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思尔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金牌19年 金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0731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推荐仪器
更多

精密恒温槽

型号: 上海思尔达 JWC-52B1
¥ 2.8万
咨询

JWC 恒温槽

型号: 上海思尔达 NCY
¥ 3.35万
咨询

上海思尔达恒温槽/精密恒温槽/水浴/粘度测定

型号: 上海思尔达JWC-32C1恒温槽
¥ 3.2万
咨询

粘度计

型号: NCY-2
¥ 9.96万
咨询

黏度仪

型号: NWC-4
¥ 3.51万
咨询
¥ 6.5万
咨询

思尔达/粘度计/粘度仪

型号: 上海思尔达 NCY- PET粘度仪
¥ 16.4万
咨询
资料中心
更多

JWC系列恒温槽故障排除及维修指南2

型号 32C1 52B/D40 32B 31A 现象 不加热 加热指示灯亮,应检查加热器是否损坏,或加热器端子接线故障,线路板上的可控硅部分故障; 加热指示灯不亮,可能是温度设置、微调位置不正确,换一个高一级的温度挡位、或将微调旋钮顺时针旋几圈试试。 一直加热 1.加热灯亮,应检查微调设置是否正确。如设置在刻度点上—如25℃,则微调电位器应在中间位置。微调电位器共可旋转十圈,所以,在微调电位器与微调旋钮未松脱的情况下,微调小窗里的数字应为“5”,并对应刻度盘上的“0”。当微调旋钮顺时针旋转过多,有可能一直加热 2.显示数值已超过设置温度,微调设置正确,加热灯亮,可能为温控板故障。如加热灯不亮,除可能为温控板故障的还可能是加热器绝缘损坏。 温度波动大 波动约±0.3℃,在介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一般为水),可能是制冷机断续工作,造成的原因是:1.经常人为地开关压缩机,2.制冷机的散热器(见图一)肋片积灰严重,不能正常散热,制冷机自动保护停机而断续工作(用压缩空气将积灰吹净)。 环境温度太高,制冷机不能正常安全地工作,进入自动保护状态。 搅拌器不转动。 搅拌器不转 恒温槽关机,而压缩机未关,导致槽内搅拌器周围结冰。此时应关闭恒温槽,待解冻后才可工作。 搅拌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检查联轴器螺钉有否松脱,如电机自身不工作,检查电机电源,电机有否损坏(见图二)。 温度显示乱跳 温度选择开关接触不好。将温度开关左右多转动几下,使开关接触面自行摩擦几次,以改善接触情况。 传感器故障。打开电气箱盖(应由专业电气人员进行),拔下线路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插件,应显示为0.00(或指针为零),如仍有乱跳现象,则为线路板或数显表故障(可用万用表测量数显表的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来碰到),反之,则为传感器故障。 温度数显表一直显示“-1”,或指针一直偏左。 仪器采用的是温度偏差显示(指示),最高显示值是±19.99℃,因此,当实际温度低于设置温度20℃时,数显表显示“-1”是正常的,当温度相差没那么大时,就是问题了。 干脆将选择开关拨到“0℃”或将开关指向Ⅳ,再将对应的温度调节开关逆时针旋到底,如还是显示“-1”,则(请专业电气人员进行):拔下线路板上温度传感器插件,如显示为:“0.00”,或指针指向零位,则是线路板或数显表(或指针表)的故障,反之为温度传感器问题,如受潮绝缘下降或其指针接触不良。 温度数显表一直显示“+1”或指针一直偏右 仪器采用的是温度偏差显示(指示),最高显示值是±19.99℃,因此,当实际温度低于设置温度20℃时,数显表显示“+1”是正常的,当温度相差没那么大时,就是问题了。 干脆将选择开关拨到最高温度档或将开关指向Ⅳ,再将对应的温度调节开关顺时针旋到底,如还是显示“+1”,则(请专业电气人员进行):拔下线路板上温度传感器插件,如显示为:“0.00”,或指针指向零位,则是线路板或数显表(或指针表)的故障,反之为温度传感器问题,如受潮绝缘下降或其指针接触不良。

0B

2008-10-07

NCY系列自动粘度仪的特点

NCY系列自动粘度仪的特点 1.我公司有相当的科研生产能力(这从我公司的产品目录即可看出,不象有些单位,推向市场的是单一产品),自动粘度仪的精密恒温槽、制冷器、机械结构、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等的研制、生产,均由自己力量独立完成,这保证了产品的售后服务与备配件供应。 我公司生产的熔体流动速率仪.已出口日本。改变了只进不出的局面。 2.上门安装,指导使用,免费保修两年。使用后的前三个月,对用户回访一次。 3.产品终生维修。保修期后,上门服务,只收差旅费(以火车卧铺计算),材料只收成本费,而事实上,过了保修期后的设备,我们也很少收费,这在广大化纤行业中,是有目共睹的,而决不会象某些单位那样,将仪器卖出去后,不管了,即使在一年保修期内。这一点,受害最深的,是岳阳石化总厂化纤厂(自动粘度仪,质检科T:0730-8491975)。 有关售后服务事项,均写入合同中。 4.凡我公司生产的自动粘度仪,都由纺织总会化纤测试中心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5.我公司产品因为一开始起点就较高,直接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软件不断升级(我们对需要升级软件的用户,均免费提供升级版本)。目前,已具有如下功能(这是用单片机组成的自动粘度仪所不可能的): a.具有庞大数据库,自动保存各项测试数据,供以后调用、打印。数据库数据不能作假; b.二种打印格式供自由选择:页面打印(参见说明书)及表格打印(可一次打印选中的任意多的测试数据记录)。 c.具有多达10项的公式供用户选择,可适用于多种条件下的聚酯、尼龙、浆粕、聚氯乙烯的特性粘度、粘数、平均聚合度等的测试。还可根据用户要求,一项检测,出两个数据,如测试一次,同时提供特性粘度与粘数等等。 d.仪器操作系统建立在Windows 98的中文平台上,测试项目、打印格式均可通过菜单方便地选择。测试过程中遇有异常,电脑将出现对话框给以提示。 e.由于自动清洗装置一直未能过关,近几年进口的自动粘度仪的自动清洗装置也往往在使用几个月后不再使用,而我们对用户一保就是免费两年,因此,为了对用户负责,也为了实现我们的承诺,自动清洗装置我们暂不推向市场,而实际上,不少用户,在使用自动粘度仪的过程中,已创造了很好的清洗方法,速度快、实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

25KB

2008-10-07

粘度测试操作指南

粘 度 测 试 操 作 指 南 (适用纤维级聚酯切片) 一. 新器皿(毛细管粘度计、砂芯漏斗、容量瓶等)的清洗 1. 清洗液的配制:硫酸+重酪酸钾,以全部溶解,不析出为宜。 2. 将清洗液灌入毛细管粘度计中浸泡。 3. 将清洗液倒出(可继续回用),用洁净的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4. 烘干,冷却,备用。 二. 溶剂的制备 1. 溶剂的配制: 苯酚+四氯乙烷(化学纯)混合液,分别蒸馏后,以质量比1:1混合(也有以3:2混合的),用恒温水浴振荡器在90℃以下加热,振荡,直至完全均一状态。 2. 溶剂的标定: 用标样按下述测试方法测试其粘数值,如误差在0.003以内,认为溶剂配制合格,否则应小心地调整配比,直至标样试验合格。保存在棕色瓶中,避光避热,备用。 溶剂在配制后,应经常用标样试验,以免因局部成分挥发而不合格。 三.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的目的为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 1. 将上述溶剂经砂芯漏斗过滤后,充入粘度计中至下部大玻泡A(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的二根刻度线间(对由GB/T14190-93及ISO标准中所规定的粘度计,约需17ml)。置于25±0.05℃恒温槽中,保持15~20min。 2. 在粘度计的M、N管(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上分别套入二段乳胶管,并准备文具夹及吸球各一件。 图1 乌氏粘度计 3. 将M管胶管用文具夹夹住(堵住),将吸球嘴插入N管胶管中,将溶剂吸至测量球泡C上方的小球泡D内。 4. 取走吸球,并将M管胶管夹子放开(N管与大气连通),溶剂自小球泡D内下降。 5. 记录溶剂液面下降经过测量球C上方的刻线,至液面下降至球C下方刻线所需时间。一般最初不必记录,主要使溶剂在毛细管中来回数次,以后再记录三~五次(在其误差不超过0.05s ---- 手动计时有时不好掌握,可放宽至0.1----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作空白试验(即溶剂的流经时间)时间t0。 四.试样溶液的制备: 1. 将样品粒料用制冷粉碎机粉碎后,经筛网分离至30目左右。 2. 如样品含水量高于0.5%,则需将样品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在压力低于133.3pa,温度为 100℃的情况下放置3小时,然后在干燥箱中冷却。 3. 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已粉碎的试样0.1250±0.0001g,放在25ml容量瓶中。 4. 在上述容量瓶中加入15~20ml溶剂,置于恒温水浴振荡器,加热板或蒸汽浴中,使样品全部溶 解(溶解条件为90℃左右,约1小时,在震荡器中,时间大为缩短),取出冷却后置于25±0.05℃恒温槽中,恒温20min。溶剂也同时在恒温槽中恒温。 5. 将相同温度的溶剂加入容量瓶,至溶液体积到达刻线,充分混合。 五. 试样的测定 1, 将上述试样经砂芯漏斗过滤后充入粘度计中,在25±0.05℃下放置20min。 2. 按第三条(空白试验)的方法,重复测量其流出时间,前n次不计时,后三次在相互间误差不大于0.1s的情况下,求其平均值t1。 3. 计算 ; ; (适用于1:1配比的溶剂); C -- 溶液浓度,0.5g/100ml; -- 相对粘度 -- 增比粘度 -- 特性粘度,dl/g -- 溶剂流出时间,s -- 试样(溶液)流出时间,s 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根据数值修约规则,取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六. 清洗 1. 清洗液的配制(二种) 酒精+氢氧化钠 硫酸+重络酸钾(96%:4%) 先取重络酸钾4%,用水浸没(浸没就行),烧开,充分溶解后冷却,将硫酸缓缓倒入,切切注意安全。 2. 将需清洗之器皿倒尽残液,用清洗液浸泡,除去留在粘度计中的高分子,尤其是毛细管部分要反复用清洗液清洗。清洗液可回用。 3. 用洁净的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4. 烘干,冷却,备用。 七. 实验设备 1. 精密恒温槽 25±0.05℃ 2. 乌氏毛细管粘度计4-0.8 空白试验100~130秒 3. 真空干燥箱 4. 制冷粉碎机 5. 恒温水浴振荡器 6. 容量瓶 25ml 7. 砂芯漏斗 8. 分析天平0.0001g 9. 秒表

473KB

2008-10-07

负载热变形温度的测试方法

负载热变形温度的测试方法 1. 试样准备 试样为一矩形样条. 模塑材料:长120mm,宽 10 mm,高 9.8~15 mm; 板 材:长120mm,宽 3~13 mm,高9.8~15 mm。 每组至少二个试样。 当板材原始厚度大于13 mm时,应在其一面机械加工至符合要求。 当采用压塑的方法制备试样时,模塑压力方向应垂直于试样的高这一侧面,模塑条件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应按有关材料标准的要求或与有关方面商定。 试样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无锯切痕迹、凹痕或飞边等缺陷。 试样预处理可按产品标准规定,无规定时可直接进行测定。 2.试验标准 2.1升温速率12±1℃/6min。 2.2负荷力的计算   在本型号的设备中,只要输入了试样的尺寸,负荷力会自动给出. 由于试样尺寸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为保证在试样形成某一表面弯曲应力,应根据精确测量(精确至0.05mm以内)所得的试样尺寸,由下式计算出负荷力的大小: 负荷力 F=2σbh2/3l 式中: F-负荷力,N; σ-试样最大弯曲正应力(1.81N/mm2或0.45N/mm2); b-试样的宽度,mm; h-试样的高度,mm; l-两搁条中心间距离,100mm; 然后再求出重力负荷F所对应的砝码质量M: M=1000 F/g 式中: M-砝码质量, g(克); g-重力加速度,9.81m/s2 得出的砝码质量,由砝码、负载杆组件及位移传感器对负载杆的作用力组成。实际使用的负荷力与计算值相差应在±2.5%以内,当计算值小于能施加负荷力的最小值时,应考虑使用大的弯曲正应力来计算。 2.3负载热变形温度记录的标准 当位移量达到下表中的相对变形量时(相对变形量与试样高度有关),此时的试样所处的温度即为负载热变形温度: 表 试样高度同标准变形量的关系 试样高度 mm 标准变形 mm 试样高度 mm 标准变形 mm 9.8~9.9 0.33 12.4~12.7 0.26 10.0~10.3 0.32 12.8~13.2 0.25 10.4~10.6 0.31 13.3~13.7 0.24 10.7~10.9 0.30 13.8~14.1 0.23 11.0~11.4 0.29 14.2~14.6 0.22 11.5~11.9 0.28 14.7~15.0 0.21 12.0~12.3 0.27 在本型号的设备中,将由软件自动设置. 3.样品的放置 3.1取出测试单元,搁置在浴槽面板上; 8 3.2提起负载杆,把试样均衡地放在搁条上(见图二),放下负载杆,使变形压头位于试样中心; 3.3将测试单元浸入油槽,加上选定的负荷(砝码) 3.4将温度传感器和水银温度计各顺斜孔插入(水银温度计仅供校对使用,可以不用); 3.5调节位移传感器的上下位置,使传感器检测行程位于总行程的中间位置。 4.位移传感器的调整 位移传感器的调整比较简单,一般,位移传感器选用的量程为3~5mm,只要调节位移传感器的上下位置,使行程大约处于量程的中间即可。 5.参数设置 从电脑界面上的菜单选项中,点击测试仪,出现下拉菜单,点击参数设定,出现以下界面: 参数设定 × 仪器设定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升温速率[摄氏度/小时]:〇 50 〇120 上限温度[摄氏度]: ×××.× 参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单元1 □单元2 □单元3 确定 取消 在升温速率中,确定升温速率。 在上限温度栏,输入上限温度(保证系统安全工作)。当温度上升至上限温度时,系统将停止加热。注意:在温控器中,也有上限温度的设置,其上限温度应大于此参数设置的上限温度,以形成上限温度的双重保护又不影响测试(见"•温度控制器的操作"一节)。 选择测试单元。如选择测试单元2,点击在上界面仪器设定后面的单元2,在选中该单元进行测试前的方框里打“√”,同时,出现“测试类型”菜单,点击负荷热变形,进入负载热变形参数设置: 负载热变形参数设置 样品编号 ×××× ──设置值 样品宽度b2[毫米] ××.×× ──设置值 样品高度h2[毫米] ××.×× ──设置值 支点间距l2[毫米] 100.0 ──固定值 最大弯曲正应力σ2 [牛顿/平方毫米] ××.×× ──选标准值也可另行设置 负荷力F2[牛顿] ×××.×× ──计算值,非设置 砝码质量M2[克] ××××.× ──计算值,非设置 标准变形量δo2[毫米] ×.×× ──计算值,非设置 确 定´ 如果同时测试二个或三个相同的样品,测试条件是一致的,那未,只需在设置了一个单元的参数后,在参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后面,点击需测试的单元,再点击确定即可。测试结束,测试结果将对上述的测试值作平均值处理。 测试单元放妥,参数设置完毕,即可进入测试阶段。 6.测试 测试架各就各位,传感器调整结束,参数设置完毕,就可以随时开始测试了。 测试过程与“维卡软化点测试方法”中的“测试”部分是一致的: 9 点击测试仪菜单中的“启动测试”,出现“现在就进行测试确认吗?”中点击确定,系统进入测试程序。 搅拌器运转,5min后,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位移量自动清零,屏幕上坐标更新,将此时的温 度与位移作为新的坐标原点。 在预先设置并启动温控器的情况下,温度按预定的速率上升,位移量在经过一段相当的静止期后,开始发生变化。当位移量达到预置的变形量时,该测试样品对应的坐标上的光点将醒目的显示出来,并且在光点一侧出现温度与位移的数值(即该点的坐标值)。 在测试过程中,系统将自动参照原空白试验数据,扣除测试架自身的变形影响。 当预设的待测单元的样品检测全部结束,在接口控制箱中,将有提示音告知操作者,同时,加热器停止工作。

274KB

2008-05-2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1633) 1.试样准备*1 试样要求厚度在3~6mm,长、宽(或直径)分别为10 mm以上; 过厚的材料应单面加工成3~4 mm厚,安装时将加工面朝下; 过薄的材料可用2~3块试样迭合进行试验; 每组至少二个试样。 2.试验标准 2.1升温速率选择: 根据试验标准或规定选择: A 速度:5±0.5℃/6min B 速度:12±1.0℃/6min 2. 2静负荷的选择: 施加的静负荷是砝码、负载杆(包括压头)和位移传感器的弹力的总和,根据试验要求,组成 静负荷的质量分别为: 1000 +039g (对应重力负荷 10N±0.2N); 5000+0199g (对应重力负荷 50N±1N)。 2. 3维卡软化点温度记录的标准 在指定速率的升温过程中,当负载杆下移(即针头针入试样体内)1mm时的温度,即确认为 维卡软化点温度。以同组二个试样的软化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试验结果,二个试验结果相差大于2℃时,应重做。 3. 样品的放置 3.1取出测试单元,搁置在浴槽面板上; 3.2提起负载杆,把试样放在测试板中心位置(见图一),放下负载杆,压针头应位于试样中心; 3.3将测试单元浸入浴槽,加上选定的砝码; 3.4将温度传感器和水银温度计各顺斜孔插入(水银温度计仅供校对使用,可以不用); 3.5调节位移传感器的上下位置,使传感器检测检测行程位于总行程的中间位置。 4. 位移传感器的调整 位移传感器的调整比较简单,一般,位移传感器选用的量程为3~5mm,只要调节位移传感 器的上下位置,使行程大约处于量程的中间即可。 不过不要忘了,调整传感器前,最好要先将安置好试样的测试架放入面板上的长方孔内,浸入油中,并根据需要加上所需砝码稳妥就位。 5. 参数设置 从电脑界面的测试仪菜单选项中,点击参数设定,出现以下界面: 参数设定 × 仪器设定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升温速率[摄氏度/小时]: 〇 50 〇120 上限温度[摄氏度]: ×××.× 参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单元1 □单元2 □单元3 确定 取消 选择测试单元。如选择测试单元1,点击在上界面仪器设定后面的单元1,在选中该单元进行测试前的方框里打“√”,同时,出现“测试类型”菜单,点击维卡软化点,出现维卡软化点参 *1. 试样的制备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试验者应对其有明确规定。下同. 5 数设置菜单: 维卡软化点参数设置 样品编号 ×××× 砝码质量[克] ×××× 针入量 [毫米] 1.00 确定` 取消 样品编号根据操作者要求输入,但限于4个字符(数字或英文字母),砝码质量和针入量一般在标准值内挑选(1000g/5000g,1.00mm),也可根据科研的需要任意设置,但在“确定”时,将会弹出对话框要你确认,以免发生差错。 在测试仪菜单中点击参数设定,再选择升温速率,标准值为120℃/h或50℃/h。 根据样品的情况,估计一个上限温度,在“上限温度”栏内设置。这纯粹是为了安全,与测试过程是没有关系的。当温度上升至上限温度时,系统将停止加热。注意:在温控器中,也有上限温度的设置,其上限温度应大于此参数设置的上限温度,以形成上限温度保护又不影响测试(见"•温度控制器的操作"一节)。 如果同时测试二个或三个相同的样品,测试条件是一致的,那未,只需在设置了一个单元的参数后,在参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后面,点击需测试的单元,再点击确定即可。测试结束,测试结果将对上述的测试值作平均值处理。 参数设置结束,点击确定。 如果位移传感器已调整好,测试架也已各就各位,那未,在参数设置完毕后, 点击确定, 在测试仪菜单下点击启动测试,在出现的“现在就开始进行测试确认吗?”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系统即进入测试阶段。 6. 测试 测试架各就各位,传感器调整结束,参数设置完毕,就可以随时开始测试了。 点击测试仪菜单中启动测试,出现“现在进行测试确认吗?”,点击确定,系统进入测试程序。 搅拌器运转,5min后,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位移量自动清零,屏幕上坐标更新,将此时的温度与位移作为新的坐标原点。 在预先设置并启动温控器的情况下,温度按预定的速率上升,位移量在经过一段相当的静止期后,开始发生变化。当位移量达到预置的针入量时,该测试样品对应的坐标上的光点将醒目的显示出来,并且在光点一侧出现温度与位移的数值(即该点的坐标值)。 在测试过程中,系统将自动参照原空白试验数据,扣除测试架自身的变形影响。 当预设的待测单元的样品检测全部结束,在接口控制箱中,将有提示音告知操作者,同时,加热器停止工作。 7. 结果处理 测试结束,系统将进行平均值计算及保存、打印工作。 7.1计算 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则屏幕将弹出对话框: 测试结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是否认为有效,继续计算平均值? 有 效 ` 无 效 点击有效,系统进行平均值计算。 点击无效,系统再征求操作者的意见,是否需要保存及打印。 7.2保存 系统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可对测试过程及结果进行保存。在缺省状态下,其保存文件名为: 6 ××××××-×-[×] [×××] • SWB 8. 3打印 曲线打印 将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温度─位移”曲线打印出来,供分析研究用。 9. 油槽水冷、气冷或自然冷却。 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8802)(参阅标准) 1. 试样准备*1 1.1 取样 管材试样应是从管材上沿轴向裁下的弧形管段,尺寸为:长度约50mm,宽度10~20mm。 管件试样应是从管件的承口、插口或柱面上裁下的弧形片段,长度为: 管件直径≤90mm,试样长度和承口长度相等; 管件直径>90mm,试样长度为50mm。 宽度应从没有合模线或注射点的部位切取。 1.2 制备 管材或管件的壁厚=2.4mm~6mm,可直接进行试验; 管材或管件的>6mm,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加工管材或管件的外表面,使壁厚减至4mm,如管件承口带有螺纹,则应车掉,使其表面光滑; 管材或管件的壁厚<2.4mm,则可将两个弧形管段迭加在一起,使其总厚度不小于2.4mm,作 为垫层的下层管段试样应首先压平,为此可将该试样加热到140℃并保持15min,再置于两块光滑平板间压平,上层弧段保持原样不变。 1.3 预处理 将试样在低于预期维卡软化温度(VST)50℃的温度下预处理至少5min; 对于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和丙烯睛-苯乙烯-丙烯酸(ASA)试样,应在烘箱中(90±2)℃下干燥2h,取出后在(23±2)℃的温度和(50±5)%的相对温度下,冷却(15±1)min,然后再按上述预处理。 2. 升温速率选择 根据标准,选择(5±0.5)℃/6min。 3. 静负荷的选择 施加的静负荷是砝码、负载杆(包括托盘、压针)、百(千)分表(或其它位移测量仪器) 的弹力的总和,应为(50±1)N,对应总静负荷质量为:(5099±102)g。 4. 操作 ☉将浴槽温度调至约低于试样软化温度50℃,搅拌器运转并保持恒温。 ☉将试样凹面向上,水平放置在未加砝码的负载杆的压针下,试样和仪器底座的接触面应是平的,对于二层迭加的试样,压针端部应置于未压平试样的凹面上,下面放置压平的试样。压针端部距试样边缘不小于3mm。 ☉将测试单元放入浴槽,插入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计(校对用,可以不插入)。 ☉5min后,再加上所要求质量的负荷,位移传感器调零。 ☉等速升温。 *1. 试样的制备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试验者应对其有明确规定。

274KB

2008-05-20

上海思尔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上海思尔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 闵行区曹行澄建路88号 联系人: 周丽华 邮编: 201108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0731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