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聚焦2011年度上半年“仪器招标中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7/27 15:08:46
导读: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科学检测、分析技术与仪器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2011年又堪称为“多事之秋”,首先是近邻日本发生地震与核泄漏事件,而我国也先后爆发了“瘦肉精猪肉”、“膨大剂西瓜”以及“塑化剂饮料”等恶性事件,在刺痛人们神经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科学仪器的市场需求。截止2011年6月30日,仪器信息网收录的与仪器设备相关的招标中标信息已近200条,超过1000万元的仪器采购大单高达60条之多,相比去年可知,2011年中国仪器市场的容量更为客观。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2011年又堪称为“多事之秋”,首先是近邻日本发生地震与核泄漏事件,而我国也先后爆发了“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膨大剂西瓜”以及“塑化剂饮料”等恶性事件。这些事件的爆发,在一次次刺痛人们神经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科学仪器的市场需求。2011年转瞬过半,仪器信息网特将今年上半年的仪器招标中标信息整理统计,供读者参考。

更多招标中标信息请点击:聚焦2011年度上半年“仪器招标中标”

  截止2011年6月30日,仪器信息网收录的与仪器设备相关的招标中标信息已近200条,超过1000万元的仪器采购大单高达60条之多,相比去年可知,2011年中国仪器市场的容量更为可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伴随着2011年我国多个部门的“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相关领域的重大专项与创新平台投入资金更为充足;二是,瘦肉精猪肉、日本核辐射等安全事件的爆发,使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及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改进,这些都积极地推动了我国众多行业对仪器设备的采购需求。

  按应用领域划分,在2011年上半年,我国仪器设备招标中标项目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农产品、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热门领域。其中在环境监测领域,由于日本爆发了严重的核泄露危机,因此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核辐射监测仪器需求相比往年增速十分明显。

  1、食品、农产品领域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出,不仅揭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标准质量不高、滞后的问题,还暴露了许多基层食品质检单位检验设备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大了对食品安全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的投入,据悉,我国食品相关检测仪器市场规模便已超过百亿,而且市场增长速度仍在逐渐提高。其中,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监)测能力专项规划”(2010年-2015)中,我国将在全国2862个县(市、区)“十一五”已建设1164个检监机构基础上,“十二五”将再投入190个亿进行建设。

  其中,今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采购大单包括,质检总局出资近亿元用于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亦斥资5000万元购买大批仪器设备,用以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同时,山东、辽宁、四川、吉林、甘肃、广东、海南、湖北、河北等地的质监局、食药监局纷纷采购食品相关检测仪器,采购金额多在数百万元以上。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一直是政府持续投入的重点领域,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中,“十二五”将投入133亿建设县级检验检测机构1824个。而农业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专项投入,新建1305个质检中心/站,着力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

  从仪器类别来看,热门采购仪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液质联用仪、ICP/MS等;从采购区域来看,江西、河南、山东、甘肃、江苏、吉林、湖北等省市级的农产品质检部门共计采购了过亿元的仪器设备,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西农产品质监局3000万元仪器采购项目中,90%以上采购的是国产检测仪器,这在我国众多仪器采购大单中可谓凤毛麟角,对国产仪器厂商也给予了很大的市场信心。

  2、环境监测领域

  2011年2月18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复,未来5年,中央财政将以百亿元为单位增加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投资。另外,2011年6月28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发布。该规划指出,国家在环境保护科技领域投入经费高达22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环境监测领域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同时也促使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持续升温。

  据统计,环保监测仪器采购大户是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海洋局、各省环保厅等单位,例如,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前后就其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项目与边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能力项目,已采购高达3000万元的环境监测仪器;此外,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科研仪器及设备采购项目采购3200万元进口科研仪器及设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出资2400余万元采购环境监测仪器和环境监测自动站,其中包括13台大型质谱仪器。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特大海啸与核泄漏危机,今年全球核辐射监测仪器需求大增,甚至于众多辐射监测仪器公司纷纷出现售罄和缺货现象。对此,国家核安全局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为应对日本核电事故,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大手笔采购了5568万元进口高端核辐射检测仪器,加强辐射环境监控预警和重点区域的应急移动监测。与此同时,江苏省也已开始筹备组建首支国家级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并就场所辐射监测仪、中子当量仪、低本底γ谱仪等32种仪器装备进行了公开招标;此外,由于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地震灾区相离较近,因此吉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采购了548万元环境监测设备。

  3、生物医药领域

  据了解,我国将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累计投入35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已投资66亿元。鉴于此,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将着力加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另外,历经5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新版药品GMP)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这将极大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极大地刺激了企业对于药品检测仪器的购买需求。

  在仪器信息网收录的近200条仪器采购信息中,药品检测类仪器采购金额多数均在500万元以上,而上千万元的仪器采购大单可高达13个;另外,质谱、色谱、光谱仍然是药品检测仪器采购的“香饽饽”;采购单位则较多地集中在各省市的食药监局、药检所、疾控中心、医院等单位。例如,河南食药监局前后共斥资3500万元采购大批药检类仪器,重力加强药检系统能力建设;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出资2119万元采购了高通量全自动液体处理和分析检测系统、600MHz核磁共振系统等5台进口高端仪器;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134.838万元采购生物制药设备,其中仅色谱、质谱分析系统便高达1087万。

  另外再赘述一句,今年在上海CPSA会议中,仪器信息网曾在现场采访了13位国内外药物研发领域专家与厂商代表。对于当前的药物用仪器市场前景,他们纷纷表达了乐观的看法。其中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研究员说到:“目前国家对于新药研发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而新药研发对于仪器的需求很是旺盛,因此药物方面的分析仪器市场前景将无法估计。”

  按采购单位划分,我国各级质监局、食药监局、药检所、环保厅等政府机构的仪器设备招标中标最为频繁,其中,质检总局、中国科学院无疑是仪器招标大户。例如,“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斥资超亿元采购75台/套进口高端仪器设备,无疑成为今年仪器采购项目中最大的“蛋糕”。

  1、质检总局

  2011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的仪器招标采购次数并不多,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除了上面提到的质检总局近亿元建设2010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2011年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大手笔购买车载式液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离子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联用仪4台高端进口仪器,涉及金额高达1010万元。

  另外在4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就“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进行招标,此次招标仪器种类涉及气相、液相、气质、光谱等27大类,最终565种国内外仪器品牌入围该名单。随后,质检总局就2011年第一批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进行招标采购,其中包括11台质谱、10台液质联用仪等75台/套高端仪器,采购金额高达1.04亿元。

  2、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其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自然不在话下。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中科院也在不断加速建设与完善自身的科研装备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科院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90余次仪器招标公告,采购内容多为进口的高端仪器设备。其中,采购次数较为多、金额较大的单位当属中科院微电子所。其中,2010年微电子所先后采购了13批仪器设备,价值过亿元;而2011年上半年该所再次出资3600万元,采购了8批仪器设备;另外,2011年6月中科院集中采购了固体核磁波谱仪、LC-MS、GC-MS等13台进口高端仪器,涉及金额达3300万元。

  编辑视点:

  随着国家对民生关注程度地大大提高,我国各级有关单位的仪器采购金额与次数日渐增多,同时,这些仪器采购项目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次意料之外、但又在意料之内的惊喜。

  “意料之外”主要是指,近几年,我国在仪器采购方面的出资力度一次次惊爆人们的眼球,这同时也表明了2011年中国仪器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尤其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的仪器仪表更成为当前市场的巨大增长点。

  但是,这些耗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仪器是否被充分的使用呢?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仅为15%左右。因此,如何解决仪器设备低下利用率的问题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积极开展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工作,明显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另外,国内仪器租赁市场也在迅速升温,国际仪器租赁企业纷纷登陆我国仪器租赁市场,而国内本土企业,如东方集成等公司也纷纷涉足该领域淘金。

  “意料之内”则指,在众多仪器采购大单中,国产仪器厂商的名字鲜少出现,如565种入围质检总局2011年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的仪器名单中,国产品牌寥寥无几。也就是说,我国仪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国产品牌所占份额却屈指可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的分析仪器市场处于这样的矛盾境界?首先,国家政策是否支持很重要,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研发投入不足,何来创新?又哪来的市场呢?其次,某些采购单位似乎有一种“便宜没好货”的心理,采购时直接注明仅限进口仪器,国产公司连购买标书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其实在同样都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多多采购国产仪器也未尝不可?!再者,国产仪器在可靠性与稳定性方面的确有所欠缺,“器”不利,自然难善其事,而政府部门为与国际接轨不得不采购进口仪器,所以说政府采购完全青睐进口仪器的说法也有失偏颇。

  当前仪器市场前景大好,视为“天时”;国家政策再给予适当性的引导与支持,视为“地利”;国产仪器公司注重研发,重力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避免“价格战”,视为“人和”。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相信国产仪器在今后的招标中标项目定能遍地开花!

撰稿编辑:刘玉兰

  注:文中统计数据信息均来自仪器信息网的“销售亮点”栏目以及“招标中标”栏目

  专题详情请点击:聚焦2011年度上半年“仪器招标中标”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仪器采购中标
用户头像

作者:刘玉兰

总阅读量 5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