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基因检测+药物预防,只盼早日给遗传性早发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福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7/22 13:12:03
导读: 在美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超过500万人,预计到2050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患病人数将会增加两倍。目前,科学家们对攻破阿尔兹海默症保持着严谨、乐观的态度。

  早发型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已经给Dean DeMoe家族几代人带去伤害——他的祖母、父亲、兄弟姐妹都在40至60岁间出现痴呆症状。DeMoe 本身也携带这种遗传性突变基因。在他53岁时,作为一名北达科州志愿者进行药物测试,以希望某一天能终结家族的苦难。类似于DeMoe 这种患有罕见遗传性阿尔兹海默症的家庭,能为破解阿尔兹海默症提供关键线索!

  上周末,大家齐聚华盛顿参加会议,会议首次召集了许多来自遗传性早发型痴呆症家族的人——包括患者,携带者以及他们健康的爱人,进行面对面调研和交流。通过会议,他们从政府和制药公司主管了解到为什么找到治疗方法耗费多年的原因。研究人员建议他们,他们的孩子应该进行基因检测以提前预知自己的命运。

  除了一个妹妹, Thompson DeMoe和其他四个兄弟姐妹都携带有异常的突变基因。DeMoe表示,这样的会议为同样经历着疾病困扰的家庭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他的妻子Deb告知大家DeMoe已经出现初期的记忆退化症状,也称为轻度认知障碍。但是DeMoe仍然在石油公司工作。

  该类家族向科研机构提出疑问:

  为什么致力于影响下游效应因子,而不是直接修复突变的基因?

  为什么不让处于绝望的家庭更快地得到试验药物,类似于艾滋病患者那样?

  加利福尼亚的Tal Cohen认为,是时候该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了。他的妻子Giedre,今年37岁,但是已经处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轻度转中度阶段。他希望研究人员正在通过创新性方法加快克服疾病的脚步。他说:“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等待。”

  阿尔兹海默症多见于老年群体,9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会出现1例患者。全球不高于1%病例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这种模式由致病基因顶点突变所致。患病父母所生的孩子会有一半的几率遗传致病基因。且一旦携带,孩子通常会在与父母相同的年龄段发病。

  为早日摆脱疾病,很多这类家庭成员都加入显性遗传阿尔兹海默病协会(DIAN)。

  预测比治疗更重要

  目前,工作人员认为最理想的医疗方式是能在致病基因携带者发病之前进行预防治疗,做到哪怕不能根治也至少能延缓疾病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rilyn Albert的研究团队对350个实验对象从中年就开始跟踪研究,发现了一种组合测试方法用于预测五年内轻度认知障碍的走向。方法包括:脊髓穿刺(脑脊液检测),对阿尔兹海默患者的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检测;MRI扫描(神经影像学检测),检测脑皮质萎缩情况;神经心理学测试,检测患病严重程度。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的科研人员在脊髓液中发现了一种蛋白,neurogranin,由坏死突触分泌的粘性淀粉样蛋白,能够阻滞大脑沟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发一种唾液测试,检测早期认知能力下降程度。

  目前,DIAN研究的重中之重是掌握决定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以及诱导发生罕见家族性病症的时间。其次是测试两种试验药物是否能通过阻止粘性淀粉样蛋白的累积推迟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发病时间。这项研究不久将推广至其他药物的检测。负责DIAN药物研发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博士Randall Bateman说:“我们的目标是研发的药物获得批准,能够帮助每个人。”

  Dean DeMoe和他的妻子、健康的妹妹以及他的两个孩子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希望研究人员已经知道这些药物确实有效用,但是事实却很遗憾。同时,他最大的两个孩子在二十岁的时候进行了健康跟踪研究测试,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被告知测试结果,除非他们年老或者预防药物上市。DeMoe表示,虽然研发的药物可能用不到他身上了,但希望它能够用于他的家人和其他所有人身上。

  如果实现,意义重大!

 

[来源:生物探索]

标签: 基因检测
用户头像

作者:匿名

总阅读量 4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