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河南“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通报,拟筹措助推资金40亿元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8/11/28 07:24:14
导读: 河南“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通报,拟筹措助推资金40亿元。

在河南建设国家重点大学是1亿中原人民的期盼,2017年9月,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大学,标志着河南抓住了高等教育的重大历史机遇。截至目前"双一流"大学建设情况进展如何?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书面听取了关于"双一流"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河南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推进"双一流"建设,今后三年省财政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大、河大给予支持。

统筹40亿建设资金 省委省政府及有关各方协力支持推进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对"双一流"建设高度重视,将其纳入2018年重点民生实事和重点改革事项。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省"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河南省成为国家启动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首个由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出台支持"双一流"建设的省份。

除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之外,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编办、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等多个单位各方协力,支持推进"双一流"建设。"十三五"期间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今后三年省财政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大、河大给予支持。

郑州大学布局建设6个一流学科 两院院士达11人

报告显示,郑州大学强化综合性学科布局,布局建设6个一流学科,其中重点建设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临床医学)、绿色催化(化学)、资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流学科,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方向)为牵引的学科知识体系及组织体系。目前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初步形成,共有两院院士11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2人,海外院士3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等。

记者获悉,一年来,郑州大学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4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前1%,前1%学科由4个达到6个。ESI全球学术机构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5位,全球排名852位,近5年ESI全球排名年均提升100位左右。此外,郑州大学新增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增1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河南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

据了解,河南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一年来,学校聘任国外高水平大学终身教职等著名专家32人为"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5人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项目,13人入选中原学者、"中原百人计划"等省部级人才项目;聘任黄河学者、校特聘教授42人。

报告显示,2018年,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获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河南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生物学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重点项目2项)。以生物学为中心,组建纳米生物学中心、生物信息中心、河南大学与麦考瑞大学先进生物医学联合中心等,利用学科交叉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的前1%,共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机构学科排名的前1%。

[来源:大河网-河南人大网联合]

标签: 双一流
用户头像

作者:李哲

总阅读量 3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yangjing732018-11-28 09:50:34
支持河南大学建设
0回复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