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产业协同创新!第二届光谱技术及应用大会于今日隆重开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5/10 14:18:49
导读: 2024年5月10日,第二届光谱技术及应用大会在大连凯宾斯基饭店盛大开幕。超500位业界翘楚齐聚一堂,会场内座无虚席。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5月10日,第二届光谱技术及应用大会在大连凯宾斯基饭店盛大开幕。此次盛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光谱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与大连理工大学携手承办。超500位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场内座无虚席,众人围绕光谱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核心元器件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的最新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光谱仪器领域的产业协同创新和产业化合作。

现场盛况

清华大学教授 王哲 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院士致辞

刘文清院士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希望此次盛会能够成为推动光谱行业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另外,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方伟致辞

朱方伟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此次盛会,与会专家能够深入交流、碰撞思想、融合创新,共同为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科技强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教授共同主持大会主旨报告环节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刘文清 院士

报告题目:超光谱技术进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高技术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推动力。刘文清院士深入剖析了高端环境技术的突破点,并细致展示了其关键技术与尖端仪器装备。随着“减污降碳”新战略的深入推进,检测技术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未来亟需强化大气成分时空变化尺度的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的精准掌控,以及光化学氧化物中自由基的精确测量;在数字化浪潮中,还应加速机器学习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融合与应用,以光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解决当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共同迈向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报告人:大连理工大学 丁洪斌教授

报告题目:物质第四态物性表征及光谱应用研究进展

在探索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态时,光谱学展现出了不可或缺的价值。通过精准测量等离子体的光谱,得以窥见其内在的组成、结构以及动力学的奥秘。丁洪斌教授详细介绍了物质第四态的物性及其表征方法,特别强调了激光汤姆孙散射光谱在等离子体表征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指出了激光诱导萤光光谱在揭示等离子体活性物种(如OH、N2亚稳态)方面的应用。此外,他还指出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强调了需要在物理底层逻辑上寻找规律,以及在分析算法层面进行精准补偿。

报告人:四川大学 侯贤灯教授

报告题目:原子光谱分析:分析方法和仪器装置

一直以来,痕量元素分析在各领域都有广泛需求。原子光谱分析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元素质谱分析等)是痕量元素分析和金属组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方法。侯贤灯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原子光谱分析仪器(部件)、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1)原子光谱分析仪器部件,如激发源和光化学蒸气发生进样技术;    (2)小型化原子光谱分析仪器研制;(3)多物理量同时测量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4) 分离富集及其在原子光谱分析法中的应用,等等。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金盛烨研究员

报告题目:电脉冲瞬态光谱及其在量子点 LED 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作为下一代发光器件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实现对器件性能的针对性调控仍然面临着挑战。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器件内部电子和空穴的分布和动力学尚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金盛烨研究员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E-TA) 技术,能够实时测量器件中载流子浓度、动力学和电场强度。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谭平恒研究员

报告题目:拉曼光谱原理与石墨烯拉曼光谱学

拉曼散射不仅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晶体微观结构和晶格振动性质,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电声子子相互作用等。谭平恒研究员通过具体研究实例阐述拉曼光谱的原理,并介绍了利用显微拉曼光谱研究石墨烯材料及其相关异质结构的研究成果。


报告人:清华大学 王哲教授

报告题目: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质量的等离子体调制技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具有快速、遥测、多元素同时分析、便于实现在线或原位分析等优势,然而其信号不确定性较高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精确定量化水平和大规模应用。王哲教授从等离子时空演化的角度深入揭示了LIBS 信号不确定性产生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离子体调制概念,即通过改变LIBS 系统、样品、环境气体特性,调制等离子体的产生及时空演化过程,获得空间形状更为稳定、更强的等离子体,实现信号可重复性和强度的协同增强。提出空间限制、光束整形、混合气体优化等等离子体调制方法,可分别将脉冲间相对标准差(RSD)降低 20%、75%、50%,并同时将信号强度提高2倍、3倍和7倍,是为目前仅有的几种简单有效提高原始信号可重复性的方法。

本次会议除大会主旨报告外,还设置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子光谱与质谱、激光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及太赫兹光谱、超快及瞬态光谱、光声光谱与 TDLAS 技术及应用,以及光谱在环境监测与工业检测中的应用等系列主题专场。此外,还特别开设了聚焦于光谱仪核心元器件研制及应用的产学研交流会。仪器信息网将对会议进行持续报道。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lirui

总阅读量 1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