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主旨报告会在郑州 成功召开!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1/02 09:58:57
导读: 11月1日,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主旨报告会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11月1日,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主旨报告会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群英荟萃,人才集聚,产、学、研各界翘楚共话传感器技术在各领域发展趋势,共商传感产业发展规划,助推传感器产业升级。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主持人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刘沁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刘沁主持。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 销售业务卓越运营总监沃尔夫岗.林轲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 销售业务卓越运营总监沃尔夫岗.林轲先生为主旨报告环节进行了致辞。他提到,在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下的新商业模式的同时,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公司应该依靠数字化和创新的技术意识。这需要通过易于理解、易于实现和使用的案例来证明,积极参与决策者的中层管理和关键决策,以提高客户对数字化过程的理解。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张学记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张学记院士作了《从智能生物传感、数字人类到永生——事实还是科幻?》主题报告。他认为,科研要能产业化,智能传感的未来是要把人类和数字结合起来,将人类的感觉、思维等数字化,未来的目标包括实现聋哑人能听能说,盲人可以看见,瘫痪人士可以站立。张院士也表示希望智能传感可以走向成功,让人类永生不再是梦。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沈卫明

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工业物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和路径,实现工业互联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完成的关键在于获取并传输数据信息,而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抓手,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沈卫明教授报告主题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他从工业互联网内涵,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沈教授也指出了工业互联网存在的一些误区。沈教授强调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人机物的互联,还要实现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沈教授还指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感联知控4个技术,并详细讲述了感联知控在整个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在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中,沈教授讲述了五个层面的应用,都很有实践意义。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的报告主题是《我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他主要是围绕传感器的产业化如何创新、产业如何对接、如何落地及如何实现产业化进行了全面地阐述,他提出传感器最应该解决的是信息采集问题,并且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及空天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期间通过讲述国际传感器发展趋势的四个方面,指出国内传感器面临的问题,另外他还指出了实现产业化需要解决基础共性,传感元件及敏感元件的创新,智能化好坏等问题。

大会现场

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主旨报告会圆满成功举办,为本届大会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宣传河南省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打造全国传感器领域品牌生态盛会,促进全球传感器产、学、研各界交流,分享行业经验,助推传感器产业智能升级。同时,为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推动郑州建设千亿级国家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KPC

总阅读量 1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