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总投资680亿元,福建省披露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详细规划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5/10 11:29:04
导读: 福建省编制了《福建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推出了总投资680亿元的“十四五”高水平创新平台规划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市都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其中,福建省在印发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 塑造发展新优势”的“第三节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中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行动,加快省创新研究院、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先导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创建一批具备领先实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争创 3~5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创建福建物质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大院名校”等重大科研机构,谋划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支持优势企业设立创新飞地,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在国内外创新人才密集区设立高能级科创平台。具体来讲,建设省创新研究院和省创新实验室。在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柔性电子、智慧车载玻璃等领域推动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发展壮大。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争创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稀土、空天动力、传染病防控、光芯片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预备队。

针对于此,福建省编制了《福建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规划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 2021—2025 年。《规划》在“第五章 健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第一节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中提出,高水平建设省创新实验室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高质量引进和建设重大研发机构。基于此,福建省推出了总投资680亿元的“十四五”高水平创新平台规划其中包括了123亿元的省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124.85亿元的创新平台提升工程,113亿元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319.07亿元的特色创新园区建设详情如下,

“十四五”期间省创新实验室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建设主体)

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总投入(亿元)

计划完成时间

所在地区

1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闽都创新实验室)

福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海西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大学

布局战略性先进光电材料、新型照明与显示、高速通讯与感知等三大研究方向,建成光电材料结构设计与创制、固态光源全链条、激光先进制造、芯片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新一代光通讯用关键材料与器件等7个高水平研发支撑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实验室。

27

2023年

福州市

2

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嘉庚创新实验室)

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

建成7万平方米能源材料大楼及配套实验条件设施和环境工程,建设无噪音实验室、原位电子显微平台、谱学及纳米成像平台、微纳加工平台、智能计算平台和超级干燥室六大功能子平台;围绕实施“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化项目,开展研发设施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技术研发与转化等。

20

2023年

厦门市

3

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清源创新实验室)

泉州市政府、福州大学、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围绕催化科学与技术、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环保与安全技术、过程与产品工程等五个重点方向,开展科学基础研究、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建设人才汇集与培养、技术创新与转化、产业培育与示范三位一体紧密联动的新型研发机构。

32

2023年

泉州市

4

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

宁德市政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新能源的存储与转化为基础核心,布局新储能材料化学体系、新储能系统设计与工程、新储能系统应用场景三大主攻方向,构建从前沿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技术研究的全链条创新布局和相互支撑的创新体系,助力实现新能源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14

2023年

宁德市

5

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筹建)

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

围绕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转化和产业化,持续进行生物制品技术相关的底层技术、应用技术、转化技术攻关,研发疫苗、检测试剂、仪器、治疗药物等创新产品,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孵化创新型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政府决策咨询,建成国内领先的、国际有影响力的生物制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独立法人性质的综合型平台。

30

2025年

厦门市

6

柔性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筹建)

福州市政府、福建师范大学

围绕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和能源电子五个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基于高性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柔性器件加工工艺技术、器件稳定性以及柔性多功能器件集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柔性电子技术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打造世界领先的柔性电子产业技术孵化基地。


35

2025年

福州市

7

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策划)

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

拟重点布局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未来海洋)、海洋智能探测技术与集成应用(智慧海洋)、海洋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蓝色海洋)、海洋可持续发展新理论与技术(永续海洋)四大领域,从海洋科技源头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三个方面探索新经验、试点新模式,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2025年

厦门市

8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策划)

福州大学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需求,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性、先导性核心技术,依托福建科学城,整合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创新团队和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布局多源数据感知、数据融合计算、数据智能应用、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四个研发方向。

2025年

福州市

“十四五”期间创新平台提升工程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建设主体)

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总投入(亿元)

计划完成时间

所在地区

1

省级重点实验室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

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持续推进已有235家省重点实验室创新提升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新增50家以上省重点实验室。

5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2

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省内三甲医院

重点打造疾病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十四五”期间新增40家以上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8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3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持续推进福建省智慧车载玻璃等83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再策划建设一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0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4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企业

推动企业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十四五”期间新增100家以上省企业技术中心。

5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5

科技小院

各县(市、区)科协

依托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或农村组织,联合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涉农学会等单位,建于乡村并组织科技人员、高校研究生长期入驻,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科学普及和人才培训。至2025年拟建设50家科技小院。

1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6

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

持续推动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提升,“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功能晶体材料、结构化学(物构所)和智慧车载玻璃(福耀)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7

创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注重发挥化肥催化剂等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全光谱光学镜头等3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产业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在稀土、传染病防控、光芯片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预备队,争创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8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8

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企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行业龙头企业推进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2.5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9

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发挥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功能作用,推动符合条件的整合组建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推动创建化工中间体(福大)、应急防控药物(厦大)、白羽肉鸡(圣农)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82.75

2025年

各有关地市

“十四五”期间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建设主体)

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总投入(亿元)

计划完成时间

所在地区

1

福州大学先进技术创新研究院

福州大学

围绕以新体制光电探测与成像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集成、测试,开展前沿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建立新型光电成像装备、特种光学元器件、专用计算电路和芯片的研发、测试和生产的基地。

3

2025年

闽侯县

2

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

依托清华大学技术、人才优势,以数字医疗、数字城市、工业智能为主要战略发展方向,持续加大对“数字福州”重大需求及产业化落地支持力度,孵化培育引进一批清华特色的数字经济创新龙头企业。

6

2023年

长乐区

3

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马尾区政府

建设芯片测试实验室、基带测试、射频测试、能耗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电磁兼容测试等空间,以及技术研发、跨国视频培训等业务模块,开展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与推行、一站式技术服务、培训与孵化等服务,加速物联网产业发展,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

5.9

2022年

马尾区

4

福建省鲲鹏产业生态中心

长乐区政府

围绕“芯片+基础软件”的底座发展应用软件生态,实现区域和聚焦行业生态打通,发展鲲鹏软件生态、培养鲲鹏人才、做大鲲鹏计算产业空间,打造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产业特色生态体系。

3

2022年

长乐区

5

京东元洪食品数字经济产业中心

福清市政府

打造1个全球(元洪)食品产业云计算大数据体系,建设1个全球(元洪)食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完善N食品产业数字经济服务体系,打造“交割在全球,交易在元洪”的模式。

5.5

2023年

福清市

6

百度云(福州)AI实验室

仓山区政府

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算法等核心技术和计算机视觉、语义分析、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开展研究,强化应用示范,积极开发智能手表、智能音响、智能台灯、智能门铃等消费电子产品,推进跨区域示范性开发与应用服务深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福州产业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市场。

10

2022年

仓山区

7

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

福州新区长乐功能区管委会

聚焦柔性电子和新兴光电子、先进制造、能源材料和催化等研究领域,建设国际研究中心,培养顶尖科研人才,产出世界级科研成果;围绕先进材料研究,整合基础科研和工程技术创新,根植福州产业,拓展战略和创新性科研合作,创新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18.3

2023年

长乐区

8

国家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

厦门市科技局、火炬管委会、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建设行业领先的电驱动领域的国际联合研发检测中心、技术转化中心、技术转化基金,开展包括国内外技术专家与创新团队引进、产业资源对接、创新项目引进及创新拉力赛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9

2025年

厦门火炬高新区

9

厦门卫星应用研究院

厦门市科技局、火炬管委会、集美区政府、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依托中科院西光所航天和光学技术优势、产业化和产业链优势,重点开展遥感卫星定制化方案设计、卫星及多元化大数据应用研究,并围绕相关地域及城市服务需求,发射定制化的城市卫星并形成组网能力。

2.7

2025年

集美区、厦门火炬高新区

10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

厦门市科技局、翔安区政府、广州呼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开展呼吸健康、微生态健康、数字健康方向,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孵化,建立集前沿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

2

2024年

翔安区

11

厦门南兴工业物联网研究院

厦门市科技局、火炬管委会、集美区政府、南兴股份

在软件园三期成立项目公司,探索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和产业化结合的创新方式,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泛家居”制造体系智能化。

1

2023年

集美区、厦门火炬高新区

12

中科院计算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

中科院计算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

以创建科研型创新研发机构为目标,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研发人才,引进一批中科院计算所孵化、合作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优质企业,建设行业数据资源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引擎,服务厦门数据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

1

2024年

厦门火炬高新区

13

新松机器人厦门研究院

厦门新松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围绕IC装备、新能源、鞋服卫浴等福建特色产业,研发适用性的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进行产业化应用。

3

2024年

同安区

14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

厦门海洋发展局

建设海洋特色食品、功能食品、酶制剂等中试基地,构建高层次海洋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孵化基地+平台共享+产业金融+专业展会”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2.5

2025年

思明区

15

漳州市钢铁产业技术研究院

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建设20000平方米的办公和科研场所,引进“武汉科技大学—福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冶检测认证(福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开展耐腐蚀钢筋和耐腐蚀卷板、耐火材料和纳米碳材料等技术研发。

1

2025年

城区

16

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泉港区科技局

重点开展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通过配臵研发设备、集聚省内外研发力量加盟,建立协同创新互联网络、组建100名高级人才协同创新团队、推介项目成果100项、服务100家企业。

2

2025年

泉港区

17

泉州市云箭测控与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

泉州市云箭技术创新研究院

开展低成本MEMS导航系统、电控系统、航姿系统、智能感知系统研发,打造成为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现代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低成本姿态测量感知系统研发与生产基地。

3

2025年

江区

18

泉州光子技术
协同创新研究院

泉州师范学院

围绕服务区域光子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高端光子技术产学研平台,培育三个以上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创新研究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力争获批国家级研究平台。

5

2025年

丰泽区

19

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

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

面向泉州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态环保、数字文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相关科研服务工作。

0.9

2025年

泉州开发区

20

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晋江市人民政府

以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的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培育高地。

20

2025年

晋江市

21

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

福州大学

面向国家产业布局和创新发展需求,结合集成电路产业,政、校、企联合,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级微电子和存储器先导技术研发中心与公共研发平台。

1

2024年

晋江市

22

正道量子通讯技术实验室

福建正道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建设量子密钥分发设备、信息安全应用、量子器件基础研究、量子雷达技术攻关等四大研发平台,建成国内一流的量子保密通信及应用实验室。

0.5

2022年

丰泽区

23

国家氟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三明学院/海斯福

立足氟化工资源优势,建设含氟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和含氟聚合物中试中心,培养一批氟化工行业高层技术人员,围绕含氟芯片刻蚀气、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含氟特气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带动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

2

2025年

三元区

24

永安市石墨和
墨烯“一中心两平台”

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集研发与检测、生产加工、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石墨产业孵化中心,重点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设永清石墨研究院、依托厦门大学建设石墨应用工程实验室,引进一批石墨产业链中试项目落地。

3

2024年

永安市

25

兰州大学东南研究院

兰州大学、莆田市政府校地共建

重点开展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等核学、医学领域的技术和设备研发,共建肿瘤、医学影像(核医学)等多学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汇聚兰州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其他技术成果,通过研究院平台进行产业化。

1

2025年

秀屿区

26

龙岩市应急装备与产业化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龙岩学院

重点开展车辆震动减噪、结构轻量化设计、专用车各系统CAE辅助优化设计、新能源技术、智能电控系统设计、专用车焊接、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在应急装备中的应用、流体输送与流体传动控制系统节能、应急装备操控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设计、新型多功能应急装备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合作。

0.9

2024年

龙岩高新区

27

中核霞浦核电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示范站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霞浦核电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的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围绕快堆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支持等核心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1.8

2022年

霞浦县

28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

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省内高校、科研院所

围绕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智能制造,重点开展大容量海上风电、漂浮式风电基础、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海水抽蓄、岛屿生态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及装备制造研发,探索建设深海大功率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潮汐能发电实验场、岛屿风光氢储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等,积极推进东方电气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2025年

“十四五”期间特色创新园区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建设主体)

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总投入(亿元)

计划完成时间

所在地区

1

福州软件园双创示范基地

福州软件园管委会

规划用地1440亩,依托园区现有的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和骨干企业,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福州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

3

2023年

鼓楼区

2

智能产业园

金山工业园区管委会

规划用地1620亩,通过政府收储提升、企业自主提升、建筑风貌提升三种方式对原有老旧厂房进行提升,打造以智能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园区。

32

2025年

仓山区

3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长乐区政府

规划用地9.39平方公里,建设以大数据集成应用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创新型产业园区,重点开展创新型产业、科教、居住和商业商务服务。

长乐区

4

福州海峡星云国产整机先进制造基地(一期)

福建省海峡星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量不低于30万台,满足省内及国家安可市场对国产自主可靠服务器、PC整机的国产化替代需求。

10

2024年

福州高新区

5

集成电路双创基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厦门科技产业化集团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22.5亩,构建全国首条涵盖“EDA工具平台—晶圆测试平台—失效分析—集成电路产品检测认证平台—保税交易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全产业生态链,孵化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企业,构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合作示范重要园区。

0.7

2022年

厦门自贸片区

6

开元创新社区(国际科技创新城)

厦门市开元创新社区建设指挥部、思明区政府

规划用地4680亩,围绕科技产业拓展延伸,实现产业升级,打造以软件信息、人工智能为主,生产生活相融合的科技创新城,与软件园二期等区域相互融合、促进,成为思明区未来两大增长极之一。

思明区

7

厦门海洋省级高新区

厦门市政府

规划用地12.9平方公里,重点布局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渔港经济与海洋种苗业、海洋文创与高端滨海旅游、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为主导,以海洋研发创新载体、海洋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园区“6+2”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高新产业示范区。

-

2025年

翔安区(规划)

8

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

南靖县政府

规划用地约3.2万亩,主动承接台湾精密制造、机械装备等产业转移,致力发展机床绿色铸造、高精密加工中心、高精密数控机床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四高”型项目;培育壮大若干个研发设计能力强、工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研发中心、铸造中心、功能配件中心、加工中心、热处理中心、物流中心等,着力打造超百亿级机械制造业基地。

100

2023年

南靖县

9

漳州高新区绿色材料产业园

漳州圆新投资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约700亩,重点发展光刻胶等电子信息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改性材料等绿色新型材料产业,建设研发、生产基地,打造漳州高新区新材料产业高地。

19

2025年

漳州高新区

10

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

石狮高新区管委会

规划用地1400亩,建设海产品冷藏、加工、研制、物流一体化的海洋生物食品工业集聚小区,带动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贸易和冷链物流等领域发展。

2

2023年

石狮市

11

时空科创基地

福建省海上丝路时间中心运营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2.2平方公里,按照“一心四核”(一心:时间中心总部,四核:大科学装臵、时空大数据中心、智能制造、文化教育等四大核心板块)的战略部署,建成运控中心、大数据中心、时空产业园区、创新研究中心及两岸“共时塔”,培育一批优质的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时空产业项目,打造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空产业孵化基地。

7.8

2025年

丰泽区

12

三明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试)产业孵化中心

三明市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约373亩,建筑面积约40.1万平方米。拟建设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检验检测中心、中试车间、云创新服务平台、协同运营服务中心和“双创”基地等。

25.5

2025年

三元区

13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规划用地18.3平方公里,分别位于三明经济开发区、永安石墨和石墨产业园、三明高新区金沙园。采取“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建设模式,在相关产业园区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基地,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025年

沙县区永安市

14

清流县氟新材料产业园

清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规划用地4.22平方公里,拟建设以氟精细化工及上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及中间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20

2025年

清流县

15

莆田未来科技产业园

莆田市科技局、莆田高新区管委会

引进中科院、工程院、国内“双一流”高校等产学研合作机构入驻,做大做强中科院STS福建中心莆田分中心,导入中科院系统院所高端资源。

1.5

2025年

涵江区

16

南平三爱富(邵武)氟材料产业基地

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

规划用地1002亩,总投资65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产品包括氟化工全产业链产品,主要应用于5G、电子行业、新型环保、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8亿元。

65

2025年

邵武市

17

上杭新材料科创谷(一期)

上杭科创谷筹建办

一期规划用地3000亩。科创谷在空间结构上按“一轴一带两中心四分区”进行布局,聚焦锂电新能源、先进半导体等新材料产业,力争5~10年内打造含氟材料、锂电池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等三条产值超5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链条,并注重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实现产城融合的一体化。


50

2025年

上杭县

18

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

龙岩龙净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新建钢结构车间、检测试验中心及其相应的配套附属设施等,年产钢结构件20万吨,电源产品8500台套,广泛用于电力、冶金、建材、轻工、化工等众多行业的除尘、脱硫、脱硝,VOC治理等。

20

2025年

新罗区

19

龙岩高层次人才项目孵化基地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将高层次人才项目孵化基地打造作为政府扶持创新的重要载体,作为龙岩着力打造的创业服务平台和创新主阵地,入驻企业主要涵盖新材料、电子、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3.9

2025年

龙岩高新区

20

柘荣高新技术产业园

柘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规划用地4.09平方公里,完善医药标准厂房、企业服务中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设施建设,将高新区建设成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

6.3

2023年

柘荣县

21

瑞谦智能运营中心

福建平潭瑞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77亩,总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米,建设涵盖国内一流的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实验室、智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AR/VR实验室、区块链研究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等创新研发基地,同时打造高端装备智能锁具生产线和智能电子控制器装配线。

2.37

2022年

平潭综合实验区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KPC

总阅读量 1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2
全部评论(2条)
用户头像
1232022-05-11 06:14:46
了解一下啊
0回复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2-05-10 14:43:52
加快省创新研究院、省创新实验室建设。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