货至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经跨国运输仪器产品的光路精度变化了不到半个微米。FCS实验室样机的光路手动校准曾需要30分钟至一个小时。如今。仪器的全自动光路校准仅需要3分钟。此外,FCS的实验数据分析也曾是应用的难点,由中科奥辉自主开发的FCS软件,已实现一键式分析数据,极大地降低了FCS技术使用门槛。中科奥辉荣誉墙。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CorTectorTM SX系列产品目前主要面向科研领域。随着对市场需求深入了解,黄韶辉团队的产品开发视野也逐渐拓展。目前,中科奥辉正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开展合作,开发高通量药物筛选仪器,为小分子、活细胞和单分子药物筛选提供创新型技术和仪器。进入制药领域后,中科奥辉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此外,中科奥辉正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将单分子荧光技术应用在老年痴呆症疾病标志物的早期检测,有望在患者发病前7年提供预警。随着国内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这将是中科奥辉迈向医疗检测市场新“蓝海”的一次新探索。虽然市场变化万千,但黄韶辉的初心并没有改变。对于未来,他表示,中科奥辉将持续推出更多国产化高端科研仪器,为国内科研创新和药物研发提供更多自主可靠的工具,回归初心,继续为解决国家的“卡脖子”仪器问题作出贡献。【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图片】连婉晴【通讯员】王锡炎

企业动态

2023.02.02

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主营产品: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