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
比尔·盖茨曾预言,“下一个世界首富将出自基因领域”,目前美国每年约有几十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基因检测的市场逐年扩大,基因测序行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被广泛看好。
与美国迅猛的发展势头相比,我国基因检测市场稍显冷清,操作不规范、缺乏行业标准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基因检测市场的发展。我国基因检测公司该如何崛起?如何利用已有的优秀技术手段扩大中国市场?
两大原因制约行业发展
专家说,基因检测应用广泛,在临床个性化用药、设计新药、疾病风险预测、健康管理等方面,基因检测技术大有可为。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出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健康管理顾问们可以利用基因检测技术为客户打造个性化保健方案。
在美国,基因检测产业发展势头好,基因检测的价格费用随着检测技术的成熟而不断降低。在美国检测全基因组序列只需要几千美元,国内开展的有些单项型基因检测服务只需几百元。
与美国如火如荼的基因检测行业相比,基因检测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慢。
一位业内人士说,一些基因检测项目需要临床资质。事实上,我国70%的基因检测公司没有相应的临床资质,进行基因检测必须通过临床医生,这必然制约基因检测项目的开展。而且由于缺乏监管,临床医生不知道或忽略了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
缺乏标准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基因检测公司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国内基因检测公司技术手段不同,良莠不齐,一些基因检测公司强行开展并不成熟的基因检测项目,造成市场混乱,公众信任严重缺失。
基因检测不能包治百病
基因检测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基因检测不能包测百病。业内一位资深专家说,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分析出某些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但与基因个性化咨询、基因治疗疾病、解读人类遗传密码尚有较远距离。基因检测出来的易感基因不等于致病基因,大多数疾病来自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当我们遭受巨大打击后,往往还能逐渐恢复,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基因在起作用。他认为,至少还需要20年科学家们才能把基因测序得到的数据分析清楚。
另外,搜集基因数据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我国一些小基因公司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往往借用西方的基因库解读基因测序结果,但是白种人数据库对黄种人参考价值有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
少项目缺市场发展慢
目前,我国的基因测序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大多以科学研究为主,面向公众的测序项目较少,而且他们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导致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较慢。
应该说,我国的基因测序技术并不落后。我国曾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为此而建立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承担国家生命科学和基因组重大科研任务,集合了我国最优秀的基因检测人才,掌握着国际最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完成后,南方基因组和北方基因组尝试开始部分面向公众的测序工作,比如北方基因组诺赛公司就开展了疾病易感基因测序的工作,面向公众的基因检测工作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诺赛公司大部分工作是参与基因组学的研究,与药企开展合作。“找到新的药物靶点必须借助于基因测序技术,近些年来,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基因组学发展快速,给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诺赛公司总经理李秉珅说,“我们以合作研究为主,解读基因信息,建立基因库,我们拥有最先进的基因检测设备、测序技术、最优秀的基因研究人才,建立这个平台有助于医院、研究院所、基因测序公司抱团发展,将对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像华大基因、诺赛基因公司这些技术先进的公司并非没有拓展市场的想法,但是由于长期以研究为主,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在面向公众、临床应用方面的基因检测项目没有突破。
操作规范的基因测序公司往往在市场运作时非常谨慎。李秉珅说,面向公众开放的基因检测项目中,诺赛基因公司只做位点确切的项目,缺乏市场经验,人力有限,造成诺赛公司的市场空间狭窄,成本高,利润低。如果进行不规范操作,不遗余力地拓展市场,短期内获利颇丰,长期看来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本土企业弱小,随之而来的就是强大的外资企业,一些外企基因检测公司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冲击着原来就较弱小的基因产业。中国的基因检测公司处于风雨飘摇中。
另请关注
[来源:济宁日报]
如何高效开展流式实验?AI自动化大势所趋——第六届流式细胞网络大会报告推荐
2024.10.29
让质谱流式“飞”一会儿——第六届流式细胞网络大会质谱流式报告推荐
2024.10.29
突破传统检测尺寸极限,"降噪"的纳米流式发展如何?第六届流式细胞网络大会纳米流式报告推荐
2024.10.29
艾瑞莱博与美墨尔特携手并进,共创中国生命科学及药物稳定性市场新纪元
2024.10.28
创新成就品质,服务科研未来——“创新100”访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
2024.10.28
2024.10.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